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曾国藩家书读后感(通用7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近来夜读《曾国藩家书》(附家训),其文风朴实,叙事细致,所述内容包罗广泛,从国家政策,读书成才,修身养性,到为人处世,求医看病等等,甚至到养花养草,无所不谈,就像听一位长者在和你聊家常,感受到的是孝顺、亲情、友悌,展现出来的是良好的家风。
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习俗作风。
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治家的内容,比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提倡家庭要“积善”。
明代《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等内容对我们今天的“家风”讨论仍然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值得我们去认真借鉴的“好家风”。
通过曾国藩家书体现出来的曾家家风中就有着至今都值得学习的内容。
曾国藩是晚清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
近百年来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
但曾国藩在治家和教育方面的过人才能,却是人人佩服的。
这一家风教育在他所撰写的《曾国藩家书》中有着很好的体现。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
《曾国藩家书》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还是一部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书。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含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在曾家,男子“看、读、写、作”缺一不可;女子“食事、衣事、细工、粗工”须样样精通,形成了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范文最新5篇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范文最新5篇《曾国藩家书》讲述了:正如人生成长的阶段不可超越一样,生活的历练与世事的洞明是获取生活智慧和人生体悟的炼狱,更是走向人一生通达化境的必要旅程。
下面给您带来曾国藩家书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范文1相信我们都听说过曾国藩这个人,因为他在政治、治学、处事方面都堪称为一代大家,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敬仰,而他并没有留下什么著作,唯一能够让我们学习的便是《曾国藩家书》,收录了他435封书信,从书信中,我们看到了他学识和道德修养,让让我们收获到很多知识,帮助我们更好的成长。
曾国藩家书大致讲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在为人处世方面,曾国藩秉承着“拙诚”和“坚韧”两个词,俗话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我们为人要做到诚信踏实,而不是投机取巧,而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更是要拥有强大的意志力,挑战自我,磨练自己的意志。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用“勤俭谦”三字来教导子女,这三个字看起来简短,但要落实和真正做好却非常困难。
勤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不论你的天赋如何,都可以帮助你提升自己的学识和能力;简朴是一种美德,很多人辛苦创业之后,子女们却不懂得其中的艰辛,往往成为了败家子;谦虚是一种可以提升自己修养的品德,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谦虚的作风,这样也会得到他人真正的尊重。
在治军用人方面,曾国藩认为“在人不在器”,治军的根本在于人,行军打仗需要的是严格的纪律性,作战需要的是英勇的精神,这些都以人为本,让士兵在军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培养出强大的意志力,不会在战斗的过程中轻易被击垮,从而成为一支铁军。
在战略战术上,曾国藩用的是“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八个字,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因此曾国藩认为打仗不是儿戏,首先要求文档,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寻求变化,从战术上获得更好的方略,这样可以用更小的伤亡获取更大的胜果。
以上四个方面,是曾国藩成功的思想,而我们从他的这些思想中解读出了很多对我们有用的知识,以后我们在学习上要做到勤奋刻苦,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曾国藩家训读书笔记3篇
曾国藩家训读书笔记3篇《曾国藩家训》中,分别涉及了养心、求学、居家、交往接待等方面。
细细读起来,他的每一篇“家书”,都有一个哲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交往都有教育意义。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曾国藩家训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曾国藩家训读书笔记1最近浅读了一下曾国藩家训,发现的一些这个平凡的人如何做成如此多的不平凡的事情的原因。
曾国藩出身于农民世家,天资并不聪颖,如何能够成为晚清一代鸿儒呢?读书是一个重要因素。
少年时的曾国藩科举落榜,用借来的100两银子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可见对书的痴迷程度。
他在家书里是这样说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
”我们知道,曾国藩是个个人信仰和信念十分强大的人,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信仰信念,完全来自于读书。
曾国藩总结出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要读经典;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
这三条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
曾国藩一生不仅“无一日不读书”,他修身养性的功夫更是值得后人称道。
32岁的曾国藩,写下了有名的《日课十二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最难能可贵的是,自写下的那夜起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历程,他几乎是非常完美的做到了,也是曾国藩最惊人的地方。
他自己总结为一个字-----恒。
曾国藩有句名言“人但有恒,事无不成,”这种恒心和毅力,试问有谁能望其项背?这种自省的精神和毅力,太值得我们学习了!曾国藩家训读书笔记2世人都知道做事之前要立志,立志是成事的根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但能坚持走下去的却很少。
立志不光是青少年的志向,也是作为人生各个时期、不同年龄段的主导方向。
前一段时间看了百家讲坛郦波教授讲的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
近百年来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
但是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所撰写的《曾国藩家书》推崇备至。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读曾国藩家书有感(通用24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篇1曾国藩从一介草民,通过科举,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成为晚清影响时代最总要的人物,自己组建体制外的湘军打败太平天国,延长了满清的寿命。
门徒李鸿章也借曾国藩的栽培成为了洋务运动的倡导者。
初读《曾国藩家书》,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字——亲切。
是的,虽然身居高位,但曾国藩的笔下没有半分傲气。
就像那个晚清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是自己的兄长一样,不断告诫自己做学问要讲究勤与恒,考试落榜不要灰心……不断告诫自己要不断践行。
曾国藩毕生追求克己修心,追求专一与踏实。
比如看书,在一本书没有看完之前绝不看第二本,在一章没有理解之前绝不进入下一章。
在学业上贵在有恒心,不要贪多,只要不断坚持下去自然有所成就。
同样,他是一个不断反思自己的人。
每天都会静坐一刻,来反思自己的一天的所作所为,把做的不好的地方记录下来,然后修订成册,不断告诫自己应该如何为人处世。
他的文字里可以观察到强烈的孝悌之道。
他认为读书重在立德,而立德最重要的就是孝悌。
他始终以很低的姿态向父亲禀报身边发生的零零种种,在不同时刻告诫兄弟们家族团结的重要性,即使不能考取功名,只要能够立德,行得正依然可以成为君子,为光耀家族做出贡献。
对于结果,他是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
左右不了世界,只能管好自己,修德与学问多做一分就长进一分,来不得半点虚假。
而最后的功名利禄很大一部分来自天定,有则感恩,无亦坦然。
曾国藩其实也是个很普通的人,昨天天哪里不舒服,今天买了笔墨鱼肉,后天又要去哪出差。
在那些琐碎的家长里短之间,他总不忘告诫家人应当如何谋正道,修正业,立正德。
即使在戎马军营之中,每天面对生死未卜,他依然没有忘记修业与功课。
其实在阅读过程中,也会有疑惑。
当时的社会,刚刚经历了鸦片战争的洗礼,新老意识在不断交替,官场腐败,民心浮动,四处起义,可谓内忧外患。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3篇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3篇《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读完了这本以史实为材,又带一些小说特质的曾国藩传,感触很多。
曾公是一位让后人尊敬的伟人。
第一,曾公的识人,培养人的能力。
个人感觉跟早年其担任刑部侍郎有关,通过察言观色,从言谈举止的细节把握一个人,培养了大量人才。
第二,曾公强大的自律能力。
感觉他的这种自律甚至达到了死板的地步,多年如一日的记日记,身居高位依旧简朴如初,公事再忙也要对诗歌字体的磨炼,名声显赫而对妻子始终如一,佩服。
第三,曾公对后人的教育堪称典范。
首先他因材施教,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的后代,那个年代,拥有开放的心态,让后代学习英语,算学。
另外,传于后世的曾国藩家书,看出曾公对家庭的重视。
家国事业是要并重的。
第四,曾公对家国的忠诚。
在本书末尾,唐老师借由山人道士之口,委婉表达了曾公愚忠。
的确,个人也感觉曾公若能揭竿而起推翻清王朝,历史又会是怎样。
但我感觉曾公属于封建时代的人,其思想有其局限性,倘若真推翻清王朝,他会建立一个怎样的王朝,况且,假若其真这么做了,历史上还会是现在的曾公吗?第五,曾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
一个科举出身,官职一品的封建社会大官,能够早早洞悉科举的弊病,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推进洋务运动,这胸襟与格局让人钦佩。
还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有些东西只有走过才能更好的体会。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2读《曾国藩家书》,从第一封家书开始,笔者就被书里浓浓的亲情味所感染。
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位被誉为“清朝第一中兴名将”的形象在笔者心里彻底被改变了。
一封封看似聊着居家艰难的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儿、亲朋好友的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心之情,每一封家书都洋溢着浓郁亲情。
看的笔者都想让时光倒退几十年,重新回到仅靠书信联系的时代。
如今人们,就应说是赶上了好时光。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论多远,都好像在咫尺之间,都能够透过电话、信息、微信、络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
曾国藩家书的读后感(精选5篇)
曾国藩家书的读后感(精选5篇)曾国藩家书的读后感1有句话说:“若觉中年无作为,劝君重识曾国藩。
”要我说学知识不问年少,想知事故也不必等到中年。
尤记得第一次翻开《曾国藩家书》时,还是17年的一个盛夏,最近实在书荒,不由得再翻起这本收录了半个圣人的书信故事,更得来了不一般的感受,再随记一下在书中得来的感悟。
曾国藩说:“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其所述意思是不要因为别人所显现出来的一些小缺点,而忽视了他身上其他更大的优点,也不要因为与他人有了一些小过节就忽略了别人曾经帮助过你的大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
这两句话都是告诫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些小错误,一点道德或人事上的小瑕疵,与你产生了一点小恩怨以后,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带给你的恩惠。
《礼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看重一个人于是发现了他身上更多的缺点,因为厌恶一个人最后反而发现了他身上不少的优点。
所以说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一定不要凭第一感官去定义一个人。
而是要深入了解以后客观、公正地看待他的缺点和不足。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孔孟朱王四大圣,唯曾国潘只占了半个,因为他没有创立自己的理论,他所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以前面四个圣人为标杆,自身奋进。
依我拙见,曾国潘一生勤,仁,义,知世故,懂进退,已是我们后生学习之典范,称圣与不称圣又如何。
圣人多半是被神话出来的,但是圣人能被称圣,自然是他们的思想,言论,行为值得被后人所习,他们的精神,故事,形象能够被立为标杆。
再次拜读过曾国潘家书之后,更感慨还有太多修身立德的真理,为人处世的事故值得我们学习,此书在中华五千年凝聚文化下面也只是冰山一角,古代人讲究修身,立业,现代人都是立业,修身,更何况太多人立业后不修身。
只是如今社会又有几人能舍弃手中之物平静下来与这些白皮黑字作伴呢?如果你尚且年少,不如多花点时间读点书吧,修好身再立业,事半功倍!曾国藩家书的读后感2近日,刚参加完统一考试完毕,不知结果如何,心中着实悬念。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一千年前,一位儒家学派的一代大师孔子将儒家学说发扬光大;而在一百多年前,又是同样一位身怀着儒家学理念的智者站在历史的风头浪尖上,将儒家的思想贯彻得淋漓尽致。
他用他的赤胆忠心,为当时在炮火连天的中国点燃了星星之火,将中国引领向世界,向世界看齐;他的人才观念更是造福了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学习方法更为后代的我们树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翻开《曾国藩家训》,领略曾国藩一生的旅程。
易中天说:“历史也是可以酿酒的”。
有此一分雅兴助阵,读者阅读后倘能别生一丝微醺薄醉的体验,我是毫不奇怪的。
从一个普通的小孩到一代大儒,曾国藩经历了许多许多,又是什么使得他变得如此成功?我想说是他的那种勤奋和那种坚持反省的心态。
曾国藩每天坚持写日记,每天都将体会和心得记录,他的一生都这么坚持下来,一直到他连笔都握不住仍在写日记,这是一份宝贵的坚持。
他曾说过:“非傲即惰”。
人的一生不能太骄傲,同样也不能太懒惰。
他的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教育了他自己,更教育了后来者,他为我们后人树立了一个永垂不朽的学习榜样。
曾公作为历史上一位毁誉参半的人物或者领袖,我们不去评说其史上的功与过,只就其人性中最闪光最美好的一点就足矣,人无完人,孰能无过。
最后,以曾公的一首诗结束此文,“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谨记进德修业: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
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
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
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走,丝毫不能自主。
曾国藩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他的教育方法,更在于他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有人曾说过曾国藩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既是同治中兴第一名臣,又是卖国贼。
我想说莫让那点滴的瑕疵遮没了他的赤诚之心。
30万湘军立克太平天国起义军,他的“神州第一幕府”更是培育了无数的有才之士,李鸿章、彭玉麟等报国志士都是出自于此。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3篇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3篇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曾国藩家书》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前不久,我读完此书,深深感受到了勤俭节约乃是修身立人之本。
勤俭自持,不分官宦黎庶。
“余服官二十几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曾国藩位至宰辅,不当自己俭朴,远离奢华。
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
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
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
”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因一生习劳习苦,厉勤从俭,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勤俭自持,重在严于律已。
“孙等在京,别无生计,不能备仰事之资寄回,不胜愧悚”,曾国藩常常因为没钱孝敬父母而内疚,因没钱养家而深感揪心,而当时曾国藩刚刚“蒙皇上天恩,得会试分差”,按理说应该有络绎不绝的黄金白银送过来,何至于连家里都无法接济呢?不经商、不收受贿赂,处处严于律己,以至于穷到连回乡省亲的资费都没有的地步。
勤俭自持,更好兼善他人。
“家中有人做官,则待邻里不可不略松,而家用不可不守旧”,曾国藩不仅以身作则,宁穷不贪腐,还为身边人树立了榜样,立下了规矩,保持清贫。
正因为在朝为官,就更要宽人严己,更要约束亲戚邻里,做到了慎微,慎独,慎权。
家书箴言,放之于当世,多少领导干部倒在反腐利剑之下,皆因没有管好自己,没有管好身边人。
勤俭自持,是家兴之基,更是国强之本。
自从党中央倡导节约以来,全国人民积极行动,仅“光盘”行动,每年在餐桌上节约的脂肪量可达800万吨,相当于1500万吨大豆的油脂含量,被视为微不足道的餐桌残余却能减少每年1000多万吨的大豆进口。
以小见大,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能止于餐桌,更不能仅仅将节俭之风兴起于一时。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党员干部有责任更注重勤俭自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合格公民、有志青年和有为干部。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精选14篇)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精选14篇)曾国藩家书篇1普通人照样能够成就事业,改变命运的关键在自我奋斗。
曾国藩成为后世榜样的根本原因就在那里,他的成功激励了千千万万没有依靠、没有财富的普通人家的子弟的上进心。
毛泽东可作为这方面的典型的例子,毛泽东在一师读书的时候,与老师杨昌济谈到自己的务农之家时,杨昌济“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国藩、梁任公之例为勉之。
”此话对毛泽东的鼓励是相当大的。
现今保存的由湖南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早期文稿》中有一处提到了曾国藩,对曾国藩表示出很大的敬意,最有名的一句话便是“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青年时期正是人的理想和抱负的构成期,曾国藩的言行对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确实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读家书,立家风-----读《曾国藩家书》一书有感20xx年春节前夕,央视记者街头采访“家风是什么”,引起了观众和网友的共鸣和热议。
什么是家风?你的家风是什么?不同的受采访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有些回答让人捧腹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比如有个小朋友讲他们家的家风是每个星期都要挨揍,我不明白家风是什么,但我明白家风是由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构成的,对子女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有句俗语说“一代就能闯出个富人,三代才能培养出贵族”,足以看出家风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要说道这方面的典范榜样,曾国藩当独树一帜。
他曾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曾家的家风是什么?读一读《曾国藩家书》,你也许会对他的家风略见一斑。
本书收录了曾国藩200余篇写给(祖)父母、诸弟和子侄的书信,资料涉及到修身、治学、治家、理财、交友、待人、为官和养生八个方面。
能够为广大读者修缮自己家风带给珍贵的参考,据说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受其影响很深。
曾国藩在家书中反复提到勤勉、谦恭、恒心、坚韧与自我反省。
注重进德修业,戒除夜郎自大、恃才傲物与牢骚满腹。
咸丰年间,九弟沅甫曾在信中说到自己“意趣不在此,则兴会索然”,他在回信中告诫说“此却大不可。
曾国藩家训启示心得(精选3篇)
曾国藩家训启示心得(精选3篇)【曾国藩家训启示心得第1篇】家书是家人之间来往的信件,通常是身在异乡游子平安与否和近来情况的。
家书不仅仅是家人之间的联系纽带,更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股有效力量,是古代优秀家庭教育的缩影。
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曾国藩家书》共收录了曾国藩书写的家书近1000封,分为修身【曾国藩家训启示心得第2篇】我一开始读这本书时,因为其原文多为古文,理解起来非常晦涩难懂,只能对着译文慢慢地啃,所以阅读速度提不起来。
直到读完整本书,才知道书信内容可分纳为三大境界“孝、劝、教”,也对曾国藩在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有了粗略了解。
曾国藩从小在儒家圣贤思想的影响下成长。
因此,他治家治学的思想都是从儒家思想而来,其美育思想也是如是。
“仁爱”是儒家美育思想的核心,起初主要是指家庭血缘关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亲相爱,晚辈尊重敬爱长辈之意。
后来孔子提出了仁者。
爱人的思想,将“仁爱”思想发扬光大变成了一种推广到全社会、全人类的博爱之心,以“仁爱”为基础的儒家美育思想也随之产生了。
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刻的曾国藩,在对他的家人们进行教育时,也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仁爱的思想。
例如,“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
于孝悌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时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皆蔼然有恩,秩然有序,此乃真大学问也。
“在曾国藩看来,学问不局限于书本之中,像仁慈、孝悌所体现的“仁爱”才是日常生活中的大学问,他希望子弟在家庭生活中践行仁通过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与和睦的家庭人际关系曾国藩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曾国藩一贯重视修身养性,认为在当时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晚清社会,尤其要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
他讲求立志。
人要自强自立,最重要的是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范文(通用36篇)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曾国藩家书读后感范文(通用36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曾国藩家书读后感范文(通用36篇),欢迎大家分享。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篇1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论多远,都好像在咫尺之间,都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
但是,无论如何方便快捷,总觉得少了一点感觉。
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人写过信,回想起学生时代,自己也成写过信收过信,那一封封透着墨香和纸香味的信,读起来,感觉特亲切特温馨,信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活灵活现,都栩栩如生,仿佛寄信者就坐在自己身旁。
《曾国藩家书》中一封封看似聊着居家艰难的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儿、亲朋好友的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心之情,每一封家书都洋溢着浓郁亲情。
一代名人重臣通过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深厚的道德修养。
看他的家书,感受到的是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浓亲情。
作为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人,他在给祖父的一封家书中写到,“在京为官之人都是东拆西借的过日子……”他在家书多次提到生活的艰难,但是总是尽力的帮助家人和亲朋。
看到这些,我感动了。
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物质生活非常富足,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很迷茫,很困惑。
也许我们困惑迷茫的原因是我们心里少了像他一样的亲情和友情。
更深一层的思考中,我顿悟到,维系亲情和友情的金钥匙不是名利,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熏陶。
没有文化和道德修养的人,即使披金戴银,拥有万贯家财,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动物而已。
因为人毕竟是靠感情维系的动物,没有感情与禽兽无异。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篇2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00多封,其行文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看似平淡家常事中蕴藏着真知灼见,极具说服力和感召力。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曾国藩家训的读后感(精选17篇)
曾国藩家训的读后感曾国藩家训的读后感(精选17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曾国藩家训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曾国藩家训的读后感篇1寒假里,我读了《曾国藩家训》虽然没读完,但其中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
曾国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和一代大儒。
大家想,这样一位名人,肯定是聪明绝顶吧!那让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吧。
在公元1825年一个冬天的晚上,天气很冷,一般人都早早上床睡觉去了,只有小偷在这时“工作”。
有一个小偷早早地趴在一户人家的房梁上等待最佳时机。
这户人家里的一个孩子正在背书,小偷想,等他背完了我再下去“工作”吧。
这孩子背的文章并不长,按理说一会儿就背完了,可这孩子背了一晚上还没有背过。
小偷在房顶上又冷又饿,眼看着再不走天就亮了,冻了一晚上什么也没偷着,他气得不得了,“蹭”的一下就从房顶上蹦了下来。
小偷一把抢过小孩手里的书,“啪”的一下摔在地上,说:“不就是一篇文章嘛!有什么难的。
”小偷一下就背了出来,原来,小偷趴在房顶上一晚上,听都听会了!这个笨孩子是谁呢?原来他就是曾国藩。
那么,曾经小时候那么笨的孩子后来怎么就成为那么有才能的人了呢?我看过书后才知道,原来,曾国藩虽然笨一点,却是一个特别勤奋好学的人,他每天都坚持学习,坚持写日记,每天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检查过错,加以改正,不是坚持一天两天,而是一辈子。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后,他才成为了一代大儒。
今后,我也要向他学习:学习他勤奋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坚持每天写日记,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努力做一个“自立、自省、自信、自强”的人!曾国藩家训的读后感篇2因上周外出培训,很遗憾没能观看人劳科组织的《曾国藩家训》视频学习,自己随后在图书馆借阅了《曾国藩家训》一书认真阅读。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精选6篇)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曾国藩家书读后感(精选6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曾国藩家书读后感(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我信步于我的书架中,偶然,我发现了一本有些陈旧的《曾国藩家书》,我随手翻开,不禁投入到了这本书中。
我默默地合上了最后一页,心中却不禁感慨万千。
那不过是几十封普普通通的家书,却是当年曾国藩万千智慧的结晶。
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无所不有。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
”这是曾国藩家书中的原文,曾国藩早已明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因此胜不骄,败不馁,心静如止水。
读至此处,我不得不佩服曾国藩,他不愧为晚清重臣尔!曾国藩,谦而不卑,忍而不懦,威而不猛,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但是曾国藩的信也是为我们而写的,他也给了我们一个有力的提醒。
透过家信,看看曾国藩,再来看看我们自己,我们不禁会羞愧万分,我亦然。
曾国藩,他受过无数委屈,但他毫不声张,默默忍受。
打落牙齿连血吞,好一个硬汉!当今的我呢,却是一个弹簧,别人一压,就蹦得老高。
那次,一个同学和我发生了点矛盾,他便用手中副班长的权力把我恶告一通,我听见了,火冒三丈,冲上去和他争辩了起来,甚至差点动手,乃至我又多了一个仇人。
如果那是曾国藩呢,他也许不会争辩什么,只是默默忍受罢了。
我回想起来,不禁惭愧万分,中华民族自古以“忍”为上德,我为什么不能忍呢?曾国藩有着一套独特的治家之法,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
这是曾国藩留下的十六字箴言,也是治家的核心理念,是家庭兴旺的基本,但是这也留给了我们一个思考,我们是这么做的吗?纵观社会,连壁纸都是“豪华、奢侈”的设计理念,“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哪里有节俭在?富二代,官二代,努力治学何处寻?也许,我们应该汲取一下曾国藩的智慧了。
读曾国藩家训有感
读曾国藩家训有感曾国藩是清末名臣,以其清廉守正、尊师重道的为人处世之道而著称。
他的家训也被广泛传颂,被誉为“曾氏家规”,其中所蕴含的智慧也一直被人们传颂流传。
读曾国藩的家训有感,心中感慨良多,重整自己的生活规划。
一、学习态度曾国藩强调“学习勤于问,问则能明;不惮卑微,卑微则能识。
学而务实,实则能成。
”这样的态度,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学习过程。
在学校里,我常常因为害怕出错而不敢问问题,也因为自以为聪明而觉得不需要辛勤努力。
但是,我发现这种学习态度只会让自己愚昧无知,思想陈旧,没有向前发展的动力。
因此,曾国藩的这种“敢问、勤学、务实”之道,将成为我的学习指南。
二、处世立身曾国藩的家训中,强调“身明心亮,不从流俗,不失为人正道”,这让人想起了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在社会面前摇曳多姿,庸俗无知,让人唏嘘不已。
我们应该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做到真正有自我、有正义感的人。
只有时刻提醒自己,维护内心的平衡、一心向善,才能走出浮躁、误入歧路的误区。
三、行为修养“与人和睦,有礼而有节”也是曾国藩的家规之一。
新时代,道德的破坏和预备崛起,让这样的修养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
在生活中,我们更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礼貌地待人接物,尊重别人的权利、信仰、背景。
唯有这样,才能依循公平正义的尺度,化解矛盾,建立和谐社会。
四、家庭责任曾国藩的家教思想,更是强调了家庭责任的意义。
父母都会尽自己所能,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提供专业的知识和经验。
而子女更应该尊重父母、感恩父母,在生活中懂得回馈和照顾家人。
让亲情的温暖,团结着每一家人,准备迎接未来。
五、社会责任曾国藩在家训中也提到了社会责任。
作为公民,应该履行各自的责任,对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爱国、服务、奉献的精神,应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得到体现、传承。
只有不断地践行,我们才能够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将责任之火传递下去,让爱心和真挚成为公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国藩的家训,始终是我们追求人生目标的一大驱动力。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5篇)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5篇):家书中国近代史炎黄文化家风家训君子慎独曾国藩家书天下父母曾国藩仕途曾国藩家书读后感第1篇:提到清代名臣,很多受电视连续剧影响,第一反应就是纪晓岚、刘墉甚至还有想到和珅的。
可是历史上,尤其是晚清历史上,有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何许人也,开国领袖以往以”独服曾国藩”作为评价。
在晚清历史上,曾国藩也被奉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
八十年代之后,关于曾国藩的评价,逐渐客观,这个历史人物在民间逐渐”活了过来”。
想要了解一个人物,没有比看他作品更好的了。
曾国藩最为出名的便是《曾国藩家书》,这封涵盖治政、治军、治家的家书,拥有”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美誉。
因为读书活动,我又将这篇家书拿来读了一遍。
曾公的家书,行文从容淡定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尤其是普通家常之中蕴含真知灼见,最有感染力。
整篇读下,字字句句都是回味无穷。
例如”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
浅显易懂之中,包涵大道至简。
例如,”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例如,”行事则不激不随,处位则可高可卑”。
好的书则是这样,发人深省。
好的道理也是这样,震撼人心。
每每翻阅这些书籍,感觉精神都被洗礼一遍。
再回首日常事情,竟然感觉无比通达,事事清晰。
或许一本曾国藩家书,不能带给人官运亨通,不能带给人奇淫巧技。
然而这本书如同一趟旅行,让你在封建社会最终一尊偶像的精神世界游历一遍。
毕竟在我们有限的命中,身体和精神,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吧。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第2篇:我们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
不缺食物,不缺科技,不缺上帝,每一个智人就是自我的”智神”,对神的崇拜早已转为对人的崇拜。
可还是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缺了点什么。
读完《曾国藩家书》,我找到了答案:我们不乏时代弄潮的勇气,却缺少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坚守。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范文(精选17篇)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范文(精选17篇)曾国藩家书范文篇1读《曾国藩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作为史上名臣曾国藩的另一面,那就是人性中最美丽最温馨的善良之光的闪现。
那一封封家书,无论长短,字里行间充满的是对亲朋好友的挂念、关心和关怀,字里行间充满的是中华民族最完美的道德——孝悌。
一代名人重臣透过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深厚的道德修养。
看曾公的家书,感受到的是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浓亲情。
作为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人,曾公在给祖父的一封家书中写到,“在京为官之人都是东拆西借的过日子……”曾公在家书多次提到生活的艰难,但是总是尽力的帮忙家人和亲朋。
看到这些,我感动了,而且感动的想流泪。
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物质生活十分富足,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很迷茫,很困惑。
也许我们困惑迷茫的原因是我们心里少了像曾公一样的亲情和友情。
也许是因为此刻的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也许是因为人人都忙于追名逐利,如今,人与人之间以前拥有的浓浓亲情和友情好像在逐渐变得淡薄,维系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络的纽带越来越脆弱,感情的深浅和好坏全维系在利益的天平上。
一旦利益的天平严重失衡,以前浓厚的亲情和友情就会变得寡淡如水。
古人所云的“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的人间百态,在当今物质极度礼貌的社会上更加凸显。
我们将一切都归咎于穷和富这两个字,似乎有点偏薄。
《曾国藩家书》一书中,从很多家书里我们都能够看出作为为官之人的曾公生活的艰难,有些时候冬天要靠外官进献的炭资钱过活。
这样的生活境况也许此刻人觉得不可思议,更不敢相信,但是,当时曾公的生活境况就是如此。
即使如此,他还时刻不忘尽最大努力接济家人和亲朋好友。
看了曾公的家书,我有点顿悟了,维系亲情和友情的金钥匙不是名利,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熏陶。
曾公在家书中,上千次的提到他的弟弟们学习状况,从中能够看出曾氏家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曾公家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来源于曾公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积淀。
所以说,改变人的素质,真正的根源还在于教育和文化。
曾国藩家训十六字心得
曾国藩家训十六字心得【导语】曾国藩,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其家训十六字:“家齐国治,修身养性,读书明理,敬业乐群”,凝聚了他一生的经验和智慧。
本文将深入解析曾国藩家训十六字心得,以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启示。
一、家齐国治“家齐国治”是曾国藩家训的核心。
他认为,家庭是国家的基础,只有家庭和睦、秩序井然,国家才能安定繁荣。
在家庭中,曾国藩强调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兄弟友爱,主张以儒家的仁爱精神来治理家庭。
这一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培养下一代的优秀品质。
二、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是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身心。
他主张通过自我反省、锻炼意志、勤奋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也应该注重修身养性,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以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三、读书明理曾国藩认为,读书是提高个人素质、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
他主张通过阅读经史子集,学习古代圣贤的智慧,从而明辨是非、懂得道理。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惜读书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敬业乐群“敬业乐群”是曾国藩对职业态度的要求。
他认为,一个人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同时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进步。
这一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只有敬业乐群,才能在职场中取得成功。
总结:曾国藩家训十六字心得,是他一生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通过深入解析这十六字,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不仅适用于曾国藩所处的时代,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2018-2019】曾国藩家训读后感-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曾国藩家训读后感(一)好久没有定下心来读读书,想认认真真地读几本书,希望能从先贤的着作中得到启示,网上评论《曾国藩家训》是一本好书,于是就到新华书店把它买回家,阅读之后感触颇深。
曾国藩在家训中写到:正人先正己,时刻不忘修身养德。
曾国藩说修身养德的关键是:诚、静、谨、恒。
诚为诚实、诚朴,为人表里一致。
静,指的是心、气、神、体都处于安静放松的状态。
谨,主要指言语和行动上的谨慎,不打诳语,不讲无根据之话,不做无胜算之事。
恒,指的有恒心,生活有规律,做事有毅力。
事过变迁,百十年已过,但是《曾国藩家训》中反映的文化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依旧具有顽强的活力。
曾国藩一生追求中国传统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理念。
在我看来修身与治国、平天下相比显得简单,其实不然,修身一旦真正实行起来,远比我想像的困难得多。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一直都在修正我们的心态,都想做到“制心一处,事无不办”,但事实是“屡错屡改”总是达不到我们想要的。
看了《曾国藩家训》后,我知道我们之所以犯错误,大都与心态不正有关,凡事不见自己过,总见他人非;不思自己贪,总怒他人得,在这种心态下我们怎么能做好事情,怎么能端正心态呢?《曾国藩家训》中写道:“多见自己过,少见他人非,不思他人得,却防自己贪”,才是我们端正心态的关键,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够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地做人,而且能够做到修而乐之,修而有为。
我们应该用“入世精神以办实事,体老庄以寄闲情,由中国文化中培养见地,从传统道德中汲取力量”。
以普通出身,凭自我奋斗,立大志,修炼人格,以大气度做事,以收敛态做人,认准目标,用“屡败屡战”的精神修炼心态,端正心态。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二)利用十余天的时间读完了《曾国藩家训》,对曾国藩的成长过程与为官的经历有了浅显的了解,更对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第一篇:我最近读了曾国藩的《家训》,让我深受启发。
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家训是他传承家族美德的总结,也是他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体现。
在曾国藩的家训中,他强调了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父母的教育职责。
他不仅要求我们要尊重父母和敬爱长辈,还要求我们要积极向上,要有创业精神,要勤劳兴业,不浪费时间和精力。
他说:“家世不可以凭空想象,而要靠人一代一代的劳动积累。
”这句话让我深刻理解到只有在自己的努力下,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曾国藩的家训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他要求我们要忠诚,要诚实守信,要有公德心和家德心,还要有人德心和天下德心。
他坚信人类需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尊敬和信任,而人的品德教育从家庭开始。
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让我们成为真正的人。
在这个充满诱惑和挑战的世界里,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做出优秀的事情。
我相信,曾国藩的家训是非常有价值的。
我们应该学习和模仿他们,坚定我们的信念和推动我们的梦想。
我们要努力成为一个能够造福人类的人,成为一个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人。
写作重点:1. 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 提出家庭责任和义务,以及父母的职责。
3. 重视品德教育,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
用词分析:文章用词高雅,表达清晰流畅,具有鲜明的个人思想和感悟。
同时,文章贴近生活,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写作语气较为正式,符合严谨的学术写作风格。
作者多次强调个人感想和认识,并对曾国藩的家训进行了较全面深刻的分析。
第二篇:曾国藩的《家训》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习宝典。
他对人生做出了深刻而独特的阐述,捕捉了他的个人见解和学识。
他的家训深刻地教育了我们如何做好人,如何养成好习惯。
在曾国藩的家训中,他首先强调了“忠诚”的重要性。
他要求我们要忠诚于国家、忠诚于家庭,忠诚于自己心中的信仰。
他认为,忠诚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品质,它可以激励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曾国藩家训》虽然没读完,但其中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
曾国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和一代大儒。
大家想,这样一位名人,肯定是聪明绝顶吧!那让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吧。
在公元1825年一个冬天的晚上,天气很冷,一般人都早早上床睡觉去了,只有小偷在这时“工作”。
有一个小偷早早地趴在一户人家的房梁上等待最佳时机。
这户人家里的一个孩子正在背书,小偷想,等他背完了我再下去“工作”吧。
这孩子背的文章并不长,按理说一会儿就背完了,可这孩子背了一晚上还没有背过。
小偷在房顶上又冷又饿,眼看着再不走天就亮了,冻了一晚上什么也没偷着,他气得不得了,“蹭”的一下就从房顶上蹦了下来。
小偷一把抢过小孩手里的书,“啪”的一下摔在地上,说:“不就是一篇文章嘛!有什么难的。
”小偷一下就背了出来,原来,小偷趴在房顶上一晚上,听都听会了!这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个笨孩子是谁呢?原来他就是曾国藩。
那么,曾经小时候那么笨的孩子后来怎么就成为那么有才能的人了呢?我看过书后才知道,原来,曾国藩虽然笨一点,却是一个特别勤奋好学的人,他每天都坚持学习,坚持写日记,每天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检查过错,加以改正,不是坚持一天两天,而是一辈子。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后,他才成为了一代大儒。
今后,我也要向他学习:学习他勤奋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坚持每天写日记,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努力做一个“自立、自省、自信、自强”的人!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