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质量管理细则
临床用血管理实施细则
临床用血管理实施细则一、引言临床用血管理是指在医疗机构内,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输血服务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本文旨在制定临床用血管理实施细则,以确保医疗机构内的输血过程规范化、科学化,并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二、管理机构和责任1. 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应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临床用血管理细则。
2. 责任: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临床用血管理细则,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细则的要求。
三、临床用血管理流程1. 患者评估:在决定输血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2. 输血指征:根据患者评估结果,医务人员应明确输血指征,确保输血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3. 输血允许:医务人员应向患者或者其家属详细说明输血的目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并取得书面允许。
4. 血液选择:根据患者的血型和体征,医务人员应选择适合的血液制品,并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5. 输血前准备:医务人员应核对患者身份、血型和血液制品信息,准备输血所需的设备和药物。
6. 输血操作:医务人员应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输血,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7. 输血监测: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8. 输血记录:医务人员应详细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包括输血量、输血速度、输血反应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9. 输血后处理:输血结束后,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估,及时处理可能浮现的并发症。
四、质量管理和安全措施1. 血液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血液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血液采集、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2. 输血设备管理: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输血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输血药物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药物管理制度,确保输血所使用的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
4. 输血反应处理:医务人员应熟悉各类输血反应的处理方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患者的安全。
输血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输血质量监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医院输血质量的监控工作,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本制度订立。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医疗卫生技术质量管理的规定》等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医院实际情况为依据。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输血科、血库、手术室等相关部门和人员,以及参加输血工作的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定义1.输血:将正寻常人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静脉或其他途径输入到患者体内的医疗行为。
2.输血质量监控:对输血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监控和评估,保障输血质量和安全。
3.输血不良反应:指输血过程中患者显现的不适反应或并发症。
4.输血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订立和监督执行输血质量管理工作的专业委员会。
第二章输血质量监控的组织与责任第四条输血质量管理委员会1.医院设立输血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输血质量监控工作。
2.输血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担负主任委员,输血科、血库、手术室负责人及相关科室的负责人及专业人员构成。
3.输血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订立输血质量监控方案、制度和标准,审查并核准输血质量监控结果,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五条输血质量监控人员1.各相关科室设立专职或兼职输血质量监控人员,负责输血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数据记录。
2.输血质量监控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输血质量监控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沟通,不绝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本领。
第六条监控责任1.输血科、血库、手术室负责人为输血质量的监控负责人,对本科室的输血质量监控工作负责,并帮助实施本制度。
2.全部参加输血工作的相关人员,应依照本制度要求,严格执行输血质量监控工作,确保输血质量和安全。
第三章输血质量监控内容和要求第七条输血前准备1.输血前必需进行正确的输血血液选择,确保血液适合输血对象,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1. 引言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医院输血科的工作流程,提高输血质量,确保患者安全而制定的。
本文档旨在阐述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2. 管理组织2.1 医院输血科组织架构•医院输血科设立一个负责输血工作的科室,设立专职或兼职医务人员。
•输血科设有科长,由医院领导任命,负责科室的管理和组织工作。
•输血科的医务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岗位职责分工,确保输血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应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与评估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科室主任和相关专家组成。
3. 质量管理制度3.1 质量方针和目标•医院输血科应制定质量方针,明确对输血工作质量的要求。
•输血科的质量目标应根据院内外相关要求进行设定,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3.2 工作流程•输血科应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包括献血者筛选、血液检测、血型鉴定、血品储存和输血过程等环节。
•工作流程要注重标准化操作,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3 人员培训•输血科应制定人员培训计划,确保医务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输血知识的学习、操作技能的训练、安全意识的培养等。
3.4 设备管理•输血科应进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并定期进行设备的校准和检验。
•设备使用前应进行验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5 质量监测•输血科应建立质量监测体系,对输血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内容包括输血病例的追踪、输入错误的发现和纠正等。
3.6 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输血科应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对输血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登记和统计。
•不良事件发生后要及时报告和处理,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7 文件和记录管理•输血科应建立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确保相关的文档和记录完整可靠。
•文件和记录要按要求进行分类、归档和保存。
4. 质量管理评估4.1 内部评估•输血科应定期进行内部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人员培训的效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等。
输血品质管理制度
输血品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我院输血品质管理工作,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与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管理要求,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涉及输血工作的部门、人员,包含临床科室、输血科、护理部、试验室等各相关部门和人员。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条质量管理原则1.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医院制度,确保输血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3.强化团队协作,明确各部门、各人员的责任和职责。
4.不绝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不绝改善和创新,实现输血管理的连续改进。
第四条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含质量目标、质量指标和质量管理流程等。
2.定期开展质量管理评估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矫正和改进措施。
3.建立健全的文档掌控制度,确保相关文件和记录的正常使用和保管。
4.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质量意识。
5.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
第三章输血操作管理第五条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输血前,医务人员应核查患者信息,包含患者身份、血型、抗体筛查等。
2.输血前,医务人员应核查输血所需的血制品,包含血袋、血液类型和血品质量等。
3.输血前,医务人员应对输血设备进行检验和清洁,确保其正常运作。
4.输血前,医务人员应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输血环境无菌。
第六条输血操作流程1.输血前,医务人员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输血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2.输血时,医务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包含手套、口罩等。
3.输血时,医务人员应依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输血操作,确保血液的正确输入。
4.输血时,医务人员应紧密察看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第七条输血品质掌控1.输血品质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性。
2.医务人员应认真核对输血血型和配对信息,确保输血的血型全都性。
输血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保障患者用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输血管理组织1. 医院设立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2. 临床科室设立输血小组,负责本科室临床用血的管理和监督。
三、输血适应证和禁忌证1. 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2. 输血禁忌证包括:过敏体质、急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溶血性贫血等。
四、输血前准备1. 患者血液样本采集:采集患者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等。
2. 输血申请: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填写输血申请单,经输血科(血库)审核后,方可进行输血。
3. 交叉配血:输血科(血库)根据患者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为患者准备合适的血液。
五、输血操作流程1. 输血前核对: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2. 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输血反应,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师。
3. 输血后处理:输血完毕后,及时记录输血情况,并将输血器材按照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六、输血不良反应处理1. 输血不良反应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轻度输血不良反应:减慢输血速度,观察患者症状,必要时给予对症治疗。
3. 中度输血不良反应:停止输血,给予抗过敏、抗休克等治疗。
4. 重度输血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进行抢救,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七、输血档案管理1. 输血档案包括: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输血记录、输血不良反应记录等。
2. 输血档案应按照规定保存,以便查阅和追溯。
八、监督与检查1. 医院定期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确保输血安全。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输血科质量管理方案大全
输血科质量管理方案大全第一篇:输血科质量管理方案大全输血科质量管理方案一、输血科(血库)的组织管理(一)输血科的组织管理输血科根据卫生部卫医发[2000]184号“关于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通知总则第四条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协同临床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确定年输血品种和数量,分析研究和处理不良反应与并发症。
(二)输血科配备标准1、人员输血科(血库)的规模可根据医院床位数或医院年用血量及救治患者对象来决定。
一般人员与床位之比为1:100~150。
2、人员技术职称都应该是具备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并有专业技术职称。
三级医院至少配备一名主任医(技)师;二级医院至少配备一名副主任医(技)师以上人员;其他各级医院输血科(血库)至少配备一名医学专业。
3、科室设置医院输血科(血库)应设置在邻近用血较多的手术室或病区。
房屋应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清洁干燥,大小至少应具备充足的工作空间。
一般应分为贮血室、配血室、值班室及清洁室等。
4、设备一般有4~60C 贮血冰箱,-300C低温冰箱,显微镜,台式离心机,370C和560C水浴箱、各种规格的离心机、显微镜及实验室常规配置等。
(三)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输血科(血库)的各级各类人员除了像其他业务科室一样承担科内的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以外,还必须做到各负其责。
1、行政主任(副)职责(1)负责解决输血科复杂、疑难的检查、诊断、治疗及仪器设备的使用等技术问题。
参加临床会诊和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
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和治疗方案。
(2)经常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保管和维修情况,指定人员负责登记、统计、资料积累和保管工作。
2、主任(副主任)技师职责(1)负责本科主要仪器设备的购置论证、验收、安装和调试工作,定期检查和指导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
解决本科复杂、疑难技术问题,并参加相应的诊疗工作。
输血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输血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临床科室的输血操作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输血操作必需符合安全标准。
2.质量优先:输血操作必需严格依照标准程序进行,确保输血质量。
3.规范操作:输血操作必需遵从相关规范,减少操作风险。
4.知情同意:患者或其家属必需在明确知情的情况下,供应书面同意参加输血。
第二章输血质量管理第四条输血质量监控1.医院设立输血质量监控小组,由专业人员构成,负责监测和评价输血质量。
2.输血质量监控小组定期开展输血质量检查,监测输血安全指标,并记录相关数据。
第五条输血质量评价1.医院定期进行输血质量评价,对输血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输血质量。
2.输血质量评价结果作为改进输血管理的依据,紧要问题需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六条输血质量改进1.医院依据输血质量评价结果,订立相应的质量改进方案。
2.相关科室负责人组织实施质量改进方案,并定期进行回顾与评估。
第三章输血操作管理第七条输血申请与审核1.医院临床科室向输血科提出输血申请,申请中需包含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描述、输血指征和血型、用量等认真信息。
2.输血科负责人对申请进行审核,确保申请合理、安全。
第八条输血操作过程1.输血操作必需由具备相关资格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人员需持有效的医师执业证书。
2.输血前,操作人员必需认真核对患者信息、血型信息和输血血制品的正确性,保证全都。
3.输血操作中,操作人员必需遵从操作规程,注意干净操作,使用无菌器械进行,确保输血安全和无菌。
第九条输血记录管理1.输血操作必需有完整的记录,包含患者基本信息、输血血制品信息、输血操作过程、输血反应等内容。
2.输血记录必需由操作人员签字并盖章,确保真实可靠。
第十条输血设备管理1.输血设备必需定期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
输血科质量管理方案
输血科质量管理方案为了不断提高输血科的质量管理水平,保证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本文提出了输血科的质量管理方案。
一、质量控制1. 血型鉴定为确保输血安全和准确性,输血科需要在输血前鉴定病人和供血者的血型。
在血型鉴定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减少误差。
血型鉴定应在多人规范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
2. 检测传染病在输血前,需要对献血者进行传染病检测,保证输血安全。
检测项目主要包括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等。
同时,采血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减少空气污染和交叉感染。
3. 存储和运输血液制品存储时,需要有严格的标签管理和分类,按照规定进行冷藏和冷冻。
运输中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避免震动和碰撞。
二、质量保证1. 培训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操作技能,输血科需要定期开展培训。
培训主要包括血液学知识、输血相关规范和操作流程等,同时也提高了医务人员对感染防控和风险控制的意识。
2. 预防事故发生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输血科需要建立预防性条例和规章制度,并按照规定执行。
输血科要加强对操作规程、处理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培训,同时要规范操作流程和制定应急预案,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3. 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每年定期评价输血科的工作情况,包括血液制品使用情况、合规率等方面,并通过数据分析、医疗事件回顾等方式,发现不足点。
在发现问题后,立即整改,并开展持续改进工作,以提高医疗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三、质量监控1. 质量监控目标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持续的质量保证,输血科的质量监控目标是:确保输血的安全、规范、合理和高效,提供优质的病人服务。
2. 监控指标和方法(1)输血操作的规范和标准化情况;(2)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检测情况和合格率;(3)血液制品存储和运输的温度、湿度等指标;(4)血液制品的质量情况。
监控方案主要采用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手段,通过定期汇总、评价,发现并纠正不足,保持输血科的质量水平。
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
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一、为确保安全输血,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责任感、高度的质量意识及法制观念,严格执行献血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随时保持头脑清醒地工作。
二、各种实验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三、各种试剂坚持购买使用三证齐全产品,所用试剂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以保证质量。
四、接受标本和发放血液必须坚持“三查”、“七对”制度,准确无误后才可签收、签发。
五、血型鉴定和配血试验必须坚持复核制度。
两人上班时,每次均由另一人复查;只一人上班时,本人也需做两次,并盖上复核章、签上姓名,方可发出报告。
六、配血标本必须使用近期新鲜的,即要求无输血治疗三天内的,若在输血治疗24小时后或大量输血1000ml以上,还需配血的,要重抽标本方能体现受血者体内免疫现状,以保证配合试验的有效性。
七、工作间安装空调,保证任何季节工作温度控制在20~24℃,亦是试剂保存条件要求,避免造成微柱内试剂蒸发干枯。
八、每次收到血站发回的血制品,必须按照入库、贮存制度认真检查核对,合格者尽快放入专用冰箱分类依次存放,不得混放。
九、定期对各仪器进行检查、核对。
平时注意观察离心机转速;水浴箱、孵育箱温度在规定范围内;冰箱内应有温度记录仪,贮血冰箱每天人工观察四次,并作好记录。
若发现异常立即设法解决,并报告主任。
十、认真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各种记录须详细、完整、全签名,保存10年。
十一、做好各项统计工作,每月需对临床用血的成分血比例、输血反应反馈情况等做出统计汇总上报医务科和市血站。
十二、血费及配血检查费收取需及时查对,确认取血单与申请单、配血报告单上患者信息一致,不得有误。
取血单上必须有请求医生,取血者和发血者全名签字,并保证帐目月底统计与血站及财务科核对无误。
十三、根据输血科质量控制标准,建立质量考核制度,每月考核一次,每次必须达标。
十四、输血科的主要质量控制标准如下:①诊断检查质量标准血型定型试剂质检合格率100%血型正反定型检查率100%血型定型差错率0%交叉配血差错率0%输血前检查记录完整率100%②血液贮存血液内外包装验收合格率100%入库、出库记录完整率100%血库冰箱报警装置完好率100%血库冰箱温度记录完整率100%不同血型、品种、规格的贮存分别存放不同日期血液贮存依次存放全血保存温度2—6℃新鲜冰冻血浆贮存温度-20℃以下一年血小板贮存条件20—24℃轻振荡5天③血制品外观需无溶血、变色、气泡和凝块等;血袋标签清楚、填写完整、准确;各项质量指标达国家标准要求。
输血质量管理制度
输血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输血管理,提高输血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科室、输血科(血库)及与输血相关的职能部门。
第三条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输血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输血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输血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医院应建立健全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输血操作规程、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制度、输血质量控制与评价制度等。
第五条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输血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二章输血申请与审批第六条临床医师在患者需要输血时,应按照输血指征进行评估,确需输血的,应填写输血申请单,注明输血原因、血型、预计输血量等,并经科室主任审批。
第七条输血申请单应由临床医师签名,并注明申请日期。
输血申请单应保存至少5年。
第八条输血科(血库)收到输血申请单后,应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血液安全。
第九条输血科(血库)应将配血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不得擅自更改配血结果。
第三章输血操作规程第十条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第十一条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第十二条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
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第十三条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第十四条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及考核办法
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及考核办法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及考核办法一、引言为了规范医院临床输血的管理,保障患者的安全,促进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特制定本细则及考核办法。
二、临床输血管理的基本要求1. 临床输血应严格遵守血液安全知情允许、双人制、样本对照等原则。
2. 临床输血应注意病人的输血指征和禁忌症,以及输血先后的各种检查和护理措施。
3. 临床输血中应按照规范的程序操作,遵守有关关键环节的操作规程。
4. 临床输血管理工作要通过严密的监察考核,时常性地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
三、临床输血管理工作的责任划分1. 医院管理层应制定《临床输血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的输血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内部培训,并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体系。
同时,加强对临床输血工作的监督、考核和评价,确保临床输血工作的安全、有效和协调。
2. 输血科应配备专业的输血管理人员,负责输血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确保输血操作符合规范、安全、有效。
3. 负责受血者治疗的临床医生,应根据病情确立输血指征,并根据输血指征和禁忌症审核输血申请单,明确受血者需输血的血量和种类,指导患者做好输血先后须遵守的注意事项。
4. 输血间接部门(如临床检验科)应严格把好输血关,确保输血血液质量符合规范要求,输血操作符合规范,严格执行相应工作制度和规定。
四、临床输血管理工作的流程1. 临床医生开具输血申请单,并审核受血者输血指征和禁忌症。
2. 输血科人员审批输血申请单,并检查受血者个体差异和输血禁忌症等。
3. 输血科人员为受血者安排输血时间和地点。
4. 输血科人员根据临床医生的要求和受血者的情况,进行输血血型鉴定、交叉试验等。
5. 输血科人员根据输血申请单和输血鉴定结果,计算输血所需的血量、血制品种类等,确保输血过程安全、有效。
6. 输血科人员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输血,严格执行双人确认和记录等工作。
7. 输血完成后,输血科人员做好输血后观察和护理工作,并为受血者安排相关检查和化验。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医院临床输血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临床输血管理政策、制度,监督、指导临床输血工作,对输血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
2. 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务部、护理部、输血科、检验科、感染管理科、伦理委员会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3. 输血科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血液的采购、储存、发放、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等。
三、临床用血管理1. 医院使用血站统一供给的血液,根据临床用血情况,定期向血站报送用血计划,保持一定的储备血量。
2. 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Hb>100g/L一般不必输血,Hb<70g/L才需输血,Hb 在70 g/L ~100g/L之间,结合患者心肺功能以及术后是否有继续出血可能而决定是否输血。
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等。
3. 临床医生在给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应根据病情,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认真做好临床输血治疗前的全面评估,记录在病历中。
4. 患者需要输血时,临床医生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输血治疗的利弊。
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与患者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方可输血治疗。
5. 临床输血治疗前,临床医生应开具检查医嘱,对患者进行血常规、ABO,RH血型、凝血功能、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梅毒抗体、HIV抗体和ALT检测。
四、血液质量管理1. 输血科工作人员负责血液的入库、保存。
2. 血液入库前要核对验收,核对内容包括: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等。
3. 不符合要求的血液应拒绝入库。
4. 合格的血液应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储存。
五、输血过程管理1. 输血科工作人员按照临床医生开具的输血医嘱,核对患者信息、血液信息,确认无误后进行配血。
临床输血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临床输血工作的安全、有效,预防输血相关传染病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输血科职责1. 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实施和管理工作,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2. 输血科应配备专业的输血技术人员,定期接受专业培训,提高输血技术水平。
三、临床医师职责1. 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
2. 临床医师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输血治疗的利弊,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与患者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3. 临床医师应开具检查医嘱,对患者进行血常规、ABO、RH血型、凝血功能、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梅毒、艾滋病等检查。
四、输血前准备1. 申请输血前,医护持输血申请单双方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做交叉配血试验。
2. 责任护士凭取血通知单到血库取血,并与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签名,无特殊情况一次只取一个患者的血。
3. 取血过程中要避免血液震动,以防红细胞破裂。
五、输血过程1.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按输血查对制度执行,三查八对(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
2. 输血时,须由执行者二人或以上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边进行三查八对,再次查对血液质量后并双签名。
3.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必须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输血。
4. 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5.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六、输血后观察1.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2.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3篇)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1.为确保输血安全有效,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遵守一切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
2.接收血液标本时,必须认真核对标本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和临床诊断等。
检查血液标本是否有溶血、污染、血量不够等,不符合配血试验要求的标本拒收。
3.配血前必须对病人及献血者血型两次确认,必须作正反血型鉴定,无误后方可配血。
4.《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所填血型与标本管标示血型不符时,病人或家属对血型有异议时,立即通知临床科室重抽标本,复查血型,还有疑问时,立即床旁复查血型,再有疑问时,立即请示科主任处理。
5.配血中发现主、次侧有一侧凝集,一律不得发血,立即报告科主任,作进一步检查。
6.领血人必须是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发血前必须核对受血者姓名、年龄、血型、住院号,科别、床号、临床诊断等,以及献血者血袋条码号、采血日期、效期、血液品种、血量等,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认可。
7.如有群伤、需输血的病人太多,分轻重缓急配血,先配危重病人的血液,再配病情较轻病人的血液,并立即报告科主任请求援助。
8.输血科(血库)必须储备一定量的血液,保证应急用血。
9.认真做好输血前检查工作。
1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11.正确合理使用化学试剂(药品),有毒有害物品专人保管,防止事故发生。
12.正确处理医疗生物垃圾,防止交叉污染发生。
13.做好水、电、气防火防灾工作。
下班前必须关闭所有不用的仪器、空调等用电器,关好水、气管开关,并作好交接班记录。
14.定期检查通电线路,严防引发火灾,科室配备消防器材,强化消防意识,加强消防演练,人人警惕,消除隐患。
一旦发现火源应立即进行消防处理,并立即报告医院保卫处(科)和119。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为确保输血过程中质量和安全的管理体系。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此管理制度中的要点:1. 输血科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制订相关政策和程序,确保工作的规范和标准。
输血科质量管理规范
1. 总则1.1 为了加强和规范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质量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目的、依据1.2 开展临床输血工作的医疗机构合用本规范。
合用范围1.3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输血科 (血库) 及输血相关医疗行为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用途1.4 医疗机构应加强输血科 (血库) 的建设和管理,规范输血科 (血库) 执业行为,保证输血科 (血库) 按照科学有效的原则开展临床输血工作。
对医院的总要求1.5 医疗机构应当保证输血科(血库)具备与其临床输血业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
对医院的总要求2. 组织与人员2.1 医疗机构根据其临床输血业务需求设置输血科或者血库。
输血科设置分临床输血评价指导中心、 AA 级输血科、 A 级输血科。
血库设置分 BB 级血库、 B 级血库。
临床输血评价指导中心: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划,在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区域内AA 级输血科基础上设置。
完成本单位 AA 级输血科职能,并在区域内承担以下职责:(一) 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临床输血质量安全性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承担其监督检查工作;(三)承担临床输血会诊与指导、疑难病历讨论及个案评估;(四)承担临床输血业务指导、人员培训与学术交流;(五)负责输血相关协作研究、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推广;(六)负责临床输血咨询服务;(七)负责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和管理任务。
?(八)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任务。
2.1.2 输血科是提供医疗用血服务的科室。
负责血液接收、贮存、发放、输血相关检测;参预输血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导临床输血;开展输血质量管理、临床治疗、教学工作。
年用血需求量较大的三级综合 医院、三级专科医院或者二级医院应设置独立建制的输血科。
AA级输血科: 完成血液相关检测工作量年, 且能够开展输血相关的新业务、新技术及科研工作。
检验科输血规章制度
检验科输血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患者安全,规范检验科输血工作,提高输血质量,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适用于检验科输血工作。
第三条:本规章内容包括输血准备、输血质检、输血程序、输血记录等。
第四条: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遵守医疗伦理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第五条:检验科输血工作应遵守医学原则和操作规范,确保输血质量。
第六条:检验科应建立健全输血质控体系,定期开展对输血工作的检查评估。
第二章:输血准备第七条:检验科应建立输血准备室,配备必要设备和药品,保障输血过程顺利进行。
第八条:输血准备室应保持清洁,消毒处理,确保输血环境无菌。
第九条:输血准备室应设置输血护理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护理用具,保障输血过程中患者的安全。
第十条:检验科应建立输血预约制度,确保输血过程有序进行。
第十一条:输血前应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确保输血的血型配对正确。
第十二条:检验科应建立血液使用管理制度,合理使用血液资源,防止浪费。
第十三条:检验科应建立输血危急值处理制度,确保在输血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
第三章:输血质检第十四条:输血前应对供、受血者进行相关的血液检测,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第十五条:检验科应配备必要的输血质检设备,进行血液成分的筛查。
第十六条:输血质检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输血的合规性和质量。
第十七条:对于不符合输血标准的血液成分,应予以淘汰处理,并通知相关当事人。
第四章:输血程序第十八条:输血前应核对受血者的身份信息和输血单据,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第十九条:输血前应评估受血者的输血风险,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第二十条:输血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输血程序进行,避免输血事故的发生。
第二十一条:输血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受血者的生命体征,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第二十二条:输血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受血者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第五章:输血记录第二十三条:检验科应建立完整的输血记录,记录受血者的输血情况。
第二十四条:输血记录应包括输血前的血液检测结果、输血过程中的监测记录和输血后的观察情况等。
输液与输血质量管理制度
输液与输血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输液与输血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本规章制度订立。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涉及输液与输血过程的科室和人员。
第二章输液质量管理第三条输液质量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输液过程中的药物给药安全、注射技术正确、感染掌控可行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四条输液过程应遵从以下管理原则: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2.统一采购、质检和分发药物;3.采用无菌技术操作,防止交叉感染;4.加强输液途径的察看和护理;5.做好注射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第五条输液质量管理的责任部门包含医务部、护理部和药剂科。
第六条输液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如下:1.订立输液操作规范,明确各类输液的操作步骤和要求;2.对输液护士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3.定期检查和评估输液过程中的错误和事故,及时整改;4.建立输液过程中药物管理的流程和制度,确保药品安全;5.加强输液过程的记录和报告工作,及时掌握输液信息;6.配备必需的输液设备和仪器,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7.对输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和沟通,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章输血质量管理第七条输血质量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有效和合理,防止输血相关的并发症发生。
第八条输血过程应遵从以下管理原则: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2.确保输血血液的安全性,防止病原体感染;3.确保适合的输血指征,避开不必需的输血;4.加强输血过程的监测和护理措施;5.做好输血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第九条输血质量管理的责任部门包含医务部、护理部和血液科。
第十条输血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如下:1.订立输血操作规范,明确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合理性;2.对输血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3.订立输血前的检查和筛查流程,确保输血的适合性和安全性;4.建立输血血液管理的流程和制度,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质量;5.加强输血过程的记录和报告工作,及时掌握输血信息;6.配备必需的输血设备和仪器,保证输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7.对输血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和沟通,提出改进措施。
输血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质量管理制度输血安全质量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保证输血服务的安全有效性,规范血液采集、加工、保管、运输、使用等全过程的各项工作,社会组织统一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从事血液采集、加工、保管、运输、使用等业务的社会医疗组织及其他服务机构。
三、主要内容1、采血处置1.1 建立严格的采血处置制度,确保采血工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每位采血者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采血点应设置在卫生环境良好、空气流通、设备齐全、采血人员保持体力充沛的地方。
1.2 在进行采血时,采血者应穿戴统一的工作服,戴着符合卫生标准的手套和口罩。
收集完毕后,应用消毒药品及时消毒。
2、血液加工处置2.1 所有用于加工血液超过6小时的设备和试剂品应公布在血库工作区。
血库工作区应是一个严格的无尘室,设备应经常保养,确保运行正常。
工作区也应保留一些备用的设备和试剂品。
2.2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病毒的朝着新变种的方向发展,每个血库必须定期跟踪检测并检验供血者的血液,以保证质量的稳定性。
在加工血液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并建立化验单、记录本,及时记录加工过程、加工的血液种类、加工前后的变化、血液的保存时间等信息。
3、血液保管处置3.1 所有血制品都应被储存在严格的生物安全柜中。
在保管血液时,应考虑到温度、光线、氧气、湿度等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保管措施。
3.2 所有使用的血液和血制剂都应被严格标记,并储存在专门的储存室中。
4、运输处置4.1 所有运输车辆都应被设有专门的运输区域,专门储存血液和血制品。
车辆的温度应稳定在2-6摄氏度之间。
如果是远距离的运输,应设有制冷装置确保温度稳定。
4.2 所有运输车辆的司机必须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当发现问题时及时停下来与采血点、接收方联系,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血液和血制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5、血液使用处置5.1 在使用血液或血制品前,受血者应取样检查其血型和不符合血型,接受开放性输血(O型血浆)时必须配合血浆制剂。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质量评估细则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质量评估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评估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所有提供临床输血服务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评估原则科学性:评估标准应基于医学科学原理。
客观性:评估过程应公正、客观。
系统性:全面评估输血全过程的质量。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组织机构成立临床输血质量评估小组,负责输血质量的评估工作。
第五条职责制定和修订评估标准。
组织实施评估活动。
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
第三章评估内容第六条输血前评估患者评估:包括健康状况、输血史等。
血液评估:包括血液类型、交叉配血试验等。
第七条输血中评估输血操作规范性。
输血反应监测。
第八条输血后评估输血效果评估。
输血不良反应记录与处理。
第九条输血记录与文档管理输血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输血相关文档的管理。
第四章评估方法第十条定期评估定期对医疗机构的输血质量进行评估。
第十一条随机评估不定期进行随机评估,以确保输血质量。
第十二条自我评估鼓励医疗机构进行自我评估,持续改进输血质量。
第五章评估标准第十三条输血前评估标准患者评估的完整性。
血液评估的准确性。
第十四条输血中评估标准输血操作的规范性。
输血反应的及时监测和处理。
第十五条输血后评估标准输血效果的评估。
输血不良反应的记录与处理。
第十六条输血记录与文档管理标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文档的规范管理。
第六章评估程序第十七条评估准备确定评估时间表。
准备评估工具和标准。
第十八条实施评估按照评估标准进行现场检查。
收集相关数据和记录。
第十九条评估结果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确定输血质量的优劣。
第二十条反馈与改进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医疗机构。
指导医疗机构进行质量改进。
第七章监督管理第二十一条监督管理机构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监督管理内容评估活动的组织实施。
评估标准的执行情况。
第二十三条监督管理方式定期检查评估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山县人民医院
临床输血护理质量管理细则
达标≥90分
项目标准要求分值检查方法评分方法
护理记录单(35分)1、按输血记录规范要求记录,即输血前15min、输
血开始后15min、输血结束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10
查看记录
一项不符要
求扣1分2、取回的血液须经两人核对后输注并在记录在护理
记录单上。
5
3、输血开始时应有记录,详细记录血型、血液成份
名称、血袋编码、血量,同时输注多种、多袋血液
时,应分别记录。
10
4、输血结束后应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发生并记录。
5
5、输血患者血交叉标本抽取后应在护理记录单上有
记录。
5
医嘱单(5分)签名规范,医嘱执行时间、护理记录单上输血开始
时间、配血单输血开始时间相同。
5 查看记录
一项不符要
求扣1分
配血、输血记录单(10分)1、取血时间与输血开始时间间隔应在30min以内。
2、记录单填写完整、正确,无涂改。
10 查看记录
一项不符要
求扣1分
交叉配血标本登记本
(5分) 抽取血交叉标本后及时在交叉配血标本登记本上登
记。
5 查看记录
一项不符要
求扣1分
输血申请单(5分)送交时间与采集时间不可为同一时间,应有一定的
时间差。
5 查看记录
一项不符要
求扣1分
输血登记本(10分)科内输血患者信息记录真实、完整。
10 查看记录
一项不符要
求扣1分
输血卡(10分)输血卡填写完整,签字规范,并完整保存一年。
10 查看记录
一项不符要
求扣1分
输血知识考
核(20分)1、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2、输血查对制度。
3、静脉输血流程。
4、输血管理制度。
20 现场考核
考核不合格
者扣5分/人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