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_因地制宜协同发展_谭抒茗

合集下载

广州美丽乡村规划为新一轮村庄规划带来新机——以《萝岗区九龙镇莲塘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为例

广州美丽乡村规划为新一轮村庄规划带来新机——以《萝岗区九龙镇莲塘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为例

解 决该 问题?
2 ) 建 设 名村 风 景旅 游 区 、 拓 宽对 外 联 系道 路 , 积 极 发展 名 村 风 景旅 游 与 乡村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业 , 推动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 提高村民收入。 规划建设 1 、 针对性弱。以往村庄规划只落实政策与解决现状问题 , 没有挖掘村庄 村 里 可选择 销 售 、 出租铺 位 、 村 民入 股等 手 段来 经 营 发展潜能 , 没有利用好村庄 自然资源等 , 导致村庄发展缺乏根本的支撑、 发展 风 情 商业 街等 商业 建 筑 , 底层的商业街 , 提高村及村民经济收入 ; 二层及以上可用作安置村民的住房。 期短, 规划效果不明显。
2 、 实现 村 庄规 划 、 土规 和城 规 的“ 三规 合 一 ” , 明确 村庄 规 划 与土 规 、 控 规 的协调 , 促进规划项 目落地 ; 制定项 目库、 明确实施主体; 提出多元化实施途 径, 通过政府 、 企业 、 村民等多方利益主体齐参 与的多元化实施途径 , 解决实
施性 弱 的 问题 。
在。


以 往村 庄 规 划 效 果不 明显 。 本 次 美 丽 乡村 规 划 如 何
本次村庄规划检讨广州市以往的村庄规划 , 总结出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
1 ) 划 定住 宅集 中建设 区 ( 安置区) 和 提供 住 宅建 设 指引 , 将规 划划划定两片村民住宅建设范围( 安置区 ) , 为村庄改 造 规划 分 期建 设 、 实 施 执行 打好 了基础 。统 一 规范 的住 宅 建 设模 式 与住 宅 外 观, 提 升 了村 民的 生活 环境 质 量和 提升 了村容 村貌 。
2 0 1 1 年, 广州市委市政府响应党十八大报告号召“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和

乡村振兴 知识点

乡村振兴 知识点

乡村振兴知识点1、乡村振兴战略什么时候提出?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二十字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①坚持党管农村工作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③坚持农民主体地位④坚持乡村全面振兴⑤坚持城乡融合发展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⑦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⑧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7、乡村振兴要走好的“七条道路”?①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②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③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④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⑤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⑥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⑦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四个优先”?①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②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③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④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空间?①强化空间用途管制②完善城乡布局结构③推进城乡统一规划10、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优化乡村发展布局?①统筹利用生产空间②合理布局生活空间③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理、现实窘境与实现路径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理、现实窘境与实现路径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理、现实窘境与实现路径作者:雷永阔汤欣燕来源:《党政研究》2024年第03期〔摘要〕县域涵盖县城、乡镇和村庄,是衔接城市与乡村的天然枢纽。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路径遵循。

大力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旨在打破城乡二元对立的局面,增强乡村发展主体性,以城乡协调互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机理在于其能够协助解决人口规模巨大问题、承接产业转移、聚合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从而促进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通过重塑生产生活方式等途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扎实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更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完善县域发展体制机制、优化城乡产业分工布局、加强县域历史文化保护、补齐县域生态文明短板。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F327/F29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24)03-0057-11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

从近十年的数据来看,2013-2023年全国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年均1%左右的增速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6.16%〔1〕。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省份的城镇化率均高于70%,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2022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80%,达到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水平;而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等西部省份的城镇化率尚且不到60%。

可见,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的瓶颈是东西经济差距大、城乡差距大,发达城市与落后农村并存,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

怎样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弥合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难点和奋斗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2〕。

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柯山畲族村美丽乡村工作实施方案

柯山畲族村美丽乡村工作实施方案

柯山畲族村美丽乡村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青水畲族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以人为本,科学规划,逐步建立健全美丽乡村长效机制,努力抓好农村生活环境与质量、过程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注重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环保意识。

按照“村委主导、全民参与、因地制宜、讲求实用”的工作原则,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景秀、村美”的目标。

二、总体目标力争至2019年,将柯山畲族村打造成为符合美丽乡村精品村。

规划总体指导思想以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全面美化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努力把我村建设成“创业增收生活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美丽乡村”的总体布局。

我村高度重视,严格要求,通过抓点成线,延伸扩面,把村庄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鲜明、群众服务健全、乡土文化繁荣、农民生活幸福的美丽乡村。

全面建设“景美、业兴、村新、人和”的美好愿景,整体推进徐家边村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生态为先。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广大村民在提高了生活水平之后的又一要求,将“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村寨建设工作紧密结合,构建柯山畲族村特色生态景观圈,发动村民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增强村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富民为本。

乡村旅游业显著发展,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农家乐招待所。

提高毛竹经营效益,村域经济日益发达。

“十三五”期间,力争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乡平均水平。

村美为基。

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延伸到每个自然村,覆盖率达100%。

同时,积极探索适合柯山畲族村实际的垃圾分类方法、生态循环处理方法,建立农村垃圾回收、填埋、焚烧等处理模式,积极落实青水畲族乡农村垃圾处理机制,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和谐为魂。

农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一步提升,民主法制、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科学、文明。

村民自治不断深化,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社会更加和谐。

我国“三规合一”的理论实践与推进“多规融合”的政策建议

我国“三规合一”的理论实践与推进“多规融合”的政策建议

二廿1国城市空间规划体系的规划种类较为丰富,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规划包
]一一~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由于不同 规划间行政主管单位的不同和信息协调的不充分,导致规划之间衔接性不强、有时 存在矛盾冲突、投资项目管理混乱和审批周期长、行政资源集约程度不高,甚至导
作者简介 苏文松,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发展集团, 博士生,wenso“gsu@gmail.com 徐振强,博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部,
谢伊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本科生,
xieyiling@pku.edu.c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万方数据
苏文松
徐振强
谢伊羚
我国“三规合一”的理论实践与推进“多规融合”的政策建议
支、透支等问题突出。以国土部2012年 国家土地督察工作情况为例,国土部对 460个开发区、工业同区规划及用地情 况开展督察,发现460个园区实际规划 土地面积1144.8万亩(1万亩= 6.66km2),其中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361.95万亩,占比31.6%(纪睿坤,
。3“5 3“。。。gul3‘i。“5
1“9””““8”T“…一913“c…di“1。“”
3.1 3.1.1
国家顶层设计政策的发展特征 ”三规合一”酝酿与探索阶段
(2004—2013)
2004年,国家发改委在六个地市县 (江苏省苏州市、福建省安溪县、广西省 钦州市、四川省宜宾市、浙江省宁波市 和辽宁省庄河市)试点“三规合一”,但 由于缺乏体制保障,受到地方政府、两 规划主管部门等的影响,改革推进成效 有限。此后,浙江、江苏等省市在开发 空间区划中提出“三规合一”(顾朝林, 张晓明,2007)。2008年6月,国土资源 部和城乡建设部在浙江召开了“两规协 调”推广会。目前,广西、浙江、山 东、广东等已经开始“两规协调”(土地 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的试验。 3.1.2”三规合一”试点与提速阶段

乡村规划分析

乡村规划分析
街巷
村域发展规划
道路系统分析
结合村庄原有条件,尽量 少旳重新规划道路,主要将原来 不太清楚旳道路构造重新定义其 功能和性质,因地制宜地布置村 庄中旳道路系统,基本与村庄原 有道路吻合。
主要出入口
村庄整改规划
对原有村落密集旳建筑区 域,对部分建筑进行拆除 腾空转变为水面、林地、 田地等成为村落活动和汇 集中心。 沿河流或道路布置旳村庄 合适拆除部分建筑,打通 生态廊道,加强农田、林 地、水面旳通透感。
乡村规划要结合中省市县要点镇建设、新型农村 小区建设、村庄整改、流域治理和移民搬迁建。 整合资源有序建设。结合村庄整改,彻底变化农 村脏、乱、差面貌。抓好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提 升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案例分析提要
村庄基本情况
发辽村展中庄中南整存城改在市规问群划题
村域发展规划
上海拾村村 村庄规划
乡村风貌规划
尊重村民 意愿和需求
乡村规划与城市规划旳区别
乡村地域发展旳 特点与城市不同
(1)空间形态存在差别 (2)社会组织构造存在差 别 (3)生长机制不同 (4)乡村地域类型多样, 地域间差别明显
(1)规划前提不同 (2)工作内容旳不同 (3)工作措施不同 (4)实施主体和管理机制不同
乡村规划具有特殊性
村庄整改规划

千岁庙

文化活动站



为农服务站 便民商店

卫生站


村委会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体育活动场 健身中心
临时菜场 连心桥
休闲广场
村庄整改规划
岸线整改
更加好旳利用河网 旳观景效用,同步 也能丰富河道两旁 旳层次。
村庄整改规划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村庄规划的思考与建议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村庄规划的思考与建议

3
[3] *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村庄规划相关政策 法规.doc
THANK YOU.
村庄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村庄的发 展水平和综合实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合理的村庄规划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水平,提 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村庄规划有助于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村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落后
村庄基础设施落后,包括交通 、通讯、水电等方面存在较大
的短板。
产业结构单一
该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农 业为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公共服务设施不足
村庄中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如教育 、医疗、文化等方面的设施缺乏。
村庄规划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给村庄规划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发展特色产业
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 业、旅游业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产业规划与管理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类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方向, 加强对产业的管理和监督,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 建设。
保护传统建筑与弘扬民族文化
保护传统建筑
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和 发展。
实践建议
在实施村庄规划时,应注重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村庄规划的宣传和教 育,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同时,应注重与当地文化和传统的结合, 保留和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视角下的村庄规划实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视角下的村庄规划实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视角下的村庄规划实践作者:李欢熊威刘佑杰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24年第01期关键词:村庄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实践;龙凤庵村;湖南0引言自“多规合一”改革以来,村庄规划的作用日渐受到重视,其法定地位也得以明确。

2019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用性村庄规划属于详细规划,随后发布的《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成为乡村地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另一方面,在2020年6月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要点(试行)》(以下简称《实施要点》)中,明确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村庄规划的关系,指出“村庄规划是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依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规划实施的平台和手段”,并要求“要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留则留、宜整则整的原则,将整治任务、指标和布局要求落实到具体地块”。

而由于目前编制经费保障与技术成果要求的不匹配、上位规划未确定却又急于追求村庄规划全覆盖以及村民对规划科学性与实用性的质疑,使得村庄规划编制成果普遍存在规划手法单一、问题针对性不强、内容粗浅“模板化”等问题。

在新时期实用性村庄规划全面铺开的背景下,本文聚焦株洲市龙凤庵村发展问题,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村内山水林田湖草等空间要素,系统治理优化村庄空间布局,激活村庄发展内生动力,挖掘村庄资源要素,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形成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以村庄规划为依据助推乡村振興的“龙凤庵经验”。

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国内土地整治发展经历了2005年以前的单一开发一整理一复垦阶段、2006-2017年的多目标多功能整治阶段以及2018年以来的国土综合整治阶段,现代意义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继承融合并拓展了以往“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整理”等理念,其本质是对“人地关系”的调整,是一项“内涵一目标一手段一效益”的多元综合性整治手段,其重点逐渐由服务于耕地保护转向对全域“三生空间”进行系统治理。

“景村协同”理念下乡村规划路径初探

“景村协同”理念下乡村规划路径初探

刘维东 佘美萱* 林蔚LIU Wei-dong,SHE Mei-xuan *,LIN Wei“景村协同”理念下乡村规划路径初探*Method of Rural Planning Based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cenic Spots and Villages摘要:乡村精准扶贫背景下,“景村协同”发展模式为拥有景区资源的乡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通过梳理我国乡村建设中“景村协同”各个发展阶段特点,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定位模糊,缺乏功能互补;基础建设落后,互动性弱;利益主体权责模糊或缺失。

提出景村差异化互补发展,加强基础建设与互动,建立统筹管理机构三大措施,并以粤北地区沈家村乡村规划为例进行实证,通过景村精准定位、加强空间联系和协调利益主体关系,打破景村间的隔阂,实现景村协同,共建共荣。

关键词:景村协同;乡村规划;发展模式;粤北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20)03-0004-05收稿日期:2020-04-13修回日期:2020-05-03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area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odel of scenic spots and villages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rural construction with scenic resources. By sorting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ages of scenic spots and villages, it is clear that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rural construction such as ambiguous positioning, lack of functional complementarity, backward of infrastructure and weak interaction, blurred rights and missing responsibilities of stakeholders.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ree major measures including differentiated and complementary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interaction, and establishing an integrated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By taking the village planning of Shenjia Village in northern Guangdong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strengthening spatial connection and breaking barriers of scenic spots and villages by clearly their positioning, and coordina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keholders. Finally, the collaboration of scenic spots and villages is realized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Key word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cenic spots and villages; Rural planning; Development model; Northern Guangdong我国乡村目前普遍面临着人居环境恶化、产业发展迟缓、人口逐渐外流的衰败局面,亟需寻找一条突破发展瓶颈、激活村庄活力的发展新道路。

乡村振兴背景下益阳市清溪村景观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背景下益阳市清溪村景观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背景下益阳市清溪村景观规划设计邓益亮[邦森国际景观(湖南)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0]摘要:为贯彻国家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进行。

以益阳市清溪村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为案例,根据清溪村的现状,从总体规划设计、分区规划设计、绿化植物配置、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探索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通过景观规划设计,对清溪村景观进行提质改造,打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并以期为此类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清溪村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3)12-0064-030引言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明确了三农问题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乡村振兴的实施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大意义[1]。

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多个乡村振兴的重要文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进行。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给乡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引导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因此,要合理规划好乡村景观,充分利用乡村特色景观资源,保护好乡村环境,保留乡土特色,不断融入新的艺术创作和景观内涵[2],促进乡村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1清溪村项目简介1.1基本概况益阳位于湖南中北部,洞庭湖南岸,居雪峰山北段及其余脉带,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自古是江南富饶的“鱼米之乡”。

清溪村位于益阳市高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和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文化名人、现代著名作家周立波先生的出生地及其《山乡巨变》《山那面人家》等小说的创作背景地。

因50年前周立波先生在此写下著名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而闻名。

1.2自然资源清溪村内用地包含林地、耕地、水系等。

山林面积约为98hm 2,基地为丘陵地貌,山林围绕,郁郁葱葱;有种植松树、茶树等。

耕地主要种植水稻,山谷之间以梯田为主,靠近道路的耕地平坦规整,面积约为23hm 2。

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

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

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规划也成为了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话题。

而在城市规划中,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也变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指导原则,因为它能更好的适应当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从而实现最优化的城市规划结果。

二、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的概念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地分析区域的优缺点,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发展战略,以最大化地发挥地域优势,最小化地消除发展的不足。

它是针对中国各地的地理、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特点而制定的,有利于推动城市化、促进地区间均衡发展。

三、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的重要性1.有利于增加地方就业机会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当地的经济优势,从而扭转当地经济发展不足的局面,增加地方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繁荣。

2.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城市的内外部环境和政策规划,推进城市化发展。

3.有利于促进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能够促进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加强城乡联系,实现城乡结合部、城市边缘区域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四、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1.更好地发挥城市发展的优势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城市发展的优势,比如根据城市历史文化、架构建筑与空间规则,调整城市结构,实现城市功能的优化和补充。

2.更好地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能够更好地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比如通过开发新型经济产业和绿色环保技术,优化能源消耗和生态建设,实现城市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3.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比如因地制宜地制定服务业优惠政策,推进工业企业与科技设计公司的合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五、结论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原则,通过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城市的内外部环境和政策规划,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达到优化城市规划的效果。

村庄规划调研汇报材料

村庄规划调研汇报材料

村庄规划调研汇报材料村庄规划调研汇报材料如下:一、概述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村庄规划在农村振兴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村庄规划实施情况,并提出相应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农村发展。

二、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村庄规划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

2. 实地调研:选择了不同地域、不同发展水平的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包括村庄人口分布、村庄规划实施情况、村民参与程度等方面的调查。

三、调研结果与问题1. 村庄规划实施情况根据调研结果,大部分农村存在规划与实施不匹配的问题,缺乏规划的有效落地。

一些地区由于缺乏相关政策和规划指导,导致村庄建设杂乱无章。

2. 村民参与程度调研显示,村民对村庄规划参与度较低,很少有居民主动参与规划和决策过程。

缺乏民众的参与导致规划无法真正贴近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从而影响规划的实施效果。

3.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良好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直接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

在规划中应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建议1. 建立健全村庄规划评估制度,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2. 加强村民参与,促进民主决策,让居民在规划过程中发表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农村的生活品质和生产条件。

4. 完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规划实施的跟踪和督促,确保规划的有效落地。

五、总结村庄规划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实现农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村庄规划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只有加强规划实施、优化村庄建设、提升村民参与程度,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探索“景村融合”理念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路径

探索“景村融合”理念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路径

探索“景村融合”理念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路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的面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农村景观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一些乡村地区在城市化的浪潮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魅力。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重新关注乡村的整体规划和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景村融合”理念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景村融合”理念的内涵及意义所谓“景村融合”,是指将传统乡村和现代城市的建筑、景观、文化等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既具有传统乡村特色又能满足现代城市居民需求的新型乡村发展模式。

这种理念的提出,旨在通过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提升乡村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而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发展。

换言之,实施“景村融合”理念将为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提供全新的思考和方向,有助于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路径分析1. 传统乡村元素的保护与传承在实施“景村融合”理念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首先需要做好对传统乡村元素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这包括乡村的传统建筑、民俗文化、历史遗迹等方面的保护与传承。

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转化与利用,使传统乡村元素融入现代城市的建设之中,成为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

传统乡村的自然环境往往非常优美,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一些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要着重对乡村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与保护,提升乡村的生态环境品质,使之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胜地。

3. 基础设施的提升与完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还需着重对乡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提升与完善。

这包括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可以改善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各村工作谋划情况汇报

各村工作谋划情况汇报

各村工作谋划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各村的工作谋划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汇总,现将汇报情况如下:一、村庄基本情况。

针对各村的基本情况,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

其中包括村庄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劳动力情况、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基本情况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针对性的工作谋划,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

二、产业发展规划。

针对各村的产业发展情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规划。

对于农村地区,我们着重考虑了农业生产、畜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的规划。

通过引导村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并且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促进村庄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提升村民收入水平。

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针对各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规划。

包括道路建设、供水供电、通讯网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规划。

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针对各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规划。

包括水土保持、林木资源保护、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规划。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民生改善规划。

针对各村的民生改善情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规划。

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方面的规划。

通过加强民生改善工作,提升农村居民的教育医疗水平,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工作落实情况。

针对以上各项工作规划,我们将逐一落实到位。

通过制定具体的落实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规划得到切实落实。

同时,我们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各项工作规划的顺利实施。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各村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工作谋划,不断完善工作措施,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就是各村工作谋划情况的汇报,希望得到领导和各位同事的认可和支持,共同努力,推动农村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以村庄规划为平台统筹推进宜居村庄建设

以村庄规划为平台统筹推进宜居村庄建设

以村庄规划为平台统筹推进宜居村庄建设

【期刊名称】《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为推进宜居村庄建设,促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衡发展,我市从2000年起启动生态文明村规划建设试点工作,并在全省率先推进,是我市八大创新工作之一。

几年来,经过不断推进村庄规划及综合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无
【作者单位】云浮市城乡规划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2.29
【相关文献】
1.灾后重建背景下的村庄建设规划方法探析——以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四组村庄建设规划为例 [J], 孙秀峰;屠泳博;陆元晶
2.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农村规划工作思考——以南京市高淳县薛城村第九自然村村庄建设规划为例 [J], 陶德凯;彭阳;杨纯顺;黄亚平
3.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初探——以湖南省长沙县春华镇石塘铺村村庄建设规划为例 [J], 李小平;刘汉明
4.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 [J],
5.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村庄规划调研准备情况汇报

村庄规划调研准备情况汇报

村庄规划调研准备情况汇报为了更好地改善和规划村庄的发展,我们对村庄规划进行了调研准备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村庄的现状和发展需求,为未来的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调研,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村庄的基础设施、人口结构、自然资源等情况,为制定合理的村庄规划提供支持。

二、调研内容。

1.基础设施调查,我们对村庄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了设施的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人口结构调查,我们对村庄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职业分布等进行了调查,为未来的人口规划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3.自然资源调查,我们对村庄的土地利用、水资源、气候等自然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为未来的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

4.社会经济调查,我们对村庄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农民收入等进行了调查,为未来的经济规划提供了参考。

三、调研方法。

1.实地调研,我们组织了调研团队,深入村庄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了村庄的实际情况。

2.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调研问卷,对村庄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3.数据分析,我们对调研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形成了科学的调研报告。

四、调研成果。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村庄的现状和发展需求,为未来的规划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我们将根据调研成果,制定合理的村庄规划方案,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五、下一步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调研成果,制定村庄规划方案,并与相关部门和村民进行沟通和协商,共同推动村庄规划工作的落实。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村庄规划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村庄规划中来。

总之,本次调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村庄规划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村庄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美丽乡村产业规划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产业规划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产业规划实施方案一、产业规划的定位美丽乡村产业规划的定位是要充分发挥乡村的资源优势,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实现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二、产业规划的内容1. 产业结构调整针对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对乡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发展适合当地特色的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 产业扶持政策制定并完善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和农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

3. 产业项目规划结合当地资源和市场需求,制定具体的产业项目规划,包括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特色手工业等项目,推动产业项目的落地和实施。

4. 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确保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三、实施方案1. 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健全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产业扶持政策、土地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乡村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

3. 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支持产业项目的建设和实施,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4. 加强技术支持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乡村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四、实施效果评估建立健全乡村产业发展的评估机制,对产业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加以改进和完善。

五、总结美丽乡村产业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改善乡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产业规划实施方案,不断推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防止千村一面注重因地制宜--全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解读

防止千村一面注重因地制宜--全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解读

防止千村一面注重因地制宜--全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解读柯善北
【期刊名称】《中华建设》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决定开展全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并下发通知就做好2013年全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根据通知,各省(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推荐2~3个试点村庄候选,住建部将择优选择,原则上按一省一个确定试点村庄。

试点村庄的规划内容包括村域发展与控制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田园风光及特色风貌保护规划、村民住宅设计及规划指引。

专家认为,做好村庄规划非常有意义也非常紧迫,应在充分尊重农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坚持可持续性原则,在村庄规划中突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并使规划具有前瞻性。

眼光放长远,避免没过多久就重新来做。

【总页数】4页(P24-27)
【作者】柯善北
【作者单位】《中华建设》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2.29
【相关文献】
1.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村庄整治技术导则》编制要点
2.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2014年村庄规划、镇规划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工作的通知
3.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思想因地制宜推进村庄整治--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全国村庄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全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
5.全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启动以整治为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国土空间品质提升为目标的广西村庄规划响应路径探讨——以覃塘区姚山村为例

以国土空间品质提升为目标的广西村庄规划响应路径探讨——以覃塘区姚山村为例

以国土空间品质提升为目标的广西村庄规划响应路径探讨—
—以覃塘区姚山村为例
农程京;覃媛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24()5
【摘要】当前,我国空间规划正经历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的转型,乡村振兴工作也从脱贫攻坚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通过村庄规划引领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关键议题。

国土空间品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表征,也是村庄规划和三生空间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

文章紧密结合覃塘区姚山村村庄规划的实际工作,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规划编制来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强调了融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思维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在规划理念、方法、功能布局、产业发展以及规划传导等关键领域所采取的响应路径,旨在推动村庄国土空间品质的整体提升,助推乡村振兴。

【总页数】3页(P78-80)
【作者】农程京;覃媛
【作者单位】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遥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集聚提升型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以福建省福清市南山村规划为例
2.以国土空间品质提升为目标的村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体系研究
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实践——以英德市石灰铺镇独山村村庄规划为例
4.山地型村庄多村联编规划路径探究——以福建省政和县东峰村、东山村、念山村村庄规划为例
5.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研究——以桐峪镇前山村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建设报/2013年/4月/26日/第006版城镇化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广东省的乡村规划相对关注农民居住点的改善和美化,却忽略了对村域的整体考虑,尤其是忽略了村庄经济的发展村庄规划:因地制宜协同发展——专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叶红广东建设报记者谭抒茗有从事规划的专家称,2007年以前,在“中国知网”等大型学术期刊网站上输入“村庄规划”关键词,搜索出来的学术论文只有不到十篇。

如今,在城市快速发展,涉农话题快速热化,城乡一体化为大势所趋的政策背景之下,村庄规划的关注度有了井喷式的增长。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村庄规划的研究起步较晚,经验积累少,过去的村庄规划存在着可实施性弱、千篇一律、片面化等,操作实践结果差强人意。

2006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叶红受各级规划主管部门委托在广东地区负责了大量的村庄规划工作,2013年受省住建厅委托,负责制定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引”。

在对花都、番禺、增城等区市进行全覆盖式的调研考察之后,对于创新村庄规划方式,实现新型城镇化,叶红及其规划团队总结出一条新的探索思路。

规划背景:实践经验薄弱,发展空间广阔据资料显示,中国的乡村土地面积接近全国面积总量的94%。

在这片土地上,全国的行政村数量已逾60万,仅就广州市而言,其拥有的行政村就有1100多个。

村落的数量多,面积大,其中也承载着非常可观的人口数量。

因此,乡村的合理科学建设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很多关于城镇建设的研究都指明:未来三十年,中国的发展要看乡村。

但与之并不相匹的是,在过去,关于乡村建设的规划,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都相对薄弱。

叶红指出,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广东省的乡村规划相对关注农民居住点的改善和美化,却忽略了对村域的整体考虑,尤其是忽略了村庄经济的发展。

“过去的村庄规划,对农村的发展没有全方位的促进。

”而让叶红感觉欣慰的是,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力度向农村倾斜发展资源,各方面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水平不断提高。

2008年,中国《城市规划法》更名为《城乡规划法》,首次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乡村规划的地位。

“新型村庄规划面对的是村域的全局,除了关注农村居民点的建设以外,还关注到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涉及到民俗、文化等,旨在为村庄发展找到更多的活力与动力。

”由于中国城乡的实际发展状况和人们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叶红及其团队在进行新型村庄规划编制研究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挑战。

首当其冲是资源的限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决定全社会的人力、土地、资金等基本要素资源不会再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乡村地区长期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因此在规划里,各种发展构想的实施难度远大于城市。

其次,地方政府建设发展农村地区的动力不足。

工农剪刀差以及GDP导向的发展观念决定地方政府难以将主要精力投向农村,与城市相比,当前中国城市的发展包含了大量的市场利益的驱动,但村的市场价值不明显,因此村庄的发展主动性与自主性较差。

而由于村庄规划在高校和科研单位研究起步晚,村镇基层规划建设管理人员、规划设计研究人员与实务工作人员储备的不足,经验积累少,导致在过去的村庄规划存在着一些误区。

叶红指出,作为一种新的规划类型,对其最广泛的呼吁是“不能按城市规划的方法思路来做”。

不过,传统城市规划形成的思维定式影响较深,不能回避的是,已经趋于成熟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在此体系下的管理与设计人员已经形成思维惯性。

除此之外,村庄规划的可实施性不断遭受质疑。

近几年在规划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运动式强推村庄规划,伤害了村庄规划原本薄弱的群众基础,影响其未来继续发展的生命力。

乡村景观:进行差别化风貌特色导引在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之下,什么是现代村庄的理想状态?“新型村庄”的“新”又该在何处体现?叶红认为,新型的村庄应该具有主动发展经济的能力。

“真正让村民们感觉到幸福的村庄,在经济上必须具有非常强大的自我发展能力。

”同时,叶红强调新型村庄本身应具有高尚、优质的,并且区别于城市的状态。

“我们并不希望乡村的生活状况与城市相类,”城市和乡村的功能、形态都一定要有区别,并且这种区别应该长期存在,叶红表示,“但它应该能够保持乡野的但必须是优质的生活状态,而不是脏乱差的境况。

”与理想状态对比,广州地区有很大一部分村庄的状况堪忧。

作为叶红的规划团队成员,在近年来考察调研过广州百多个村庄之后,郑书剑深切地体会到,乡村的建设确实是新型城镇化的短板,也是突破点。

在远郊地区,由于工业的污染和规划的缺失,很多岭南传统村落不复往日风光。

而在近郊地区,为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住宿问题,加上房地产市场的驱动,大量的低廉住宅如雨后出笋,使建筑密度不断提高。

缺乏前瞻性的建筑设计以及居住人群的生活习惯导致这部分近郊乡村的居住环境趋恶,同时影响到广州城市的宜居生活建设,大量城中村城边村高密度高强度的开发而造成的混乱、喧嚣的环境,被形容为广州市容的“疮疤”。

景观风貌是乡村对外展示的第一张名片。

在乡村近年的发展中,地产商的介入不可避免地为当地的风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千村一面,文化缺失,建好的新村“新不如旧”……叶红认为,乡村规划的最初应该对所有村落进行分类,确定其未来功能的定位,同时对其未来的空间形态进行定位。

如增城的一些村落,风光秀美,民俗淳朴,旅游业是其传统的生产主导形式。

在对这类村落的定位上,规划应致力于使其能够保持更加乡野的乡村风光。

“乡野不代表不舒适,只是我们保持更低的密度,有岭南乡土建筑的传统风格,乡村的景观等等。

”叶红解释。

相较而言,处于城市边缘地区的一些村落,考虑到其有可能被纳入城市发展部分,叶红及其团队则对其进行差别化的风貌特色导引。

“对村庄规划的最重要前提是放在城乡一体的角度”,叶红强调,应把城市和乡村纳入一个整体考虑,既要考虑城市对乡村的影响,也考虑乡村对城市的影响,特别是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广东地区。

土地整理:从“被动整理”向“主动整理”的转变资源是改革和发展的根本。

在城镇化进程里,对有限的土地资源的争夺成为了最突出的矛盾根源。

郑书剑指出,土地是解决各种发展问题的前提。

广东地区的建设用地指标增量非常有限,城市在扩容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考虑向乡村要地。

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一直是城乡规划中最核心的问题。

郑书剑表示,农村由于过去规划的缺失和现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还有着很大的潜力和空间,乡村应该通过对土地的整理来释放建设资源。

然而,走到实际操作的层面,却总是举步维艰。

“村民深谙土地的市场价值,村民、村、政府、市场四方都在争取各自不同形式的利益最大化,博弈关系复杂”故此,土地矛盾突出成为城市扩容所不能避免的绊脚石。

从广东的层面来讲,粤东西北这些城市化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也正在面临或局部面临着这种情况。

“土地整理存在着被动整理和主动整理两种形式。

”叶红指出,被动整理的难度通常比较大,因此,在研究新型村庄规划中,叶红及其团队致力于让农民主动进行土地整理,如“农民上楼”的行动。

不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是简单的农村环境和住区的建设,更加重要的是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村庄找到经济驱动力。

而事实上,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生活方式,比如规划师往往希望为了集约土地农民都上楼居住,但如果该村庄依然是进行传统的生产模式,上楼居住会给农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所以,对经济发展动力思考不足,同时也导致了物质形态规划有效性的大大降低。

叶红认为,“应该让农民看到利益”。

如农民上楼行动,所腾出的宅基地可归还农民,让其自行用于经济的发展。

这种形式不仅仅是简单的居住方式的转变,农村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过去在小农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之下,农民倾向于一户一宅的住宅形式。

但如果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转变,那么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

”叶红解释,为农民节省出土地,让农民看到可实现的新的经济利益增长点,而非对土地进行掠夺,农民才可能配合主动进行土地的集约化整理。

编制指引:因村而异,因地制宜2007年至2009年间,叶红及其规划团队在广州的番禺、增城、花都三个区市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村庄规划研究,参与了共计84条行政村的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

回顾这次广州地区历时三年对一千多条村所完成的村庄规划,基本实现了地域意义上的全覆盖,这种全覆盖对于长期被规划所忽略的广大农村地区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解决一些农村地区积累已久的实际问题。

但是,由于实施机制的缺失、对农村经济发展动力的思考不足、缺少有针对性的分类研究、村庄规划在法定规划层面定位不明确等原因,在这三年“运动”般的大规模村庄规划只能起到简单的治疗。

因此,在本次广东省村庄规划的“编制指引”必须在以往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摆脱基于城市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单向技术输出,构建以建设部门领衔的协同共建的平台型村庄规划,真正调动起各级政府、市场和村相互之间的积极性,对村实现协同共建,真正实现城乡统筹的格局,促进乡村地区的发展。

在“编制指引”的研究框架中,叶红及其规划团队始终将省住建厅提出的“三生”(生活、生产和生态)作为把握村庄发展问题的重要线索。

叶红告诉记者,近年编制的村规多将以村庄整治规划为核心内容的编制指引作为村规编制任务书,因此产生村规在各村的反应冷暖不一的现象。

而村庄基层规划管理水平决定规划部门难以为每条村编制规划任务书。

对村庄类型的识别和分类指引是后续一切规划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则有助于征地安置区和经济发展留用地的布局落实。

新村规模必须仔细测算规划期限内新增分户数及历史遗留户、拆迁户和预留户数,并符合土规核定指标。

“村的千差万别决定任何一份编制指引都不可能成为村规划的编制任务书。

”叶红如是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