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正位片左距骨内后侧骨性关节面下可见18mm12m

合集下载

15种踝关节常见病变的MRI表现

15种踝关节常见病变的MRI表现

15种踝关节常见病变的MRI表现
骨软骨病变
一、1.距骨软骨损伤
•1度:软骨下压缩骨折,软骨未损伤
•2A:软骨下骨囊变
•2B:骨软骨碎片部分分离
•3度:骨软骨碎片完全分离但无移位
•4度:骨软骨碎片完全分离且有移位
肌腱损伤二、1.跟腱炎
2.跟腱撕裂
3.胫骨后肌肌腱撕裂
韧带损伤
三、1.联合韧带(胫腓前韧带)撕裂
2.距腓前韧带撕裂
4.距腓后韧带部分撕裂
4.跟腓韧带
5.跟腓韧带急性完全撕裂
6.三角韧带撕裂
其他病变
四、1.三角骨综合征
2.足底筋膜炎
正常足底筋膜
足底筋膜炎(注意跟骨内侧结节的局限性水肿)
3.踝管综合征
4.距骨骨缺血坏死,胫骨骨梗死
5.跗骨突综合征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系统详解: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

系统详解: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

系统详解: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前言:伟大的Lauge-Hansen先生于1948年至1954年期间以FRACTURES OF THE ANKLE的题目相继发表了五篇文章,其内容包含了回顾历史文献,指出其他分类的不足,继而通过实验研究提出自己的经典巨作Lauge-Hansen分型,并进行了X线诊断与手法复位的研究,最后还补充了一种类似Pilon的类型。

尤其是第二篇文章详细描述了其实验过程,对骨折形态进行了细致到变态的描写,提出的分型至今仍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型之一。

足踝部的术语命名繁杂且缺乏标准化,这也是初学者难以理解Lauge-Hansen分型的原因之一。

尤其对于Lauge-Hansen分型中足踝位置及运动的描述,和现在有些书上的描述有所不同。

比如,Lauge-Hansen原文里的旋后、旋前究竟是什么样的位置?踝关节在背屈时足能否旋后?踝关节在跖屈时足能否旋前?暴力方向的外展、内收是怎么定义的?内旋、外旋是怎么定义的?旋前外旋和旋前外展的第一阶段有没有区别?外旋型骨折距骨在踝穴内的位置是怎么变化的?要理解Lauge-Hansen分型,相信阅读原著定会有所裨益。

因此,本文在严格忠实于原著的前提下把Lauge-Hansen五篇文章中的第二篇原文全文翻译出来(一句都不漏!),题目FRACTURES OF THE ANKLE II. Combined Experimental-Surgical and Experimental-Roentgenologic Investigations。

由于几十年前有些用词习惯和现在有些不一样,因此在必要的地方予以备注,供没时间阅读原文的同道参考。

译者注:Lauge-Hansen的这篇文章发表于1948年,原文有29页,当时的有些专有名词和现在有所不同,为忠实原著,尽量保持原文风格,译文中的专有名词和现在不一致的,均按原文翻译,其对应的现代名称予备注于下:Eversion,外翻:被认为是用词错误,应为“外旋”。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引言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特指踝关节处于过度内翻或过度外翻时,骨折、软组织挫伤等情况。

影像学在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以帮助临床医生和放射学医师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该疾病。

X射线检查踝关节的X射线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

以下是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在X射线图像上可能呈现的表现:1. 关节间隙变窄:踝关节间隙的变窄是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典型影像学特征之一。

内翻型和外翻型撞击综合征在X射线图像上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关节间隙变窄。

2. 关节面变平:踝关节面在撞击综合征中可能出现平坦化的变化。

这是由于关节面软骨的磨损和破坏所引起的。

3. 骨质增生:在慢性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中,可以观察到周围骨质增生的迹象,这是骨应对慢性撞击的一种反应。

4. 前踝骨折:有些患者可能伴有前踝骨折,这在X射线图像上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来。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用于评估踝关节软组织的无创性方法。

以下是超声检查在踝关节撞击综合征中常见的影像学表现:1. 软组织肿胀:撞击综合征常伴有软组织肿胀,超声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肿胀的程度和范围。

2. 撞击综合征包块:超声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撞击综合征的包块,如骨骺肿胀、软骨碎裂和滑膜囊肿等。

3. 软骨损伤: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软骨损伤的特征,如软骨撕裂、软骨下骨髓水肿等。

4. 韧带损伤: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到踝关节韧带的损伤,如前、后韧带的撕裂或劳损等。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骨骼结构信息。

以下是CT扫描在踝关节撞击综合征中常见的影像学表现:1. 骨质损伤:通过CT扫描可以准确评估骨质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如关节面骨折、骨髓水肿和骨折的脱位等。

2. 关节软骨损伤:CT扫描可以显示踝关节软骨的损伤情况,包括软骨撕裂、软骨碎裂等。

3. 滑膜囊肿:CT扫描可以观察到踝关节滑膜囊肿或其他滑膜改变的表现。

考考你踝关节骨折分型

考考你踝关节骨折分型

考考你踝关节骨折分型Lauge-Hansen分类乍看复杂,如果不理解,看上十遍也不容易记住。

如果掌握了它的机制,就很容易记住了。

Lauge-Hansen分类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分型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种分型不是为分型而分型,而是指它可以指导治疗。

对某个骨折,用Lauge-Hansen分类来分型时,有时有些争议,所以,我把这些发出来,建议大家来判断它们的分型,一起来熟悉和掌握这种分型。

请用L-H分型判断以下踝关节骨折的分型与分度。

例1例2正位片例2侧位片例3正位片例3侧位片例4正位片例4侧位片例5正位片例5侧位片例六正位片例六侧位片秦朝战友想法很好,通过片子让大家学到分型,图文并貌,谈一点自己对分型的看法,踝关节骨折脱位有多种分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Lauge-Hansen分类法将损伤机制与骨折特点相结合,每种类型再分为四个亚型旋后内收型(SA)⒈腓骨在踝关节平面以下横形撕脱骨折或者外侧副韧带撕裂⒉内踝垂直骨折旋后外翻型(外旋型)(SER)⒈前胫腓韧带断裂⒉腓骨远端螺旋斜形骨折⒊后胫腓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⒋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旋前外展型(PA)⒈内踝横形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⒉联合韧带断裂或其附着点撕脱骨折⒊踝关节平面以上腓骨短、水平、斜形骨折旋前外翻型(外旋型)(PER)⒈内踝横形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⒉前胫腓韧带断裂⒊踝关节面以上腓骨短斜形骨折⒋后胫腓韧带撕裂或胫骨后外侧撕脱骨折旋前背屈型(PD)⒈内踝骨折⒉胫骨前缘骨折⒊腓骨踝上骨折⒋胫骨下关节面后侧横型骨折Danis-Weber分类是根据腓骨骨折部位及其形态进行的。

A型骨折是由内旋和内收应力所致,平胫骨下关节面或其下的外踝横形骨折,伴有或不伴有内踝斜形骨折。

B型骨折是由外旋应力所致的外踝斜形骨折,骨折线始于前内侧面并向近侧延伸至后外侧;可伴有下胫腓前韧带断裂或撕脱、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C型骨折,分为外展型损伤,即下胫腓韧带断裂及该韧带近侧的腓骨斜形骨折(C-1型);外展外旋型损伤,即腓骨更靠近侧的骨折和更广泛的骨间膜撕裂(C-2型)。

踝关节磁共振影像读片

踝关节磁共振影像读片

报告日期: 报告出具的 日期和时间
报告内容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年龄、性
别等
影像描述:关节 结构、软组织、
韧带、骨骼等
检查部位:踝关 节
检查方法:磁共 振成像(MRI)
诊断结果:根据 影像分析,给出
诊断结论
建议:治疗方案、 康复建议等
报告注意事项
仔细阅读影像 报告,确保报 告内容准确无 误
01
结合临床症状 和病史,综合 分析影像报告
踝关节磁共振影 像分析
正常影像特征
关节面:清晰可见,表面光滑 关节间隙:正常宽度,无狭窄或增宽 软骨:正常厚度,无磨损或退行性改变 韧带:正常形态,无撕裂或松弛 肌肉:正常信号,无水肿或萎缩 骨髓:正常信号,无水肿或坏死
常见病变影像特征
关节病变:关节 炎、关节脱位、 关节软骨损伤等
血管病变:血管 狭窄、血管瘤等
踝关节磁共振影像读片
演讲人
目录
01. 踝关节解剖结构 02. 磁共振成像原理 03. 踝关节磁共振影像分析 04. 踝关节磁共振影像报告
踝关节解剖结构
骨骼结构
01
胫骨:位于小腿前侧, 是踝关节的主要承重骨
02
腓骨:位于小腿外侧, 与胫骨共同构成踝关节
03
距骨:位于踝关节前方, 与胫骨和腓骨形成关节
04
跟骨:位于踝关节后方, 与距骨形成关节
05
舟骨:位于距骨下方, 与距骨形成关节
06
骰骨:位于跟骨上方, 与跟骨形成关节
关节结构
踝关节:由胫骨、 腓骨:位于小
腓骨和距骨组成, 腿外侧,与胫
是下肢关节中最 骨共同构成踝
大的关节
关节
01
03
关节囊:包裹 踝关节,起到 保护作用

踝外翻x线诊断标准

踝外翻x线诊断标准

踝外翻x线诊断标准踝外翻X线诊断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踝关节外翻角:测量踝关节外翻时,胫骨前缘与距骨纵轴之间的夹角。

正常情况下,这个角度小于5度。

在外翻畸形的情况下,这个角度会增大。

2. 距骨倾斜度:测量距骨在X线片上的倾斜程度。

正常情况下,距骨倾斜度小于10度。

在踝外翻畸形中,距骨倾斜度会增大。

3. 跟骨外翻角:测量跟骨在X线片上的外翻程度。

正常情况下,跟骨外翻角小于15度。

在踝外翻畸形中,这个角度会增大。

4. 舟状骨关节面:观察舟状骨关节面是否正常。

在踝外翻畸形中,舟状骨关节面可能出现异常,如关节面不平整、关节间隙变宽等。

5. 距舟关节匹配度:观察距舟关节是否匹配。

在踝外翻畸形中,由于关节的不稳定,距舟关节的匹配度会降低。

6. 踝关节稳定性:评估踝关节的稳定性,如关节囊、韧带等结构的完整性。

在踝外翻畸形中,关节稳定性可能受到影响。

根据以上X线诊断标准,可以将踝外翻分为轻、中、重三个程度:轻度踝外翻:踝外翻角小于20度,距骨倾斜度小于15度,跟骨外翻角小于25度,舟状骨关节面略有异常,距舟关节匹配度尚好,踝关节稳定性良好。

中度踝外翻:踝外翻角20度至30度,距骨倾斜度15度至20度,跟骨外翻角25度至35度,舟状骨关节面明显异常,距舟关节匹配度降低,踝关节稳定性较差。

重度踝外翻:踝外翻角大于30度,距骨倾斜度大于20度,跟骨外翻角大于35度,舟状骨关节面严重异常,距舟关节匹配度差,踝关节稳定性差。

请注意,这些X线诊断标准仅供参考,实际诊断时还需结合临床表现、病史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

如有疑虑,请咨询专业医生。

踝关节损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标准

踝关节损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标准

踝关节损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标准踝关节损伤是指发生在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或骨骼部分的损伤,是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中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

踝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探讨踝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标准。

一、外伤情况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与外伤有着密切的关系,外伤类型包括扭伤、挤压、撞击等。

在影像学检查中,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外伤的情况,包括受伤机制、受伤部位、疼痛情况等,以便更好地进行影像学检查和鉴别诊断。

二、影像学检查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踝关节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X线片上可以清晰地显示踝关节的骨折、脱位、骨裂等病变。

常见的踝关节骨折有外踝骨折、内踝骨折、舟骨骨折等。

通过X线检查还可以了解到关节间隙的情况,鉴别是否存在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的病变。

2. MRI检查MRI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软组织损伤和韧带损伤。

通过MRI检查可以观察韧带的完整性和损伤情况,对于韧带撕裂、韧带拉伤等软组织损伤的鉴别诊断非常有帮助。

3. CT检查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和受累程度,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病变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在临床应用中,常常结合X线和CT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三、鉴别诊断1.外踝骨折和纤维骨折外踝骨折和纤维骨折是踝关节损伤中常见的病变,两者在X线片上很难区分。

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和形态,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2.韧带损伤和骨折在踝关节损伤中,韧带损伤和骨折往往伴发。

通过MRI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韧带的损伤情况,帮助医生进行鉴别诊断。

3.踝关节半脱位和脱位踝关节半脱位和脱位的鉴别诊断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通过X线检查和临床检查可以了解到关节的稳定性和位置,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四、治疗方案在了解清楚踝关节损伤的具体病变后,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软组织损伤,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热敷、止痛消肿药物等,对于骨折和脱位病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医学影像技术《踝关节摄影体位》

医学影像技术《踝关节摄影体位》

【影像显示】内、外踝重叠的踝关 节侧位影像,踝关节诸骨显示清晰, 胫腓骨远端相互重叠;诸骨骨小梁 清晰显示,周围软组织层次可见。
第六页,共七页。
内容总结
【摄影目的】观察踝关节正位骨质及软组织情况。【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床上,被检侧下肢伸 直,跟骨紧贴IR,足矢状面垂直于IR,内、外踝连线中点上1cm置于IR中心。【中心线】中心线对准内、外踝连线 中点上1cm处垂直射入。【影像显示】显示踝关节正位影像,关节间隙清晰呈倒“U〞字形,胫腓关节稍有重叠。 【中心线】中心线对准内踝上方1cm垂直射入。诸骨骨小梁清晰显示,周围软组织层次可见
6踝关节前后位
【摄影目的】观察踝关节正位骨质及软组织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床上,被检侧下肢伸直, 跟骨紧贴IR,足矢状面垂直于IR,内、外踝连线中点上1cm置 于IR中心。
第一页,共七页。
【中心线】中心线对准内、外踝连线中点上1cm处垂 直射入
第二页,共七页。
【影像显示】显示踝关节 正位影像,关节间隙清晰 呈倒“U〞字形,胫腓关节 稍有重叠;骨小梁清晰显 示,周节 四肢摄影
7踝关节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踝关节侧位骨质及软组织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下肢弯曲,外 踝紧贴IR,使足矢状面与IR平行,将外踝上方1cm处置于IR 中心。
第四页,共七页。
第四节 四肢摄影
【中心线】中心线对准内踝上方1cm垂直射入。
第五页,共七页。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评估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评估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类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通常是在反复发生急慢性损伤的基础上,造成踝关节的肌腱、韧带、关节软骨进行性损伤,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局部瘢痕组织形成、关节内游离体、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伴随过度的背屈和跖屈运动引起相邻组织的撞击、挤压、磨损,导致患者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体征。

根据发生撞击综合征的部位和主要表现,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分为前方撞击、前外撞击、前内撞击、后方撞击和后内撞击。

MRI是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主要检查方法,能清楚显示损伤发生的部位、类型、程度,以及合并存在的其他病理改变,同时还能进行鉴别诊断。

本文从相关解剖结构、撞击发生机制、病理改变和影像学诊断要点等几个方面对踝关节撞击综合征进行系统阐述。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是由踝关节周围骨性或软组织之间的撞击、挤压及反复摩擦等引起踝关节疼痛和(或)关节活动受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撞击综合征可能与既往的外伤或反复微创伤有关。

影像学检查能明确撞击综合征发生的病理基础,帮助区分撞击综合征的具体分型并进行对应的鉴别诊断。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根据撞击组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骨性撞击和软组织撞击两类,骨性撞击一般是指距骨和胫骨骨赘之间的撞击;软组织撞击为关节囊、滑膜、韧带增生、肥厚或瘢痕组织增生等所致,二者可同时发生。

根据发生部位不同,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又可分为前方撞击、前外撞击、前内撞击、后方撞击和后内撞击。

目前的影像学检查中,常规X线片及CT检查可用于显示骨性撞击,如骨赘和关节游离体,但对关节软骨和软组织结构显示欠佳,分辨力明显低于MRI。

MRI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踝关节撞击的最佳影像学手段,对于肌腱、韧带、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的病理改变可作出良好的诊断。

常规MRI成像方案应包括液体敏感序列[T2WI-脂肪抑制(fat suppress,FS)、质子密度像(proton density,PD)-FS或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hort tau inversion recovery,STIR)等]和至少1个T1WI序列。

踝关节正侧位报告

踝关节正侧位报告

踝关节正侧位报告引言在医学影像学中,踝关节正侧位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患者踝关节的病变和损伤情况。

本文将逐步介绍踝关节正侧位的影像特征和报告撰写步骤。

1. 影像特征踝关节正侧位的影像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骨结构:在正侧位影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踝关节的骨结构,包括踝骨、胫骨和距骨。

正常情况下,这些骨骼应该保持完整和对称。

2.软组织:除了骨骼,踝关节正侧位影像还可以显示软组织结构,如肌肉、韧带和关节囊。

这些软组织在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关节间隙:踝关节正侧位影像中,我们可以测量踝关节的关节间隙宽度。

正常情况下,踝关节正侧位的内侧和外侧关节间隙宽度应该相等,并且不应该超过正常范围。

2. 报告撰写步骤撰写踝关节正侧位报告时,我们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报告标题在报告的首行,清楚地标注踝关节正侧位影像的标题,以便快速识别该报告内容。

步骤二:病人信息在报告的第二行,提供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和检查日期。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准确识别病人和检查时间。

步骤三:影像特征描述在报告的正文部分,详细描述踝关节正侧位影像的特征。

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描述:1.骨结构:首先描述踝骨、胫骨和距骨的形态和对称性。

指出是否存在骨折、骨质疏松或骨囊肿等异常情况。

2.软组织:接着描述肌肉、韧带和关节囊的形态和结构。

观察是否有软组织肿胀、损伤或炎症等异常表现。

3.关节间隙:最后描述踝关节的关节间隙宽度,包括内侧和外侧的测量结果。

指出是否存在关节间隙的不对称或明显扩大。

步骤四:结论在报告的结尾,给出对踝关节正侧位影像结果的结论。

总结踝关节的正常或异常情况,并提供必要的诊断建议。

结论踝关节正侧位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踝关节骨骼、软组织和关节间隙的详细信息。

在撰写踝关节正侧位报告时,我们应该按照步骤描述影像特征,并在结论中对结果进行总结和诊断建议。

这样可以提供准确和详尽的报告,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依据。

踝关节解剖和损伤MRI影像表现精选全文

踝关节解剖和损伤MRI影像表现精选全文
➢ 损伤机制:内翻内旋伴跖屈 ➢ 距腓前韧带是最脆弱的外侧韧带,也最先断裂 ➢ 距腓前韧带撕裂致内旋受限 ➢ 损伤顺序:距腓前>跟腓>距腓后 ➢ 并发症:前踝撞击综合征 ➢ 临床表现为前外踝疼痛,活动受限
踝关节损伤—距腓前韧带损伤
正常
部分撕裂
完全撕裂
完全撕裂
踝关节损伤—跟腓韧带损伤
正常
部分撕裂
完全撕裂
MRI
肌腱断端完全分离,T2WI上信号强度 升高,腱鞘积液 肌腱增粗肿胀,T2WI上信号强度升高
肌腱增粗,质小 密度加权像上呈中等信 号,T2WI上信号升小 不明显
肌腱正常或轻度增粗,肌腱周围腱鞘积 液,T2WI上 信 号 增 小
踝关节损伤—跟腱损伤
➢ 有体育运动史,对抗收缩力的足被动背屈 ➢ 常位于跟骨上方2-6cm处发生撕裂 ➢ 跟腱最厚处前后径一般小于6mm ➢ 急性断裂:易患因素包括慢性跟腱炎和部分撕裂 ➢ 正常跟腱为均匀低信号,呈扁平或轻度前凸状 ➢ 脂肪抑制T2WI上,跟腱内部及跟腱周围软组织出血或水肿,表现为
胫腓前韧带
胫腓后韧带
Part 03 踝关节解剖—肌腱
➢ 后群肌腱:跟腱 ➢ 外群肌腱:腓骨长肌腱 腓骨短肌腱 ➢ 前群肌腱:趾长伸肌腱 踇长伸肌腱 胫骨前肌腱 ➢ 内侧肌腱:胫骨后肌腱 踇长屈肌腱 趾长屈肌腱
踝关节解剖—肌腱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胫骨后肌
起点 腓骨外侧面(长肌起点较高)
胫骨、腓骨和小 腿骨间膜
踝关节解剖—内侧韧带
内侧韧带顶端附着于内踝,分浅层和深层纤维,呈扇形向远端延伸,向前止于舟骨粗隆,其 余止于跟骨的载距突和距骨
踝关节解剖—内侧韧带
胫距前韧带 胫距前韧带(aTTL):起自内踝前内侧,紧邻胫弹簧韧带起点,下行,止于距骨颈后部,部分与胫跟韧带相融合 胫弹簧韧带(TSL):起自内踝前丘,位于胫跟韧带和胫舟韧带之间,垂直下行止于跟舟韧带

踝关节x线诊断报告模板

踝关节x线诊断报告模板

踝关节x线诊断报告模板一、踝关节正常解剖踝关节由踝穴(胫骨下端关节面与内、外踝构成)、距骨(位于踝穴中间)及其周围的韧带组成。

踝关节的内侧部分由胫骨直接延续的内踝及强韧的三角韧带组成。

踝关节内侧间隙通常≤4 mm,并且与胫距间隙相等,当内侧间隙>6 mm 时提示三角韧带断裂。

踝关节的外侧是由腓骨、下胫腓联合以及外侧韧带构成,腓骨无承重功能,仅仅作为弹性的外侧支撑。

踝关节外侧间隙通常在胫骨远端关节面上方25px水平测量腓骨内侧面到胫骨后方外侧面的距离,其正常值因为位置的不同变化较大,但通常< 5.5="">。

异常增宽表明存在下胫腓联合断裂。

下胫腓联合是胫腓骨下端的韧带连接,由胫骨远端关节面水平的胫腓前韧带.胫腓后韧带、横韧带和骨间韧带组成。

后踝是胫骨远端关节面顶部向后下外方的延伸,可防止距骨后移,又称第三踝。

踝关节前方较薄弱,有伸肌腱加强,临床上称胫骨前缘为前踝。

二、X线投照体位踝关节损伤后基本的X线检查包括前后位、侧位及踝穴位。

在常规前后位上,腓骨下端与胫骨前结节重叠,其重叠影不小于同一水平腓骨宽度的1/3,踝关节外侧间隙显示不清。

踝穴位是前后位的改良位,投照时足尖内旋至外、内踝位于同一高度,通常为150~ 250,中心线对准内外踝连线中点垂直射入,这一体位可同时显示踝关节内、外侧间隙。

在踝关节侧位像上,因为腓骨位置相对靠后,标准的侧位像腓骨应该重叠投影在胫骨远端后部。

由于后踝的骨折线通常与标准侧位的X线束方向平行,使后踝骨折得以显示。

但是如果因为疼痛,检查者不敢转动患者踝关节到标准的侧位,腓骨的影像将重叠于胫骨中间,此错误体位造成后踝骨折线显示不清,也是后踝骨折经常会被漏诊的原因之一。

踝关节骨骼和韧带在轴面上可以看作是一个环,若该环单处受损或两处及以上损伤修复后但仍存留一处损伤,则仍能保持稳定,但当有两处及以上受损时,则不能保持稳定,可能造成脱位。

许多情况下,踝关节骨折和韧带断裂是一并发生的,此时轴平面上将为不稳定的环。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1]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1]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简介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踝关节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因为踝关节内的韧带、肌腱或其他软组织与相邻结构的摩擦或撞击而引起的疼痛。

影像学是诊断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在各种影像学检查中的表现。

X射线检查在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X射线检查中,通常可以发现以下几种表现:1. 关节间隙变窄:踝关节内的韧带损伤或其他软组织肿胀,可以导致关节间隙变窄。

在正常情况下,踝关节的关节间隙应该保持一定的宽度,如果关节间隙变窄,可能表示有炎症或损伤存在。

2. 骨质增生:长期的摩擦或撞击刺激可以导致关节周围骨质的增生。

在X射线影像上,可以看到踝关节骨表面出现意外的骨刺或骨赘,这是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之一。

3. 关节表面不规则:踝关节受损后,关节表面的平滑度可能会受到影响,出现不规则的表面。

这种情况在X射线检查中可以观察到,提示踝关节受到了撞击或损伤。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非常便捷、无创且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对于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来说,超声检查可以显示更加详细的软组织结构。

在超声图像中,可以观察到以下几种表现:1. 軟組織肿胀: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是否存在肿胀。

软组织肿胀是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常见的表现之一,通过超声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这种肿胀。

2. 内踝或外踝软组织损伤:踝关节内侧和外侧分别靠近内踝和外踝的软组织可能受到撞击或损伤。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这些软组织的受损程度,包括韧带撕裂、肌腱断裂等。

3. 积液:关节积液是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另一个常见表现。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关节腔内是否有液体积聚,以及积液的程度。

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较为精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踝关节的韧带、肌腱以及其他软组织的详细结构。

对于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MRI可以提供以下信息:1. 软组织损伤: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包括韧带、肌腱和滑膜的损伤。

踝关节受伤的检查报告

踝关节受伤的检查报告

踝关节受伤的检查报告
检查日期:2022年6月15日
患者信息:
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25岁
主诉:
踝关节受伤、疼痛、肿胀。

现病史:
患者于2022年6月14日在行走时不慎扭伤了右踝关节,导致剧烈疼痛和明显肿胀。

患者未接受任何急救处理和治疗。

体格检查:
查体显示右踝关节明显肿胀,皮肤未见明显异常,局部触痛明显。

主动活动时出现疼痛,步态异常,步行困难。

踝关节轻度活动受限。

辅助检查:
1. X射线摄影:右踝关节正位和侧位摄影,未见明显骨折或骨裂迹象。

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模糊,提示软组织肿胀。

2. 超声检查:右踝关节超声检查显示关节积液,无明显韧带断裂。

初步诊断:
右踝关节扭伤,关节积液。

治疗建议:
1. 给予冷敷:建议患者在休息时使用冰袋冷敷患处,每次持续冷敷15-20分钟,每天3-4次,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2. 保持休息:建议患者避免重负荷运动和长时间站立,通过休息和提升患肢,减轻关节负担。

3. 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量的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

4. 康复锻炼:待疼痛和肿胀缓解后,建议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包括渐进性的关节活动恢复、肌力锻炼和平衡训练,以增强关节稳定性和促进康复。

5. 复诊观察:患者应定期复诊,如出现疼痛加重、功能障碍或其他症状变化,应及时就医。

备注: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医生的临床判断予以确定,患者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指导。

[踝关节]解剖:踝和足的影像学特征

[踝关节]解剖:踝和足的影像学特征

[踝关节]解剖:踝和足的影像学特征解剖:踝和足的影像学特征骨性结构胫骨胫骨远端内侧后侧的突起分别叫做内踝和胫骨后凸。

内踝长于胫骨外侧面,与距骨内侧面相邻形成踝关节内侧沟。

胫骨外侧表面下凹形成沟槽,内有远端腓骨。

胫骨关节顶端为一覆盖关节软骨的矢状凹面。

腓骨腓骨骨干薄而长,横断面略成三角形,其球状末端为外踝。

外踝前面参与构成踝关节。

腓骨长于胫骨,外踝内侧面与距骨外侧缘形成的踝关节外侧沟。

距骨距骨有一向上凸起的圆弧状关节面,与胫骨顶端凹面构成的踝关节。

其前端至圆弧顶部为距骨颈,距骨的大部分血供由此经过。

距骨颈有一个球状远端头与舟骨相邻,构成舟距关节。

距骨下面有一较大向下倾斜的前外侧关节面,与跟骨构成后距下关节(PSTJ)。

多个较小的前内侧成了前内侧距下关节。

跟骨为最大的跗骨,是长轴在前后方向的立方体,后突成球状,跟腱附于其上。

跟骨体上关节面与距骨构成了后距下关节(PSTJ)。

后距下关节(PSTJ)上表面前方有一凹槽,叫做跗骨窦。

跟骨上有一向前上方的突起,为距突,与距骨形成距跟关节中部。

舟状骨形态较宽,后逐渐变窄并微微弯曲,与距骨头及邻近3块楔骨形成关节。

骰骨为一个金字塔形骨,位于足外侧。

骰骨与跟骨形成关节,远端与第4、5跖骨相邻。

楔状骨三块楔状骨包括第1(内侧)、第2(中间)、第3(外侧)楔状骨。

3块楔状骨与相邻舟状骨形成关节。

第1楔状骨远端与第1、2跖骨构成关节。

第2、3楔状骨分别与相应跖骨形成关节。

跖骨典型的跖骨上宽下窄,与相应楔状骨形成关节。

跖骨体为细长锥形,远端为圆球状覆盖有关节软骨,与对应趾骨形成跖趾关节(MTP)。

第1跖骨与第2~5跖骨相比,更宽更短粗。

趾骨足趾与手指在数量与排列上相同,足趾的基底更宽,其近端关节面下凹,远端关节面为圆形凸起。

与拇指相似,踇趾也有两块趾骨和一个趾间关节。

胫腓联合在腓骨远端与胫骨外侧附着坚固的纤维性韧带,形成间沟,称为胫腓联合。

韧带联合下方及前后方均有胫腓韧带加固。

踝关节X片的读片方法(一):踝关节正位片

踝关节X片的读片方法(一):踝关节正位片

踝关节X片的读片方法(一):踝关节正位片来源:医明精仁当踝关节最大跖屈时,胫骨远端关节面则微向内下方倾斜,最大背伸时又微向外下方倾斜,这是因为胫骨远端关节面与距骨滑车面一样,是一个具有螺旋坡度的关节面,当踝关节内。

踝关节正位片踝关节实际上是一个复合性关节,其运动和机转都比较复杂,所以在研究它的读片方法之前对踝关节的功能解剖作一简单回顾是非常必要的。

为研究踝关节损伤的机转、检查和确定关节韧带损伤、关节不稳定以及临床处理,都需要熟悉踝关节的正常功能解剖。

踝关节主要功能为背屈和跖屈。

正常生理情况下,踝关节活动与足的距下关节、中跗关节构成一种“复合”运动。

正常踝关节处于固定位置时,距骨稳固地固定在踝关节榫眼内,虽然跖屈时关节比较松荡、背伸时比较紧张,但在任何固定的位置,都保持关节的相对稳定性,不能发生内旋、外旋、内翻、外翻或其他活动。

当踝关节处于运动中,就踝关节本身来说,并不是单一方向的活动,而是一种“复合”运动。

踝关节由跖屈到背屈活动过程中,同时产生距骨由内旋到外旋,由内翻到外翻;胫骨则在距骨滑车面上相对的由外旋到内旋;腓骨由前向后和由下向上、并发生外旋;踝间距离逐渐增大等一系列活动。

踝关节由背屈到跖屈活动过程中与上相反。

上述活动产生的原因是由踝关节本身解剖的特殊结构决定的,说明如下:一、为什么踝关节屈伸活动时,距骨产生内翻与外翻?距骨滑车面是一个弧度向上的螺旋形关节面。

距骨滑车前部内侧高、外侧低,中部水平,后部外侧高、内侧低。

用中心X线束由前到后通过四个不同角度来正切滑车关节面进行X线照片清楚地看到距骨滑车面从前到后是由外下方倾斜逐渐转变为内下方倾斜,前面和后面相交的倾斜角为6°~10°这就是距骨滑车面的螺旋形坡度,因此距骨在榫眼内活动时,距骨必然要发生内翻与外翻和旋转活动。

二、为什么踝关节屈伸活动同时产生距骨内旋与外旋?除上述原因外,还可看到距骨体的内、外侧关节面是两个方向一致的弧形面。

踝关节mri报告模板

踝关节mri报告模板

踝关节mri报告模板
姓名:xxx 性别:男/女年龄:xx岁
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检查号:xxxxxx
临床诊断:
(请在此处填写临床诊断)
检查部位:
(请在此处填写检查部位,如左/右侧踝关节)
检查描述:
踝关节MRI显示(请在此处逐项填写):
1.关节间隙正常,踝关节骨表面光整,未见明显骨质损伤。

2.踝骨、距骨,以及骨间腱、胫骨前肌、腓肠肌、足舟骨和跖骨基底部以及跖骨骨突、跟骨均未见异常信号改变。

3.踝外、内侧副韧带未见明显断裂或撕裂改变,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紧密性,韧带周围未见明显水肿和炎症反应。

4.跟骨后上止点、跟腱、腓骨长/短头肌、腓肠肌、足屈肌腱等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改变。

结论:
踝关节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建议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治疗。

免责声明:
MRI检查仅为医学辅助诊断手段之一,本报告仅为MRI影像学述评,评估结果应结合其他检查及临床病史全面分析。

影像资料版权归本医院所有,禁止未经授权翻录或传播。

如有任何法律问题,本医院不承担任何责任。

踝关节骨折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

踝关节骨折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

踝关节骨折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踝关节骨折多数由间接暴力所引起,不仅骨性结构遭受破坏,而且常包含韧带和软组织复合损伤。

踝关节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治疗需解剖复位,内固定要可靠,以达到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的目的。

【临床表现】踝关节扭伤史,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踝关节活动受限。

【诊断】踝关节骨折的临床表现与踝关节扭伤相类似,均表现为踝关节疼痛、局部压痛、肿胀、瘀斑、畸形、功能障碍。

关于X线检查:1、确诊与分类需依靠踝关节X线正侧位片,根据腓骨骨折平面来分类(Danis-Weber分型):A型:腓骨骨折低于踝关节面,内旋内收引起。

B型:腓骨骨折位于下胫腓联合韧带水平,外旋力引起,胫腓前韧带有50%部分撕裂,而胫腓后韧带常完整。

C型:腓骨骨折位于下胫腓联合韧带之上,外展外旋力引起,下胫腓韧带往往损伤。

根据受伤机制分:1.外翻骨折:受伤时踝部极度外翻。

分为三度:I度:内踝横断骨折。

Ⅱ度:双踝、内踝横形,外踝斜形骨折,伴踝关节向外半脱位。

Ⅲ度:双踝骨折,下胫腓韧带断裂,距骨脱位更明显。

2.内翻骨折:受伤时踝部极度内翻。

分为三度:I度:腓骨下端横形骨折。

Ⅱ度:腓骨横形骨折,胫骨内踝斜形骨折或垂直骨折,伴距骨向内半脱位。

Ⅲ度:在Ⅱ度损伤基础上,伴胫骨平台塌陷骨折。

3.外翻外旋形骨折:足外旋时暴力作用于外踝。

分为三度:I度:单纯内踝横形骨折或单纯腓骨下端螺旋形骨折或斜形骨折。

Ⅱ度:双踝、内踝横形骨折,腓骨下端或中、上端段为螺旋形骨折,伴踝关节向外半脱位。

Ⅲ度:三踝骨折,伴距骨向外、向后移位。

4.内翻内旋骨折:受伤时踝部极度内翻内旋位,距骨挤压内踝,踝侧副韧带牵拉外踝形或骨折。

分为三度:I度:单纯内踝斜形骨折。

Ⅱ度:内踝斜形骨折、外踝横形骨折,伴距骨向内半脱位。

Ⅲ度:双踝骨折,伴距骨向后方脱位。

5.垂直压缩骨折:以垂直压缩暴力为主,造成胫骨前后关节面或整个关节面压缩骨折。

2、踝关节踝穴摄片(小腿内旋20°位)反映腓骨外形及关节间隙。

33张踝关节解剖高清图解

33张踝关节解剖高清图解

33张踝关节解剖高清图解中医之声公众号踝关节骨性结构踝关节的骨性结构由胫骨、腓骨远端与距骨组成,踝穴容纳距骨体。

•冠状面:外踝较内踝低1cm左右;•矢状面:外踝较内踝偏向后1cm,后踝较前踝更向下延伸,限制距骨后移;①内踝:顶端分成两个钝性突起(前丘前结节、后丘后结节),有三角韧带附着,其后侧有一沟,胫后肌腱由此经过;②外踝:位于胫骨前后结节构成的切迹中,胫腓骨之间没有关节面,但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活动度。

踝关节负重时,17%负荷经外踝向腓骨近端传导,外踝轴线与腓骨干纵轴相交形成向外开放的10~15°以适应距骨外侧突。

距骨:分为头、颈、体三部分,与足舟骨、跟骨、胫骨和腓骨形成关节。

距骨体前宽后窄,踝背屈时距骨体较宽处入踝穴,踝跖屈时距骨体较窄处出踝穴。

踝关节软组织结构踝关节浅层软组织结构浅静脉:足背静脉弓内外侧合成为大、小隐静脉。

浅神经:•隐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踝关节深层软组织结构跨经踝关节的血管、神经有两组。

•腓深N、胫前AV•胫N、胫后AV跨经踝关节的肌腱分前、后、内、外四组:前胫前肌腱、足拇长伸肌腱、趾长伸肌腱、第三腓骨肌腱后跟腱、跖肌腱内胫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足拇长屈肌腱外腓骨长、短肌腱踝关节周围肌肉(1)跖屈:有小腿三头肌、廻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等。

(2)背伸:有胫骨前肌、廻长伸肌、趾长伸肌和第三腓骨肌等。

(3)内翻:有廻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和胫骨前肌。

(4)外翻:有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等。

踝关节韧带结构踝关节的韧带结构对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踝关节韧带•浅层结构•深层结构1.内侧群(三角韧带)•胫距韧带:胫距前韧带、胫距后韧带、胫距深韧带•胫舟韧带•胫跟韧带•弹簧韧带2.外侧韧带群•前距腓韧带•后距腓韧带•跟腓韧带•分歧韧带:跟骰韧带、跟舟韧带•背跟骰韧带•外侧距跟韧带3.下胫腓韧带复合体•胫腓前下韧带•胫腓后下韧带•骨间韧带•胫腓下横韧带4.足底群•掌长韧带•掌侧跟舟韧带(弹簧韧带)•掌侧跟骰韧带(掌短韧带)内侧群(三角韧带)外侧韧带群下胫腓韧带复合体踝关节解剖结构踝关节内侧解剖标志1.内踝;2.跟腱;3.跟骨结节;4.载距突;5.舟骨粗隆;6.内侧楔骨;7.第一跖骨基地;8.廻展肌;第一跖骨头踝关节内侧浅层解剖大隐静脉:由足内侧缘静脉汇集,沿内踝前方上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 】 关节囊肿 ; 距骨
【 中图分类号 】 R684
【 文献标识码 】 D
退行性骨关节病邻关节囊肿在中老年人髋关节 及膝关节常见,而距骨巨大邻关节囊肿十分少见, 现有 1 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 岁,因左踝扭伤后 10 年,左足踝 部疼痛 2天就诊。查体:左踝关节软组织轻度肿胀, 外踝压痛,关节活动受限。左踝关节正侧位片及多 角度点片示(图 1~3):左距骨内后侧骨性关节面 下可见 18mm × 12mm 的囊性透亮区 , 边缘光滑硬 化 ,内部密度均匀 ,邻近关节面下可见多个小囊性 透亮区 ,囊壁及周围骨质硬化 ,邻近关节面局部塌 陷、毛糙 , 胫骨相对骨性关节面硬化。左外踝骨性 关节面下可见 4mm × 6mm 囊性透亮区,边缘硬化。 左内踝内侧、左跟骨跖筋膜及跟腱附着处均可见骨 质增生。左跟后三角脂肪影受压变形,密度增高。 X 线诊断:左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并囊肿形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讨论
创伤性关节炎继发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软骨 损伤或变性,原来关节覆盖的透明光滑软骨转化为 致密混浊少弹性的纤维软骨,表面粗糙,并可出现
裂纹、凹陷和溃疡。由于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面骨 皮质有稀疏坏死,再加上关节囊内压力的增高,关 节面下可产生多个凹陷或洞穴,滑液从破口不断流 入,在关节面下和骨内形成含滑液的假囊肿。此类 假囊肿可大可小,深浅不一,大者直径可达 25mm。 髋关节最常见,踝关节少见。鉴别诊断:①邻关节 性骨囊肿。好发于青年,一般较骨关节病性囊肿为 大,多发生在股骨及胫骨骺端,亦可发生于干骺端, 偏心性发病,邻近关节通常正常。②类风湿关节炎。 亦可形成关节面下囊性破坏区,随着病情的发展, 破坏囊腔由小变大。但关节受累常为对称和多发, 好发于手足小关节,小囊状破坏区周边的骨质通常 无硬化,常出现骨质疏松,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或 骨性强直。③动脉瘤样骨囊肿。典型的病变呈透明 囊状,偏心性生长,外伤可能是致病因素之一,一 般为单发性,多见于 20 岁以下的青少年。④骨巨细 胞瘤。多发生于 20~40 岁,偏心性骨骺病灶,膨胀 明显,很少有硬化缘。⑤骨结核。距骨结核少见, 多发生于距骨颈部,呈圆形或不规则的骨破坏,骨 质疏松,骨硬化少见。⑥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 炎。亦可形成关节的多发性糜烂及关节内软组织肿 块,好发于膝关节,少数累及髋关节,其它罕见。 其密度由于含铁血黄素沉积的缘故而显示致密。
52
JOURNAL OF RARE AND UNCOMMON DISEASES Volume.10 No.6 2003
【 文章编号 】 10 09-3 257 (200 3)0 6-0 052- 01
·骨关节软组织罕少疾病·
距骨巨大邻关节囊肿 1例
于广会 辛红梅 孙庆举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山东 泰安 271000)



图1 踝关节正位片:左距骨内后侧骨性关节面下可见18mm×12mm的囊性透亮区,边缘光滑硬化,内部密度均匀 图2 邻近关节
面下可见多个小囊性透亮区,囊壁及周围骨质硬化,邻近关节面局部塌陷、毛糙 图3 左外踝骨性关节面下可见4mm×6mm囊性
透亮区,边缘硬化
【 收稿日期 】 2003-07-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