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测量教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进行尺寸控制和质量检测的能力。
1.2 教学目标(1)理解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2)掌握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概念及分类;(3)了解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3 教学内容(1)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2)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概念及分类;(3)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尺寸公差2.1 教学目标(1)掌握尺寸公差的基本概念;(2)了解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和限制;(3)熟悉尺寸公差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1)尺寸公差的基本概念;(2)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3)尺寸公差的限制;(4)尺寸公差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第三章:形状公差3.1 教学目标(1)掌握形状公差的基本概念;(2)了解形状公差的分类及标注方法;(3)熟悉形状公差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1)形状公差的基本概念;(2)形状公差的分类及标注方法;(3)形状公差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第四章:位置公差4.1 教学目标(1)掌握位置公差的基本概念;(2)了解位置公差的分类及标注方法;(3)熟悉位置公差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4.2 教学内容(1)位置公差的基本概念;(2)位置公差的分类及标注方法;(3)位置公差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第五章:技术测量5.1 教学目标(1)掌握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2)了解常用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3)熟悉测量误差及减小方法。
5.2 教学内容(1)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2)常用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3)测量误差及减小方法。
第六章:公差配合在工程中的应用6.1 教学目标(1)理解公差配合在工程中的重要性;(2)掌握公差配合在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应用;(3)了解公差配合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中的作用。
6.2 教学内容(1)公差配合在工程中的重要性;(2)公差配合在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应用;(3)公差配合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中的作用。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教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理解公差在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性。
2. 学习公差的分类及公差带的概念,掌握公差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学习配合的基本概念,掌握配合的分类及特点。
4. 学习技术测量的基本方法,了解测量工具的使用和维护。
二、教学内容1. 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公差、基本偏差、配合等。
2. 公差的分类及公差带:上偏差、下偏差、零偏差、自由公差、限制公差等。
3. 配合的分类及特点:过盈配合、间隙配合、过渡配合等。
4. 技术测量基本方法:长度测量、角度测量、形状和位置测量等。
5. 测量工具的使用和维护:卡尺、千分尺、量角器、水平仪等。
三、教学重点1. 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 公差的分类及公差带的理解。
3. 配合的分类及特点。
4. 技术测量基本方法及测量工具的使用和维护。
四、教学难点1. 公差配合的计算及应用。
2. 配合的分类及特点的理解。
3. 技术测量中复杂形状和位置的测量。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公差的分类及公差带、配合的分类及特点、技术测量基本方法及测量工具的使用和维护。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公差配合问题。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工具,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采用提问法,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相关教材、PPT、案例等。
2. 测量工具:卡尺、千分尺、量角器、水平仪等。
3. 辅助教具:黑板、投影仪、白板笔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入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重要性。
2. 讲解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配合的分类及特点。
3. 讲解公差的分类及公差带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公差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 讲解技术测量基本方法,介绍测量工具的使用和维护。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巩固所学知识。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2)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方法;(3)了解技术测量基本原理及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运用讨论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兴趣;(2)树立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1)公差、基本偏差、配合的概念;(2)公差带、配合带的意义。
2. 公差配合的选用方法(1)查公差表;(2)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配合类型;(3)计算公差配合。
3. 技术测量基本原理及方法(1)长度测量原理;(2)角度测量原理;(3)形状和位置误差测量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2)公差配合的选用方法;(3)技术测量基本原理及方法。
2. 教学难点:(1)公差配合的选用方法;(2)技术测量中涉及的复杂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选用方法及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2. 实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差配合的选用方法;3. 讨论法:分组讨论技术测量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实践操作法: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机械零件图纸,引导学生思考公差配合的重要性;2. 讲解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公差、基本偏差、配合等基本概念;3. 讲解公差配合的选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配合类型和计算公差配合;4. 讲解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让学生掌握长度测量、角度测量和形状位置误差测量的方法;5. 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公差配合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重要性;7.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最全面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最全面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公差、配合、间隙、过盈、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2.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基本尺寸、基准、基本偏差、标准公差、配合公差3.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方法极限配合、最小极限、最大极限、上偏差、下偏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方法。
2. 教学难点: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实践、案例分析。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公差、配合、间隙、过盈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物模型展示。
3. 讲解基本原理:讲解基本尺寸、基准、基本偏差等基本原理,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讲解测量方法:讲解极限配合、最小极限、最大极限等测量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演示。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
2. 评价内容:学生对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践操作考核。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材。
2. 实物模型: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相关实物模型。
3. 测量工具:卡尺、千分尺、micrometer screw gauge。
4. 多媒体课件: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相关课件。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讲解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本章节主要介绍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
1.2 教学目标了解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
理解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掌握基本术语和符号。
1.3 教学内容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重要性基本术语和符号1.4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讨论1.5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案例素材1.6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案例分析报告第二章:基本术语和符号2.1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术语和符号的定义及应用。
2.2 教学内容尺寸公差配合偏差符号表示2.3 教学方法讲授实例解析练习2.4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练习题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练习题第三章:公差配合的分类3.1 教学目标掌握公差配合的分类及应用。
3.2 教学内容基本公差配合标准公差配合特殊公差配合3.3 教学方法讲授实例解析练习3.4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练习题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练习题第四章:技术测量基础4.1 教学目标掌握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2 教学内容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测量工具测量误差4.3 教学方法讲授实物演示练习4.4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测量工具实物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实物操作演示第五章:尺寸测量5.1 教学目标掌握尺寸测量的方法和技术。
5.2 教学内容尺寸测量原理尺寸测量工具尺寸测量方法尺寸测量误差分析5.3 教学方法讲授实物演示练习5.4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测量工具实物5.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实物操作演示第六章:形状和位置公差6.1 教学目标理解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概念及应用。
学会阅读和理解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图样。
6.2 教学内容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的表示方法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图样阅读6.3 教学方法讲授图样分析练习6.4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图样素材6.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图样阅读练习第七章:表面质量7.1 教学目标掌握表面质量的定义及评价方法。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教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公差配合的概念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2)掌握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学会使用常用测量工具,如卡尺、千分尺、micrometer screw gauge 等;(4)能够根据图纸要求进行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测量与评定。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公差配合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2)借助实验和练习,掌握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3)学会使用测量数据进行公差分析,确定产品的质量状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和质量控制的兴趣;(2)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1讲公差配合的概念及应用1.1 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1.2 公差配合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第2讲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2.1 测量概述2.2 测量误差及其评定第3讲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3.1 卡尺的使用3.2 千分尺的使用3.3 Micrometer screw gauge 的使用第4讲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测量与评定4.1 尺寸公差的测量与评定4.2 形位公差的测量与评定4.3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与评定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讲解,使学生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熟练使用各种测量工具。
2. 案例分析:以实际工程案例为依据,分析公差配合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教学:安排相应的实验课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数据的处理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在课堂讲解、实验报告、作业等方面的表现,占比30%;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占比7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材;2. 实验设备:卡尺、千分尺、micrometer screw gauge 等测量工具;3. 辅助材料:PPT、实验指导书、案例分析资料等。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最全面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最全面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2)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方法;(3)了解技术测量基本原理及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兴趣;(2)增强学生对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重要性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1)公差、偏差的定义及关系;(2)基本公差、配合公差的概念;(3)公差带的表示方法。
2. 公差配合的选用方法(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公差等级;(2)选用配合时需考虑的使用条件;(3)常见配合的选用原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2)公差配合的选用方法。
2. 教学难点:(1)公差、偏差的关系;(2)公差配合选用原则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选用方法及实例分析。
2. 小组讨论法:讨论公差配合选用原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测量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如卡尺、千分尺等)。
2. 教学环境:实验室或教室。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零部件,引导学生了解公差配合在工程中的应用。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公差、偏差等基本概念,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方法。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公差配合选用原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工具的使用练习,提高动手能力。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1)公差是指允许尺寸___的变动范围。
(2)基本公差是指在一定___条件下,允许尺寸变动的最小单位。
2. 选择题:(1)下列哪种配合属于过盈配合?(A. H7/k6 B. H7/n6 C. H7/d6 D. H7/m6)(2)在选用公差配合时,主要考虑的使用条件是___。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全套教案
绪论学习目标1.掌握互换性概念、分类及互换性在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掌握互换性与公差、检测的关系。
3.理解标准化与标准的概念及重要性。
4.了解优先数系和优先数的概念及其特点。
0.1概述:0.1.1互换性及其意义1.互换性(1)定义:是指在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件中任取其一,无须进行任何挑选和修配就能装在机器(或部件)上,并能满足其使用性能要求的特性。
举例:组成现代技术装置和日用机电产品的各种零件,如一批规格为M20×2-5H6H的螺母与M20×2-5g69螺栓的能自由旋合。
在现代化生产中,一般应遵守互换性原则。
2.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设计方面(2)在制造方面(3)在使用和维修方面总之,互换性对保证产品品质和可靠性,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0.1.2互换性的分类1.互换性的分类(1)完全互换性(绝对互换)若一批零部件在装配时,不需要挑选、调整或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则这些零部件属于完全互换。
(2)不完全互换性(也称有限互换)仅同一组内零件有互换性、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以满足其使用要求的互换性,称为不完全互换。
简言之,不完全互换就是因特殊原因,只允许零件在一定范围内互换。
2.标准部件或机构的互换性分类(1)内互换是指部件或机构内部组成零件间的互换性,例如,滚动轴承的外圈内滚道、内圈外滚道与滚动体的装配。
(2)外互换是指部件或机构与其装配件间的互换性,例如,滚动轴承内圈内径与轴的配合、外圈外径与轴承孔的配合。
0.1.3机械零件的加工误差、公差及其检测1.公差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范围称为“公差”。
2.测量是指将被测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比较,确定被测量的大小的过程。
3.检验是指验证零件几何参数是否合格,而不必得出具体数值的过程。
0.2标准化0.2.1标准化与国家标准1.标准标准一般是指技术标准,它是指对产品和工程的技术品质、规格及检验方法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是从事生产、建设工作的共同技术依据。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介绍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的目的、内容和要求。
解释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1.2 公差与配合的概念解释公差和配合的定义。
讨论公差和配合在零件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
1.3 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介绍技术测量的定义和目的。
讨论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技术。
第二章:公差配合的分类与标注2.1 公差配合的分类介绍公差配合的分类,包括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解释各类配合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2 公差配合的标注介绍公差配合标注的方法和规则。
解释公差配合标注中的符号和表示方法。
2.3 公差配合的计算介绍公差配合计算的基本方法。
解释如何计算配合间隙、过盈和过渡配合的尺寸。
第三章: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3.1 尺寸公差介绍尺寸公差的定义和作用。
解释尺寸公差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3.2 形位公差介绍形位公差的定义和作用。
解释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3.3 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应用讨论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在零件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
解释如何确定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要求。
第四章:测量技术基础4.1 测量工具与仪器介绍常用的测量工具和仪器,包括卡尺、千分尺、量规等。
解释这些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2 测量方法与技巧介绍常用的测量方法和技巧,包括直接测量、比较测量和光学测量。
讨论如何提高测量精度和减小误差。
4.3 测量数据处理介绍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数据的记录、整理和分析。
解释如何利用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
第五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5.1 公差配合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讨论公差配合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解释如何合理选择配合公差和尺寸公差。
5.2 技术测量在工程制造中的应用介绍技术测量在工程制造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讨论如何利用技术测量保证零件的质量和精度。
5.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展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在解决问题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的应用。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介绍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
解释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
1.2 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解释公差、配合和间隙、过盈、配合间隙等基本概念。
介绍公差等级和基本偏差的概念及作用。
1.3 技术测量基本原理介绍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分类。
解释测量不确定度和置信区间的概念。
第二章:公差配合的计算与应用2.1 基本公差配合的计算介绍基本公差配合的计算方法。
讲解公称尺寸、基本尺寸和实际尺寸的关系。
2.2 公差配合的应用实例通过实例讲解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分析公差配合对机械性能和加工工艺的影响。
第三章:技术测量方法与仪器3.1 长度测量介绍尺、卡尺、测微螺纹千分尺等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讲解三坐标测量机等现代测量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2 角度和形状测量介绍角度尺、量角器、圆度仪等角度和形状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讲解光学投影仪等测量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第四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4.1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介绍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的概念和分类。
讲解误差来源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4.2 数据处理方法讲解最小二乘法等数据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介绍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评估方法。
第五章:公差配合在工程中的应用5.1 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介绍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
讲解公差配合对机械性能和加工工艺的影响。
5.2 制造过程中的公差控制介绍公差配合在制造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和手段。
分析公差配合对制造质量和效率的影响。
第六章:公差配合在装配中的应用6.1 装配中的公差配合讲解公差配合在装配过程中的重要性。
介绍装配中公差配合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6.2 装配误差分析与控制分析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
讲解装配误差的控制方法和手段。
第七章:公差配合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7.1 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介绍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讲解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公差配合与测量》教案
《公差配合与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了解公差配合的设计要求和原则;(3)掌握不同类型公差配合的表示方法;(4)了解公差配合的应用领域和作用。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表示不同类型公差配合;(2)能够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公差配合;(3)能够分析和解决公差配合的相关问题。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公差配合的兴趣和探索精神;(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教学内容(1)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公差配合的设计要求和原则;(3)不同类型公差配合的表示方法;(4)公差配合的应用领域和作用。
2.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体如门窗、螺纹等,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为什么能够精密配合,引发学生对公差配合的兴趣。
(2)理论讲解:教师通过幻灯片和示意图,讲解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配合的定义、公差的定义、公差配合的分类等。
(3)案例分析:教师通过选取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其公差配合的设计要求和原则,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实操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设计一些实操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以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延伸:教师巩固所学内容后,以自动变速器为例,介绍公差配合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不同类型公差配合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1)公差配合的设计要求和原则;(2)公差配合的应用领域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1.教学方法(1)听课法;(2)讲解法;(3)示范法。
2.学法(1)听课法;(2)讨论法;(3)实际操作法。
五、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1.教学资源(1)教具:幻灯片、示意图、案例资料等;(2)硬件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2.评价方式(1)课堂回答问题;(2)实操练习;(3)课堂小组讨论。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最全面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最全面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背景和重要性。
理解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在工程技术和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1.2 公差配合的概念解释公差配合的含义和作用。
掌握基本公差和配合的分类。
1.3 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介绍技术测量的定义和目的。
掌握常用测量工具和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第二章:尺寸公差与配合2.1 尺寸公差的概念解释尺寸公差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基本尺寸、公称尺寸和实际尺寸的关系。
2.2 配合制度介绍配合制度的分类和特点。
掌握配合公差等级的表示方法。
2.3 配合的应用学习配合的选择和应用方法。
掌握配合公差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第三章:形状和位置公差3.1 形状公差解释形状公差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基本形状公差的表示方法。
3.2 位置公差介绍位置公差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基本位置公差的表示方法。
3.3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应用学习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选择和应用方法。
掌握形状和位置公差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第四章:表面粗糙度4.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解释表面粗糙度的含义和作用。
掌握表面粗糙度的表示方法。
4.2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介绍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掌握表面粗糙度测量的基本技巧。
4.3 表面粗糙度的应用学习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和应用方法。
掌握表面粗糙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第五章:测量技术5.1 测量概述了解测量技术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2 测量工具和仪器介绍常用测量工具和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掌握测量工具和仪器的选择和操作技巧。
5.3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学习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分类。
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第六章:尺寸链与公差带6.1 尺寸链的概念解释尺寸链的含义和作用。
掌握尺寸链的构成和计算方法。
6.2 公差带的概念介绍公差带的含义和作用。
掌握公差带的表示方法。
6.3 尺寸链和公差带的应用学习尺寸链和公差带的选择和应用方法。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电子教案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1. 了解《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课程背景和重要性。
2. 掌握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基本内容。
1.2 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1. 理解公差配合的含义和作用。
2. 掌握公差、配合、基本偏差、标准公差等基本概念。
第二章:公差配合的表示与计算2.1 公差配合的表示方法1. 学习公差配合的表示方法,包括公称尺寸、基本偏差、标准公差等。
2. 掌握公差配合的标注技巧和注意事项。
2.2 公差配合的计算方法1. 学习公差配合的计算方法,包括极限偏差、上偏差、下偏差等。
2. 掌握公差配合的计算技巧和应用实例。
第三章: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择3.1 尺寸公差的选择1. 学习尺寸公差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2. 掌握尺寸公差的应用实例和注意事项。
3.2 配合的选择1. 学习配合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2. 掌握配合的应用实例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4.1 形状公差1. 学习形状公差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掌握形状公差的测量方法和应用实例。
4.2 位置公差1. 学习位置公差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掌握位置公差的测量方法和应用实例。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5.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与表示1. 理解表面粗糙度的含义和作用。
2. 掌握表面粗糙度的表示方法和参数。
5.2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与评定1. 学习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和评定指标。
2. 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技巧和应用实例。
第六章:测量技术基础6.1 测量概述1. 理解测量的重要性以及测量过程的基本要素。
2. 掌握测量的分类和测量方法的选择原则。
6.2 测量器具与测量误差1. 学习各种测量器具的原理和应用。
2. 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掌握基本误差分析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第七章:长度测量7.1 尺子和卡尺的使用1. 学习尺子和卡尺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2. 掌握尺子和卡尺的读数技巧和常见问题处理。
7.2 量块和量规的使用1. 了解量块和量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教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性;(2)掌握公差配合的计算方法;(3)了解技术测量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测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2)借助测量工具,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公差、配合、间隙、过盈、过渡配合等;2. 公差配合的计算方法:基本公差、配合公差、极限公差等;3. 技术测量基本原理:长度测量、角度测量、形状测量等;4. 测量工具的使用:卡尺、千分尺、量角器、样板等;5. 尺寸测量与公差配合的应用实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技术测量基本原理和方法;(3)尺寸测量与公差配合的应用实例分析。
2. 教学难点:(1)公差配合的计算方法;(2)技术测量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公差配合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理论讲解:讲解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技术测量基本原理;3.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尺寸测量,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4. 应用实例分析:分析尺寸测量与公差配合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差配合基本概念的理解;2. 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公差配合计算方法的掌握;3. 动手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测量中的操作技能;4. 应用实例分析:评价学生对尺寸测量与公差配合应用能力的掌握。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知识;2. 利用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创设实践操作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教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介绍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的关系和重要性解释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1.2 公差配合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公差配合的含义和目的讨论公差配合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1.3 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介绍技术测量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解释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第二章: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2.1 公差配合的分类介绍公差配合的分类和特点解释公差配合的等级和系列2.2 基本公差和配合公差解释基本公差和配合公差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讨论公差配合的选用原则2.3 公差配合的表示方法介绍公差配合的表示方法和符号解释公差配合图表的阅读和理解第三章:技术测量方法3.1 测量工具和仪器介绍常用的测量工具和仪器及其特点讨论测量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3.2 测量方法和步骤介绍常用的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解释测量步骤的安排和执行3.3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介绍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讨论测量误差的减小和修正方法第四章:公差配合的应用4.1 公差配合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介绍公差配合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实例讨论公差配合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方面的作用4.2 公差配合在制造过程中的应用解释公差配合在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讨论公差配合在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4.3 公差配合在维修和检验中的应用介绍公差配合在维修和检验中的应用实例讨论公差配合在设备维修和检验中的重要性第五章:技术测量技术的最新发展5.1 非接触式测量技术介绍非接触式测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讨论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在精确度和效率方面的优势5.2 三坐标测量机(CMM)解释三坐标测量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讨论三坐标测量机在复杂零件测量中的应用5.3 光学测量技术介绍光学测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讨论光学测量技术在快速原型制造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第六章:测量误差与公差配合的关系6.1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解释测量误差的定义和分类讨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特点和影响6.2 公差配合与测量误差的关系分析公差配合对测量误差的影响讨论如何通过公差配合减小测量误差的影响6.3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介绍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和评估方法解释不确定度评估在公差配合中的应用第七章: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7.1 基本尺寸和极限尺寸解释基本尺寸和极限尺寸的概念讨论它们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和重要性7.2 配合设计与间隙、过盈和间隙配合介绍配合设计的概念和原则解释间隙、过盈和间隙配合的特点和应用7.3 机械零件的公差配合设计实例分析机械零件公差配合设计的实例讨论公差配合设计在满足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方面的作用第八章:测量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8.1 生产过程中的测量技术介绍生产过程中测量技术的作用和重要性讨论测量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实例8.2 过程控制与测量技术解释过程控制的概念和原理讨论测量技术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和作用8.3 测量技术在质量保证中的应用分析测量技术在产品质量保证中的作用讨论测量技术在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方面的应用第九章:非经典配合与特殊公差9.1 非经典配合的概念解释非经典配合的含义和特点讨论非经典配合在特定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9.2 特殊公差的概念和应用介绍特殊公差的概念和类型分析特殊公差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实例9.3 复杂零件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讨论复杂零件公差配合设计的挑战和考虑因素介绍适用于复杂零件的测量技术和方法第十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的未来趋势10.1 数字化与信息化在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中的应用讨论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在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中的作用和趋势分析数字化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的发展方向10.2 精密测量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关系解释精密测量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讨论精密测量技术在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10.3 未来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分析未来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讨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的关系和重要性理解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掌握公差配合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原则难点一:公差配合的分类和特点区分不同类型的公差配合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理解公差配合等级和系列的选择依据重点二:技术测量方法及其应用熟悉常用的测量工具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掌握测量方法和步骤的正确执行难点二: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学习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掌握测量误差的减小和修正技巧重点三:公差配合的应用实例了解公差配合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案例掌握公差配合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方面的作用难点三:公差配合在制造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理解公差配合在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方法掌握公差配合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应用重点四:技术测量技术的最新发展了解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及其在精确度和效率方面的优势熟悉三坐标测量机(CMM)和光学测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难点四:测量误差与公差配合的关系分析测量误差对公差配合的影响学习如何通过公差配合减小测量误差的影响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全面介绍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实例和发展趋势。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介绍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目的和重要性解释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在工程和制造中的应用1.2 公差配合的概念解释公差和配合的定义讨论公差和配合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作用1.3 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介绍技术测量的定义和目的解释常用的测量方法和工具第二章:公差配合的类型与计算2.1 基本公差配合类型讨论基本公差配合的分类和特点解释公差配合的等级和系列2.2 公差配合的计算方法介绍公差配合的计算方法和步骤举例说明公差配合的计算过程第三章: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3.1 尺寸公差解释尺寸公差的定义和作用讨论尺寸公差的标准和规定3.2 形位公差介绍形位公差的定义和分类解释形位公差的重要性和应用第四章:表面粗糙度与尺寸链4.1 表面粗糙度讨论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和测量解释表面粗糙度对产品性能和寿命的影响4.2 尺寸链介绍尺寸链的定义和原理解释尺寸链在公差配合中的应用和作用第五章:技术测量工具与方法5.1 机械测量工具介绍常用的机械测量工具及其特点讨论机械测量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5.2 电子测量工具解释电子测量工具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常用的电子测量工具及其应用第六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6.1 测量误差的概念解释测量误差的定义和分类讨论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6.2 测量不确定度介绍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释测量不确定度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6.3 数据处理与分析介绍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解释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技术测量中的重要性第七章:几何公差与角度公差7.1 几何公差解释几何公差的定义和作用讨论几何公差的标准和规定7.2 角度公差介绍角度公差的定义和分类解释角度公差在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第八章:公差配合在设计中的应用8.1 设计中的公差配合讨论公差配合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解释如何合理选择公差配合以满足产品性能要求8.2 实例分析: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和效果第九章:现代测量技术与自动化9.1 概述现代测量技术介绍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解释现代测量技术在工程和制造中的应用9.2 自动化测量系统解释自动化测量系统的定义和组成讨论自动化测量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优势第十章:综合练习与案例分析10.1 综合练习提供综合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0.2 案例分析提供实际案例,分析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在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分类:理解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的区别。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doc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第一章绪论课题第一章绪论目的任务懂得学习公差课的目的重点难点1.互换性的定义 2.加工误差与公差教学方法讲述使用教具课件提问作业一、课程简介与教学要求1、特点专业技术课(主干)定义多,概念多,符号多, 标准多,记忆内容多,但简单,易学。
2、重要性承上启下。
从课程设计至毕业设计的应用,毕业后的应用。
3、学时讲课30 实验104、组成上课,作业,测验,实验,考试。
5、性质互换性属于标准化的范围,而技术测量属于计量学,本课程就是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6、任务从互换性角度出发,围绕误差与公差来研究,如何解决使用与制造的矛盾。
而这一矛盾的解决是合理确定公差和采用适当的技量手段。
7、要求要求掌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
会使用各种公差标准与标注,并能进行一般的技量工作,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互换性概述1、举例螺钉,灯泡,汽车,飞机,彩电等等。
2、分类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3、完全互换定义同一规格工件不作任何挑选,不需辅助加工,就能装到所需的部件上,并能滿足其使用要求4、优点提高生产率,有利于专业化大生产,缩短维修时间,降低生产成本等。
三、几何量的误差与公差1、误差尺寸,形状,位置,表面粗糙度。
2、公差研究几何量的误差及控制范围,换言之,公差是允许的最大误差。
3、区别误差在加工中产生,而公差是在设计中给定。
四、标准的起源为使工件有互换性,又须滿足设计与制造的要求就应制定一个标谁。
1902 Newall Britain 1924 BS England 1925 ANSI Amerca 1926 DIN Germany 1929 OCT Russia 1959 GB China 枝术标准GB 国家;HB,JB 部门;QB 企业五、值的标准化-------- 优先数系。
1、含义是等比数列,有确定的公比,含有10 的整数次幂2、优点经济合理,简单,统一,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R5 ,R10 ,R20 ,R40 ,R80 系列,优先选用R5 系列。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
DL=DLMS=Dmax;
dL=dLMS=dmin
3)实效状态和实效尺寸
实效状态VC:是指实际尺寸达到最大实体尺寸MMVS且形位误差达到给定形位公差值时的极限状态。
实效尺寸VS:在最大实体实效状态时的边界尺寸。
A)单一要素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与形状公差的代数和。
对于孔: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VS=Dmin—t形
对于轴: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VS=dmax+t形
B)关联要素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是最大实体尺与位置公差的代数和。
对于孔: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Dmin—t位
对于轴: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VS= dmax+t位
3.理想边界
理想边界是设计时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的极限边界。
(1)最大实体边界(MMC边界)
当理想边界的尺寸等于最大实体尺寸时,该理想边界称为最大实体边界。
在实际要素的任意正截面上,两对应点之间测得的距离,称为局部实际尺寸(线性尺寸),简称实际尺寸。
2) 作用尺寸(Dfdf)
(1)单一要素的作用尺寸(简称作用尺寸):是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的综合结果。
指假想在结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或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大(或最小)理想轴(或理想孔)的尺寸
『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称为体外作用尺寸,即通常所称作用尺寸。
*公差框格中形位公差值后加注符号 。
(3)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
A、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应遵守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说,其作用尺寸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而且,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大和最小实体尺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简介(15分)
《公差配合测量》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技术含量较高。
主要内容包括: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公差原则、表面粗糙度、
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常用的计量器具及检测等。
先修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制图等
学习要求:
理解基本概念
掌握基本方法
学会查表、用表
掌握标注常识
(1)设计方面:产品标准化,系列化,简化零部件的设计计算过程,缩短设计周期.
(2)加工和装配方面:易于组织自动化,专业化的高效生产。
(3)使用和维修方面:减少机器(产品)维修时间和费用方便于用户.
总之,互换性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生产原则和有效的技术措施,具有巨大的技术和经济意义,是工业发展必然趋势。
2、了解互换性的意义、分类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作用。
作业
题数
拟用时间
重
点
了解互换性的意义、分类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作用。
难
点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教学回顾
说明
任课教师:审阅签名:2015年3月2日
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5分钟
检查学生出勤,作好学生考勤记录,强调课堂纪律。
二【导入新课】10分钟
1、以“提问”的形式来引入本课程:
完全互换:是指一批零、部件装配前不经选择,装配配前不经选择,装配时也不需修配和调整,装配后即可满足定的使用要求,如螺栓、圆柱销等标准件的装配大都属于此类情况。
不完全互换:仅是组内零件可以互换,组与组之间不可互换,只限于部件或机构在制造厂内装配时使用。
6.互换性的重要性(技术经济意义)
对产品设计,零件的加工和装配方面,机器的使用和维修方面产生重要作用。
(三)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难点讲解通过举例讲解15分)
1性质:
机械类冷加工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起着连接基础课及其它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作用。同时也起着联系设计类课程的纽带作用。
2.任务:
(1)使学生熟练掌握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基本方法;
(2)熟悉形位公差代号和表面粗糙度代号及标注的含义;
(3)掌握常用量具量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4)合理地解决产品使用要求与制造工艺之间的矛盾;
(5)能根据不同零件选用适当的计量器具进行测量。
四【课题总结】10分钟
1、了解互换性的意义、分类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作用。
2、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五【布置作业】5分钟
复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举例:汽车、飞机、火箭等是如何生产的,是用什么技术来制造的。
2、总结:
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起着连接基础课及其它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作用。同时也起着联系设计类课程的纽带作用。
机械设计过程,从总体设计到零件设计,是研究机构运动学问题,即完成对机器的功能、结构、形状、尺寸的设计过程。
3.互换性的定义:
零件的互换性是指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件中,可以不经选择、修配或调整,任取一件都能装配在机器上,并能达到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可互相代换的性能。
4.机械工业中的互换性内容
(1)零件几何要素,(尺寸.形状,位置)
(2)力学性能互换性
(3)物理化学性能互换性
5.互换性的种类:
按互换范围不同,分为:
(二)互换性的概述(重点讲解30分)
互换性:即某一产品,过程或服务代替另一产品、过程或服务并满足同样要求的能力。
1.互换性在生产中,生活中的应用:
汽车、电子、国防军工行业就是运用互换性原理,形成规模经济,取得最佳技术经济效益的。
2.互换性的性质:
(1)同一规格
(2)装配中不须调整和修配
(3)装配后完全满足产品技术性能要求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
2014 —20 15学年第2学期
课程类型:文化课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20 15年3月1日
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
共5页
科
目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课题:本课程的作用与互换性的意义
授课
日期
2015.3Leabharlann 10课时2
授课方式
演示讲解讨论
班级
机电14、数模14
教学目的
1、了解本课程的内容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