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当今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当今世界
内容提要:11月28日起,为期四天的美韩联合军演在黄海举行,这次军演是朝韩炮击事件直接引起的,从朝鲜半岛“天安号”事件发生之后,中国和亚洲的关系几乎是一泻千里,每况愈下。
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发展我国的外交已经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共产党在新时期肩负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本文将讨论在新形势下中国应该如何开展外交。
关键词:中国外交中国的崛起中国国际地位南海问题
当今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且十分复杂,正处于旧格局解体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分析当前的国际格局,应该说还是一个以美国为超级大国,以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为大国及国际集团的形式。
中国包括经济和军事在内各方面的力量都在崛起,不仅其在国际政治所起的实际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国际社会也是这么期望的。
但令人不解的是,中国的外交格局似乎是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
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外交全方位面临很大的连锁压力。
在压力之下,中国大多表现为抱怨和愤怒,处于消极的防御状态。
尽管在一些领域也表现为强硬,但这些强硬的举措往往引出相关国家更为强硬的反应。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如果外交处理不好,更有可能演变成为深度外交危机。
连锁压力发生在中国和东亚、东南亚和美国的关系中。
东亚和东南亚是中国睦邻政策的重点,但是现在可能很少会有人真的相信,中国和邻居的关系是和睦的了。
今天,尽管中国和邻居的经贸关系越来越紧密,但邻居对中国的戒心和怀疑也与日俱增。
一些国家担忧中国崛起对他们负面的影响,另一些甚至恐惧于中国的崛起。
于是,这些国家在努力和中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就开始想方设法来预防中国崛起对他们所能造成的“威胁”。
而中国各方面并没有意识到邻居的这种心态,因此没有能够从邻居心理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外交关系和外交行为。
结果,一些外交结局刚好和自己原来的设想相反。
在朝鲜问题上,世界上所有国家视中国站在朝鲜一边。
韩国和日本视朝鲜为威胁,对美国来说,这个威胁并非坏事,因为刚好论证了美国力量在亚洲存在的合理性。
“天安号”事件之后,美、日、韩同盟的军事战略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之后,南中国海问题出乎中国意料地浮上台面。
因为南中国海问题不容易解决,在今后的日子里一直会牵涉中国诸多外交精力。
和南中国海问题一样,东海钓鱼岛事件是个老问题,同样具有主权纠纷的性质。
随着日本国内民族主义的崛起,日本政府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反过来又会影响中日关系。
中美关系对立加剧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和美国的关系。
在实际中中美之间的关系有合作也有冲突,但保持
合作至为关键,一旦发生重大的冲突,整个世界就要遭殃。
但是,中美两国尽管同处一个结构,但行动共识则很少。
美国也开始把重点转移到如何遏制中国对美国的“挑战”和“威胁”了。
从战略到经济各个层面,美国已经摆好了和中国较劲的姿态。
在小布什时期已经形成的亚洲“小北约”因为“天安号”事件而得到强化。
如果南中国海问题解决不好,这个小北约也有可能扩展开来。
同时,小布什时期已经提出来的“民主同盟”现在也有了形成之势。
美国和民主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和印度等的关系发展迅速,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是美国遏制中国“挑战”和“威胁”的重点。
在汇率问题上,“货币战”有一触即发之势,而货币战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较量。
中国当然已经不是从前的弱国,具有相当的能力来抵御外交压力。
比如在经济上,中国可以做“稀土”文章或者使用其它的具有“经济制裁”味道的手段。
因为中国经济已经是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的确可以利用经济杠杆向一些国家施加压力。
美国和西方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正因为这样,在美国向人民币施压的时候,美国就显得比较孤独。
因为各国和中国经济的关联度不一样,各国的立场就不同,美国很难协调。
例如美国的传统盟友欧盟,在人民币问题上就和美国的立场不尽相同。
这次G20峰会的结果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再者,连锁的压力对中国来说也不是世界末日,中国也有其他的选择。
中国可以选择和其他一些国家的结盟来应付美国的压力。
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
不过,一旦这个局面形成,将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所追求的国际关系局面大相径庭。
处理南中国海问题要更灵活
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中国似乎已经迷失在双边和多边的关系上。
因为搞不清陆地主权和海洋主权的区别,比较机械地固守着传统的双边主义。
因为中国和很多周边国家解决了陆地边界问题,很多人也天真地相信中国可以通过类似的双边关系来解决海洋主权纠纷。
这就引出了人们今天看到的很多麻烦。
较之中国,东南亚都是小国,都不希望直接面对中国这个大国。
因此,它们欢迎美国的“回来”,即使美国不愿意回来,它们也会邀请美国回来的。
这一点不难理解。
但中国的有关方面似乎不理解这一点,因此视美国的“回来”是对中国的威胁。
而中国的“拒绝”美国不仅被美国视为是中国搞亚洲版“门罗主义”,也使得东南亚国家非常担心中国的“霸权”,因此更需要美国力量的存在来平衡中国。
因此,有观察家指出,是中国本身“引狼入室”。
这话说得过分,但中国对此也可以作些思考。
在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上,中国在经济多边主义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在海洋主权问题上过于死板。
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早些时候做多边主义的文章,愿意和有关国家在多边构架内讨论双边问题,那么情况也不至于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主权问题上的多边不是说中国和东南亚;在多边的构架内,和中国没有主权纠纷的国家,根本不会站在越南或者马来西亚或者菲律宾一边,最多只是个观察者。
现在固守双边,就导致美国力量的介入,即大国政治化。
美国和东南亚国家各方面的关系已经高度制度化,并且美国是唯一一个经过考验的大国。
美国和东南亚国家如果感觉到中国在排挤美国,东南亚和美国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紧密。
南中国海问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很难找到各方可以认同的解决方式,但控制和管理是可以的,就是不要让问题暴露出来,影响各国间正常的外交关系。
没有人感觉得到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有能力通过双边来解决南中国海问题。
那么,多边有何不可呢?即使在钓鱼岛事件上,现在美国提出要设立“中、美、日”的多边机制来讨论,这也不见得对中国不利。
多边当然有它的风险,也不见得是能够解决主权争议,但从控制和管理的角度,多边主义就变得有效。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尤其显著。
西方仍然深陷经济危机,经济复苏缓慢。
面临结构性问题,西方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调整。
中国经济尽管也有结构性问题,但受危机影响程度轻,并且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西方自己无力回天,希望中国多承担责任,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国际社会的这种呼声表明的是中国外交资源的增加。
不过,很显然,越来越庞大的外交资源不会自动转化成外交空间。
如果搞不好,反而会走向反面。
一旦中国的成长被其他国家视为是威胁,那么它们就要用各种方式来挤压中国的外交空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外交如果没有新思维,不仅会浪费巨大的外交资源,而且也使得外交难有大局面。
无论世界发展如何转变,世界格局如何改变,相信各国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坚定自己的立场,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的改变而不断做出相应的维护本国利益的、符合本国发展的转变,时刻保持政治经济上的独立与先进性,随时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创新,努力增强自身能力,增加自身综合国力,增强本国人民的凝聚力,那就将立于不败之地,将让国家永远不被历史所淘汰,永远在世界各国中占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广厦:中国与新世界秩序研究》中国工人出版社乔卡特(加拿大)
2. 《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郑永年浙江人民出版社
3. 《中国南海疆域研究》李金明福建人民出版社
4. 《南海波涛:东南亚国家与南海问题》李金明江西高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