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琴》陈涛

合集下载

潢川一中高一语文组下期期中考试适应性试题

潢川一中高一语文组下期期中考试适应性试题

潢川一中高一语文组下期期中考试适应性试题(A卷)命题人李兵审定:苏俊杰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琴的文化内涵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

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

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

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

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

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

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

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

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

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

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

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

”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林黛玉的确不愧是才情女子,她深谙琴道,才识过人。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

高中音乐鉴赏《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高中音乐鉴赏《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古琴曲《流水》的欣赏,感受、体验其音乐中的绘景抒情。

2、初步了解古琴音色特点及古琴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了解古琴音乐在一个很大的层面上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种品质——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审美意识。

3、通过对我国古代音乐《流水》的欣赏,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聆听、感受、体验音乐。

教学难点:了解音乐中绘景抒情的审美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音乐用《广陵散》片断。

一、欣赏与体验1、聆听音乐《流水》思考 (学生讨论、回答):a、聆听作品的同时,请你用给音乐命题。

(点题)b、作曲家是通过哪些手法来描绘景象的?c、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曲子。

(古筝与古琴对比)2、师生合作归纳音乐具有绘景写意的审美功能。

作曲家借助音色模拟、节奏模拟等手法,模拟、表现自然界音响,以此引发人们想象和联想,达到绘景写意的目的。

3、介绍古琴文化的悠久历史及部分古代乐器4、介绍音乐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5、作品分段欣赏与分析(音色三种,即散音、泛音、按音。

散音浑厚如钟;泛音玲珑剔透;按音或虚或实,或清越明净、或沉浑洪亮,变化异常。

琴音韵独特,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感。

乐曲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

)6、完整欣赏作品,感受、体验音乐中的绘景抒情的特征。

(它以抒情性的曲调为主,模拟性的描写为辅,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形象描写了涓涓流动的山泉和小溪,刻画了洋洋流水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

把富有无限生命力的自然现象人格化了,实际上是人们崇高感情的升华,表现了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思想境界。

)二、讨论与探索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音乐能否表现出具体的情景?三、总结与拓展1、总结:音乐是以旋律、节奏、音色等来表达作曲家及演奏人的思想情感。

《流水》之走进古琴教学设计

《流水》之走进古琴教学设计

欣赏《流水》之走进古琴微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古琴文化,培养学习古琴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深刻感悟古琴艺术的内涵,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将古琴精髓传承下去。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古琴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欣赏和鉴赏高雅的古琴艺术。

知识与技能:认识古琴音色、形态、构造,学习基本演奏技巧,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和文化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古琴相关知识。

难点:理解古琴艺术的人文内涵和深远意境。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思考视频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绝弦的故事。

师:同学们说的太对了,这就是“知音”的典故。

师:视频中演奏的乐器是什么,音色又是什么样的呢?生:古筝;古琴;不知道;音色是深沉古朴,余味悠长的。

师:古琴和古筝的确有相似之处,但在形制音色上还是有区别的,古代文人常用古琴来表达情感,因此琴也是四艺之首。

【设计意图:通过“知音”典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将传统文化与古琴艺术直接联系在一起,加深了学科间的渗透和交流。

】(二)认识古琴师:同学们,你们愿意去了解和认识古琴吗?生:愿意。

师:下面让我们来详细的介绍一下古代传统乐器的大家长——古琴。

(课件介绍古琴的历史文化、构造、喻义)生观看并学习。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古琴和我们大家的身体结构有什么联系吧。

生(交流讨论后):和我们人体相似,都有头颈肩腰尾足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对啊,古琴的结构与凤身是相对应的,别看乐器不大,可是“五脏俱全”。

人琴合一看起来形态也很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古琴的基本知识,体味古琴构造的形态美,感悟其中蕴含的人文内涵。

】(三)学习古琴师:同学们,古琴的意境十分高深,音色变换丰富,你们知道有哪些基本的技巧吗?生:不知道师:基本的演奏技巧是绰注吟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吧!生观看视频,学习基本技法。

八年级音乐教案八年级音乐教案(优秀11篇)

八年级音乐教案八年级音乐教案(优秀11篇)

八年级音乐教案八年级音乐教案(优秀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作者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编的八年级音乐教案(优秀11篇)。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一一、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的音乐学习,积累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聆听学习了国内外众多的音乐作品。

本节课授课教师选择的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欧美览胜”中的相关内容,以教唱意大利船歌《桑塔露琪亚》和欣赏以芬兰民歌改编的《在森林和原野》为主线。

授课教师运用聆听、歌唱、合作、小乐器教学等手段,引导学生从节拍、节奏型、情绪、演唱形式等方面,整体感知船歌的风格,辨别演唱和演奏形式的异同,并在整体感知歌曲的基础上,采用以学测评的模式,在教中学,在测中学,同时,感知欧洲当地的音乐文化。

二、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1.在聆听、演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教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

2.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认识意大利船歌的基本知识。

3.教师教学生用排箫吹奏《桑塔露琪亚》二声部旋律,为人声演唱的一声部旋律伴奏。

4.教师教学生辨别作品的演唱形式和演奏形式。

(二)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利用排箫为一声部伴奏。

2.能准确辨别出演唱形式及演奏形式、船歌、大小调。

(三)教学重点富有感情的。

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的主旋律声部。

(四)教学难点通过不同作品的赏析,分辨演唱及演奏形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辨歌曲,展示地图问题1:同学们,请仔细聆听作品,结合地图,找出相对应的国家。

问题2:观看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版本的《桑塔露琪亚》。

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的歌曲?设计意图:让学生分别聆听三首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片段,用地图导入国家,在复习歌曲的基础上,将已学知识有机串联起来,再运用视频介绍导入——意大利。

2.播放介绍意大利的视频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意大利的音乐及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节奏、速度与旋律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的时间通过节奏体现,节奏构成了音乐的生命 ,
任何音乐都具有节奏。节奏的最大特点是周期性地有规律延续,强拍和弱 拍循环往复、不断交替。
不同的速度直接影响着音乐的性格。 音 高 和 节 奏 构 成 了 音 乐 的 最 基 本 要 素 ,几 个 不 同 高 度 的 乐 音 和 某 种 样 式 的 节 奏 组 合 在 一 起 ,即 获 得 了 最 简 单 和 最 具 有 生 命 力 的 音 乐 形 式 — — 旋 律 。 对于传统的音乐概念来说,旋律是音乐的根本。
音乐的几种社会功能: 认识、教育、审美、实用
(可出论述题 详见书 5 页)
第二章
音乐的声音材料 音 乐 建 立 于 特 殊 的 音 响 — — 乐 音 。乐 音 是 有 规 律 振 动 的 声音 ,它 是 人 类
有意识创造出来的。乐音是音乐构成的最主要的物质材料 音乐的声音材料主要有两个来源:声乐和器乐
考研培训一站式辅导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笔记汇编
考研培训一站式辅导专家
《艺术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笔记汇编
音乐篇
第一章
音乐的基本概念以及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性 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实践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
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但它采用的声音材料具有非语义性的特征,正
军》
大型声乐套曲:《红军不怕远征难》
管弦乐:《瑶族舞曲》
交响诗:《嘎达梅林》《长征交响乐》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详见书 15 页)
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简况
古代与中世纪 公元 5 世纪到 14 世纪,是西方音乐历史中最长的时段。 中世纪音乐主要是基督宗教礼拜音乐,广泛传播的音乐是教堂礼拜唱歌的格

古琴演奏会主持人主持词古琴演奏会

古琴演奏会主持人主持词古琴演奏会

古琴演奏会主持人主持词古琴演奏会古琴,在我国渊远的音乐史与文学史长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文化内涵远远超出了音乐范畴,是最具有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传统艺术。

下面是给大家的古琴演奏会主持人主持词,仅供参考。

[主持人入场词]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朋友们:欢迎大家来欣赏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悦雅古乐府古琴队的专场演奏。

我是主持人刘炼。

今天邀请到场的演奏会的嘉宾有:***中国,自古以来是个音乐的国度,《高山》《流水》涵养了我们的民族气质。

在我们文明古国的大旗上,写满了优美的音乐。

在这优美的音乐中,有一种声音,永远在演奏,有一种声音,永远在起伏,这,就是古琴。

1.[《古琴文化介绍》]2.[《流水》主持人串词]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一起聆听这古代的绝响,聆听这奏响在今天的琴曲,聆听这传之于未来的音乐。

“高山流水吟不尽,空谷觅知音”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已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

而《流水》一曲极尽烟波浩渺、活泼潆洄之致。

1977年这首古者曲就被铸刻在美唱国“旅行”号太空飞船的镀金片里,昼夜不息地回响在茫茫的太空之中,寻觅着宇宙间的“知音”。

请欣赏琴曲《流水》3.[《平沙落雁》主持人串词]王昭君的哀怨,跨不过茫茫沙漠,“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只有南去的秋雁,才能将她对故乡的思念带给亲人。

秋雁来了,秋高气爽,水远沙明,一望无际的沙滩上一群大雁展翅飞翔,在空际盘旋顾盼,呼应鸣叫,这样一幅雅致清秀的图画使人产生安宁闲适之感。

请听琴曲《平沙落雁》4.[《酒狂》主持人串词]酒,可以让人沉醉,也可以让人清醒。

酒,可以让人成为勇士,也可以让人成为哲人。

酒,可以让人潦倒,也可以让人狂放。

阮籍的酒,让他欢乐,还是痛苦?在黑暗中,他将怎样把自己的思索寄托在美酒之中?请欣赏《酒狂》5.[《关山月》主持人串词]阴柔是一种美,阳刚更是一种美,是一种属于男性的刚强有力、一往无前、气壮山河的美!在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中,这种属于男性的美,是黄钟大吕,是家国情怀,是慷慨悲歌。

清音了了,魂牵梦绕

清音了了,魂牵梦绕

清音了了,魂牵梦绕作者:崔佳来源:《走向世界》2011年第24期古琴原名“琴”或“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

其不仅为“四艺”之首,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八音之首。

“古琴音深邃苍远、空灵飘逸,古琴文化儒、释、道思想于一身。

”在千百年的流传中,古琴的演奏已经从一种技能变成一种文化蕴涵的标志,古琴的角色也从演奏乐器发展成一种标志着儒雅风范的文化收藏,于是古琴的收藏也定格为文人雅土对古琴所蕴涵的风雅追求。

纵观古琴的发展历史上,“唐、宋、明”无疑是三个关键的时代。

唐朝是琴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可以说古琴制琴技艺在唐代已经发展到了鼎峰。

唐朝古琴无论从音质、形制还是历史价值,皆是历代琴器中不可多得的顶级至宝。

宋代乃唐以后制琴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代,上承唐代优良斫琴传统,加以帝王公卿之重视、文人学者之喜爱,渐而形成极具代表性之时代风格。

较之唐琴“体大、身圆、漆色富贵伏羲式”的时代风格,宋琴体形渐趋扁平狭小,至中晚期之琴多呈肩耸而狭,尤以仲尼式为然,自然就有了“唐圆宋扁”之说。

宋时大力发展琴之文化,宋太宗本人就爱听古琴演奏,还将古琴的七弦增为九弦,并为之改日曲、创新调。

宋徽宗赵佶曾搜罗天下名琴藏于万琴堂,因此,宋文人大夫偏爱古琴音乐,琴乐在社会昌行一时,范仲淹,欧阳修等均善琴。

宋代古琴形成京师琴派、江西琴派、两浙琴派等众多流派。

最后,明代使古琴进入了一个稳定持续发展并不断承旧趋新的时期。

明代开朝皇帝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为了巩固政权,继续发扬儒家思想及传统文化,邀居住在江南的古琴家至京师开展活动,七弦琴在皇家的关注之下逐渐兴起来。

古代造琴基本分为三类:一是圣人造琴,如仲尼式、神农式、伏羲式等;二是文人造琴,如落霞式、蕉叶式、连珠式等;三是帝王造琴,如襄王琴、璐王琴等。

每一种琴的式样都是反映出作者自身的思想语言。

唐神农式(清风款)“清风”款琴为神农式,琴长126厘米,琴额宽21厘米,琴肩宽22厘米,琴尾宽15.5厘米。

传承千古情杳杳觅琴音

传承千古情杳杳觅琴音

传承千古情杳杳觅琴音作者: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21期2014年11月10日,“2014第三届中国国际西湖琴会”新闻发布会,在杭州红星剧院召开。

“琴棋书画”中琴是“文人四友”之首,也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自古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是汉文化中的无价瑰宝。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古琴“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古琴的艺术价值受到了世界的肯定。

古琴琴音作为中国的传统音乐和文人音乐,数千年来古琴一直承载着儒、释、道的文化精髓。

而在“中国古琴之都”杭州,历来有以琴会友,弹琴、品茗、切磋技艺的传统。

自民国以来,先后有汪庄主人及夫人、徐元白、铁海道人等先生组织各种以琴会友的活动,其中由徐元白先生组织的西湖月会,便是西湖琴社的前身。

2011年,首届中国国际西湖琴会在杭州红星文化大厦举行,被誉为“天下第一琴会”。

2012年第二届中国西湖琴会举办时,杭州被授予“中国古琴之都”称号。

2014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西湖琴会即将在12月12日至14日亮相杭城,本届中国国际西湖琴会由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两岸四地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主办,杭州红星文化大厦有限公司红星剧院、杭州东西文化艺术中心、华音网、龙音制作有限公司、杭州日报联合承办,浙江省音乐家协会、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参与协办。

届时,斫琴展、研讨会、名家雅集、浙派古琴比赛、古琴研讨会,以及最负盛名的古琴名家音乐会,都将在杭城一一呈现。

在前两届琴会关心古琴文化传承、喜爱古琴的雅者及琴界各位前辈的一同支持和关心下,“2014第三届中国国际西湖琴会”承载了杳杳数千年古韵的古琴文化,将再次在“琴都”杭州一展风采。

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琴传承政府支持关注传统文化在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是全世界文化宝库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

近年来,中国各地纷纷兴起了一阵“国学热”、“古琴热”,这是珍惜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的体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名称第七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主题编排教学内容的。

《文言文二则》中,《伯牙鼓琴》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表现了伯牙、子期之间令人动容的真挚情谊。

《书戴嵩画牛》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

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

《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京剧趣谈》主要介绍了传统戏曲京剧中“马鞭”“亮相”等表现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京剧的艺术特色和魅力。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每篇课文中都给我们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

《伯牙鼓琴》中俞伯牙的琴声让钟子期想到了高山流水,我们的耳边仿佛也想起了那优美的琴声;《月光曲》中贝多芬在月光下弹奏的第二首曲子让穷兄妹俩看到了异常美丽逼真的景象。

《京剧趣谈》中
单元主备人:。

《走进古琴》教案设计

《走进古琴》教案设计

《走进古琴》教案设计教材分析:选自人教版第三单元《华夏古韵》之《古琴》。

古琴是中国文化艺术中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积淀最深厚的国粹艺术。

从伏羲氏削桐为琴至今,先辈们留下了三千多首琴曲以及完整的琴学理论,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琴学体系。

通过对古琴音乐文化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母语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设计思路:古琴是中华历史中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乐器,由于它一直被当作帝王文人的专利,与人民大众相距较远。

针对这一现象,《走进古琴》这一教学内容设计上的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古琴所要表达的音乐文化内涵。

因此,本设计不仅定位在对古琴琴曲、琴歌的学习,还包括对古琴音乐文化内涵的探究,并进一步寻找其文化中音乐本身的价值。

本设计首先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琴的资料;其次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参与实践、探究的环境,做到以学生为本;再次,整合教学内容把内容分为:(1)认识古琴;(2)感受古琴;(3)表现古琴;(4)拓展延伸四大模块,使学生在认识、欣赏、交流、表演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1、了解古琴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母语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通过欣赏琴曲、学唱琴歌,了解古琴的音色、琴曲的音乐内涵,感受和体验琴歌的艺术魅力。

3、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创编音乐情景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感受古琴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学习琴歌的独特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音乐:欣赏古琴独奏曲《流水》音乐片段。

二、导入:导言:1977年,美国科学家从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中选择了部分音乐作品,代表地球文化的精华,刻成一张唱片搭载在“航行者号”太空船上,发往浩淼的太空,作为人类的使者去寻求“宇宙间的知音”。

被认为是“人的意识与宇宙的交融”的古琴曲《流水》即是其中之一。

今天让我们伴随着深沉而浑厚的旋律走进古琴的世界,去揭开这一吉老乐器神秘的面纱。

三、新课教学:(一)认识古琴1、讲一讲:古琴自产生以来,就与历代的文人雅士结下了缘,有关古琴的传说和美谈己使它的艺术价值超过了一般乐器。

古琴雅集主持词

古琴雅集主持词

古琴雅集主持词借鉴诗词和散文诗是主持词的一种写作手法。

在当今不断发展的世界,主持成为很多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环,那么你知道主持词如何写吗?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古琴雅集主持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琴雅集主持词1开场语: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广中华传统音乐艺术,大庆古琴第一人刘文涛先生将为我们奉上一道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盛宴,让大家近距离接触和欣赏古琴这一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今天我们在此举办古琴雅集。

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古琴的音乐神圣高雅,坦荡超逸。

古琴作为琴、棋、书、画文人四艺之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钟爱,被推崇为中国国乐。

古人把古琴称为圣人之物,传道之器,认为通过“琴”便能“上下与天地同流”,亦能与“万物合一”。

古琴具有强烈人文归属感,古人用它抒发情感,寄托理想。

古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

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能力上,没有一件乐器可以与古琴相比拟。

古琴雅集正式开始:中场串词:1 《良宵引》描写了一个安静而美好的夜晚,“曲小而气度安闲”, “其中吟、揉、绰、注,起、承、转、合,井井有条,浓淡合度,意味深长”,将人们引入夜色朦胧的.意境。

2酒狂,传说为竹林七之一的阮籍所作的《酒狂》,乐曲通过醉酒的神态抒发心中郁闷不得志。

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

3梅花三弄。

聆听婉转、悠扬的《梅花三弄》,很容易让人沉浸在梅花的高洁与清逸中,陶醉于梅花的婀娜和傲气里。

4秋风辞. 秋风闺怨,当我抚琴,悠然感知。

相伴弦上暖暖余温,一手拨弦,一手绰注。

泛音点点,想象一勾残月当空。

此情亦是人间又一美景。

5忘忧.古语讲“乐以忘忧”,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聆听古琴曲《忘忧》,享受人生至乐的境界。

6红楼梦引子,下面请欣赏《红楼梦引子》,在幽幽的旋律中,体味曹雪芹笔下的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第6课 《散步》(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6课 《散步》(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6课 散步一、选择题(共14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酷.冬(kù) 散.步(sǎn ) 信服.(fú) 散.(sàn )落 水泡.(pào ) B .嫩.芽(nèng ) 铺.着(pū) 很累.(lèi ) 熬.(áo ) 果实累.累(léi ) C .分歧.(qí) 还.小(huán ) 拆.散(chāi ) 蹲.(dūn ) 勉强.(qiǎng ) D .一霎.时(shà) 水波粼.粼(lín lín ) 鱼塘.(táng ) 稳.(wěn ) 强.(qiáng )壮 【答案】D【解析】考查字音。

A.散步(sǎn )——sàn ;B.嫩芽(nèng )——nèn ;C.还小(huán )——hái ;故选D 。

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一眼望去,湖面上水波粼粼....,这景象真是美极了。

B .马的头部比例整齐,却有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 .公正断案是法官的基本职责,只有坚守公正,百姓才会信服..。

D .他俩在某个问题上有了分歧..,争得面红耳赤。

【答案】B【解析】A .水波粼粼:形容水面明净。

使用正确;B .各得其所: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在此形容马的神情与颈部的美相互配合得很好,使用有误;应使用“相得益彰”;C.信服:相信并佩服。

使用正确;D.分歧:指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

使用正确;故选B。

3.(2分)(22-23七年级上·辽宁盘锦·期末)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四节 高山流水志家国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四节  高山流水志家国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内容:1. 欣赏:广陵散流水2. 知识:古琴3.拓展与探究:教学目标:欣赏两首古琴曲-----《流水》和《广陵散》,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初步知道我国古代音乐概况和古琴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初步知道我国古代音乐概况和古琴的知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资料教材教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相互问好! 2.检查有无缺席学生!二.导入新课:1.导言:中国民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民族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基本上由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部分构成。

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面,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

所以,通过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才能使我们真正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2.名人名言:伟大的艺术都不失为民族与社会的写照。

-----黄自3.“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导入:4.出示课题:三.新课教学:1.古琴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

古琴最初为五弦,周代发展为七弦。

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形制已基本稳定,一直流传延续到现在。

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主要在士以上的阶层中流行,秦以后盛行于民间。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如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传说。

当时有名的琴师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襄等;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均已载入史册。

由于古琴谱的产生,不仅推动了当时古琴音乐的传播,而且对后世古琴音乐的继承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使中国古代音乐历史进入了一个具有印象可循的时期。

琴歌《黄莺吟》的艺术特点

琴歌《黄莺吟》的艺术特点

琴歌《黄莺吟》的艺术特点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江西古琴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YS30);江西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琴派与琴歌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S19239)。

摘要:江西古琴在漫长的历史中,每个阶段都有其发展的特点,而“江西琴派”的特点是以琴歌为主,一字一音,琴歌与古琴演奏相互配合,演奏者可以是自弹自唱,同时也可以是为他人进行伴唱。

琴歌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也是古琴艺术重要的表演形式之一,更是歌唱艺术的起源形式之一。

琴歌《黄莺吟》全名为《开指黄莺吟》,在元代的《事林广记》中记载了这一首短小的琴歌,这首琴歌借着黄莺在花丛中飞舞的情形以此表现出春日的欢欣。

关键词:江西琴派琴歌琴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尚书》中就有“搏拊琴瑟以咏”的记载,从这里可以看出最早琴和瑟两种乐器是和歌咏一起伴奏演唱的。

蔡邕在《琴赋》中对琴乐有着独特的见解,就有文字记载“感激弦歌,一低一昂”的描述,这充分肯定了琴歌的艺术表现力。

而嵇康的《琴赋(并序)》中也有“拊弦安歌”和“何弦歌之绸缪”等相关琴歌的记载,这两句都写出了音乐演奏和歌唱的状态。

宋代《琴史》卷六中就有提到:“古之弦歌,有鼓弦以合歌者,有作歌以配弦者,其归一拨也。

盖古人歌则必弦之,弦则必歌之。

请发于中,声发于指,表里均也”。

[1]文中的“弦歌”主要指伴着琴声而歌,古琴的弦歌不论是鼓弦合歌还是作歌配弦,都表现出弦与歌相辅相成的艺术特点。

由此可以看出,宋代是琴歌较为繁荣的时期,琴曲的内容和题材相对都很丰富,由此背景下创作出的琴歌作品音乐性很强,在《尚书》中也有记载“声依咏,律和声”的说法,这也写出了规范音律对曲调的重要性,所以调式调性的丰富也使得音乐的色彩更为浓厚而具有韵味。

宋代也是文化较为繁盛的时期,由此也使得更多丰富的文化元素与古琴音乐相结合,所以创作出较多文化气息强烈的古琴音乐作品,也深受古琴音乐文人和士阶层的喜爱。

挖掘音乐中的德育因素,努力提高学生德育水平

挖掘音乐中的德育因素,努力提高学生德育水平

-091-2021年第03期(总第255期)摘 要:音乐是情绪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小学音乐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在音乐中提高审美情趣,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

音乐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教师要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学生从善、向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教育功能;审美情趣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3-0091-02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人用勤劳与善良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中国人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进取,努力奋进,在劳动中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经典音乐作品,为劳动人民谱写了一首首赞歌,中国文化随着中国传统音乐而得到不断流传与发扬光大。

因此,中国的音乐与文化紧密相连,共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音乐文化。

《小学德育纲要》明确指出,小学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德育因素,教师要以音乐为载体,在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渗透德育,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养成爱祖国、爱集体、爱家乡、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该如何挖掘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欣赏传统音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小学教材中,传统音乐欣赏作为重要的内容而被学生所了解并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琴
4.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
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许多多
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 有内涵,异常丰富,故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 画”之首;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 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 淳厚优美,悠扬悦耳。
古琴
5.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 谱”,到了唐朝后称“减字谱”;而古 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 谱”、“五线谱”。
古琴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古琴
中 国 古 典 十 大 名 曲
古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 桐和七弦琴,是中国汉族传统 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 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 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 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 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 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 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 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 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 必修的科目。
文人气度,这正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灵魂所在。古琴音乐最
善于用“虚”“远”来制造一种空灵的美感,追求含蓄的,内 在的神韵和意境。它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表面上极其简约,
散漫的形式。同学们只有用心去体会古琴音乐,才能明白中国
音乐的博大精深有更深刻的了解。
在历史上有很多乐器被淘汰, 其 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音色与其它乐 器过于相似,因而失去了个性特征。 例如排箫即因其音色与洞箫相近而 失传多时,瑟也因其音色与筝和箜篌
古琴
相近而几乎绝迹。古琴之所以能够
被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文人士 大夫所看中,本身也正说明了它有自
身的独特与过人之处。
古琴
同学们,古琴不仅音色优美,同时还具有精深高妙的美学内 涵,深沉蕴藉,飘洒潇逸的风格特点,古色古香,典雅质朴的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古琴故事
Title Text
泠泠七弦 ,响彻太空(走进名曲《流水》)
• 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航行 者”号太空船上,放置一张可以 循环播放的特制唱片,其中录有 多种语言和代表性音乐,包括管 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 水》。这首曾经由春秋时代著 名琴家伯牙的弹奏而与钟子期 结为知音好友的古曲,如今又带 着探寻地球以外天体“人类” 的使命,到茫茫宇宙寻求新的 “知音”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古琴与古筝的区别
• 1.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形成了3000多年前的,传 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相 传秦时有婉无义者,将瑟(乐器)传与两个女子,二女要争,引破 为二,所以称“秦筝”。这是两者形成年代上的区别。
古琴曲流水播放地址:
古琴
https:///x/page/l03783icqb1.ht ml
聆听琴曲后,同学们有哪些感受呢?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并举手发言, 谈谈自己的感受
刘长卿《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古琴
嵇康在《琴赋》:“物有盛衰,而此(古琴)无变;滋味有猒,
古琴

琴筝之辨
Title Text
古琴与古筝的区别
古琴
古 古 筝 琴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
广陵散
• 嵇康以善弹《广陵散》著称,传说他弹此曲是由仙人所授:在一次出游中, 嵇康夜宿华阳亭,当他弹琴时,忽然有自称古人的来客求见。两人共谈音律, 非常投机,后来仙人索琴弹奏一曲,将其授于嵇康。这首乐曲声调绝伦,它 就是《广陵散》。嵇康酷爱《广陵散》,不但从不教人,而且临刑之时,从 容不迫,慨然弹奏此曲,把自己的满腹怨恨和对政权统治黑暗的不满在演奏 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遂成千古佳话。《晋书"嵇康传》载:“康将刑东市,太 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曰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 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 士,莫不痛之。”
走进古琴
讲 述 时 间 : 年 月 10 2017
讲 述 人 : 陈 涛
目录
Title Text

Title Text

古 琴 故 事
Title Text

Title Text

何 为 古 琴
琴 筝 之 辨
琴 韵 流 长

何为古琴
Title Text
十 大 名 曲 中 八 首 为 古 琴 曲
《《《《《 平胡阳夕高 沙笳春阳山 落十白箫流 雁八雪鼓水 》拍》》》 《》《《《 十《渔汉梅 面广樵宫花 埋陵问秋三 伏散答月弄 》》》》》
• 2. 古琴琴身以独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 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古 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 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增加到 24-26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 属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
而此不勌,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 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 以广意”
“士无故不撤琴瑟”
广陵散
古琴
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 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唤他进宫演奏,聂政终 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注:《史记》则言为严仲子与韩相侠累 有睚眦之怨,严仲子闻聂政之名,聂政以母在,不从;母死丧毕,聂政怀之,遂报严 仲子,刺韩相侠累,自己毁容以不连累亲友,韩人暴尸街头,无人识;其姊闻之,以 为乃其弟,赴认之,大哭而死。见于《史记· 刺客列传》)。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
古琴
古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 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要求:1.用心聆听琴曲,仿佛自己置 身于高山流水之中,体会其中的情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
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要求:2.思考琴曲的特点,管平湖是 怎样演绎出流水的神韵的?
古琴
嵇 康 画 像
古琴

琴韵流长
Title Text
琴乐是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必修课。“琴 趣之清雅可以禁制淫邪,正人心也。”是故 “君子无故不撤琴瑟。”甚至于有“琴音调而 天下治”之说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古人 以琴诚意进而正心,修齐治平。弹琴需要清明 的心境,非清心不能尽其妙。故而弹琴也是一 种心境和心智的修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琴是 修身养性的道器
古琴
管平湖演奏
走进名家
• 管平湖(1897-1967),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画家;祖籍江苏 苏州,生于北京一个艺术世家;名平,字吉庵,仲康,号平 湖,自称门外汉;清代名画家管念慈之子;从小随父学习绘画、 弹琴,幼年丧父后,广泛求艺,拜杨宗稷为师;师从名画家 金绍城,学花卉、人物,擅长工笔,笔法秀丽新颖,不为 成法所拘,为"湖社"画会主要成员之一,后任教於北平京 华美术专科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