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名词解释渗流地下水在岩石

合集下载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因为流速V=Q/A,故达西定律也可以用式(56)来表达。 V=Ki(5-6) 式中,V为渗透流速(m/d或cm/s)。
由式(5-6)可知,K是水力坡度为1时的 渗透流速,称为渗透系数。渗透系数可以用来 比较不同岩石的透水性,是水文地质学中一个 非常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在满足生产要求和方便研究的前提下,可以不将含 水层概括为均质各向同性、均质各向异性、非均质各向 同性和非均质各向异性的含水层。所谓均质各向同性就 是指渗透系数在含水层的任何空间位置上、任何渗透方 向上均为一个常数;如不为常数则属非均质各向异性, 其余可类推。
对于渗透系数的测定,一般采用室内土柱试验(达 西试验)和野外抽水试验两种方法。一些松散岩石的渗 透系数参考值见表5-4,表见下页。
应该明确,渗透系数不仅取决于 岩石的空隙性质及水在空隙中的存在 形式,而且与地下水的一些物理性质 ,如黏滞性等有关。在具有同样空隙 的岩石中,当水力坡度相等时,黏滞 性大的水(或液体)渗透系数小。
一般情况下,当地下水的黏 滞性相近时可以不予考虑,但在 研究卤水时,不可忽视。因此, 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可以把渗透 系数看作衡量岩石透水性能的参 数。岩石的透水性能在不同空间 位置和渗透方向上是不一致的, 即渗透系数是不相等的。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工程地质Βιβλιοθήκη 工程地质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地下水在岩石空隙(孔隙、裂隙及溶穴) 中的运动称为渗流(渗透),地下水运动的 场所称为渗流场。渗流是在与介质发生密切 联系的条件下进行的,由于受到介质的阻滞, 地下水的运动远较地表水缓慢。
在岩层空隙中渗流时,水的质点有秩序 地、互不混杂地流动,称为层流运动。水的 质点无秩序地、互相混杂地流动,称为紊流 运动。一般认为渗流属于层流。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断面的水头,水头差为h;两断面相距L; (5)下端出口测定流量为Q。
0
0
图4-1 达西实验装置图
5.4.1.2 实验成果
Q KA h KAI L
Q AV
V KI
5.4.2 达西公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5.4.2.1 渗透流速(V) >>在达西定律表达公式中,渗透流速是一个宏观概念,并且
它很容易测量。 >>因此,必须把它与单个水质点在砂粒中寻路而曲折前进的
地下水迹线示意图
5.1.2.3 二者区别
流线和迹线都是流场中的一簇曲线,都与流 体的运动有关,但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概念:
>>流线反映的是某时刻流体的流速向量,迹线 是反映流体中某一质点不同时间走过的轨迹;
>>因此流线可看作水质点运动的摄影,迹线则 可看作对水质点运动所拍摄的电影。
5.1.3 过水断面与流量
5.4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5.4.1 达西定律
达西定律是法国水利学家H.Darcy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到的线 性渗透定律。
5断面面积A;
(2)上游置一个稳定的溢水装置→保持稳定
水头;
(3)实验上端进水,下端出水→示意流线;
(4)圆筒中上、下断安装测压管→测定两个
>>稳定流条件下,流体的流线与迹线重合!
>>严格说来,自然界中的地下水都属于非稳定流,但是, 但为了便于分析和运算,也可以将某些运动要素变化微小的 渗流,近似地看作稳定流。
5.1.7 均匀流与非均匀流
>>均匀流——在实际水流中,如果流线是彼此平行的直线, 而且在同一流线上的点,其实际流速相等,即沿水流方向实 际流速的大小和方向皆不变。显然,在均匀流中,质点的时 变加速度和位变加速度都等于零。亦即流体在运动过程中, 其运动要素不随坐标位置而改变!

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工程地质
地下水在岩层空隙中流动的现象称为渗流。在岩层 空隙中渗流时,水的质点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 称为层流运动。在具有狭小空隙的岩土(如砂、裂隙不 大的基岩)中流动时,重力水受到介质的吸引力较大, 水的质点排列较有秩序,故做层流运动。水的质点无秩 序的、互相混杂的流动,称为紊流运动。做紊流运动时, 水流所受阻力作用比层流状态作用大,消耗的能量较多。 在宽大的空隙中(大的溶穴、宽大裂隙及卵砾石孔隙 中),水的流速较大时,容易出现紊流运动。
时间内渗流量为
q V /t
图5-9 达西渗透试验装置图
同时读取断面1-1和断面2-2处的侧压管水头值 h1 和 h2 ,h h1 h2 为两断面之间的水头损失。 达西分析了大量试验资料,发现土中单位时间内渗透的渗流量q与圆筒断面积A及水头损失h
成正比,与断面间距l成反比,即
q kA h kAi l
地下水运动时,其运动规律服从达西定律或非线性 渗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律。
地下水在土体孔隙中渗透时,由于渗透阻力的作用,运
动时必然伴随着能量的损失。为了揭示水在土体中的渗透规律,
法国工程师达西(H. Darcy)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于1856年
总结得出渗透能量损失与渗透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即达西定
律。达西渗透试验的装置如图5-9所示。
装置中的①是横截面积为A的直立圆筒,其上端开口,在
其侧壁装有两支相距为l的侧压管。筒底以上一定距离处装一
滤板②,滤板上填放颗粒均匀的砂土。水由上端注入圆筒,多
余的水从溢水管③溢出,使筒内的水位维持一个恒定值。渗透
过砂层的水从短水管④流入量杯⑤中,并以此来计算单位时间
内渗流量q。设 t 时间内流入量杯的水体体积为V,则单位

地下水科学概论[整理版]

地下水科学概论[整理版]

《地下水科学概论》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地下水分布1. 地下水:分布在地下岩石空隙之中的水。

2.岩石的透水性: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

3. 结合水:由于固体颗粒表面的静电作用而吸附在颗粒表面的水。

4. 重力水: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重力作影响下运动的那部分水。

5. ★☆毛细水:在毛细力作用,水从地下水面沿着细小空隙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一个毛细水带6. 支持毛细水:由于毛细力的作用,水从地下水面沿孔隙上升形成一个毛细水带,此带中的毛细水下部有地下水面支持。

7.孔角毛细水:在包气带中颗粒接点上由毛细力作用而保持的水。

8. 悬挂毛细水:由于上下弯液面毛细力的作用,在细土层会保留与地下水面不相联接的毛细水。

9. 空隙:地下岩石中没有被固体颗粒或固体骨架占据的那一部分空间。

10. 多孔介质:含有空隙的固体称为多孔介质。

11.孔隙:松散的(或未固结的)固体颗粒之间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

12.★孔隙度:某一体积的孔隙介质中孔隙体积与孔隙介质体积之比。

13. ★孔隙比:某一体积孔隙介质内孔隙体积与固体颗粒体积之比14. 有效空隙:相互连通而能使水流通过的孔隙称为有效空隙。

15. 孔隙介质的比表面积:一定体积的孔隙介质中所有颗粒的总面积与孔隙介质体积之比。

16.裂隙:固结的和坚硬的岩石在成岩过程中或成岩以后由于受到一些地质营力的作用而形成的沿一定平面方向展布的空隙。

17.★裂隙率:一定体积的裂隙介质内裂隙的体积与裂隙介质体积之比。

18.溶穴:可溶的沉积岩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洞。

19.岩溶率:一定体积的岩溶介质内溶穴的体积与岩溶介质体积之比。

20. ☆容水度:一定体积的多孔介质完全被水饱和时所能容纳的水的体积与多孔介质体积之比。

21.★持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重力而保持于岩石空隙中的水量。

22. ★☆给水度:一定体积的饱水多孔介质在重力作用下释放出的水体积与多孔介质体积之比(重力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

水文地质学基础 第四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水文地质学基础 第四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四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渗透与渗流
渗透: 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
渗流是一种假想水流。
假想水流应满足下列条件: (1)性质(如密度、粘滞
性等)和真实地下水相同; (2)充满含水层的整个空
间; (3)运动时,在任意岩石
体积内所受的阻力与真实水流 相同;
(4)通过任一断面的流量 及任一点的压力或水头均和实 际水流相同。 渗流区或渗流场:假想水流所 占据的空间。
• 流线:是渗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 质点在此瞬时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
• 迹线:则是对水质点运动所拍的电影。在稳定流 条件下,流线与迹线重合。
一、均质各向同,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 正交网格。 • 分析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稳定流网。 • 徒手绘制定性流网
地下水的运动绝大多数服从Darcy定律。
二、非线性渗透定律—哲才(Chezy)定律
地下水在较大的空隙中运动且流速较大时,呈紊 流运动,此时的渗流服从哲才定律。有:
1
Q KI 2
1
V KI 2
即此时渗透流速V与水力梯度I的1/2次方成正比.
4.2 流 网
• 流网:在渗流场的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 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组成的网格.
2.层流和紊流
层流运动:水质点作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 紊流运动:水质点无秩序的、互相混杂的流动.
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速度一般较慢,大多为层流 运动。只有在大裂隙、溶洞中地下水流速大,才可能出现紊 流运动。此外,在抽水井附近小范围内,当降深很大时,流 速增大,也可出现紊流现象。
3. 稳定流和非稳定流
实际流速,ω有:
Q Kw h KwI Vw L
Q= ω/·u= ω·ne·u=

4.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的基本运动规律

4.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的基本运动规律

4.1 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渗透系数(K)的影响因素:
d0 —— 孔隙直径;γ——水的重率;μ——动力粘滞系数
K与岩石空隙性质、水的某些物理性质有关。
(1)孔隙直径大则渗透性强,取决于最小孔隙直径。 (2)圆管通道:形状弯曲而变化时,渗透性较差。 (3)颗粒分选性:比对孔隙度的影响要大。 (4)水的物理性质:粘滞性大的液体K<粘滞性小的液体
4.1 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4.1.4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K)是水力梯度等于1时的渗透流速,单位:m/d,cm/s. 关系: V = K I 1)I为定值时,K大,V大;K小,V小(V=KI); 2)V为定值时,K大,I小等水位线疏;K小,I大等水位线密。 渗透系数可定量说明岩石的渗透性:K大→渗透性强;K小→渗 透性弱。
Q K ω I K M 1 I H H H H b a b K a 2 L K 2 2 Ha H b 2L
4.2 流 网
流线(flow line, stream line)是渗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 线,线上各个水质点在此时刻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 迹线(path line)是渗流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 轨迹。
h1 0
K
M
h2
0’ L
dh dx 单宽流量为: v K dh dh q v K M 1 KM dx dx
qdx KMdh

L
0
qdx KMdh
h1 L h2 0 h1
h2
分离变量并积分:
q dx KM dh h1 h2 q KM KMI L
0 h1 L h2
h1 h2 h1 h2 qK KM I 2 L

第三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3、3 流 网
四、层状非均质中得流网
层状非均质介质就是指介质场内各岩层内部渗透 性为均质各向同性,但不同层介质得渗透性不同。水流 折射定律:
K1 tan1 K 2 tan 2
式中:K1--地下水流入岩层(K1层)得渗透系数; K2--地下水流出岩层(K2层)得渗透系数; θ1--地下水流向与流入岩层(K1层)层界法线之间
1、 等水位(压)线——潜水位(测压水位)相等得各点 得连线,称为等水位(压)线。 2、 流线——渗流场中某一瞬间得一条曲线,曲线上各水 质点在此瞬间得流向均与此线相切。 3、 流网——在渗流场得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 列等水头线与流线所组成得网络。
3、3 流 网
二、渗流场性质
(一)渗流场介质类型 均质—非均质;各向同性—各向异性
(2)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绘制得流线或等水头线
a、 定水头边界:相当于等水头线,等水头面。 b、 隔水边界:相当于流线。 c、 潜水面边界:无入渗补给时为流线
有入渗补给时,水面即不就是流线也不为等水头线
(3)按照“正交”原则,等间距内插其它得流线或等水头线。
3、3 流 网
河间地块流网
河间地块流网
3、1 地下水运动得基本特点
注意:
1、 自然界中地下水都属于非稳定流。 ⑴ 补给水源受水文、气象因素影响大,呈季节性变化; ⑵ 排泄方式具有不稳定性;
⑶ 径流过程中存在不稳定性。 2、 为了便于计算,常将某些运动要素变化微小得渗流,近似 地瞧作稳定流。
3、2 达西定律
一、实验条件
H、Darcy—法国水力学家,1856年 (以实验为基础研究时期)通过大量得室 内实验得出了达西定律。
3、2 达西定律
2、 求水平等厚承压含水层流量与承压水头线。 承压含水层由均质等厚得砂组成,隔水底板水平,地下水做水平稳定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地下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在地下岩石和土壤中流动,为生态系统和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水源。

地下水运动是指地下水在地下岩石和土壤中的流动过程,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一些基本规律。

本文将介绍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并通过事实举例进行解释。

一、地下水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地下水运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形、气候、岩石类型、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

其中,地形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之一。

地形的高低起伏会影响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水会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形成河流、湖泊、泉眼等水体。

气候也是影响地下水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的干湿程度会影响土壤和岩石的渗透能力,从而影响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和方向。

岩石和土壤的类型也会影响地下水运动。

不同的岩石和土壤具有不同的渗透能力和水储存能力,从而影响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和方向。

植被覆盖也会影响地下水运动。

植被的根系可以增加土壤的渗透能力和水储存能力,从而影响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和方向。

二、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1.地下水流动的方向与地形有关地下水流动的方向与地形有关,一般是从高处向低处流动。

在山区,地下水会从山顶、山腰向山下流动,形成山间河流和泉眼。

在平原地区,地下水会从中心向四周流动,形成河流、湖泊等水体。

例如,中国的黄河流域就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地区。

黄河流域的地势平坦,地下水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从中心向四周流动。

在黄河流域,地下水是重要的水源之一,支撑着当地的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

2.地下水流动的速度与渗透能力有关地下水流动的速度与渗透能力有关,渗透能力越强的岩石和土壤,地下水流动的速度就越快。

渗透能力强的岩石和土壤可以更好地储存和输送水分,从而支撑着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产生活。

例如,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大草原上有一个叫做奇卡斯特水源保护区的地方。

这个地方的地下水渗透能力非常强,地下水流动的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每小时几百米。

这个水源保护区是科罗拉多州最重要的水源之一,为当地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水文地质学基础:渗流的基本概念

水文地质学基础:渗流的基本概念

7 地下水运动规律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可以在饱水的岩层中或非饱水的岩层中进行。

实际生产中提出不少课题,都涉及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地下水运动是发生在岩石或土体空隙中的。

它和地表水流不同,其主要区别是地下水的运动缓慢,运动空间既有水流又有岩土颗粒存在,运动的阻力很大,地下水流在岩土空隙中作弯弯曲曲的复杂运动,研究地下水每个质点的运动情况即不可能又没必要。

地表水流中水质点充满于整个流速场,水流是连续的。

7.1 渗流的基本概念地下水在岩石空隙(孔隙、裂隙及溶隙)中的运动称为渗流。

研究渗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1)在生产建设部门:如水利、化工、地质、采掘等部门。

(2)土建方面:如给水、排灌工程、水工建筑物、建筑施工。

(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回灌)防止水污染方面。

(4)保持路基处于干燥稳固状态并防止冻害—降低地下水水位。

(5)涉及地下水流动的集水或排水建筑物—单井、井群、集水廊道、基坑、机井、坎儿井。

7.1.1 水在土壤中的状态水在土壤中的状态可以分为汽态水,附着水,薄膜水,毛细水和重力水等类型,其中对渗流起主导作用的是重力水与毛细水。

(1)重力水(Gravitational water):指在重力及液体动水压强作用下流动的水,是本章主要研究的对象。

重力水与毛细水的界面为潜水面,浸润面(Water table)。

(2)毛细水(capillarywater):指的是地下水受土粒间孔隙的毛细作用上升的水分。

毛细水是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

7.1.2 土的渗流特性透水性指土壤允许水透过的性能,用渗透系数k的大小表示其透水强弱。

土壤透水性能不随地点改变的土称为均质土(Homogeneous soil);否则为非均质土(Heterogeneous soil)。

土壤在同一地点的各个方向的透水性能都相同(各个方向的渗透系数相同)的土为各问同性土(Isotropic soil),否则为各向异性土(Anisotropic soil)。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10第十章 地下水的渗流运动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10第十章 地下水的渗流运动
7、地下水流向井的运动-非完整井抽水(自学)
8、地下水流向井的运动-井抽水个公式的应用 (1)计算水位和降深 (2)评价地区开采量 (3)估算水文地质参数
参见水文地质手册P546
第十章 地下水的渗流运动
注意:更正公式错误
第十章 地下水的渗流运动
9.地下水流向井不稳定运动 地下水流向井非稳定运动,在抽水过程中地下水的运动状态是随时间而变化, 即动水位不断下降,降落漏斗不断扩大,直至含水层的边缘或补给体,其相应的计
第十章 地下水的渗流运动
2、达西定律 渗流速度与实际流速的关系
实际流速
渗流速度
第十章 地下水的渗流运动
2、达西定律
渗透系数(K) 渗透系数——水力梯度等于1时的渗透流速。
关系: (1)I为定值时,K大,V大;K小,V小(V=KI); (2)V为定值时,K大,I小←→等水位线疏;K小,I大←→等水 位线密。
第十章 地下水的渗流运动
5、地下水流向井的运动-潜水完整井稳定流公式
地下水通过任意断面(距离井心为r)的流量:
第十章 地下水的渗流运动
5、地下水流向井的运动-潜水完整井稳定流公式
此为潜水完整井裘布依公式:
写成降深形式:
第十章 地下水的渗流运动
5、地下水流向井的运动-完整井稳定流承压井井群抽水
承压水井群抽水:任意一点A处的降深SA
本节内容结束
第十章 地下水的渗流运动
1、渗流的基本概念 渗透: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叫渗透; 渗透性:岩石具有被水透过的性质,叫渗透性。
渗流三个条件: (1)断面流量相等假设 (2)断面水头/压力相等假设 (3)所受阻力相等相等假设
第十章 地下水的渗流运动
2、达西定律Leabharlann 1856年达西通过实验得到达西定律。

地下水科学概论

地下水科学概论

《地下水科学概论》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地下水分布1. 地下水:分布在地下岩石空隙之中的水。

2.岩石的透水性: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

3. 结合水:由于固体颗粒表面的静电作用而吸附在颗粒表面的水。

4. 重力水: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重力作影响下运动的那部分水。

5. ★☆毛细水:在毛细力作用,水从地下水面沿着细小空隙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一个毛细水带6. 支持毛细水:由于毛细力的作用,水从地下水面沿孔隙上升形成一个毛细水带,此带中的毛细水下部有地下水面支持。

7.孔角毛细水:在包气带中颗粒接点上由毛细力作用而保持的水。

8. 悬挂毛细水:由于上下弯液面毛细力的作用,在细土层会保留与地下水面不相联接的毛细水。

9. 空隙:地下岩石中没有被固体颗粒或固体骨架占据的那一部分空间。

10. 多孔介质:含有空隙的固体称为多孔介质。

11.孔隙:松散的(或未固结的)固体颗粒之间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

12.★孔隙度:某一体积的孔隙介质中孔隙体积与孔隙介质体积之比。

13. ★孔隙比:某一体积孔隙介质内孔隙体积与固体颗粒体积之比14. 有效空隙:相互连通而能使水流通过的孔隙称为有效空隙。

15. 孔隙介质的比表面积:一定体积的孔隙介质中所有颗粒的总面积与孔隙介质体积之比。

16.裂隙:固结的和坚硬的岩石在成岩过程中或成岩以后由于受到一些地质营力的作用而形成的沿一定平面方向展布的空隙。

17.★裂隙率:一定体积的裂隙介质内裂隙的体积与裂隙介质体积之比。

18.溶穴:可溶的沉积岩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洞。

19.岩溶率:一定体积的岩溶介质内溶穴的体积与岩溶介质体积之比。

20. ☆容水度:一定体积的多孔介质完全被水饱和时所能容纳的水的体积与多孔介质体积之比。

21.★持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重力而保持于岩石空隙中的水量。

22. ★☆给水度:一定体积的饱水多孔介质在重力作用下释放出的水体积与多孔介质体积之比(重力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

C.考研-水文地质学基础(3-4)

C.考研-水文地质学基础(3-4)
5.潜水含水层的厚度与潜水位埋藏深度不随潜水面的升降而发生变化。 ( × )
6.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 ( √ )
7.潜水位是指由含水层底板到潜水面的高度。 ( × )
8.潜水的流向是垂直等水位线由高水位到低水位。 ( √ )
9.潜水积极参与水循环,资源易于补充恢复。 ( √ )
(4)包气带水的运移受毛细力和重力的共同影响。
2.简述饱水带特征?
(1) 饱水带一般含有重力水和结合水。
(2) 饱水带的水体是连续分布的,能传递静水压力。
(3) 饱水带水在水头差的作用下可以发生连续运动。
3.潜水的水位动态一般随季节如何变化?
丰水季节或年份,潜水接受的补给量大于排泄量,潜水面上升、含水层厚度增大、水位埋深变浅。干旱季节排泄量大于补给量,潜水面下降、含水层厚度变小、水位埋深变大。
15.流线是渗透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 × )
16.在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正交网格。 ( √ )
17.在隔水边界附近,平行隔水边界为流线。 ( √ )
18.地下水分水岭是一条流线。 ( √ )
19.如果我们规定相邻两条流线之间通过的流量相等,则流线的疏密可以反映地下径流强度,等水头线的疏密则说明水力梯度的大小。 ( √ )
4.地下水运动时的有效孔隙度等于给水度。 ( × )
5.渗透流速是指水流通过岩石空隙所具有的速度。 ( × )
6.实际流速等于渗透流速乘以有效空隙度。 ( × )
7.水力坡度是指两点间的水头差与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之比。 ( × )
8.决定地下水流向的是水头的大小。 ( √ )
9.符合达西定律的地下水流,其渗透速度与水力坡度呈直线关系,所以渗透系数或渗透系数的倒数是该直线的斜率。 ( √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水文地质学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水文地质学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地下水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避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二、填空题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地质营力、致灾因子、生态环境因子、和信息载体。

三、问答题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答:(1)地下水赋存条件;(2)地下水资源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3)地下水的水质;(4)地下水动态规律;(5)地下水与环境的相互关系;(6)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浅表地下水之间的水文交换。

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2、地质循环:发生于大气圈到地幔之间的水分交换3、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4、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海陆内部的循环称为小循环。

二、填空1、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圈层的范围,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2、太阳辐射和重力水循环是水文循环的一对驱动力,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3、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三、问答题1、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地表水、包气带水及饱水带中浅层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而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圈。

水汽随风飘移,在适宜条件下形成降水。

落到陆地的降水,部分汇聚于江河湖沼形成地表水,部分渗入地下,部分滞留于包气带中,其余部分渗入饱水带岩石空隙之中,成为地下水。

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的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圈,有的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2、水循环对于保障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发展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不断转换水质得以净化。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名词解释渗流地下水在岩石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名词解释渗流地下水在岩石

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一、名词解释1.渗流: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

2.渗流场:发生渗流的区域。

3.层流运动:在岩层空隙中流动时,水的质点作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

4.紊流运动:在岩层空隙中流动时,水的质点作无秩序地、互相混杂的流动。

5.稳定流:水在渗流场内运动,各个运动要素(水位、流速、流向)不随时间改变。

6.非稳定流:水在渗流场中运动,各个运动要素随时间变化的水流运动。

7.渗透流速:地下水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平均流速。

8.迹线:渗流场中某一段时间内某一质点的运动轨迹。

9.水力梯度: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之比。

10.渗透系数:水力坡度等于1时的渗透流速。

11.流网:在渗流场的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流线和等水头线组成的网。

12.流线: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的流向与此线相切。

二、填空1.据地下水流动状态,地下水运动分为层流和紊流。

2.据地下水运动要素与时间的关系,地下水运动分为稳定流和非稳定流。

3.水力梯度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渗透流速就愈大。

4.渗透流速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水力梯度愈小。

5.渗透系数可以定量说明岩石的渗透性能。

渗透系数愈大,岩石的透水能力愈强。

6.流网是由一系列流线与等水头线组成的网格。

7.如果规定相邻两条流线之间通过的流量相等,则流线的疏密可以反映径流强度,等水头线的疏密则说明水力梯度的大小。

8.在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地下水必定沿着水头变化最大的方向,即垂直于等水头线的方向运动,因此,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正交网格。

9.流线总是由源指向汇。

三、判断题1.当含水层中存在强渗透性透镜体时,流线将向其汇聚。

(√)2.两层介质的渗透系数相差越大,则其入射角和折射角也就相差越大。

(√)3.达西定律中的过水断面是指包括砂颗粒和空隙共同占据的面积。

( √ )4.在渗流场中,一般认为流线能起隔水边界作用,而等水头线能起透水边界的作用。

( √ )5.渗透流速是指水流通过岩石空隙所具有的速度。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 ω (1)表达式中过水断面ω是指砂柱的横截面 积;在该面积中,包括砂颗粒所占据的面积 及空隙所占据的面积;而水流实际通过的是 空隙实际的过水面积ω’(图3-2),即:


度)
ω’=ωne
(ne为有效孔隙
过水断面Ω(黄色阴影)与实际过水断面(蓝色阴影)
有效孔隙度:重力水流动的空隙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显然,有 效孔隙度小于孔隙度。

物理意义: 渗透流量与过水断面面积和上、下游水头差成正比,与 渗透路径长度成反比。 根据水力学已知:通过某一断面的流量等于流速与过水断面 面积的乘积,即Q=ωv 因此,达西公式又可写成:

V= K I
式中:V——渗透流速。 物理意义:渗透流速与水力坡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三、参数物理意义
定义:水力梯度为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 相应渗透长度的比值。

表达式:

h I L
物理意义:单位长度渗透途径为克服摩擦阻
力所耗失的机械能;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理解 为驱动力。
4、渗透系数(K)
(1)物理意义 因为:K=VI 令: I=1 则: K=V 物理意义:渗透系数是水力梯度等于1时的渗透流速。 (2)分析 当I为定值时,K越大,则V越大;当V为定值时, K越大,则I越小。可见,渗透系数K可定量说明岩 石的渗透性能。 K不仅与岩石的空隙性质有关,还与水的某些物 理性质有关(如粘滞性)。当水的物理性质变化不 大时,可把K看成单独说明岩石渗透性能的参数。
地下水必定沿着水头变化最大的方向, 即垂直于等水头线的方向运动,因此, 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正交网格。
(二)流网的绘制 1、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确定的等水头线或流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名词解释
1.渗流: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

2.渗流场:发生渗流的区域。

3.层流运动:在岩层空隙中流动时,水的质点作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

4.紊流运动:在岩层空隙中流动时,水的质点作无秩序地、互相混杂的流动。

5.稳定流:水在渗流场内运动,各个运动要素(水位、流速、流向)不随时间改变。

6.非稳定流:水在渗流场中运动,各个运动要素随时间变化的水流运动。

7.渗透流速:地下水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平均流速。

8.迹线:渗流场中某一段时间内某一质点的运动轨迹。

9.水力梯度: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之比。

10.渗透系数:水力坡度等于1时的渗透流速。

11.流网:在渗流场的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流线和等水头线组成的网。

12.流线: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的流向与此线相切。

二、填空
1.据地下水流动状态,地下水运动分为层流和紊流。

2.据地下水运动要素与时间的关系,地下水运动分为稳定流和非稳定流。

3.水力梯度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渗透流速就愈大。

4.渗透流速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水力梯度愈小。

5.渗透系数可以定量说明岩石的渗透性能。

渗透系数愈大,岩石的透水能力愈强。

6.流网是由一系列流线与等水头线组成的网格。

7.如果规定相邻两条流线之间通过的流量相等,则流线的疏密可以反映径流强度,等水头线的疏密则说明水力梯度的大小。

8.在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地下水必定沿着水头变化最大的方向,即垂直于等水头线的方向运动,因此,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正交网格。

9.流线总是由源指向汇。

三、判断题
1.当含水层中存在强渗透性透镜体时,流线将向其汇聚。

(√)
2.两层介质的渗透系数相差越大,则其入射角和折射角也就相差越大。

( √ )
3.达西定律中的过水断面是指包括砂颗粒和空隙共同占据的面积。

( √ )
4.在渗流场中,一般认为流线能起隔水边界作用,而等水头线能起透水边界的作用。

( √ )
5.渗透流速是指水流通过岩石空隙所具有的速度。

( × )
6.实际流速等于渗透流速乘以有效空隙度。

( × )
7.水力坡度是指两点间的水头差与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之比。

( × )
8.决定地下水流向的是水头的大小。

( √ )
9.如果我们规定相邻两条流线之间通过的流量相等,则流线的疏密可以反映地下径流强度,等水头线的疏密则说明水力梯度的大小。

( √ )
10.渗透系数可定量说明岩石的渗透性。

渗透系数愈大,岩石的透水能力愈强。

( √ )
11.地下水分水岭是一条流线。

( √ )
12.在隔水边界附近,平行隔水边界为流线。

( √ )
13.在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正交网格。

( √ )
14.流网是等水头线与迹线组成的网格。

( × )
15.流线是渗透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 × )
四、简答题
1.叙述达西定律并说明达西定律表达式中各项物理意义?
式中:Q ——渗透流量;
w ——过水断面;
h ——水头损失(h=H 1-H 2,即上下游过水段面的水头差);
I ——水力坡度;
L ——渗透途径;
K ——渗透系数。

2.何为渗透流速? 渗透流速与实际流速的关系如何?
水流通过整个岩石断面(包括颗粒和孔隙)的平均流速。

渗透流速等于实际流速乘以有效孔隙度。

3.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
影响渗透系数的因素:岩石的孔隙性和水的物理性质。

I K L
h K Q ωω==
岩石孔隙越大、连通性越好、孔隙度越高渗透系数越大;水的粘滞性越小、渗透系数越大。

4.简述汇制流网图的一般步骤?
(1) 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确定的等水头线和流线。

(2) 流线总是由源指向汇。

(3) 根据流线和等水头线正交在已知流线和等水头线间插入其它部分。

五、论述题
1.在等厚的承压含水层中,实际过水断面面积为400m2的流量为10000m3/d,含水层的孔隙度为0.25,试求含水层的实际速度和渗透速度。

2.有三个地层,每个25m厚,互相叠置,如果在这个层组中设置一个不变流速的垂向水流场,使其顶部h=120m,底部h=100m,试计算内部两个边界处的h值(设顶部地层的渗透系数为0.0001m/d,中部地层为0.0005m/d,底部地层为0.001m/d)。

3.考虑一个饱和、均质、各向同性、长方形、垂向剖面ABC。

其上部边界为AB,底部边界为DC,左侧边界为AD,右侧边界为BC,使DC的距离为AD的两倍。

BC和DC是不透水的。

AB是一个不变水头边界,h=100m。

AD被分为两个相等的长度,其上半部分为不透水,下半部分是不变水头边界,h=40m。

试示意汇出流网图。

4.已知一等厚、均质、各向同性的承压含水层,其渗透系数为15 m/d,孔隙度为0.2,沿着水流方向的两观测孔A、B间距L=1200m,其水位标高分别为H a=5.4m,H b=3m。

试求地下水的渗透速度和实际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