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 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两则》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
1、新闻两则(八年级上)
毛泽东
课题:《新闻两则》课型:讲读修订:审核: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相关知识。
2、了解两则新闻的历史背景。
3、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4、培养学生阅读新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5、体会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及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学习重难点】
1、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2、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读
1、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给加点字注音
荻港()溃退()锐不可当
()歼灭()绥靖()阻遏()阌乡()
解释词语
锐不可当:
业已:
2、根据课后一题的提示了解新闻的结构特点。
3、朗读2-3遍课文,试着找出每则新闻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研读.赏析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检查预习
2、3
2、回顾历史,引导学生把握两则新闻战争的主题
(四)、问题探析
1、依据预习5,理清《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结构,并探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划分本则新闻的结构
(2)、标题中的“十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3)、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
2、研讨《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结构
3、引导学生品析两则新闻的特点
(1)、要求学生评析文中富有感情的词句,用“从……我听出了……”的句式说话。
如:从“1000余华里”,我听出了战线的广大。
(2)、完成课后二题,把握新闻语言准确、精炼的特点。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问题。
辽宁省委领导捐助希望工程
①本报沈阳3月30日电(记者迟洪江)②3月29日,辽宁省委办公厅将5万多元捐款送到市希望工程办公室。③这是省领导和办公厅近900名同志对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一片深情厚谊。
④辽宁省委书记顾金池提出,省委机关要带好头重视和支持“希望工程”建设,从整个民族的未来、民族的素质提高的战略高度认识和解决贫困地区辍学儿童读书问题。⑤他带头向希望工程捐款300元,省委其他领导和老同志也带头捐了款。
⑥朝阳市委决定,将以这笔捐款为基垫,在东北抗联英雄赵尚志烈士的家乡——朝阳县王伦沟乡尚志村建一所希望小学。
1、这则新闻的导语是第()句,主体是第()句,结语是第()句。
2如果把这则新闻的内容看作一件为希望工程捐款的事情,那么:
⑴、事情发生的原因是:———————————————————————————
⑵、事情的经过是:—————————————————————————————
⑶、事情的结果是:—————————————————————————————
3.第④句中加点的词“认识”和“解决”位置能否互换?请阐述理由。
冀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