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知识素养试题
小学语文素养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素养型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要求完成题目。
(1)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
故宫内有许多珍贵文物,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故宫博物院开馆时间为每天上午8点30分至下午4点30分。
但周一闭馆,特殊传统节日也会临时闭馆,请游客注意游览时间。
(3)游客可以通过预约系统提前预约票,也可以到现场购买门票。
提前预约可避免长时间排队等候,享受更好的游览体验。
1.1 根据短文内容,写出故宫博物院的两个特点。
(2分)答案:古建筑群之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2 故宫博物院周一闭馆的字样,在下列几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画龙点睛的修辞手法。
(2分)A. 比喻B. 倒装C. 排比D. 象征答案:B. 倒装1.3. 游客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提前预约故宫博物院的门票?(2分)答案:通过预约系统2.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要求完成题目。
(1)茉莉花,别名白花,别称香白、月桃。
属茉莉科植物,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2)茉莉花开花时间一般为每年的三四月份,花期较短,但花香扑鼻,令人陶醉。
(3)茉莉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被诗人赞美为“花中君子”。
在许多诗词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对茉莉花的赞美之词。
2.1 根据短文内容,写出茉莉花开花的时间和特点各一点。
(2分)答案:开花时间为三四月份,花期较短但花香扑鼻2.2 茉莉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2分)答案:被诗人赞美为“花中君子”二、诗词填空请根据下面的诗句,填入合适的词语,使诗句完整通顺。
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求______生,何处是归程?答案:船2. 《静夜思》 - 李白床前____明月光,疑是____地上霜。
举头望明____,低头思故乡。
答案:疑是、画、空三、写作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介绍,要求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提示:我家乡位于中国的南方,有着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小学语文素养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素养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只小乌龟叫小黑,它有一天遇到了一只小鱼叫小丽,它们成了好朋友。
小黑每天下午都会去河边和小丽一起玩耍。
小黑还教小丽唱了一首歌。
歌词是这样的:“好朋友,你我永远不分离。
好朋友,没有遥远的距离。
”有一天,小黑因为要搬家,告诉了小丽这个消息。
小丽非常伤心,她哭了起来,担心自己找不到新的朋友。
小黑安慰了小丽,并说:“不要担心,我们虽然不能天天一起玩耍了,但是我们永远是好朋友,你可以交到更多的新朋友,我也会一直支持你的。
”小丽听了,心情好了许多。
小黑搬走后,小丽每天都会来到河边,它和小黑约定好了,每天都要唱那首歌,表达他们之间的友谊。
问题:1.小黑和小丽是在什么地方成为朋友的?2.小黑教小丽唱了一首什么歌?3.为什么小黑要搬家?4.小丽听了小黑的话后,心情好多了吗?5.小丽每天都会做什么事情表达对小黑的友谊?答案:1. 小黑和小丽是在河边成为朋友的。
2. 小黑教小丽唱了一首歌,歌词是:“好朋友,你我永远不分离。
好朋友,没有遥远的距离。
”3. 小黑要搬家。
4. 是的,小丽听了小黑的话后,心情好多了。
5. 小丽每天都会来到河边,唱那首歌,表达对小黑的友谊。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妈妈,你知道同学们都争着为什么事发生争吵吗?”小明问妈妈。
“不知道,你和我说一下。
”妈妈疑惑地看着小明。
小明叹了口气说:“同学们都想坐在教室的第一排。
因为前排能听到老师讲的最清楚。
”妈妈微笑着说:“哦,原来是这样啊。
那你为什么不和同学们一起争,想坐在第一排呢?”小明想了一下,回答道:“我其实并不在意坐在哪个位置,我只要我能听到老师的讲解就够了。
”问题:1.小明为什么问妈妈同学们争吵的事情?2.为什么同学们争着坐在教室的第一排?3.小明为什么不和同学们一起争,想坐在第一排?4.小明最在意的是什么?答案:1. 小明问妈妈同学们争吵的事情是因为他想知道为什么同学们发生争吵。
小学语文素养考试题库及答案

小学语文素养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模样(mó yàng)B. 玫瑰(méi guī)C. 倔强(jué jiàng) D.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2.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3.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形容画龙时最后点上眼睛,使龙栩栩如生。
B.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C. 画饼充饥: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中的名句。
2. 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是比喻自欺欺人,其出自《》。
3. 请写出一句表达对祖国热爱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 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2.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中,“空游无所依”是什么意思?3. 文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作文题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描述你的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你对家乡的感情。
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D二、填空题1. 《春晓》2. 《韩非子·喻老》3. 例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
A. 沸腾(féi)氛(fēn)围B. 轻蔑(mèi)眺(tiào)望C. 瞭(liào)望模(mú)样D. 缤(bīn)纷模(mó)拟答案:C二、填空题1. 请用正确的词语填空。
(1)在老师的________(指导、指点)下,我们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他的话语中充满了________(鼓励、激励),让同学们都感到很温暖。
答案:(1)指导(2)鼓励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柳树发出了嫩绿的新芽。
公园里的花竞相开放,有的红艳艳,有的黄澄澄,还有的粉嫩嫩。
小鸟在树上唱着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老人们则坐在长椅上晒太阳,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1. 春天的景色有哪些特点?答:春天的景色特点包括小草发芽、柳树抽新芽、花朵开放、小鸟唱歌和蝴蝶飞舞。
2. 公园里的人们都在做些什么?答:公园里的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老人们坐在长椅上晒太阳。
3. 你认为春天给人们带来了什么?答:春天给人们带来了新生和希望,还有温暖和快乐。
四、作文题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参考范文: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
自从我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被医生治愈后,我就萌生了这个想法。
医生不仅是救死扶伤的天使,也是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安慰的使者。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像他们一样,用我的知识和技能去帮助需要的人。
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知道我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首先,我要好好学习,特别是数学和科学,因为这是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基础。
其次,我要培养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因为医生需要对病人负责,不能有任何疏忽。
最后,我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因为与病人的交流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我知道路途会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我的梦想终将实现。
【部编人教版】小学生语文知识素养问答题目含答案

A.王献之B.王羲之C.王珣
3、请将诗句补充完整:①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②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8
基础题
下面带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D)。
A.数落数字数九寒天数一数二
B.鸡冠三连冠冠冕堂皇张冠李戴
C.奔走投奔东奔西走疲于奔命
3、请根据提示说诗句: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
基础题
下列关联词语用得不正确的是( A )。
A、尽管你脑袋灵得很,如果不认真学习,还是得不到好成绩。
B、不管风霜雨雪,小明总是天天早起锻练身体。
C、只有全心全意地为同学服务,才能受到同学们的尊敬。
A、潘多拉B、雅典娜
C、阿波罗D、奥赛罗
3、请将名句补充完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7
基础题
以下是含“然”的成语,请补充完整:安然无恙泰然处之轩然大波荡然无存浩然正气
课外题
1、将下列习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
A、福无双至,B、,一波又起
C、捡了芝麻,D、,败事有余
5
基础题
下面四组汉字,全部不是翘舌音的一组是(A)
A、匝自册塞B、寸柴足子C、翠旨遂缩D、走诗尊颂
课外题
1.《红楼梦》的作者是(清)朝(曹雪芹),书中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了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2.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的代表作是《老人与海》描写一个老渔夫与鲨鱼搏斗的故事,赞美了人的灵魂与尊严。
小学语文知识素养大赛试题共八套(附答案)

小学语文知识素养大赛试题共八套(附答案)小学语文素养练题(一)1、XXX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
其中,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
唐代有诗仙李白,宋代有诗圣XXX,元代有诗鬼XXX,XXX等等。
2、在括号里填上和成语有关的姓名:完璧归赵(XXX),围魏救XXX(XXX),退避三舍(XXX),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XXX),纸上谈兵(XXX),一鼓作气(XXX),千金买骨(XXX)。
3、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根据《三国演义》中“XXX 定计火攻XXX”的故事演化而来。
4、问:“为是其智弗若与?”答:“非然也。
”古文解释:问:“他的智慧难道不如你吗?”答:“不是这样的。
”5、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指缝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嘴边里过去;默默时,便从XXX的双眼前过去。
我察觉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摸摸时,他又从指缝间溜走了。
6、古诗填空:A、观千剑而后识器,不负少年头。
B、落花时节又逢君,被恨飘残瓣。
C、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小学语文素养练题(二)1、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舍生忘死)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同甘共苦)别人遇到灾祸,不但不同情,反而感到高兴。
(落井下石)在危急的时刻,猛然想出办法。
(临危授命)2、“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三国。
3、“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XXX说的。
4、月亮的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下面是沙漠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甜瓜。
其中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戴银圈,手捏一柄长矛,向一匹猎豹扑去。
那猎豹却躲过了他的攻击,反从他的身边逃走了。
5、“无锡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城市。
”这句话是正确的。
(无法判断)6、请用“然”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并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2分)A、(自然)外公已去世XXX了,可我(依然)想念着他。
B、他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果然)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C、他们刚才还在有说有笑的,想不到一会儿(变幻)吵起来。
小学生语文素养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语文素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下面哪个词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A. 桌子B. 楼房C. 窗户D. 椅子2. 下面哪个词的意义与其他三个不同?A. 钟表B. 行李C. 鞋袜D. 书包3. 下面哪个词组的意义与其他三个不同?A. 开车B. 游泳C. 骑马D. 飞机4. 找出与所给词意相反的词。
漂亮:_______________5. 找出与所给词意相近的词。
快乐:_______________6.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A. 小牛B. 学习C. 医生D. 自行车7. 句子:“小明每天早上都跑步5公里。
”中的“每天早上”是什么成分?A. 主语B. 谓语C. 宾语D. 状语8. 句子:“大雨下得很大,我们只好呆在家里。
”中的“我们只好呆在家里”是什么成分?A. 主语B. 谓语C. 宾语D. 状语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1. 五笔输入法是一种______________输入法。
2. 小红拥有十本故事书,她共借给小明______本。
3. 下列词语中,符合同音字要求的是:花朵、滑稽、花朵、画图。
4. 下列词语中,符合反义词要求的是:上、下、中、高。
5. “四柱”中的“柱”字是什么意思?柱:________________6. “飞机”和“飞船”中的“飞”有什么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昨天,小明和小红一起去动物园参观。
他们先参观了猴子的园区。
小明非常喜欢调皮的猴子,观察它们玩耍的时候,不由得捧腹大笑。
接着,他们去参观了长颈鹿。
小红惊叹于长颈鹿优雅的身姿,她拿出相机拍下了这美丽的一瞬间。
最后,他们来到了熊猫区。
小明和小红悄悄靠近熊猫的围栏,仔细观察这些可爱的动物。
小红说:“熊猫真是中国的国宝啊,它们是如此的胖乎乎。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每天晚上,太阳都会消失,夜晚就开始了。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星星。
星星也是太阳的光。
但是星星是冷的,不像太阳那样热。
夜晚比白天冷,我们要多穿衣服。
星星很远,有的在地球上看不见,只能在天空看到。
每个星星都很亮,也有不同的颜色。
小星星,大星星,圆星星,方星星,它们都很美丽。
问题:夜晚比白天冷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夜晚太阳消失了,没有阳光照射,所以温度降低。
2.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学校里面有许多树木。
树木是我们的朋友。
它们有很多好处,可以给我们提供氧气。
在树下,我们可以享受凉爽的阴影。
树木也可以保护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不乱砍伐。
另外,绿色的树叶还可以美化环境,使我们的学校更漂亮。
问题:树木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好处?答案:树木可以给我们提供氧气,提供凉爽的阴影,保护水土,美化环境。
二、词语解释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 目的答案:目的是指行动或活动的目标、意图。
2. 传统答案:传统是指经过长时间发展形成的、代代相传的习俗、风俗或文化。
三、填空题1. 请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填入合适的词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不要(退缩)。
答案:退缩。
2. 请根据上下文语境,填入恰当的词语。
他们经常一起玩耍,(亲如)兄弟。
答案:亲如。
四、改错题请找出并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误。
1. 送给孩子一本书,让他们读读吧。
改正为:送给孩子一本书,让他们读吧。
2.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改正为: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亮。
五、作文题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篇关于“家”的作文。
答案:(根据个人喜好写一篇作文)以上为小学语文素养大赛的试题及答案。
希望参赛的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展示自己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加油!。
小学语文素养竞赛试题

小学语文素养竞赛试题一、汉字书写能力测试1. 请正确书写下列汉字,并注音:- 春()- 秋()- 明()- 暗()2. 请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 鸟()- 马()二、词语理解与运用1.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形容景色非常美丽。
()- 形容声音非常响亮。
()2.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他()地走进了教室。
- 她()地望着窗外。
三、句子理解与改错1. 阅读下列句子,找出错误并改正:- 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很多书籍。
-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爱护环境。
2. 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这个苹果很好吃。
四、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钻出来,嫩绿嫩绿的。
花园里的花朵也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小河里的鱼儿也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
1. 短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2. 短文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五、作文请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真实,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六、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七、文化常识1. 我国的四大名著是哪四部?2. 请列举出至少三位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八、综合应用1. 如果你是一名小导游,要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请选择一个节日,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它的意义和习俗。
2. 假设你是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需要播报一则关于学校即将举行的语文知识竞赛的通知,请你写一份简短的通知。
九、结束语通过本次小学语文素养竞赛试题的练习,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注】本试题为模拟试题,仅供参考。
实际竞赛试题可能会有所不同。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词的读音是错误的?A. 数学B. 书房C. 学校D. 果子答案:B2. 下列词语中哪一个词不合语法规则?A. 走进B. 爱上C. 游过D. 闯出答案:C3. 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的标点使用不正确?A. 我喜欢吃苹果,梨和葡萄。
B. 今天天气晴朗;适合出去玩。
C. 家里有猫、狗、鸟和鱼。
D. 他们约好一起去看电影,后来却一个也没来。
答案:B4. 下面哪个成语填入句子合适?他非常勇敢,常常能够冲在前面,像一只_______。
A. 老鼠 B. 乌龟 C. 鸟儿 D. 狐狸5. 下列诗句中哪个诗句是描写秋天的?A. 春天的花开成绿茵茵的世界。
B. 冬天的雪花纷纷扬扬洒满大地。
C. 秋天的果实红艳艳的挂满枝头。
D. 夏天的阳光照耀着蓝蓝的天空。
答案:C二、填空题1.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______。
”答案:心2.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______。
”(打一省名)答案:湖北3. 三个人齐心合力的话,就能够________山倒。
答案:移4. “学而时习之,不亦______乎?”(打一字)答案:说5. 汉字中“日”和“月”合在一起写,得到的字是______。
三、判断题1.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两个主要的诗词流派之一。
(√ / ×)答案:√2. 写字和打字都能够锻炼孩子的手脑协调能力。
(√ / ×)答案:√3. 拼音输入法是我们使用电脑输入文字最常用的方式。
(√ / ×)答案:√4. 在汉字中,“手”和“田”组成了“拜”的字形。
(√ / ×)答案:√5.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 / ×)答案:√四、简答题1.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成语。
答案:成语是由多个汉字组成的固定词组,具有特殊意义的短句,它们通常来自于古代的文学作品、民间故事或历史事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中。
2. 请给出一个你喜欢的古诗,并解释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个故事不是出自《伊索寓言》?()(A)狐假虎威(B)狼和小羊(C)狐狸和葡萄(D)农夫与蛇2、鸿雁传书的故事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A)史学家司马迁(B)汉武帝刘彻(C)常胜将军霍去病(D)不辱使命的苏武3、《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第三学段(小学5-6年级)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万字。
(A)150 (B)100 (C)70 (D)2004、请选出下列的成语主人公搭配正确的一项:()(A) 望梅止渴——刘邦(B)乐不思蜀——刘禅(C)指鹿为马——赵构(D)韦编三绝——老子5、《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应体现、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A)文史知识的综合运用(B)科技知识的综合运用(C)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D)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6、下列哪篇童话不是出自《安徒生童话集》。
()(A)《海的女儿》(B)《丑小鸭》(C)《皇帝的新装》(D)《白雪公主》7、古时候高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人是()(A)李白(B)李商隐(C)苏轼( D.陶渊明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粗犷(ɡuǎnɡ)狙(zǔ)击鳞次栉(zhì)比战战兢兢(jīnɡ)B.欺侮(wǔ)租赁(lìn)刚愎(bì)自用恪(kè)尽职守C.泥泞(nìnɡ)湖泊(pō)苦心孤诣(yì)惟妙惟肖(xiāo)D.浸渍(zì)提(tí)防引吭(hánɡ)高歌一叶扁(piān)舟9、以下几位诗人中,不是边塞诗人的是()(A)高适(B)岑参(C)王昌龄(D)孟浩然1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与下列哪座建筑有关?()A、岳阳楼B、滕王阁C、黄鹤楼D、蓬莱阁二、填空题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小学语文素养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素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欢心鼓舞B. 震耳欲聋C. 风和日丽D. 风尘扑扑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大声地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小明。
”B. 他大声地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小明。
”C. 他大声地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小明。
”D. 他大声地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小明。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C.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D.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4. 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是()A. 狡猾B. 机智C. 奸诈D. 善良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B. 风儿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C.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D. 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空。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兔子一样跳来跳去。
B. 他的脸色像纸一样白。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D.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响亮。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喜欢唱歌、跳舞和画画。
B.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叫了。
C. 他是一个勤奋、聪明、善良的人。
D. 他跑得快,跳得高,游得远。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一口气跑完了马拉松。
B. 他的力气大得可以举起一头牛。
C.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D. 他的眼睛像鹰一样锐利。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你不觉得他很聪明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C. 你难道没有看到那本书吗?D. 他难道不是最聪明的吗?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他为什么要去那里?因为他喜欢那里的风景。
小学语文素养的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素养的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______形式之一,被誉为“______之花”。
2. 成语是由几个字组成的固定______短语,概括了丰富的______经验。
3. 没有______的阅读,就没有______的写作。
4. 作文要注重______和______两方面的培养。
5. “______”是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成语,表示态度______。
答案:1. 文学;花2. 词;人类3. 广泛;灵感4. 思维;表达5. 一字;坚决二、选择题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选择最佳答案。
《聪明的一休》是一部以聪明机智的少年为主人公的连环画。
一休是明仁宗时代的一个少年,不仅机智,而且热心助人。
他喜欢解决各种难题和困境,经过多次磨炼,他成为了一个众人敬仰的人物。
一休的父亲是一名知名的学者,他给了一休______。
A. 玩具B. 书本C. 游戏D. 题材广泛的连环画答案:B. 书本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茉莉是一种香气怡人的花朵,被誉为“花中之王”。
茉莉花开放的时间很短,只有晚上才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人们常把茉莉花当作美丽和高雅的象征。
茉莉花为什么只在晚上散发香气?答案:茉莉花在白天易受高温炙烤,散发香气的化学物质会因受热而挥发殆尽,所以只在晚上才能闻到茉莉花的香气。
四、改错题下面的句子中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1. 小明虽然是个小孩子,但他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一百本书了。
错误:已经→ 已2. 他的父母经常鼓励他读书,所以他很容易获得了好成绩。
错误:了→ 的3. 小明把每晚的睡前故事当作一种娱乐,他很享受这个过程。
错误:把→ 把将4. 在一休的引导下,他们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
错误:引导→ 引领答案:1. 小明虽然是个小孩子,但他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一百本书。
改正:已→ 已经2. 他的父母经常鼓励他读书,所以他很容易获得了好成绩。
改正:了→ 的3. 小明把每晚的睡前故事当作一种娱乐,他很享受这个过程。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素养精彩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素养试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1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6、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9、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2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2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9、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3、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3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专题式默写答案示例:(答案不唯一,写对即可)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5、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水: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6、征战沙场: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之专业知识素养比赛模拟试题(三)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之专业知识素养比赛模拟试题(三)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正确的标点符号使用?A. “”(双引号)B. !(感叹号)C. ,(逗号)D. —(破折号)答案:C2. 下列哪个是正确的同义词替换?A. 愚蠢的—聪明的B. 快乐的—悲伤的C. 喜爱—厌恶D. 高兴—开心答案:D3. 下列哪个是正确的成语解释?A. 洗耳恭听:洗净耳朵,专心听取教益B. 画蛇添足:画了一条蛇又在上面加脚C. 杀鸡取糗:杀了鸡拿它的油D. 画蛇添足:因凑数而多画了蛇的脚,反而错了原意答案:D4. 下列哪个是正确的词语使用?A. 乖:不听话B. 买:食物C. 响:声音D. 摆:生病答案:C5. 下列哪个是正确的语言表达?A. 你要结实扎实地绑上B. 这是一本漂亮又有趣味的书C. 她是一位健康美丽的少女D. 我今天很高兴,你呢?答案:D二、填空题6. 成语“井井有条”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
答案:有条不紊,井然有序7. 请写出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的正确读音:“海底捞月”答案:hǎi dǐ lāo yuè8. “刚柔并济”中的“柔”的意思是__________。
答案:温和、柔软9. 请用“黎明前的黑暗”这个成语造句。
答案:黎明前的黑暗,总会被新的希望所填满。
10. 请写出下列成语的拼音:“言犹在耳”答案:yán yóu zài ěr三、简答题11. 请简述什么是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答案:修辞手法是在表达中采用的言语技巧,可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都是修辞手法的常见形式。
例如:“月儿弯弯,像一块银盘悬挂在天空中。
”12. 请简要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意义。
答案:寓言故事是一种以虚构的人、动物或物象作为形象,通过寓意和象征来表达含蓄道德教训的故事。
它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喻指明确,而且具有艺术性和启示性。
寓言故事能够引导人们思考、潜移默化地传递道德观念,对人们的品德修养和人生观念有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知识素养试题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选择题
1请把下列惯用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 )
(A)疾风知尽草(B)敏于事而呐于言(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请把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A 痉孪B罗嗦 C 迁徙
3、《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7000个汉字的字序排列使用的是汉字的五个基本笔画,它们是()。
A 横竖折撇捺
B 横竖撇捺折
C 横竖撇点折
4、下列句子中敬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本公司新推出两款超大液晶屏电视机,欢迎致电垂询。
B:阁下有什么不满,敬请留下宝贵意见,以待我们日后改进。
C:老先生,您高寿啊?
D:张先生,有时间的话,到我府上喝杯茶吧.
5、戏曲《女驸马》选段所属的剧种是()
A、黄梅戏
B、豫剧
C、越剧
D、京剧
6、《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第三学段(小学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A、150
B、100
C、70
D、200
7、“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的问题,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农”是指:()
A、农民农村农产品
B、农村农业农民
C、农民工农村农田
D、农民农民工农业
8、20XX年是新中国成立_____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______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_____周年。
A、60 90 80
B、60 89 91
C、60 88 82
D、60 86 83
9、“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人出于宋代,另外出于唐代的古文作家是()
A、韩愈和刘禹锡
B、白居易和柳宗元
C、韩愈和柳宗元
D、刘禹锡和白居易
10、请把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A、炫律
B、装帧
C、折伏
1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_____之间对话的过程。
”请你从下面选出正确的答案。
()
A、教师与学生
B、学生与学生
C、学生、教师、文本
D、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
1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的代表。
A、儿童中心论
B、教师中心论
C、劳动教育论
D、活动中心论
13、“鸿雁传书”的故事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A、史学家司马迁
B、汉武帝刘彻
C、常胜将军霍去病
D、不辱使命的苏武
14、下列诗句出自苏轼作品的是()
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千离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A、《天问》
B、《招魂》
C、《九歌》
D、《离骚》
16、请把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
A、谈笑风生
B、甘拜下风
C、一筹莫展
17、异形词指的是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声、韵、调完全相同),同义(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请把下面词语中不是异形词的一组挑选出来。
()
A、按语暗语
B、笔画笔划
C、掺假搀假
18、《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小学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篇(段)
A、160
B、60
C、70
D、240
19、儒家典籍“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
A、《春秋》
B、《周易》
C、《尚书》
D、《中庸》
20、请把下列词语中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 )
A、扑朔迷离
B、色厉内韧
C、安份守己
21下列哪一个故事不是出自《伊索寓言》?()
A、狐假虎威
B、狼和小羊
C、狐狸和葡萄
D、农夫和蛇
22、田园诗是以歌颂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样式,它的开创()。
A、陶渊明
B、贺知章
C、孟浩然
D、谢灵运
23、请把各组中正确的一个词语挑选出来。
A、①民信片②名信片③明信片()
B、①舶来品②拨来品③泊来品()
C、①挖墙角②挖墙搅③挖墙脚()
24、请把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
A、九霄
B、艳品
C、脏款
25、“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成语都出自《韩非子》,作者韩非是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
A 道家
B 法家
C 兵家
D 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