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编录方法

合集下载

岩土工程地质编录描述

岩土工程地质编录描述

附录H 岩土描述H。

1 一般规定H.1。

1 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岩石质量指标RQD。

对沉积岩应着重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

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可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5—90)、较差的(RQD=50-75)、差的(RQD=25—50)和极差的(RQD〈25).H。

1。

2 岩体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面的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

2 结构体的描述包括类型、形状、大小和结构体在围岩中的受力情况等;3 岩层厚度分类应按表H。

1.2执行。

H。

11 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2 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塑性指数定名;3 对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4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5 当土层厚度大于0。

5m时,宜单独分层.H.1.4 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1 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2 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3 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4 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5 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6 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

岩土工程勘察编录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编录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编录方法1. 岩石描述的顺序:名称、颜色、矿物成分、胶结物成分、结构、构造、风化程度、破碎程度(或裂隙发育程度及产状要素)。

对各类岩土描述颜色时,应将复色次色放在前,主色放后。

2.岩浆岩:a、按结晶程度: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b、按组成岩石的结晶颗粒的相对大小:等粒、斑状c、按组成岩石的结晶颗粒的绝对大小:粗粒(粒径大于5mm)、中粒(粒径2~ 5mm)、细粒(0.2~2mm)、微粒(粒径小于0.2mm)主要构造由:块状、带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及流面线等。

3. 变质岩:d、结构:变晶结构、压碎结构、变余结构e、构造:片状、片麻状、带状、斑点、块状对岩石的裂隙一般应描述其性质、张闭、充填及其连塑性,岩石裂隙根据地质力学属性可分为:压性、张性、扭性、压扭性、张扭性。

根据裂隙宽度可分为:小裂隙(小于1mm)、中裂隙(介于1~5mm)、大裂隙(大于5mm)。

对岩层、断层及裂隙产状的记录内容应当包括:倾角、倾向、密度等。

4. 碎石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的土。

描述内容及顺序为:名称、主要成份、成因类型、形状、颗粒级配、充填物成份性质及其百分比数、风化程度(坚固性)、密实度,对碎石土的成份的描述应指出碎块的岩石名称。

充填物为砂土时,应描述其密度、充填物为粘土时应描述其状态,并按其重量估计含量的百分比;无充填物:则研究其空隙大小,颗粒间的接触受否稳定。

密实度鉴别:a、密实:骨架颗粒含量大于总量70%,交错排列,连续接触,井壁稳定,铁镐挖掘困难。

b、中密:骨架颗粒含量介于60%~70%,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铁镐可挖掘,井壁有掉块现象,取出大颗粒处能保持凹痕面形状。

c、稍密:骨架颗粒含量小于总量的60%,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井壁坍塌,铁锹可挖掘。

5. 砂土:f、砾砂:粒径大于2mm占全重的25%~50%,四分之一以上的颗粒比麦和高粱粒大。

g、粗砂:粒径大于0.5mm超全重的50%,二分之一以上的颗粒比米粒小。

岩土工程勘察之岩心编录介绍课件

岩土工程勘察之岩心编录介绍课件

工程地质条件,如
稳定性、适宜性等。
岩心的定义和分类
岩心:从地下钻探 中取出的岩石样本, 用于研究地质构造 和矿产资源。
分类:根据岩石类 型和成因,岩心可 分为火成岩、沉积 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火成岩:由地壳内 部的岩浆冷却凝固 而成,如玄武岩、 花岗岩等。
沉积岩:由地壳表 面的岩石风化、侵 蚀、搬运、沉积和 压实而成,如砂岩、 泥岩等。
演讲人
目录
01. 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02. 岩心编录的基本概念 03. 岩心编录的方法和步骤 04. 岩心编录的应用和实例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01
岩土工程勘察 是工程建设的 基础,直接影 响到工程的质 量和安全。
02
岩土工程勘察 可以提供地质 资料,为工程 设计和施工提 供依据。
03
岩土工程勘 察可以预测 地质灾害, 减少工程风 险。
析和报告撰写
06
质量控制:确保 岩心编录的质量, 提高分析结果的
准确性
岩心编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岩心编录是岩土工
程勘察的重要环节,
用于分析地质条件、 地下水状况等。
1
4 岩心编录在环境评估、
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 也有广泛应用,为保 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
依据。
岩心编录可以帮助
工程师判断地质构
2
造、岩石性质,为
岩心编录在勘察中的作用
提供地质信息:岩心 编录可以提供岩土层 的地质信息,如岩石
类型、岩性、结构、 1
构造等。
指导工程设计:岩心 4
编录可以为工程设计 提供依据,如地基处
理、边坡稳定等。
确定岩土性质:岩心
编录可以帮助确定岩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岩土编录(工程地质-地基勘察-岩心编录方法)

岩土编录(工程地质-地基勘察-岩心编录方法)

钻探编录要求及参考资料 A7岩土编录内容:1)岩体的描述应包括岩石的描述和结构面的描述,岩石的描述应包括所属地质年代,岩石名称,颜色,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风化程度;结构面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的类型,性质,产状,发育程度,延展程度,贯通程度,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状况及充水状况等。

2) 碎石土应描述颜色,颗粒级配,母岩成分,风化程度,粒径,形状,充填物含量,性质和充填程度,湿度,密实度及成层性特征等。

3)砂土应描述颜色,颗粒级配,矿物成分,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及成层性特征等。

4)粉土应描述颜色,颗粒级配,包含物,湿度,密实度,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和成层性特征等。

5)粘性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颗粒级配,结构,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和成层性特征及状态等。

6)人工填土应描述物质组成(包括矿物成分,粒径,形状,含量),密实度,湿度,厚度,均匀程度,堆料来源,堆积方式及堆填时间等。

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定名为粉土。

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定名为粘性土。

塑性指数大于10而小于和等于17的土定名为粉质粘土。

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名为粘土。

岩石坚硬程度划分注:1表中代表性岩石除极软岩外不含强风化岩石;2 有岩石抗压强度测试成果时,应以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进行划分,无岩石抗压强度测试成果时,可通过定性鉴定划分;3 当岩体完整程度为极不完整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划分;4 表中天然湿度系指勘察期间现场岩石的湿度,建筑物使用期间岩体处于水位以下时按饱和状态对待。

沉积岩的分类粘土岩常见的结构类型与其特征按颗粒大小。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勘察记录簿员必备)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勘察记录簿员必备)

岩⼟⼯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勘察记录簿员必备)岩⼟⼯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前⾔近年来,随着国家及岩⼟⼯程勘察⾏业⼀系列相关规的颁布,对岩、⼟的鉴定和编录提出了新的规定,描述容和精度要求也更加严格,公司原编制的⼯程地质勘察岩⼟现场描述规程,已经不能满⾜现今野外⼯作的需要。

为了推⾏和适应现⾏国家标准,统⼀规我院野外描述的程序和容,指导岩⼟⼯程勘察基础⼯作,保证取得第⼀⼿资料的详实、准确、可靠,特编制本技术规程。

本规程由总则、岩⽯描述、碎⽯⼟描述、粘性⼟及粉⼟描述、特殊⼟描述和附录等章节组成。

容主要包括描述员的⼯作职责和常见岩⼟的鉴定描述要点。

岩⼟⼯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次1 总则 (1)1.1 ⼀般规定 (2)1.2 量尺记录………………………………………1.3 取样与测试……………………………………………1.4 地下⽔…………………………………………………1.5 探井验收及编录………………………………………2 岩⽯描述………………………………………………………2.1⼀般规定………………………………………………2.2岩⽯的鉴定与描述………………………………………3 碎⽯⼟描述………………………………………………3.1⼀般规定………………………………………………3.2碎⽯⼟的鉴定与描述………………………………………4 砂⼟描述……………………………………………4.1⼀般规定………………………………………………4.2 砂⼟分类与描述………………………………………5 粉⼟描述5.1⼀般规定………………………………………………5.2 粉⼟的鉴定与描述…………………………………6 黏性⼟描述……………………………………………………6.1⼀般规定………………………………………………6.2粘性⼟的鉴定与描述…………………………………7 特殊性岩⼟描述……………………………………………………7.1 湿陷性⼟…………………………………7.2 红粘⼟…………………………………7.3 软⼟…………………………………7.4 混和⼟…………………………………7.5 填⼟…………………………………7.6 多年冻⼟…………………………………7.7 膨胀岩⼟…………………………………7.8 盐渍岩⼟…………………………………7.9 风化岩和残积⼟…………………………………7.10 污染⼟…………………………………附录A附录B 现场记录表附录C 触探试验记录表ccgec岩⼟⼯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1 总则1.1⼀般规定1.1.1野外描述是岩⼟⼯程勘察⼯作基础容之⼀,应客观反映所揭露的地层属性和层位的分布,正确记录描述岩⼟对象的形状、特征及包含物等,为业资料分析整理提供准确完整的第⼀⼿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岩土的野外鉴别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岩土的野外鉴别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岩土的野外鉴别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岩土的野外鉴别1.野外编录中描述内容2.土的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的目力鉴别3.一般性土的野外鉴别4.岩石风化程度的野外鉴别5.钻探编录注意事项6.取水样注意事项连云港市建院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23年12月一、野外编录中描述内容:1.土的描述⑴粘土(粉质粘土):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

⑵砂土: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

⑶粉土: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

⑷淤泥:颜色,状态,包含物,有无臭味(可初判有机质含量),结构性,有无层理等。

互层: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夹层: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10—1/3夹薄层: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小于1/10且多次出现,2.岩石的描述: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岩石的质量指标RQD。

RQD:75mm金刚石钻头,双层岩芯管取芯,每回次大于10cm 的岩芯段之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

RQD大于90好的,75—90较好,50—75较差,25—50差的,小于25极差。

二、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的目力鉴别。

(1)光泽反应:1.方法:用刀切土并抹过土面,观察其切面。

2.评价:光滑程度,粗糙程度,光泽反应。

3.一般土的情况:粘土:光滑,有油脂光泽,颗粒越细光泽越明显,粉质粘土:切面稍有光泽。

粉土:无光泽,粗糙。

(2)摇震反应⑴方法:把土搓成小球,(天然含水量接近饱和的土)放在手掌上左右摇晃,另一手震击该手,如土球表面有水渗出,并呈现光泽,但用手指捏土球时,水分与光泽很快消失。

⑵评价:迅速,中等,缓慢,无。

⑶一般土情况:粘土:无,粉质粘土:缓慢,粉土:中等—迅速。

⒊韧性:⑴方法:把土搓成约3mm的土条,(天然含水量略高于塑限)再搓成土团二次搓条⑵评价:低,中,高⑶一般情况:粘土:能再次搓条,指压不碎。

岩土勘察野外编录1

岩土勘察野外编录1

野外编录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质编录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质编录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质编录廖可明(建材广州工程勘测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450)摘 要:在对岩石工程开展勘察工作中,地质编录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其高质量的记录了地质信息和地质情况,并且进行详尽的说明和描述,地质编录质量与工程勘察质量具有密切关系,是关乎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建设成本的重要因素。

本文主要针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质编录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行业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地质编录中图分类号:P752;TU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1-0189-2在对岩土工程开展勘察工作中,我国较为常用的勘查手段为井探和钻探,地质编录是获得准确地质信息的最基本以及最有效方法,通过地质编录能够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信息和地质现象,进行全面和准确的描述,其工作质量与勘察成果的可靠性具有密切关系[1]。

地质编录是工程勘察的重要工作,需要引起技术人员的重视和关注,但是该工作与编录人员的主观认识、技术素质和天气情况具有一定关系,地质编录内容容易出现不全面、不详尽的情况,甚至会漏掉重要的地质信息,进而为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因此,针对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编录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保障岩土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具有现实意义[2]。

1地质编录相关准则1.1 预测性地质编录能够提供给工程设计的计算参数值,和验算边坡变形和稳定性所需的数据,其中包括岩土体的力学属性、组合关系、充水状况、填充状况、风化程度、闭合程度、延伸程度、发育程度、结构面产状、等级、类型以及力学性能等[3]。

1.2 针对性地质编录需要详尽查明水文地质和边坡地质情况,确定边坡破坏形式和类型,其中包括:恶性地质现象的性质和范围、水文地质情况、场地气象、岩石完整程度、岩石风化情况、基岩面坡度和形态、覆盖层厚度、岩土形状、岩土成因、岩土类型和地形地貌。

同时,地质编录还要调查地下设施埋深和分布、基础埋深和形式、构筑物结构和荷载、坡顶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4-7]。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一、前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作为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文件,是确保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

编制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质量和编制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

其中,岩土工程包括但不限于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地下结构工程、地质灾害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等。

三、报告编制原则1. 报告应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当地的地质情况和工程特点。

2. 报告应符合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需要,具有可操作性。

3. 报告应符合国家规定和有关标准的要求。

4. 报告应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可读性。

5. 报告应符合保密要求,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

四、报告编制内容1. 勘察范围和勘察对象;2. 勘察目的和依据;3. 地质情况和勘察结果分析;4. 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5. 勘察过程和方法;6. 勘察数据处理和评价;7.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8. 勘察总结和结论。

五、报告编制要求1. 编制报告应按照工程地点、地质情况、工程特点进行分类编制。

2. 采用科学和规范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 勘察过程中的照片、记录、报告、证明等必须保存完整。

4. 报告必须与实地勘察的数据相符合,不得包含虚假内容。

六、报告编制程序1. 报告编制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编制立项申请;(2)编制报告任务书;(3)编制勘察方案;(4)实施勘察工作并收集相关数据;(5)编制报告草稿并组织专家审定;(6)修改草稿并完成报告出版。

2. 报告草稿编制完成后,需经主持人审定并组织相关专家对报告进行审查和评审。

3. 报告出版必须经主持人和所有专家组成的审查委员会批准。

七、报告编制质量保证1. 报告编制应符合国家规定和有关标准的要求。

2. 报告编制质量应符合工程施工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

3. 报告编制应受到监理单位和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地质编录的认识与探讨

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地质编录的认识与探讨

(三)标准性 地质编录应根据委托丨丨要求还有行业技术规范来进行 细 致 描 述 ,例 如 ,查明边坡的危害性、规 校 、稳 定 状 态 、类型 以 及 范 围 等 内 容 ,并 预 测 奋 吋 能 会 出 现 的 危 害 ,同 时 对 防 治 工 程 的 必 要 性 与 可 能 性 还 要 进 行 评 估 ,从 而 为 边 坡 支 护 设 计与工程的实施提供力学参数与指导意见。 三、地质编录重点的内容 (一) 保护物质信息 首 先 ,地质编录和岩土工程质丨卩: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 进 行 工 程 建 设 非 常 重 要 的 工 作 ,作 为 一 名 合 格 的 地 质 编 录 工 作 者 应 充 分 了 解 地 层 成 因 ,对 于 岩 芯 成 因 要 形 成 一 个 科 学 合 理 的 认 知 ,从 而 为 项 目 建 设 提 供 非 常 重 要 的 参 数 。例 如 ,如 果 地层含有砖瓦碎片、朽 木 和 陶 瓷 ,那么证明该区域 曾 经 有 人 类 的 活 动 。又 比 如 ,通 过 了 解 钙 质 粉 末 实 际 分 布 的 情 况 及 具 体 数 可 以 判 断 出 土 层 所 形 成 的 年 代 ,另 外 ,如 果 存 在 着 盐 类 的 物 质 ,可 以 判 断 物 质 是 粉 状 形 式 ,从而判断 出 土 质 的 类 型 。与 此 同 时 ,地 质 编 录 工 作 者 还 应 该 借 助 实 验 对 材 料 展 开 合 理 的 化 学 与 分 析 ,进 而 为 勘 察 评 价 以 及 工 作 部署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 (二) 钻进进度必须要细致 现 阶 段 ,钻探是常常用到的一种勘查技术,在进行勘察 过 程 中 ,若是钻孔的深度不够,那么对编录工作质4 就会带 来 一 定的影响,并且在对城市进行工程勘察时,常常遭到松 散 堆 积 物 ,从 而 影 响 钻 进 进 度 ,所 以 ,描述与鉴定岩土的性 质 有 着 非 常 重 要 的 意 义 。在 开 展 勘 察 钻 进 的 过 程 中 ,若主体 是 碎 石 土 ,那么很难获取完整的岩心,因此施工工作应当和 编录工作一同进行,尽可能处在同步状态。同 时 ,钻探人员 与 地 质 编 录 工 作 者 之 间 要 加 强 合 作 ,认 真 细 心 地 记 录 钻 探 工 程 施 工 进 度 ,从 而 做 好 进 度 描 述 工 作 。 (三) 记录地貌环境 作 为 一 名 合 格 的 地 质 编 录 工 作 人 员 ,在 详 细 记 录 钻 孔 状 况 的 同 时 ,应该 对 施 工 场 地 、地 貌 特 征 、附近的环境和地 质条件等做详细的记录与描述。对于施工场地周边的环境 必 须 要 认 真 观 察 ,并 明 确 是 不 是 存 在 着 重 要 的 建 筑 物 还 有 潜 在 的 一 些 地 质 危 险 ,例 如 ,水 利 工 程 、池 塘 、山坡和河流 等 。对当地区域的居民也要进行调查,充分了解施工区域地 质 的 变 化 ,是否存在着土洞、土 坑 等 问 题 ,在施工场地附近 一 些 重 要 的 建 筑 物 的 用 途 与 形 式 也 要 展 开 调 查 和 分 析 ,了 解建筑物实际建造年代还有开挖的时间。另 外 ,对建筑物建 设 质 4 要 进 行 详 细 分 析 ,例 如 ,有 没 有 存 在 破 损 、下沉和裂 缝 的 现 象 ,同时还要做好桕关的记录工作。 (四) 认真反馈各类的信息 一 般 情 况 下 ,如果钻进的主体是碎石土,要采用泥浆冲 洗 液 来 开 展 钻 进 工 作 ,然 而 受 冲 洗 液 影 响 ,很 难 获 取 到 完 整 准 确 的 岩 心 ,且 填 充 物 还 会 被 冲 洗 液 给 带 走 ,给 地 质 编 录 就 增 加 一 定 难 度 。所 以 要 获 取 完 整 准 确 的 岩 (下 转 第 1 8 4 页)

岩土工程地质编录描述

岩土工程地质编录描述

附录H 岩土描述H、1 一般规定H、1、1 岩石得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与岩石质量指标RQD。

对沉积岩应着重描述沉积物得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与胶结程度;对岩浆岩与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与结晶程度。

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可分为好得(RQD>90)、较好得(RQD=75-90)、较差得(RQD=50-75)、差得(RQD=25-50)与极差得(RQD<25)。

H、1、2 岩体得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与结构类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1 结构面得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与充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

2 结构体得描述包括类型、形状、大小与结构体在围岩中得受力情况等;3 岩层厚度分类应按表H、1、2执行。

H、11 对特殊成因与年代得土类应结合其成因与年代特征定名;2 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塑性指数定名;3 对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得土类定名;4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得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得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5 当土层厚度大于0、5m时,宜单独分层。

H、1、4 土得鉴定应在现场描述得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得开土记录与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得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1 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得性质与充填程度、密实度等;2 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3 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4 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5 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得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与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与厚度得均匀程度等;6 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得土,尚应描述各层得厚度与层理特征。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图文)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图文)

XX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K14--S3--200220__年济南1 总则1.0.1为统XX省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的格式和深度,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的质量,促使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的标准化、规范化、电子化,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XX省除水利工程、铁道工程、公路工程及电力工程以外工程建设的甲、乙级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其他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的编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1.0.3 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1.0.4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环境条件和有关规范等具体情况认真编制。

1.0.5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的编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0.6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应采用计算机辅助编制。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岩土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2.1.2岩土工程勘探 geotechnical exploration岩土工程勘察的一种手段,包括钻探、井探、洞探及物探、触探等。

2.1.3原位测试 in-situ tests在岩土体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岩土原来的结构、湿度和应力状态,对岩土体进行的测试。

2.1.4岩土工程勘察文件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documents是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资料的总称,包括勘察纲要、原始资料、文字报告、成果图表等。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应做到资料完整、真实准确、数据无误、图表清晰、评价有据、结论可靠、建议合理、宜于保存,并应根据工程特点,重点突出,有明确的针对性。

岩土工程钻探中对砂层的编录

岩土工程钻探中对砂层的编录

岩土工程钻探中对砂层的编录摘要: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以及野外实际钻工作,对砂层的野外现场编录和地质描述进行归纳总结。

在岩土勘察外业钻探中,砂岩取芯受到扰动较大,编录人员要注意总结经验,实际工作中全面、客观的进行描述。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野外编录;砂层岩土工程勘察是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了解、辨明工程所在地了解地质情况、岩土地质条件的科学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或者技术手段包括工程地质测绘、钻探与取样、原位测试与取样等。

外业钻探是岩土工程勘察直接的勘察手段,使用最为广泛。

由于钻探外业是由岩土工程中地质编录人员直接对钻机钻出岩芯描述、记录,其描述、记录成果会直接影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质量以及后期的设计、施工建议,因而外业记录应当引起工程技术人士的高度重视,保证其准确、有效。

常见的岩土工程项目中(例如道路、桥梁、管道以及边坡等),多用油压钻机,采用泥浆或套管护壁,钻芯管回转钻进。

由于钻头方法、工艺的原因,粘土层、岩层的野外编录较为直观可见,砂层由于在钻探中容易受到水带泥浆扰动等原因,采取率受到影响,野外编录中对砂层的描述、记录相当重要。

钻探业务中,对砂层的编录描述包括描述内容: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层理特征等。

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N来划分,可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四个状态。

本文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以及对野外钻探的实际情况,对外业砂层的编录作一些粗浅的论述。

1野外编录中对砂层的定名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中的规定,砂层定名如下:岩土工程勘察钻探时,当砂层从岩芯管中取出、摆放,这些都是人工手动操作,会容易导致芯样摆放比较混乱,这就要求编录人员在提前跟钻探工人做好沟通、明确钻探工作操作。

野外地质编录时,砾砂、粗砂、中砂直接的粒径区别较为容易,中砂、细砂、粉砂应该需仔细辨认,除肉眼辨认,建议用手搓、摸,手感颗粒粗粒。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详解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详解

工程勘察野外编录1. 岩石描述的顺序:名称、颜色、矿物成分、胶结物成分、结构、构造、风化程度、破碎程度(或裂隙发育程度及产状要素)。

对各类岩土描述颜色时,应将复色次色放在前,主色放后。

2. 岩浆岩:a、按结晶程度: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b、按组成岩石的结晶颗粒的相对大小:等粒、斑状c、按组成岩石的结晶颗粒的绝对大小:粗粒(粒径大于5mm)、中粒(粒径2~5mm)、细粒(0.2~2mm)、微粒(粒径小于0.2mm)主要构造由:块状、带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及流面线等。

3. 变质岩:d、结构:变晶结构、压碎结构、变余结构e、构造:片状、片麻状、带状、斑点、块状对岩石的裂隙一般应描述其性质、张闭、充填及其连塑性,岩石裂隙根据地质力学属性可分为:压性、张性、扭性、压扭性、张扭性。

根据裂隙宽度可分为:小裂隙(小于1mm)、中裂隙(介于1~5mm)、大裂隙(大于5mm)。

对岩层、断层及裂隙产状的记录内容应当包括:倾角、倾向、密度等。

4. 碎石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的土。

描述内容及顺序为:名称、主要成份、成因类型、形状、颗粒级配、充填物成份性质及其百分比数、风化程度(坚固性)、密实度,对碎石土的成份的描述应指出碎块的岩石名称。

充填物为砂土时,应描述其密度、充填物为粘土时应描述其状态,并按其重量估计含量的百分比;无充填物:则研究其空隙大小,颗粒间的接触受否稳定。

密实度鉴别:a、密实:骨架颗粒含量大于总量70%,交错排列,连续接触,井壁稳定,铁镐挖掘困难。

b、中密:骨架颗粒含量介于60%~70%,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铁镐可挖掘,井壁有掉块现象,取出大颗粒处能保持凹痕面形状。

c、稍密:骨架颗粒含量小于总量的60%,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井壁坍塌,铁锹可挖掘。

5. 砂土:f、砾砂:粒径大于2mm占全重的25%~50%,四分之一以上的颗粒比麦和高粱粒大。

g、粗砂:粒径大于0.5mm超全重的50%,二分之一以上的颗粒比米粒小。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编录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编录
50~80
饱和 >80%
呈松散状,手摸时 颗粒松散,手摸有 水可从颗粒孔隙自Leabharlann 感到潮湿感,加水吸收快 由渗出
呈松散状,手摸时 颗粒松散,手摸有 水可从颗粒孔隙自
感到潮
湿感,放在纸上能 由渗出
浸湿,加水吸收快
呈松散状,手摸时 感到潮
颗粒基本松散,手 握有湿感,较难成 团,放在纸上浸湿 较快,表面偶有水 印。加水吸收慢
的理些上述未规定的特殊现象。如素填土中砂岩块的大小,棱角形形状 等。用以定内分析作为参考。
还应掌握简单地形地貌学知识,什么样的地貌单元形成什么类的 土。丘陵地貌、流水地貌、斜坡地貌等。
冻土的有关知识 冻土按冻胀性分类:季节性冻土的冻胀性按不同的土质、天然含水 量和冻结期间地下水位低于冻深的最小距离来划分冻胀类别。分为不冻 胀、弱冻胀和强冻胀。 冻土的物理性质 冻土的总含水量:是指冻土中所有冰和未冻水的总质量与冻土骨架 质量之比。 冻土的重度:在冻结状态下,保持天然含水量及结构的土单位体积 的重量。 含冰量:衡量冻土中含冰量多少的指标,有质量含冰量、体积含冰 量和相对含冰量。 未冻水含量:是指冻土中未冻水的质量与干土的质量之比。 冻土的力学性质 冻土的融化压缩:冻土融化过程中在无外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沉降称 为融化下沉,即融陷。冻土融化后,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压缩变形称 为融化压缩。 冻胀量:土的冻胀是土冻结过程中土体积增大的现象。土的冻胀性 以冻胀率(冻胀变形量与冻结深度之比,以百分数表示)来衡量。 法向和切向冻胀力:地基土冻结时,随着土体的冻胀,作用于基础 底面向上的抬起力,称为基础底面的法向冻胀力。平行向上作用于基础
粉土
手摸感到潮,手握 能成团,稍碰即 散。
手握有湿感,颗粒 能粘结,手摇可成 饼状,表面有显著 水印(振动水析现 象)。土块加水吸 收很慢。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编制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编制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编制内容一、前言岩土工程勘察是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为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了必要的地质和岩土工程信息,以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因此,编制一份科学合理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岩土工程勘察方案的编制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勘察目的1. 了解勘察地区的地质、水文、地貌和土壤等基本地质情况;2. 评价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3. 获取工程场地的地质地貌和土壤岩石情况;4. 提出岩土工程勘察所需的技术措施和方案。

三、勘察范围勘察范围包括建设用地及其周边区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工程用地及周边区域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基本情况;2. 填土区的土质、含水级、固结性等情况;3. 地下水情况,包括水位、水源、水质等;4. 修建工程的地形地貌、地下水文、土壤及岩石等情况。

四、勘察方法1. 野外地质地貌调查通过实地观察、照相测绘和采样分析等方法,了解勘察地区的地质地貌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岩石分布、岩层倾角、岩层节理、地貌特征等。

2. 地质勘探采用钻探、探槽、钻孔、工程地质勘查等方法,获取地下土壤、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情况,为工程地质评价和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3. 水文地质勘查通过水质测定、水文地球化学分析、水文地质钻探等方法,获取地下水的水源、水位、水质、水化学成分等信息,为工程的水文地质评价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4. 岩土力学性质测定通过室内试验、原位测试、野外观测等方法,获取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变形模量等数据,为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岩土力学参数。

五、勘察内容1. 地质地貌调查分析勘察地区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岩性、构造形态、地貌特征、地层和岩体的岩溶、隧洞等发育情况。

2. 文献调查收集勘察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方面的资料,包括勘察地区的地质地貌图、勘探资料、地形图等,为后续的勘察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勘察编录方法1. 岩石描述的顺序:名称、颜色、矿物成分、胶结物成分、结构、构造、风化程度、破碎程度(或裂隙发育程度及产状要素)。

对各类岩土描述颜色时,应将复色次色放在前,主色放后。

2. 岩浆岩:a、按结晶程度: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b、按组成岩石的结晶颗粒的相对大小:等粒、斑状c、按组成岩石的结晶颗粒的绝对大小:粗粒(粒径大于5mm)、中粒(粒径2~5mm)、细粒(0.2~2mm)、微粒(粒径小于0.2mm)主要构造由:块状、带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及流面线等。

3. 变质岩:d、结构:变晶结构、压碎结构、变余结构e、构造:片状、片麻状、带状、斑点、块状对岩石的裂隙一般应描述其性质、张闭、充填及其连塑性,岩石裂隙根据地质力学属性可分为:压性、张性、扭性、压扭性、张扭性。

根据裂隙宽度可分为:小裂隙(小于1mm)、中裂隙(介于1~5mm)、大裂隙(大于5mm)。

对岩层、断层及裂隙产状的记录内容应当包括:倾角、倾向、密度等。

4. 碎石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的土。

描述内容及顺序为:名称、主要成份、成因类型、形状、颗粒级配、充填物成份性质及其百分比数、风化程度(坚固性)、密实度,对碎石土的成份的描述应指出碎块的岩石名称。

充填物为砂土时,应描述其密度、充填物为粘土时应描述其状态,并按其重量估计含量的百分比;无充填物:则研究其空隙大小,颗粒间的接触受否稳定。

密实度鉴别:a、密实:骨架颗粒含量大于总量70%,交错排列,连续接触,井壁稳定,铁镐挖掘困难。

b、中密:骨架颗粒含量介于60%~70%,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铁镐可挖掘,井壁有掉块现象,取出大颗粒处能保持凹痕面形状。

c、稍密:骨架颗粒含量小于总量的60%,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井壁坍塌,铁锹可挖掘。

5. 砂土:f、砾砂:粒径大于2mm占全重的25%~50%,四分之一以上的颗粒比麦和高粱粒大。

g、粗砂:粒径大于0.5mm超全重的50%,二分之一以上的颗粒比米粒小。

h、细砂:粒径大于0.25mm拆过全重的50%,二分之一以上的颗粒接近或超过鸡冠花籽粒大小。

i、粉砂:大于0.074mm的颗粒超过75%,大部分颗粒与小米粉近似,较精盐稍细。

砂土结构粉:均粒、混粒;形状分:圆形、棱角形;构造分层状、交错状。

若砂土中含粘性土和碎石时,应描述分布情况和含量百分比,有机质含量超过3%时应标明“含有机质”字样。

砂土的湿度根据饱和度sr和野外特征分成三个等级:a、稍湿:sr≤50,呈松散,手摸稍有湿感。

b、很湿:50<sr<80,手压可成形,手握可成团,放在纸上由湿痕。

c、饱和:sr≥80,空隙中的水可自然渗出,在手上摇动成饼形。

6、粘性土:塑性指数Ip大于3的土(颗粒含量大于6%且大于2mm的颗粒含量小于10%)。

Ip=Wl-Wp 液限-塑限粘性土应描述的内容及顺序为:名称、颜色、结构及构造、特征、气味、包含物、状态及密度。

按照工程土质特征和堆积时代可分为:a、老粘性土: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沉积的粘性土,一般具有较高强度及较低压缩性。

b、一般粘土:第四纪全新世Q4沉积的粘性土,但其在湖塘、沼泽、沟谷等地的工程性能较差,一般为欠固结结构,强度较低。

软土:系饱和软粘土,天然含水量w大于液限Wl,天然孔隙比大于1,压缩系数a1-2大于0. 05cm2/kg,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0.3kg/cm2。

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和化学作用形成天然含水量w大于液限Wl,天然孔隙比大于1的粘性土。

当天然孔隙比e大于1.5时为淤泥,e小于1.5而大于1时为淤泥质土。

定名时险些淤泥质,后写该土按照塑性指数分类的名称。

红粘土:碳酸盐类岩石经风化后残积坡积形成的褐红、棕红及黄褐色等的高塑性粘土,其天然孔隙比e大于1.0。

在一般情况下,天然含水量w接近塑限wp,塑性指数Ip大于20,饱和度sr大于85%,压缩性低。

黄土: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具有褐黄、灰黄或黄褐等颜色,并有针状大孔,垂直节理的一种特殊土。

描述时注意孔隙大小和多少,孔隙形状,节理发育程度,黄土分非湿陷性和湿陷性,湿陷性分自重湿陷性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膨胀土:粘粒成分主要由强亲水性矿物组成,液限wl>40%,且膨胀性较大(自由膨胀率Fs >40%)。

粘性土按塑性指数Ip定名:Ip>17,粘性含量100%~30%,粘土7<Ip<17,粘性含量30%~10%,压粘土3<Ip<7,粘性含量10%~6%,亚粘土粘性土的结构和构造可不描述,如存在影响土的工程性质的结构和构造时,应加以描述,例如:裂隙、大孔结构、龟裂、层理式、带状构造。

粘性土的状态划分:(根据液性指标Il分类、根据锥式液限仪在原状土样上的锥体沉入深度单位:mm分类)76mm锥坚硬~I<10~h<2硬塑~0<Il<0.25~2<h<3可塑~0.25<Il<0.75~3<h<7软塑~0.75<Il<1.00~7<h<10流塑1.00<Il~h>10粘性土野外鉴别方法:a) 坚硬:坚硬难变形,干时收缩不明显。

b) 硬塑:不易变形,在提土钻上扣土较费劲。

c) 可塑:塑性变形,不粘他物。

d) 软塑:塑性变形,粘着他物。

e) 流塑:层层流坍,土体难保,无固定形态,由触变性。

粘性土密度分类:稍密:有明显的蜂窝状孔隙或大孔隙结构,流塑或流塑状,含大量腐殖质,提土钻易钻进,探井易挖。

中密:可塑状,无孔隙可见,提土钻钻进不难。

密实:胶结性好,提土钻钻进较难,探井难挖。

新近沉积粘性土野外鉴定方法:沉积环境:河漫滩和山前洪冲积扇(锥)的表层,古河道,已填塞的湖塘河谷河道泛滥区域。

颜色:较深而暗,呈褐、暗黄或灰色,含有机质较多时带灰黑色。

结构性:结构性差,用手扰动原状土极易变软,塑性较低的土还有震动水析现象。

含有物:完整的剖面中无原生的颗粒结核体,可能含有圆形及亚圆形的钙质结核体(如姜结石)或贝壳等。

在城镇附近可能含有少量磁片、瓦片、陶瓷、铜币、朽木等人类活动遗物。

淤泥与淤泥质土的野外鉴别方法:沉积环境:湖泊沼泽相,河流阶地上的牛轭湖相;山前冲积的沟坑沼泽相,湖的三角洲等。

岩性特征:含水量大于液限,呈饱和流塑状态,一般含有有机质呈灰-灰黑-黒褐-黑色,由腥臭味。

含有机质土还可以根据沉积相和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按特性定名:a、泥炭:有机质含量超过60%,颜色深暗,植物结构明显。

b、泥炭质土:有机质含量超过10%,不足60%,颜色深暗至暗灰,一般可以看到植物结构。

c、有机质土:有机质含量等于或超过5%,但低于10%。

d、对有机质土饿描述除按其一般规定外,还应描述可见的植物残骸及百分比,植物结构是否明显及其特征,估测有机质总的百分比。

e、有机质含量为5%--3%时,有机质不参加定名,但描述中应写“含有机质”。

7、人工填土:人类活动形成的堆积物,均匀性较差,根据组成物质或堆积方式可分成:a、素填土:由碎石土、砂土、粘性土等一种或数种组成的填土,经分层压实者称为压实填土。

b、杂填土:含大量建筑垃圾、工业废料或生活垃圾等杂物的填土。

c、冲积土:由水力冲填泥沙而成的填土。

对人工填土应该描述其组成成份、有机物含量、分布情况、堆积方式、堆积时间、包含物的成份及数量、均匀性、有机物残渣的详情、密实程度及漫水后土性质的变化等。

组成成份不均一时,应分别描述其含量的百分比。

填土层主要由粘性土所组成,所含杂物时不连续分布,则按照粘性土类命名;如为碎石土则可按该类定名,但须描述粘性土等充填物的特征及含量。

8、土的主要原因及其特征:a、残积:岩石经风化作用而残留在原地碎屑堆积物,从地表向深处由细变粗,成分与母岩有关,一般不具备节理,碎块呈棱角状,土质不均匀,具有较大孔隙。

厚度在山丘顶部较薄,低洼处较厚。

b、坡积:由雨水或雪水沿斜坡搬运或由本身重力作用堆积在斜坡上,坡脚处厚度变化较大,在斜坡较陡处厚度变薄,坡脚低端较厚。

碎屑从坡上往下逐渐变细,分选性差,层理不明显。

c、洪积:由暂时性洪流将山区或高地的大量风化碎屑物携带至沟口或平缓地带堆积而成,颗粒具有一定的分选性,往往在大颗粒间充填小颗粒,碎块多呈亚角形,洪积扇顶部颗粒较粗,层理紊乱呈交错状,透镜体及夹层较多,外缘处颗粒细,层理清楚。

d、冲积:长期的地表水流搬运,在河流的阶地、冲积平原、三角洲地带堆积而成。

颗粒在河流上较粗,向下游逐渐变细,分选性和磨圆度均好,层理清楚,后层较稳定。

e、淤泥:静水或缓慢的流水中沉积,并伴有生物学作用而成,沉积物以粉粒~粘粒为主,且含有多量的有机质和盐类。

一般土质松软,有时粉砂和粘性土呈交互层,具有清晰的薄层理,f、冰积:由冰川或冰川融化后的冰下水进行搬运堆积而成,以巨大块石、碎石、砂、粘性土混合而成,一般分选性很差,无层理,但为冰水沉积时常具斜层理,颗粒一般具棱角,巨大块石常有擦痕。

g、风积:在干燥气候条件下,碎屑物被风吹起,降落堆积而成,主要由尘土和砂组成,一般颗粒较均匀,质纯,孔隙大,结构松散。

土的颜色取决于土中存在的下列三类化学物质:a、有机质使土变成黑色或灰色。

b、氧化铁使土变成红色、黄色、橙红色。

c、 SiO2 、CaCO3 、高岭土及Al(OH)3,使土变成白色,可按下图描述颜色。

附表:注:以上不包括沉积岩,后补。

9、土的综合定名按以下规定:a、残积、坡积、洪积、冰积等混合形成的土,当其组成的物质混杂时,应将主要土类列在前面,如:碎石混粘土、亚粘土混砂砾等。

b、河流相、湖泊相、滨海相等韵律沉积的土,当两种土层均呈薄层(一般小于20cm)相间多次出现,应以互层表示:如:粘土—亚砂土互层、细砂—亚砂土互层等。

c、粘性土中除一般粘性土按塑性指标定名外,对新、老粘土还应结合堆积时代定名,如:老粘土、新近沉积亚粘土等。

d、对特殊性土,必要时应根据土的塑性指数和颗粒级配等综合定名。

e、花岗岩残积土分类如下表:f、混合土的定名:(粗粒划分)见下表巨粒土(即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含粗粒土(即砾石、砂)或细粒土(即粘土、亚砂土或亚粘土)25~50%者称巨粒土夹粗粒土或细砂土;巨粒土含粗、细粒土小于25%时,则粗、细粒土不参加定名。

粗粒土(即砾石或砂)含细粒土5%~15%者称:含细粒土的粗粒土。

含细粒土15%~20%,称:细粒土(即粘土或亚粘土或亚砂土)质粗粒土。

含巨粒土15~20%,称:漂石(或卵石或块石)质砾岩(砾砂、粗砂、中砂、细砂……)。

巨粒土含量小于15%时,巨粒土不参加定名。

细粒土中:粗粒土含量25~50%称:含粗粒土的细粒土。

粗粒土含量小于25%,粗粒土不参与定名。

含巨粒土25~50%称:漂石(或卵石、碎石)质细粒土(即粘土、亚粘土、亚砂土)。

巨粒土含量小于15%时,巨粒土不参加定名。

补充:1、沉积岩结构:1、角砾状结构:碎屑中大于2mm(砾级)含量大于50%(或砾状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