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含答案
初中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A. 赤壁之战B. 长平之战C. 巨鹿之战D. 官渡之战【答案】 C【解析】【分析】《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
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
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故答案为:C【点评】破釜沉舟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2.对下面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抗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 这是一首豪放词,“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B. 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
起句陡兀,用“狂”字笼罩全篇,抒写胸中雄健豪放之气。
C. 这首词下片借历史典故委婉地表达了希望像冯唐一样得到朝廷重用,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为国杀敌。
D. 词中运用“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生动形象,姿态横生,气势恢宏。
【答案】 C【解析】【分析】C项错误,下片的典故“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表达的是词人希望朝廷能够像派冯唐赦魏尚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牡丹亭》属于哪一剧种()A. 昆曲B. 杂剧C. 戏剧D. 黄梅戏【答案】 A【解析】【分析】《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属于昆曲。
故答案为:A【点评】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
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哺育和滋养。
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2.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中平顶山莲花洞的两个妖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他们本来是太上老君看守炼丹炉的童子,被观音借去下界为妖,来考验唐僧取经决心。
B. 《水浒传》中林冲上梁山后,寨主“托塔天王”晁盖嫉贤妒能,多方刁难,要林冲献投名状。
C.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由第二十五步兵师和巴什基尔骑兵旅组成的一支部队奉命渡过第聂伯河,并在伊尔沙车站附近切断基辅到科罗斯坚的铁路线,舍佩托夫卡共青团组织的一个团员米什卡·列夫丘科夫在这次渡河时牺牲了,谢廖沙是四天以后才知道的。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表述错误,嫉贤妒能,多方刁难,要林冲献投名状的是王伦。
故答案为:B【点评】名著知识要识记,并对主要人物形象,主要情节要熟知。
3.“诗词与书法研究小组”推送了书法作品《行路难(其一)》。
下面是四位同学欣赏后的回复,其中对该书法作品评价得当的一项是()A. 字体为隶书,写得非常重大气,横画长而直画短,整体略微宽扁。
B. 字体为楷书,在笔画的长与短、粗与细,以及体势的大与小、肥与瘦上有变化。
中考语文文学与文化常识专题训练(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文学与文化常识专题训练(附参考答案)1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分别是陶弘景、吴均,两人都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都是描写山水的佳作。
B. 古诗中不少词语具有比喻义,如王绩的《野望》中“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比喻隐居不仕,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比喻远行之人。
C. 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导语是消息的核心。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的“金字塔结构”。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
一般来说,律诗的二、三两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2.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的《告子下》。
B. 茨威格,意大利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C. 剧本的主体一般是台词,也就是戏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它是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D. 《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北岸。
“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与“阳”相对。
3下列文学与文化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A《我爱这土地》一诗的作者是艾青,浙江金华人,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B.鲁迅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故乡》选自《呐喊》,我们曾经学过的《社戏》《藤野先生》都出自《呐喊》。
C《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
部编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知识1.以下对于文化知识、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司马迁用一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写的国别体史册《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绚丽明珠。
B.我国第一部长篇嘲讽小说是清朝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儒林外史》。
我国古典小说创作达到最高水平的标记是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C.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此中颔联、颈联一定对仗。
D.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 世纪先期最优异的嘲讽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答案】B【分析】【剖析】 B 项,我国古典小说创作达到最高水平的标记是长篇小说《红楼梦》。
故答案为: B【评论】本题考察的是文学、文化知识的识记和辨析能力,考察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基本的文化知识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本题重点以课本的说明为主,注意平常的累积。
2.以下有关名著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鲁迅《朝花夕拾》描述旧事,既有温情与童趣,又夹杂着锋利的批评。
B.吴敬梓《儒林外史》主要写明清期间念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相貌。
C.苏东坡的主要伟绩是使词依赖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式的独立抒怀工具。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答案】C【分析】【剖析】 ABD 表述正确。
C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获得了非凡的成就,使词从音乐的隶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怀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故答案为: C【评论】文学知识主假如考察考生对课文所波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状况和有关文体知识、文化知识的认识状况。
平常要以课文为依靠,作相应的知识累积。
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
由于文学、文化、文体知识是与名著分不开的。
3.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都属于现今世诗歌。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文学常识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XXX.《我爱这土地》的作者XXX,XXX,现代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天上的街市》等。
B.《世说新语》是南宋XXX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
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D.《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阴”,山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叫作阳。
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答案】C【解析】【分析】A项,《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XXX;B项,XXX是南朝宋人;D项,山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叫XXX。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和辨析的能力,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认真的判断。
2.下列关于文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XXX.《海燕》是XXX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季的旋律》的末端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
文中“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B.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个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C.《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谈读书》《屈原》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XXX、俄国的XXX、德国的XXX、中国的XXX。
D.“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通常为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鼓励的话,如《送东阳马生序》;“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XXX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每每恭顺、恳切,如《出师表》。
【答案】C【剖析】【阐发】C、应是:英国的XXX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知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讲义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聚。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A. 《短歌行》B. 《蒿里行》C. 《观沧海》D. 《龟虽寿》【答案】 D【解析】【分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
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语出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故答案为:D【点评】这首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那变革现实、统一祖国的豪情壮志。
诗人认识到了人的生老病死,却不消极,他要用建功立业来弥补人生这一憾事。
2.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A. 开阔雄浑,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
B. 采用隶书字体,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 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笔势劲挺有力。
D. 采用行书字体,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气息。
【答案】 B【解析】【分析】B.有误。
此字体为行书,朗健清逸,笔势劲挺有力,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明显不符合“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的隶书的特点。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注意首先明确书法作品的字体,然后根据字体特点揣摩选项正误。
3.对下面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抗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 这是一首豪放词,“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B. 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
起句陡兀,用“狂”字笼罩全篇,抒写胸中雄健豪放之气。
C. 这首词下片借历史典故委婉地表达了希望像冯唐一样得到朝廷重用,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为国杀敌。
D. 词中运用“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生动形象,姿态横生,气势恢宏。
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这句话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B.下列文言文选自不同体例的史书:《曹刿论战》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陈涉世家》选自纪传体史书《史记》。
C.“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很多,比如“布衣”代指平民,“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桑梓”代指家乡,“丝竹”代指音乐。
D.“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汉水南岸。
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由此可知,淮阴在淮河的南面,洛阳在洛河的北面,衡阳在衡山的北面。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B.中国四大名著是:罗贯中的《西游记》,吴承恩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
C.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现在泛指文章辞藻。
D.湖心亭对联“如月当空,偶以微云点河汉;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神。
”和烟台惹浪亭对联“至身瑶台,赏一亭惹浪;心连寰宇,祈四海安澜”都符合对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内容相关的特点。
3.下面相关名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着力刻画米开朗琪罗、贝多芬、托尔斯泰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
B.《名人传》中,米开朗琪罗是一个恨不得把整座山都雕出生命的工作狂,一个舍弃欢乐,享受痛苦的英雄。
C.路遥《平凡的世界》塑造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兄弟,是两个平凡的农民,一个扎根乡土,一个走进城市。
D.《平凡的世界》“他站在脚地上,为这场面感动得忍不住鼻子一酸。
新部编中考语文文学常识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又叫做“长短句”。
B.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章回体讽刺小说,我们学过的《口技》节选于此。
C. “布”在古代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布衣”指平民百姓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因此也常用来借指平民。
D. 《曹刿论战》中“十年春,齐师伐我”中的“十年”指的是“鲁庄公十年”,采用的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答案】 B【解析】【分析】B。
描述有误,《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章回体讽刺小说,这没错,但我们学过的《口技》却不是节选于此,《口技》选自《虞初新志》。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这些知识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平时可将这些知识将这些知识整理成体系。
解答时注意回忆的准确性。
2.对下面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抗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 这是一首豪放词,“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B. 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
起句陡兀,用“狂”字笼罩全篇,抒写胸中雄健豪放之气。
C. 这首词下片借历史典故委婉地表达了希望像冯唐一样得到朝廷重用,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为国杀敌。
D. 词中运用“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生动形象,姿态横生,气势恢宏。
【答案】 C【解析】【分析】C项错误,下片的典故“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表达的是词人希望朝廷能够像派冯唐赦魏尚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初中中考 语文 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词作中的句子。
这位词人是()A. 辛弃疾B. 李煜C. 宴殊D. 李清照【答案】 B【解析】【分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五代李煜的《虞美人》。
故答案为:B【点评】《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在写下这首《虞美人》后,宋太宗恨其“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而毒死了他。
写的是处于“故国不堪回首”的境遇下,愁思难禁的痛苦。
全词不加藻饰,不用典故,纯以白描手法直接抒情,寓景抒情,通过意境的创造以感染读者,集中地体现了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比愁思不尽,贴切感人。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
B. 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都侧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处处洋溢着对大好春光的欣赏、赞美之情。
C.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这位既有“千古诗才”又“一身傲骨”的诗人是李白。
D.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
【答案】 B【解析】【分析】杜甫的《春望》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据此,B项的杜甫的《春望》并不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处处洋溢着对大好春光的欣赏、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B。
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需要先了解每首诗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再进行比较分析。
3.下列对戏剧有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种种冲突的艺术。
它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的综合艺术。
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知识1.以下诗歌中,哪一首属于乐府诗?()A. 《湘夫人》B.《孔雀东南飞》C《.声声慢》 D.《关雎》【答案】B【分析】【剖析】 A.《湘夫人》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
B.《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巅峰之作,后代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C.声声慢,词牌名。
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
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
D.《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往常以为是一首描绘男女恋爱的情歌。
此诗在艺术上奇妙地采纳了“兴”的表现手法。
故答案为: B【评论】《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惨剧。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彷徨”,故又有此名。
全诗 350 余句, 1700 余字。
主要叙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别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告了封建礼教的残忍无情,颂扬了焦刘夫妇的诚挚感情和抗争精神。
2.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B.诸葛亮写这篇表以谈论为主,在谈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怀,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达到劝谏的目的。
C.表中 7 次提到“陛下”,其作用是为向后主刘禅表示忠于汉室之情。
D.这篇表的要旨是使刘禅认识到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要遵从他的意向。
【答案】D【分析】【剖析】 ABC 说法正确。
D 要旨是为了告诫广开言路、严正赏罚、亲贤远佞,以复兴汉业为己任。
故答案为: D【评论】本题考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一理解语句自己的意思及写法特色,其次还要从全篇着眼,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理解全篇的要旨感情,再判断语句的意思及写法即可。
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有神秘色彩和情感的意象,它常被称为“婵娟”“玉盘”等。
B. 豪放派为宋词流派之一,辛弃疾、苏轼是其代表人物,并称“苏辛”。
C.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号称“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他的诗多描绘田园风光。
D.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法国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
【答案】 D【解析】【分析】D.表述有误,高尔基是苏联作家,不是法国作家。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学习中分类识记,考试时要仔细对比、分析,防止张冠李戴。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其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曹氏三父子。
B. 《狼》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志异》中的“志”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
C. 新闻特写,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D. 律诗有“五律”和“七律”,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
【答案】 C【解析】【分析】A.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苏氏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
B.““志”意思是动词,记述,《聊斋志异》就是在他的书斋里记述奇异的事。
C.说法正确。
D.律诗并不是要求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而是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律诗的文学常识。
学习律诗,要识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对联中提到的人物是()A. 杜甫B. 岳飞C. 诸葛亮D. 刘备【答案】 C【解析】【分析】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出师:出师:出兵。
故答案为:C【点评】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蜀相》,原文: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马说》——韩愈——世称“韩昌黎”B. 记是古代一种记叙性文体——《醉翁亭记》——欧阳修——谥号文忠C.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种文体《出师表》——诸葛亮——字孔明D. 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字景濂【答案】 D【解析】【分析】ABC正确。
D.错在“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是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文体常识,属于文学常识的一种。
古代的主要文体有以下几种: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骈文、赋。
诗歌文体下有以下几种亚文体:诗、词、曲;散文文体下有以下几种亚文体:古文、记、古议论文、奏章、序跋、赠序、史传等这些文体常识在平时学习是要进行积累,特别是要结合具体文章了解其特征。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 《雨的四季》一文写的不是某个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展现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初中中考 语文 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共三十三篇。
B.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了《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藤野先生》等作品。
C.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D.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
作品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答案】 A【解析】【分析】A项有误,“纪传体史书”错误,《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
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答题时应注意,名著知识关键在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
2.下列对汉字“宁”的书法字体鉴赏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颜真卿的“宁”字是楷书,横画细竖画粗,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
B. 《曹全碑》中的“宁”字是隶书,笔画正行,字体扁平匀称,奔放豪逸。
C. 王羲之的“宁”字是行书,笔画遒劲稳健,整体上刚健娟秀、朴素精巧。
D. 张旭的“宁”字是草书,笔画连绵不断,跌宕起伏,奔突游走,如龙蛇飞动。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中,奔放豪逸是奔放洒脱的意思。
但“笔画正行,字体扁平匀称”,更多是方圆相济,轻重有致,“奔放豪逸”这个鉴赏便不符合。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素质能力及文化素养。
【精品】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我国历史上‘卧薪尝胆’的典故,讲的是哪位君王的故事()A. 楚庄王B. 晋文公C. 吴王阖闾D. 越王勾践【答案】 D【解析】【分析】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终能够苦尽甘来。
《史记》原文为:“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故答案为:D【点评】典故: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
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
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
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
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
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
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
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
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
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
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艾青,现代诗人,其代表诗作有《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等。
B. 普希金,俄国诗人,其代表诗作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致大海》等。
C. 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其中首联和颔联的上下句必须对偶。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我国历史上‘卧薪尝胆’的典故,讲的是哪位君王的故事()A. 楚庄王B. 晋文公C. 吴王阖闾D. 越王勾践【答案】 D【解析】【分析】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终能够苦尽甘来。
《史记》原文为:“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故答案为:D【点评】典故: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
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
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
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
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
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
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
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
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
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
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2.下面是歌词《说唱脸谱》中的节选部分。
横线处所填的内容与人物脸谱,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a________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b________的曹操,c________的张飞叫喳喳……A. a处应填脸谱(2),此脸谱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符合关羽的形象。
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不属于我国民间文学中的“四大爱情传说”的是()A. 《牛郎织女》B. 《孟姜女》C. 《梁山伯与祝英台》D. 《孔雀东南飞》【答案】 D【解析】【分析】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是指在中国民间以口头、文稿等形式流传最为宽广、影响最大的四个神话传说。
它们和其他民间传说故事构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这四个传说全部是爱情故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真挚感情的认可。
它包括: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故答案为:D【点评】《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
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
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
文中“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B.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C. 《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谈读书》《屈原》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德国的培根、中国的郭沫若。
D. “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如《送东阳马生序》;“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出师表》。
【答案】 C【解析】【分析】C、应是:英国的培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知识1.以下对于文学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沁园春·雪》中“稍逊风骚”的“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B.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宋朝文学家。
C.敬称是表示敬爱的称号,我国古代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驾、陛低等。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答案】 D【分析】【剖析】 D.表述有误,“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它们是《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论语》不属于“六经”。
故答案为: D。
【评论】这道题考察对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累积。
文学知识包含各样常有文体、史册体例、作家作品等,文化知识包含称呼、历法、节气、职官、地理、文化文籍等。
解答本题,重点在于平常的累积,解题时需仔细对照,防备张冠李戴,时代混杂等。
2.以下文学知识、文化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诸葛亮的作品积厚流光:《诫子书》谆谆劝告儿子“淡泊明志,安静致远”,《出师表》向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三顾茅庐》表达了对刘备赏识的感谢之情。
B. 《陋室铭》与《爱莲说》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和周敦颐,他们皆属“唐宋八大家”,题中的“铭”与“说”在古代都是一种文体,可叙事,可谈论。
C.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感情。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第五幕,屈原就用了大批的独白表达了对风、雷、电的颂扬。
D.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与德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表现手法异曲同工,都是经过人物前后态度行为的转变折射社会现实,前者反应世态炎凉,后者表现家国情怀。
【答案】 C【分析】【剖析】 A.《三顾茅庐》表现刘备了爱才如命、礼贤下士、有政治报负。
B.刘禹锡和周敦颐都不属于“唐宋八大家”。
D.法国作家都德。
故答案为: C【评论】本题考察有文学和文化知识,这些知识波及的范围特别宽泛,如: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姓名称呼、天文地理等,特别简单记混,要在平常的学习中多记多练,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正确答题。
初中中考 语文 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A. 口吃 B. 好说谎 C. 喜欢骂人 D. 喜欢无病呻吟【答案】 A【解析】【分析】“期期”来自汉代大臣周昌的故事。
周昌,沛县(今属江苏)人。
秦末,他在农民战争中归刘邦,并从刘邦入关破秦,后升至御史大夫,封汾阴侯。
周昌为人正直,敢于直言。
但他口吃,说起话来很费劲。
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有一个宠妃叫戚姬,戚姬生了个儿子叫如意。
刘邦就想废掉原来的太子,立如意为太子。
于是,上早朝时,刘邦就说了这件事儿。
不料,众臣皆反对。
曾侍秦朝的博士叔孙通说:“太子天下本。
本一揺天下振动。
奈何以天下为戏!”这时,周昌也出来说话,明确表示反对无故废太子。
周昌本来说话就有点口吃,表达意思很吃力,最后说急了,他脱下官帽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这一结巴,反而把满朝文武百官都逗笑了,刘邦也跟着笑了,于是这件事暂且被搁在一边。
“艾艾”来自三国时魏将邓艾的故事。
邓艾,义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人。
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邓艾率先率军偷渡阴平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
后来邓艾遭到政敌钟会陷害,因此招司马昭的疑忌而被杀。
故答案为:A【点评】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马说》——韩愈——世称“韩昌黎”B. 记是古代一种记叙性文体——《醉翁亭记》——欧阳修——谥号文忠C.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种文体《出师表》——诸葛亮——字孔明D. 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字景濂【答案】 D【解析】【分析】ABC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姐妹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最小。
B. 谪,指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C.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
《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一篇赠序。
D.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之一,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A【解析】【分析】A.说法有误,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最小。
故答案为:A。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诸葛亮的作品源远流长:《诫子书》谆谆告诫儿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师表》向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三顾茅庐》表达了对刘备赏识的感激之情。
B. 《陋室铭》与《爱莲说》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和周敦颐,他们皆属“唐宋八大家”,题中的“铭”与“说”在古代都是一种文体,可叙事,可议论。
C. 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第五幕,屈原就用了大量的独白表达了对风、雷、电的赞颂。
D. 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与德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表现手法异曲同工,都是通过人物前后态度行为的转变折射社会现实,前者反映人情冷暖,后者体现家国情怀。
【答案】 C【解析】【分析】A.《三顾茅庐》表现刘备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报负。
B.刘禹锡和周敦颐都不属于“唐宋八大家”。
D.法国作家都德。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有文学和文化常识,这些常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姓名称谓、天文地理等,非常容易记混,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记多练,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正确答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其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曹氏三父子。
B. 《狼》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志异》中的“志”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
C. 新闻特写,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D. 律诗有“五律”和“七律”,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
【答案】 C【解析】【分析】A.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苏氏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
B.““志”意思是动词,记述,《聊斋志异》就是在他的书斋里记述奇异的事。
C.说法正确。
D.律诗并不是要求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而是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律诗的文学常识。
学习律诗,要识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4.下列关于戏剧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B. 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C. 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其性格。
D. 按照作品类型划分,戏剧可以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
【答案】 D【解析】【分析】ABC表述正确。
D.这句话分类标准混乱,戏剧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按题材,可分为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科学幻想剧等。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
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战国策》是东汉刘向根据战国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B. 孟子,名轲,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C.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通常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D. 苏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人物,并称“苏辛”。
【答案】 A【解析】【分析】A.应是“西汉刘向”。
BCD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可以分为“风”“雅”“颂”,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B. 贺敬之的《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体现出诗人一种“大我”的革命感情。
C. 古代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排列有:始龀、弱冠、豆蔻、而立、知命、耳顺等。
D. 阿西莫夫,美国作家,是世界知名的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代表作《基地》《新疆域》等。
【答案】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体常识文学常识和古代年龄称谓的识记。
文学常识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平时学习加强记忆。
始龀:七八岁刚换牙的小孩儿,泛指童年。
如:龀童(七、八岁的小孩),龀年(童年),龀岁(童年)。
弱冠:男子二十岁;豆蔻: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而立:男子三十岁。
知命: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叙述方法。
“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
耳顺:耳顺是六十岁的代称。
是指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
是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
六十岁也可称“花甲”、“杖乡”(还乡之年)。
所以按从小到大排列有:始龀、豆蔻、弱冠、而立、知命、耳顺等。
故选C。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文体常识文学常识和古代年龄称谓的识记。
答题时应注意,文化常识大概包含八个方面: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和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代音乐,古籍注释体例。
从小到大排列有:始龀(7、8岁)、豆蔻(12、13岁)、弱冠(20岁)、而立(30岁)、知命(50岁)、耳顺(60岁)。
7.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如《范进中举》中“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句中的“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
B.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岳阳的巴陵戏。
C.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D.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正误辨析。
这类题目难度较大,涉及面宽,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加强练习辨析,有错归类修改。
D项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的爱称。
故答案为:D【点评】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它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区历法、军事刑律、阴阳五行、家族礼法、音乐美术、饮食服装、车马冠盖、文化奠基、政治经济制度、明君贤相的治国方略,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等。
“卿”的意义有,1. 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卿。
卿相。
2. 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3. 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
4. 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5. 古代夫妻互称:卿卿。
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
6. 姓。
7.朋友之间亦能称“卿”。
本题的“卿”是古代君对臣或朋友的爱称。
8.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文学作品中祖母形象往往光彩照人。
《童年的朋友》中外祖母把“我”从黑暗中叫醒,领向光明;《月迹》中的奶奶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不断把孩子心灵带进新的高尚境地。
B. 寓言给人启迪。
《黔之驴》告诉人们,不能被貌似强大的东西吓到,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愚公移山》启示人们,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C. 细节常常独具魅力。
《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脱下和穿上军大衣的细节,凸显了他的机智灵活、处变不惊;《百合花》中多次提到百合花被子,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
D. 散文作为一种相对自由的文体,风格多种多样。
有的深沉冷峻,如鲁迅的《二十四孝图》;有的柔婉清丽,如郭沫若的《白鹭》;有的自然真挚,如巴金的《繁星》;……【答案】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C项表述不正确,一“脱”一“穿”的细节,是为了遮掩刚才辱骂将军的心冷胆寒的心理,勾勒出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狗的丑态。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与辨析能力。
解答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关键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
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即可。
9.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A.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而“小李杜”指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B.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的作品之一。
C. “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以称功德或申鉴戒的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内容多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文字短小精悍却构思精巧,一般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