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粮食行业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可编辑版】

合集下载

市粮食局十二五发展规划

市粮食局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8年市粮食局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促进粮食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的重要时期,根据市政府竹府发[2010]19号文件和市发改局竹发改函[2010]6号文件精神,特编制XX市粮食局“十二五”粮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粮食经济提升发展的成效,科学分析粮食流通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成果和新变化,面对XX灾后重建区位优势提升的发展机遇,紧紧围绕XX市委、市府提出的“两年重返全省县域经济强县,三年再造一个XX”的战略目标,在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牢树立机遇意识,发展是第一要务意识,突出重点抓发展,狠抓关键促增效。

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为保障,凝心聚力,团结奋进。

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为纲,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推动粮食工作创新发展。

二、遵循原则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一是立足“十一五”粮食企业现状与“十二五”规划发展重点相结合;二是重点发展目标与统筹兼顾相结合;三是实践总结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宏观规划与微观可操作性相结合;四是领导部门指导协调与企业参与相结合。

三、组织领导协调机构成立XX市粮食局“十二五”粮食发展规划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本规划的实施。

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局党委书记、局长副组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成员: ***** 各粮食购销企业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粮食局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正、副主任,负责“十二五“粮食发展规划的组织、综合协调工作。

四、“十二五”期间规划抓好“一中心一站一小区”等重点工程一中心即粮油储备中心库,一站即军粮供应站(下称军供站)一小区即民心小区工程。

1、XX粮油储备中心库和军粮供应站,于“十一五“规划期间(18年)已选址孝德镇金土村和105仓库(南轩中学清道大道正对面),两处规划用地143亩(其中:粮油储备中心库用地140亩,军供站用地3亩)。

全省粮食行业_十二五_规划

全省粮食行业_十二五_规划

全省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材料之一吉林省粮食宏观调控“十二五”规划编制的说明省粮食局调控处按照全国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编制会议的安排,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编制本地区粮食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规划。

按照祝局长的讲话要求,现对“十二五”规划编制中粮食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的有关内容做如下说明:一、认真做好“十一五”期间粮食调控工作总结“十一五”期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粮食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打破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

面对新的形势,各级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性粮食收购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各类粮食经营、加工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农民销售的余粮,有效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确保了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

在总结“十一五”粮食宏观调控工作时,应当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等收购政策,积极抓好粮食收购,粮食收购量大幅增长,增加了种粮农民收入,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是做好粮食销售工作,有效保证了市场供应。

三是完善省级储备体系,落实国家粮食和食用植物油地方储备规模指导性计划,充实库存,调整优化布局,增强了省宏观调控能力。

四是建立粮食应急体系并逐步完善粮食应急体系,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条件下,应急能力不断提高。

五是粮食统计调查体系更加完善,实现了从行业统计向全社会统计的转变,建立健全各项统计调查制度,监测体系初步建立,为粮食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持。

六是不断推进粮食产销合作发展,先后与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福建、云南、内蒙等省、市、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各级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业也采取不同形式,与销区建立了产销合作关系,促进了粮食有序顺畅流通。

上述各方面的总结要尽可能量化、数字化。

各地在总结回顾“十一五”调控工作时,要结合本地区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中发现一些发展变化趋势和规律,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打好基础。

粮食局十一五主要成绩及十二五规划

粮食局十一五主要成绩及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是我县粮食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粮食行业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时期。

因此,全面、正确、客观、科学地编制全县粮食部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于促进粮食行业的经营稳定发展,确保全县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十一五”粮食工作的主要成绩“十一五”五年,是我县粮食部门流通体制、管理模式和经营格局发生重大转折变化的五年,也是粮食部门在困境中负重奋进,不断推进改革,并取得重点工作突破的五年。

一是产权制度改革大踏步推进。

继“十五”企业深化改革后, 8 家收储企业全部改制,由国有改为民营,即保留**国家粮食储备库,作为承担政府粮食宏观调控裁体和粮油市场经营主体,其他 7 家实行国有资产租赁经营,全县粮食企业干部职工 1379 人得到妥善安置;二是仓储设施得到充实。

五年建仓增容 1000 万斤,目前有效仓容已达到 6000 万斤,投资配备了电子测温仪、粮食输送机和成套清理筛等设备;三是粮食储备实现“一符三专四落实”,仓储管理向高科技现代化方向推进;四是取得了国家和省级储备粮资格;五是粮食购销全部市场化。

市食品工业十一五规划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设想

市食品工业十一五规划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设想

市食品工业十一五规划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设想市食品工业“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及“十二五”规划初步设想一、十一五规划工作实施情况(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截止到XX年底,全市食品工业企业已达215家,其中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38家,占全市限上工业企业总数(78家)的 %,共安排从业人员2万余人。

全市食品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 %,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 %。

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完成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 %,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 %,完成利税亿元、同比增长 %。

其中,全市面粉企业累计吞吐小麦28亿公斤,面粉产量达到亿公斤、实现产值42亿元。

(二)、新上项目情况XX年,全市新上食品工业项目12家,其中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5家,分别是永城众品食业有限公司、华星民生食品有限公司、三祥面粉有限公司、永城金晶玉米加工有限公司和永盛食品厂。

(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情况通过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XX年我市又新增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5家,分别是华星宫川食品有限公司、华星民生食品有限公司、金晶玉米加工有限公司、淮海面粉有限公司和昌源面粉有限公司,促使面粉食品企业在金融危机这个特别困难时期里仍然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

(四)优势产业群发展情况根据“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以“中国面粉城”和“河南省食品工业强市”为基础平台,已经形成了以汇丰面粉有限公司、华星面粉有限公司、华冠面粉有限公司、永新面粉有限公司等为基础,以小麦加工为特色的优势产业群;以华星宫川食品有限公司、华星民生食品有限公司、鑫麦园粉业等企业为基础,以挂面、保湿面、方便面、面制营养食品等为特色的食品加工优势产业群;以众品食业、永盛食品等企业为龙头,建设肉制品加工优势产业群;以皇沟集团为龙头的粮食——酒类制品优势产业基地;以河南金晶玉米加工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玉米制品优势产业基地。

二、十一五规划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两化”融合不够。

北京市粮食流通十二五

北京市粮食流通十二五

北京市粮食流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引言“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是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重要时期。

科学编制本市粮食流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对于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提升首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十一五”期间,本市粮食流通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粮食方针政策,紧紧抓住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的契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首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经受住了国际粮食危机,以及国内粮食价格波动、自然灾害多发的严峻考验,始终保持了充足的粮食供应,保持了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粮食市场繁荣稳定。

“十一五”末,全市粮食年消费量512万吨,年产量116万吨,产销缺口依然较大。

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保持了粮食市场平稳运行,实现了粮食供需基本平衡。

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了粮食流通的主渠道作用,外埠粮源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粮源掌握能力不断增强。

213家企业取得粮食收购资格,农村粮食收购市场有序发展。

多元化市场主体活跃,丰富了粮食品种供应。

粮食行业充分发挥了保民生、促和谐、稳物价的基础作用。

——政府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和应急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市场动态,保障粮油应急供应。

市与区县粮油储备进一步充实,市级粮食储备和食用油储备规模分别达到全市城乡居民6个月和60天的正常消费量,成品粮油储备规模达到全市城乡居民10天的正常消费量,落实了14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和335个应急投放网点。

规范了区县粮食储备,进一步落实了粮食工作区县长负责制。

市粮食行业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发展规划

市粮食行业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发展规划

市粮食行业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五”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促进粮食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的重要时期,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大精神和《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加强对“十*五”期间全市粮食工作的指导,确定全市粮食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市粮食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粮食局的要求,系统回顾全市“十*五”期间粮食工作,结合我市粮食流通实际,特编制市粮食行业“十*五”发展规划。

一、我市粮食行业“十*五”末期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一)“十*五”末期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现状我市是四川省粮食主产区,常年粮食播种面积XXX万亩,粮食总产XXX万吨,在全省XXX个市州中排列第13位,人均粮食产量416公斤,人均消费粮食405公斤。

常年粮食收购约XXX万吨,粮食商品率XX%。

20__年,全市粮食购进22.XXX万吨,销售23.XXX 万吨,年末库存粮食19.XXX万吨。

我市酿酒及工业用粮、饲料用粮比重偏大,已由粮食生产量与消费量基本平衡向需要市外调入平衡市内消费过渡。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已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利设施建设滞后、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我市粮食供需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供应安全将面临挑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出现“三个减少一个增加”。

一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我市现有耕地220余万亩,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家基本建设用地增加、农民进城务工致耕地撂荒、退耕还林及城乡建设用地扩大、耕地粮田退化等因素的影响,耕地面积将逐年减少。

二是粮食产量逐年减少。

我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紧缺,靠天吃饭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改变,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和种植业的影响,粮食产量正逐年减少。

三是粮食购销量逐年减少。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粮食购销主体多元化,国家粮食购销网点减少,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办证户数仅占全社会办证户数的4%,粮食购销量逐年减少。

市粮食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市粮食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市粮食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粮食局的具体指导下,局党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省委六届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二届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心工作,以确保全市粮食安全为总体工作目标,全力抓好粮食购销、储备和市场供应工作,依法加强粮食流通监管,加大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力度,迎难而上,团结进取,振奋精神,主动作为,全力推动粮食工作科学改革发展,扎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十二五”期间粮食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十二五”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期,同时也是我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加快推进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我局在新的历史起点,把握重要机遇,积极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妥善应对发展阶段的新挑战,不断完善粮食工作各项体系,努力改善粮食行业发展条件,逐渐增强后续发展能力,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粮食调控能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我市年均粮食收购4万吨左右,其中国有企业粮食收购万吨,很好地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储备粮管理日趋完善,地方储备粮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在全面落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的基础上,充实了xx万吨成品粮。

“十二五”期间,我市储备粮轮换共xx万吨,粮食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应急保障体系不断巩固和完善,7家应急加工企业、63家应急供应企业覆盖全市城乡各地;抓好粮情监测、粮食流通统计和供需平衡调查,切实为调控决策服务;实施社会粮食库存管理,每年核定118家企业粮食及食用植物油的最低库存量和最高库存量。

粮食产销协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每年200多万吨的粮食缺口具有稳定的补给渠道,有效实现了全市粮食供求平衡;粮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运行平稳,持续保持了市场流通顺畅的格局。

(二)粮食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涵盖粮食购销多个环节、多元市场主体的粮食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多元化主体共同发展,在搞活粮食流通、保证市场供应、满足各方面需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国粮展〔2011〕22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关于印发《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发展改革委、粮食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中国中纺集团公司: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为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制定了《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1—“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加强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构建完善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攻坚时期。

制定并实施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监督检查,加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粮食流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规划实施的沟通协调和支持配合,切实落实责任,细化目标任务,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各地要将本地区粮食行业发展规划,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粮食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2—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二○一一年十二月—3—目录第一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7)第一节面临的形势 (7)第二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9)第三节主要目标 (10)第二章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12)第一节完善粮食购销体制 (13)第二节健全储备调节体系 (13)第三节加强监测预警系统 (14)第四节提升粮食应急能力 (14)第三章完善粮食仓储设施 (15)第一节加强仓储设施建设 (15)第二节推进仓房维修改造 (15)第三节完善烘干设施 (15)第四节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 (16)第四章推进粮食现代物流发展 (16)第一节打通“北粮南运”主通道 (16)第二节完善黄淮海等主要通道 (17)第三节建立粮食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17)第五章发展现代粮油加工体系 (18)第一节调整产业结构 (18)第二节优化区域布局 (18)第三节加快升级改造 (21)第六章健全粮食市场体系 (21)第一节规范收购市场 (21)第二节完善零售市场 (22)第三节健全批发市场 (22)—4—第四节稳步发展粮食期货交易 (23)第七章完善粮食标准与质量检验监测体系 (23)第一节健全粮油标准体系 (24)第二节提高检验能力 (24)第三节强化质量安全监测 (25)第八章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 (26)第一节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26)第二节优化企业布局和结构 (26)第九章增强粮食科技创新能力 (27)第一节提高研发能力 (27)第二节改造传统产业 (27)第三节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28)第四节建设创新体系 (28)第十章加强监督检查 (29)第一节推进体系建设 (29)第二节加强库存检查 (30)第三节强化市场监管 (30)第十一章保障措施 (31)第一节完善政策支持 (31)第二节加大投入力度 (32)第三节深化改革创新 (32)第四节严格行业准入 (33)第五节强化科技支撑 (33)第六节引导爱粮节粮 (34)第七节强化粮食安全责任 (34)第八节加强规划实施组织领导 (34)—5—专栏目录专栏1“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就 (7)专栏2农户科学储粮专项 (16)专栏3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23)专栏4粮油标准制修(订)主要内容 (24)专栏5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 (25)专栏6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主要内容 (25)专栏7粮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 (28)图1全国主要粮食物流通道示意图 (17)图2稻谷加工业布局示意图 (19)图3小麦加工业布局示意图 (19)图4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布局示意图 (20)—6—第一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一节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努力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有效应对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复杂局面,通过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行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安排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安排

蛟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安排多年来,我局在蛟河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局“一二三四五”总体工作思路,局党组带领全局职工戮力同心,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现将十一五期间工作做总结,并对十二五期间工作做出安排。

一、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十一五期间,蛟河药监局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按照“监督促净化、管理促规范、服务促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有效的维护了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保证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力地推动我市医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各项工作得到肯定——十一五期间,我局先后被授予“全国十家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之一、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优秀公务员先进集体、全省民主评议软环境和政行风工作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优秀单位、吉林人民口碑金奖单位、吉林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先进集体、蛟河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市直机关先进党支部、三八红旗集体标兵”等光荣称号。

同时,我局马东、付海森、宋继荣、孙鹏程、孙利源、俞泉淑、周克欣、郭晓霞等同志,先后被评为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先进个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模范法制辅导员、优秀党务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统计工作先进个人等。

二是队伍建设稳中有进——结合现状,贯彻落实了“重大事件集体讨论制度”,有效的避免了“一言堂”,预防了腐败案件的发生;制发了各种类文件,通过学习提高了职工综合素质;将全年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解,由局长、分管局长与各科室、稽查分局负责人签署目标责任书,并确立了局长办公周一例会制度,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关心职工生活,增强了团队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以党支部的名义,组织各种职工活动,丰富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陶冶了情操。

双辽市十一五粮食工作总结

双辽市十一五粮食工作总结

双辽市十一五粮食工作总结在十一五期间,我市粮食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粮食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国家粮改政策为指导,全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大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不断改革粮食企业自身结构,吸纳多方资金,沟通流通渠道,促进购销工作的全面畅通。

深入开展一符四无活动,切实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确保粮食安全。

在我市粮食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连续多年全市被省局评为粮食系统一符四无先进市,有两家粮食企业被评为一符四无示范库,九家国营企业和两家民营企业荣获省级一符四无先进单位。

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保护收购自2006年以来,按照上级国家、省制定的保护价政策,全力解决农民卖粮难。

收粮时期,市里统一下发文件,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

不断强化粮食企业服务意识,大局意识。

不断强化改进服务态度,端正服务作风,实行三透明一确保(价格、化验、检斤透明,确保不打白条)。

为农民卖粮提供有利条件。

保证了农民手中余粮及时变现。

为加强对粮食收购收购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几年来,我们成立了由粮食、监测,财政、物价、农发行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多次深入基层,对粮食收购各环节进行现场监督。

并将得到的情况进行及时通报,从而有力地规范了市场秩序,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利益,切实况保证了保护价收购任务的全面完成。

2006年,国家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

社会各界都可以经营粮食。

为加大宣传力度,我市粮食部门派出工作组,积极引导农民把手中的粮食及时变现。

同时,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清仓倒库,全面进入市场,发挥主渠道作用,大力收购农民手中余粮。

我们通过发放传单等方式,让广大农民充分了解市场行情,克服惜售心理,适时销粮,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特别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收购中发挥了主渠道作用。

据统计,从2006年1月至2010年4月,五年中,国有及民营粮食购销企业累计收购粮食233 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40 万吨,民营193 万吨。

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打算

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打算

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打算十一五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五年时间里,我国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也面临了许多挑战。

下面是对十一五的总结以及对未来五年的工作打算的1200字以上的文章。

首先,我国在过去的五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不断推进。

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所有主要目标。

GDP年均增长率超过10%,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

同时,我们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我国在许多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

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还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例如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等。

在社会发展方面,我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以及巨大的收入差距和社会不公平现象。

鉴于以上总结,我们对未来五年的工作打算如下:首先,我们将继续推进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的增长。

我们将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

同时,我们将经济结构,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发展。

我们将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

其次,我们将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加强环境监管,强化环境污染治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同时,我们将加强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推动绿色生产方式的普及,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我们将加强对水资源和农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保障粮食安全。

最后,我们将加大对民生的保障力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我们将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面。

我们将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多层次养老金体系,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我们将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持和保护,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总之,未来的五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最新-粮食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主要工作打算 精品

最新-粮食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主要工作打算 精品

粮食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主要工作打算“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粮食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工作重点,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加大粮食市场监管力度,大力开展粮食购销经营,着力推进购销企业改革,全面完成清仓查库工作,精心指导粮食行业发展,认真履行协调服务职责,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十一五”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收购粮食115亿公斤,同比增加34亿公斤,增幅29.6%;销售粮食107亿公斤,同比增加19亿公斤,增幅17.8%;粮食综合库存 7.7万公斤,同比减少52亿公斤,减幅675%。

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在金融危机带来严重影响,粮食市场剧烈波动,经营风险明显加大,各种不利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实现销售收入89314万元,实现盈利527万元,扭转了粮食系统几十年来亏损的局面,实现了粮食行业的全面发展。

(一)认真贯彻粮改政策,扎实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十一五”期间,是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重要时期,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和省、市粮改精神,积极主动地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切实推进全市粮改工作。

特别是 201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进行了“明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为核心的改革,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全市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基本完成,新组建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10户,聘用职工549人。

一是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改制中的问题。

全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紧紧抓住“三老”这个粮改工作重点和难点,积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妥善处理“老人”、“老帐”、“老粮”等方面的问题。

全市82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全部实施改革,置换职工身份2319名,发放置换金3320万元,并通过多种方式安置职工,较好地解决了“老人”问题。

市粮食系统执行“十一五”规划工作总结

市粮食系统执行“十一五”规划工作总结

市粮食系统执行“十一五”规划工作总结市粮食系统执行“十一五”规划工作总结XX年以来,全市粮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全精神,在全市跨越赶超的热潮中,自我加压,克难奋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为己任,积极参与和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粮食经济,强化粮食宏观调控和社会粮食流通监管,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粮食系统党建工作、行业管理、购销经营、机关建设等年年有新变化,年年有新进步,呈现出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执行收购政策,搞活粮食流通,促进农民增收1、粮食购销有序有效。

一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

XX年6月,国家正式决定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为切实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全市粮食系统把做好托市收购既当作经济工作更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在收购中,确保“五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政策宣传到位、准备工作到位、服务措施落实到位、组织领导到位。

坚决做到“五个不”:不压级压价、不克扣斤两、不拒收、不限收、不代扣任何费用。

坚持依质论价、做到户交户结,现金结算、不打白条,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二是积极组织开展市场化收购。

按照“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积极入市收购,主动参与竞争,以销促购、以效促购,努力实现农企双赢。

五年来,共收购粮食100255万公斤,其中收购小麦公斤,稻谷万公斤,玉米万公斤,搞活了粮食流通,活跃了粮食市场,政府、企业、粮农三满意。

三是采取多种形式灵活销售。

在粮食销售工作上,指导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展以购代销、边购边销、薄利多销、加工转销、兑换促销、推陈储新等形式多样的粮食销售方式,不断扩大优质畅销粮食品种的销售。

在扩展粮食销售渠道上,准确把握粮食市场行情,随行就市,灵活销售,在稳定老客户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客户,五年来共销售粮食101036万公斤,带动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

2、仓储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为确保粮食收购所需仓容,“十一五”期间,粮食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市粮食局工作十一五规划

市粮食局工作十一五规划

市粮食局工作十一五规划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搞活粮食流通这一重点,做大做强粮食经济,指导今后五年全市粮食流通体系建设,市粮食局拟定粮食工作“十一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确保全市粮食安全、流通顺畅为总目标,以培育龙头企业,壮大经营规模,实现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体,着力构建农工贸一体化,产购销一条龙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使我市粮食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三、主要任务:(一)继续理顺企业产权关系,积极创建现代企业制度。

改制后的购销企业建立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真正实现机制的创新,最大限度的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挖潜堵漏,提高效益。

粮食附营企业加快改革步伐,通过股份制、重组、出售、破产等多种形式,退出国有序列,安置企业职工。

(二)提高深度加工能力,逐步增强粮食品牌的影响度。

粮油深度加工是实现粮食增值的潜力所在,也是粮食产业化的重要链条,“十一五”期间要强力推进,逐步改变“买原料、卖原料”的状况。

一是加强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联合,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创建自己的产品研发队伍,大力开发本地名特优新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是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粮油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三)发展“订单粮食”,提供全方位服务,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

“十一五”期间,粮食购销企业要大力发展订单收购,实现产销衔接。

通过发展粮食订单收购,根据市场需求,推动种粮农民从小而全、小而弱、小而散向优而专、专而联、联而强转变。

建立粮食行业协会,在订单收购中履行行业协调、服务职能,对粮油生产实行良种经营、技术指导、订单收购等一条龙服务。

借鉴目前“二次结算”“随行就市”和“优质优价”等定价形式的成功经验,兼顾粮食生产者和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合理确定订单价格,降低市场风险。

“十一五”农业工作回顾及“十二五”发展思路和重点

“十一五”农业工作回顾及“十二五”发展思路和重点

“十一五”农业工作回顾及“十二五”发展思路和重点----总结“十一五”、谋划“十二五”之临沂篇发布时间:2010-09-01 访问次数:8一、“十一五”农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十一五”以来,在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支持推动下,我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显著改善,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认真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百万农户致富工程和高产创建活动,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粮油果菜棉烟茶产量实现新突破。

(二)农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

全市形成了粮、油、菜、果、茶、烟、桑、药、卉九大种植业基地。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各具特色。

高效特色农产品基地达到700多万亩。

(三)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全面推行“一册两书三证”管理制度,制定推广地方技术标准23项。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得到加强。

目前,累计命名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148处。

全市农业“三品”总数达453个,认证面积达250万亩。

(四)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经济模式。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农业龙头企业年加工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39%。

(五)农民合作组织迅速发展。

目前,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达到11299家。

经营服务范围涉及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各个行业,参加合作社的成员83万个,带动农民97万户。

(六)农村可再生能源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最近5年,国家、省、市、县各级先后投入资金1亿多元发展农村沼气。

到目前,全市沼气用户累计37.7万户,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累计163处。

年产沼气1.8亿立方米,相当于节省20万吨标准煤。

(七)科技兴农成效显著。

组织实施了十大农业技术推广,自主培育了临麦2号、临麦4号、郯麦98等20个粮油新品种,累计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306个,获各类农业科技成果200余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粮食行业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市粮食行业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促进粮食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的重要时期,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加强对“十二五”期间全市粮食工作的指导,确定全市粮食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市粮食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粮食局的要求,系统回顾全市“十一五”期间粮食工作,结合我市粮食流通实际,特编制市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我市粮食行业“十一五”末期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一)“十一五”末期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现状我市是四川省粮食主产区,常年粮食播种面积450万亩,粮食总产156万吨,在全省21个市州中排列第13位,人均粮食产量416公斤,人均消费粮食405公斤。

常年粮食收购约22万吨,粮食商品率14%。

201X年,全市粮食购进225万吨,销售23.21万吨,年末库存粮食19.39万吨。

我市酿酒及工业用粮、饲料用粮比重偏大,已由粮食生产量与消费量基本平衡向需要市外调入平衡市内消费过渡。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已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利设施建设滞后、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我市粮食供需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供应安全将面临挑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出现“三个减少一个增加”。

一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我市现有耕地220余万亩,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家基本建设用地增加、农民进城务工致耕地撂荒、退耕还林及城乡建设用地扩大、耕地粮田退化等因素的影响,耕地面积将逐年减少。

二是粮食产量逐年减少。

我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紧缺,靠天吃饭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改变,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和种植业的影响,粮食产量正逐年减少。

三是粮食购销量逐年减少。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粮食购销主体多元化,国家粮食购销网点减少,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办证户数仅占全社会办证户数的4%,粮食购销量逐年减少。

四是粮食需求总量连年增加。

自然人口的增加和转化用粮的增加,使粮食需求总量连年增加,产需缺口呈加大态势。

2、粮食储备体系薄弱。

一是地方粮食应急储备规模小。

目前,我市市级粮食储备2万吨,县级粮食储备0.9万吨,与国家政策和市政府粮食应急预案要求存在差距。

二是粮食收储设施分散、规模小。

我市有遍布各乡镇的粮食收购网点140余个,但主要是老式平房仓,功能单一,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粮食物流的需要。

三是仓储基础设施老化,配置差。

目前全市总仓容50.5万吨,其中1998年以前修建的仓容34万吨,占总仓容的67.3%。

一些乡镇粮管所(点)储粮基础设施老化,部分储粮库点,包括粮食储备企业的仓房维修改造滞后,设施设备缺乏、不配套。

3、粮油加工体系建设滞后。

一是粮油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市场份额低,品牌影响力不强,辐射范围小。

我市创立了12个优特粮油品牌,拥有5个国家无公害产品,但市场份额占有率低,在省内外大、中城市难觅踪影。

二是粮油加工设施落后,科技水平低,粮油精、深加工力度、广度不够,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

三是粮油加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企业尚未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品牌战略意识不强,营销模式落后,加之科研人才少,自主创新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是粮油产业化经营规模小,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原料来源“第一车间”——粮油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优质、专用、绿色粮油生产基地规模小。

五是粮食专业合作组织结构松散,粮油企业组织生产形式不当,订单合同不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订单履约率低,商品率低,农户缺乏法律及诚信意识。

4、粮食检验设施设备不足。

市粮食质量监测站作为国家粮食局授权的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检验场所面积不足,功能分区不规范,设备设施急需升级换代。

全市区、县仅蓬溪和射洪建有粮食质量监测站,且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设备设施陈旧,难以全面开展工作。

国有及控股粮食收储企业和加工、饲料等粮食转化企业虽具备基本的粮油质量检验能力,但设备设施老化,检验能力较差。

5、page粮食应急体系和粮食预警信息系统不完善。

全市尚未形成统一的粮食应急设施体系,库存规模极小,技术装备落后,应急储备时间短,粮油应急保障能力弱,粮食应急压力较大。

粮食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还未全面建立,粮食信息服务系统硬件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从事粮食信息服务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和市场分析人员十分匮乏。

6、现代粮食物流体系重大项目进程不快。

十一五”期间,我市重点打造省内除成都外的次级交通枢纽,交通区位优势日益突出,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有利于确保川渝地区粮食安全和发挥粮食宏观调控作用。

但由于缺乏中、省、市政策资金扶持和现有资产处置变现政策不配套,现代粮食物流体系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缓慢,特别是我市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支撑项目——“川渝粮食物流中心”建设面临极大的资金压力。

(三)我市粮食行业发展趋势1、粮食生产、消费、流通环节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市粮食年总产基本保持在150万吨左右,总需求180多万吨,产需缺口达30万吨以上。

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市粮食物流节点建设将初具规模,粮食中转和饲料、酿酒、加工等转化用粮将大幅增加,需求总量呈刚性增长,特别是品种结构性需求矛盾进一步加剧,粮食产需缺口将达50万吨以上。

预计到2020年,全市城镇常住人口将超过200万人,按粮食应急调控预案城镇人口3个月需求计算,常年需储备粮食8.4万吨,加上转化用粮和以为节点的中转粮,我市的粮食流通量将达到140万吨。

因此,建立高效、快速、节省成本和费用的粮食散流通设施体系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2、粮食储备体系的发展趋势。

建立和完善粮食储备、中转体系是“十二五”期间我市粮食工作的重要内容。

购置优良的仓储设施,重点新建一批现代化的粮食收购、储备仓容,扩大粮食仓容规模。

加强仓房维修,投入资金对仓房的防潮、密闭、门窗、隔热、用电线路等方面进行维修和改造,深入开展科学储粮规范化活动,积极探索、创新和应用科学储粮技术,确保储粮安全。

3、粮油加工体系发展趋势。

引进有实力和发展前景的加工企业,提高我市粮油精深加工的综合利用能力,延长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着重发展稻谷、小麦、油菜、玉米、红薯等粮油精深加工产业,并利用其附产物带动我市饲料产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道路。

力争把我市打造成为粮油加工、饲料生产基地,推动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粮食生产,助农增收。

创建名优品牌,保障营养、卫生、安全粮油产品的供应,满足人们膳食结构调整和变化的需求。

4、粮食交易市场发展趋势。

充分发挥次级交通枢纽和辐射范围广的区位优势,把“川渝粮食物流中心”和“射洪粮食物流园”建设成为市、县两级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载体和平台。

同时,引进在粮食主产区有实力的粮食电子交易市场来我市建立分公司,建立汇集仓储、运输、金融、质检等多种服务功能的先进电子商务平台,主要从事组织粮食拍卖交易,期货、现货交易,资金结算服务等商务活动,逐步把我市打造成为连接产区和销区的重要粮食物流节点,在确保川渝两地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的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5、粮食检验检测体系发展趋势。

着力建设区域性国家粮食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进市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改扩建项目,促进我市和周边地市经济社会发展。

规划建设市级粮食质量检化验中心和县级质量监测站,在市辖区和各县建立粮食监督检验站,配置完善相应的检化验设施设备。

6、粮食应急体系与粮食检测预警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粮食应急供应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保障有效供给,确保地区粮食安全成为粮食应急体系与粮食检测预警信息系统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是建立健全粮食应急供应网络体系,增设应急供应网点,培育应急加工、储备企业;加强粮食应急设施建设,与粮食检测预警信息系统相辅相成,建成反应灵敏、快捷迅速的信息系统。

二是加大应急储备粮油仓库气密性、隔热性改善等仓储设施的投资,推广绿色、“三低”等科学储粮方法,保管好应急储备粮油,满足应急之需。

7、现代粮食物流及配送体系发展趋势。

整合低效、闲置资产,按照仓储、运输、市场、加工、信息“五位一体”的要求,投资兴建集粮食仓储、中转、烘干整理、配送、精深加工、现货交易、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川渝粮食物流中心”和“射洪粮食物流园”两大项目,以两大项目为基础,重点培育我市专业配套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

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和短途汽车散运集并优势,在中、短途粮食直达运输中代替铁路运输,变省际间长途包粮运输为多运输工具散运无缝化连接,节约粮食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我市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树立“大流通”、“大市场”、“大粮食”观念,积极参与“平安”建设。

深入贯彻粮食法律法规,增强粮食调控手段、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促进粮食行业发展,着力构筑全市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努力使成为区域性粮食集散基地,确保我市粮食安全,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保障作用。

(二)“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努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积极推广优质、专用粮油种植,逐步形成优质粮油产业带,确保粮食有效供给;确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储备粮规模,保持合理粮食储备水平;加快发展以散装、散卸、散存和散运为特征的“四散化”粮食现代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1、加强粮食宏观调控。

严格执行国家种粮直接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保护和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

建立健全我市粮食储备制度、粮食宏观调控和应急预警机制,确保粮食有效供给。

2、发展粮油产业化经营。

以“确保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标,优化粮油生产配置,调整种植结构。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优质专用水稻、“双低”和“双高”油菜、优质专用玉米等粮食品种为重点,大力发展订单粮油,通过示范带动,在全市建立优质、专用粮油产业带。

以粮油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打破我市农业发展瓶颈。

3、加强粮食储备体系建设。

在各县围绕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交通干道建设以粮食购销、仓储和物流配送为中心的储备体系,在全市重新集中布局一批优良的仓储设施,重点新建一批现代化的粮食收购、储备仓容,扩大粮食仓容规模;加强仓房维修和仓储队伍业务培训,提高科学储粮水平,确保各级储备粮全部达到“一符三专四落实”和“四无”的要求,做到储得进、调得出、用得上,把打造成为四川省重要的粮食储备基地。

4、培育现代粮食物流体系。

围绕市城区和射洪县建设集粮油仓储、加工、检验、电子信息和“四散化”为一体的“川渝粮食物流中心”和“射洪粮食物流园”两大粮食物流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