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语言活动:《眼镜哪去了》

合集下载

大班下主题六《我要上小学了》-主题我上小学了

大班下主题六《我要上小学了》-主题我上小学了

主题(六)《我要上小学了》主题备课主题分析:幼儿园生活即将结束,孩子们将跨入学校,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不论对孩子还是家长来讲,这都是很重要的一步。

本主题通过“小学,你好”、“准备好了”、“再见了幼儿园”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小学,激发幼儿强烈的入学愿望。

主题目标:1、有目的的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2、为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和物质准备,使其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的生活。

3、通过营造温馨的氛围,让幼儿体会与老师、小朋友的深厚感情,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友情。

时间安排:主题网络:1、语言活动:好担心课时备课2、社会活动:参观小学课时备课3、综合活动:储蓄罐课时备课4、科学活动:体育用品商店课时备课5、健康活动:铅笔盒变医院课时备课1、欣赏故事,理解铅笔盒里文具对话的含义,表达自己听故事后的感受。

2、知道爱护文具,形成爱护文具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欣赏故事,理解铅笔盒里文具对话的含义。

知道爱护文具,形成爱护文具的良好习惯。

活动难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1、PPT 《我要上小学了》。

2、铅笔盒及铅笔盒里的各种文具。

课时安排:一课时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师:出示铅笔盒。

小朋友你们能说说铅笔盒有什么用吗?到小学时要放哪些文具呢?铅笔盒能放这么多文具,真好,可是有一天,铅笔盒却变成了了医院,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听听故事《铅笔盒边医院》答案就会揭晓了。

二、分段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看PPT 教师讲述第1段提问: (1)铅笔盒里有哪些文具?(2)小男孩读一年级了,这些文具都想干什么? (3)指图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么做对吗?为什么? (4)我们看看会发生什么事?2、看PPT 教师讲述故事第3、4段提问: (1)铅笔盒里发生了什么事?(2)铅笔为什么哭?你能用故事里的语言把铅笔与小刀的对话说出来嘛? (3)小刀为什么把卷笔刀拉出来?结果怎样?(学说对话)(4)橡皮和尺子为什么哭?是小刀的错吗?从哪些话中知道的?(学说对话) (5)现在你知道文具盒为什么变医院了吗?文具做了什么决定? 3、看PPT 教师讲述故事第5段提问:小男孩不爱惜文具,文具也生气了,男孩上学会发生什么事呢?4、师总结故事内容。

大班语言课教案《眼镜哪去了》含反思

大班语言课教案《眼镜哪去了》含反思

大班语言课教案《眼镜哪去了》含反思课程背景这是一堂面向大班幼儿的语言课,本次课程的主题是“物品的丢失”。

通过故事《眼镜哪去了》的讲解,引导幼儿们学会通过描述和询问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故事《眼镜哪去了》并理解其中的人物和情节。

2.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所处的社会环境。

3.能够表达自己对物品丢失的感受和想法,并向他人询问相关问题。

4.能够适当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尊重他人不同的观点。

教学内容1. 故事《眼镜哪去了》通过讲解故事《眼镜哪去了》,引导幼儿学会描述和询问。

2. 用词练习让幼儿练习用词,例如通过玩具和图片的方式,让幼儿掌握描述物品的词汇。

3. 观察能力训练通过观察物品和图片,让幼儿运用语言描述物品特征和外观。

4. 反思环节引导幼儿思考所学内容,并提出问题或建议。

教学过程1. 故事讲解1.让幼儿安静下来,进入听故事的状态。

2.讲述故事《眼镜哪去了》,适当加入手势和声音效果,以便增强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让幼儿自主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用词练习1.让幼儿观察玩具或图片,然后描述特征和外观:比如玩具车的颜色、形状,或者图片上的花朵的颜色、数量等。

2.让幼儿练习如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环境和所处的社会环境。

3. 观察能力训练1.让幼儿观察物品和图片,然后描述物品特征和外观。

2.让幼儿说出物品的用途及是否能够代替其他物品。

4. 反思环节1.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己思考所学内容,并提出问题或建议。

2.鼓励幼儿学会独立思考和表达。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可以看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较高,并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同时,在用词练习和观察能力训练环节,幼儿也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

反思针对本次教学的不足之处,老师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独立思考和表达。

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努力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思维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眼镜哪去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眼镜哪去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眼镜哪去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故事》,详细内容为《眼镜哪去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事物,发挥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重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眼镜道具、卡片、录音机。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在生活中遇到的好玩的事情,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故事:(1)教师通过挂图、录音等形式讲述故事《眼镜哪去了》。

(2)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让幼儿发挥想象,预测故事的发展。

3. 例题讲解:(1)出示眼镜道具,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眼镜的特点。

(2)教师示范如何用语言表达“眼镜哪去了”,引导幼儿进行仿说。

4. 随堂练习:(1)请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2)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2)鼓励幼儿课后与家人分享故事,进行家庭实践。

六、板书设计1. 《眼镜哪去了》2. 关键词:故事、关爱、观察、表达3. 插图:眼镜、人物、场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用彩笔画一幅关于《眼镜哪去了》的故事插图。

(2)与家人一起分享故事,讨论如何关爱身边的人。

2. 答案:(1)故事插图:以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为素材,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关爱他人,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2)组织幼儿进行故事创编,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3.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培养幼儿的听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眼镜哪去了》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眼镜哪去了》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眼镜哪去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故事》,详细内容为《眼镜哪去了》。

这是一个关于小兔丢失眼镜,最终找到眼镜的有趣故事。

通过故事学习,让幼儿认识方向、形状和颜色,提高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懂并讲述故事《眼镜哪去了》,理解故事内容;2. 培养幼儿辨别方向、形状和颜色的能力,提高观察力;3. 培养幼儿与人合作、分享快乐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地描述眼镜的特征,并找到眼镜;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听故事、讲故事的能力,以及观察、思考和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眼镜道具、方向板、形状卡片、颜色卡片;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课件,讲述小兔丢失眼镜的经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方向、形状和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方向板,让幼儿指出小兔家、公园、图书馆等地点的方向;(2)出示形状卡片,让幼儿找出眼镜的形状;(3)出示颜色卡片,让幼儿找出眼镜的颜色。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帮助小兔找到眼镜;(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 合作完成任务(10分钟)(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领取一张画纸、画笔、剪刀和胶水;(2)小组成员共同合作,根据故事中的描述,完成一幅寻找眼镜的画作。

(1)每组展示自己的画作,讲述帮助小兔找到眼镜的过程;(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故事《眼镜哪去了》2. 方向:小兔家、公园、图书馆3. 形状:眼镜形状4. 颜色:眼镜颜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帮助小兔找到眼镜答案:根据故事中的描述,完成一幅寻找眼镜的画作。

2. 作业要求:与家长共同完成,注意方向、形状和颜色的准确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方向、形状和颜色方面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自己编写一个类似的故事,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眼镜哪去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教师招聘试讲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眼镜哪去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教师招聘试讲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眼镜哪去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
板教师招聘试讲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眼镜哪去了》
【说教材】
《眼镜哪里去了》是一节语言活动,一个出色的充满戏剧性和趣味性的语言故事,生动、幽默的描述了一只粗心大意的熊由找不到眼镜到在朋友的帮助下,发现眼镜就在自己头顶的过程。

教育提醒幼儿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说活动目标】
我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阅读故事中的人物画面及人物形态,理解故事有趣的情节和语言。

2、懂得只有物归原处才能保管好物品。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倾听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懂得只有物归原处才能保管好物品。

难点:引导幼儿自己整理物品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眼睛哪里去了》,熊、松鼠、浣熊、猫头鹰等玩具,以及故事中各种动物的头饰,(屈老师)并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操作方便的作用,来提高阅读活动的有效性。

【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将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猜测讨论法、游戏法来组织我的教学活动。

另外,我打算向幼儿采用:观察法、游戏法、表演法等学习方法,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探密眼镜厂》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探密眼镜厂》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探密眼镜厂》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眼镜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理解眼镜的结构和功能。

2.能够通过游戏和课堂活动,了解眼镜厂的工作环境和生产流程。

3.培养幼儿园大班学生团队协作、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4.提高幼儿园大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眼镜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图片和实物的展示,让幼儿园大班学生认识眼镜的主要部件,如镜腿、镜面、鼻托、镜框等,并讲解这些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 打造眼镜厂老师在教室里布置眼镜厂的模型,让幼儿园大班学生体验从一块原材料到一个成品眼镜的生产全过程。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模拟生产,模拟环节包括:2.1 原材料仓库学生需要在仓库里挑选出需要的原材料。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眼镜厂开始的第一步。

2.2 切割加工学生通过简单地制作,理解眼镜厂的生产流程和环节。

老师可以在制作过程中询问学生对眼镜制作流程是否有所理解。

2.3 组装工序学生需要将前后镜片、支架等元件进行组装,按照预先设定的工序,讲述制作流程。

2.4 产品检验学生需检查各个元件是否安装到合适位置,检验眼镜品质是否合格。

2.5 包装与出货让学生将制作好的眼镜进行包装和装箱,并尝试放在柜子里进行储存。

3. 游戏环节在眼镜厂制作的游戏环节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多种游戏方式进行学习:3.1 找出正确型号的眼镜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让学生找出正确型号的眼镜并讲述它的特性。

3.2 镜架拼图让学生进行镜架拼图,通过带领学生识别眼镜的组成部分,培养感知,增强学生对眼镜生产的形象记忆。

3.3 依靠触觉摆放眼镜让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眼镜摆放,也能有效地增强幼儿园大班学生的感官体验。

三、教学时长两周(每天1.5小时,每周5天,共计15个课时)。

四、教学方法1. 观看活动:老师通过演示或者ppt进行展示,让学生看眼镜制造过程。

2. 分组体验:学生分成小组,学习眼镜的结构、生命周期以及各个制作环节,通过不同的制作方式让幼儿园大班学生更好地了解眼镜的生产流程。

画眼睛的教案通用7篇

画眼睛的教案通用7篇

画眼睛的教案通用7篇教案是一种教学活动的计划和设计,提前写好教案,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更有条理地处理突发状况,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画眼睛的教案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画眼睛的教案篇1活动背景:小袋袋绘本系列是著名绘本大师查尔斯福格的作品,一共有四本。

第一本原名叫《我是小袋袋》,主要是介绍小袋袋这个动物形象。

小袋袋是一只憨态可掬、顽皮可爱的小袋熊,它的神态表情、举手投足极具亲和力,能让低龄幼儿产生由衷的快乐和认同感。

为了更适合小班幼儿阅读与理解,我们对绘本画面进行了适当删减,选择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场景,按照理解讲述的侧重点的不同调整了阅读顺序,将原来较为零散的描述性语言改编成可以让幼儿接话或独立讲述的语言。

活动的主体部分共分四个环节。

首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绘本画面,然后让幼儿在初步理解绘本的基础上进行独立完整的阅读,接着师幼共同阅读绘本,教师引导幼儿重点用我喜欢。

的句式讲述绘本内容,最后迁移学习经验,运用我喜欢。

的句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活动目标:1观察、阅读画面,理解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感受小袋袋的天真活泼。

2愿意用动作、语言表现画面内容,尝试运用我喜欢。

的旬式进行讲述。

3喜欢和同伴一起阅读图书。

体验集体阅读的快乐。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绘本ppt(演示文稿)。

活动过程:一、认识书中主要人物小袋袋,猜想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师(出示小袋袋图片):老师请来了一个新朋友,看看它是谁。

师:这是袋熊。

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袋袋。

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

师:小袋袋的样子是怎样的?它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它的手和脚是怎么放的?大家一起来做做小袋袋的样子。

师:小袋袋很可爱,它喜欢做很多事情。

你们猜一猜:它喜欢做什么事情?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幼儿猜想。

)二、初次阅读,感受、理解并表达小袋袋跑步、玩泥巴、躺在妈妈怀里等画面内容1阅读画面一、跑步师:谁在跑步?幼:小袋袋在跑步。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大班语言《眼镜哪去了》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大班语言《眼镜哪去了》

大班语言活动《眼镜哪去了》教学设计山东理工小博士幼儿园高娜本活动选自山东省省编教材大班下册《我要上小学了》这一主题。

《眼镜哪去了》是一个充满戏剧性和趣味性的语言故事,生动、幽默的描述了一只粗心大意的熊由找不到眼镜到在朋友的帮助下,发现眼镜就在自己头顶的过程。

教学理论依据:语言是幼儿交往、认识事物、保存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工具。

大班幼儿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同时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也是智力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语言活动。

让孩子感受这个有趣的语言故事的同时,还让孩子有一个思维挑战的过程。

创设故事情境,巧妙设计游戏两宫格、四宫格、六宫格、九宫格及找眼镜的游戏,让孩子用概括性语言提出问题,使用疑问句大胆表达想法,用排除法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一步一步的接近真相,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的发展其语言及智力的提升。

实施策略: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活动中,我设计在活动伊始,创设情境,介绍人物,激发幼儿的兴趣。

根据故事内容,创设“找眼镜”的情境,引导孩子主动投入到故事中积极寻找线索,大胆表达,充分理解故事内容,大大增加本节语言活动的趣味性。

二、欣赏故事,游戏体验活动中我设计了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的提问,意在引导孩子细致观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并通过有效的追问,梳理幼儿的思维。

引导幼儿进入情境讲述,领悟只有物归原处才能保管好物品的道理。

大家都知道大班孩子的学习特点,他们是希望有一些游戏性的、具有一些挑战性的活动。

所以在活动中,当熊找不到眼镜的时候,巧妙设计游戏两宫格、四宫格、六宫格、九宫格及找眼镜的游戏,让孩子用排除法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一步一步的接近真相,层层递进,让孩子们把自己原本想表达的一句猜测,一句陈述句,转化为一句疑问句,然后在老师“是”和“不是”的提示下,找到真相。

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游戏的乐趣,孩子的思维也越来越缜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眼镜哪去了》优质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眼镜哪去了》优质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眼镜哪去》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涉及教材第三章“生活中趣事”,具体内容为《眼镜哪去》。

这是一个充满幽默与趣味故事,通过描述一位爷爷在生活中不断寻找眼镜小故事,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细节,培养他们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提高他们阅读兴趣;2. 培养孩子们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3. 教育孩子们在生活中要关注细节,养成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故事中幽默与趣味,并能用自己话进行表达;2.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眼镜道具、图片等;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着眼镜道具进入教室,装作找不到眼镜,让孩子们帮我寻找。

通过这个实践情景,让孩子们感受生活中小趣事。

2. 故事讲解(10分钟)讲解故事《眼镜哪去》,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中细节,让他们跟随故事情节发展,感受爷爷焦急心情。

3. 例题讲解(5分钟)提问:“故事中,爷爷为什找不到眼镜?”让孩子们回答,并引导他们观察爷爷动作和表情。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孩子们用画纸和彩笔,画出故事中场景,如爷爷找眼镜画面。

然后,让孩子们用自己话描述画面,锻炼他们表达力。

让孩子们分享自己作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对他们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故事《眼镜哪去》2. 故事关键词:观察力、表达力、想象力3. 故事情节概括:爷爷找眼镜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故事中场景,并用自己话描述画面。

2. 答案示例:画面描述:“故事中,爷爷在家里到处找眼镜,发现眼镜原来在鼻子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观察孩子们课堂表现,解他们在观察、表达等方面能力,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表达,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眼镜哪去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眼镜哪去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眼镜哪去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对应教材的第三章节,主题为“生活中的趣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眼镜哪去了》,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复述故事内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幼儿通过思考、讨论,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眼镜哪去了》故事书、磁性白板、磁性字母。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一幅有趣的情景:一位戴着眼镜的叔叔在公园里找眼镜。

引导幼儿关注情景中的细节,激发他们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眼镜哪去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时,教师用磁性字母在白板上展示故事关键词,帮助幼儿记忆。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进行回答。

4. 小组讨论(5分钟)a. 眼镜为什么会丢失?b. 叔叔找到眼镜了吗?5. 小组展示(5分钟)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6.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纸、水彩笔、剪刀和胶棒创作一幅关于“眼镜哪去了”的画。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六、板书设计1. 故事《眼镜哪去了》2. 故事关键词:眼镜、丢失、寻找、细节、观察、想象3. 板书结构:故事情节发展脉络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复述故事《眼镜哪去了》。

b. 画一幅关于“眼镜哪去了”的画。

2. 答案:a. 故事复述: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教师给予评价。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眼镜哪去了》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眼镜哪去了》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眼镜哪去了》教学目标1.听懂简单的故事。

2.学会使用简单的词汇描述事件顺序。

3.学会使用恰当的表情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

4.拓展幼儿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眼镜哪去了》故事书。

2.PPT幻灯片。

3.课前准备:练习故事朗读,剧情串联,画图板及彩色笔等教学活动道具。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让孩子们自由玩耍,用纸片制作眼镜,学习如何使用套上眼镜。

老师评论并问频率问题,如穿上眼镜遇到什么问题、戴眼镜得重点、戴眼镜可以让我们多看到什么等等。

2. 故事朗读让老师向孩子们朗读故事《眼镜哪去了》。

通过朗读让孩子们对故事情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线索。

3. 词汇教学在故事的过程中,老师自然而然地教授有关的单词和短语,例如: “眼镜”、“丢失”、“找寻”、“鼻子”、“脸”、“叫”等。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身体语言,情景再现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单词的含义,并提供反复练习的机会。

4. 画图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绘画材料,让孩子们自由画出故事的情节。

让孩子们在画图过程中思考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形象、时间顺序等细节,提高他们的听写和绘画能力。

5. 课程分析在故事的递进过程中,教师需要逐渐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1.眼镜是如何丢失的?2.主人公想到了什么去找他的眼镜?3.他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眼镜的?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情节,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理解事情如何发生。

6. 表情与动作通过声音,表情和动作,来模仿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行为,如:“失落的情感”、“寻找眼镜的决心”、“找到眼镜的喜悦”。

在模仿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自己思考,从而讨论出“为什么需要做这样的事情”、“这些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有什么含义”。

7. 总结教师在讲述完整的故事后,根据孩子们的讨论,帮助孩子们总结故事内容。

在总结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再次强化故事中单词与短语的认知,使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故事中的内容,并促进幼儿在同时感受和体会故事的情感和情感。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眼镜哪去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眼镜哪去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眼镜哪去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对应教材的第三章节,主题为“生活中的趣事”。

详细内容为故事《眼镜哪去了》,通过讲述一位爷爷找不到眼镜的趣事,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小细节,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激发阅读兴趣。

2. 培养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展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观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培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眼镜道具、图片。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佩戴眼镜,模拟找不到眼镜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兴趣。

2. 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故事《眼镜哪去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如:“故事中爷爷找眼镜时发生了哪些趣事?”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5.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是怎样解决的?”6. 情景剧表演(5分钟)让幼儿戴上眼镜道具,分组表演情景剧,巩固故事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眼镜哪去了2. 板书内容:(1)故事梗概(2)重点词汇:观察、细节、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帮助别人找到东西的场景。

2. 答案要求:画面清晰,内容丰富,用完整的句子描述画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分析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将故事讲给家人听,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开展“寻找生活中的小细节”活动,培养幼儿观察力。

(3)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如:“我的发现”、“我帮爷爷找到了眼镜”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眼镜哪去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眼镜哪去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眼镜哪去了》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眼镜的作用,知道爱护眼睛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眼镜的作用,懂得爱护眼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眼镜、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观察教室里的眼镜,让幼儿猜测眼镜的用途,引发幼儿对眼镜的好奇心。

2. 讲解故事(10分钟)播放故事课件,教师讲述故事《眼镜哪去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了解眼镜的作用。

3. 例题讲解(5分钟)(1)为什么小猫咪找不到眼镜了?(2)小猫咪是如何找到眼镜的?(3)我们如何爱护自己的眼睛?4. 随堂练习(5分钟)(1)你们知道眼镜还有什么作用吗?(2)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5. 小组分享(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眼镜哪去了》2. 内容:眼镜的作用:看清东西、保护眼睛爱护眼睛的方法:保持距离、定时休息、避免强光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关于眼镜的画,展示眼镜的作用。

(2)写一篇关于爱护眼睛的日记。

2. 答案:(1)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眼镜哪去了》,让幼儿了解了眼镜的作用,教育幼儿要爱护眼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眼镜的作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观眼科医院,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眼睛的重要性,提高爱护眼睛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眼镜的作用,懂得爱护眼睛。

3.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教室里的眼镜,引发幼儿对眼镜的好奇心。

4. 例题讲解:讲解故事中的关键问题,引导幼儿思考眼镜的作用和爱护眼睛的方法。

5.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和答案的设置,要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引导性。

一、教学难点解析1. 理解眼镜的作用在讲解故事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眼镜的作用。

《护眼歌》幼儿园大班教案

《护眼歌》幼儿园大班教案

《护眼歌》幼儿园大班教案《护眼歌》幼儿园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眼睛的形状和主要作用,并且能够自己表述眼睛的重要性。

2、学习简单的眼病预防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3、了解眼睛近视形成的原因,培养幼儿的用眼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挂图6幅、兔子、小鸡模型一个、保护眼睛的宣传标语活动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则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要求幼儿在自己身上找一找是什么东西。

幼儿回答(眼睛)二、了解眼睛的构造,用途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眼睛的构造及用途。

提问:这是什么?眼睛的上面有什么?中间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的最中间的小圆点是什么?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2、游戏巩固,整体体验眼睛的重要。

《找椅子》师:眼睛看不见是什么感觉呢?我们闭紧眼睛做个游戏。

第一遍:闭眼—起立—左转—右转—请幼儿坐在椅子上。

第二遍:睁开眼睛做游戏一遍。

师:眼睛看不见,连椅子都难找到。

师小结:眼睛就像一扇窗,张开的时候可以看到灿烂的太阳、皎洁的月亮、蓝蓝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无边的海洋、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和各种各样的动物;可眼睛闭起来的时候,不能做很多事,如写字、画画、看书等等,甚至走路都困难。

所以,我们每天学习、生活、劳动都要用眼睛,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三、保护眼睛的办法1、木偶表演,幼儿了解造成眼睛近视的原因。

师:有一件事情很奇怪,小兔的眼睛没有受伤,却看不清东西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木偶表演)师:小兔的眼睛为什么看不清了?幼儿:小兔的眼睛近视了。

师:为什么会近视呢?(幼儿讨论、回答)师小结:眼睛在生活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不要让它受伤,那么怎么做,眼睛才不会受伤呢?2、出示图片指导幼儿观察图片,联系自己说一说平时是怎样做的。

图1、写字画画座姿要正确。

《眼镜哪去了》

《眼镜哪去了》

《眼镜哪里去了》是一节语言活动,是一个出色的充满戏剧性和趣味性的语言故事,生动、幽默的描述了一只粗心大意的熊由找不到眼镜到在朋友的帮助下,发现眼镜就在自己头顶的过程。

教育提醒幼儿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二、说活动目标:我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1、阅读故事中的人物画面及人物形态,理解故事有趣的情节和语言。

2、懂得只有物归原处才能保管好物品。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倾听能力。

活动重难点:重点:懂得只有物归原处才能保管好物品设为活动的重点,难点:引导幼儿自己整理物品的习惯。

三、活动准备: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为幼儿准备了故事《眼睛哪里去了》,熊、松鼠、浣熊、猫头鹰等玩具,以及故事中各种动物的头饰,并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操作方便的作用,来提高阅读活动的有效性。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将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猜测讨论法、游戏法来组织我的教学活动。

另外,我打算向幼儿采用:观察法、游戏法、表演法等学习方法,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为了能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育活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㈠、激趣引题:俗话说,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活动中,我设计以来自远方的小客人(小熊)的方式导入,以此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然后以小熊的口吻说:“我的眼镜找不到了,小朋友能帮我找到眼镜吗?”以此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引出主题。

㈡、师生共同阅读,理解故事内容1: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前一部分,同时配合课件的演示,让幼儿初步感知小熊的粗心大意,欣赏后提问:“小熊分别找谁去帮它找眼镜了?小熊的朋友们为什么会笑?为什么说那么稀奇古怪的话?猫头鹰又为什么哈哈大笑呢?”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引导幼儿进行画面细节的观察,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组织幼儿讨论:你猜一猜,小熊的眼镜会去哪儿呢?这一部分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激发幼儿阅读和了解情节发展的愿望。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眼镜哪去了》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眼镜哪去了》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眼镜哪去了》1. 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掌握单词“眼镜”的音、形、义。

2.增加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幼儿的听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准备1.一幅关于小猫掉眼镜的图片。

2.一幅眼镜的图片。

3.一张白纸和一个笔。

3. 教学内容及流程3.1 导入环节1.教师出示小猫掉眼镜的图片,引导幼儿思考:小猫为什么不舒服?什么东西不见了?2.通过引导,让幼儿知道小猫的眼镜不见了,接下来要一起帮助小猫找眼镜。

3.2 学习环节1.教师出示眼镜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眼镜,并让幼儿模仿说:“眼镜”,多次反复强化。

2.教师设计小游戏:“眼镜哪去了?”,教师把眼镜藏在教室中某个角落,并让幼儿轮流寻找。

3.当幼儿找到眼镜时,教师会用可爱的语气对幼儿说:“哇,你找到了眼镜!”,并帮助幼儿确认眼镜的名称。

4.教师出示白纸,让幼儿在纸上画一幅带眼镜的小猫,引导幼儿运用想象力,通过画画的方式让幼儿对眼镜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幼儿巩固知识点。

3.3 总结环节1.教师出示眼镜的图片,再次引导幼儿模仿说:“眼镜”。

2.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帮助幼儿巩固记忆。

4. 教学效果评估1.教师在学习环节中观察和记录幼儿主动说出“眼镜”这个单词的次数。

2.教师评估幼儿对于眼镜的外形、名称、用途等方面的认识程度。

3.教师询问幼儿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5.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眼镜”这个单词,从而增强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

同时,通过设计小游戏和绘画环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知识点,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学反响良好,但需要不断反思和完善,谋求更好地教学效果。

《护眼歌》大班健康教案

《护眼歌》大班健康教案

《护眼歌》大班健康教案《护眼歌》大班健康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眼睛的形状和主要作用,并且能够自己表述眼睛的重要性。

2、学习简单的眼病预防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3、了解眼睛近视形成的原因,培养幼儿的用眼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挂图6幅、兔子、小鸡模型一个、保护眼睛的.宣传标语活动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则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要求幼儿在自己身上找一找是什么东西。

幼儿回答(眼睛)二、了解眼睛的构造,用途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眼睛的构造及用途。

提问:这是什么?眼睛的上面有什么?中间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的最中间的小圆点是什么?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2、游戏巩固,整体体验眼睛的重要。

《找椅子》师:眼睛看不见是什么感觉呢?我们闭紧眼睛做个游戏。

第一遍:闭眼—起立—左转—右转—请幼儿坐在椅子上。

第二遍:睁开眼睛做游戏一遍。

师:眼睛看不见,连椅子都难找到。

师小结:眼睛就像一扇窗,张开的时候可以看到灿烂的太阳、皎洁的月亮、蓝蓝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无边的海洋、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和各种各样的动物;可眼睛闭起来的时候,不能做很多事,如写字、画画、看书等等,甚至走路都困难。

所以,我们每天学习、生活、劳动都要用眼睛,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三、保护眼睛的办法1、木偶表演,幼儿了解造成眼睛近视的原因。

师:有一件事情很奇怪,小兔的眼睛没有受伤,却看不清东西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木偶表演)师:小兔的眼睛为什么看不清了?幼儿:小兔的眼睛近视了。

师:为什么会近视呢?(幼儿讨论、回答)师小结:眼睛在生活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不要让它受伤,那么怎么做,眼睛才不会受伤呢?2、出示图片指导幼儿观察图片,联系自己说一说平时是怎样做的。

图1、写字画画座姿要正确。

幼儿园眼睛教案

幼儿园眼睛教案

幼儿园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唱响《小小眼镜娃娃》这首儿歌,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能够简单介绍保护眼睛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3. 提高幼儿对眼镜的认识,鼓励他们关心和帮助戴眼镜的伙伴。

二、教学准备:1. CD或录音机,准备《小小眼镜娃娃》的音乐。

2. 图片或实物,展示眼镜和相关眼部结构的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1. 听儿歌。

教师播放《小小眼镜娃娃》的音乐,引导幼儿一起跟唱。

在歌曲结束后,与幼儿简单交流,询问歌曲中提到的眼睛和眼镜。

2. 观察和讨论。

教师使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眼镜和相关眼部结构的幻灯片。

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眼镜和眼部结构,帮助他们建立起眼镜与眼睛的联系。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眼睛,如避免长时间盯着电视和电脑屏幕、远离强光和有害物质等。

3. 分组讨论。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探讨怎样帮助戴眼镜的伙伴。

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 制作海报。

每个小组拿到纸板、彩笔等材料,制作海报,向大家展示他们关于眼镜和眼睛保护的想法和建议。

5. 分享与反思。

小组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海报和讨论结果。

教师根据幼儿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总结学到的知识,并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四、教学延伸:1. 观看有关眼睛保护的动画片或视频。

2. 创造有关眼睛保护的游戏,如“眼部健康问答”、“找眼镜”等,加深幼儿对眼睛保护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听儿歌、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幼儿对眼镜和眼睛保护的兴趣和意识。

通过制作海报和小组分享,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反思中,老师应重点关注幼儿的发表意见和综合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活动:《眼镜哪去了》
大班语言活动:《眼镜哪去了》曹辛幼儿园一、说教材《眼镜哪里去了》是一节语言活动,是一个出色的充满戏剧性和趣味性的语言故事,生动、幽默的描述了一只粗心大意的熊由找不到眼镜到在朋友的帮助下,发现眼镜就在自己头顶的过程。

教育提醒幼儿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二、说活动目标: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1、阅读故事中的人物画面及人物形态,理解故事有趣的情节和语言。

2、懂得只有物归原处才能保管好物品。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倾听能力。

活动重难点:重点:懂得只有物归原处才能保管好物品设为活动的重点,难点:引导幼儿自己整理物品的习惯。

三、活动准备: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为幼儿准备了故事《眼睛哪里去了》,熊、松鼠、浣熊、猫头鹰等玩具,以及故事中各种动物的头饰,并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操作方便的作用,来提高阅读活动的有效性。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将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猜测讨论法、游戏法来组织的教学活动。

另外,打算向幼儿采用:观察法、游戏法、表演法等学习方法,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为了能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育活动,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㈠、激趣引题:俗话说,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活动中,设计以来自远方的小客人(小熊)的方式导入,以此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然后以小熊的口吻说:“的眼镜找不到了,小朋友能帮找到眼镜吗?”以此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引出主题。

㈡、师生共同阅读,理解故事内容1: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前一部分,同时配合课件的演示,让幼儿初步感知小熊的粗心大意,欣赏后提问:“小熊分别找谁去帮它找眼镜了?小熊的朋友们为什么会笑?为什么说那么稀奇古怪的话?猫头鹰又为什么哈哈大笑呢?”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引导幼儿进行画面细节的观察,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组织幼儿讨论:你猜一猜,小熊的眼镜会去哪儿呢?这一部分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激发幼儿阅读和了解情节发展的愿望。

3: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

以这样一个设问:“小熊的眼镜到底去哪里了呢?让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听故事的兴趣。

听完故事后提问:小熊的眼镜是在哪里找到的?眼镜应该放在哪里?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述。

4:通过回忆故事中的内容,感受故事的风趣,进行经验的提升和迁移。

预设提问:“你觉得这个故事哪里最好玩、最有趣?”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并展开讨论。

“经过这次眼镜丢失的教训,你认为他以后还会这么粗心大意吗?该怎样保管自己的东西呢?”进行经验的迁移,让幼儿知道在生活中要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记得物品摆放在哪里,用完后要放回原处,这样就不会像小熊一样丢失了。

㈢、活动延伸让幼儿拿自己带的玩具,在表演区内共同表演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