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的目光: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园林形象呈现与误读
中外文化在交流中误读对方的例证
中外文化在交流中误读对方的例证误读这一概念原本用于描述阅读活动中的某种现象,通常在两层意义上被使用:一种是本意,英文表述为“misread”,释为“read and interpretwrongly”,意指在阅读活动中错误的或者不正确的理解和解释。
很显然,这里的误读就是错误。
另一种理解则把误读看作是对作品本文的创造性背叛。
这种误读尽管可能是对作者原意的背离,但却是一种“创造性背离”。
但把这一概念引入到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领域,考察人们在接受和理解异质文化时的反应,或者说处理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时,我们会发现,同样存在着消极的与积极的误读现象。
由于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精神传统及其独特的规定性特征,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主体,作为他者的文化主体并不是沉默无声、可以任由人随意解释的,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如果无视别国文化的历史传统和现实背景,就有可能出现完全错误的理解。
下面我就简单分类谈谈中外文化在交流中误读对方的例证一、对文化基本内容的误读18世纪以前相当长的时间里,许多西方学者都认为中国文化发源于古代埃及文明。
又如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的特定历史背景之下,一些西方知识分子对中国的“文革”所产生的乌托邦想象,17、18世纪,启蒙主义思想家将中国视为理想的“乌托邦”库藏,作为文明象征的典范或乌托邦,中国形象首先发挥了巨大的参照系的功能,许多启蒙思想家都拿有关中国的材料来比照批判欧洲社会。
另一方面,中国的这个典范或“乌托邦”还对启蒙思想家的社会改造方案起到示范作用,成为激发、刺激欧洲文明走向进步的一个精神动力。
,这些显然都属于对另一文化产生的背离其基本内容的误读。
二、受自己主观动机的支配而对异质文化进行某种程度的改造,属于有意识的误读。
例如,欧洲的耶稣会教士来到中国,为了达到证明和传播天主教义的目的,他们在译介中国文化典籍时就会有意识地运用基督教文化观念来加以曲解和附会,比如著名的“以耶释儒”模式。
再如,众所周知,近现代中国思想和文学借鉴和吸取了很多西方成果,由于这种借鉴发生在特殊的半殖民历史背景之下,因此民族自强就成为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学的一个深层的意识原动力,在此基础之上的思想启蒙和文学实践在援引外来文化资源时都往往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浅议中西方古典园林景观艺术差异
151Sep.2013No.9CHINESETIMES浅议中西方古典园林景观艺术差异成芳【摘要】文章通过对中西方两种园林在构图法则与立意、造园要素、造园手法以及两地思想等作比较,以达到了解两种风格园林的目的。
深刻体会中西方古典园林内在的规律性和总体特征,进一步认识到现代园林设计与古典园林之间的联系,为将来的园林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未来的景观设计将是一个多元化、功能化、艺术化的设计作品,我们要从中外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和经验中吸取学习。
【关键词】古典园林;中西方;差异性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9-151-01一、引言世界各民族在各自漫长的造园活动中,充分汲取各自文化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造园艺术形式,其中有两种园林风格最典型,也最引人注目。
它们是:在西方,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园林;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再现自然山水式的园林。
由于两地强烈的文化差异,导致风格迥异的造园艺术。
对中西方两种园林在构图法则与立意、造园要素、造园手法以及两地思想等作比较,以达到了解两种风格园林的目的。
深刻体会中西方古典园林内在的规律性和总体特征,进一步认识到现代园林设计与古典园林之间的联系,为将来的园林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未来的景观设计将是一个多元化、功能化、艺术化的设计作品,我们要从中外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和经验中吸取学习。
二、中西方思想的差异性(一)哲学思想关于的宇宙本原,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认为“道”乃世间万物之根本。
“道法自然”更多的运用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探究潜在自然中的“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道”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最高体现和表现形式。
西方关于宇宙本原的解释中,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本质存于“数”中。
在西方古典园林设计中强调统一整齐的秩序,平衡的对称关系,并崇尚各种几何体块在平面形式上的运用。
(二)审美趋向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典园林虚空的重要性远超过了具体的实景。
浅议中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
浅议中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摘要】中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是一个复杂而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本文从中西方园林的设计理念、规划与布局、植物选材与景观呈现、装饰风格与细节处理,以及氛围营造与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中西方园林在美学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包括理念追求、风格特点、景观配置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
这些差异既受历史文化背景影响,也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了解中西方园林美学差异的影响及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园林艺术,同时也为园林设计和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通过对比和交流,可以促进中西方园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园林艺术的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关键词:中西方园林、美学差异、设计理念、规划与布局、植物选材、景观呈现、装饰风格、细节处理、氛围营造、审美价值、影响、现实意义1. 引言1.1 介绍中西方园林的背景中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中国,园林艺术起源于古代帝王贵族的园林别墅和皇家园林,如秦始皇陵园、唐代的大明宫园等,逐渐演变为宋代的私家园林和元明清时期的名胜园林。
这些园林以山水相间、假山迭峰、流水潺潺、假山瀑布等构造特色为主,注重塑造自然景致,以体现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
相比之下,西方园林的发展则始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宫殿花园和公共休闲园,如阿维尼翁花园和潘赛斯花园等。
西方园林在文艺复兴时期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响,逐渐发展出条理清晰、对称美丽的花园风格,以几何形状、修剪整齐的植物和水池为特色,体现了西方文化中对对称、秩序和理性的崇尚。
虽然中西方园林在风格和设计理念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它们都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1.2 美学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美学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尤为重要,因为美学是人们对美的感知和追求的体现,也是园林设计的灵魂。
园林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不仅要具备实用性和功能性,更应该体现出美学的价值。
东西方园林差异分析[文字可编辑]
? 西方古典园林,即便在别
律,对称均齐,有明显的
墅园林中,总在用一种令
轴线,表现一种为人所控
人震撼的大尺度空间表现
制的有秩序的自然,构成
一个庄严,气派而华丽的 了西方古典园林的思维模
氛围
式——理性。。
2018/10/12
9
东西方园林差异
文化传统影响下的园林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受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不 论是北方园林中的苍岩深壑、碧水浮天,还是南方园林的 小桥流水、粉垣低蜿,都给人以不尽的艺术享受。 所以,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 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 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 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2018/10/12
12
由以上分析可知,古典园林无论中西, 无论是强调师法自然,还是高于自然, 其实质都是强调对“自然”的艺术处理。 不同之处,仅在于艺术处理的内容、手 法和侧重点。可以说,各时期园林在风 格上的差异,首先源于不同的自然观, 即园林美学中的自然观。现代园林在扬 弃古典园林自然观的同时,又有自己新 的拓展。
浅谈东西方园林差异
2018/10/12薛娜娜2011422228
1
造 园 差 异
2018/10/12
总体布局 空间手法 历史源头差异 哲学观点和宗教思想 审美情趣 文化传统 城市环境
2
? 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 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 异、各具特色。尽管中国 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 南私家园林之分 ,且呈现出 诸多差异 ,而西方园林因历 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 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 不同风格。但从整体上看, 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 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 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 分鲜明的。尤其是 15~17 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园 林和法国古典园林与中国 古典园林之间的差异更为 显著。
中西方造园变迁的特点和差异
中西方造园变迁的特点和差异东方以中国为代表,中国的山水园林是同一社会文化源流下发展成熟的产物。
虽然在两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内经历了数次朝代更替, 但仍是在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系统内独自发展。
中国文人的写意山水不求形似, 但求意境。
尤其是造园家多由画家来担任,山水画往往成为园林模造的范本, 而画论著作也成为园林构图原理的重要基础。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儒家、道家和佛教。
特别是禅宗的思想观念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特质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儒家思想从根本上来讲,是关于在混乱中建立秩序的理论。
它为园林审美和建造设计提供了一个非常理性的理论基础。
园林环境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对受制于儒家君臣思想, 向往出仕治国, 不得志时又力图归隐以明志这种社会境遇的精神寄托。
道家审美原则直接影响了中国园林的一些景观意向, 特别是从人在自然中获得精神解脱的角度去看山水之美,导致以传说中的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
而禅宗同中国哲学观念的结合, 带来人与自然进一步融合的境界。
禅宗美学的兴起,为形式有限的园林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推进了中国园林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审美取向和实践手法以及寺庙园林的兴起。
据考,我国园林早在公元六世纪就传到了日本,明末朱舜水到日本带去了江南园林。
在东京建造后乐园,明计成的《园冶》传到日本后,书名被译为《夺天工》。
对日本造园有着深刻的影响。
十八世纪中国自然式山水园,由英国造园家威廉康伯介绍到英国。
在英国出现中国式的宝塔和桥。
中国园林很快风靡欧洲,及至法国、德国。
在德国波茨坦有一座十八世纪的桑苏西园林,至今还有中国式的茶亭、古香的香鼎。
在法国巴黎有中国式风景园二十余所。
在北欧丹麦哥本哈根的趣伏里园,有中国式的亭子。
直到现今,随着中外文化学术交流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中国园林在世界上进一步受到重视。
美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建造中国园。
中国园林所经历的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以及所形成的鲜明而艺术化的特点,其原因是复杂多元的。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不同之处
中外园林艺术都有丰富的遗产。
国外欧式园林不仅数量多,而且风格多样,有许多自成体系的园林,如希腊园庭、波斯天堂园、罗马文人园、中世纪修道院、寺院、英国自然风景园、意大利庄园、法国宫园等。
中国园林的数量和种类也繁多,如纣王之沙丘苑台、文王之灵圃、秦时的上林苑、汉时的建章宫、魏晋的华林苑、南北朝的寺院园林、隋唐的皇家宫园和私家宅园、明清的北方御园和南方私园等等。
在中国和西方这众多的园林中,显然无法对所有类型的园林一一比较,而只能选择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类型比较。
一、中国园林顺应自然特点在中国,清代十七、十八世纪的北方皇家御园和江南私家园林最具有代表性,他们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水平,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顺乎自然,高于自然,表现自然气韵。
中国园林环境艺术特点以亲近、和谐的态度对待自然,在造园的过程中,讲究对自然物象的模仿和创造,力求再现自然界中各种事物,景的造型和气势使园林中的山水花木能具自然神韵,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这也就是所谓的“巧夺天工”。
颐和园的昆明湖、万寿山以及其中两堤:六岛、九桥显得自然和谐,没有人工穿凿之感。
避暑山庄模仿蒙古草园、西藏高原、新疆以及江南的名胜风光和名园建筑,取材广阔,但设置适宜,因势利导,注意吸取自然气势,因而显得很壮观。
宫区的建筑朴素、淡雅,与苑区的草园、山地、湖水和谐相称,整个山庄富有浓烈的自然韵味。
苏州园林也一样韵味很浓,网师园的水池、沧浪亭的假山、留园的山林溪水和田园风光,以及狮子林的奇峰怪岩、阴洞、石笋、古木等等,无不表现出奇妙的自然神韵。
苏州古园虽置于城区,在功能上是住宅的延续和扩大,但当你于其中浏览时,见园中巧妙设置的山水树木、亭台楼阁,不会感到远离自然,反而觉得离自然很近,仿佛置身于自然境界之中,而眼前的各个景区都含有自然意趣。
可以说对自然的亲近,顺应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大特点,也是它的一大优点。
浅议中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
浅议中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摘要∶指出了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中、西方园林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十分明显。
分析了中西方园林差异的所在,通过实例探讨了西方园林的艺术美和中国园林自然美,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具体表现,关键词∶中西,园林,美学,差异,中西方1引言园林是反映人们审美情趣的实质体现,是精神的物化。
园林的建造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一样,这是因为两者欣赏的角度不同,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挖掘它们的内涵,从而进行比较,吸收两者的优点,使设计者在造园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进步。
2中国园林的发展2.1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
中国园林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
中国园林萌发于商周,成熟于唐宋,发达于明清。
商周时期,帝王粗辟原始的自然山水丛林,以狩猎为主,兼供游赏,称为苑囿。
春秋战国至秦汉,帝王和贵戚富豪模拟自然美景和神话仙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又大量增加人造景物,建筑数量很多,铺张华丽,讲求气派。
帝王园林与宫殿结合,称为宫苑。
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文人参与造园,以诗画意境作为造园主题,同时渗入了主观的审美理想;构图曲折委婉,讲求趣味。
两宋至明初,以山水写意园林为主,注重发掘自然山水中的精华,加以提炼,园景主题鲜明,富有性格;同时大量经营邑郊园林和名胜风景区,将私家园林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尺度比较大、公共性比较强的风景区中。
明中叶至清中叶,园林数量骤增,造园成为独立的技艺,园林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私家园林(主要在江南)数量骤增,皇家园林仿效私家园林,成为私家园林的集锦。
造园法则成熟,出现了许多造园理论著作和造园艺术家。
2.2中国近代园林的发展近代,中国的园林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主要标志是:公园出现了,西方造园艺术大量传入中国。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个时期,中国园林发生的变化是空前的,提出了园林为公众服务的思想,把园林艺术作为一门学科来发展。
中西方园林美学概念的异同探讨
中西方园林美学概念的异同探讨文章标题:中西方园林美学概念的异同探讨一、引言园林美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的审美情感,更承载着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自然美的理解与表达。
中西方园林美学概念的异同,既展现了不同文化传统下的审美观念,也表现出了相似性和相互影响之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中西方园林美学的内涵、审美取向和设计风格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深入理解这一跨文化审美领域。
二、中西方园林美学的内涵1. 中西方园林美学的概念定义中西方园林美学的概念定义来源于不同文化传统对园林美的理解与感受。
西方园林美学注重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和表现,追求轴线对称、几何形式和透视效果,体现出理性与秩序的审美追求。
而中园林美学着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情境的营造和意境的表达,体现出情感与意境的审美体验。
2. 中西方园林美学的审美价值取向中西方园林美学的审美价值取向受到了不同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的影响。
西方园林美学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注重科学技术和理性思维在园林美学中的应用,追求经济效益和实用性。
而中园林美学则更注重对自然的敬畏和敏感,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超脱,讲究“意即景,景非景,而意之足矣”,追求心灵愉悦和超脱。
3. 中西方园林美学的设计理念与手法中西方园林美学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体现了不同文化传统下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方式。
西方园林美学强调对园林空间的规划和建设,注重景观的层次和空间的张力,善于运用几何图形和线条,运用石雕和水雕等雕塑手法。
而中园林美学则更注重对情境的营造和意境的表达,注重禅意的布置和水墨画的借景手法,注重对自然景致的包容和赏析。
三、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中西方园林美学概念的异同探讨,我们不仅深入理解了不同文化传统下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方式,更体会到了中西方园林美学在审美追求和文化表达上的相似性和相互影响之处。
在未来的审美实践中,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和借鉴中西方园林美学的设计理念和审美手法,不断丰富和拓展园林美学的内涵与表现。
浅谈中西方园林的差异
摘要: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
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
尤其是15到17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现阶段各种园林风格,为我们营造了不同的文化氛围,从中也让我们领略到它们的魅力。
如果说,中国的园林像一杯充满浓郁香气的茶叶茶,需要我们细细品尝,然后慢慢回味的话,那么,西方的园林就像一块精美的糕点,别具匠心,给人最直接的享受,然而各种不一样的园林风格侵蚀着我们的生活,因此今天我们浅谈的是中西方园林的不同之处和他们两个之间的差异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的痕迹。
中国古代向来把园林看成是一首诗或是一幅画,而不是单纯的土木工程。
它巧妙地将诗画艺术与园林熔为一炉。
诗画与园林作品不仅赞美自然本身的形态美,而且更注重自然的内在美,将自然人格化。
认为园林上的各种东西都是和人的情感相联系的。
因此,竹影花影,茶香花香,都能激起人们的情感的丰富的联想,因此形成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风格。
西方园林则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就。
在他们的园林里,我们会发现人工雕琢过的自然散发着另一种美,一种被人类理想化了的美。
这种美表现地很直白,很显露,无须太多的揣摩,给人以直接的享受。
中西方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的对比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的对比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的对比摘要: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中、西方园林为何如此会循着不同的方向、路线发展呢?且不同的方面各又是怎么表现的呢?该文通过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中西方园林风格的差异对比。
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西方园林;风格设计园林的概念随着社会发展的历史和人类知识的扩展而日益更新从而逐渐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上生活的享受和要求。
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和适用范围,不同国家、地区的界定也不完全一样。
提到园林,就不得不谈到中、西两大园林流派。
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是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风格迥异,表现形式也迥然不同,但在某些表达方面却极其的相似。
中西园林艺术尽管由于各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但它们都是世界园林文化的一部分,都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配景和建筑布置,它们都具有园林艺术的共同特性,那就是补偿现实生活境域的某些不足,满足人类自身心理和生理需要,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玩、居住的环境。
中外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
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
布局上来看,中国园林艺术风格由生态形式自由式布局,而西方园林艺术风格以几何形式规则布局。
在中国古典园林建造中,一般在进入一个较大的景区前常有曲折,狭窄,幽暗的小空间作为过渡,以收敛人们的视觉和尺度感,然后转到较大的空间,以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这是“先藏后露”“先扬后抑”的“抑景”手法。
比如扬州何园,苏州挫政园,无锡寄畅园无不选择了这一空间布局。
中西园林的差异
中西园林得差异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与文化传统得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
但从整体上瞧,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得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就是十分鲜明得。
尤其就是15~17世纪得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与法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得差异更为显著。
人工美/自然美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瞧其差异非常明显。
西方园林所体现得就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得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瞧西方造园主要就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就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人化自然/自然拟人化既然就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得态度却很不相同。
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就是美得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就是有缺陷得,非经过人工得改造,便达不到完美得境地,也就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得审美意义。
黑格尔在她得〈〈美学〉〉中曾专门论述过自然美得缺陷,因为任何自然界得事物都就是自在得,没有自觉得心灵灌注生命与主题得观念性得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得部分,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得特征。
"美就是理念得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
而园林就是人工创造得,她理应按照认得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得境地。
中国人对自然美得发现与探求所循得就是另一种途径。
中国人主要就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得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得某些方面。
中国人得自然审美观得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得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而邀游山林并寄情山水,于就是便借"情"作为中介而体现湖光山色中蕴涵得极其丰富得自然美。
浅议中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
浅议中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作者:粟维琥来源:《绿色科技》2014年第01期摘要:指出了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中、西方园林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十分明显。
分析了中西方园林差异的所在,通过实例探讨了西方园林的艺术美和中国园林自然美,阐述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关键词:中西方;建筑;园林;美学1引言园林是反映人们审美情趣的实质体现,是精神的物化。
园林的建造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一样,这是因为两者欣赏的角度不同,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挖掘它们的内涵,从而进行比较,吸收两者的优点,使设计者在造园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进步。
2中国园林的发展2.1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
中国园林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
中国园林萌发于商周,成熟于唐宋,发达于明清。
商周时期,帝王粗辟原始的自然山水丛林,以狩猎为主,兼供游赏,称为苑囿。
春秋战国至秦汉,帝王和贵戚富豪模拟自然美景和神话仙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又大量增加人造景物,建筑数量很多,铺张华丽,讲求气派。
帝王园林与宫殿结合,称为宫苑。
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文人参与造园,以诗画意境作为造园主题,同时渗入了主观的审美理想;构图曲折委婉,讲求趣味。
两宋至明初,以山水写意园林为主,注重发掘自然山水中的精华,加以提炼,园景主题鲜明,富有性格;同时大量经营邑郊园林和名胜风景区,将私家园林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尺度比较大、公共性比较强的风景区中。
明中叶至清中叶,园林数量骤增,造园成为独立的技艺,园林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私家园林(主要在江南)数量骤增,皇家园林仿效私家园林,成为私家园林的集锦。
造园法则成熟,出现了许多造园理论著作和造园艺术家。
2.2中国近代园林的发展近代,中国的园林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主要标志是:公园出现了,西方造园艺术大量传入中国。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个时期,中国园林发生的变化是空前的,提出了园林为公众服务的思想,把园林艺术作为一门学科来发展。
中西园林艺术思想的差异性原因探析
中西园林艺术思想的差异性原因探析摘要:从目前国内的现代园林建设中可以看到存在许多诸如从表面上来”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或不切实际地片面追求所谓”西洋风格”的现象,基于此,本文从中西园林风格的不同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形成差异的原因,希望能对国内园林建设起到一定的理论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西园林;艺术思想;差异性园林不但是人类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而且内涵着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社会审美倾向,是一种既有实用价值,如改善生态、美化环境、娱乐休憩等,又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如观赏游乐、审美赏玩、怡情悦性等双重功能的艺术设施。
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园林艺术的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美的巨大而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在设计上往往在严谨的布局中呈现出一种山明水秀、鸟语花香的环境,不仅充满了自然之美,而且常常在自然中能够巧妙地营造出的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意境,可以让观赏者置身其中而留连忘返,甚至可以在其中找到一种心灵的安慰。
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
最能代表西方园林特征的是十八世纪兴起的几何规则型园林。
园林题材的配合讲求几何图案的组织,在明确的轴线引导下作左右前后对称布置,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成各种规整的几何形状。
强调人工美或几何美,认为人工美高于自然美。
从整体上看, 中西方园林形式、风格差别十分鲜明,充分体现其园林艺术思想的差异。
一、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目前的总体发展情况中国园林艺术已经取得了灿烂辉煌的成就,然而园林艺术理论大大落后于园林艺术实践的要求确实一个不争的事实。
由于缺少理论指导,在国内的现代园林建设中,时常出现一些不切实际、不合时宜的偏向。
不少人从表面上来” 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使我国的园林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在传统中兜圈子,滞步不前的状况,致使仿古之风、古建筑热、假山热盛行。
试论中西方风景园林的差异及产生原因
试论中西方风景园林的差异及产生原因摘要:风景园林艺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对未来的憧憬以及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人们又将自身对于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寄托在园林建造当中。
所以,风景园林的建筑是物质和精神的融合,且每个国家建造风格也都各有不同。
基于此,通过对中西方风景园林建筑进行分析,论述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风景园林;中西方差异;文化发展中西方风景园林建筑在风格和应用方面都不尽相同,但是总体看起来也都是用山、水、植物和建筑等构造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融合着人为的主观思想、社会意识和社会生产力,人们的文化审美对其造成了深刻影响。
风景园林构造起初趋于简单化,在外观上看起来也比较粗糙,但是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变化,园林景观的组成逐渐由简单化转变为复杂化,外观也变得较为精致,又因为各地方文化的不同,每个地方的园林景观也拥有着当地的特色。
园林景观可以分为两类,风景类和规整类。
风景类园林景观构造特点比较随性,其中自然景观居多,显示出独有的灵活与自由的特点;而规整类的园林景观构造与风景类正相反,其每一处构造都需要有精准计算,线条需要极高的流畅性,在构造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有非常高的严谨性。
总之,风景园林景观构造体现着一个地方的文化价值和人文底蕴。
因此,简要论述中西方风景园林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
1 中西方风景园林的差异园林是指在一块有特点的地域,通过相应的艺术手段对其进行改造,使之不同于以往的形式和性质,能够带给人们自由与艺术相结合的美妙感。
但是不同背景和不同地域的园林具有不一样的特点和形式。
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中西方历史文化相差较大,人文思想不同,所以风景园林的建造受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差异比较大[1]。
1.1 西方园林景观艺术特点西方园林景观建筑与中国的完全不同。
中国园林体现自然美,但是西方的园林艺术完全排斥自然,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园林构造,体现了他们思想上的严谨性。
东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是什么
东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是什么园林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它首先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东西方园林有着不同的产生、发展背景,也有着不同的哲学、美学基础。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东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欢迎阅读!东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建筑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
她积淀着人类的历史,尤其是文化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人们习惯于将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建筑体系视为西方建筑,将中国、印度、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建筑体系视为东方建筑。
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
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东西方古典园林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
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
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的由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创作出来的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
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
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
造园使用的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西方古典建筑以石质为主。
差异的目光:18世纪德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园林书写
差异的目光:18世纪德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园林书写
吴悦茜;芮舒扬;陈燕
【期刊名称】《今古文创》
【年(卷),期】2022()47
【摘要】中国园林是德国了解中国的一部分,18世纪“中国风”在欧洲的盛行,中国的园林艺术也受到了德国文学家的关注,但中国园林形象在18世纪德国文学中褒贬不一,本文将再现18世纪德国文学家维兰德、翁策尔、默泽尔和歌德笔下的中国园林形象,并分析他们构建的中国园林形象背后的政治、历史文化等因素,揭示其文学作品中中国园林书写的真正意义。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吴悦茜;芮舒扬;陈燕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7
【相关文献】
1.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情色之境——园林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另类解读
2.试论欧洲和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3.差异的目光: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园林”形象呈现与误读
4.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与女性命运书写\r——以《西厢记》《牡丹亭》和《红楼梦》为例
5.审美教育中的文化差异与共享——以国际展览中的中国园林文化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文化的角度观看中西方传统园林的差异
从文化的角度观看中西方传统园林的差异杨盛?(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艺术系,广州,511370)摘要:作为高级文明象征的园林体系,中西方的造园手法存在巨大的差异。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层的分析,并指出差异背后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原因。
最后针对广州市园林的特点,简要阐述了其园林构建过程中应具备的理念。
关键词:中西园林;文化;建筑;差异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garden styl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cultureAbstract: As the symbol of high-ranking civilization, there are striking differences in the garden style between Chinese and occident. In order to inherit the excell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we shoul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carefully so to realize ourselves and realize the world. Then we can inherit or refer to or develop or innovate on the basis of ourselves character.Key words: Chinese and occident garden civilization; architecture; difference一、从我国园林的建设现状看待文化理解的必要性从题目来看,拿"中国"与"西方"进行比较似乎并不合适。
但在1954年维也纳召开的第四届国际风景建筑师联合会(IFLA)上将世界造园系统最终归纳概括为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东方自然山水式园林和以法国园林为代表的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两大体系。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中英双语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gardensChinese and western gardens in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form its difference is very apparent - artificial beauty and natural beauty. Is a man-made beauty of the west garden embodies not only the layout symmetrical, rules, rigorous, square founder of even flowers and plants repair, thus presents a geometric pattern is beautiful, look from the phenomenon of the landscape of western landscape design is mainly based on the artificial method to change its natural state. Chinese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style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both not axis of symmetry, no rules, but rather mountain ring of water holding, winding, not only as a natural plants and trees, even artificial buildings as far as possible comply with natural and jagged strewn at random, tried to blend with nature.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garden mainly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comes from nature, higher than that of nature. Chinese gardening in addition to relying on landscape, flowers and plants, construction of scenery outside the message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This is peculiar to the Chinese garden, the system can match the other gardens.China and the west in the art of gardening and style has a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gardening focuses on "scene" and "emotion", natural scene also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the physical form. But the measure standard to see if I can lend it to trigger people's emotions and thoughts, which has a poetic atmosphere of "artistic conception". Emphasizes geometry rules in western gardens layout, the layout structure in garden, road design USES straight axis type boulevard; Plants mainly adopts polices, avenue system, modelling to through the way of plastic, pruning, the formation of a wide variety of shapes, flowers use designform flower bed, more the colour collocation; Waterscape design mainly adopts dynamic water fountains, waterfalls, plunge, etc; Garden space form spreading, make use of the great lawn construction sketch mainly USES sculpture, or a variety of characters or animals like a stone; View emphasizes the line of sight limited places, the landscape of open exposed kuang scene, performance the knights "romantic style.中西方园林的差异中、西园林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人工美与自然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7
差异的目光:17—18世纪欧洲的 “中国园林”形象呈现与误读
Abstract: The "Chinoiserie" between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had promoted the spread of the image of Chinese garden and witnessed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the Occident. The reciprocal "foreign land" between Chinese and European cultures and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context had caused the discrepant view of European on Chinese garde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pearance and reproduction of Chinese garden image that spread through commercial and religious paths were reappeared taking the revolution of the English landscape garden into account. Then the underlying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moti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image of Chinese garden in the European's view was analyzed. Lastly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s of the concepts toward nature and aesthetics between Chinese and Europe under the resemblance of Chinese garden and English landscape garden is revealed and thus the existence of misconception can be seen as objective and inevitable.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mage of Chinese garden; misconception; English landscape garden; view of natur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有鉴于此,本文从欧洲视野入手,以17— 18世纪的“中国风”(Chi林形象在欧 洲呈现与再现的过程,把握其形象定势与嬗变特 点,辨析其中无意与有意的误读。深入“他者” 视角,不仅有利于认识跨文化交流中误读存在的 客观性与必然性,也有助于从多侧面的独特视角 反观中国园林本身,为思考实现当代风景园林学 的“中国性”[7]提供启发。
1 “中国风”热潮下的形象呈现与误读 随着大航海时代开启后全球远程贸易发展
的深化与17世纪“中国风”的兴起,中国园 林形象主要由2条路径传入欧洲:其一是以商 人、旅游作家为代表的商业路径,通过中国商
品、游记传播信息;其二是由耶稣会士形成的 宗教路径,为欧洲了解中国园林提供了直接观 察与描述[8]。由于中西方之间互为“异域”, 文化的差异决定了目光的差异,即看和思维机 制、语言陈述方式的差异[9]。此外,传播的客 观条件及传播主体的需求决定了信息传播及文 化互识[10]。而19世纪前,欧洲人无法接触到关 于中国园林的准确介绍[11],因此通过这2条路径 在欧洲视野中呈现的中国园林形象,始终在有限 的真实中折射着“西式”的想象。 1.1 商业路径下的山水意象传播
文章编号:1000-6664(2019)04-0117-06 DOI:10.19775/j.cla.2019.04.0117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8-04-13 修回日期:2018-05-28 基金项目: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编号17YJC760065)资助
回望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造园艺术在欧洲 造成了热烈、广泛而持久的影响[1]。其中“英中 式”(Jardinsanglo-chinois)园林的风靡,使得 中国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园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 的关联。国内学者或着眼于中国园林在欧洲的传 播[2-4],或主要阐述其对欧洲造园的影响[5],并着 重对中英园林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6]。这些 研究从中国视角入手,分析了中国园林在欧洲传 播与被转译的过程,回应了中西方园林文化差异 与交融的问题,却忽略了西方视野之下,欧洲人 呈现与再现中国园林的方式及背后的动机。
Discrepant View: The Appearance and
Misconception of the Image of Chinese Garden in Europe from 17th to 18th Centuries
郭真真 沈伟棠 陈晶茹 董建文*
GUO Zhenzhen SHEN Weitang CHEN Jingru DONG Jianwen
摘 要:17—18世纪的“中国风”促进了中国园林形象 在欧洲的传播,并见证了中西园林的跨文化交流。互为“异 域”的中西文化与历史语境的影响,造成了欧洲人观看中国 园林时差异的目光。通过还原此时商业与宗教传播路径中以 及英国自然风景园变革背景下,中国园林形象呈现与再现的 特点,辨析其背后的主客观动机,分析欧洲视野下中国园林 形象衍变历程,从而揭示中英自然式园林的“貌合神离”之 下蕴含的中西方在自然观念与审美上的本质差异,以及误读 存在的客观性与必然性。 关 键 词:风景园林;中国园林形象;误读;英国自然风景 园;自然观;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