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语文教学的困惑与出路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小学生往往对语文这门学科没有太高的兴趣,语文课堂变得乏味乏味和枯燥无味。
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考虑。
对策:二、课堂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和课堂内容往往过于抽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
学生们很难理解和应用这些抽象的概念。
对策: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和思考。
例如,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和理解课文的内容。
可以通过给予实际的例子和引导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抽象的知识。
三、缺乏实际运用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缺乏对语言实际运用的训练。
学生们往往只是死记硬背课文,而不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应用。
对策:教师可以增加实际运用的训练。
例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演讲比赛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训练。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集体讲评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外阅读水平不高小学生往往缺乏阅读的兴趣和习惯,阅读水平相对较低。
这使得他们对课堂教学中的课文无法深入理解和应用。
对策:教师可以通过推广课外阅读的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读书比赛,设立阅读奖励机制等。
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推荐优秀的图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
五、评价方式不合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评价侧重于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问题,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的培养。
对策: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
可以将写作、口语表达、阅读等方面纳入考核范围,评估学生的语文能力。
同时,可以借鉴国内外的评估方法和经验,使评价更加客观和科学。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与出路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与出路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困境和挑战。
这些困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困境,教师们需要积极探索出路,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写作氛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1.学生写作能力不足。
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还不够扎实,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存在语法、词汇、逻辑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写作表达不够清晰、连贯,影响作文的质量。
2.学生写作兴趣不高。
很多学生对语文作文缺乏兴趣,认为写作是一种苦差,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种情况往往影响了学生在写作上的投入和积极性。
3.缺乏科学的写作指导。
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以应试为主,写作教学往往停留在泛泛的教育口号上,缺乏具体的写作指导和方法,导致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缓慢。
4.教师自身水平不足。
一些教师在写作教学上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方法,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没有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教学效果不够显著。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出路1.建立兴趣导向的写作教学模式。
教师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灵感,激发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写作的热爱和追求。
2.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辞能力。
教师们可以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语言之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修辞技巧。
3.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教师们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写作创意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阅读中获取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
4.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教师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写作、作文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写作中得到指导和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水平。
5.教师自身不断提高。
教师们需要通过学习、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教学水平,掌握更多的写作教学方法和技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语文学习的困惑与解决方法
语文学习的困惑与解决方法语文学习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各种困惑,这不仅是因为语文的学习内容较为繁杂,还有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当所导致的。
在本文中,将针对语文学习中常见的困扰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语文学习困惑的表现及原因1.阅读理解困难很多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题时,常常感到困惑。
一方面,文言文句式复杂、词汇生僻,另一方面,现代文篇章结构多样,表达方式独特。
这些都给学生造成了阅读理解的困扰。
2.写作水平有限有些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却很难拿出一篇出色的作文。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思维深度。
3.诗词默写题困扰很多学生因为诗词默写题的考察形式特殊,所以难以正确书写诗词句子。
二、解决方法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要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除了多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外,还可以多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可以选择一些中小学语文辅导书籍,里面的题目常常有针对性地进行解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的内容。
2.加强写作训练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写作水平,不仅需要不断积累语言素材和写作技巧,还要培养自己对文学作品和社会问题的洞察力。
可以多参加写作比赛、写作讲座以及阅读名家作品,这些都能够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3.诗词默写技巧对于诗词默写题,学生可以结合诗句的意境和韵律,通过反复书写和朗读来记忆。
可以运用一些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法、音韵联想法等,有助于提高诗词默写的准确性。
三、针对不同困扰的策略针对阅读理解困难,学生可以多进行阅读训练,选择一些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材料,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划重点、做思维导图等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针对写作水平有限,学生可以多进行写作练习,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文题目进行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从积累素材、构建结构、提炼观点等方面注重训练,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针对诗词默写题困扰,学生可以通过诗词欣赏、背诵和朗读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困惑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思考和解决方案。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高的困扰在小学阶段,学习语文对学生来说往往是比较枯燥的任务,他们对文字和语言的理解能力较弱,容易感到乏味。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课堂中适当运用游戏、故事和竞赛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乐趣感。
同时,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学创作或口语表演,培养他们对语言的热爱。
此外,我们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鼓励他们主动寻找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资料,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和快乐。
二、知识结构不完善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理解力较弱的问题。
针对这个挑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首先,教师应该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具有层次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递进和延伸,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二,我们可以通过拓展学习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的错误和困惑。
通过个别辅导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环境的创设需改进教学环境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面临教室条件受限、教学设备不足等问题。
为了改善教学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学校和教师应该共同努力,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教学环境。
例如,可以适当装饰教室,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这些困惑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体现出一种思考的深度。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并提出一些思考和解决的办法。
一、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困惑与思考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会面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记忆力差、阅读理解能力不强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困惑。
如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故事讲解、互动问答、情境模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爱好,设计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学习内容,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对于学生记忆力差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采用教学中的温故知新策略。
通过复习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使其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此外,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很重要,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参加课外阅读、引导他们做好总结等方式来促进学生记忆力的提升。
二、写作能力培养的困惑与思考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小学生的写作培养尤为关键。
然而,我们常常会面临学生写作能力不足、表达内容单一、篇章结构混乱等困扰。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注重写作的基础训练。
例如,通过练习素材的选择、构思写作的思路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导读优秀范文、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等方式,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好写作的技巧。
此外,组织写作交流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对于学生表达内容单一和篇章结构混乱的问题,我们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实文章内容;同时,通过教授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使其更具逻辑性和连贯性。
三、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困惑与思考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学生阅读习惯差、理解能力不强等原因,阅读教学常常遇到困惑。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分析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篇1一、语文教学中的问题1. 重视程度不够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许多学校中并不受到足够的重视。
一些学校和教师把语文课视为“副课”,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这导致学生在语文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难以提高。
2. 教学方法单一许多语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以讲解和阅读为主。
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 教材内容陈旧一些语文教材的内容陈旧,与现实生活脱节。
这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教材中的内容,更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语文教学中的困惑1.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语文能力难以提高。
这是因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阅读量、词汇量、语法掌握程度等。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许多教师所面临的困惑。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学科的教学难点之一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些学生对语文学科没有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许多教师所面临的困惑。
3. 如何处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一些语文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这使得教师难以处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因此,如何让教材内容更好地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是许多教师所面临的困惑。
三、解决办法1. 加强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把语文课视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和时间。
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演讲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 更新教材内容教材应该及时更新内容,使其更贴近现实生活。
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和疑问(5篇范例)
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和疑问(5篇范例)第一篇: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和疑问今天本人就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和疑问提出来向大家请教:1,生字词在课堂教学中怎么处理。
生字词到了中学已经不是教学的重点了,却又必不可少。
学生学习程度、自觉程度不一样:程度好的学生,能按要求预习,生字词掌握很扎实,;可程度差的,不按要求预习,生字词掌握不好,听写生字词,错误率极高。
课堂上字词功夫花多了,太耽误时间,不去强调,学生又不能掌握。
怎么办?2,上课时,一部分学生一边是语文课本,一边是参考书。
上课过程中老师提的问题以及书本后面的思考题,一查参考书马上即可找到答案,提问学生时,有的根本不思考,直接照着参考书念。
这个参考书学生能不能用,怎么用更合理,请大家赐教。
3,同步练习册后面的答案大家怎么处理的。
不撕掉,基础差的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干脆抄答案,后来更互相影响,全班的学生基本上都在抄。
撕掉吧,会有不少学生不做,或者是乱做。
请问有没有两全的办法。
4,作文是在课堂上写,还是回家写呢?如果规定时间完成作文,不少写的很糟糕。
如果让回家写,又明显有一部分学生有抄袭的现象。
还有作文批改怎样做最好?说句实话有的学生的作文都读不通,批起来不知道从哪里下笔,这样的学生怕写作文,老师也怕批这样的作文,怎么批能真正提高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请各位老师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
5,最后是让大家见笑的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另外,我也明白“亲其师才能重其道”,那么像我这样不高,不帅,不可爱的老师怎么才能让学生喜爱,进而喜欢语文课呢?各位老师有没有自己的绝技,说出来共享。
谢谢。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碱滩镇太平小学吴金华在送走一个毕业班后,这学期我接受一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
可是,根据我以往的经验和听到其他老师的反应,北师大语文教材的教学任务相当重,再加上我们学校,班级学生多,特别是一年级孩子的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我在教学的同时有了一些困惑。
如何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困难和困惑?
如何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困难和困惑?破解软件语文学的迷局:困境、困惑与不胜感激之道语文,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其学习难度和困惑程度并不一定远超很多人的想象。
该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改正学习障碍,享受语文学的乐趣,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议题。
本文将从教育专家的角度,深入探讨语文学习中较为常见的困难和困惑,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一、语文学习的常见困境1. 基础知识薄弱:字词积累不足、文言文理解困难、语法概念模糊等,造成学生难以理解文本深层含义,缺乏阅读和写作能力。
2. 学习方法不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缺乏思考和实践,可能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偏低。
3. 缺乏阅读习惯:课外阅读量不足、阅读范围狭窄,造成语感不强,缺乏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写作能力薄弱:缺乏写作练习、逻辑思维能力不足、表达能力欠缺,导致写作表达无力。
二、语文学习的最常见困惑1. 教材内容难度过高: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文学作品,难以掌握复杂的语法知识,造成学习兴趣下降。
2. 课堂教学单一:传统讲授式教学,缺乏互动和实践的方法,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缺乏快速有效的评价机制:评价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略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过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4. 家庭教育缺失:部分家长不重视语文学习,缺乏引导和鼓励,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三、可以解决语文学习困难和困惑的策略1. 夯实基础,不要急于求成: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习趣味性,例如:借助直观形象、趣味游戏等,提高学习效率。
2. 重视培养写作兴趣,拓展阅读范围: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选择与自身兴趣和认知水平相符的书籍,并定期交流阅读心得。
3. 多总结,多练习:从精读和泛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和写作素材,并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4. 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采用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一、问题之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困扰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着重于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引导。
这种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主动性,容易使他们产生枯燥乏味、不愿意思考和探索语言魅力的态度。
二、问题之二:对于阅读能力培养的忽视语文教育应该强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在现实中,许多教师偏重于填鸭式的应试训练。
也就是说,在备考阶段会过分注重题海战术而疏忽了对真正理解文章内涵及提高阅读素养等方面内容的指导。
长期以来这样机械化记忆答案取得分数最高时间长阅读。
这使得很多学生在面对真实语篇时感到困惑。
三、问题之三:缺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语文教学中,教材、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缺乏关联,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产生困惑。
传统的抽象概念和理论无法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和共鸣。
他们更愿意追求透过文字反映出的真实情感和世界观。
四、问题之四:对写作技巧的疏忽在当前流行新媒体和社交网络时代,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写作的能力。
语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对写作技巧培养的忽视。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通常以讲解知识点为主,而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写作能力及表达思维方式等方面内容指导。
五、问题之五:价值观引导缺失语文不仅是一门纯粹的工具性科目,还承载着传播人类文化、培养正确价值观念等重要功能。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考试成绩压力和其他种种原因,很少有老师能够给予足够关注这些方面内容指导。
这也导致了很多青少年产生动机不足,对语文教育的价值产生疑问。
六、解决途径之一:引入互动性强的教学模式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困扰,我们可以引入互动性强的教学模式。
例如,老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和参与式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给予他们更多的参与权利和自主选择权,培养他们主动钻研语文知识的习惯。
七、解决途径之二:强化阅读能力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课堂中应该注重理解文章内涵、推测作者意图以及分析语篇结构等技巧。
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分析
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分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困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当代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困境,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困境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困境分析1. 教材内容陈旧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使用的教材内容大多较为陈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许多教材内容过于刻板,缺乏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教学方法单一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以传统的讲授、默写和填空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3. 课堂氛围单调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课堂氛围单调、学生被动的情况。
教师大多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知识接受者”,缺乏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
4. 评价体系落后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评价体系比较落后,主要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忽视了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解决对策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教材内容陈旧的问题,可以通过更新教材内容,加入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引入多种有效的交互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课堂氛围单调的问题,可以通过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增加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和示范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总结当代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解决这些困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
通过更新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和完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小学语文教学困境及出路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困境及出路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变革,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不少困境。
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和专业知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及出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教师教学资源不足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和专业知识,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无法有效地进行教学。
很多教师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来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和课外辅导材料。
出路: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更多的专业教学资源,引导教师通过网络、学术论坛等途径,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学习。
政府可以加大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支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尤其是在小学语文学科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老师的说教让学生很难产生兴趣,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
出路: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语文教学,如让学生通过阅读名人传记、文学作品等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还比较传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老师缺乏对于新课程标准和新教学理念的理解,导致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出路: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或者课外实践活动,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程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课程内容难以贯通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侧重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但目前的一些教学往往是零散的知识点和内容,难以形成系统的学习体系。
出路:学校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打破课本的局限,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科中获得全面发展和提高。
语文教学的困惑(精选5篇)
语文教学的困惑(精选5篇)语文教学的困惑范文第1篇(1)时间不足用。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培育同学把握学习的方法,通过学方法,让同学勇于探究,对新事物产生爱好。
在班级人数多达80人的情况下有一大部分同学还没有真正动起来一节课的时间就到了,同学发言的时间少,老师的个别引导难以开展。
(2)怎样落实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励同学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加,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
有的同学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成了很多老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3)语文老师变更教学理念,但把握不住语文课该教什么。
谈到语文教学时,特别强调“要重视同学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不少人感慨,“耗时多,收益少”。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怎样渗透到实在的课堂教学中?(4)期末检测的形式单一、我们的朗读训练、字词句段篇的训最后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评价同学是最合适的?(5)口语交际课上,同学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却没有在日常生中交谈得好。
一大部分同学不想发言,发言的同学也没有创新,相像被一个模式固定了。
这些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也是我想在工作中解决的问题,我想一名老师也正应当在困惑中成长。
困惑一:一些同学学习语文的爱好为何不深厚“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没有爱好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爱好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同学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深厚的爱好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爱好,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发、自主地学习。
有了爱好作伙伴,同学学习语文的热诚就会无限高涨,学习激情就会被充足点燃,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欢乐的。
然而,在现实的学习中,我们的一些同学学习语文的爱好不再深厚,学习的热诚不再高涨。
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分析
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育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着许多困境,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兴趣,也使得语文教育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针对这些困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以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困境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当代小学生生活的多样化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使得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下降。
他们更喜欢玩手机、看电视、玩游戏,对于传统的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直接导致了他们对语文课堂的厌烦和抵触,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2. 课程内容单一传统的语文教育课程内容主要以古诗词、文言文为主,忽视了现代文学作品、传统文化和实用写作等内容。
这使得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产生疲劳和焦虑,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单一的课程内容也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影响了教育效果。
3.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背诵、默写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使得学生产生学习厌倦和厌烦的情绪,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方法的单一也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解决对策分析1. 提高语文课程的多样性在语文教育中,应该加入更多的现代文学作品、传统文化和实用写作等内容,使得课程内容更加多元化和全面化。
通过增加多样性的课程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部门可以组织专家编写新的教材,增加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2. 创新教学方法在语文教育中,应该提倡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更加灵活、生动、情境化的教学方式。
如采用互动式教学、教学游戏、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性学习等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更加活跃、生动,促进学生多方位的发展。
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语文教育遇到了新的困境,如何应对这些困境,推进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当前教育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的困境1.阅读习惯退化。
随着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数字化阅读的流行,在学生中产生了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下降,阅读习惯呈现出退化的趋势。
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越来越大。
2.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
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主导,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互动和创新。
但现代教育重视人本主义和个性化教育,需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教师的角色也要从知识的传授转向学生的引导和激发。
3.语文教材的单一化。
目前的语文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缺乏生活实践的融入,也缺少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二、建议的对策1.强调阅读教育。
在语文课堂中,通过各种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建立自主阅读的习惯。
比如开设“阅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参加各种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自觉性。
2.加强教学改革。
倡导活学活用,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自主学习场所和资源,建立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3.多样化教学内容。
设计更为多元、丰富的教学内容,开展生活化教学,引导铭记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文化认同。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更深入的培育。
4.倡导多元评价。
传统的语文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标准,但这种评价方案往往只能反映知识点的熟练程度,难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水平。
倡导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养成综合、细致、精神饱满的学习态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的机会。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也在不断加剧。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一、教师对《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领会程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要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新课标突破了学科中心,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融注到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切实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在使用之前是不是彻底学习并领会了?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
它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指明了一个大的方向,我们的教学要以它为依据,要结合学校情况和学生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内容,还要想想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容易了还是太难了,斟酌之后才能拿到课堂上。
二、教师的观念是否真正得到转变假如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总是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执教者,而学生就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而且是被动接受的,没有视教师和学生是互相交流的合作伙伴,哪怕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实施了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在保留了传统的语文教学工具性的基础上,更多注入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要和学生交流、学习,共同成长,更要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情感熏陶、道德教育等等,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三、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否得当学生爱不爱学习,对学习内容敢不感兴趣,和教师的教法有很大关系;学生学得好不好,考试成绩理不理想,和他们的学法也有很大关系。
教法和学法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四、教师是否从“主导者”变为“指导者”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者从过去的“高高在上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者”,让每位学生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但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师道尊严”的观念根深蒂固地禁锢着人们的头脑。
因此,要适应新课改,必须打破教育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既是新课改实施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又是新课改实施的内容和任务。
在语文教学中困惑及初步改进办法
在语文教学中困惑及初步改进办法语文教学是教育教学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涵盖了汉字、阅读理解、作文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且既要注重学生的语言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思想、文化的熏陶。
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惑,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在语文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并提出初步的改进办法。
困惑一:针对性不够强我们班集中到一起的同学来自不同地方,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汉字认字能力存在差异,我们语文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难以完全覆盖每个学生的现状,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存在很大差异,进而影响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改进办法我们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的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不同,实施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
例如,对于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我们可以设计对话练习,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辅导学生克服表达障碍,以达到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对于汉字认字能力较弱的学生,我们可以制定更好的汉字学习方案,例如让学生自行搜索更好的认字方法,并将认字感悟进行分享,此举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助于营造学习氛围。
困惑二:知识扎堆难以消化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知识扎堆难以消化的情况,尤其是在学生初次接触某项知识时,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困难。
改进办法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给予一些相关的生活实例,或者做一些新的应用题,能够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进而产生兴趣,积极学习,达到知识消化的目标。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审查语文教材,避免知识重复或混杂,使学习更加有条理,也更容易消化。
困惑三:语言衔接不流畅语文是一门纯粹的语言课程,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然而,在翻译句子时,学生往往因语言表达不够流畅,导致表达不准确,这可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改进办法我们可以采用语言游戏、常用词汇加强训练等方法,帮助学生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连贯性。
例如,通过开展“说文化计划”,使学生习惯自我表达和思考,从而充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经验和自信心,进而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语文教育中的困惑与解决方案
语文教育中的困惑与解决方案语文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的核心科目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语文教育面临着诸多困惑和挑战。
本文将从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内容设置的困惑与解决方案目前,语文教育的内容设置困惑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知识面过于宽泛,二是对现代文学的关注不足。
对于知识面过于宽泛的问题,我们应该着重强调“厚道”而不是“广度”。
即依据学生年龄段和兴趣发展,合理地布置语文知识点,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语文的精髓。
此外,可以通过主题式教学的方式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对于对现代文学的关注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通过扩大阅读面,引导学生接触更多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语文的生动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品味和思考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方法的困惑与解决方案语文教学方法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传统教学模式的过分强调和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展。
我们应该倡导“探究式”教学模式,即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另外,我们也应该注重学科内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一门孤立的学科,而是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学生的实际感受,将语文知识融入到其他学科中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
三、评价体系的困惑与解决方案当前的语文教育评价体系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的“刻板评价”和对写作的过分强调。
刻板评价是指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分数评价,过于关注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而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应该转变评价的观念,将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考、表达以及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走出语文教学困境的思考与探索
走出语文教学困境的思考与探索1. 引言1.1 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当前,语文教学在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一方面,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以填鸭式的灌输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法单一化、评价方式僵化等也成为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压力和挑战。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语文素养的需求,学生的语文能力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走出语文教学困境,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需要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困境,深入分析问题根源,探索切实可行的改革解决之道,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找到新的路径和方向。
2. 正文2.1 探索问题根源: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不足在探索语文教学困境的根源时,我们首先要关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不足。
当前的语文教学往往过于注重死记硬背和机械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对于语文课程的设置,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不是只关注课文内容的传授。
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创新和改进,引入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学习等新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
我们也需要重视文言文与现代文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也能够理解和应用当代文学作品。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让他们能够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内涵和意义,拓展他们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只有通过不断地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困境,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和综合能力。
2.2 提升师资水平:培养优秀语文教师教师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走出语文教学困境,提升师资水平,培养优秀语文教师至关重要。
论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论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论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近年来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口诛笔伐将语文教学逼上了全面改革的前沿中上层专家学者构建了一套套教学理论基层教育者们打出素质教育的大旗然而语文能力似乎并没有长足的进步。
研究性学习也只成为许多学校应付上级检查的有力武器人文素养的培养成为单纯的口号一些“理论”成为“空想”的花架子走过堂、装点门面的怪现状比比皆是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背后实质是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
语文教学面临如此尴尬我们语文教师该如何应对开辟出语文教学的崭新境界来这是值得我们所有语文教师深思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教得艰难其一, 语文教学最易受人褒贬。
有人说中学课程最不好教的是语文, 因为提高教学质量实在不易, 数理化在高考中可出现满分, 而语文则不可能。
又有人说, 语文是最好教的一科, 因为凡是认识几个字的人都可以上语文课。
实际上, 谁都可以评论中学语文教学, 评头品足, 横挑鼻子竖挑眼, 更使中语师无所适从。
很多教师之所以怕搞公开课、示范课, 倒不是怕暴露自己教学水平、方法等方面的不足, 而是怕别人不着边际、不关痛痒的批评。
众口难调, 再好的课也可能遭人非议。
其二, 语文教学无可循之章法。
语文教学的规律是什么呢无数语文教师苦苦地作了探索, 观点出自于很多家, 方案提出了许多种, 却没有一种是为大家所公认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可以说, 旧有的以教师讲解为主, 甚至就是满堂灌教学模式还包揽着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讲坛。
由于没有章法, 中学语文教学旧的模式不能革除, 新的致命伤又产生了。
这就是有人指出的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最大失误就是文道分离。
文道分离的表现形式诸如学语文强调抓知识点 , 作文主张分项评分, 试题要求扩大知识覆盖面等等。
照这样来做, 效果一定就好吗不照这样来做又行吗总之, 左右为难。
不少教师感到中学语文教学, 是顶着雄窝跳加官—费力不讨好。
其三, 语文教学目标难定。
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太强。
人们普遍感到, 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不够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当前语文教学的困惑与出路语文教学近年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抨击,引起了行外行内的广泛关注和反思,各种媒体发表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专家学者也为语文教学把了脉,而且开具了大量的药方。
然而笔者仍觉言有未尽,愿将自己的困惑和浅见和盘托出,以就教于同仁。
笔者以为,到目前为止,语文教学至少面临四大困惑:其一,人们对“语文”这一概念和语文学科的有关术语缺乏明确而统一的认识,致使“语文教学”迄今未能进入科学的层次,这给教学带来巨大困惑。
众所周知,用“语文”这个词儿来指称我们所教的这门学科,大约已经有半个世纪历史了,在现代人中国人的生活中,“语文”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是不算低的。
然而,我国现代两大权威性的百科全书——《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却都没有收录这个词条。
我想,这绝不是用一时疏忽可以解释得通的。
我们所能估计的理由只有两个:一是这个词太浅显易懂,根本不值得收录;二是人们对这门学科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现在诠释起来还太难,因而暂时不便收录。
当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是听说过叶圣陶先生那“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解说的。
但是,更多的人却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第1版的《中学语文教学指导书》就这样说:“什么叫做语文?过去曾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有的说是‘语言文章’,有的说是‘语言文学’,有的说是‘语言文字’。
”这里的分歧显而易见。
不过新旧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都是收录了这个词条的,但它们的解释却更令人困惑。
这部词典收录有该词的两个义项:其一为“语言和文字”,所举例子为“~程度”;另一为“语言和文学”,所举例子为“中学~课本”。
很显然,我们语文教学要达成的目标是让学生具备义项①所指的“语言和文字”方面的能力,而我们的教材却用的是“语言和文学”这个义项,在这里,培养目标和所用教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错位。
我们姑且撇开“语言”二字不论,那“文学”和“文字”就是两个相去甚远的东西。
试问,我们怎么用“文学”去培养学生的“文字”能力。
更何况这里的“语言”到底仅仅指口语,还是同时包括书面语,只怕一时也难以说个一清二楚。
逻辑上如此混乱,很难说我们对“语文”的认识已经进入了科学层次,这样看来语文学科本体论的研究还任重道远。
正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对“语文”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不清楚,所以编写教材时,总是先从内容上考虑,文章、文学、文字,都得兼顾着点,仅从目录上看,东拼西凑的痕迹就非常明显。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迄今为止,我们的语文教材,还没能形成一个严密的训练系统,现代也没有出现一套可以称为“经典”的中小学语文教材。
也正因为这样,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比其他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师都面临更多的困惑:哪些应该教给学生,哪些不该教给学生,不同的教师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要是没有那本统一的教学参考书,对于相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师肯定会教出不同的花样来。
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倒真正成了“创造性劳动”。
不知道时贤们在责备现在的语文教师“离开了教参就没法教书”的时候,想到过这一点没有呢?也正因为这样,它还给语文教学的科学研究带来了困惑。
从目前状况看,语文教学的“真理”似乎并没有掌握在语文教学法专家们的手里,因为按照他们那套理论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语文教育名家的迄今为止寥若晨星。
相反,像钱梦龙、魏书生、欧阳黛娜那样的一大批并未聆听过专家们教诲的奇才,却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在语文教学的天幕上熠熠生辉。
在困惑中,人们开始坠入非理性的泥淖:一些老同志慨叹“语文是越来越不知道该怎样教了”,一些新同志则公然宣称“语文教学是无权威的”,甚至连咱们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的编审周正逵先生也呼吁对语文教师不必太看重学历。
也正因为这样,人们才对语文教学的改革成果持保留态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探讨空前活跃,语文教学流派纷呈,百花齐放,好像也总结出了不少经验,发表了大量论文。
然而这些教学经验大多像淮南之橘,移植到异地就变成了“枳”。
即便偶有成活了的,也很少出现大面积丰收的景象。
同样是因为这样,语文教学效率才异常低下,目前的实际状况是,这个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设置,耗费了学生2000余个学时的学科,还不得不借助什么“大语文”来救课堂教学之“穷”,这在各科中好像是绝无仅有的。
(试问我们听说过其他学科的老师在呼唤所谓“大数学”“大物理”“大化学”“大生物”之类东西吗?)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种情形的出现,不正说明我们对语文和语文教学的认识远未进入科学的层次吗?前段时间,人们在非议当前语文教学时常常以所谓“科学主义泛滥”相指责,语文教学真的是“科学主义泛滥”了吗?我看大可商榷。
稍具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任何一门称得上“科学”的学问,都必定有一整套内涵和外延都相当明确的专门术语。
语文这门学科,和其他任何一个学科相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清楚的现象都严重得多。
记得笔者当年在教师进修学校从事师资培训的时候,一位小学教师问“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别?”,笔者查阅了不少辞典,也无法从内涵和外延上给人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其实只要留心一下我们所用的语文教材和那铺天盖地的语文学习指导书,对于同一个知识,不同的著作竟然用着迥然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语文考试固然没有必要在概念上纠缠,但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恐怕还是要涉及到诸如“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技巧”之类概念。
可是现状却是,语文学科迄今没有一套内涵外延都很明确的科学术语,使得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各说各的。
而中学语文教学又不像大学语文教学那样谁教谁出题,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统考时,师生都捏着一把汗。
教学成绩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半靠努力,一半靠运气。
实际上每年都有这样的情况:平时学得好的学生,不一定考得好;而平时学得差的学生,有时却爆出冷门。
这绝不只是一个“临场发挥”好坏的问题。
因而大学的老师可以毫不客气的指责中学老师教得太死,而中学老师却困惑于怎样才能教得“更”死。
现实如此,论者是否想过:我们所说的语文,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到底还有多远?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究竟有多少科学的成分?如果我们的认识连科学的层面都还没有进入,那“科学主义泛滥”又从何说起呢!其二,语文界片面地理解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过高地估计了语文教学对于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损害了语文自身的健康。
诚然,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很密切,但密切并非等同。
在学术界,语言和思维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虽然至今未见定论,但是倾向性的认识还是有的,那就是:语言从属于思维,不能先于思维而发展;语言决定不了思维,只对人的某些思维方式产生影响。
更何况语言和语文也还不完全是一回事,由此看来,语言训练和语文教学对于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恐怕比我们预料的要小得多。
再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是整个教育的任务,当然语文教育界也责无旁贷。
但是语文毕竟只是学校众多课程里面的一个科目,对于整个思维发展工程来说,它所能贡献的份额非常有限。
语文教育工作者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打个比方吧,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的奋斗目标,但是共产主义大厦要靠“全人类”的努力才能建成。
如果某人以为建设共产主义只是他一个人的责任,便一天24小时没日没夜地工作。
其结果必然是不仅共产主义大厦不能建成,还会损害了他自身的健康。
到头来,他连原本能够做好的本职工作也做不好了。
语文教育也是这样。
如果语文学科想不自量力地去包揽思维训练这项工程,或者承揽过多的思维训练任务,其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使语文自身受到损害。
多少年来我们比任何一个学科都更加注重思维训练,对课文往往逐层逐段地分析,最后还要整理出一个相当规范的连我们自己看了都很得意的结构示意图;我们的考试也在往这条路上导向,每次总免不了要出一点划分文章层次段落方面的题目,弄得学生稀里糊涂的做,教师莫名其妙地讲。
目前看来,学生非但没有结出思维的硕果,反而连句子也造不通顺,汉字也写不正确,甚至不少人连课文也不会朗读了;至于书写潦草,卷面污秽,背不得名篇,说不来普通话的现象,更是相当普遍。
其三,语文界庸俗地理解了“语文是工具”这一命题,致使语文丧失了它应有的主体性。
长期以来,语文不是为了自身而存在,而是为了它的服务对象而存在。
这正如一个人,根本不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而活着,而仅仅是为了他人而活着。
这对于群体来说,也许堪称高尚,然而对于他自己这一生命个体来说,又未尝不是悲剧。
语言诚然是人类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但这个工具必须在它自己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才能为别人服好务。
如果语言本身都还体弱多病,那么当务之急应该是“强身固本”,而不是“见义勇为”。
长期以来,我们似乎忽略了这一点,语文总是一味地去迎合别人,而丧失了自我。
受其影响,编写教材时,编者们不得不考虑别科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尽量把教材编写成一部“百科全书”。
而教材中那大量的说明文、应用文和一部分议论文,语言干瘪,索然寡味,大大败坏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胃口,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利于良好语感的形成。
笔者曾经对三届学生作过问卷调查,90%的学生对这些文章不感兴趣或不甚感兴趣,有的甚至极为反感;而教师们在教授这些文章时,即便绞尽脑汁,殚精竭虑,竭尽条分缕析之能事,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同一个教师在讲授文学作品时,并没有花费多大气力,学生却学得兴味盎然,生动活泼。
可以这样说,语文课沦为“最不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这类教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同样原因,历年高考命题,总要煞费苦心地去编制一些“非语文”的题目,尤其是那些艰深晦涩的说明文,弄得考生焦头烂额,看得作家们也晕头转向,这就难怪人家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们会怀疑我们的命题者是“语文出身”。
试想,一个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极少有或者毫无兴趣,教师又凭什么奢望人家喜爱你所教的学科?用什么力量去感召人家养成良好的语言文字习惯呢?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倒很赞成北京师范大学刘锡庆教授的观点,在中小学,学生应该以学习记叙性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为主,将其他文体放到大学及其以后工作中去学习。
事实上,这无论从语言训练,还是从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角度去思考,都是不无道理的。
也正由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太注重功利性,所以一旦政治风云发生变幻,世间出现风吹草动,语文往往首当其冲,率先蒙难。
就算没有发生政治变故,在学校里,其他学科上不去时,也往往到语文上面来找原因。
既然大家都这样看重语文,语文在学校该倍受重视了吧。
然而语文学科的生存空间并未因此而扩大,语文教学的生态环境却日趋恶化,在不少学校,语文实际上已经沦落为二类学科了,这一前景确实堪忧。
其四,作文教学上狭隘地强调“写真实”和“思想健康”,不仅严重脱离当前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实际,而且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欲望。
学生的作文,仅仅是一种练习而已,它不同于成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写作行为,因而不能也不应该简单地把这两者等同起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