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讲精练: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达标精品检测试卷(解析版)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C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C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2.用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放在24℃房间里的一盆热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上升经过“29℃”这一刻度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A.房间里的温度B.热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无法判断3.一支刻度均匀,但标刻数值不准的温度计。
在测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为96℃,在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50℃恰好相等。
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则示数是()A.0℃B.2℃C.4℃D.6℃4.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在0℃时,物体的状态为固、液共存C.冰在熔化过程中,冰的质量在减少,温度不变,内能在减少D.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5.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春季,农民伯伯用地膜覆盖农田育苗——降低液体温度减慢蒸发B.夏季,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秋季,东北街道的树枝上挂着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冬季,戴着眼镜从室外走进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6.“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估测值符合实际的是()A.课间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1minB.百米冲刺后,人的心率约为60次/minC.一根普通牙刷的长度约为10cmD.刚从冰箱冷藏室拿出来的鸡蛋的温度约为3℃7.在如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
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图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A.B.C.D.8.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和“有加快蒸发的方法,想到可以减慢蒸发的方法”用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将机械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B.速度定义、定义式、图象相互变换C.将温度计的玻璃管做得很细D.由升华吸热想到凝华放热9.下列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有错误的是()A.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证明液体可以传声B.在玻璃片上滴上两滴酒精,将其中一滴摊开,发现摊开的那滴酒精先不见了,证明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C.在手背上擦酒精感到凉,说明蒸发吸热D.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10.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讲精练: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达标精品检测试卷(原卷版)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达标精品检测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的“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春天冰雪消融,这是液化现象C.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这是汽化现象D.冬天,草地上出现的白霜,这是凝华现象3.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说法错误的是()A.固态时是晶体 B.在ab段内能增加C.在cd段仍需吸收热量 D.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大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
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
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6.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7.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A.冰是非晶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单选题(共10小题)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A.0 ℃B.10 ℃C.40 ℃D.100 ℃2.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A.钢铁B.玻璃C.蜡块D.沥青3.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4.学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衣服展开比折叠在一起时干的快,同学们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科学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A.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什么?B.液体蒸发快慢跟空气接触面积和温度有什么关系?C.液体蒸发的速度跟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D.液体蒸发的时间跟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5.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水在大自然中循环,形成不同的状态,如雾、露、雪、冰晶、霜、雨等,下列物态变化中,不属于液化(或没有液化过程)的是()A.雾的形成B.霜的形成C.露的形成D.雨的形成6.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B.C.D.7.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其原因是()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B.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C.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8.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凝华的是( )A.杯子里的开水冒“白气”B.泼水成冰凌C.冬天的早晨树枝上出现雾凇D.利用干冰生成烟雾9.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乙A.当水沸腾时,烧杯内的气泡上升过程中变小B.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滴C.水的沸点为98 ℃,此时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D.水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是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
表示晶体熔化过程是()A.B.C.D.2.下列各图中,属于晶体液体凝固的图象是()A.B. C.D.3.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在0℃时,物体的状态为固、液共存C.冰在熔化过程中,冰的质量在减少,温度不变,内能在减少D.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4.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些现象。
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棒冰冒“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C.荷花叶片上的小露珠是叶片分泌出来的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分蒸发5.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实验时大气压都高于标准大气压B.100℃的水蒸气和100℃的水温度一样,如果烫伤到人以后,烫伤效果也一定相同C.实验中会观察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小D.分析图乙中的图线可知,第一次实验比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多6.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在做海波熔化实验时,绘制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A.海波是晶体B.海波没有固定的熔点C.海波熔化过程经历了9分钟D.第9分钟时海波处于固态7.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非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此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物质熔化时间为10分钟8.“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味,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一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青青园中,朝露待日晞”一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0℃是人体感觉比较适宜的环境温度B.家庭使用的寒暑表测量范围是-30℃~100℃C.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8℃D.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10.在观察碘的升华现象时,将少量熔点为113.7°C的碘颗粒装入如图的密封锤形玻璃泡内。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天热时,打开电风扇,人感到凉快些,这是因为()A.电风扇吹的是凉风 C.电风扇的风带走了周围的热量B.空气流动加快,使室内温度降低D.电风扇的风使汗液蒸发加快,从而加快了从身体吸热2.今年冬季我市气温最低达-8℃,正确的读法是()A.负8摄氏度B.负摄氏8度C.摄氏负8度D.零下8度3.某同学在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时,如图所示,他在相同的两个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在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A.水的温度有关B.水的表面积有关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D.上述三个因索都有关4.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A.B.C.D.5.下列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B.湿衣服变干C.盐溶于水D.残雪消融6.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A.人呼出的水蒸气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B.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D.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7.在探讨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在学校里的活动状态进行类比.比如以同学们课间在教室里的活动状态类比()A.固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B.液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C.气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D.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8.关于“摄氏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B.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C.-18℃就是零下18摄氏度D. 0℃就是没有温度9.如图所示的各现象中,要放热的是()A.衣服晾干B.形成露珠C.洒水降温D.冰雪消融10.下列哪一项属于气态物质分子的排列特点()A.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B.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C.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作用力较小D.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教室座位上的学生11.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水缸、河面都结冰了,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下列几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又可进行探究的问题是()A.为什么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低?B.为什么盐水温度降低后也会结冰?C.盐水的凝固点和含盐量之间有什么关系?D.盐水中含盐量越高其凝固点越低12.如图,舞台上常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种白雾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检测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卷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D.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2.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凝华C.凝固和液化D.汽化和升华3.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B.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4.如图所示下列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正确的是()A.B.C.D.5.如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6.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冰﹣凝固吸热B.雾生成﹣液化放热C.露产生﹣汽化吸热D.霜形成﹣升华放热7.在气温为0℃的室内,把盛有冰和水的金属盒漂浮在盛有酒精溶液的开口容器里,过一段时间后,金属盒内冰和水的变化情况是()A.不发生变化B.冰减少,水增多C.冰增多,水减少D.无法判断8.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A.B.C.D.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b。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两个玻璃片的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水珠出现在玻璃片a的下表面和玻璃片b的上表面B.小水珠出现在玻璃片a的上表面和玻璃片b的下表面C.玻璃片a的小水珠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玻璃片b的小水珠是由于热水汽化形成D.玻璃片a、b表面出现的小水珠和雾的形成原理是一样的10.图是两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是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B.图乙是晶体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C.图甲表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是由于没有从外界吸热D.图乙表明非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不断向外界放热三、填空题11.冬天,冰冻的衣服在低于0℃的房间内也会逐渐变干,这是因为冰发生了而变为水蒸气,这个过程中冰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2.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成为了现实,实施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使云层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成小冰粒,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中又成水滴落下来.(以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3.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拿出一只雪糕,打开包装纸发现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现象,这个过程中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吃雪糕觉得凉爽是因为雪糕熔化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人教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剖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选择题1.王老师上课带来一把金属勺放在了讲桌上,把刚烧开的开水倒入杯中,将金属勺放在杯里,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约20℃)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
关于这种金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熔点不低于20℃B.该金属熔点低于20℃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D.该金属是非晶体2.下列说法正确是()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深秋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人工降雨经历了升华、凝固和熔化三种物态变化过程3.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AB段是气态C.海波在BC段需吸热,温度升高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4min4.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佩戴护目镜时往往会形成一层水雾覆盖在护目镜内侧,如图所示,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形成与护目镜上的水雾形成相同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D.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5.下面关于人体各个数值不合理的是()A.一个人正常的体温约为37℃B.手掌的宽度约为1dmC.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6.如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水中(试管未碰底),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根据给出的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的沸点的表格,可判断试管乙内的液体一定是()几种物质的沸点(一个标准大气压)物质沸点/℃物质沸点/℃水100甘油290煤油150酒精78A.酒精B.水C.煤油D.酒精或水7.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在0℃时,物体的状态为固、液共存C.冰在熔化过程中,冰的质量在减少,温度不变,内能在减少D.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8.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春季,农民伯伯用地膜覆盖农田育苗——降低液体温度减慢蒸发B.夏季,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秋季,东北街道的树枝上挂着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冬季,戴着眼镜从室外走进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9.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东台地区冬季最低气温10.如图所示,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干冰消失,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在这个现象中()A.干冰发生了汽化现象B.罐外壁所结的霜属于凝固现象C.干冰消失的过程要放热D.罐外壁的霜在形成时会放热11.在观察碘的升华现象时,将少量熔点为113.7°C的碘颗粒装入如图的密封锤形玻璃泡内。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检测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C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C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2.小明在地铁施工现场发现:为防止扬尘对空气污染,有专门高压造雾除尘设备。
高压水流经除尘设备,形成数十米半径的均匀云雾覆盖到工地表面,达到非常理想的除尘效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现场看见的云雾是大量水蒸气聚集的效果B.除尘设备中水发生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C.云雾的消散是汽化现象,这个过程吸热D.夏天人造雾容易消散是因为水蒸气重新液化成小水珠3.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的高度约为3dm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5℃C.中学生跑步的平均速度约为1.1m/sD.快速眨眼1次的时间约为5s4.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1) (3)B.(2) (4)C.(4) (3)D.(1) (4)5.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佩戴护目镜时往往会形成一层水雾覆盖在护目镜内侧,如图所示,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形成与护目镜上的水雾形成相同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D.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6.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B.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C.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高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7.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人教版初中物理初二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初二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解析版)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如图所示的情形,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历程,这个探究方案中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巨细干系的①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干系的①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相近气流快慢干系的①整个历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比拟法”举行探究的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①①B.只有①①C.只有①①①D. ①①①①均正确2.如下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像,由此图像可以鉴别()A.丙是晶体,甲、乙是非晶体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3.敷衍蒸发,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 0①的水不能蒸发C.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D.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4.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抱病时要丈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丈量另一个别的体温,丈量终于可能是()A. 37.0①B. 37.5①C. 38.0①D. 38.5①5.坩埚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埚内盛有锡块,坩埚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块在逐渐熔化的历程中()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6.下列固体不属于晶体的是()A.铜块B.海波C.玻璃D.冰7.下面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运动特点的是()A.甲B.乙C.丙D.甲和乙8.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草上的露珠C.秋天,枝叶上的白霜D.冬天,屋檐下的冰凌9.如图所示,是模拟“云和雨”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酒精灯加热湿沙,加快水的汽化B.烧杯里的“白雾”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C.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D.冰块使水蒸气降温,液化成小水珠10.小明对甲、乙两种物质做凝固实验,得到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剖析中错误的是( ) A.甲在第2min时是液态B.甲在ab段吸热C.甲的凝固点是48①D.乙是非晶体11.下图的示意图形象的反应了物质为气、液、固三种状态时分子排列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气态B.乙是液态C.丙是固态D.乙是固态12.赛场上,当运发动的肌肉扭伤时,医护职员常用沸点很低的氯乙烷作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A.汽化吸热B.液化放热C.熔化吸热D.凝固放热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只有两个正确答案)13.(多选)平常生活中我们会通常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所示.下面对这两种“白气”的评释正确的有()A.两种白气都属液化现象B.两种白气都是原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C.壶嘴冒出的白气是壶里冒出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D.雪糕周围的白气是雪糕升华形成的14.(多选)天津地区一年四季明确,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B.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D.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15.(多选)以下是小明预计的常见温度值,此中不合理的是()A.济南比年来冬天最冷时的气温可达-20①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①C.洗澡时淋浴水温为70①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①16.(多选)下表为几种物质的熔点,根据表中数据可鉴别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熔点/①(在标准大气压下)A.灯丝用钨做成是因为它的熔点高B.不同物质的熔点一般不同C.表内物质应该都是晶体D.北方气温有时低于零下50①,因此北方多用酒精温度计17.(多选)天津地区一年四季明确,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B.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D.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三、填空题18.在“用温度计丈量水的温度”实验中,小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一部分浸没在水中,当温度计的示数稳固后,温度计中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①,该丈量值比开水的温度______ (选填“高”或“低”).19.三支温度计,此中甲温度计的丈量范畴是35~42 ①,乙温度计的丈量范畴是-30~50 ①,丙温度计的丈量范畴是-20~105 ①,由此可知,________温度计是家庭用的寒暑表,________温度计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________温度计是体温计.20.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真个内壁会发黑,这一变化中,钨丝产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1.蒸发是产生在液体________举行的一种汽化现象,蒸发可以在________下举行.蒸发历程是________(吸热、放热)的,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是:1)________的巨细,2)________的高低.3)________的快慢.22.在颁奖晚会上,演员们在阵阵“烟雾”中翩翩起舞,这“烟雾”是由于向舞台喷洒的大量干冰粉末迅速吸热,气温降低,致使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四、实验题23.在做“查看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砚分别从图A、B所示的两套工具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图A、B所示的装置)(1)甲组同砚发觉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①,他们选择的是图________ (选填“A”或“B”)所示的装置.(2)乙、丙两组同砚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不同.(3)通太过析图像C,概括出水沸腾的特点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24.某固态物体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中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载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干系如下表,由于疏忽,有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剖析实验数据并回答:(1)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2)该物质_________晶体(填“是”或“不是”),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一条新的发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简答题25.把正在凝固的水拿到0①的房间里,水能不能连续凝固?为什么?26.寒冬的清早,我们在室内通常看到窗玻璃上有美丽的“冰花”.请你鉴别“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并用物理知识评释它形成的原因.六、谋略题27.一支标有0①~100①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①,放在l标准火气压下滚水中时示数为86①.则(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几多①;(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①,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几多①.(3)该温度计的丈量范畴是几多①.28.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滚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开水时水银柱长度为46mm,求开水温度的实际值为几多?答案剖析1.【答案】D【剖析】(a)图中的液体的温度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相同,但液体的表面积不同,可以议决比拟两个衣服干的快慢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巨细干系,故①说法正确;(b)图中的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相同,但液体的温度不同,可以议决比拟两个衣服干的快慢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干系,故①说法正确;(c)图中的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的温度相同,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不同,可以议决比拟两个衣服干的快慢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的干系,故①说法正确;整个历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比拟法”举行探究的,故①说法正确;2.【答案】C【剖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丙在熔化历程中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甲、丙是晶体,丙的熔点高于甲的熔点.乙在整个历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乙是非晶体.3.【答案】B【剖析】(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液体的温度;①液体的上表面积;①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因此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A正确;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正确;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D正确;(2)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举行,故B错误.4.【答案】D【剖析】本题主要考察体温计的读数及正确使用要领,由图知:体温计上最小示数和最大示数分别为35①和42①,所以其量程为35①~42①;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华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①,没有甩直接用来丈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①,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丈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①,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①.A.体温计的原读数是38.5①,丈量时液柱不可能回流,只能丈量38.5①及其以上的温度,故A错误;B.体温计的原读数是38.5①,丈量时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终于不可能是37.5①,故B错误;C.体温计的原读数是38.5①,丈量时液柱不可能回流,终于不会是38.0①,故C错误;D.体温计的原读数是38.5①,丈量时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终于只能大于或即是38.5①,故D 正确.5.【答案】C【剖析】锡是金属,是晶体.晶体在熔化历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6.【答案】C【剖析】常见的晶体有金属、海波、冰等;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等.四个选项中,A、B、D都是晶体,只有C玻璃不是晶体.7.【答案】C【剖析】气体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险些为零,分子过度散乱,可以自由运动.8.【答案】C【剖析】A、春天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不相符题意;B、夏天,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不相符题意;C、秋天,枝叶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相符题意;D、冬天,屋檐下的冰凌是水凝固形成的.不相符题意.9.【答案】B【剖析】A、酒精灯加热湿沙可以进步湿沙中水的温度,加快水的汽化,故A正确,不相符题意;B、烧杯中的“白雾”是湿沙中汽化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盘子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错误,相符题意;C、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故C正确,不相符题意;D、上面盘子中放着的冰块,可以降低盘子的温度,水蒸气遇到就会液化,故D正确,不相符题意.10.【答案】B【剖析】A.图中是甲、乙两物质的凝固实验,最初状态为液态,甲在第2分钟时温度降到凝固点,仍然是液态,故A正确;B.ab段是晶体物质甲的凝固历程,凝固历程是放热,不是吸热,故B是错误的;C.甲凝固历程温度保持48①不变,故凝固点是48①,故C正确;D.乙在凝固历程中,温度一直在下降,没有不变的温度,是非晶体,D正确.11.【答案】D【剖析】甲图中分子间的隔断略大,约束力很小,分子的位置不稳定,和液态分子的特点相似;乙图中分子间的隔断很小,约束力很大,分子的位置稳定,和固态分子的特点相似;丙图中分子间的隔断很大,约束力险些没有,分子的位置过度散乱,和气态分子特点相似;则ABC错误,D正确.12.【答案】A【剖析】医生告急治疗运发动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快的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液态氯乙烷快速汽化吸热.13.【答案】AC【剖析】“白气”是液态,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形成的.从壶嘴冒出的“白气”是由壶嘴冒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而雪糕周围的“白气”则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在雪糕周围液化形成的.14.【答案】BC【剖析】:“冰花”出现在冬天的早晨,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窗玻璃,在窗玻璃内侧凝华成的小冰晶.15.【答案】ABC【剖析】本题考察温度的估测,估测是一种科学的类似值,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要领和思维要领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要领,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平常知识积累解答此题.A、最近几年济南冬季气温最低大抵在-10①.不相符实际;B、水的凝固点在0①左右,冰箱内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应该高于0①,在4①左右.不相符实际;C、人的体温在37①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抵达70①.不相符实际;D、正常环境下,人的体温在37①左右,变化幅度很小.相符实际.16.【答案】ABCD【剖析】A、钨的熔点是3410①,灯丝发光时的温度大抵是2019①低于钨的熔点,不简略熔化.A 选项正确;B、从表中的熔点数值可知,不同物质的熔点一般不同.B选项正确;C、表内物质都是晶体,原因是都有稳定的熔点.C选项正确;D、鉴别用什么质料,要害是要看在实际应用丈量时,温度计里面的液领会不会汽化或凝固,议决比拟表格里面的两种质料,可以看出,若用水银,则会在-50①以前就会凝固,而酒精就完全相符实际要求.D选项正确.17.【答案】BC【剖析】:“冰花”出现在冬天的早晨,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窗玻璃,在窗玻璃内侧凝华成的小冰晶.18.【答案】59;低.【剖析】(1)由图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①,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59①;(2)温度计的玻璃泡一部分浸没在水中,温度计中的液体不能充分受热,这会造成丈量终于比开水的实际温度偏低.19.【答案】乙;丙;甲【剖析】因为寒暑表是丈量家庭居室室内温度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天室内最低温度不低于-20 ①,夏天最高温度不高于50 ①,因此家庭用的寒暑表的刻度值在-20~50 ①之间,所以乙温度计为寒暑表;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有时要测较高温度,有时要测较低温度,这就要求它的丈量范畴较大,所以丙温度计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而人体温度变化范畴是35~42 ①,所以甲温度计是体温计. 20.【答案】升华;凝华【剖析】日光灯通电时,灯内温度升高,日光灯的钨丝吸热升华,一部分固态的钨变成了钨蒸气,日光灯断电后会逐渐冷却,钨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灯管壁会放出热量凝华成固态的钨附着在日光灯管两真个内壁上,所以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真个内壁会发黑.21.【答案】表面;任何温度;吸热;表面积;温度;空气流动.【剖析】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举行,蒸发产生在液体的表面,吸热致冷;决定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温度、表面积和空气流动.22.【答案】升华【剖析】干冰粉极易升华,升华吸热,吸收周围的热量,使气温降低,致使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23.【答案】(1)B (2)质量(3)抵达沸点,吸热不升温【剖析】乙、丙两组同砚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水吸收热量不同,根据Q=cm①t知,水的质量不同;(3)读图C可知,a、b两条曲线当呈水通常所对应的温度值都是100①,说明它们沸腾时的温度是100①,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4.【答案】(1)69;(2)是;因为在8-12分钟的冷却历程中放热,而温度保持不变,相符晶体的特点;(3)温度高时散热快,温度低时散热慢.【剖析】本题考察了探究晶体凝固的历程的实验.(1)从第8分钟到第12分钟,是物质的凝固历程,温度保持在79①不变,所以69①是错误的;(2)由于该物质的凝固历程温度保持不变,故该物质是晶体;(3)从表格中可发觉:当物质温度高时,在相同时间内,降温快即散热快;在温度低时,降温慢即散热慢.25.【答案】正在凝固的水的温度为0①,室内为0①,两者之间不能产生热传递,故凝固的水不能连续放热,则水将中止凝固.【剖析】正在凝固的水温度为0①,室内为0①,两者温度相同,所以彼此间没有温度差,故不能产生热传递,水不能连续放热,则水将中止凝固.26.【答案】冬天室外气温比较低,室内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玻璃上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形成“冰花”,所以冰花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在玻璃的内侧.【剖析】冬天室外气温比较低,室内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玻璃上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形成“冰花”,所以冰花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在玻璃的内侧.27.【答案】解:(1)由题意知,当实际温度为0①时,温度计的示数为6摄氏度,当实际温度为100①时,温度计的示数为86摄氏度,所以每个小格的温度为:t=①=1.25①;(2)所测水的温度为26①,相当于比0①高出26-6=20个小格,则实际温度为:t′=1.25①×20=25①;(3)当温度计的示数为0摄氏度时,比实际的0①低了6个小格,所以实际温度为:t1=0①-1.25①×6=-7.5①;当温度计的示数为100①时,比实际0①多出了100-6=94个小格,所以实际温度为:t2=1.25①×94=117.5①所以温度计的丈量范畴是:-7.5①~117.5①.答:(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 1.25①;(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①,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25①.(3)该温度计的丈量范畴是-7.5①~117.5①.【剖析】(1)冰水混合物体的实际温度为0①,1标准大气压下滚水的温度为100①,根据温度计的示数求出温度计每个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2)根据示数,谋略出比实际0①多出几多个小格,从而求出温水的实际温度;(3)谋略出示数为0摄氏度时和100摄氏度时的实际温度,从而得出其丈量范畴.28.【答案】解:水银柱24mm时的温度是0①,88mm时的温度是100①.所以1m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开水中水银柱的长度=46mm-24mm=22mm,液体的温度=22mm×①/mm=34.4①.答:开水此时的温度是34.4①.【剖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①,一个标准气压下滚水温度是100①.此温度计上用64mm (88mm-24mm)表示0①~100①,即1mm表示①,再根据温度计在开水中的实际长度22mm (46mm-24mm)得出液体的温度.。
精品解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练习卷含答案(解析版).docx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练习卷1.清晨看见草地上的露。
露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凝固C.液化D.汽化【答案】C【解析】解答:需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清晨温度比较低)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故选C.2.从冰箱内取岀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根据题目所给内容,进行分析.“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会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就是"白气〃现彖.水烧开后,产生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也会产生"白气〃现象.故选C.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3.深秋的早晨,我们看到地面、花草上有一层白色的霜,霜的形成是()A.凝固现象B.液化现象C.凝华现象D.升华现象【答案】C【解析】地血、花草上有一层白色的霜,霜是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深秋的夜间,遇到极冷的空气后,迅速放出大量的热量,直接变成的固体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点睛: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凝固是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4.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來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來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 (1) (2)B. (2) (4)C. (1) (3)D. (3) (4)【答案】C【解析】(1)冰雪融化成溪流,是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现象,熔化吸热;(2)冰箱里拿出來的饮料罐“出汗”,是空气屮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3)雾散去,是液态小水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4)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凝华形成的。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的变化》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试题一、单选题1.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的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2.炎热的夏天,在阳光的烧灼下,柏油公路会变软,这一现象说明()A.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B.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先变软C.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已经开始熔化D.柏油的硬度不够,不能确认柏油是晶体还是非晶体3.某同学用一支示数为35.3℃的体温计依次为甲、乙、丙三位身体不适的同学测体温.因粗心,测量过程中,只用酒精简单的消毒,测得的结果依次是:38.2℃、38.9℃、38.9℃,根据测量结果可以推断,一定处在发烧状态的同学是()A.甲、乙、丙B.甲、乙C.乙、丙D.甲、丙4.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A.铁的密度比锡小B.铁比锡硬C.铁传热比锡快D.铁的熔点比锡高5.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一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温,也可能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6.天热时,打开电风扇,人感到凉快些,这是因为()A.电风扇吹的是凉风B.空气流动加快,使室内温度降低C.电风扇的风带走了周围的热量D.电风扇的风使汗液蒸发加快,从而加快了从身体吸热7.小明对甲、乙两种物质做凝固实验,得到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甲在第2min时是液态B.甲在ab段吸热C.甲的凝固点是48℃D.乙是非晶体二、填空题8.一支刻度均匀但还没有完成刻度的温度计,只有0℃和100℃两条刻度线,旁边放一把毫米刻度尺,温度计的0℃对着6mm刻度处,100℃的刻度线对着206mm刻度处,当温度计的水银柱达到100mm处时温度为______ ℃.9.今年,昆明市遭遇了特大干旱,为减小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农户更加积极地采取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在地里覆盖塑料薄膜,一方面通过________空气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和________土壤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达到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的目的,另一方面使蒸发到塑料薄膜上的水返回到土壤中.10.如图画出了四种测水温的方法,其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示数偏高的是______11.新疆以盛产葡萄干而著称,新疆葡萄干是挂在如图所示的四壁有孔的晾房中晒制成的.这个晾房四壁有孔是为了________.1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烈日下,狗伸长舌头可增大舌头上唾液的________,从而加快蒸发;狗快速喘气可加快唾液表面________,从而加快唾液蒸发,而蒸发________热量,从而使狗感到凉快.13.有四支温度计,测量范围分别是:A.-10~110℃ B. 35~42℃C.-20-~50℃ D. 0~50℃(1)若要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______ .(2)若要来测量东台的温应选______ .14.2011年春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罕见的旱灾.进入夏季以来,气温的升高加剧了旱情,这是因为气温的升高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小”)水的蒸发.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把水滴入果树下的土里,这是利用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小”)水在地面的表面积来减小水的蒸发.三、实验题15.下表是小明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特点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从开始计时起,到第__________min时的数据有明显错误;当该物质温度为64℃时,其状态是__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混合”);这种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16.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下表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铝线的横截面积相同).1.该实验应准备的两件测量仪器是和.2.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1)比较实验序号与(或3与4),可得结论:当原长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的线膨胀与材料有关.(2)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3)为了继续验证(2)中的结论,请在表格中空格里填上相关的信息.17.在学习熔化时,聪明的小明想到冬天道路维护人员经常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除冰.据此,他觉得冰中含盐可能会影响冰的熔化.为了搞清这一问题,他进行了如下探究:(1)分别用同样多纯水和盐水制得纯冰和含盐的冰.(2)将含盐冰放入如图所示三种装置中的某一试管,在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若要使实验时效果更好些,应选用___________(大冰块/碎冰块),且不能选用(甲/乙/丙)装置来进行实验.(3)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由此可知:利用盐水制成的冰_____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4)用纯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①请在图中作出冰的“温度一时间”图像;②综合分析可知:冰中混杂盐后,其熔化时的温度将___________(选填“提高”、“不变”或“降低”).据此判断:在相同条件下,淡水和海水哪一个不容易结冰?③请根据上述探究过程中的现象,提出一个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 .四、计算题18.一支标有0℃~100℃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在l 标准火气压下沸水中时示数为86℃.则(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19.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热水时水银柱长度为46mm,求热水温度的实际值为多少?五、作图题20.在下图中大致画出晶体海波的凝固图像;21.某地区某时刻气温达到零下12℃,请在图中标注出液柱上升到的位置.22.室内温度20℃,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会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_,2min时玻璃泡上的酒精全干了,此后温度计的示数会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请在图中画出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像.六、阅读理解题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很多物理现象跟气压的大小(通常说气压的高低)有关系,对人类的生活、健康有重要影响.实验:(如图a)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就停止沸腾;待水的温度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换用其它液体,在各种气压下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增高.(1)研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的步骤:A提出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提出问题;E实验研究;F理论推导;G经验总结等.你认为编者对“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研究”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同学把图b的装置改成图c的装置,注射器改为加热,待水沸腾后,才与胶管连接,并继续加热,目的是想通过实验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你猜想小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看到的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瓶子里的气体减少,由于气体具有流动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因此下面的气体分子会向上运动,充满整个瓶子.2.【答案】A【解析】柏油是非晶体,所以没有一定的熔点,它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3.【答案】B【解析】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由于体温计的液柱不能够自动的回到玻璃泡内,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在最低刻度值以下,要在正常体温值以下,否则必须将体温计的液体甩下去.本题由于没有做到先甩再用,测出的结果就不准确,只能根据测量的全过程来判断:甲是准确的、乙的体温高于甲的体温,也是准确的、丙的示数等于乙的示数,可能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9℃,所以不能判断丙的体温高低.4.【答案】D【解析】铁的熔点为1535℃,而锡的熔点为232℃.也就是说,如果把铁和锡放在一起加热,总是锡先熔化.故用锡锅熔化铁的话,锡锅都熔化了,而铁的温度还没达到铁的熔点,所以锡锅不能熔化铁.5.【答案】C【解析】热风干手器在吹热风时,既提高了水的温度,又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当风力足够大时会增大水的表面积,故ABD错误,C正确.6.【答案】D【解析】打开电风扇后,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就增加了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速度,蒸发过程中要从人体吸热,所以人会感到凉快些.7.【答案】B【解析】A.图中是甲、乙两物质的凝固实验,最初状态为液态,甲在第2分钟时温度降到凝固点,仍然是液态,故A正确;B.ab段是晶体物质甲的凝固过程,凝固过程是放热,不是吸热,故B是错误的;C.甲凝固过程温度保持48℃不变,故凝固点是48℃,故C正确;D.乙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一直在下降,没有不变的温度,是非晶体,D正确.8.【答案】47【解析】水银柱6mm时的温度是0℃,206mm时的温度是100℃.所以1m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0.5℃在液体中水银柱的长度上升了100mm-6mm=94mm,液体的温度=94mm×0.5℃/mm=47℃.9.【答案】减少,减小.【解析】在地里覆盖塑料薄膜,既可以减少液体蒸发的表面积,又可以减小土壤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这样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利于抗旱.10.【答案】C;D【解析】A、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液体中,故A错误;B、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示数偏高,故B错误;C、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C正确;D、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不相平,视线偏离液柱上表面靠上读数,示数偏高,故D错误.11.【答案】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葡萄中水的蒸发.【解析】新疆葡萄干是挂在如图所示的四壁有孔的晾房中晒制成的,这个晾房四壁有孔是为了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葡萄中水的蒸发.12.【答案】表面积;空气流速;吸收.【解析】狗伸长舌头是加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大口大口喘气,加快呼吸,是加快空气流动速度.这些都是为了加快蒸发,蒸发可以带走热量,所以狗感到凉快.13.【答案】(1)A;(2)C.【解析】要正确地选择温度计,需要了解所测量的温度的大约值和各温度计的量程.测量时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1)沸水的温度为100℃,因此要选取量程为-10~110℃的A温度计;(2)东台的气温最低在-10℃左右,最高气温在35℃左右,因此要选取量程为-20~50℃的C温度计.14.【答案】增加、减小.【解析】对于表面积、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一定的水,温度越高,水的蒸发越快,所以气温的升高加快了水分的蒸发,从而加剧旱情;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减小水分的暴露表面积,使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减小,从而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利于节约用水.15.【答案】1.5;液;晶体【解析】液态晶体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在凝固过程中其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液体全部变为晶体为止.(1)分析前几个数据,可以看出每隔0.5分钟,该物质的温度大约降低5或6℃,但从1到1.5分钟,温度降低了26℃,所以1.5分钟的数据明显有误;(2)当温度为64℃时,物体温度还没有到达凝固点,因此处于液态;(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从3到4.5分钟该物质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16.【答案】1.温度计;刻度尺;2.(1)2、5;;(2)当材料与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线膨胀与长度有关,长度越长,伸长量也越大;(3)铜;30.【解析】1.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温度计测量物体升高的温度;2.(1)实验2和5中,原长和升高的温度均相同,材料不同,固体的线膨胀也就不同;(2)实验序号1和2,材料都是铜,升高的温度都是10℃,第2次原长较大,物体的伸长量较大,由此得出:当材料与升高的温度相同时,长度越长,伸长量也越大;(3)要探究固体的线膨胀和物体原长的关系,就要控制材料、升高的温度一定而物体的长度不同.17.【答案】(2)碎冰块;丙;(3)是;(4)①;②降低;海水;③盐水的凝固点和含盐量有什么关系?【解析】(2)为了使冰块受热均匀,冰块较易熔化,应选用碎冰块来实验;由于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甲图中将试管放入空气中,用室温来加热,会使冰有较长的熔化过程,便于记录实验数据,可以选用;乙图将试管放入温水中,使冰能不断吸热熔化,能及时观察冰的熔化状态并记录,可以选用;丙图中用酒精灯加热,由于火焰温度较高,会使冰熔化过程加快,来不及观察和记录,故不能选用;(3)由熔化图像可知利用盐水制成的冰有一定的熔点,是晶体;(4)①②从利用盐水制成的冰的熔化图像可知冰中混杂盐后,其熔化时的温度将降低;海水中含有盐,相同条件下海水的凝固点较低,所以海水不容易结冰;③可以探究盐水的凝固点和含盐量有什么关系?18.【答案】解:(1)由题意知,当实际温度为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6摄氏度,当实际温度为10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86摄氏度,所以每个小格的温度为:t=℃=1.25℃;(2)所测水的温度为26℃,相当于比0℃高出26-6=20个小格,则实际温度为:t′=1.25℃×20=25℃;(3)当温度计的示数为0摄氏度时,比实际的0℃低了6个小格,所以实际温度为:t1=0℃-1.25℃×6=-7.5℃;当温度计的示数为100℃时,比实际0℃多出了100-6=94个小格,所以实际温度为:t2=1.25℃×94=117.5℃所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7.5℃~117.5℃.答:(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1.25℃;(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25℃.(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7.5℃~117.5℃.【解析】(1)冰水混合物体的实际温度为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根据温度计的示数求出温度计每个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2)根据示数,计算出比实际0℃多出多少个小格,从而求出温水的实际温度;(3)计算出示数为0摄氏度时和100摄氏度时的实际温度,从而得出其测量范围.19.【答案】解:水银柱24mm时的温度是0℃,88mm时的温度是100℃.所以1m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热水中水银柱的长度=46mm-24mm=22mm,液体的温度=22mm×℃/mm=34.4℃.答:热水此时的温度是34.4℃.【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此温度计上用64mm(88mm-24mm)表示0℃~100℃,即1mm表示℃,再根据温度计在热水中的实际长度22mm(46mm-24mm)得出液体的温度.20.【答案】【解析】海波是晶体,凝固前后都是放热降温的过程,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其凝固点是48℃,所以海波的凝固图像大致是下面的图像:21.【答案】【解析】首先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温度值确定液柱上表面的位置,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由于温度值是-12℃,则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应是10刻度下面两格处.22.【答案】下降;酒精蒸发吸热;上升.【解析】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的时候,加快了酒精的蒸发,因蒸发吸热,在0-2min内,温度会降低;玻璃泡上的酒精全干后,由于室温较高,温度计的玻璃泡从周围吸热,2min后温度上升且末温恢复20℃.图像如下:23.【答案】水重新沸腾;液体表面的气压降低,液体沸点降低;(1)DEBC;(2)向内压向活塞;水停止沸腾.【解析】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 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这是从瓶内向外抽气,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所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1)该实验先根据生活现象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时先加热液体,使液体沸腾后,停止加热,从液面上抽气,观察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得出液体的沸点和气压的关系,实验采用的步骤是:提出问题→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因此顺序是DEBC.(2)要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必须增大烧瓶内的气压,因此小明需要向内压活塞,这样烧瓶内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此时水的温度低于水的沸点,会看到水停止沸腾.。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的变化》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3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某同学用一支示数为35.3℃的体温计依次为甲、乙、丙三位身体不适的同学测体温.因粗心,测量过程中,只用酒精简单的消毒,测得的结果依次是:38.2℃、38.9℃、38.9℃,根据测量结果可以推断,一定处在发烧状态的同学是()A.甲、乙、丙 B.甲、乙 C.乙、丙 D.甲、丙2.寒冷冬季的早晨,往往能在草叶上看见晶莹的霜花,它是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 B.液化 C.凝华 D.蒸发3.下列图像中,属于松香凝固的是()A.B.C.D.4.如图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展出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可是冰雕作品还是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 B.熔化 C.汽化 D.凝华5.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A.铁的密度比锡小 B.铁比锡硬C.铁传热比锡快 D.铁的熔点比锡高6.下列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雪 B.露 C.霜 D.冰7.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8.小华将手伸进杯子里的水中感觉有些烫手,你估计这杯水的温度约为()A.5 ℃ B.25 ℃ C.45 ℃ D.85 ℃9.某些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A.金属直接粘到玻璃镜头上去的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D.金属直接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10.下列是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在-255℃时,氢是固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气温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11.用压力锅煮稀饭,能节省时间.最主要的原因是()A.锅内气体压强大,使稀饭容易沸腾 B.锅内气体压强大,使稀饭不易沸腾C.压力锅传热快,使稀饭容易沸腾 D.压力锅密封性好,使稀饭容易沸腾12.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吹风,人感到凉爽,若用电风扇对着温度计吹风,则温度计的示数将()A.不变 B.降低 C.升高 D.无法确定二、多选题13.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所示.下面对这两种“白气”的解释正确的有()A.两种白气都属液化现象B.两种白气都是原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C.壶嘴冒出的白气是壶里冒出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D.雪糕周围的白气是雪糕升华形成的14. 天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B.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D.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15. 天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B.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D.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16. 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不合理的是()A.济南近年来冬天最冷时的气温可达-20℃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17. 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三、实验题18.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蒸发吸热”.19.在探究“固体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某物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该物体的熔点是_________℃,这种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0℃时物质的状态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状态”或“三者都有可能”)(3)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设置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在探究海波和蜡熔化规律时,小红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表的实验数据,现已绘制出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甲),请你在图乙中绘制出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2)海波和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四、作图题21.室内温度20℃,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会 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_,2min 时玻璃泡上的酒精全干了,此后温度计的示数会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请在图中画出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像.22.某地区某时刻气温达到零下12℃,请在图中标注出液柱上升到的位置.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由于体温计的液柱不能够自动的回到玻璃泡内,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在最低刻度值以下,要在正常体温值以下,否则必须将体温计的液体甩下去.本题由于没有做到先甩再用,测出的结果就不准确,只能根据测量的全过程来判断:甲是准确的、乙的体温高于甲的体温,也是准确的、丙的示数等于乙的示数,可能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9℃,所以不能判断丙的体温高低.2.【答案】C【解析】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3.【答案】D【解析】松香属于非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逐渐下降.4.【答案】A【解析】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达不到冰的熔点,故冰不会熔化;而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是因为冰由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成为水蒸气.5.【答案】D【解析】铁的熔点为1535℃,而锡的熔点为232℃.也就是说,如果把铁和锡放在一起加热,总是锡先熔化.故用锡锅熔化铁的话,锡锅都熔化了,而铁的温度还没达到铁的熔点,所以锡锅不能熔化铁.6.【答案】B【解析】雪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霜是固体,空气温度很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是固体,是水凝固形成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附着在固体上形成露,露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7.【答案】C【解析】(1)同一杯热水用不同的温度计测量,最后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2)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说明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8.【答案】C【解析】根据常识知道,室温大约25 ℃左右,小华伸进水中感觉“有些烫手”,温度应该高于室温,但不能太高,因此正确选C.9.【答案】C【解析】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固态的金属直接变为了金属蒸汽,这是一种升华现象;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受冷变为固态的金属膜,这是一种凝华现象.所以这层膜镀的产生是先升华后凝华.10.【答案】D【解析】A、铜的熔点低于铁的熔点,铜掉入铁水中,铜球会熔化;由表格知道:氢的熔点是-259℃,在-255℃时,氢已经熔化,所以是液态,故B错误;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因为水银的熔点是-38.5℃即凝固点也是-38.5℃,在-40℃的气温下,水银会凝固,所以水银温度计不可测量;钨的熔点高,所以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故D正确.11.【答案】B【解析】压力锅密封性好,随着加热时间的增长,锅内水蒸气增多,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锅内温度能达到更高的温度,饭容易熟.故选B.12.【答案】A【解析】人站在风扇旁吹风有凉爽的感觉,是因为风加快了人体上汗液的蒸发,而蒸发吸热降低了人体的温度,所以人感到凉爽;把一支温度计也放在风扇旁吹风,由于温度计玻璃泡上外面没有水分,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不变的.13.【答案】AC【解析】“白气”是液态,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形成的.从壶嘴冒出的“白气”是由壶嘴冒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而雪糕周围的“白气”则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在雪糕周围液化形成的.14.【答案】BC【解析】:“冰花”出现在冬天的早晨,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窗玻璃,在窗玻璃内侧凝华成的小冰晶.15.【答案】BC【解析】:“冰花”出现在冬天的早晨,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窗玻璃,在窗玻璃内侧凝华成的小冰晶.16.【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温度的估测,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值,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日常知识积累解答此题.A、最近几年济南冬季气温最低大约在-10℃.不符合实际;B、水的凝固点在0℃左右,冰箱内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应该高于0℃,在4℃左右.不符合实际;C、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70℃.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符合实际.17.【答案】CD【解析】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冰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了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D、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18.【答案】找一温度计,找一棉花球沾上酒精,包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下降,低于室温,可说明液体蒸发时吸热.【解析】这是一道实验设计题,我们要能够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作为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方案.酒精在常温下比较容易蒸发,我们可以拿一个温度计,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蘸些酒精,若酒精蒸发吸热,温度计的示数就会降低.19.【答案】(1)0;冰;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状态;(2)三者都有可能;(3)物质受热不均匀.【解析】(1)从图中可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其熔点是0℃,这种物质可能是冰,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从第4min开始熔化,到第10min结束,因此在第6mi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2)晶体的温度到达熔点时,刚开始处于固态;中间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最后完全熔化,是液态,因此三种状态都有可能;(3)将物质放在试管中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会导致物质受热不均匀.20.【答案】(1)(2)海波;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变,即有一定的熔点. 【解析】(1)将海波熔化时的温度和时间的对应点描出来,用曲线连起来,如下图所示:(2)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海波这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变,即有一定的熔点;而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升高,没有一定的熔点.因此,海波是晶体.21.【答案】下降;酒精蒸发吸热;上升.【解析】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的时候,加快了酒精的蒸发,因蒸发吸热,在0-2min内,温度会降低;玻璃泡上的酒精全干后,由于室温较高,温度计的玻璃泡从周围吸热,2min后温度上升且末温恢复20℃.图像如下:22.【答案】【解析】首先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温度值确定液柱上表面的位置,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由于温度值是-12℃,则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应是10刻度下面两格处.。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的变化》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一、单选题1.在文艺演出时,常常要制造出弥漫的白雾,演员在其中若隐若现,增添如神话般的效果.这种白雾实际上是()A.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B.利用干冰凝华放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D.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2.我们曾经体验过以下一些声现象,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铃声明显变小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激起水波C.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动的鱼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听到两次敲击声3.下列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B.湿衣服变干C.盐溶于水 D.残雪消融4.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A.晶体 B.非晶体 C.晶体或非晶体D.不能判断5.冬天乌苏里江气温低到-50℃,冰面之下的河水仍然在流动,则与冰交界处水的温度是()A. -50℃ B.0℃C.低于0℃,高于-50℃ D.无法判断6.如图所示,是一组活动卡上的实验图片,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A.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B.塑料尺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C.敲动盆子泡沫屑跳动 D.将吸管的另一端逐渐剪短7.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其主要原因()A.油的热量比水的热量多 B.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C.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大 D.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得多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支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其中,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的是 ______ ,可以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______ .若两支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可能为下表中所列的物质,则乙温度计中的测温液体肯定不是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9.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10.大家爱吃蛋清完全凝固而蛋黄还没完全凝固的溏心蛋,你可听说过蛋黄凝固而蛋清还稀溜溜的“温泉蛋”?原来蛋黄超过60℃即可凝固,蛋清在80℃以下不会凝固,所以控制在水温_________℃之间即可做出温泉蛋,未必非得使用温泉水了.11.在医疗美容领域,有的皮肤科医生用干冰来治疗青春痘,这种治疗就是所谓的冷冻治疗.因为干冰升华时需要 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将皮肤轻微的冷冻起来,便于青春痘的治疗.12.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___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__;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14.将蜡块磨碎放入试管中加热,蜡吸热后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完全变成液态.在此过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由此可知蜡是 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停止加热后,液态蜡的温度逐渐降低,同时 ______ 热(选填“吸”或“放”).三、实验题15.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1)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则图中________是沸腾前的情况.(填“甲”或“乙”)(2)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①从记录数据看,在第________ 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温度应改为________℃.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____.(3)由表可知,该地区水的沸点为________℃,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如图丙所示,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实线部分),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A. aB. bC. cD. d16.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现象,如图甲中的(a)、(b)所示,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在图甲中,________ 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________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第________ min观察记录的数据明显是错误的.(3)在图乙中作出水沸腾时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至少写出两条)①________;②________.(4)为了适当缩短本实验的时间,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条)①________;②________.17.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1) ______ ;(2) ______ .四、作图题18.在下图中大致画出晶体海波的凝固图像;19.室内温度20℃,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会 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_,2min时玻璃泡上的酒精全干了,此后温度计的示数会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请在图中画出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像.20.某地区某时刻气温达到零下12℃,请在图中标注出液柱上升到的位置.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白雾是小水滴,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在剧场内的每个地方都存在着水蒸气,为什么只有舞台这个地方的水蒸气会遇冷发生液化现象,由此联想到是喷洒的物质干冰造成的舞台附近温度降低:干冰升华,由固态变为气态,升华吸热造成周围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小液滴悬浮在空中,形成白雾;综上分析,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2.【答案】B【解析】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铃声明显变小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此实验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不符合题意;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激起水波,说明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符合题意;C、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动的鱼说明液体可以传递声音,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不符合题意;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听到两次敲击声,说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不符合题意.3.【答案】A【解析】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是灯丝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B、湿衣服变干,衣服上的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C、盐溶于水,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熔化现象;D、残雪消融,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熔化现象.4.【答案】B【解析】该物质从200℃就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说明该物质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这种物质一定是非晶体.5.【答案】B【解析】冰和水的交界处,有冰有水,其温度等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6.【答案】C【解析】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在相同力的作用下,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故和音调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塑料尺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此时塑料尺振动的快慢不同,故和音调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敲动盆子泡沫屑跳动,即该现象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将吸管的另一端逐渐剪短,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即可以改变空气柱的振动快慢,即和音调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7.【答案】D【解析】在相同条件下,油沸腾时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所以沸腾的油溅到身上比沸水溅到身上时烫伤的更严重.8.【答案】热胀冷缩;甲;乙;酒精;酒精的沸点低于100℃【解析】(1)甲乙两支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图甲为体温计,在下端有一个极细的弯管,离开人体后,遇冷收缩,使上方的液体不能够回到玻璃泡内,因此它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图甲中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图乙中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0℃~100℃,因此可以判断出能够测量沸水温度的是乙温度计.(3)图乙中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0℃~100℃,而酒精的沸点为78℃,因此乙温度计中的液体肯定不是酒精,因为酒精的沸点低于100℃.9.【答案】吸收;温度【解析】在物态变化的六个过程中,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和凝华过程都需要放出热量.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都需要吸收热量.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很高,能很快达到碘的熔点使其熔化,而沸水的温度只能达到100℃,不会达到碘的熔点,所以才会升华,可见温度对碘的升华和熔化有影响.10.【答案】60~80【解析】蛋黄超过60℃即可凝固,蛋清在80℃以下不会凝固,所以要做出“温泉蛋”水温要控制在60~80℃.11.【答案】吸热【解析】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常温下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升华现象,升华吸热,可以使皮肤的温度快速降低.12.【答案】低;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低于人的听力范围.【解析】(1)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2)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部分体积增大,质量增大,越来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低;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很难振动,频率小于20Hz,人耳感觉不到.13.【答案】分贝;减小【解析】声音的强弱用分贝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单位是分贝;当附近没有机动车辆驶过时,噪声减小,显示屏上的数据将减小.14.【答案】非晶体;放【解析】蜡块磨碎放入试管中加热,蜡吸热后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完全变成液态.在此过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蜡是非晶体;停止加热后,液态蜡的温度逐渐降低,同时放出热量.15.【答案】(1)乙;(2)①7;98;②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3)98;小于;(4)C.【解析】(1)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温度,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现象同乙图;(2)①水从第3min开始沸腾,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第7min的数据是错误的,数据应该是98℃;②由表格数据知,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3)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此时水的沸点是98℃,而在1个标准大气下,水的沸点是100℃,因此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4)其它条件不变,说明气压、液体都不变,所以沸点不变,故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C.16.【答案】(1)(b);(a);(2)6;(3)①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②此时低于1标准大气压;(4)①减少水的质量;②提高水的初温.【解析】(1)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图(b)符合此现象;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图(a)符合此现象.(2)因为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第6min数据错误.(3)在时间和温度图像上描出(0,90)(1,92)(2,94)(3,96)(4,98)(5,98)(6,98)(7,98)(8,98)(9,98),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由图像知:①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②此时低于1标准大气压.(4)从给水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说明吸收热量多,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等等.17.【答案】(1)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2)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中最慢.【解析】观察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另外还可以发现,在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传播的速度越快.18.【答案】【解析】海波是晶体,凝固前后都是放热降温的过程,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其凝固点是48℃,所以海波的凝固图像大致是下面的图像:19.【答案】下降;酒精蒸发吸热;上升.【解析】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的时候,加快了酒精的蒸发,因蒸发吸热,在0-2min内,温度会降低;玻璃泡上的酒精全干后,由于室温较高,温度计的玻璃泡从周围吸热,2min后温度上升且末温恢复20℃.图像如下:20.【答案】【解析】首先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温度值确定液柱上表面的位置,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由于温度值是-12℃,则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应是10刻度下面两格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熔化,但会逐渐减少,原因是雪发生了()A. 蒸发B. 升华C. 凝华D. 凝固2.下列选项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 水烧开后,壶口冒出“白气”B. 隆冬季节,河面上结薄冰C. 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3.某种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该图象可以反映()A. 蜡的熔化过程B. 蜡的凝固过程C. 海波的熔化过程D. 海波的凝固过程4.本周初三年级复课,守好校门,是高规格防疫防控第一步,明珠中学校门口配备了热像体温筛检仪,规定入校资格:体温不超过()A.100℃B.35.1℃C.37.3℃D. 42℃5.在下列现象中,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吻合的是()A. 夏天雨后,丹霞山的停车场积水被晒干-蒸发B. 夏天清晨,新丰云髻山的雾-汽化C. 冬天,乳源云门禅寺室外盆中的水结冰-凝华D. 寒冷的冬天,坪石金鸡岭山上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固6.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吹风,人感到凉爽,若用电风扇对着温度计吹风,则温度计的示数将()A.不变B.降低C.升高D.无法确定7.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两盆水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A. 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B. 两盆水的温度相等C. 乙盆水的温度可能比甲盆水的温度高D. 不能确定,必须用温度计测量后才能知道8.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夏天,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
下列对这两次“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B.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C.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D.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9.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吃粽子也成为人们过节的重要习俗.小彤看见妈妈在家煮粽子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煮.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能更快的将粽子煮熟B.用“大火”可使水沸腾更剧烈,沸点升高,不应该改用“小火”C.水沸腾后,改用“小火”水温升高较慢,锅中水不易被烧干D.水沸腾后,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温都不变,用“小火”煮可节能10.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11.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A.38℃,39℃B.39℃,40℃C.38℃,40℃D.39℃,39℃12.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图乙可知M、N肯定都是晶体B. N固体的熔点是100℃C. 第12min时M物质是固态D. 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二、填空题13.使用二氧化碳能灭火,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__的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________时要________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14、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单元《物态变化》达标检测卷(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单元达标检测(人教版)第三单元《物态变化》达标检测卷(原卷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D.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答案】A【解析】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32℃,A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B错误;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C错误;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错误。
2.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
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熔点是40℃D.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10min【答案】A【解析】由图示可知,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物质,故A正确;CD 段时物质已熔化完,处于液态,故B错;物质的熔点是48℃,故C错;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6min,故D错;应选A。
3.以下对物理现象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一袋早餐奶的质量约为50 gB.课桌的高度约为75 cmC.昆明夏天最高气温约为40 ℃D.中学生100 m短跑成绩约为7 s【答案】B【解析】A. 一个大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袋早餐奶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0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50cm,课桌高度约为人身高的一半为75cm,故B符合题意;C. 昆明夏天最高气温约为20℃,故C不符合题意;D. 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15s,故D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C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C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2.夏季,小李打开冰箱的冷冻室看见一股“白气”向下飘出,联想到了烧开水时壶嘴里向上冒“白气”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股“白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两股“白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C.两股“白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两股“白气”形成的过程都要放热3.下列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0℃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是10m/sC.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2.2dm D.我国国歌演奏的时间是4分06秒4.下列说法正确是()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深秋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人工降雨经历了升华、凝固和熔化三种物态变化过程5.下列所给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的温度大约是 40℃B.每周一升旗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 20sC.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5m/sD.心脏的跳动频率大约是 1.2Hz6.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时要测量体温。
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 37℃与39℃的就诊者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A.37℃和 39℃B.37℃和 38.5℃C.37℃和 37℃D.38.5℃和 39℃7.一支刻度均匀,但标刻数值不准的温度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达标精品检测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病人甲的体温是38℃,由于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注不会下降,所以读数仍会是38℃;用没有甩过的读数停留在38℃的体温计测量乙的体温时,若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体温计液注不变化,仍为38℃;若乙的体温高于38℃,液柱会上升,示数大于38℃;所以,测量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时,病人乙的温度可能等于或低于38℃,不可能高于38℃,故C正确。
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的“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春天冰雪消融,这是液化现象C.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这是汽化现象D.冬天,草地上出现的白霜,这是凝华现象【答案】B【解析】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A正确;春天冰雪消融,是冰雪熔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B错误;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水变为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C正确;冬天,草地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D正确,选B。
3.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说法错误的是()A.固态时是晶体 B.在ab段内能增加C.在cd段仍需吸收热量 D.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大【答案】D【解析】A.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50℃不变,所以熔点为50℃,并且为晶体,故A正确。
B、C.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ab段是熔化过程,晶体熔化时,仍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C正确;D.由图象可知,相同的时间内OA段升高的温度大于BC段升高的温度,由Q=cm△t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越大比热容就越小,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小,故D错误。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解决此题要掌握: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其中熔化、汽化、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A 不符合题意;②盛夏,旷野里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故B符合题意;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C符合题意;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综合分析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5.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
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
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答案】A【解析】选项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此过程为放热过程,正确;选项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错误;选项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错误;选项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是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错误。
6.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答案】D【解析】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D正确为答案。
7.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答案】B【解析】A.冰是非晶体。
错误,冰是晶体;B.冰的熔点为0℃。
正确;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错误,冰熔化过程是指2-5min,过程是3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错误,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选B。
8. 对甲、乙两种物资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17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 80℃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 60℃C.甲物质在 4-6min 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 6-10min 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答案】C【解析】A、B、D选项中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本身状态,不知道是沸点还是熔点,是错误的;由图知甲物质在 4-6min 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持续吸收热量的结果,选项C是正确的。
故本题正确选项是C。
9.对下面几幅图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图甲是在外面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图丙玻璃上的水是霜凝固形成的;D.图丁灯泡内壁上黑色的钨是钨蒸气凝华形成的。
【答案】D【解析】先要根据图反映的情景,说出每幅图观察到的现象。
然后结合物态变化过程给予解释说明即可。
A.图甲是在外面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图丙玻璃上的水是霜熔化形成的;D.图丁灯泡内壁上黑色的钨是钨蒸气凝华形成的。
综合以上分析,知道答案是D.10.古诗文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的“露”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欲渡黄河冰塞川”中的冰是由于河水遇冷凝固形成的C.“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中的香是扩散现象D.“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是由于受到风力而下落【答案】D【解析】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体小水滴,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冰”是液态水放热变成固态的凝固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中能闻到香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落木是重力作用的效果,故D错误,符合题意.11.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你认为这些水珠的形成是属于()A.熔化现象B.汽化现象C.液化现象D.凝华现象【答案】C.【解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室内后,眼镜的温度很低,而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使镜片模糊.12.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②夏天,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③秋天,浓浓的白雾慢慢散去;④冬天,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C.【解析】六种物态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熔化、汽化、升华;其余三个是放热的;先判定几种现象分别是什么物态变化,最后即可确定哪些是吸热的.①春天,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属于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②夏天,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③秋天,浓浓的白雾慢慢散去,发生的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④冬天,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属于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二、填空题(10个小题,每空1分,共22分)13.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之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答案】吸收;熔化【解析】钛合金粉末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成型。
14.六月初,琼岛连日持续高温,局部最高气温达到42.1°C,此温度(选填“高于”或“低于”)人的正常体温.在地面上洒水降温,是利用水吸热.【答案】高于;汽化(蒸发)【解析】健康人正常体温为37℃,故42.1°C高于人的正常体温;洒在地上的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时,是汽化中的蒸发现象,蒸发要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从而让人感到凉快。
15.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内能搬至室外.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答案】放热;压缩体积.【解析】空调器制冷时,液态的制冷剂R600a经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汽化成气体,吸热;在压缩机中将气态的R600a压缩体积而液化为的液态R600a,并经冷凝器毛细管放热,将室内的热搬到室外.16.2018年3月我国计划发射火箭快舟十一号,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若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熔化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就能使火箭温度。
【答案】吸收热量;降低。
【解析】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熔化和汽化都需要吸热,使火箭的温度降低,温度不会很高,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
17.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以下原理相同的事例是A.吃冰棒解热 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C.烧开水时冒“白气”D.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答案】蒸发(汽化)吸热;B.【解析】由整个装置的结构特点可知,它是借助了蒸发致冷来使给食物降温的.装置放在通风处,这样即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也增大了水的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水的蒸发,使饭菜温度降低,防止饭菜变质.A.吃冰棒解热,是利用熔化吸热知识,故A不合题意;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是利用汽化吸热,降低病人体温,故B符合题意;C.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不符合题意;D.樟脑丸逐渐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蒸汽的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18.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液化、不变.【解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熔化吸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瓶子的外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液化形成的.冰块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下降.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由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恰好是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吸热的时候冰会熔化,但是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19.将光滑细嫩的豆腐放入冰箱冰冻,豆腐里的水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体积;再将豆腐从冰箱取出,豆腐里的冰热量,熔化成水,就做成了“冻豆腐”【答案】凝固;变大;吸收.【解析】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豆腐有很多水分,放入冰箱水受冷就会凝固成冰,水凝固时体积要变大;拿出来,凝固的小冰晶要吸收热量而熔化成水,体积减小,所以冻豆腐上有很多小孔.20.如图是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水的初温是℃;加热至水沸腾用了min;在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保持不变.【答案】90;7.5;温度.【解析】会看液体沸腾的图象,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温度还要明确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据此进行分析;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1)由图象可知,纵坐标代表温度,一个小格代表2℃,水的初温90℃;(2)由图象可知,横坐标代表时间,一个小格代表2.5分钟,沸腾前加热了7.5分钟;从第7.5分钟开始,水沸腾,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该过程是水的沸腾过程.21.某同学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沸点是°C,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时的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答案】98;小于.【解析】(1)要会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在读数时,首先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2)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由图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98℃,即水的沸点是98℃;因为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所以该实验环境的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22.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云、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