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培养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机械学、现代制造技术、机电控制的基础理论和技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研发、现代制造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基本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机械制造基础及其自动化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现代制造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和自学能力锻炼,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1、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理论联系实际、实干创新的精神和勤奋、团结协作的品质与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和基础知识,主要有:力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加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知识,以及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实验、测试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本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健康体质标准。

二、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三、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辅助制造实用软件、机电传动控制、数控加工编程技术、CAD/CAM技术与应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专科起点本科)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数控技术方向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能从事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设计及普通机床向数控机床的改造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方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具有从事先进制造、制造与控制的能力和素质。

其主要课程有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传动控制、经济型数控系统设计、数控工艺培训教程、数控机床与编程、MCS-51单片机系统及接口技术、现代设计方法等。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数控技术方向的专业理论,具有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设计及普通机床向数控机床的改造的能力;2、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3、具有教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开拓精神。

三、修学年限修学年限2.5—5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本专业共开设理论课程21门,实践环节2项,共80学分。

其中公共基础课9门,392学时,计24.5学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12门,728学时,计45.5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计10学分。

五、学位课程英语、机械制造装备及工艺、液压与气压传动。

六、毕业及学位授予取得入学资格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门课并取得相应学分,可颁发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符合学位授予规定的学生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教学进程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升本)教学进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制:2.5年层次:专升本形式:网络教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202 学科门类:工学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机械设计、制造、控制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能够在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中,面向智能制造第一线,开展机械系统运行与维护、集成与设计、工业机器人应用,从事机械制造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1、以中国制造2025为人才导向,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以智能制造最新的技术产业发展为特点,培养符合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方向和智能制造技术方向的应用型人才,构建新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思路。

2、引进实力企业,加强合作,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用能力培养环节,把全体学生学习效果作为关注的焦点,质量持续改进,建立“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形成持续改进机制。

3、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培养学生基础应用能力,学以够用为主,用以工程实际为度。

对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两个特色培养方向,进行项目化、案例式课程体系教学,辅以线上线下融合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机械基础、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方面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如下12点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智能制造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工艺与编程、机电一体化设备设计与维护、智能制造设备编程与调试工程中所涉及的复杂应用系统工程问题。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够将其用于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表述;(2)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等学科基础知识,能够将其用于机械工程问题的建模和求解;(3)掌握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将上述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控制等一般问题的推演、分析、计算和设计;(4)掌握智能制造装备的应用技术、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机电微机控制技术等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技术前沿,能够将上述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般问题解决方案的提出、评价、比较和综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Machine Design & Manufacturing and Their Automation(门类:工学,二级类:机械类,专业代码:080301)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技术问题的基本素质,能在企业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机电设备的控制监护,或在相关行业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传授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及电子技术、机电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重视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机电设备控制监护、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与开发及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并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经济管理、法律、国防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岗敬业、求真务实、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力学、机械学、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基础、计算机及信息化技术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工程及设备的管理、安全、质量和效益观念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6、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能力;7、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电子学、计算机科学。

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需求。

为了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本专业的培养方案。

一、专业概况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科类专业的一种,旨在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1.理论水平: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知识,深入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知识。

2.实践能力:具备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CAD/CAM等工具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

3.创新能力: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在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中提出并解决问题。

4.工程素养: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跨学科交叉能力,能够在工程项目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三、专业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科目,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学、自动控制原理等核心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实习等实践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

四、实践环节1.实习实训: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参加一定的实习实训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工程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人素质。

2.课程设计: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设计项目,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毕业设计:毕业前,学生需要完成一项毕业设计项目,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五、实验室建设学校将加强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配备,配置先进的设备和软硬件工具,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六、专业发展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等工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工学,机械工程,080303)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控制和机械化施工与设备管理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具有对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综合素质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等岗位,并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专门人才.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以及对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综合能力,尤其是项目组织、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为社会培养和造就一批符合国际化,具有雄厚的工程科学基础、创造性和系统思维能力、多学科背景和国际视野、优秀的管理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工程技术和工业管理人才。

通过本专业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的具体表述要求如下:1。

知识要求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科学知识;工程科学知识;工程专业知识。

(1)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对本专业范围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有一般的了解。

(2)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较强的产品设计开发和制造的能力.(3)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一定的听、说、写作基础。

2.能力要求所需要的个人职业能力和素质,包括: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和发现知识的能;系统思维能力;个人能力和态度;较强的创新能力。

(1)具有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机电控制和机械化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科技发展的应变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二、培养目标1.掌握机械设计和制造基础知识,具备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和装配的能力。

2.熟悉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掌握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的使用,具备机械加工和装配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3.掌握现代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具备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改进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4.了解自动化控制、机电一体化等相关知识,具备运用自动化技术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5.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工程技术方法,具备进行机械产品相关科研和工程项目的能力。

三、培养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构、电工电子技术等。

2.专业核心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传动系统设计、工程热力学、自动控制原理、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CAD/CAM等。

3.专业选修课程流体力学、制造系统工程、供应链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热处理技术、液压与气动控制等。

四、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教学环节通过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控制等实验,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工程实训环节通过设计并完成机械产品、机械系统的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实习环节学生在毕业前进行工业实习,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生产流程,提高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综合设计与毕业论文学生通过综合设计,完成一个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装配,并撰写论文。

综合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1.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实验教学、工程实训、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评估方式采用闭卷考试、实验操作考核、毕业设计评审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以考核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和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程类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等工作。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高等数学:介绍基本的微积分和数学分析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2)大学物理:涵盖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基本物理学知识,为后续的机械原理和电气控制等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3)工程图学: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图纸的绘制和阅读能力,掌握工程图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材料力学:介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力学行为,为机械设计提供材料选择和分析的基础。

2. 专业课程(1)机械原理:介绍机械系统的结构和运动原理,培养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2)机械制造工艺学:介绍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培养学生的制造工艺分析和优化能力。

(3)自动控制原理: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自动化设计和控制的能力。

(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的能力,包括CAD、CAM等软件的应用。

3. 专业选修课程(1)机器人技术:介绍机器人的结构和控制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机器人系统设计和应用的能力。

(2)数字化制造技术:介绍数字化制造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数字化制造系统设计和管理的能力。

(3)智能控制技术:介绍智能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进行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1. 实习实训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参加实习实训,通过在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2. 毕业设计学生需要进行毕业设计,选择一个具有一定难度和创新性的机械设计或制造项目,完成设计方案、制造和测试等工作,并撰写毕业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基础知识,具有技术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机电工程及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主要学习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与装备、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测试与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现代制造业机械工程师所必需的基本训练,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与系统设计、制造及其自动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理论和技术的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手工制图、计算机绘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先进设备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三、标准学制、毕业最低学分、学位标准学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学位:工学学士第二课堂:2学分四、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组成。

第一课堂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个性课程组成。

第二课堂由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负责,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职业生存能力培养、身心健康素质提升四大类。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基础、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程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机电控制课程设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等。

五、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六、各类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及教学计划进程表(一)通识课程1、I类通识课程2、Ⅱ类通识课程(10学分,五类中每类选修2学分) (二)学科基础课程(三)专业主干课程(四)专业选修课程(至少修满18.5学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卓越计划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卓越计划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卓越计划)(“3+4”)(级)一、培养目旳本专业基于“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旳工程教育理念,面向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与机械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数控操作技能和工程技术应用为主线,着力培养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措施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能在机械行业生产一线从事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机电技术运用与改造,以及机械行业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旳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毕业生应获得旳知识和能力本专业学生重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测试技术、机电控制技术等方面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旳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旳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如下几方面旳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旳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很好旳人文素质,具有较强旳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旳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机械工程工作所需旳有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有机械工程科学旳知识和应用能力。

3.具有设计和实行工程试验旳能力,并可以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

4.具有机电系统设计、维护、调试以及工艺分析与设计旳能力,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旳基本素质。

5.具有技术文献检索旳基本能力,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英文资料,并具有一定旳听、说、读、写能力。

6.具有专业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旳基本能力,可以初步处理本专业旳基本工程技术问题,具有较强旳自学习能力,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组织管理旳基本能力。

7.具有团体合作精神和较强旳交流沟通能力,具有一定旳开拓与创新精神。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旳意识和继续学习旳能力。

三、重要课程工程力学I 工程力学II 工程材料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加工工艺学四、重要实践性环节课程设计假期企业顶岗实习专业技能综合实习CAM实训毕业设计五、重要专业试验课程试验(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六、原则学制四年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八、周次分派九、教学进程安排符号阐明:—理论教学★入学教育~军训×实习//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考试十、课程教学进程表课程教学进程表(续)十一、集中实践性环节教学进程表十二、课程模块学分分派表十三、课程课时分派表十四、有关阐明1.形势与政策课程按专题分散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加工工艺、自动化控制和相关领域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能力,能够在研发、制造、管理等领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学生应掌握数学、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等基础知识,熟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专业知识。

2.技能要求:学生应具备使用CAD/CAM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基本能力,熟悉机械制造工艺的操作技能,具备现代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础应用能力。

3.素质要求: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科研及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等。

2.专业课程: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基础、CAD/CAM基础、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机械振动、精密机械设计、机器人控制与应用等。

3.选修课程: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传动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等。

四、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设置机械制造与加工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训,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了解机械制造过程和流程管理。

2.课程设计:安排机械设计和自动控制方面的课程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研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毕业要求1.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力,能够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调试与维护。

2.具备机械制造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机械加工任务。

3.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能够进行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适应跨学科合作的工作环境。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080202)(Machine Design & Manufacturing and Their Automation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机械、冶金等行业及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团队意识,掌握现代机械工程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胜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工程设计、装备制造、技术开发、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工作,具备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后经过五年左右的职业锻炼,达到如下目标: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和工程法律意识,能够在机械工程领域实践中注重安全环保、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培养目标2: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国际视野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就业竞争力,能够从事工程设计、装备制造、技术开发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培养目标3:能够与时俱进,并通过不断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具备处理机械工程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在3〜5年内独立承担重要岗位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培养目标4: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创新精神,有不断学习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具备良好的现场工程师职业素养,能够满足现代企业对机械工程领域人才的需求。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用于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数学知识,具有较好的计算分析能力,能将其应用于工程问题的表述;1-2掌握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工程问题的分析;1-3掌握电子、电工、力学和工程材料等工程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于工程问题的求解和分析;1-4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并能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来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机器人产业等领域进行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方面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二、专业培养方案1.基础理论学习在学生入学前,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入学测试,确保其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力学和材料等方面的基础。

在第一学期,学生将学习基础的数学、物理、力学和材料等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课学习从第二学期开始,学生将学习专业方面的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工程制造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

此外,还将学习自动化控制、传感技术、机器人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打下基础。

3.实践技能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独立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的能力,专业课程中将设置一定的实验和实践环节。

学生将参与实验室的实验室实践,学习使用CAD/CAM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参与一定的实际项目,进行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的实践工作。

4.创新能力培养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一定的创新训练课程,让学生接触到前沿的研究方向和实际应用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此外,还要组织学生参与科技竞赛、项目研究等活动,培养其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5.实习与就业指导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学校将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习,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实际的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工作中,并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规划的支持。

6.工程实践项目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学校将开展一些工程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实践工作,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3. 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4. 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能够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三、课程设置1. 公共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2. 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制造技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等;3.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CAD/CAM/CAE 技术等;4. 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

四、实践教学1.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2.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实验室进行实习实训,了解生产现场和技术应用;3. 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完成具有一定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的毕业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 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3. 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师资队伍建设1. 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2. 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3. 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或开设专题讲座,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

0803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为宽广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生产、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通过专业训练,熟练掌握机械CAD/CAM、数控加工工艺和编程、熟练进行机械设备的操作和日常维护、设计与制造、装配与管理的生产第一线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知识:掌握CAD/CAM、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机械加工设备知识和数字化加工技术,能运用这些技术进行机械产品的加工制造。

2、能力: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能独立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工程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工程设计和操作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工程实践与综合能力。

3、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遵守社会公德和相关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团结意识;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的修养,具有清晰的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和攻关意识,具有豁达的性格和乐观的态度;专业素质: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善于进行独创性思维,掌握将科学知识用于具体装置的研制和设计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身心素质:健全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具有“止于至善”的追求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备一定的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三、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四、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计算机硬件基础工程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控制CAD/CAM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数控技术及应用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六、修业年限四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八、教学进程计划表No:1符号说明:理论教学□;考试●;入学、毕业教育及鉴定※;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Ⅱ;各类实习I;金工实习▲;军训T;机动V;假期= ;入学、毕业教育及鉴定※十、外语四年教学安排表注:外语教学可参考填写以下几种形式:1.用外语讲课2.外语CAI3.采用外语教材,汉语讲课4.采用中文教学,外文板书5.某些章节采用外语教材6.译文、阅读文献、写外文摘要等7.外语电化教学8.其它形式十、计算机四年教学安排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需要的,具有优良的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备宽厚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创新意识、组织协调能力,爱国敬业、诚信务实、身心健康,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2.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其他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学科的知识和应用能力;3.具有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4.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5.具有对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6.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7.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能力;8.具有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初步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9.具有国际视野、终生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10.能正确认识机械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

三、主干学科机械工程。

四、专业主干课程本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贯彻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思想,强化核心能力培养。

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电系统控制基础、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传动、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五、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75.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58.5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76.0学分,实践环节41.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六、学年教学进程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学期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分学时分配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外辅导秋季GC15000101 大学外语√ 1.5 40 32 8 GC160001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 34 30 4 GC17000101 体育 1.0 30 30GC03000120 大学计算机II 2.0 42 30 12GC00000100 军训及军事理论 3.0 3周(10+10)GN12000121 工科数学分析√ 5.0 84 84 (6)GN12000220 代数与几何√ 3.5 56 56 (4)SD08000111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I √ 3.0 52 52 (24)小计21.0 338+3周314+(20)12 12+(34)春季GC160002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32 28 4 GC15000102 大学外语√ 1.5 40 32 8 GC17000102 体育 1.0 30 30GN12000122 工科数学分析√ 5.0 84 84 (6) GN11000131 大学物理III √ 4.0 64 64SD03000510 C语言程序设计I 2.5 54 30 24SD08000112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I √ 3.0 60 36 24 (66) SC0810010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 1.0 18 18GO08001800 项目管理概论 1.0 16 16GO00000001 全校任选课 1.0 20 20GH00000001 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 1.0 20 20GC00000200 文献检索* 0.5 12 12小计23.0 438 378 48 12+(72)夏季IP08100200 机械产品创新设计及仿真 1.0 1周(1.5周) GQ00000201 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0.5 4次GH00000002 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 1.0 20 20GH00000003 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 1.0 20 20GO00000002 全校任选课 1.0 20 20小计 4.5 60+1周60 (1.5周)备注1.机械产品创新设计及仿真课程为创新学分获取途径,在第一学年春季学期,由学院相关教师在课外指导,进行“机械产品创新设计及仿真”课程安排。

2.后面标注“*”的课程,为弹性课程,对学生不做学分要求。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学年教学进程表学期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分学时分配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外辅导秋季GC15000103 大学外语 1.5 40 32 8 GC1600030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60 48 12 GC17000103 体育0.5 15 15 (15)GN07000130 大学化学II 3.0 48 30 18GN11000132 大学物理III √ 3.0 52 52GN11000211 大学物理实验I 1.5 33 3 30GN12000400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5 42 42 (4)SD18000110 理论力学I √ 4.5 78 74 4SD18000200 工程力学实验(理力)0.5 6 6SD06001010 电工技术I √ 3.5 60 60SD06001311 电工与电子技术综合实验I 0.5 16 16GN1200030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5 44 44 (4)GN12000600 计算方法* 2.0 36 24 12小计 25.0 450 356 70 4 20+(19)春季GC15000104 大学外语 1.5 40 32 8 GC160004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0 48 40 8 GC17000104 体育0.5 15 15 (15)GN11000212 大学物理实验I 1.0 27 27SD06001110 电子技术I √ 3.5 60 60SD06001312 电工与电子技术综合实验I 0.5 16 16SD18000310 材料力学I √ 4.0 64 64 (16)SD18000400 工程力学实验(材力)0.5 12 12SD08000200 机械原理√ 2.5 44 44 (4)SD08000300 机械基础实验(机械原理)0.5 12 12SP08001310 工程训练(金工实习) 4.0 4周GH00000004 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 1.0 20 20GO00000003 全校任选课 1.0 20 20小计 23.5 378+4周295 67 (16) 16+(19)夏季SP0800040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0 1周IP08100300 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 1.0 1周(1.5周) SE08111800 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短课 1.0 16 16GQ00000202 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0.5 4次小计 3.5 16+2周16 (1.5周)备注1.机械创新设计及制作课程为创新学分获取途径,在第二学年春季学期,由学院相关教师在课外指导,进行“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课程安排。

2.后面标注“*”的课为弹性课,主要供学有余力和对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学习,对学生不做学分要求。

学期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分学时分配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外辅导秋季SD01000110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I √ 2.0 32 24 8SD08000500 机械设计√ 2.5 44 44 (4)SD06001600 电工学新技术实践 1.0 28 28SD02010220 工程流体力学II 2.0 30 26 4SD08000600 机械基础实验(机械设计)0.5 12 12SD19000200 机械工程材料√ 2.5 38 32 6SD08001200 工程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2.0 30 28 2SC08100400 机电系统控制基础√ 3.5 58 46 12SP08001400 工程训练(电子工艺实习) 2.0 2周SP0800070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3.0 3周SE08100500 工程设计(双语)* 1.0 18 18小计21.0 272+5周 200 72 (4)春季SD02010340 传热学IV 2.0 30 28 2 SC08100600 液压传动√ 2.5 38 32 6 SC0810071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I √ 3.5 60 54 6SC08100800~SC08104900专业模块课(见表6.1)14.0 224 210 14 SE08105000 先进制造技术(双语)* 1.0 20 20小计22.0 352 324 28夏季SP08105100 认识实习 1.0 1周SP08105200 综合课程设计I 3.0 3周SE08105300~SE08108400专业系列综合实验课(见表6.2) 1.0 18 2 16小计 5.0 18+4周 2 16备注1.学生必须在相关教师指导下在第三学年春季学期,必选1个模块的专业模块课程学习。

工程领军人才的学生还需增修领军人才模块课程之中的2门课程。

2.学生必须在相关教师指导下在第三学年夏季学期,选修专业系列综合实验课1.0学分。

学期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分学时分配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外辅导秋季SP08108500 生产实习 4.0 4周SP08108600 综合课程设计II 3.0 3周SP08108701 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4.0 4周SE08108900~SE08111400专业限选课 (见表6.3) 4.0 64 64SE08111600 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及其MATLAB实现(双语)*1.0 18 18小计 15.0 64+11周64春季SP08108702 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10.0 10周SE08111900~SE08114700专业任选课(见表6.4) 2.0 32 32小计 12.0 32+10周32备注1.学生必须在相关教师指导下在第四学年秋季学期,选修专业限选课4.0学分。

2.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工程领军人才的学生除修满专业限选课4.0学分外,还需增修工程领军人才模块中的专业限选课2.0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