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跟师医案
跟师临床医案心得体会范文
跟师临床医案心得体会范文英文回答:Through clinical practice, I have gained in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complexities of patient care. The opportunity to observe experienced physicians interact with patients has deepened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ricate interplay between medical knowledge, clinical judgment, and patient-centered care.Witnessing the diagnostic process firsthand has illumin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orough history-taking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The ability to elicit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interpret subtle signs and symptoms is crucial for accurate diagnosis and timely intervention. The integration of laboratory and imaging studies has further enriched my understanding of disease process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atient management.The development of therapeutic plans has been anequally enriching experience. Observing the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treatment options based on individual patient profiles has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physicians, nurses, and othe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has highlighted the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of patient care.Moreover, the experience has sensitized me to the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illness. Engaging with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has provided a glimpse into the emotionaland social challenges they face. The importance of empathy, compassion,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fostering a supportive and healing environment has become evident.中文回答:跟随老师临床实习的心得体会。
跟师医案记录
第四批院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医案记录(一)(跟师□独立□)患者姓名:赵毅凡性别:男出生日期:2001.7.11就诊日期:2013-11-1 初诊、复诊发病节气:立冬前主诉:剧烈活动后出现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3天。
现病史:患儿3天前玩耍后出现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跛行。
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患儿被其家属带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侧髋关节滑膜炎”之诊断收住我科。
患病以来,患者无头晕头痛、无心慌气短、无发冷发热,无恶心呕吐,食纳可,小便色黄,大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手术史及输血史。
按计划预防接种,无偏食等不良嗜好。
未婚,父母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等过敏史。
体格检查:望、闻、切神色形态:神志清,精神可,面色略红,双目有神,形体适中,步入病室。
声息气味:语声清晰,吸气和缓,无咳嗽,未闻及异常气味。
皮肤毛发:毛发稠密,有光泽,皮肤润泽,肤色无异常,无斑疹。
舌象:舌质红稍暗,苔薄白。
脉象:脉细弦。
头面五官颈项:头颅大小无异常,目窠正常,白睛不黄,鼻翼未见煽动,耳轮红润,无耳瘘及生疮,牙齿洁白,排列整齐,无龋齿。
咽部色泽红润,未见乳蛾。
项部对称,无青筋暴露,无瘿瘤、瘰疬。
胸腹:胸部平坦,虚里搏动应手,腹软无痞块,无青筋暴露。
腰背四肢爪甲:双上肢、脊柱及左下肢未查及异常。
骨盆倾斜。
右下肢查体:右腹股沟区稍肿,皮温稍高,压痛(+),右髋关节活动受限,右下肢较左下肢长约3cm,不能下蹲,行走跛行,右侧“4”字试验(+),旋转屈髋试验(+),患肢远端感觉及血运正常。
前后二阴及排泄物:二阴未查及。
大便正常,小便清亮。
体格检查:T 36.7 ℃ P 100次/分 R 22次/分 Bp110/70mmHg G 40 Kg 患儿青少年男性,神志清,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痛苦面容,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跟师医案——精选推荐
跟师医案呃逆⾼洪彬2013-4-30呃逆连连周不愈,三帖中药呃逆⽌陈某,男,62岁,新安县⼈,2013年4⽉27⽇求诊。
妻代诉:呃逆住院治疗吃中药、打针七天未愈,特请你治。
脑梗偏瘫四年,恢复尚可,能妻代诉:⾃理,⾏⾛困难,看⼴告去河北邢台治疗,输液三天,故疾未效,新病⼜加,呃逆连连,即回河南,住贵院。
刻诊:⾎压110/60hpmm。
脉象沉细,⾆质淡,苔⽩腻,⾆体胖⼤,边有齿痕。
论析:患者脑梗四年,⾆质淡红,⾆苔⽩腻,⾆体胖⼤,边有齿痕,显为脾胃虚寒;湿邪论析:中阻、胃⽓上逆则呃声连连;脉象沉细,正⽓不⾜之象。
病机:病机:脾胃虚寒、⽓逆于上。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治法:⽅药:理中汤合加减:⼲姜10克,⽩术30克,茯苓20克,公丁⾹3克,柿蒂15克,厚朴⽅药:15克,半夏15克,苏梗20克,藿梗20克,吴茱萸10克,⽩芍30克,⽢草10克,⽣姜3⽚,⼤枣3枚。
五付,⽇⼀剂,⽔煎分两次温服,每次200ml。
⽅解:脾胃虚寒,则⽓机凝滞,⽽失和降,故当温中健脾,以理中汤温中健脾为之君。
吴⽅解:茱萸⾟苦热,散中⼟之寒凝⽽降逆;公丁⾹⾟温,快脾胃⽽⽌呃逆,⼆药相伍,温中降逆⼒倍;柿蒂降逆⽌呃要药;三者共助君药理中降逆,为之⾂。
脾失健运则痰湿⽣,厚朴苦温,下⽓燥湿;半夏⾟温,燥湿化痰,降逆和胃;藿苏⾟温,理⽓化浊,独⽤其梗者,善理胃肠之⽓滞;⽩芍⽢草汤,缓急解痉,酸⽢化阴,此五者燥湿化痰、缓急解痉,共为之佐。
⽣姜、⼤枣温中和胃,为之使。
全⽅共盐奏温中健脾,降逆⽌呃之功。
⼆诊5⽉3⽉:服第⼀付药后,症状有所缓解,呃逆间歇时间l个⼩时,三付药后呃逆停⽌,五付药服完,—直未复。
按药证相符,主症已消,脾虚未复,予六君、理中类以固本防复。
按语:呃逆之发,胃⽓逆也。
其因复杂,寒热虚实、痰湿淤浊,皆致脾胃失和,升降逆按语:乱,⽽胃⽓上逆,不可不辨。
只有辨证清,才能论治效,这是该案例取得良效之关键。
再次证实国医⼤师朱良春所论:“辨证论治⾸要的,绝对的,是中医的‘元神’元神不能丢,辨病仅供参考”是何等⾼屋建瓴。
中医跟师医案记录60篇
中医跟师医案记录60篇
1. 肝阳上亢导致失眠
患者:女性,45岁主诉:失眠已经两年,每晚入睡困难,睡眠不深,醒后觉
得疲倦,精神不振。
辨证与治疗
根据患者的症状分析和中医辨证,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是肝阳上亢导致失眠。
治
疗方案如下:
•中药调理:使用柴胡、黄芩、钩藤等清热解毒、平肝降阳的中药组方,每日2次服药,连续一个月。
•饮食调控:建议患者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食用绿叶蔬菜和水果,保持饮食清淡。
•避免过度劳累:患者需调整作息时间,保证每晚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熬夜。
治疗结果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失眠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
她表示入睡变得更容易,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精神状态和体力也有了明显的恢复。
在随访期间,患者的失眠症状没有再复发。
2. 湿热下注导致膝关节疼痛
患者:男性,60岁主诉:膝关节疼痛已经半年,疼痛加重时有红肿,活动受限。
辨证与治疗
根据患者的症状分析和中医辨证,初步判断患者是湿热下注导致的膝关节疼痛。
治疗方案如下:
•中药调理:使用黄柏、败酱草等清热解毒、祛湿的中药,加入川乌、红花等活血化瘀的药物,每日2次服药,连续一个月。
•局部热敷:每晚用温水泡膝关节,帮助缓解疼痛和红肿。
•饮食调控:建议患者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薏仁等。
治疗结果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红肿现象消失,活动范围也有所增加。
患者表示对中医治疗效果满意,继续坚持调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症状没有再次发作。
……
(此处省略部分,共60篇)。
跟师医案记录
跟师医案记录前后二阴及排泄物:二阴未查及。
大便正常,小便清亮。
体格检查:T 36.7 ℃ P 100次/分 R 22次/分 Bp110/70mmHg G 40 Kg 患儿青少年男性,神志清,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痛苦面容,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未见畸形,眼睑无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
耳鼻外观无畸形,鼻腔及外耳道未见异常分泌物,乳突未触及压痛,粗测听力正常。
各副鼻窦区未触及压痛,鼻中隔无偏移,鼻翼无煽动。
口未闻及特殊气味,口唇无紫绀,伸舌居中,咽不红,扁桃腺未见肿大。
颈软无抵抗,未见颈静脉搏动及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见肿大。
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未见静脉怒张,未触及压痛,双肺呼吸动度一致,触觉语颤对称,叩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心浊音界不大。
心率:10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末闻及病理性杂音。
外周血管未见异常。
腹平软,呈腹式呼吸,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叩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存在,4次/分,双肾区无叩击痛,外阴及肛门未查,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双上肢、左下肢、脊柱及骨盆查体未见异常,右下肢查体详见专科情况。
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辅助检查:X线片:双髋关节正位片未见明显骨质及结构改变。
中医诊断:痹病证候诊断: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右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治法:1.入院积极完善相关检查;2.患肢皮肤牵引制动,局部外敷药、理疗;3.治法: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4.抗炎止痛、对症等治疗;5.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处方:活血通络汤加减当归5.0 赤芍7.0 桃仁4.0 苏木5.0 川牛膝5.0 川芎5.0 透骨草6.0 乳香5.0 没药5.0 泽兰5.0 生地5.0复诊:给予和血通络汤4剂,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4天一疗程,并嘱其卧床休息,患肢下肢牵引带制动,禁止下地负重,一疗程后已不跛行,步行时右髋部疼痛基本消失,“4”字试验(+-),旋转屈髋试验(+-),双下肢等长,继续服用本方四剂巩固疗效,两疗程后诸症均消失,“4”字试验(-),旋转屈髋试验(-),双下肢等长。
门诊跟师医案格式
门诊跟师医案格式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跟师学习医案案一:××案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民族:职业:婚姻状况:
初诊时间:科别: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其他病史:
体格检查(望、闻、切诊):
辅助检查: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病名(证型)
西医诊断:
辩证分析:
治法治则:
方药:方名
中药要求四个药一行、注明剂量,特殊用法的也许注明。
医嘱:
二诊:时间,服药后病情变化、舌脉情况、辅助检查等情况。
辩证分析,治法治则,处方用药,医嘱等。
三诊:同上
按语(心得体会):
签名:
年月日指导老师点评:
签名:
年月日。
临床跟师医案
2018年12月20日
复诊二:症状基本消失,饮食、睡眠佳。给予小儿推拿及穴位贴敷等非药物治疗 方法巩固治疗。
按 语:
幼儿卫外不固,风热袭表伤肺,或风寒外袭,风热内犯于肺,肺失宣降, 则流涕,肺气上逆则见咳嗽,邪热循经上壅搏结于咽喉,则见咽喉红肿,肺津因 之熏灼凝聚,熬炼成痰,壅阻气道,则喉间鸣响。治疗以疏风解热,宣肺止咳兼 利咽开音为基本原则。导师以桑菊饮加减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方中方中桑叶、菊 花甘凉轻清,疏散上焦风热,且桑叶善走肺络、清泻肺热为主药。辅以薄荷助桑、 菊疏散上焦之风热;杏仁、桔梗以宣肺止咳;加石膏、知母以清解气分之热;连 翘苦寒清热解毒,芦根甘寒清热生津止渴,共为佐药;陈皮、炒麦芽健脾消食, 且两者性温,缓解他药之寒凉;甘草调和诸药,且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作用, 为使药。方杏仁和桔梗二药相须为用,一宣一降,以复肺脏宣降功能而止咳,是 宣降肺气之常用组合;一以轻清宣散之品,疏散风热以清头目;一以苦辛宣降之 品,理气肃肺以止咳嗽,相辅相成,标本同治。
处方:
桑叶10g菊花10g桔梗6g连翘10g
杏仁10g薄荷6g芦根10g知母6g
石膏20g陈皮6g炒麦芽10g炙甘草3g
3剂1剂分6次1日3次水冲服
医嘱:避风寒,防复感,节饮食,多饮水。
复诊随访(不少于1次):
2018年12月16日
复诊一:患儿发热退,喑哑消失,咽喉红肿减轻,饮食、睡眠好转。
上方去:石膏、芦根
签名:
年 月 日
间哮鸣,伴声音嘶哑,稍流涕,微恶风,无喘息。自服橘贝合剂、美林、小儿柴 桂退热颗粒,效果不佳。发病以来患儿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差,二便可。
望、闻、切诊:舌质红,苔黄,指纹紫
理化辅助检风热外袭型)
跟师医案记录
第四批院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医案记录(一)(跟师□独立□)患者姓名:赵毅凡性别:男出生日期:2001.7.11就诊日期:2013-11-1 初诊、复诊发病节气:立冬前主诉:剧烈活动后出现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3天。
现病史:患儿3天前玩耍后出现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跛行。
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患儿被其家属带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侧髋关节滑膜炎”之诊断收住我科。
患病以来,患者无头晕头痛、无心慌气短、无发冷发热,无恶心呕吐,食纳可,小便色黄,大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手术史及输血史。
按计划预防接种,无偏食等不良嗜好。
未婚,父母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等过敏史。
体格检查:望、闻、切神色形态:神志清,精神可,面色略红,双目有神,形体适中,步入病室。
声息气味:语声清晰,吸气和缓,无咳嗽,未闻及异常气味。
皮肤毛发:毛发稠密,有光泽,皮肤润泽,肤色无异常,无斑疹。
舌象:舌质红稍暗,苔薄白。
脉象:脉细弦。
头面五官颈项:头颅大小无异常,目窠正常,白睛不黄,鼻翼未见煽动,耳轮红润,无耳瘘及生疮,牙齿洁白,排列整齐,无龋齿。
咽部色泽红润,未见乳蛾。
项部对称,无青筋暴露,无瘿瘤、瘰疬。
胸腹:胸部平坦,虚里搏动应手,腹软无痞块,无青筋暴露。
腰背四肢爪甲:双上肢、脊柱及左下肢未查及异常。
骨盆倾斜。
右下肢查体:右腹股沟区稍肿,皮温稍高,压痛(+),右髋关节活动受限,右下肢较左下肢长约3cm,不能下蹲,行走跛行,右侧“4”字试验(+),旋转屈髋试验(+),患肢远端感觉及血运正常。
前后二阴及排泄物:二阴未查及。
大便正常,小便清亮。
体格检查:T 36.7 ℃ P 100次/分 R 22次/分 Bp110/70mmHg G 40 Kg 患儿青少年男性,神志清,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痛苦面容,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跟师医案(1)
1.患者姓名:金永祥性别:男出生日期:19440612就诊日期:2015-09-10 初诊、复诊:初诊发病节气:处暑病人一般情况和诊疗过程:金永祥,男性,71岁。
因“姑息性结肠癌术后1年余,间断腹胀发热1月余”入院。
2014年8月患者检查发现"结肠癌伴肠梗阻,肝脏肿瘤转移",于2014.8.14在温医附一院行"姑息性结肠癌切除术"(患者家属描述)。
术后出现静脉血栓,给予抗凝治疗。
术后多次化疗。
2015.8.21出现腹痛伴发热,至解放军一一八医院住院,诊断:“不全肠梗阻,肺部感染,结肠癌术后,肝功能异常”,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后腹痛及发热好转出院。
2015.9.17开始患者再次发热,38.5℃,多次反复发热,在我科门诊诊治,考虑肿瘤性发热,给予退热治疗后稍好转。
现体能逐渐下降,乏力明显。
近1周出现右侧腹部隐痛不适,不影响睡眠。
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差,食欲差,大小便通畅。
夜寐安。
体重减轻。
查体:体温:37.1℃;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6/67mmHg,体貌消瘦。
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及锁骨上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腹部:外形平坦,见手术疤痕,蠕动波未见,全腹软,压痛无,反跳痛无,包块未扪及,右肋缘下3横指扪及肝脏,胆囊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肾区叩痛双侧阴性,肠鸣音4次/分,移动性浊音(-)。
舌淡红苔薄色白,脉细。
辅助检查:2015.9.18 全腹部CT:肝多发结节,考虑转移。
肝囊肿,胆囊结石。
前列腺钙化灶。
L2及左髂骨转移。
中医诊断:结肠癌脾虚毒聚西医诊断:1.结肠癌术后肝及骨多发转移恶病质肝功能异常辨证分析与立法:辨证分析:患者摄生失宜,劳逸失常,脾胃受损,邪毒入侵,大肠失其传导之职,污秽之气与邪毒混杂,气血运行不畅,血瘀毒聚,病久终成积块。
刀奎后正气亏虚,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乏源,则面色少华,乏力。
舌黯红,苔白,脉细均为脾虚毒聚之候。
中医跟师医案记录100篇
中医跟师医案记录100篇中医跟师医案记录100篇引言:中医学是一门古老而深奥的学科,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作为中医学的学生或者是从业者,我们需要不断从先辈名医的经验中汲取精华,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医知识,提高自己的水平。
本文主要记录了100篇中医医案,旨在让读者充分了解中医学的应用实践,同时也可以从实例中得到启示和反思。
第一类:病案分篇1、妇科疾病:某女患上痛经多年,经过多位医师的治疗均无改善,最终得到一位名医的治疗,采用温经散寒汤方,连续一个月治疗后,痛经症状逐渐缓解,两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
2、消化系统疾病:某男患有慢性胃炎、反酸、消化不良等症状,经多种治疗无明显好转,通过采用调理脾胃的中药治疗,两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体重也有所增加。
3、呼吸系统疾病:某男性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多年,经常咳嗽、气喘,通过采用中成药合剂和针灸的方法治疗,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第二类:治疗方法4、针灸治疗:某女患上脑梗塞后,经过分别采用康复治疗、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多种方式,针灸治疗效果最佳,体力得到显著提高。
5、草药配方治疗:某男患有夜尿频繁的症状,通过采用某中药配方,两个月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6、推拿治疗:某男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经过采用推拿、针灸等多种治疗方法,推拿治疗效果最好,腰疼症状明显减轻。
第三类:病症分类7、关节疾病:某老年男性患有颈椎病,采用手法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8、神经系统疾病:某女性患有帕金森病,通过采用药物、针灸等治疗方式,病情得到控制。
9、心血管疾病:某男性患有冠心病,长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稳定。
10、呼吸系统疾病:某男性患有慢性支气管炎,通过采用中成药、针灸、吸氧等治疗方法,病情得到控制。
结语:中医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科,其中蕴藏着无数的治疗案例和经验。
通过本文的100篇中医医案的汇总总结,我们能够看到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是多么的广泛和深入,它的疗效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20篇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20篇中医师承临床病案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病案的观察、辨证施治,可以体现中医理论的实用性和疗效。
以下将介绍20篇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医案,涵盖了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与经验。
第一篇:慢性胃炎患者男性,年龄40岁,主要症状为胃痛、恶心、纳差。
经中医医师的观察和辨证,诊断为脾胃虚弱,治疗方法采用健脾益胃的方剂,同时配合针灸疗法。
经过几个疗程,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并恢复了胃口。
第二篇:失眠症患者女性,年龄35岁,主要症状为难以入睡、易惊醒、多梦等。
中医医师通过辨证施治,诊断为心血不足,治疗方法采用滋补心血的方剂,并配合针灸疗法。
经过几个疗程,患者的失眠症状明显改善,恢复了正常的睡眠。
第三篇:痛经患者女性,年龄22岁,主要症状为经期腹痛、恶心、头晕等。
中医医师经过辨证施治,诊断为气血不畅,治疗方法采用活血化瘀的方剂,并配合中药艾灸疗法。
经过几个疗程,患者的痛经症状明显减轻。
第四篇:高血压患者男性,年龄50岁,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失眠等。
中医医师经过辨证施治,诊断为肝阳上亢,治疗方法采用平肝降压的方剂,并配合针灸疗法。
经过几个疗程,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第五篇:冠心病患者男性,年龄60岁,主要症状为胸闷、气短、心悸等。
中医医师经过辨证施治,诊断为心脉不通,治疗方法采用舒心安神的方剂,并配合针灸疗法。
经过几个疗程,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
第六篇:糖尿病患者男性,年龄45岁,主要症状为多尿、口渴、体重下降等。
中医医师经过辨证施治,诊断为胃阴亏虚,治疗方法采用养胃生津的方剂,并配合针灸疗法。
经过几个疗程,患者的血糖明显降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第七篇:过敏性鼻炎患者女性,年龄28岁,主要症状为打喷嚏、鼻塞、流涕等。
中医医师经过辨证施治,诊断为风寒湿邪侵袭,治疗方法采用驱散湿邪的方剂,并配合针灸疗法。
经过几个疗程,患者的鼻炎症状明显减轻。
第八篇: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男性,年龄36岁,主要症状为腰背酸痛、下肢无力等。
跟师一日一得之临证取象(110)医案医话接经散治二十年胸痛
跟师一日一得之临证取象(110)医案医话接经散治二十年胸痛作者:曾培杰/陈创涛接经散治二十年胸痛8月14日,从黑龙江过来一个男的,51岁,二十多年前做过一次胆管手术,出院后一直伴有胸肋部疼痛的现象,隔一段时间必发病,觉得胸痛、气窜难受,多方求医,效果欠佳。
老师帮他摸完脉说,双关郁滞,偏涩,涩为血少血瘀,然后再看他舌质暗,舌苔腻,所谓久痛必有瘀,久痛必入络,经络受损,气滞血瘀,什么方呢?大家一下子想到老师的接经散。
老师说,没错,就用接经散加味吧。
于是开方为:砂仁8克,红藤20克,丝瓜络15克,橘络15克,地龙15克,香附12克,三七10克,威灵仙15克,红参30克,银杏叶30克,合欢皮20克,夜交藤20克,生姜15克,大枣5枚,火麻仁20克,猪甲10克。
3剂。
8月17日病人来复诊,吃了三天的药,他兴奋地说,大夫,这药真好,我的胸不痛了。
我老家还有很多人想过来看病呢。
俗话说,药不对证满船装,药若对证一碗汤。
老师说,这经络气岔很常见,或因为搬抬重物拉伤,或因为生气吵架激动气伤,或因为手术后留下后遗症,局部没修复好,气血循环不畅,而气窜伤。
这些都是身体有离经之气,一般单纯用顺气活血的思路,效果不明显。
很多久病入络夹瘀,不把经络修好,瘀滞逐开,他就常年不舒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接经散就治这病。
我们来看这个汤方的鼎法思路。
接经散,那些药物前面分析过了,以顺气接经为主,选择的药都是按顺其性的思路来的,所以在鼎三法里,它作为一个药阵归入顺其性的框架,让气机对流起来。
所谓的岔气经络损伤,不外乎就是局部瘀滞胀痛,《黄帝内经》叫做不通则痛。
我们要像修复道路一样,恢复它们正常的运行。
所以接经散在这里就是道路修复者,它起到理顺气脉经络的作用。
由于顺其性的药物背后需要真气阴血来推动,不然的话,转开后反而气不足了。
就像火车要远行,首先要加足燃油,人要长途跋涉,首先要备够干粮。
这样老师就加入红参、银杏叶、合欢皮、夜交藤、生姜、大枣,目的是帮助心脾生化气血,使后方粮草充足,那么经络通畅后就不会因为气血亏少而跟不上。
中医师承临床病案20篇-4
江西省2015县级中医临床技术传承骨干培训临床医案格式(跟师□独立□)
患者姓名:
xx
就诊日期:
2015年8月3日
主诉:
口交歪斜4天余
现病史:
患者4天前因受寒后发现左侧口角漏水,口角向左歪斜。
发病后在私人诊所就诊未见明显好转,今为继续治疗来我科求诊,门诊拟“中医:
面瘫;xx:
面神经麻痹”收住我科。
刻下:
患者口角向左歪斜,左侧额纹不明显,左眼未能完全闭合,左侧面部板滞,麻木,伸舌偏右,吹气左侧口角漏气,左耳后完骨处有疼痛感。
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纳食可,二便可既往史:
平素体健,有慢性胃炎史,左侧视神经衰弱致左视力差;无急慢性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脏病史,无按计划预防接种史。
过敏史: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xx: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面瘫面容,自主体位,无其他阳性体征。
脉诊:
脉细舌诊:
舌质淡红,苔薄白
辅助检查:无中医诊断:
面瘫病风寒外袭证
xx诊断:
面神经麻痹
治疗法:
完善xx,与穴位针灸治疗。
其他治疗:
给予针刺和热敏灸阳白、印堂、太阳、四白、鱼腰、下关、地仓、人中、承浆、翳风、合谷等穴位通经活络、温经补气等,静脉滴注疏血通、甲钴胺营养神经,面部推拿及热敷辅助治疗。
性别:男初诊□复诊□出生日期:1962.3.29发病气节:
大暑。
名中医工作室跟师医案记录 (17)
名中医工作室医案记录(跟师□独立□)患者姓名:性别:男出生日期:1958-12-06就诊日期:2019-05-05 初诊发病节气:立夏主诉:入睡困难10月余,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10个月前因配偶过世致情志不畅,逐渐出现入睡困难,时有彻夜不眠,未行系统治疗。
1周前因劳累致入睡困难加重,卧床2-3小时才可入睡。
今为求中医系统治疗,前来我科就诊,门诊以“不寐”收入院,现患者入睡困难,卧床2-3小时才可入睡,整夜睡眠时间2-3小时,时有彻夜不眠,晨起疲乏,偶感心慌,无恶寒发热,无自汗盗汗,无恶心呕吐,无耳鸣耳聋,纳可,二便调。
既往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及结核病史。
否认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
按计划免疫接种疫苗,接种后无不良反应。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
定向力、计算力、自知力、记忆力均正常。
情绪平稳,兴趣减低,精力减退,言语流利,语调平稳,回答切题,有疲乏感,无奇异动作,自我评价较好,反应正常,思维清楚,无自杀念头及行为,体重无明显变化。
辅助检查:PSQI:17分。
(本院)中医诊断:不寐:证候诊断:肝火扰心西医诊断:失眠症治法:疏肝泻火安神。
处方:针刺以养心安神为原则,取心经原穴神门调理心经经气,宁心安神,三阴交协调脾肾气机。
取肝俞、太冲以泻肝火。
针刺取穴如下:神门安眠百会印堂内关心俞肝俞四神聪中脘公孙太冲行间风池照海申脉三阴交中药拟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清泻肝胆实火;黄芩、栀子燥湿清热;生地、当归滋阴补血;柴胡疏畅肝胆之气;龙骨、牡蛎镇静安神。
整方如下:龙胆9g 黄芩9g 栀子9g 泽泻10g生地18g 车前子12g 柴胡6g 当归9g龙骨30g 牡蛎30g 甘草6g复诊:患者卧床1小时左右可入睡,多梦,整夜睡眠时间约4-5小时,晨起疲乏,纳可,二便调。
舌尖红,苔薄黄,脉弦。
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
定向力、计算力、自知力、记忆力均正常。
中医经验方现代临床应用——跟师李伟主任医师学习经验方治疗急性脑梗塞
中医经验方现代临床应用——跟师李伟主任医师学习经验方治疗急性脑梗塞急性脑梗塞在中老年中是常见病、多发病,本文总结阐述了名中医李伟主任医师治疗急性脑梗塞运用西医疗法联合伸筋祛瘀汤加减辅以针灸疗法的特色疗法。
标签:急性脑梗塞伸筋祛瘀汤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血管的突然狭窄或闭塞,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发生脑细胞水肿、坏死等。
在梗死灶周围存在着一个“缺血半暗带”,适时改善“半暗带”的血流灌注,阻断钙离子进入神经细胞,减轻内源性神经毒素对细胞的损害,就可能使神经细胞恢复正常。
急性脑梗塞在中老年中是常见病、多发病。
传统医学认为本病属于中风病,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其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指出脑为“元神之府”,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
病理因素为风、火、痰、气、瘀,其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中风轻者中经络,重者中脏腑,中脏腑的患者病情危重。
中经络可以辩证分为风痰入络证、风阳上扰证、阴虚风动证;中脏腑可以辨证分为闭证与脱证[1]。
跟随李伟主任医师临床实践以来,急性脑梗塞患者非常多见,现举一典型病例如下:患者蒋某,男,48岁,农民,2015年4月3日初诊。
右侧口角低垂、言语不利、头痛伴右侧肢体乏力6小时。
患者6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感右侧口角低垂、言语不利、头痛伴右侧肢体乏力,急来我院就诊,症见:言语不利,右侧口角低垂,右颊齿间存饭,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舌质暗红,苔腻,脉弦细数。
体检:T:36.5℃,BP:162/75mmHg,咀嚼动作右侧乏力,额纹对称存在,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左偏,鼓腮右侧漏气,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右侧肢体肌力Ⅳ级,肌张力可。
颅脑CT示:多发脑梗塞。
诊断: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阴虚风动,瘀血阻络证)西医诊断:1. 脑梗塞2.高血压病治疗方案:1. 口服尼莫地平30mg/次,3次/日;2. 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脉滴注,qd;3.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80mg静脉滴注,qd;4. 口服伸筋祛瘀汤(伸筋草15g,制首乌15g,白芍10g,山药10g,熟地10g,山茱萸6g,石斛10g,当归10g,川芎10g,全蝎4.5g,水蛭6g,地龙6g,蜈蚣3g,甘草3g,冰片0.1g(冲),白附子10g、僵蚕10 g,石菖蒲10g),3剂,水煎服,每日一剂;5. 针灸治疗:取穴地仓、颊车、曲池、尺泽、外关、合谷、丰隆、三阴交、太冲,得气后,应用上海华宜医用仪器厂制造的BT701-B型电麻仪,给予电刺激30min,频率40~60次/min。
跟师笔记之六拿几个医案说事儿
跟师笔记之六拿几个医案说事儿案一:2010年7月28日,马某,女,45岁。
主诉:慢性咽炎十余年。
近咽痒咳嗽,咽部异物感。
黄痰,纳可,大便调,眠可。
舌暗苔薄白脉细弦缓。
处方:生麻黄3 炒杏仁12 姜半夏9 僵蚕12 蝉衣9 桔梗12 射干15 浙贝母12 生甘草3五剂高建忠案二:2010年8月1日,王某,女,26岁。
主诉:声嘶近半年。
咽部异物感,痰粘。
舌淡红苔白脉细缓。
处方:生麻黄3 炒杏仁12 僵蚕12 蝉衣9 浙贝母12 桔梗12 生山楂12 射干12生甘草3四剂高建忠列位看官,不知道大家看出点什么问题没有?这是个什么方子,呵呵。
如果我说这是三拗汤加减,些许您可能还能接受。
可是如果我告诉您,这是一张很纯正地道的麻杏石甘汤,不知道您的心灵是否能承受住这样的视觉冲击?的确,这样理解这个方子,真的需要勇气。
欲知内情如何,且听我慢慢道来:高老师说:“中药是用性味治病的。
”麻杏石甘汤里面的三味药都有,唯独没有石膏。
石膏哪里去了?如果我们拿高老师的这句话来寻找答案,中药是用性味来治病的。
石膏虽然不在,那么石膏的性味在不在呢?《本经》说,石膏,辛、甘、寒。
看看我们案里面的方子,僵蚕、蝉衣味辛而上行。
以代麻杏石甘汤中石膏之辛;桔梗、射干味寒而清利。
以代麻杏石甘汤中石膏之寒。
这样说来,石膏的形虽然不在,但是石膏的神却赫然纸上。
仲景立方垂万世之法,有人说伤寒的113方实际上是仲景的113法。
不妨看看,仲景先师随便将麻黄汤中的桂枝拿出来,再放进去一味石膏。
寒温立变,一首辛温解表的方子马上变成了一首辛凉甘润(你说是辛凉宣散,我也没意见)的方子。
他这样做的目的莫非是想告诉我们:“你们看,我的这本书,方子里的药如果变一变的话,其乐无穷,其用也无穷呀!”(当然,张老没有这么直说,而是委婉的表达了这个意思。
因为他知道,这话要说给笨蛋听了,他的方子指不定变成什么凄惨的德行了)那么后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用药思维?说后世医家在不同的程度发展了伤寒论,甚至在不同的领域超越了伤寒论。
中医跟师医案记录
中医跟师医案记录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摆一摆我中医跟师的那些事儿。
你们晓得嘛,中医这行当,真的是越学越觉得深似海,尤其是跟着师傅看病,那简直就
是一场场生动的“现场直播”。
那天,师傅接诊了一个长期失眠的大姐,看着她那熊猫眼和一脸疲惫,我心里头也跟着不是滋味。
师傅望闻问切,一套流程下来,眉头紧锁,但
眼神里却透着股子坚定。
他轻声细语地问大姐:“你平时心头压力大不大哦?晚上睡不踏实是不是心头有啥子事情放不下?”大姐一听,眼泪花儿
都在眼眶里打转,连声说是。
师傅这才缓缓开了方子,一边写还一边给大
姐宽心:“莫急莫急,先把心头的石头放一放,这药吃了,慢慢就会好的。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中医不仅仅是治病,更是在治心。
还有一次,遇到一个风湿痛的老爷子,走起路来都一拐一拐的。
师傅
先是仔细检查了他的关节,然后又问了好多生活习惯上的问题。
我看到师
傅的眼神里充满了关怀,就像是在看自己的长辈一样。
他一边给老爷子按摩,一边教他些简单的自我保健方法,还反复叮嘱:“老人家,回去后记
得每天泡泡脚,水要热点,多活动活动关节,这病啊,三分治七分养。
”
老爷子听得连连点头,眼里满是感激。
每次跟师,我都能学到不少新东西,不仅仅是医术上的,更多的是师
傅对待病人的那份耐心和细心。
他常说:“中医啊,讲究的是天人合一,
看病得看人,不能光盯着病。
”这话我琢磨了好久,觉得真是说到点子上
了。
所以啊,朋友们,以后要是谁有个头疼脑热的,不妨也试试中医,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跟师实践录:下肢水肿
跟师实践录:下肢水肿防己医案此患者是一名67岁的男性,罹患双下肢水肿半年多,今年四五月份的时候来找我治疗,当时双下肢水肿,上不了楼梯,同时喘的也比较严重,我用了治疗心脏和治疗水肿的药,后来就好了,可以上二楼,患者还给我送了一面锦旗。
结果十一国庆节后,双下肢又开始水肿,他过来找我,说这次比上次加重了,原因是9月份的时候,他提了点儿狗粮,特别重,提完狗粮以后就犯了,一直到现在有一个来月了,还没好。
患者从事门卫工作,平时坐的时间比较长,最大的运动量就是上二楼打饭,这次治疗一诊时用的猪苓散合小柴胡,双下肢肿消退不明显,二诊猪苓汤,效果还是不好,后来又用了真武汤、八味肾气丸等,现在上二楼还可以,但就是脚肿消不下去。
没办法,只好建议他去上级医院看看,患者说他的医保卡已经没有钱了,想再吃几副中药,实在不行,过了元旦再去看,让我再给他想想办法。
实在没招了,只能硬着头皮请教师父,请师父指点一二。
师父建议开三合汤+葶劳大枣泄肺汤,先开三付,观察一下反应。
患者:宋某,男,67岁,双下肢间断浮肿6个月;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严重时不能上二楼,纳眠可,二便可;既往冠心病史;处方:三合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当归12g川芎10g白芍20g茯苓15g防己20g泽泻30g白术12g黄芪50g紫苏叶12g木瓜12g大腹皮12g葶苈子30g大枣15g 患者服上方一周后,双下肢完全消肿,疗效显著;因经济不宽裕,遂自行停药;过了半个月又肿了,原方继服一周,痊愈,疗效之好、速度之快令人惊喜。
(治疗前)(治疗后)张光按:下肢水肿用三合汤,是师父汲取河南中医药大学李发枝教授的经验,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师父又将此经验传授给众弟子,弟子们临床应用后,反馈疗效很好。
李发枝教授著作《李发枝方证辨证》原文如下:“这里所说的三合汤,是指《金匮要略》的当归芍药散、防己黄芪汤和后世的鸡鸣散三个方的合方。
当归芍药散、防己黄芪汤已述。
鸡鸣散出自宋·朱佐《朱氏集验方》,但该方的药物组成最早见于唐·王焘的《外台秘要》,如《外台秘要·脚气肿满方》“唐侍中疗脚气攻心,此方甚散肿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2月20日
复诊二:症状基本消失,饮食、睡眠佳。给予小儿推拿及穴位贴敷等非药物治疗 方法巩固治疗。
按 语:
幼儿卫外不固,风热袭表伤肺,或风寒外袭,风热内犯于肺,肺失宣降, 则流涕,肺气上逆则见咳嗽,邪热循经上壅搏结于咽喉,则见咽喉红肿,肺津因 之熏灼凝聚,熬炼成痰,壅阻气道,则喉间鸣响。治疗以疏风解热,宣肺止咳兼 利咽开音为基本原则。导师以桑菊饮加减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方中方中桑叶、菊 花甘凉轻清,疏散上焦风热,且桑叶善走肺络、清泻肺热为主药。辅以薄荷助桑、 菊疏散上焦之风热;杏仁、桔梗以宣肺止咳;加石膏、知母以清解气分之热;连 翘苦寒清热解毒,芦根甘寒清热生津止渴,共为佐药;陈皮、炒麦芽健脾消食, 且两者性温,缓解他药之寒凉;甘草调和诸药,且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作用, 为使药。方杏仁和桔梗二药相须为用,一宣一降,以复肺脏宣降功能而止咳,是 宣降肺气之常用组合;一以轻清宣散之品,疏散风热以清头目;一以苦辛宣降之 品,理气肃肺以止咳嗽,相辅相成,标本同治。
处方:
桑叶10g菊花10g桔梗6g连翘10g
杏仁10g薄荷6g芦根10g知母6g
石膏20g陈皮6g炒麦芽10g炙甘草3g
3剂1剂分6次1日3次水冲服
医嘱:避风寒,防复感,节饮食,多饮水。
复诊随访(不少于1次):
2018年12月16日
复诊一:患儿发热退,喑哑消失,咽喉红肿减轻,饮食、睡眠好转。
上方去:石膏、芦根
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评语(不少于100字):
本证由风温之邪外伤皮毛,上犯于肺,导致肺气不宣所致,治疗以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为主。本病病位在肺经,积极治疗多预后良好。因患儿年幼,抗力较弱, 病情变化较快,若咳嗽加重,有发展为肺炎喘嗽的可能,需密切观察。治疗方中 杏仁和桔梗二药相须为用,一宣一降,以复肺脏宣降功能而止咳;一以轻清宣散 之品,疏散风热以清头目;一以苦辛宣降之品,理气肃肺以止咳嗽,盖肺为清虚 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后期治以益气养阴,消肿止咳。此病案典型,分析 到位,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病案。
间哮鸣,伴声音嘶哑,稍流涕,微恶风,无喘息。自服橘贝合剂、美林、小儿柴 桂退热颗粒,效果不佳。发病以来患儿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差,二便可。
望、闻、切诊:舌质红,苔黄,指纹紫
理化辅助检查:血常规未见异常,支原体阴性
中医诊断:急喉喑(风热外袭型)
西医诊断:急性喉-支气管炎
治法:疏风解热 宣肺止咳 利咽开音
郑州市中医院院士工作站临床跟师医案科室:儿科考核月份:
1月
传承导师:
王晓燕
跟师弟子:
张佳林
患者姓名:张某
性别:男
出生日期:2018年10月
就诊日期:2018年12
月9日
复诊□:2次
发病节气:大雪
主诉:发热、咳嗽1周,加重伴声音嘶哑1天
病史:患儿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阵咳有痰,热峰39C,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