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管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doc
胶管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doc
胶管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控制⽅法doc(原创)夹布胶管胶管⽣产中常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夹布胶管按其成型⽅法可分为硬芯法、软芯法、⽆芯法三种,⽣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有所不同,现分述如下:硬芯法硬芯法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有:胶层厚薄不均,外层胶搭缝有痕迹及⽵节纹,胶管使⽤承压时易发⽣扭曲变形等。
胶层厚薄不均①内层胶挤出时偏芯②套芯棒时风量控制不当,管坯局部⿎⼤;③管坯套芯棒过程中途撤风;④芯棒不直及芯棒涂隔离剂偏少;⑤胶层搭头重叠过多;⑥挤出管坯尚未冷透即套棒。
采取措施:①严格控制内层胶的挤出⼯艺条件,将挤出机头⼝型调整好;②控制好⿎风量,不要中途撤风,⽽应随着芯棒不断套⼈管坯内⽽逐步减少进风量;③定期校直芯棒;④隔离剂要涂抹均匀;⑤调整外层胶出⽚宽度.使搭头重叠宽度不超过5mm;⑥挤出管坯必须充分冷却后(⼀般停放不少于2h)再套棒。
外层胶搭缝有痕迹及⽵节纹外层胶搭缝有痕迹及⽵节纹这种外观缺陷在含有氯丁檬胶的胶料中更易发⽣。
产⽣的主要原因:①⽔布缠卷压⼒不⾜及向管⾝施加压⼒不均,⼀边偏⼤⽽另⼀边偏⼩;②⽔布缠卷重叠宽度过⼩;③使⽤⽔布宽度过⼤;④胶料(⽚)太冷太硬或门尼粘度太⼤;④胶管硫化起点偏快。
采取措施:①缠⽔布时向管⾝施加⾜够且均匀的压⼒;②使⽤过的⽔布在再使⽤时应按⽔布原已形成的松紧边顺势使⽤;③应根据缠卷胶管外径的⼤⼩选⽤不同宽度的⽔布(外径在30mm 以下的胶管,使⽤⽔布的宽度不宜超过90mm),缠⽔布重叠宽度应为⽔布宽度的3/5—2/3;④检查准备使⽤的新⽔布,不应有紧边现象;⑤保持作业区环境温度在18℃以上;⑥控制胶⽚的停放时间在2⼀l2h内⽤完,不宜超过3天,含氯丁橡胶的胶⽚应注意尽快⽤完,否则需回炼重新出⽚,另外应注意氯丁橡胶⽣胶的存放期不能太长,超过存放期的氯丁橡胶不宜⽤于外层胶;⑦调整外层胶配⽅软化剂⽤量,增加塑性,并采⽤磺酰胺类后效性促进剂(如cz等),增加硫化初期胶料的流动性.3 胶管承压扭曲变形严重。
室外管线质量不良现象及防治措施
室外管线质量不良现象及防治措施引言本文旨在探讨室外管线质量不良现象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防治措施。
室外管线质量不良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安全事故以及设施损坏等严重后果。
因此,采取措施消除这些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室外管线质量不良现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室外管线质量不良现象:1. 管线泄漏:管道接头密封不当、管材质量不达标等原因导致管线泄漏。
2. 管道堵塞:管道内部积聚气体、泥沙等物质导致管道堵塞。
3. 管道腐蚀:长期暴露在恶劣环境中使管道发生腐蚀现象。
4. 管线破损:外部因素如施工不慎导致管线破损。
5. 不规范的施工:施工过程中存在使用劣质材料、操作不当等问题。
防治措施为了防止室外管线质量不良现象的发生,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1. 质量监管:建立完善的管线质量监管机制,确保管道的制造、安装和维护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 材料选择:优先选择耐腐蚀、耐高压的优质管材,并确保供应商提供的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3. 施工管理: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规范操作,合理安装和连接管道,避免破损和泄漏。
4. 定期检测:建立定期巡检制度,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对管道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
5. 紧急响应:建立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管线泄漏等安全事故,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总结室外管线质量不良现象对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通过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管机制、加强管线材料选择、施工管理和定期检测,合理应对紧急情况,我们可以预防和减少室外管线质量不良现象的发生。
保障室外管线安全和质量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
浅谈塑料管材质量的不合格原因及对策
浅谈塑料管材质量的不合格原因及对策发表时间:2018-07-19T10:35:07.4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作者:李杰文[导读] 摘要:作为我国建筑领域给排水项目的重要组成工具,塑料管材的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珠海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摘要:作为我国建筑领域给排水项目的重要组成工具,塑料管材的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塑料管材质量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简单概述,分析了硬聚氯乙烯排水管、大口径埋地管以及PVC给水管等质量问题;随后,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究了塑料管材的优化设计方案,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优化塑料管材的质量。
关键词:塑料管材;硬聚氯乙烯;性能检验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塑料管材生产和安装,尤其是塑料管材在施工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等方面越来越关注。
目前,国内塑料管材生产和制造企业生产的塑料管材形式和种类十分丰富。
如何在此种环境下,全面且深入地探究出塑料管材生产制造环节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其进行管理,成为了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塑料管材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一)硬聚氯乙烯排水管质量问题原因图1 硬聚氯乙烯排水管上图所示的即为硬聚氯乙烯排水管,硬聚氯乙烯排水管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塑料管材的拉伸强度无法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需求。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建筑项目当中,应用的塑料管材均为纯PVC-U的树脂挤压塑料管材。
通常情况下,此种塑料管材的最大拉伸强度可以达到55MPa。
然而,在实际的施工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有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施工成本,选择的塑料管材并没有达到理论要求的拉伸强度。
当PVC-U树脂挤压出塑料管材时,部分生产单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抢占市场先机,会在生产原料当中加入过多的填料,进而导致塑料管材的拉伸强度大大降低[1]。
探讨胶管生产中常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
探讨胶管生产中常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发表时间:2019-06-26T10:35:29.1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徐方伟[导读] 摘要:本文简述了胶管在我国质量管理研究现状,以及对胶管产品与生产工艺方法展开了探讨。
广州胶管厂有限公司摘要:本文简述了胶管在我国质量管理研究现状,以及对胶管产品与生产工艺方法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胶管质量;工艺;问题一、我国质量管理研究现状我国质量控制研究大概兴起于五十年代,我国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而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更是落后一大截,国内质量控制的研究范畴更倾向于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控制,而且是一直沿用前苏联在 40 至 60 年代所使用的一套以质量检验为主的质量控制体系,即百分比抽样方法。
一直到 80 至 90 年代初,我国成立质量管理协会的同时并施行计数抽样标准检查,于是我国的质量管理得到了空前的成长,并渐渐跨入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当前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中,虽然质量水平逐步上升中,但是市场上产品质量仍然良莠不齐,严重危害到消费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无论从国家经济角度还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角度来说,产品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绊脚石。
故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相继出台了新的质量法律和法则,之后我国产品质量管理逐渐踏入了法制的道路。
随着企业统一规范的质量认证体系的逐步建立,企业认证认可制度的逐步完善,所有的这些工作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而且还增强了我国产品在国际社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二、胶管产品与生产工艺(1)胶管产品介绍胶管是用以传输气体、液体或浆状物料的管状橡胶制品,普遍应用于各类机械设备中。
按胶管承压等级将其分为低压胶管(2MPa 以下)、中压胶管(2~7MPa)、高压胶管(7~32MPa)、超高压胶管(32MPa 以上)。
按照胶管结构一般将其划分为三层即内胶层、外胶层、骨架层。
橡胶制品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
橡胶制品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橡胶防喷霜和喷霜处理方案1、Luck R-638:适合二烯烃类橡胶和AEM、ACM橡胶;防止橡胶制品出现喷霜、喷彩和喷蓝等现象;对喷出物有较强的分解力和抑制效果。
建议客户做对比实验:0、1、2、3份,加与不加的效果;随用量增加,防喷霜效果是不是在提高,确定用量。
客户反馈效果比较佳:1.5-2PHR2、Luck R-658:适合各种橡胶、AEM、硅橡胶、EVA等产品,对于橡胶制品的泛白、喷彩和喷蓝有很好的处理;方法简单:浸泡、擦拭和过滤等。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稀释无水乙醇1-5倍。
浸泡时间:5-30分钟。
针对胶管内壁清洗不干净的泛白物质,有很好的处理方法。
最后用清水清洗一下。
凉干即可3、Luck H-118:分子量大,与橡胶的相容性比较好;高粘度,对橡胶的小分子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对橡胶的喷霜、喷蓝、喷彩有非常优良的抑制效果;对极性橡胶的耐油性能,有很好的帮助和提高。
★胶管满足国六标准,改善CPT&THV/NBR&ECO粘合的方案。
1、Luck DG-100:改善FKM与AEM、ECO的粘合。
胶管结构:FKM/ECO//ECO、FKM/AEM和THV/ECO2、Luck DC-500:改善HTV与NBR、ECO的粘合;改善FKM与AEM粘合;改善FKM与硅橡胶的粘合。
胶管结构:NBR/CPT/NBR/CSM和FKM/ECO/THV/ECO//ECO改善和提高橡胶制品粘合&屈扰疲劳的方案3、Luck R-618A:改善橡胶与非金属材料的粘合,提高产品耐屈扰疲劳性。
4、Luck R-618B:改善橡胶与金属材料的粘合,提高产品耐屈扰疲劳性。
★含卤素橡胶的粘辊解决方案1、Luck R-308:改善含卤素橡胶的粘辊性和挤出机头的打滑性;降低橡胶与金属之间的摩擦;避免注胶口对面的熔接痕和缺料情况。
提高橡胶表面的润滑性、易装配2、Luck R-316:防止含卤素橡胶焦烧和粘辊。
高压胶管损坏原因介绍及进行压力测试的标准-高压胶管
高压胶管损坏原因介绍及进行压力测试的标准—高压胶管本文来源:高压胶管高压胶管损坏的原因:1.制造质量差(1)高压胶管管壁的内外层均为耐油橡胶,中间为(2~4层)交叉编织钢丝或缠绕钢丝。
质量差的胶管会出现:胶管壁厚薄不均;钢丝编织过紧、过松或钢丝层数过少;胶管加压后变形量(伸长、缩短或弯曲的变形量)较大;外层胶气密性差导致钢丝锈蚀;内层胶密封性差而使高压油轻易地进入钢丝层;胶层与钢丝层黏着力不足。
上述情况都会使胶管地承受力降低,最终在管壁的薄弱处出现爆裂。
(2)胶管与接头装配时的扣压量和扣压速度选择不当,或接头的结构和、材质、尺寸选择不合理,都可导致胶管与接头压的过紧或过松,造成接头处早期损坏。
装配时,若扣压量过小,即接头与胶管间压得过松时,在油压的作用下胶管在使用初期便有可能从接头中脱出;若扣压量过大,则接头与胶管压得过紧,易导致胶管内层受到局部破坏,产生裂纹,高压油会从破裂处直接进入钢丝层,再沿钢丝间的缝隙窜到外套尾部喷出,或一直沿钢丝层窜到某处积聚起来,使外层胶产生鼓包甚至破裂。
胶管与接头在装配时,若扣压速度过快,容易造成对高压胶管进行压力测试的标准:压力测试,国家标准要求试验压力是工作压力的2倍,爆破压力一般是工作压力的3-4倍即为合格;简单的外观检验法:看外表看其截面的光亮度,亮度高的为上品,而且用指甲掐其胶质弹性好为佳。
胶管在移动或静止中,均不能过度弯曲,也不能在根部弯曲,至少要在其直径的1.5倍处开始弯曲;高压胶管移动到极端位置时不得拉得太紧,应比较松弛;尽量避免胶管的扭转变形;胶管尽可能远离热辐射构件,必要时装隔热板;应避免胶管外部损伤,如使用中同构件表面的长期摩擦等;油的粘度降低,容易引起泄漏,效率下降;润滑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的磨损;生成碳化物和淤碴;油液氧化加速油质恶化;油封、高压胶管过早老化等。
为了避免温度过高:不要长期过载;注意散热器散热片不要被油污染,以防尘土附着影响散热效果;保持足够的油量以利于油的循环散热。
常见胶管问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1)故障问题:软管内管非常硬,已经开裂。
原因分析:高温容易使内管的塑化剂析出,这是一种能使软管柔软可具有塑性的物质。
夹带气体的油液能使内管发生氧化。
发生在橡胶制品上的这种氧化反应能使其硬化。
氧气和高温,就会大大加速软管内管的硬化。
发生在内管内部的气蚀现象也有相同的作用。
2)故障问题:软管内部和外部都开裂,但弹性材料在室温下仍是柔软可挠曲的。
原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软管挠曲时的环境温度极低。
大多数标准软管的额定温度为-40度,有些AQP软管的额定温度是-49度,通常军用胶管的额定温度是-54度,有些热塑性软管的额定温度是-54度,聚四氟乙烯软管的额定温度是-73度。
3)故障问题:软管破裂,剥开外胶检查钢丝增强层发现,在软管的整个长度上有不规则的钢丝断裂。
原因分析:这表明软管处于高度频繁的压力波动。
SAE美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二层钢丝编织软管的冲击试验中要求在133%的推荐工作压力下达到200 000个循环。
SAE关于四层缠绕软管的冲击试验要求达到500 000个循环。
如果系统内的外推脉冲次数在较短的时间内超过100万次,最好选择缠绕增强层软管。
4)故障问题:软管破裂,但在整个软管长度上未显示有多处钢丝断裂。
软管可能不止一处破裂。
原因分析:这表明压力已超过软管最小的爆破强度。
建议使用强度更高的软管,或液压管路出现能引起异常高压条件的故障。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相信广大客户已经对高压胶管总成常见的一些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们希望广大客户在现实操作中能够细心按照流程来,来避免材料的不必要损坏,从而造成损失。
2)高压胶管总成故障形式和影响分析。
一、U型卡折断或脱落,高压胶管一头甩出发生形式:高压介质(乳化液)喷射。
危害性:突发性危险,容易造成人身伤害。
二、接头拔脱,胶管一头甩出发生形式:高压介质(乳化液)喷射危害性:突发性危险,容易造成人身伤害。
三、高压胶管爆破,碎物飞溅发生形式:高压介质(乳化液)喷射危害性:突发性危险,容易造成人身伤害。
胶管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doc
(原创)夹布胶管胶管生产中常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夹布胶管按其成型方法可分为硬芯法、软芯法、无芯法三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有所不同,现分述如下:1.1硬芯法硬芯法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有:胶层厚薄不均,外层胶搭缝有痕迹及竹节纹,胶管使用承压时易发生扭曲变形等。
1.1.1胶层厚薄不均①内层胶挤出时偏芯②套芯棒时风量控制不当,管坯局部鼓大;③管坯套芯棒过程中途撤风;④芯棒不直及芯棒涂隔离剂偏少;⑤胶层搭头重叠过多;⑥挤出管坯尚未冷透即套棒。
采取措施:①严格控制内层胶的挤出工艺条件,将挤出机头口型调整好;②控制好鼓风量,不要中途撤风,而应随着芯棒不断套人管坯内而逐步减少进风量;③定期校直芯棒;④隔离剂要涂抹均匀;⑤调整外层胶出片宽度.使搭头重叠宽度不超过5mm;⑥挤出管坯必须充分冷却后(一般停放不少于2h)再套棒。
1.1.2 外层胶搭缝有痕迹及竹节纹外层胶搭缝有痕迹及竹节纹这种外观缺陷在含有氯丁檬胶的胶料中更易发生。
产生的主要原因:①水布缠卷压力不足及向管身施加压力不均,一边偏大而另一边偏小;②水布缠卷重叠宽度过小;③使用水布宽度过大;④胶料(片)太冷太硬或门尼粘度太大;④胶管硫化起点偏快。
采取措施:①缠水布时向管身施加足够且均匀的压力;②使用过的水布在再使用时应按水布原已形成的松紧边顺势使用;③应根据缠卷胶管外径的大小选用不同宽度的水布(外径在30mm 以下的胶管,使用水布的宽度不宜超过90mm),缠水布重叠宽度应为水布宽度的3/5—2/3;④检查准备使用的新水布,不应有紧边现象;⑤保持作业区环境温度在18℃以上;⑥控制胶片的停放时间在2一l2h内用完,不宜超过3天,含氯丁橡胶的胶片应注意尽快用完,否则需回炼重新出片,另外应注意氯丁橡胶生胶的存放期不能太长,超过存放期的氯丁橡胶不宜用于外层胶;⑦调整外层胶配方软化剂用量,增加塑性,并采用磺酰胺类后效性促进剂(如cz等),增加硫化初期胶料的流动性.3 胶管承压扭曲变形严重。
胶管内胶压出常见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3
外径不均
4
1. 车速太快 2. 原料中水分、挥发物多 3. 热炼时夹入空气 起泡与海绵 4. 机头温度过高 5.返回胶水分太多 1.未调整均匀 2.嘴型变形不圆 3.较大管芯因重力作用导致偏心 4.后芯使用太久压紧部位全部变形, 压出时会松动 5.压紧螺丝失效 6.牵引速度和压出速度不一致 1.后芯过大 2.管芯上隔离剂太多打滑 3.管芯局部较小 4.接头处未捏紧导致有膨胀或空气进 入 5.胶料膨胀率过大 1.杂质引起 2.嘴型变形 3.热炼不足或分散不均匀
5
偏心
6
空壳
7
条痕裂口
1
麻面
2
1.焦烧 2.配合剂分散不均匀 表面有颗粒 3.NBR等胶料密炼或过滤温度太高 4.掺炼胶未中有熟粒 5.胶料中混入杂质 1.前后嘴型不配套 2.后芯过小 3.嘴型变形不圆 4.牵引速度不均匀 5.管芯进入速度不均匀 6.胶料预热不均或返回胶未掺炼均匀 7.管芯外径不均匀 8.前后嘴距离太远,胶料进入后芯 9.后芯螺丝松动
1.加强冷却,调整焦烧时间 2.改善炼胶工艺 3.降低密炼或过滤温度 4.不使用有熟粒的胶未 5.过滤并加强胶料存放管理 1.选用配套嘴型 2.后芯应比管芯打0,5mm左右 3.修理嘴型或换用新的 4.使牵引速度和压出速度一致 5.使送芯速度和压出速度一致 6.延长热炼时间 7.淘汰外径不均的管芯 8.换用较长的后芯或将前嘴向后退 9.换新的后芯 1. 调慢车速 2. 加强原材料检验 3. 改进热炼操作 4. 冷却机头 5.适当延长热炼或提高辊温 1.调整均匀后压出 2.更换新的嘴型或修改 3.压出机头前后装上托轮 4.将变形部位重新车过或更换新的 5.换压紧螺丝或检查螺纹 6.使牵引速度和压出速度一致 1.后芯应比管芯打0,5mm左右 2.涂隔离剂时要适量 3.淘汰不均匀管芯 4.压出时将每条接头处捏紧 5.降低含胶率或抽真空 1.松开口型,让杂质排出 2.修改嘴型 3.延长热炼时间或改善胶料分散
胶管质量管理规定
软管组合件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软管组合件的产品质量,减少质量损失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所指产品质量管理包括进料检验的质量管理、工序过程的质量管理、完工检验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点管理规定、成品入库质量管理、以及区域划分的规定.第二章:质量管理制度第三条质量损失管理规定凡软管组合件出货前,因设计、计划、投料、加工而造成返修、报废的损失费用在1000元以内的,由相关责任部门承担15%,1000元以上承担10~15%,其中所罚款项要落实责任者,直接管理领导附有连带责任.凡是内外部质量损失,部门领导在收到质量通报后必须落实责任者并于二日内将落实结果书面送交质管处,否则,部门主要领导人负管理责任.第四条让步接受率的质量控制规定当软管组合件的外购件或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轻微不合格不影响性能和安全或在外观上有轻微缺陷,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可以让步接收,但让步接收必须控制在2%以内,每超过1%,对责任人罚款200元.第五条原材料采购质量管理制度1、为确保采购产品符合工艺要求, 供应处应根据供方提供产品质量控制、履约能力,编制合格供方名录,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在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合格供方,不能随意更改,否则每出现一次扣罚供应负责人100元.2、当合格供方在供货中出现质量问题时供应处应采取与供方沟通、停止其供货、索赔、取消合格供方资格等措施,以保证采购的产品持续符合要求,否则每出现一次扣罚供应负责人100元.3、采购的原材料,由采购人员负责向合格供方索取质量检验记录,交技术部门验证,首次供货时需提供相关产品执行标准,供货过程中出现标准更换,应及时提供新标准.否则每出现一次缺项,扣罚供应负责人100元.4、软管组合件零部件、原材料到货后,供应处填写送检单通知检验员,由检验员根据外购件检验规程参照标准进行入厂检验或验证,经检验合格后,保管员方可办理验收入库,否则每出现一次失误扣罚保管员100元.5、仓库验收人员负责对所进原材料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原材料名称、规格型号进行自检,发现厂家更换、名称不符等一律不得验收入库,否则每出现一次扣罚仓库验收人员100元.6、仓库保管员负责入库原材料的标识及维护,标识必须牢固、清晰、准确,以便识别和追溯,否则每出现一次标识不清或无标识,扣罚保管员100元.7、经检验或验证确定为不合格的原材料,供应处要及时退货并填写退货记录,否则每次扣罚采购负责人100元.第六条工序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软管组合件的过程检验,实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专检.检验员应及时检查,严禁压检、错检,漏检.加强下料、剥胶、套装、扣压、试压过程的质量控制:软管下料、剥胶工序、扣压工序必须做首件,要有相关的首件记录,检验人员要进行巡检,并且做好记录.没有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做首件和记录的,每次罚款100元.1、对错、漏检而造成的损失每次扣责任者100~500元.2、凡办理让步单尚未同意之前而流入下道工序则扣车间主任100元.3、凡零件完工后不经检查流入下道工序,则车间主任100元.4、凡发现质量问题不进行处理的,一经发现,立即下岗.5、过程检验中开出的返工单,必须将零件、材料、工时、工序、责任者等情况填齐,并于每周一交支架检验科.质管处不定期的进行抽查. 逾期不交者罚款100-200元.6、严禁擅自更改技术文件、返工单、检验记录、入库单等质量文件,一经发现,给予责任人100-200元罚款.第七条质量控制点管理规定扣压工序为软管组合件生产的质量控制点.为了加强对此的质量控制特制定本规定.1、扣压前操作人员应对所用接头,胶管的规格,型号,尺寸,进行检查确认,同一规格扣压完成时应进行尾件检查确认,否则扣罚操作、检验人员各50元.2、本车间质量控制点为扣压工序.指定专人扣压,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车间可安排业务熟练的人员作为替补,但必须经培训合格否则每发现一次扣罚操作人员50元.3、扣压时,操作人应严格按扣压尺寸表控制扣压量大小,根据实际尺寸需调整胶管总成扣压量时,必须通知技术部门确认,扣压过程中要注意检验模块是否松动、错位、接头位置位移等情况及时调整,否则每出现一次失误扣罚操作人员50元.4、扣压过程中如出现异常现象歪头、异响等,应停止扣压,检查胶管、接头及装配情况,查明原因后再行扣压,以减少损失保证扣压质量,否则每出现一次失误扣罚操作、检验员各50元.5、扣完后的总成管按压力试验依据表的规定要求进行试压,操作人、检验员应认真检查试压情况,是否有漏液等异常现象,并做好记录,试压后应认真清理总成管芯卫生,由检验员签字确认,否则每出现一次失误扣罚检验员50元.第八条完工检验制度软管组合件扣压完成后,要进行完工检,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每一根胶管要进进行验证压力试验,验证压力合格后,方可通知检验人员进行抽检.如果发现没有全检,对该批软管组合件要重新进行检验,并对责任人罚款200元.第九条成品出入库质量管理制度1、保管员应对入库的胶管进行外包装检验,查看盘卷捆扎外包装是否整齐,合格证标注是否完整,否则每出现一次失误扣罚保管员50元.2、胶管总成必须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并有检验员签字确认.未经检验私自出具合格证明的,责任检验员罚款500元,未经检验私自接受入库的,责任保管员罚款500元.3、保管员应对入库胶管进行标识,标明规格、数量、入库日期分类摆放,每垛胶管码放高度,以最底层胶管不被压变形为准,并且摆放整齐,否则每出现一次失误扣罚保管员100元.4、软管应远离热源、强光储存,不得于油脂、酸碱等物质放在一起,并防止啮齿动物的侵害,对产品适当的保护,否则每出现一次失误扣罚保管员100元.5、成品胶管和胶管总成出库时,保管员应按先入先出的原则,核对出库单据、材料定额后发放 ,否则每出现一次失误扣罚保管员100元.第十条区域划分管理规定为了更好的保证软管组合件的质量,必须对区域进行划分.划分为不合格区、合格品区、待检区、半成品区.如未对其划分的每次罚责任人200元.凡经判定报废的零件、成品、半成品立即放置隔离区,每周定期由责任部门送交废品库;如另作它用工装、闷头等必须办理手续,否则扣责任部门200元.高压胶管车间质量考核办法一、目的为了加强软管组合件的质量管理,提高执行力度特制定本考核办法.二、范围适用于软管组合件生产有关的人和部门三、职责1、质管处负责组织人员对质量负责人、高压胶管车间、检验科、技术科、工艺科进行质量考核,并收集证据.试生产期间每月考核一次,正常生产之后每季度考核一次.2、高压胶管车间、质检科、技术科、工艺科负责配合质管处的考核,提供相关的证据.3、检验科在日常的质量管理当中要对高压胶管车间质量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程序第一步准备.质管处质量考核人员要提前做好准备,熟悉考核的内容,选择适宜的考核方法.第二步通知. 质管处要提前1天通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领导必须在场,接受考核.如果有其它原因不能在场的,须提前通知质管处,由质管处另行安排.第三步现场考核.根据考核办法对高压胶管车间、检验科、工艺科进行考核.第四步考核结果评价.第五步不合格的纠正.第六步不合格的纠正措施的验证.五、考核内容A 高压胶管车间1、凡在一个月内发生两起重大质量事故损失均在5000元以上的或一起10000元以上的质量事故的责任人进行离岗培训;凡玩忽职守,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重大质量损失或造成极坏影响者,一经发现给予下岗处理.2、生产指挥错误.因生产指挥错误,影响了软管组合件的生产质量的,对责任人罚款500元.情节严重的调离岗位.3、材料混杂或发错.每次事故罚责任人200元,情节严重的对责任人调离岗位.4、管理不善或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每次罚责任人200元,情节严重的调离工作岗位.5、操作者工作不负责所造成的质量事故全部由操作者本人负责.6、质量目标考核a 每月工序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每少1%对车间主任罚款100元,低于90%的,调离工作岗位.b 产品出厂合格率100%.每少1%对车间主任罚款100元,低于95%的,调离工作岗位.7、因管理混乱不重视质量,工序完工不交检造成的质量事故,有车间主任全部承担.9、因包装不好,运输和保管中包装箱损坏造成的质量事故,操作工承担70%,检验员承担30%;如未交检,则操作工负全部责任.10、因设备大修人员工作不负责任,未维修好就交付使用造成的质量事故,由维修人员承担70%,检验员承担30%;11、因操作员对设备使用保管不当造成设备故障而出的质量事故,由操作员负全部责任.车间主任附有连带责任视情节进行处罚.12、明知设备有故障停用,如操作员擅自自动用造成的质量事故,由操作员全部负责;如管理员错误指挥造成的质量事故,由指挥者负70%责任,操作规程员负30%责任,如操作员事先提出异议未被接受,由指挥者负全部责任.13、质量控制点的考核按照质量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现场考核.14、没有按照质量管理制度生产软管组合件的,视情节处以50-1000元罚款.B 检验科1、每出现一次漏检、错检罚责任人100元,情节严重的调离工作岗位.质检处科长负有连带责任每次罚款50元.2、未能及时的处理和反馈质量问题的,每次处罚责任人100元.检验科科长负有连带责任每次罚款50元.3、检验员首检错误造成质量事故,由检验员负60%责任,操作者负70%责任.检验科长负有连带责任每次罚款50元.4、零件完工检后发现质量不合格,或下道工序发现上道工序不合格而造成事故者,检验员和操作员负一半责任.检验科科长负有连带责任每次罚款50元.5、检验中未巡检或巡检错误造成质量事故,检验员负责制30%操作者负70%责任.检验科科长负有连带责任每次罚款50元.6、量具和仪表不合格检验员仍使用,如造成的质量事故由有关检验员负全部责任.检验科科长负有连带责任每次罚款50元.7、胶管出厂后每出现一次客户投诉罚检验人员200元,检验科长100元.检验科科长负有连带责任每次罚款50元.8、质量控制点的考核按照质量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现场考核.C 技术科1、由于图纸包括工装、二类工具设备等技术文件标准错误造成的质量事故:图纸尺寸差错:设计和尺寸标注的错误,设计人员承担70%,审核人员承担30%.抄写错误,由描图员承担70%,校对承担30%.每月出现2次问题的人员,必须做出检讨.2、技术文件与标准和实际不相符的,对责任人罚款100元,限期整改.3、技术文件未按照程序进行审批的,对责任人罚款100元.4、技术人员每月至少2次对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没少一次处罚责任人100元.D 工艺科1、出现差错:经首检发现,其质量责任由工艺员承担90%.操作者承担10%.如工艺出现差错虽经首检未发现和防止,其质量责任由工艺承担70%.检查员承担20%,操作者承担10%.如操作员发现错误,提出异议未被接受,操作员不承担责任.工艺设计者承担60%,审核者承担30%,会签者承担10%;每月出现错误2次以上的人员必须作出检讨.2、工装制造不合格、检验时误判为合格,由此造成的质量事故,工艺科承担50%责任,参加验证的检验员承担10%,工装使用部门承担20%责任、参加验证的技术科人员承担20%.如验证不合格,制造工装经济损失由制造部门全部承担.3、对胶管工序未设置质量控制点的或未能制定出控制质量控制点的工艺的,处罚责任人200元,并限期整改.4、工艺人员每月至少一次对软管组合件的下料、切割、剥胶、套装、扣压、试压工序进行工艺符合性的检查.未进行的对责任人处罚100元.质管处组织相关人员并结合岗位职责对以上进行质量考核,如果在平时的工作中已对此质量责任进行处罚的,本次不重复进行处罚.考核完毕后,要对本次的考核结果进行评价.不合格的项目,要求责任部门进行整改,并验证,合格后备案.。
乳胶管生产过程常见问题及解决
乳胶管生产过程常见问题及解决
1. 乳胶管出现异味:可能是原料或添加剂质量不合格。
解决方法是检查原料和添加剂质量,并更换不合格的原料或添加剂。
2. 乳胶管外观不平整:可能是模具加工不精确或注塑工艺不正确。
解决方法是重新加工模具,调整注塑工艺。
3. 乳胶管容易破裂:可能是乳胶管原料质量不合格或加工工艺不正确。
解决方法是更换质量合格的原料,调整加工工艺。
4. 乳胶管硬度不合适:可能是原料配方不正确或加工工艺不当。
解决方法是重新调整原料配方,优化加工工艺。
5. 乳胶管黏性过大:可能是原料中胶粘剂含量过高或加工温度不合适。
解决方法是减少胶粘剂含量或调整加工温度。
6. 乳胶管表面粘连:可能是注塑模具表面存在油污或残留物。
解决方法是及时清洁模具表面,并保持干净。
7. 乳胶管尺寸偏差较大:可能是模具尺寸不准确或生产设备不稳定。
解决方法是检查模具尺寸是否准确,调整设备稳定性。
8. 乳胶管颜色不均匀:可能是原料颜色分散不均或加工温度不一致。
解决方法是优化原料分散性,调整加工温度均匀性。
9. 乳胶管强度不够:可能是原料中添加剂不足或加工工艺不当。
解决方法是增加加工中所需添加剂的用量,优化加工工艺。
10. 乳胶管易老化:可能是原料中抗老化剂含量不足或贮存条件不合适。
解决方法是增加抗老化剂用量,调整贮存条件。
钢丝编织胶管外胶层脱落原因
钢丝编织胶管外胶层脱落原因
钢丝编织胶管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管道,它由内胶层、钢丝纤维编织层和外胶层构成。
外胶层脱落是指外层胶皮与编织层以及内层胶皮分离,造成管道出现裂缝和漏水等问题。
外胶层脱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良的原材料质量是导致外胶层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胶管外胶层通常使用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如果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者添加剂配比不当,会导致外胶层黏性不足,不能很好地粘合编织层和内层胶皮,从而引起脱落。
其次,不适当的工艺操作也会导致外胶层脱落。
生产过程中,如果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设置不当,或者材料层压不均匀,都会导致外胶层与编织层、内胶层之间的粘合强度不够,从而出现脱落的现象。
此外,使用环境的变化也会使外胶层脱落。
钢丝编织胶管通常用于输送各种介质,如水、油、气体等。
在一些特殊的工业场所,环境温度、化学物质的腐蚀等因素可能会对外胶层产生损害,使其失去粘合力,从而导致脱落。
最后,长时间使用和频繁弯曲也会导致外胶层脱落。
胶管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遭受物理力的挤压和拉伸,经过多次扭曲和弯曲,外胶层容易出现疲劳现象,使其失去原有的弹性和粘合能力,导致脱落。
综上所述,钢丝编织胶管外胶层脱落的原因包括原材料质量问题、工艺操作不当、使用环境变化以及长时间使用和频繁弯曲等因素。
为了避免外胶层脱落,我们应该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合理调整生产工艺参数,避免使用过程中的过度力度和过度弯曲,以及定期维护和检查管道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管道,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中冷胶管容易破原因分析整改措施
中冷胶管容易破原因分析整改措施随着经济发展,高压胶管、胶管配件等胶管产品成为日常工业常见使用的配件之一,但是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种种问题,尤其是高压胶管在高压的工作状态下能否正常运行,胶管配件是否会发生冲击破裂的现象,这就要求高压胶管和胶管配件在符合检验要求的同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
高压胶管应满足以下指标要求:爆破压力应达到工作压力的2.5倍;测试压力需要达到工作压力的1.5倍,并保持该压力2分钟以上而不会损坏;脉冲压力应在零至工作压力范围内,对50000个压力脉冲无损害。
由于高压清洗机目前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并且高压软管的工作条件相对差,因此在购买高压软管时须注意质量,以避免不必要的事故。
高压胶管撞击破裂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如下:
1、软管增强层没有生锈,但会出现不规则的断线现象。
如果软管破裂,请剥去外橡胶层,并检查增强层是否生锈,但在增强层的长度方向上有不规则的断线,主要原因是软管受到高频冲击。
2、外力作用或系统过载,高压软管断裂较大或即将断裂,可以采用接骨法。
3、胶管破裂,破口附近编织钢丝生锈。
若高压油管破裂,剥去外胶层检查破口附近编织、缠绕钢丝有生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外胶层潮湿或腐蚀性物质的作用,削弱了胶管强度,致使高压时破裂。
橡胶软管生产质量分析报告
橡胶软管生产质量分析报告标题:橡胶软管生产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橡胶软管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广泛应用于液体和气体传输领域。
为了确保橡胶软管的质量,本报告对某企业生产的橡胶软管进行了质量分析,旨在提供合理的生产控制和质量改进建议。
二、质量问题描述经过对某企业生产的橡胶软管进行抽样检验和质量数据分析,发现以下质量问题存在较为普遍的情况:1. 外观缺陷:存在橡胶外表面瑕疵、气泡、皱折等问题。
2. 强度不足:在使用过程中,橡胶软管易断裂或发生漏气现象。
3. 寿命短:橡胶软管寿命较短,容易老化变质。
三、原因分析1. 生产工艺不完善:生产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机器设备老化等问题,导致外观缺陷和强度不足。
2. 原材料质量不稳定:某些批次的原材料质量不达标,导致软管的强度和寿命下降。
3. 设备维护不及时:生产设备长期未经维护,导致设备性能和产品质量的下降。
四、改进措施针对上述质量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以提高橡胶软管的生产质量:1. 优化生产工艺:对生产流程进行改进,确保每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同时更新老化的机器设备。
2. 严格原材料检验: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每批原材料到货后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确保质量稳定。
3.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和可靠性。
4. 强化质量管控: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到产品检验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
5. 提高员工培训: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细节的掌握,降低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五、质量监控为了确保橡胶软管生产质量的长期可持续性,建议以下质量监控措施:1. 建立产品质量档案:对每一批次的橡胶软管进行质量参数记录和产品样本保存,以备查证。
2. 建立质量反馈机制:建立与客户的反馈沟通渠道,及时收集和解决质量问题。
3. 定期质量检验:每隔一段时间对橡胶软管进行抽样检验,监控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建立质量绩效评估体系:通过设立质量绩效考核指标,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和推动质量改进工作。
胶管跳塞 原因
胶管跳塞原因胶管跳塞,这事儿就像你正哼着小曲儿赶路,突然被一块石头绊倒一样让人懊恼。
那胶管好好的,怎么就跳塞了呢?这其中的原因啊,就像一团乱麻,得慢慢梳理。
你看啊,胶管内部的压力不均衡就很容易导致跳塞。
这就好比一群人在一个小房间里,如果大家都挤在一边,另一边就空了,力量不平衡了,房间里就乱套了。
胶管里的液体或者气体也是一样,要是在某个地方压力突然变大或者变小,那塞子可不就像个受了惊的小兔子一样,一下子就跳起来了。
比如说,胶管连接的两个容器,一个里面的东西满得快要溢出来,另一个却只有一点点,那这压力差就会搞得胶管里的塞子不得安宁,它能不跳吗?再讲讲这胶管本身的质量问题。
要是胶管的材质不过关,就像一个人身体很虚弱一样,禁不起一点折腾。
胶管要是薄得像纸一样,或者有一些小裂缝,那它在正常工作的时候,就很容易出岔子。
这就好比你穿着一件破了洞的衣服,风一吹就呼呼地往里灌,根本没法好好保暖。
胶管的薄弱之处在受到哪怕一点点外力或者内部压力变化的时候,就可能让塞子像个脱缰的野马一样蹦出去。
你说气人不?还有啊,胶管的安装方式也很关键。
要是安装的时候歪歪扭扭的,就像一个人走路姿势不对,迟早得摔跟头。
如果胶管没有安装平整,有弯曲或者扭曲的地方,那里面的东西流动起来就不顺畅,就像河水在弯弯曲曲、满是石头的河道里流淌一样,磕磕绊绊的。
这样一来,内部的压力就会变得很奇怪,塞子就好像被无形的手推了一把,然后就跳出来了。
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外部环境有时候也会捣乱。
比如说温度的变化,热胀冷缩大家都知道吧。
胶管在温度变化很大的时候,就像一个会变形的小怪物。
要是突然变冷,胶管收缩了,里面的东西被挤得紧紧的,压力就变大了;要是突然变热,胶管膨胀了,可能就把塞子给挤出去了,这塞子多无辜啊,被环境这么捉弄。
这就像我们人在忽冷忽热的天气里容易生病一样,胶管在恶劣的温度环境下也容易出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胶管里面有杂质。
这杂质就像一群不速之客,在胶管这个小世界里横冲直撞。
空调胶管爆裂的原因及预防
空调胶管爆裂的原因及预防摘要:现代社会经济在市场经济结构体系的完善促进下得到了显著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空调已经成为冬天和夏天必须的家用电器。
同时,在各种大型工业机器设备、各型号的车辆以及商场等公共区域都广泛应用空调。
但是,空调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胶管爆裂故障,影响其正常使用。
本文主要根据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空调出现胶管爆裂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空调;胶管爆裂;原因及预防措施空调在生活和各项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在家庭和工作中使用空调,可以通过其制冷作用减少夏天的闷热,减少冬天的寒冷。
在工程作业中应用可以有效避免机器烧毁,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空调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空调的正常使用,从而造成机器损坏,影响施工进度。
胶管破裂是空调经常出现的故障之一,发生胶管破裂现象时需要根据故障出现的原因作出相应的调整,以达到预防的效果。
1空调的应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空调属于家庭安装的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空调,以及车辆制冷制热空调。
这种类型的空调能够保障人们正常生活和出行,并且在近些年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
另一种空调主要用于大型工程作业的机器设备中,机器长时间工作会造成内部各部件之间的势能增大,从而导致内部压力过大,所以零件温度随之增加,机器温度过大容易造成机器零部件烧毁,损坏机器,缩短其使用年限。
机器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应用工程作业的工作效率,影响其施工进度,对工程承包企业产生不利影响[1]。
为机器降温的空调由于其工作环境、工作时长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也随之升高,因此,此类空调需要得到合理的维修保养,才能让空调移机机器的使用寿命竟可能的正常,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空调胶管爆裂的原因及胶管爆裂的后果空调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制冷或制热效果不明显,工作噪声大等现象这可能是由于空调胶管破裂导致,造成因素也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以下针对空调胶管破裂的产生原因作出了一些分析:2.1空调工作环境恶劣导致胶管破裂由于工作环境较恶劣导致的胶管破裂一般出现在工业范畴内,某些工程开展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经常出现降雨、地面凹凸不平、空气潮湿、气候过冷或过热等因素都是造成机器内部空调胶管破裂的主要因素。
胶管内胶压出常见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5
偏心
6
空壳
7
条痕裂口
3
外径不均
4
1. 车速太快 2. 原料中水分、挥发物多 3. 热炼时夹入空气 起泡与海绵 4. 机头温度过高 5.返回胶水分太多 1.未调整均匀 2.嘴型变形不圆 3.较大管芯因重力作用导致偏心 4.后芯使用太久压紧部位全部变形, 压出时会松动 5.压紧螺丝失效 6.牵引速度和压出速度不一致 1.后芯过大 2.管芯上隔离剂太多打滑 3.管芯局部较小 4.接头处未捏紧导致有膨胀或空气进 入 5.胶料膨胀率过大 1.杂质引起 2.嘴型变形 3.热炼不足或分散不均匀胶内胶压出常见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编号 质量问题
1. 状 2. 3. 4. 匀 5.
形成原因
温度低,表面呈粗细不匀或麻面 焦烧 牵引运输带速度慢于压出速度 胶料预热不均或返回胶未掺炼均 压出速度过快,使表面出现皱纹 1. 2. 3. 4. 5.
解决措施
提高机头温度 加强冷却,调整焦烧时间 提高牵引速度 延长热炼时间 调整螺杆转速
1.加强冷却,调整焦烧时间 2.改善炼胶工艺 3.降低密炼或过滤温度 4.不使用有熟粒的胶未 5.过滤并加强胶料存放管理 1.选用配套嘴型 2.后芯应比管芯打0,5mm左右 3.修理嘴型或换用新的 4.使牵引速度和压出速度一致 5.使送芯速度和压出速度一致 6.延长热炼时间 7.淘汰外径不均的管芯 8.换用较长的后芯或将前嘴向后退 9.换新的后芯 1. 调慢车速 2. 加强原材料检验 3. 改进热炼操作 4. 冷却机头 5.适当延长热炼或提高辊温 1.调整均匀后压出 2.更换新的嘴型或修改 3.压出机头前后装上托轮 4.将变形部位重新车过或更换新的 5.换压紧螺丝或检查螺纹 6.使牵引速度和压出速度一致 1.后芯应比管芯打0,5mm左右 2.涂隔离剂时要适量 3.淘汰不均匀管芯 4.压出时将每条接头处捏紧 5.降低含胶率或抽真空 1.松开口型,让杂质排出 2.修改嘴型 3.延长热炼时间或改善胶料分散
塑料管材质量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
塑料管材质量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摘要:由于市场竞争、生产技术滞后、生产原材料不足、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一些存在质量问题的塑料管材流入建筑市场,严重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
合理分析引起建筑工程塑料管材质量不合格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实践应用研究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塑料管材;质量不合格;0引言建筑工程中常规的镀锌钢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腐蚀、生锈、结垢、堵塞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建筑结构功能的正常发挥。
同时,随着绿色节能建筑建设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以塑代钢”作为重要的环保政策在建筑工程中发挥非常良好的作用。
硬聚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交联聚乙烯、聚丁烯等塑料管材,其具有高质长寿命(使用寿命50~100年)等优点,在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天然气系统、供暖系统、供配电系统等系统中得到广泛使用。
然而,建筑工程建设规模和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加上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加强,生产厂商一方面相互拼命压价抢占市场,一方面不惜损害管材生产质量,降低制造标准,使得流向建筑市场的各类塑料管材在质量上存在问题,给建筑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1建筑工程塑料管材常见的质量问题1.1硬聚氯乙烯PVC-U排水管1.1.1管材拉伸强度不合格拉伸强度不够是建筑工程中塑料管材常见的质量问题。
用纯PVC-U树脂挤压出的塑料管材,其拉伸强度通常可以达到55MPa,但实践工程应用检测中发现很多管材拉伸强度远低于理论拉伸强度值,甚至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40MPa,影响管材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从实践检测数据结果和相关案例分析表明:PVC-U排水管拉伸强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在PVC-U树脂挤压出塑料管材的生产过程中,厂商为了抢占市场降低成本而在生产原材料中加入过多填料引起。
有的生产企业在PVC-U挤出管材工艺中,按照每100份树脂添加超过100份填料进行生产,严重降低PVC-U管的拉伸强度。
甚至有些厂商,过分增加填料比例,导致PVC-U管材的测试拉伸强度值仅有20MPa,严重扰乱塑料管材市场的质量和价格环境。
钢丝缠绕胶管常见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缠绕波纹度大
1.钢丝层均匀胶管外径不均2.钢丝层不均匀外径也不均
1.A包胶外径不均B胶料分散不均导致膨胀不均C水布张力不均2.A缠绕口型选择过大B缠绕有赶管现象C缠绕密度太大
1.A改善包外胶工艺B提高胶料分散度C调整水布张力2.A选择合适的缠绕口型B提高内胶挺性或冷冻内胶C缠绕密度要合理
6
散口炸头
9
缠绕管缩口
1.缠绕管头部内径小于芯棒内径
1.预定型效果差
2.放线张力过大
1.严格检验预定型结果
2.控制放线张力
9.芯杆表面抛光
4
管体扭曲变形
1.试压前扭曲变形2.试压后扭曲变形
1.A.放线张力不均匀B.锭子头或缠绕机磨损严重,导致放线行走不畅或大盘抖动C.中胶太薄或包覆不均匀D.缠绕时内管旋转2.锭子放线张力不均匀、缠绕机大盘抖动
1.A调整放线张力B更换锭子或维修设备C加厚两层钢丝中间胶厚或改善上中胶片方式D避免内管旋转2.调整锭子放线张力,维修设备
钢丝缠绕胶管常见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编号
质量题
具体症状
存在的原因
解决措施
1
缠绕管离层
1.胶料整批离层2.整批离层,钢丝层黑色或黄色3.离层部位外胶无明显流动现象4.有油污,擦掉油污钢丝显黄色5.钢丝呈现红色6.有水分钢丝层黑色7.整批不良同样配方检验抽出力小8.钢丝层呈现黄色,且在硫化鼓外面的比较厉害9.一侧离层,而另一侧却粘合良好10.水布上面有胶11.离层处标识扭曲12.管头一段外胶离层13.管头一段内胶离层
1.配方设计问题2.原材料水分高或白碳黑比表面小活性低3.胶烧4.钢丝层有油污5.钢丝层生锈6.钢丝层进水7.钢丝表面镀层含量与配方不匹配8.过硫9.水布张力不均匀10.外胶和水布太粘11.包外胶空壳、口型芯型选配不当12.包外胶进水或包水布未包紧导致硫化时蒸汽进入13.缠绕后头未包紧钢丝层收缩或硫化时蒸汽进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夹布胶管胶管生产中常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
夹布胶管按其成型方法可分为硬芯法、软芯法、无芯法三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有所不同,现分述如下:
硬芯法
硬芯法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有:胶层厚薄不均,外层胶搭缝有痕迹及竹节纹,胶管使用承压时易发生扭曲变形等。
胶层厚薄不均
①内层胶挤出时偏芯
②套芯棒时风量控制不当,管坯局部鼓大;
③管坯套芯棒过程中途撤风;
④芯棒不直及芯棒涂隔离剂偏少;
⑤胶层搭头重叠过多;
⑥挤出管坯尚未冷透即套棒。
采取措施:
①严格控制内层胶的挤出工艺条件,将挤出机头口型调整好;
②控制好鼓风量,不要中途撤风,而应随着芯棒不断套人管坯内而逐步减少进风
量;
③定期校直芯棒;
④隔离剂要涂抹均匀;
⑤调整外层胶出片宽度.使搭头重叠宽度不超过5mm;
⑥挤出管坯必须充分冷却后(一般停放不少于2h)再套棒。
外层胶搭缝有痕迹及竹节纹
外层胶搭缝有痕迹及竹节纹这种外观缺陷在含有氯丁檬胶的胶料中更易发生。
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水布缠卷压力不足及向管身施加压力不均,一边偏大而另一边偏小;
②水布缠卷重叠宽度过小;
③使用水布宽度过大;
④胶料(片)太冷太硬或门尼粘度太大;
④胶管硫化起点偏快。
采取措施:
①缠水布时向管身施加足够且均匀的压力;
②使用过的水布在再使用时应按水布原已形成的松紧边顺势使用;
③应根据缠卷胶管外径的大小选用不同宽度的水布(外径在30mm 以下的胶管,
使用水布的宽度不宜超过90mm),缠水布重叠宽度应为水布宽度的3/5—2/3;
④检查准备使用的新水布,不应有紧边现象;
⑤保持作业区环境温度在18℃以上;
⑥控制胶片的停放时间在2一l2h内用完,不宜超过3天,含氯丁橡胶的胶片应注
意尽快用完,否则需回炼重新出片,另外应注意氯丁橡胶生胶的存放期不能太长,超过
存放期的氯丁橡胶不宜用于外层胶;
⑦调整外层胶配方软化剂用量,增加塑性,并采用磺酰胺类后效性促进剂(如cz
等),增加硫化初期胶料的流动性.
3 胶管承压扭曲变形严重。
胶管承压扭曲变形严重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织物本身结构所引起,45度的裁断角度,在承压时经纬线受力及伸长不一致;
②裁断角度误差大,裁断后的胶布搭接不平行;
③管坯内径偏大,套棒后相互贴台不紧,缠水布施加外压引起管体扭动;
④隔离剂用量过多,管坯受力时与芯棒问打滑发生扭转。
①严格控制裁断角度及搭接工艺;
②掌握内层胶挤出内径与芯棒外径基本一致,调整好套芯棒的鼓风量,使管坯内壁
紧包在芯棒上;
③掌握好隔离剂浓度和用量;
④缠水布方式不宜从一端缠向另一端.而要采取从胶管中部分别向两端缠的方法;
⑤有条件的工厂可采用回转式缠水布机作业,但应注意对不同外径胶管及时调整水
布施加在胶管上的缠卷力。
2 软芯法
软芯法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胶芯的使用寿命较短,使产品成本增加。
为了提高胶芯的使用寿命,主要从改进配方着手,可采用丁腈橡胶、丁基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制造胶芯。
但用丁基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制造胶芯,规格精度较难掌握,而采用丁腈橡胶较方便,
且材料易得。
丁腈橡胶的硫化体系可采用无硫或低硫高促硫化体系。
例如,硫黄0.3—0.5份,促进剂TT 3—3.5份,含胶率保持在百分之40-50。
3 无芯法
无芯夹布胶管生产工艺的主要问题为制品硫化时容易鼓泡脱层(尤其是用丁腈、氯丁等合成橡胶制造的有特殊性能的胶管)、内径失圆、内管壁粗糙和外层胶色泽欠佳等。
3.1 硫化时管体鼓泡脱层
硫化时管体鼓泡脱层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管体无水布加压,胶帆布内的水分及胶料内的水分在硫化过程中汽化:
②成型卷贴胶布搭头缝隙处及外层胶挤出过程中管体内窝藏的水分与空气在硫化
加热时汽化膨胀;
③胶布存放时问过长及胶布本身自粘性差,管坯与胶布粘合性差
④胶布及管坯粘有油污杂物,内外层胶有砂眼;
⑤硫化前胶管封头不严.导致蒸汽和热水从胶管两端窜人;
⑥外层胶挤出口型尺寸偏大,导致外层胶脱空;
⑦各部件胶料的硫化速度配合不当。
采取措施:
①控制配合剂及加工帆布的含水率在1.5 以下;
②调整好三辊成型机的辊距,使胶布卷贴受压均匀,调节好输入管坯的内压,开始
时充人较少量空气,胶布缠卷圈后应加大管体内压力到0.1—0.2Mpa;
③控制胶布的存放时间.喷霜胶布不宜使用;
④外层胶挤出前应薄挤选砂;
⑤严格成型工艺,防止产生胶布褶子及毛边,避免油污粉尘等杂物污染半成品;
⑥选择好外层胶挤出口型,避免外层胶与管身脱空,外层胶采用真空挤出;
严格管端封头工艺,外层胶不得有砂眼;
⑧调整各部件的硫化速度使之基本同步硫化,在工艺操作安全的前提下.各部件有
较快的硫化起点,对天然橡胶、丁苯橡胶并用的胶料可以采用噻唑类促进剂与秋兰姆类
促进剂并用?不宜采用磺酰胺类后效性促进剂;
⑨采用水煮硫化工艺时?必须保证每条胶管内腔都充满水,如用直接蒸汽硫化,可采
用“提压降温”硫化工艺,即硫化开始,快速升压(1min内)至0.35—0.4MPa?硫化罐
温136— 138℃,6- 8min后,闭汽输入0.5MPa压缩空气,2—4min后闭风,自送风起15min后再进汽,直到硫化完毕;
⑩有特殊性能要求的胶管不采用此法成型硫化。
1.3.2 内径失圆:
由于胶管没有模具成型硫化,内径失圆不可避免,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使失圆程度减
轻:
合理设计内层胶配方,少用液体软化剂,而采用固体软化剂如沥青、固体古马隆树
脂等使管坯挺硬,受压不易变形;
②内层胶厚度在成本允许的前提下适当加大(以适当降低含胶率作成本补偿);
③外层胶挤出后胶管要紧密排放并尽快进行硫化;
④采用直接蒸汽硫化时,内径25mm 以下胶管叠放在硫化盘内层数不宜超过3层,内径32mm胶管叠放不宜超过2层,内径38mm 以上胶管失圆严重,最好不采用此硫化工艺, 水煮硫化虽不受此限,但应避免用于生产大口径胶管。
有的生产厂曾对大口径胶管
( 32—76mm)进行过无芯成型直接蒸汽分压硫化试验,对解决鼓泡脱层和内径失圆问题
获得较好的效果。
其方法为:采用两端均可开盖的硫化罐,罐体上除有正常的进汽管路和排汽管路外,
在罐两端各增设软连接的进汽管和排汽管,成型好的胶管被放置在硫化车的台板上,台
板两端放有可通蒸汽的多插头管件,将各胶管两端分别插入各自的插头内,用夹具固定
好,然后将硫化车选入罐内,分别将多插头总管与软连接汽管接牢,关闭硫化罐,先从
一端软连接汽管向胶管内输入蒸汽,然后再向硫化罐送人蒸汽,在胶管内气压较罐内气
压高0.02一O.03MPa下进行硫化。
罐内及胶管内的冷凝水需及时排放。
硫化完毕,
保持压差同时排汽,并在罐内喷淋冷水降温,开罐后各卸去软连接管,拉出硫化车卸掉
夹具,取出胶管切头检查。
1.3.3 管壁粗糙
8 n+ n. h) ]' ^+ h) _& g- t; t橡胶技术论坛,橡胶技术咨询,橡胶人才,特种橡胶,中国橡胶论坛,橡胶配方,橡胶招聘,橡胶企业名录管壁粗糙主要是由于没有成型加
压模具以及胶料热炼不均、挤出温度偏低所致,胶料中含有再生胶亦是原因之一, 故除加强挤出工艺操作外,内外层胶配方最好不用或少用再生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