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中
七擒孟获的故事
七擒孟获的故事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稳定南方,平定南蛮叛乱,多次出兵南征。
其中,七擒孟获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孟获原是南蛮的首领,他聪明机智,善于用兵,曾多次袭扰蜀汉边境,给蜀汉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为了解决南蛮问题,诸葛亮决定亲自率军南征。
第一次出征,诸葛亮设伏擒获孟获,但孟获却被其部下所救,逃回南蛮。
第二次出征,孟获主动前来归降,诸葛亮见他忏悔态度诚恳,便放他回归南蛮。
然而,孟获再次反叛,再次给蜀汉带来了麻烦。
第三次出征,诸葛亮再次设伏擒获孟获,这一次他将孟获软禁在军营内,对他进行了善待和开导。
在诸葛亮的言传身教下,孟获渐渐明白了自己的过错,也对蜀汉产生了敬畏之心。
第四次出征,孟获主动前来归降,并主动带领南蛮部队协助蜀汉平定南方。
诸葛亮见孟获真心悔过,便放他回归南蛮。
第五次出征,孟获再次反叛,诸葛亮对他失望之余,也对他的聪明才智感到惋惜。
他决定再次出兵,将孟获彻底擒获。
第六次出征,诸葛亮再次设伏擒获孟获,这一次他将孟获软禁在军营内,对他进行了善待和开导。
在诸葛亮的言传身教下,孟获渐渐明白了自己的过错,也对蜀汉产生了敬畏之心。
第七次出征,孟获主动前来归降,并主动带领南蛮部队协助蜀汉平定南方。
诸葛亮见孟获真心悔过,便放他回归南蛮。
通过七次出征,七擒孟获的故事告诉我们,善待敌人,开导敌人,让敌人明白自己的过错,是一种更高尚的胜利。
这也是诸葛亮智慧和胸怀的体现,他没有因为孟获的多次背叛而对他绝望,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胸怀感化了孟获,最终让他彻底改变了态度,成为了蜀汉的忠实盟友。
七擒孟获的故事,不仅展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智慧和胸怀,也告诉我们善待敌人,开导敌人,让敌人明白自己的过错,是一种更高尚的胜利。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_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概括_历史故事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_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概括七擒孟获的故事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蜀汉先主刘备在永安病势越来越重。
他把诸葛亮从成都召到永安,嘱咐后事。
他对诸葛亮说:“您的才能比曹丕高出十倍,一定能够把国家治理好。
我的孩子阿斗(太子刘禅的小名),您认为可以辅助,就辅助他;如果不行,您就自己来做一国之主吧。
”诸葛亮流着眼泪,哽咽着说:“我怎敢不尽心竭力,报答陛下,一直到死!”刘备把小儿子刘永叫到身边,叮嘱他说:“我死之后,你们兄弟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丞相。
”刘备死后,诸葛亮回到成都,扶助刘禅即了帝位,历史上称为蜀汉后主。
刘禅即位后,朝廷上的事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来决定。
诸葛亮兢兢业业,治理国家,想使蜀汉兴盛起来。
没料到南中地区(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雨、贵州一带)几个郡倒先闹起来了。
益州郡有个豪强雍闿(音kǎi),听说刘备死去,就杀死了益州太守,发动叛变。
他一面投靠东吴,一面又拉拢了南中地区一个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叫他去联络西南一些部族起来反抗蜀汉。
经过雍闿的煽动,牂柯(音zāngkē,在今贵州遵义一带)太守朱褒、越巂(今四川西昌县东南,巂音xī)部族酋长高定,也都响应雍闿。
这样一来,蜀汉差不多丢了一半土地,怎么不叫诸葛亮着急呢?可是,当时蜀汉刚遭到猇亭大败和先主死亡,顾不上出兵。
诸葛亮一面派人和东吴重新讲和,稳住了这一头;一面奖励生产,兴修水利,积蓄粮食,训练兵马。
过了两年,局面稳定了,诸葛亮决定发兵南征。
公元220xx年三月,诸葛亮率领大军出发。
诸葛亮好友马良的弟弟、参军马谡(音sù)送诸葛亮出城,一直送了几十里地。
临别的时候,诸葛亮握住马谡的手,诚恳地说:“我们相处好几年了。
今天临别,您有什么好主意告诉我吗?”马谡说:“南中的人依仗地形险要,离开都城又远,早就不服管了。
《孟获七擒》的历史典故
《孟获七擒》的历史典故七擒孟获的故事是公元225年,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孟获造反,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求救,采取攻心策略。
他七次活捉孟获,七次归还,使他对蜀汉深信不疑,百依百顺。
以下是边肖分享的历史典故,相信你有兴趣!七擒孟获的历史典故蜀汉的创始人刘备在永安病得越来越重。
他把诸葛亮从成都叫到永安,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事。
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比曹丕高十倍,一定能治理好国家。
我的孩子阿逗(刘玉鑫陈的昵称),如果你认为你能帮助,就帮助他;如果不是,你自己可以当一个国家的元首。
”诸葛亮哽咽着说:“我怎么敢不拼尽全力报答陛下,至死不渝!”刘备把小儿子柳永叫到身边,对他说:“我死后,你的兄弟们要像尊敬父亲一样尊敬丞相。
”刘备死后,诸葛亮回到成都,帮助刘禅成为财富,在历史上被称为已故的蜀汉之主。
刘禅即位后,朝廷的大事小事都由诸葛亮决定。
诸葛亮努力治国,想让蜀汉繁荣昌盛。
没想到中南部地区的几个县(现在四川省大渡河以南,余云、贵州周边)先闹事。
益州县有个强人路镛。
听说刘备死了,就杀了益州太守,发动兵变。
他在吴栋避难时,向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领袖孟获求爱,并让他与西南地区的一些部落联系起来,共同对抗蜀汉。
在路镛的鼓动下,祖克(今贵州遵义)太守朱宝、岳逵(今四川西昌县东南)部落首领都响应了路镛。
结果,蜀汉失去了几乎一半的土地。
诸葛亮为什么不着急?然而,当时蜀汉刚刚被小婷打败并去世,所以他不能参加派遣部队。
诸葛亮再次派人与东吴媾和,稳定了这一结局;在奖励生产、兴修水利、节约粮食、训练军马的同时。
过了两年,局势稳定,诸葛亮决定出兵南下。
公元225年3月,诸葛亮率领大军出发。
诸葛亮的好朋友马良的弟弟马谡参军了,就把诸葛亮送出城外几十里。
临行时,诸葛亮拉着马谡的手,诚恳地说:“我们在一起几年了。
今天我走了,你有什么好主意告诉我吗?”马谡说:“南方人靠地形,远离都城,早就失控了。
即使我们用军队征服他们,我们将来也会制造麻烦。
听说打仗主要是攻心,攻城是次要的。
七擒孟获的故事简介
七擒孟获的故事简介
七擒孟获,是中国历史上蜀汉丞相诸葛亮七次出兵南中(今四川、重庆一带)征讨南蛮王孟获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而且也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故事之一。
孟获原是南蛮地区的一个部落首领,他率领南蛮人多次侵扰蜀地,给蜀汉的边境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解决这
一问题,决定亲自率军出征南中。
第一次出征,诸葛亮派遣姜维率军前去,但未能成功擒获孟获。
第二次出征,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但依然未能擒获孟获。
第三次
出征,诸葛亮再次亲自率军,这一次他成功擒获了孟获。
然而,诸
葛亮并没有杀死孟获,而是宽待他,给予了他自由。
然而,孟获并没有感激诸葛亮的宽容,而是再次叛变,继续对
蜀地进行侵扰。
于是,诸葛亮不得不再次出兵南中,第四次出征,
第五次出征,第六次出征,都未能擒获孟获。
直到第七次出征,诸
葛亮终于成功擒获了孟获,并将他带回蜀地。
在蜀地,诸葛亮没有杀死孟获,而是对他进行了善待和宽容。
孟获在蜀地渐渐改邪归正,最终成为了诸葛亮的臣子,为蜀汉效力,为蜀汉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贡献。
七擒孟获的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睿智的军事指挥和宽大的胸怀。
他七次出征南中,七次擒获孟获,但七次都没有杀死他,而是给予
了他宽容和机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宽容与仁爱可以化解敌意,
让敌人成为朋友,也展现了诸葛亮高超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政治智慧。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一,被后人传颂,成为
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之一。
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个故事中
汲取智慧,学习宽容与仁爱的伟大力量。
七擒孟获的故事
七擒孟获的故事七擒孟获诸葛亮比将军们看得远。
他说:“南中的叛乱是要平的,可现在不行。
”为什么呐?诸葛亮认为蜀国这几年不断地打仗,内部很空虚,力量比魏国和东吴都差远了,应该好好恢复元气。
他把大伙儿的气压下去,一心一意地整理内部的事务。
他制定了官职和各种法律,让大家严格执行,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还大大地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屯积粮食。
过了不久,果然人心安定了,军队也比以前强盛了。
诸葛亮又着手执行“东联孙权,北拒曹魏”的策略,派人会见孙权,商谈两家重新和好的事。
孙权当然也愿意。
这一来,两家又象赤壁之战那时候一样好起来了。
公元225 年,诸葛亮听说魏文帝曹丕亲自去攻打东吴,大败而归。
他知道魏国一时没有力量到西边来,就亲自带了军队,往南中平定叛乱。
临走的时候,参军马谡[sù]给诸葛亮送行。
诸葛亮虚心向他请教仗怎么打。
马谡说:“南中地势险要,人口又杂,光靠武力征讨,很难平定,今天压下去了,明天又会叛变。
您以后想出师北伐,就要解除这个后顾之忧。
我看攻心是上策,攻城是下策;兵战不如心战,最好能叫他们心服口服。
”诸葛亮挺佩服马谡的远见,说:“你说到我的心眼儿上了,我一定这么办。
”蜀国的军队很顺利地攻下了益州郡和牂牁、越巂,杀了叛乱的首领雍闿、高定、朱褒。
将士们都以为可以撤兵回去了。
没想到南方部族的首领孟获招集了雍闿他们的散兵,打着保卫家乡的旗号,起来反抗蜀军。
孟获身材高大,能吃苦耐劳,待人还挺慷慨。
在这一带,不管彝人、汉人都愿意听他的话。
孟获领头起来反抗蜀军,跟雍闿他们就不一样了,光靠武力不行。
诸葛亮觉着非用点儿心思不可。
孟获也有他的短处,打仗光靠人多,不会用计。
他一瞧见蜀军就带着人马直冲上去,还真地把蜀兵吓跑了。
孟获他们追过去,不知怎么的中了埋伏,被逮住了。
孟获心里想:“这下完了。
要死就死吧,怕什么!”他被带到诸葛亮面前。
诸葛亮亲自给他把绑绳解开,好言好语劝他归顺。
孟获哪儿肯呐?他直楞楞地说:“要杀就杀,少说废话!”诸葛亮也不生气,陪着孟获到自己的军营里一边走,一面看。
七擒孟获成语故事
七擒孟获成语故事
七擒孟获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的一个典故,体现了诸葛亮善于运用智慧和平衡各方势力的外交手段。
故事发生在公元234年,刘备去世后,南蛮地区局势动荡,诸葛亮为了稳定南蛮,决定亲自南征。
孟获是南蛮地区的一位首领,拥有强大的实力。
诸葛亮希望通过擒获孟获,使他心悦诚服地归顺蜀汉,从而达到稳定南蛮的目的。
于是,诸葛亮率领蜀军向南征伐,途中经历了一系列艰苦的战斗。
在战斗中,诸葛亮采用了欲擒故纵的策略,故意放开孟获,让他放松警惕,充分暴露,然后再将他捉住。
经过七次擒获和释放,孟获终于被诸葛亮的智慧和诚意所感动,心悦诚服地归顺了蜀汉。
此后,诸葛亮任命孟获为南蛮地区的掌管者,使南蛮地区得到了安定。
七擒孟获这个典故传达了智慧和勇气的价值,同时也展示了诸葛亮善于化解纷争、平衡势力的外交才能。
这个故事在后世广泛流传,成为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
七擒孟获的故事
七擒孟获的故事七擒孟获,是中国历史上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南蛮反复叛乱的首领孟获进行七次擒拿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展现了诸葛亮智谋高超、胆识过人的形象,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典型的智擒战例。
孟获是蜀汉南蛮地区的一个部落首领,他多次反叛蜀汉,给蜀汉的统治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稳定南蛮地区,诸葛亮多次出兵南征,最终成功地将孟获收服。
第一次擒孟获,诸葛亮派遣魏延、关平等人出兵,孟获被擒获。
但由于蜀汉军队的军纪不严,孟获趁机逃跑,逃回南蛮地区,再次发动叛乱。
第二次擒孟获,诸葛亮派遣赵云、马谡等人出兵,孟获再次被擒获。
但是,由于蜀汉军队的军纪依然不严,孟获再次逃跑,逃回南蛮地区,再次发动叛乱。
第三次擒孟获,诸葛亮派遣姜维、马岱等人出兵,孟获再次被擒获。
这一次,诸葛亮下令加强对孟获的戒备,并严格监视孟获。
但是,由于蜀汉军队的军纪依然不严,孟获再次逃跑,逃回南蛮地区,再次发动叛乱。
第四次擒孟获,诸葛亮派遣黄忠、张苞等人出兵,孟获再次被擒获。
这一次,诸葛亮下令加强对孟获的戒备,并严格监视孟获。
同时,诸葛亮派遣文官向南蛮地区宣传蜀汉的政策,争取南蛮人民的支持。
在蜀汉军队的军纪得到改善的同时,孟获也被蜀汉的政策所感化,决定归附蜀汉。
然而,由于南蛮地区的其他部落首领的干扰,孟获最终又再次发动叛乱。
第五次擒孟获,诸葛亮派遣赵云、马谡等人出兵,孟获再次被擒获。
这一次,诸葛亮下令加强对孟获的戒备,并严格监视孟获。
同时,诸葛亮派遣文官向南蛮地区宣传蜀汉的政策,争取南蛮人民的支持。
在蜀汉军队的军纪得到改善的同时,孟获也被蜀汉的政策所感化,决定归附蜀汉。
这一次,南蛮地区的其他部落首领也被蜀汉的政策所感化,纷纷归附蜀汉,南蛮地区的叛乱得到了平息。
第六次擒孟获,诸葛亮派遣姜维、马岱等人出兵,孟获再次被擒获。
这一次,孟获对蜀汉的政策感到满意,决定彻底归附蜀汉,并帮助蜀汉巩固南蛮地区的统治。
南蛮地区的叛乱得到了最终的平息。
第七次擒孟获,诸葛亮派遣黄忠、张苞等人出兵,孟获再次被擒获。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典故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典故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兵入南蛮。
而此时南蛮内部刚经历内讧,高定军事政变杀了前首领拥护孟获称王。
诸葛亮派马忠和李恢兵分两路攻打南蛮,自己率军击败高定主力部队,杀了叛军高定。
孟获退回益州郡。
五月,蜀兵渡过沪水,进入云南,于孟获交战,生擒孟获。
首次抓住孟获,诸葛亮好酒好肉招待,并且故意让孟获观看蜀军军队实力,孟获看了并不服。
诸葛亮就放他回去。
之后却找来孟获副将,称孟获把罪名全部怪在他身上。
副将十分生气,诸葛亮故意把他也放了。
副将回去后,心中愤愤不平,就把孟获绑了送至蜀营。
孟获第二次被抓,心里更是不服,诸葛亮再次放他回去。
这次孟获回去也想出一计谋,其弟孟优假装来蜀营投降。
诸葛亮识破其计,故意灌醉孟优。
等到孟获来劫营的时候,再次被诸葛亮擒住。
这第三次擒拿孟获,孟获仍不服气,认为不过是遭人暗算被计谋陷害,并不臣服。
诸葛亮仍然放孟获回去。
第四次孟获以为诸葛亮独自出来堪察地形,带兵欲偷袭诸葛亮时候,又中计被抓。
第四次孟获部下感恩诸葛亮宽厚,竟然灌醉孟获,亲自把孟获送至诸葛亮军营。
第五次被抓的`孟获仍然是觉得被内贼陷害,于是诸葛亮又放回孟获。
如此反复几番,孟获并不臣服,最后孟获投奔木鹿大王还有乌戈国国王,两个大王虽然兵力强势却仍然被诸葛亮打败,孟获最后终于下跪起誓,永不反叛,效忠蜀国。
至此,几次三番和南蛮征战,终于收复南蛮人心,保障了以后蜀国南境安宁。
两军交战必有死伤,为此南征回师途上,诸葛亮还命士兵制作了一种食用馒头来祭奠死去的冤魂。
诸葛亮出战之前曾有部下阻止,称南蛮险恶之地,不宜一国丞相出师,以防意外。
可是诸葛亮擅长外交权术,人心连结,当时诸葛亮就已有征服南蛮免除后患之心。
在南蛮境内,诸葛亮闻之孟获在当地破有人心,于是想到制服孟获,以其来统领南蛮效忠蜀国。
于是便有了诸葛亮南征七擒七放孟获的典故。
康熙帝刚与沙皇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安定了中国北部与东北部的边疆后,又遇到西部蒙古族部落的首领噶尔丹反叛的挑战。
七擒孟获的故事概括
七擒孟获的故事概括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稳定南方局势,决定派遣关羽去征讨南蛮王孟获。
孟获原本是刘备的部下,后来因为误入蜀国而被俘虏,但诸葛亮却看中了他的勇猛和智谋,决定利用他来稳定南蛮地区。
于是,诸葛亮派遣了关羽去征讨孟获,七次擒获孟获,最终将其收服,为蜀汉稳定了南方局势。
第一次擒获孟获,关羽大军攻打孟获的部落,孟获被迫投降。
诸葛亮见到孟获后,对他进行了宽大的态度,让他感到了诸葛亮的仁义之心。
第二次擒获孟获,孟获趁乱逃跑,关羽派出追兵将其擒获,孟获再次被俘。
第三次擒获孟获,孟获假意归降,关羽心存疑虑,派人暗中监视,果然发现孟获有叛意,于是再次将其擒获。
第四次擒获孟获,孟获趁关羽出征之机,再次叛变,关羽得知后亲自率兵将其擒获。
第五次擒获孟获,孟获趁关羽出征巴西之机,再次叛变,关羽得知后亲自率兵将其擒获。
第六次擒获孟获,孟获趁关羽出征南中之机,再次叛变,关羽得知后亲自率兵将其擒获。
第七次擒获孟获,孟获趁关羽出征益州之机,再次叛变,关羽得知后亲自率兵将其擒获。
孟获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关羽谢罪,愿意归顺蜀汉。
最终,孟获在诸葛亮的宽大和关羽的严厉下,彻底放下了叛逆的心思,成为了蜀汉的忠实臣子,为蜀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仁义和严厉并重,才能收服敌人,稳定局势。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就来看看下面的故事吧》下面的故事就是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七擒孟获孟获是蜀汉建宁郡(今云南曲靖)人,是当地彝族的首领,刘备死后,与雍闾起兵反蜀公元225年3月,诸葛亮亲自率兵南下平叛,结果很快就击败了雍闾的武装,雍闽也在战斗中被斩雍闾死后,孟获收拾了雍阊的残部,继续与蜀汉大军周旋诸葛亮知道,孟获在当地土著中很有威望,如能将其收服,那将对稳定南方的混乱局面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于是诸葛亮决定对孟获展开"攻心战",他下令士兵与孟获交战时一定要设法活捉他,而且不得对他无礼过了没多久,孟获果然在一次战斗中被抓获了诸葛亮很客气地接待了他,并带他去参观蜀军所布的营阵,他见孟获东张西望,一脸好奇的神态,便笑眯眯地问他:“你看这样布阵如何?"孟获被俘后本来很惶恐,现在见诸葛亮满面春风,全无敌意,便不客气地答道:"以前不知贵军虚实,所以吃了败仗现在有幸看到了贵军的营阵,觉得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如能放我回去,下次一定能打败贵军!”诸葛亮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了一番,也不辩驳,便挥挥手让手下人将孟获放了回去过了没多少日子,孟获率兵袭击蜀军,又一次兵败被俘,但他对诸葛亮表示自己兵败另有客观原因,他心里仍不服气,诸葛亮便再次将他放了回去。
孟获被释放以后,逃回自己部落,重整旗鼓,再次进攻蜀军但是他本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第三次又乖乖地被活捉了。
诸葛亮劝他,见孟获还是不服,又放了他。
像这样又放又捉,一次又一次,一直把孟获捉了七次。
到了孟获第七次被捉的时候,诸葛亮还要再放孟获却不愿意走了他流着眼泪说:"丞相七擒七纵,待我可说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底里敬服从今以后,不敢再反了"孟获回去以后,还说服各部落全部投降,南中地区就重新归蜀汉控制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命令孟获和各部落的首领照旧管理他们原来的地区有人对诸葛亮说:"我们好不容易征服了南中,为什么不派官吏来,反倒仍旧让这些头领管呢?"诸葛亮说:"我们派官吏来,没有好处,只有不方便因为派官吏,就得留兵留下大批兵士,粮食接济不上,叫他们吃什么再说,刚刚打过仗,难免死伤了一些人,如果我们留下官吏统治,一定会发生祸患现在我们不派官吏,既不要留军队,又不需要运军粮让各部落自己管理,汉人和各部落相安无事,岂不更好?"大家听了诸葛亮这番话,都钦佩他想得周到。
七擒七纵的历史典故
七擒七纵的历史典故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
正值大功告成预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击败的散兵来攻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猛,意志顽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敬佩他,因此决断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猛,但不擅长用兵。
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潜伏圈被擒。
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
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
孟获不服这次失败,高傲地加以拒绝。
诸葛亮也不牵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之后特意问他:“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孟获观看得很认真,他发觉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他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所以我被击败了,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假如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诸葛亮也不作说明,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
他料定盂获今晚准来偷营,当即布置好潜伏。
孟获回去后,得意忘形地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状况也已经看清晰,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当天夜里,孟获选择了五百名刀斧手,静静地摸进蜀军大营,什么阻挡也没有。
孟获暗暗兴奋,以为胜利在即,不料蜀军伏兵四起,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
他带领全部人马退到沪水南岸,只守不攻。
蜀兵到了沪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
”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装渡河,但到了河心一遇到对岸射来的箭马上退回来,随后再去渡河;一面将大军分成两路,绕到上游和下游的狭窄处,渡过河去包围孟获据守的上城。
后来,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旧不服气。
诸葛亮还是不杀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
将士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他对孟获大慈爱宽大了,诸葛亮向大家说明说:“我军要彻底平定南方,需要重用孟获这样的人。
七擒孟获的故事
七擒孟获的故事七擒孟获,是中国古代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南征时所进行的一次著名的军事行动。
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25年至公元前234年之间,当时蜀汉政权正处在与东吴和魏国的三国鼎立局面中。
而孟获,则是南方少数民族首领,他曾多次侵扰蜀汉边境,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诸葛亮决定亲自出征,平息南方的叛乱。
诸葛亮在出征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他派出谋士姜维等人在后方巩固防线,然后亲自率领大军南下。
在途中,他接连降服了几个蛮族首领,最终来到了孟获的领地。
孟获听说蜀汉大军来犯,非常恐惧,于是派人前来投降。
但诸葛亮并不轻信,他派出了魏延等将领,前去接收孟获的投降。
魏延在接收孟获的途中,却发现孟获的态度十分狡猾,并没有真心投降的意思。
于是,他果断地将孟获擒获,带回了蜀汉的大军中。
诸葛亮见到孟获后,对他表示宽大的态度,希望他能够诚心改过,为蜀汉效力。
然而,孟获却在心中暗自耿耿于怀,他暗中策划着叛变的阴谋。
不久之后,孟获趁着蜀汉大军疏于防备之际,再次发动叛乱,企图逃跑。
但是,他的计划被诸葛亮及时发现,最终被重新擒获。
诸葛亮对孟获的叛变感到非常愤怒,但同时也感到十分疑惑,为什么一个已经被擒获的人,还会如此顽固地坚持反抗呢?在对孟获进行深入的了解之后,诸葛亮终于明白了他的心结所在。
原来,孟获是因为蜀汉政府对他的家人和部族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才导致他反抗不止。
诸葛亮深知,要想解决南方的叛乱问题,单纯地依靠武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解决当地人民的矛盾和问题。
于是,诸葛亮决定采取更加宽大的政策,对孟获采取了释放的态度,并且解除了对他家人和部族的处罚。
同时,他还派出了文官杨仪,前去和孟获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
最终,通过政治手段和武力手段的有机结合,诸葛亮成功地解决了南方叛乱问题,孟获也成为了蜀汉的忠实臣子。
七擒孟获的故事告诉我们,解决问题并不仅仅依靠武力,更需要善于用智慧和宽大的胸怀来对待人民。
只有通过真诚的对话和理解,才能够化解矛盾,实现和平与稳定。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稳定西南边境,多次征战南蛮。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七擒孟获的故事。
孟获是南蛮的一个首领,以勇猛著称,曾经多次侵犯蜀汉的疆土。
而诸葛亮则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谋略家,他决定用智谋来解决南蛮问题。
第一擒诸葛亮第一次擒孟获,是在他去南蛮的途中。
他故意派遣一支小部队前去挑战孟获,然后自己带着大军潜伏在路旁等待。
孟获果然中计,率领大军前来追击小部队。
当他率领部队到达诸葛亮设下的陷阱时,诸葛亮便命令伏兵出击,将孟获擒获。
第二擒诸葛亮第二次擒孟获,是在他派使者前去南蛮劝降孟获时。
他故意让使者带着一些妇女和儿童前去,假装是蜀汉的流亡者,请求孟获收留。
孟获心软,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却不料这些人都是伏兵。
在伏兵的攻击下,孟获再次被擒获。
第三擒诸葛亮第三次擒孟获,是在他派遣军队前去南蛮讨伐孟获时。
他故意让自己的军队打败,然后假装逃跑。
孟获看到这个情景,便率领部队追击。
当他率领部队追到一处险地时,诸葛亮便命令伏兵出击,将孟获擒获。
第四擒诸葛亮第四次擒孟获,是在他派遣军队前去南蛮讨伐孟获时。
他故意让自己的军队打败,然后假装逃跑。
孟获看到这个情景,便率领部队追击。
当他率领部队追到一处险地时,诸葛亮便命令伏兵出击,将孟获擒获。
第五擒诸葛亮第五次擒孟获,是在他派遣军队前去南蛮讨伐孟获时。
他故意让自己的军队打败,然后假装逃跑。
孟获看到这个情景,便率领部队追击。
当他率领部队追到一处险地时,诸葛亮便命令伏兵出击,将孟获擒获。
第六擒诸葛亮第六次擒孟获,是在他派遣军队前去南蛮讨伐孟获时。
他故意让自己的军队打败,然后假装逃跑。
孟获看到这个情景,便率领部队追击。
当他率领部队追到一处险地时,诸葛亮便命令伏兵出击,将孟获擒获。
第七擒诸葛亮第七次擒孟获,是在他派遣军队前去南蛮讨伐孟获时。
这一次,他故意让自己的军队打败,然后假装逃跑。
孟获看到这个情景,便率领部队追击。
但这一次,诸葛亮却没有命令伏兵出击,而是亲自前来劝降孟获。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简介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简介诸葛亮七擒孟获,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南蛮反复征伐的一段著名历史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诸葛亮通过智谋和谋略,七次擒获南蛮族长孟获,最终使其臣服于蜀汉,为蜀汉稳定边疆,巩固统一局面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发生在蜀汉建兴年间。
当时,南蛮地区的孟获率领南蛮族人反复侵扰蜀汉边境,给蜀汉边疆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诸葛亮决定采取智擒孟获的策略,通过巧妙的计谋让孟获屡屡落入陷阱,最终让其归顺于蜀汉。
首先,诸葛亮派出关平和张苞率领军队前往南蛮地区,声称要与孟获和解。
孟获听闻后大喜,派人前来迎接。
关平和张苞在途中设下埋伏,成功擒获了孟获。
孟获被擒后,诸葛亮并没有加害于他,而是对他进行了善待,使其对蜀汉产生了好感。
接着,诸葛亮又派出姜维前去释放孟获,借机拉拢其心,使其对蜀汉更加信任。
孟获被释放后,对蜀汉的善意更加感激,开始对蜀汉抱有一定的忠诚。
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停止对孟获的谋略。
他再次派出军队前去南蛮地区,这一次是以攻伐的名义。
孟获被逼至绝境,最终再次被擒获。
诸葛亮再次对孟获表示善意,让其感受到蜀汉的仁义之心。
在接下来的几次行动中,诸葛亮不断利用谋略和智慧,七次擒获了孟获。
每一次擒获后,孟获对蜀汉的忠诚度都有所提升,最终彻底归顺于蜀汉。
通过七擒孟获的故事,诸葛亮展现了他高超的谋略和智慧,成功地解决了南蛮地区的问题,稳定了蜀汉的边疆局面。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展现了诸葛亮作为一代军事奇才的非凡魅力。
总之,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略故事之一,展现了诸葛亮高超的智慧和谋略,以及他对国家安危的忠诚和担当。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传颂的典范,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智慧。
七擒孟获的故事
七擒孟获的故事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南中上演了一出“七擒孟获”的戏码,秉承着“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成功招抚西南少数民族,堪称“攻心计”的典范!“七擒孟获”中的第一擒,孟获派出手下三洞元帅攻打永昌失败,诸葛亮命王平诈败,诱孟获入峡谷追赶赵云,最终,魏延断后生擒了孟获。
孟获不服,诸葛亮便命军士把兵器坐骑还他,放他回去。
第二次是孟获在熟睡时被早已倒戈的部下直接从洞中生擒,绑到了诸葛亮面前。
孟获认为是被属下陷害,不服,提出若再被擒才服。
诸葛亮大笑着,就又放他回去了。
之后诸葛亮来来回回纵擒孟获四次,孟获以“胜败兵家常事”、“自家弟弟喝酒误事”等各种理由表示不服,第六次甚至说假如能擒他七次,他才真服。
诸葛亮每每都微笑松绑放归。
到了第七次,孟获联合乌戈国王兀突骨的三万藤甲军在桃花渡口与蜀军决战。
诸葛亮先让魏延在半月内连输十五阵、弃七个营寨,诱敌深入,再一计“火烧藤甲军”成功破敌。
孟获则在单骑突围时被生擒,此次诸葛亮仍放了他。
这时孟获深知自己的部队与蜀国正规军相去甚远,对诸葛亮其人亦是心悦诚服,回去之后说服各部落全部投降,南中地区就此重归蜀汉控制。
2023年七擒七纵的成语故事
2023年七擒七纵的成语故事2023年七擒七纵的成语故事1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
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
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
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
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
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地加以拒绝。
诸葛亮也不勉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之后特意问他:“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孟获观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他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所以我被打败了,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诸葛亮也不作解释,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
他料定盂获今晚准来偷营,当即布置好埋伏。
孟获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情况也已经看清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当天夜里,孟获挑选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进蜀军大营,什么阻挡也没有。
孟获暗暗高兴,以为成功在即,不料蜀军伏兵四起,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
他带领所有人马退到沪水南岸,只守不攻。
蜀兵到了沪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
”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装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对岸射来的箭立即退回来,随后再去渡河;一面将大军分成两路,绕到上游和下游的狭窄处,渡过河去包围孟获据守的上城。
后来,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
成语典故:七擒七纵
成语典故:七擒七纵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
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
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
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
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
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地加以拒绝。
谙葛亮也不勉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之后特意问他: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孟获观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他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给你赢了一次,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诸葛亮也不作解释,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
他料定盂获今晚准来偷营,当即布置好埋伏。
孟获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情况也已经看清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当天夜里,孟获挑选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进蜀军大营,什么阻挡也没有。
孟获暗暗高兴,以为成功在即,不料蜀军伏兵四起,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
他带领所有人马退到沪水南岸,只守不攻。
蜀兵到了沪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
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装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对岸射来的箭立即退回来,随后再去渡河;一面将大军分成两路,绕到上游和下游的狭窄处,渡过河去包围孟获据守的上城。
后来,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
诸葛亮还是不杀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
将士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他对孟获大仁慈宽大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我军要彻底平定南方,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
【名人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名人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
蜀丞相诸葛亮受昭烈帝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
就在这时,蜀南方之南蛮又来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
到了南蛮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的首领孟获。
但孟获却不服气,说什么胜败及兵家常事。
孔明得知一笑下令放了孟获。
放走孟获后,孔明找来他的副将,故意说孟获将此次叛乱的罪名都推到了他的头上。
副将听了十分生气,大声喊冤,于是孔明将他也放了回去。
副将回营后,心里一直愤愤不平。
一天,他将孟获请入自己帐内,将孟获捆绑后送至了汉营。
孔明用计二次擒获了孟获,孟获却还是不服,诸葛亮便又放了他。
这次,汉营大将们都有些想不通。
他们认为大家远涉而来,这么轻易地放走敌人简直是像开玩笑一样。
孔明却自有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让人心服;以力服人将必有后患。
孟获再次回到洞中,他的弟弟孟优给他献了个计谋。
半夜时分,孟优带人来到汉营诈降,孔明一眼就识破了他,于是下令赏了大量的美酒给南蛮之兵,使孟优带来的人喝得酩酊大醉。
这时孟获按计划前来劫营,却不料自投罗网,被再次擒获。
这回孟获却仍是不甘心,孔明便第三次放虎归山。
孟获回到大营,立即着手整顿军队,待机而发。
一天,忽有探子来报:孔明正独自在阵前察看地形。
孟获听后大喜,立即带了人赶去捉拿诸葛亮。
不料这次他又中了诸葛亮的圈套,第四次成了瓮中之鳖。
孔明知他这次肯定还是不会服气,再次放了他。
孟获带兵回到营中。
他营中一员大将带来洞主杨峰,因跟随孟获亦数次被擒数次被放,心里十分感激诸葛亮。
为了报恩,他与夫人一起将孟获灌醉后押到汉营。
孟获五次被擒仍是不服,大呼是内贼陷害。
孔明便第五次放了他,命他再来战。
这次,孟获回去后不敢大意,蜀军大举南征,孔明用计挑拨离间,使高定杀了雍?、朱褒,提着两人首级来降,永昌之危遂解。
太守王伉迎孔明入城,守将吕伉献上“平蛮指掌图”,孔明大喜,以吕凯为向导官,深入蛮境。
正待出兵,忽报天子差使者前来犒军,乃为马谡。
七禽孟获
七禽孟获三国中期,蜀国占据西蜀一带,这时南方孟获作乱。
诸葛亮出征南蛮孟获,七次俘获孟获而又其次将其释放。
最终,孟获归顺蜀国,诸葛亮平定了南方。
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了杀敌最好的方法不是蛮干,而是智取,我们要像诸葛亮一样有智慧、有谋略、有胸襟的人!空城计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由于要地失手,导致满盘皆输。
司马懿大军追至,这时孔明手下的将领士兵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于是他命令偃旗息鼓,大开城门,独自在城楼上弹琴。
司马懿疑心有伏兵。
调头就撤兵。
诸葛亮躲过一劫!这个故事让我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诸葛亮手下无兵却敢大胆地设了这样一个“空城计”,让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上了当。
他机智勇敢,遇事不慌,沉着冷静最后取得了胜利。
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
朝廷发榜文,四处招兵买马以平乱。
这时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相识,他们畅饮美酒,饮酒谈心,三人志同道合,非常投机,于是次日结为三兄弟,桃园立誓,共图大事。
这个故事写出了刘、关、张三人,重情重义,广交天下英雄,不为己求,心融四海,志在百川,我十分敬佩他们。
孔明挥泪斩马谡诸葛亮派马谡镇守街亭,马谡在军队安营时犯了兵家大忌,驻扎的地方没有水源,地势也无险可守。
他的部队很快被司马懿消灭掉了,结果街亭失守,因诸葛亮与马谡事先立有军令状:街亭失守,斩无赦。
这个故事我看到了马谡的轻狂,自以为是,纸上谈兵,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虽然他多次立功,但为严明军纪,诸葛亮下决心将马谡斩首,以示惩戒。
可怜马谡,可叹孔明三英战吕布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就是吕布。
华雄被关羽斩了之后,吕布亲自出马,无人能敌。
张飞冲出和他交锋50多回合不分胜负,关羽上来夹攻,30回合战不倒吕布。
刘备也上来夹攻,这就是有名的三英战吕布,他们打得非常激烈。
虽然最后,吕布虚刺刘备一戟而败退。
但依然敬佩他,不愧是三国第一武将!他是武的化身。
望梅止渴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
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就是又找不到水喝,曹操突然灵机一动,他说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中七擒孟获是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豪强首领孟获采取的攻心战策略,目的是彻底地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
东汉以来,南中属于益州辖区之内,分置益州郡、?柯郡、朱提郡与永昌郡四个行政区。
南人叛乱
223年,益州郡大姓雍?趁蜀汉皇帝刘备因夷陵之战中大败,在永安病逝之际,杀死太守正昂,绑架新任太守张裔到东吴,举兵号召南中四郡反叛蜀汉。
同时,越?酋长高定杀死太守龚禄,自封为王,与?柯太守朱褒响应雍?的叛变。
只有永昌郡在功曹吕凯、府丞王伉顽强坚守下没有被雍?叛军攻陷。
孟获是当时南中地区的大姓豪强,深为当地土着和汉人所信服。
雍?反叛后希望南中的少数民族的支持,但各部族酋长皆不服从雍?。
雍?便招揽孟获,让他游说各部族酋长。
孟获于是骗他们说:朝廷想要征收黑狗三百头,而且胸前都要是黑色,还要螨脑三斗、三丈长的断木三千根,你们可以拿出来吗?”黑狗、螨脑本来便难找,而其断木因十分坚硬、委曲,不可能高到二丈长,当地土着都相信孟获,认为蜀汉政权故意为难压迫他们,因此大感不满,便加入叛军。
蜀汉对策
蜀汉丞相诸葛亮认为国家刚逝去君主,决定先安定国内民众、吏士,蓄积粮食,派邓芝、陈震和东吴修好,及遣越?太守龚禄到南中边界安上县作备;从事蜀郡常颀行则直接南行,查清事件。
另一方面,又派李严虽写上六封书信给雍?解释利害,但雍?却只回一书说:“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
所归也。
感到疑惧,不知该归属那个。
)”信中显得十分傲慢。
平叛之战
225年3月,蜀汉丞相诸葛亮决定亲自率军平定南中叛乱。
参军马谡为诸葛亮送行时候提出平定叛乱要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诸葛亮亦接纳此建议,遂分兵三路,他率主力大军,作为西路,从成都由水路出发,进军越?郡,讨伐高定;东路又派马忠由?道出发,进攻?柯郡,攻击朱褒;中路由李恢从平夷,攻向建宁。
哪些将领随丞相南征?丞相带领多少人马?史书上没有记载。
此时,雍?与高定发生摩擦,最后为高定所杀,孟获趁机收编了雍?部众,继续率领南中人与蜀汉交战。
李恢军深入昆明,用计大破益州郡叛军。
而马忠军则顺利在且兰打败朱褒,与李恢军会合。
另一方面,诸葛亮大军到达南中后数战皆胜,先斩杀高定,然后与其他两路大军汇合。
三路大军声势相连,准备迎战孟获。
诸葛亮听到孟获为当地人所信服,便想通过生擒迫使他归顺,从而达到收服南中民心的目的。
五月,大军渡过泸水,与孟获军战,成功俘虏孟获,诸葛亮带他到营阵观赏,问他觉得蜀军如何,孟获回答他:“向者不知虚实,故败。
今蒙赐观看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
”
打败孟获
诸葛亮的心意在北方,又知道南人叛乱问题严重,便用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要孟获心服口服。
因此便笑着将他放走再战。
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后,仍要继续放他走。
孟获及其他土着首领终于对诸葛亮彻底信服了,不肯离去,孟获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于是带领蜀汉大军到滇池,与诸葛亮盟誓,蜀军成功平定南中。
孟获后来迁为御史中丞。
蜀军归还后,因诸葛亮一反两汉以来委官统治、遣兵屯守的
惯例,采取“不留兵,不运粮”,重用地方势力,保障他们的利益的政策,任用马忠、吕凯等人采取怀柔政策治理南方,大量起用当地少数族的上层分子,此后南中再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叛乱。
结果
南中已平定,东吴刘阐亦从交州回到吴国,打消接管的念头。
而诸葛亮则分南中四郡益州、永昌、?柯、越?为六郡益州、永昌、?柯、越?、云南、兴古,以当地人或将领统领,有人曾劝谏诸葛亮留兵镇守,但诸葛认为这有三不易
第一:“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第二:“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第三:“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最后,诸葛亮平衡各条件,决定达至“不留兵,不运粮”的政策,任李恢为建宁太守、吕凯为云南太守,又收降爨习、孟琰等,与孟获一起授予官职,笼络南人。
只有马忠是外地人而被任免为?柯太守,但仍能做到受夷人所敬重。
蜀汉亦移南中万多家劲卒、青羌到蜀地,分成为五部,号为“飞军”,非常勇猛。
又分开瘦弱,配给大族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设置五部都尉,号为五子,所以南人有四姓五子的说法。
而夷人都十分刚毅、斗狠,与大族、富豪关系很差;蜀汉便劝大族捐出金帛,聘请夷人作部曲,聘请越多,便可世袭官位。
于是夷人渐渐臣服属于朝廷,建立起夷、汉并列的部曲。
而南人上贡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令蜀汉军费有所供给,国家富裕,为诸葛亮北伐提供物资。
南人的小规模叛变虽然没有停止,但相较东汉时期,南中却相对的平稳,而多次叛乱亦被马忠、李恢、吕凯等快速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