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助听器市场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助听器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助听器市场调研报告篇一(一)世界助听器市场情况目前,世界助听器市场年销售7-800万台左右,销售额近100 亿美元,世界助听器市场销售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其中,美国助听器市场销售占全球市场的40%左右。
与世界其它销售市场一样,由于受2008 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和美国的市场销售量均有所下降。
(二)世界助听器主要生产商目前,全球排名靠前的6 家助听器生产企业是:德国西门子、瑞士峰力(PhOnak)、丹麦瑞声达(GN Resound)丹麦奥迪康、丹麦唯听、美国斯达克(Starkey),这6家企业都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像美国斯达克、丹麦瑞声达,已经分别在南京和厦门建立了大型助听器生产基地。
另外,还有国外一些二线品牌企业,如加拿大的优利康、丽声等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销售;二、国内助听器市场情况分析(一)目前,我国助听器行业的基本情况1、我国助听器行业的发展概况(1)我国助听器行业的发展,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尤其是在验配点和销售数量的增长速度方面,均遥遥领先于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所以,世界主要跨国公司纷纷将制造基地扎根中国,或合作、或独资建厂,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助听器行业的快速发展。
(2)数字助听器目前已经基本取代了传统的模拟助听器技术。
(3)国内内资助听器企业的发展严重萎缩,国产产品在国内的市场
销售举步维艰,国外产品或中外合资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超过九成以上;(4)
我国助听器行业发展与市场销售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几百近千元的国产助听器少人问津,上万元的洋助听器却非常畅销,国外助听器产品纷纷放弃庞大的老年人市场,面向儿童的几万元的高端产品一直风头不减,儿童的高端产品已经占据助听器销售市场的大半江山;(5)相
对于我国的智残人口数量,和每年的助听器20 万左右的销售量,总体来看,助听器的使用率仍然很低,市场潜力很大。
2、我国助听器行业的主要生产企业及生产经营情况、主要产品与技术情况目前,我国的助听器生产企业主要以中外合资为主,主要的生产企业及经营情况有:(1)奥迪康(上海、南京)听力技术有限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助听器的生产厂家丹麦奥迪康国际听力集团进入中国设立的公司,员工近2000人,年营业额数亿人民币;(2)西门子1995 年在中国设立的力斯顿(苏州)听力技术有限公司,员工200 余人,年营业额3000万元人民币;(3)厦门新声科技有限公司,国内最大的内资企业,产品出口,年营业额近亿元人民币;(4)其他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外资公司还有:瑞声达听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斯达克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峰力(中国)听力技术有限公司、唯听助听器(上海)有限公司、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
(二)国内助听器市场情况分析1、基本情况目前世界助听器市场年销售规模在7-800 万台左右,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中国的优质助听器销售仅占全球3%的市场份额,年销售额20 万台左右。
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目前有182.5 万听障患者具有使用助听器的意愿,
但没有实现,中国助听器市场潜力较大,但国外产品占90%以上。
目前我国形成江苏和在厦门两在助听器生基地,全球排名靠前的6 家助听器生产企业都已进入中国市场,这些企业包括德国西门子、瑞士峰力、丹麦瑞声达、丹麦奥迪康、丹麦唯听、美国斯达克等。
有数据显示,2008 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助听器产品出口数量同比下降了12%左右。
2、助听器事业逐步步入高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极大的加速了我国助听器事业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在验配点和销售数量的增长速度方面,恐怕遥遥领先于世界平均发展水平。
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主要跨国公司纷纷将制造基地扎根中国的原因之一。
我国自20 世60 年代正式开始制造助听器,1979年开始正式验配助听器。
其后,各大跨国企业纷纷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并大多在大陆地区成立了独资企业和生产基地。
苏州、上海和厦门无疑成了世界助听器加工的主要场所(其中三家是其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激烈的竞争迫使制造商几乎与国际同步介绍其尖端产品到中国大陆,有时也特别生产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低端产品,其服务水平也一
步步接近国际水准。
同时,我国针对生产企业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审核和验证制度。
这些跨国公司在销售自己产品的同时,也举办了大量的培训班,弥补了国家机构培训力量不足的情况。
同时,多数企业与政府合作,近年来积极参与慈善捐赠活动和全民爱耳护耳宣传活动。
3、助听器零售快速发展,验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零售方面,全国预估有4000 多家验配店(点),现在一个大城市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专卖店(中心)已经随处可见,县城里也有验配中心了。
虽然这些机构几乎都拥有合法的经营执照,但是验配技术水平差
距巨大。
2008年全国验配的助听器总数大约30〜40万个(2004年约为25
万个),这在全球都是一个不小的数量。
近十年来总量的年增长百分比略快于国家GDP的增长速度。
约有7%〜10%的听障患者使用了助听器,这比十年前的2%可以说有了较大进步。
但是单耳佩戴、使用盒式或低端模拟助听器的比例还是相当高。
验配的助听器总量约70%〜80% 来自于私人机构,总量的50%左
右来自于没有形成规模的私人店面。
助听器验配的价格档次、患者接受的程度存在着严重的地域差别。
在大中城市,老年性聋患者多使用3000〜5000 元左右的产品,而
儿童使用多在5000 元以上且常常为双耳佩戴
儿童接受干预和康复治疗的时间越来越提前,错误接受“治疗的患儿越来越少。
但是部分儿童家长因为心理原因常常选择功率不够的定制式产品,导致康复效果受限。
即便是正在工作的成年人,现在也越来越多的接受使用助听器(尽管对外观要求很高常常选择定制式产品)。
这些要得益于我国经济发展、“爱耳日宣传和儿童听力筛查的进一步普及等因素。
4、我国助听器事业发展市场潜力巨大由于我国助听器事业的飞速发展,使大多数听障者可以就近接受先进的产品服务,使他们走出了残障的阴影。
但是,因为发展速度太快,才需要我们冷静想一想如何更好、更快的发展。
因为,即便是几十万的验配量与我们2780 万残疾听障人士相比也有巨大差距。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需要助听器者,仍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服务。
5、我国助听器市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1)价廉物美与推行助听器验配制度的矛盾我国出台的助听器验配师制度,是在国家政策层面为我国助听器市场发展提供了保障,助听器验配康复是一项高科技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