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学考试心理学超经典题浙江版
2023年度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典型题题库
2023年度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典型题题库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他进行了解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临床个案法D.自然实验法2.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叫()。
A.潜意识B.前意识C.定势D.潜伏学习3.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A.行为方式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D.语言或行为4.有的中学生为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动机属于()A.直接近景性动机B.间接近景性动机C.远景性动机D.自我提高内驱力5.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多、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B.低C.一样D.因个体的差异不同6.以下思维活动中,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的研宄是()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7.通过对狗等动物的训练,研究提出条件反射学说的著名学者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巴甫洛夫8.下面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角”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 “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9.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论,婴儿绕行茶几以取它后面的玩具,不再仅从茶几下爬过。
这时的婴儿处于()A.感觉运动阶段B.思维准备阶段C.思维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1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11.由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做(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12.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13.儿童的判断主要是根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这是在()A.8岁前B.10岁前C.10岁后D.15岁后14.问题解决的第三个阶段()A.发现问题B.提出假设C.理解问题D.检验假设15.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特点()A.学前阶段B.高中阶段C.小学阶段D.初中阶段16.集体是群体发展的()。
浙江省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2)
浙江省2011年7月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课程代码:060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埃里克森把人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初中生所处的阶段是()A. 自主性对羞怯、疑虑B.主动性对退缩内疚C.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D.同一感对同一性混乱2. 最早在学校进行职业和道德辅导的心理辅导先驱者是()A.戴尔斯B.罗杰斯C.帕森斯D.比尔斯3. 休闲辅导是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格熏陶,这体现了休闲辅导的()A.功利性B.内隐性C.自主性D.生活性4.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激发自我提高内驱力?()A.训练法B.互助法C.质疑法D.奖励法5. 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决定能否在职业中取得好成绩的基本条件是()A.职业兴趣B.职业能力C.职业道德D.职业理想6. 在心理辅导课中,学生要完全按照辅导老师的要求去做的形式是()A.教练式B.自助式C.表演式D.母爱式7. 下列哪种课堂管理模式学生积极性高,归属感强,但效率中等?()A.专制型B.放任型C.民主型D.自治型8. 理性情绪治疗技术基于“ABC理论,其中B是指()A.存在的一个事实B.个人的行为反应C.个人的情绪反应D.个人对A 的看法9. 创造力训练等发展性团体经常采用的沟通模式是( )A.辐射型B.圆圈型C.热椅子型D.自由漂浮型10. 职业心理学家金兹伯格认为, 个体开始尝试职业角色, 认识不同的职业, 并不断改变对职业的期望的探索时期是 ( ) A.15-24 岁 C.25-44 岁11. 澄清”属于团体过程领导技巧中的( B. 交互作用技巧 D.发问技巧12. 领导者在任务领导行为上承担的角色是( A.诊断者 C. 气氛缓和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浙江省心理咨询与辅导自学考试历年真题
浙江省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课程代码:060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异常心理的划分标准中,比较客观准确,但运用范围比较狭窄的是()A.经验标准B.社会规范标准C.临床诊断标准D.统计学标准2.被称为“心理辅导之父”的是()A.罗杰斯B.帕森斯C.比奈D.比尔斯3.休闲辅导重视个人在休闲生活中的乐趣,是一种近乎无所为而为的闲情逸致,这体现了休闲辅导的()A.生活性B.内隐性C.非功利性D.自主性4.职业辅导最早开始于()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5.对不敢或不愿个别进行心理辅导的学生,效果较好的心理训练形式是()A.教练式B.母爱式C.互助式D.自助式6.下列属于心理辅导课程短期的即时目标的是()A.“矫治意识”B.“预防”C.“适应”D.“发展”7.在课堂管理模式中,工作成效较低,但人际关系较好的是()A.民主型B.专制型C.放任型D.自主型8.以规定的教学目标作为评价的参考标准,达不到教学目标者被称为()A.相对学业不良B.绝对学业不良C.学习障碍D.成绩不足9.“澄清”属于团体过程领导技巧中的()A.行动技巧B.交互作用技巧C.反应技巧D.发问技巧10.下列心理测验工具中,有较高权威性但对施测者有很高专业要求且施测时间较长的是()A.团体儿童智力测验B.瑞文图形推理测验C.卡特尔16因素个性测验D.韦氏儿童智力测验11.心理辅导工作者最根本的道德原则是()A.精深的专业知识B.诚实守信的作风C.热情友善的态度D.严守秘密12.下列选项中,属于衡量家庭教育质量重要指标的是()A.家庭居住条件B.家庭物质条件C.家庭氛围D.家庭结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浙江7月自考学校心理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学校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6058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21分)1.下列方法中,哪一个不是学习障碍诊断的主要方法( )。
A.神经系统检查B.任务分析C.体能测试D.错误分析2.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某几个年龄的被试者的心理、行为状况进行测查,并进行比较。
这样的研究,称为( )。
A.纵向研究B.横断研究C.个案研究D.聚合交叉研究3.行为矫正的心理学依据是( )。
A.行为主义B.建构主义C.认知心理学D.生物医学理论4.学校心理学家开展咨询工作的主要形式是( )。
A.个别咨询B.团体咨询C.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D.家庭咨询5.早期学校心理学服务的模式是从( )两个取向上发展而来的。
A.临床医学和普通心理学B.医学和社会学C.社会学和心理学D.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6.提出智力“多重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吉尔福特B.斯腾伯格C.加德纳D.斯皮尔曼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心理学的建设有二个关键问题,它们是( )。
A.科学性与普及性B.科学性与实效性C.有效性与低成本性D.先进性与普及性8.自我控制技能缺陷是一种( )。
A.无情绪唤醒反应的获得性缺陷B.无情绪唤醒反应的操作性缺陷C.有情绪唤醒反应的获得性缺陷D.有情绪唤醒反应的操作性缺陷9.社会能力和社会技能的关系是( )。
A.社会能力包含社会技能B.社会技能包含社会能力C.二种相似的心理结构D.二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结构10.咨询的时间限定一般为( )。
A.30分钟左右B.1小时左右C.2小时左右D.3小时左右11.NEO人格问卷适用于是( )。
A.6岁以下幼儿B.6—16岁的少年儿童C.16—20岁的青少年D.20岁以上的成年人12.自我接纳的意思是( )。
A.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本来自我拉近距离B.对自己的现实觉得满意C.认定自己就是这个样子D.相信宿命论13.咨询早期终结的原因是( )。
最新10月浙江自考个性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个性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6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__遵循现实原则进行操作。
( )A.本我B.自我C.超我D.无我2.动机建立在________的基础上。
( )A.需要B.个性C.诱因D.理想3.“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属于以下哪种气质类型?(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4.各种能力的完备结合称为( )A.专才B.天才C.智力D.创造力5.未被意识到的对一定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A.动机B.迁移C.认知D.定势6.卢特卡尔认为人格作为整体结构可以分为( )A.五层B.六层C.七层D.八层7.“想要攀登科学高峰,又怕困难”属于( )A.趋向-趋向型冲突B.回避-回避型冲突C.趋向-回避型冲突D.多重冲突8.弱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9.“情感外露、自由奔放、善交际”属于( )A.外向型B.内向型C.场依存型D.场独立型10.斯皮尔曼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单因素论B.二因素论C.群因素论D.成功智力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的是( )A.需要B.动机C.理想D.性格E.气质2.巴甫洛夫认为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有( )A.强度B.平衡性C.灵活性D.动力性E.结构性3.一般能力大致包括( )A.观察力B.思维力C.记忆力D.想象力E.特殊能力4.以下属于人格投射测验的是( )A.MMPIB.罗夏墨迹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句子完成法测验E.16PF5.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 )A.自觉性B.坚定性C.自制力D.果断性E.勇敢6.以下属于稳定因素的是( )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度E.心境7.以下提出了需要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勒温B.莫瑞C.桑代克D.弗洛伊德E.艾宾浩斯8.以下类型中神经活动属于强型的是( )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中间型D.安静型E.抑郁型9.天才的结构包括( )A.绘画能力B.观察问题的敏锐和机警C.良好的记忆力D.独立的思维能力E.创新能力10.以下关于需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B.需要越有力,行为越有力。
(全新整理)10月教育心理学浙江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浙江省 2018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 02111本试卷分A、 B 卷,使用1997 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 A 卷,使用2018 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 B 卷;若 A 、B 两卷都做的,以 B 卷记分。
A 卷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乔姆斯基认为,句子有两重结构,即深层结构和________。
2.信度反映的是测量的________。
3.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是对认知过程和________的认知。
4.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是________提出的。
5.道德是一种 ________现象。
6.原理学习的重要外部条件体现在________中。
7.有意义学习中,表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
8.命题学习中下位关系的两种形式是派生类属和________。
9.关键词法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________联系起来。
10.过程性知识可分为再认知识和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6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学者爱里克森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8 个阶段,其中的第一个阶段是________阶段。
()A. 友爱亲密对孤独 B.动感对内疚感C.信任对怀疑D.自主对羞怯2.与熟睡相联系的脑电波是()A. α波B.σ波C.β波D.θ波3.维果斯基提出的内化学习的基础是他的()1A. 工具理论B.文化历史发展理论C.心理发展理论D.“最近发展区”理论4.经典性条件反射说的创始人是()A. 斯金纳B.桑代克C.费希纳D.巴甫洛夫5.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括两种成分()A. 一般教学效能感和特殊教学效能感B.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C.个人教学效能感和特殊教学效能感D.个人教学效能感和团体教学效能感6.按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7-11 岁的儿童处于()A. 感觉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三、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9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浙江2020年10月自考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考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2111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学习不仅可以影响成熟,还可以促进_____________发展。
3.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学习原则,分别为准备律、练习律和_____________。
4.有意义学习可分为三种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_____________。
5.哈罗发现,当以由易到难的次序安排学习任务时,被试能较容易地解决这些问题,这表明学习者学会了如何学习,形成了学习的_____________。
6.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叫_____________。
7.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叫_____________。
8.有一种传统的记忆法,把要记住的东西按次序安放在自己熟悉的位置上,这种精细加工的策略叫_____________。
9.柯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分别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_____________。
10.动作技能目标包括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和_____________6种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1.环境决定论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A.郭任远B.华生C.斯金纳D.赫尔2.()主张相互作用论的儿童发展观。
A.铁钦纳B.杜威C.皮亚杰D.布鲁纳3.()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
A.爱里克森B.弗洛伊德C.伽斯里D.勒温4.建构主义学习论提出()。
A.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B.知识建构的社会性C.情境性学习D.以上说法都对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对学习的影响。
A.原有知识B.情感、价值和态度C.行为习惯D.图式6.()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
历年浙江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2009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中学)试题课程代码:32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情境性失眠:情境性失眠主要是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包括睡眠环境的改变,它是一种暂时性失眠。
2.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反映。
3.功能固着: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或常用功能认识它。
4. 自我调控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5.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或缺乏状态,它反映了个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要求,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6.中年危机:中年期是一个从成年到老年的过渡时期,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转折和冲突。
来自于自身生理变化方面、家庭生活变化方面和事业变化方面的压力构成了中年危机。
7.现场实验法: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哪位学者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D )A.华生B.杜威C.铁钦纳D. 詹姆斯2.沃森的四卡实验主要说明了什么?( A )A.人们倾向于证实B.人们倾向于证伪C.人们倾向于推理D.人们倾向于选择3.如果掩蔽音和被掩蔽音都是纯音,下面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B )A.声音的掩蔽受频率和强度的影响。
B.二个声音频率越接近,掩蔽作用越小。
C.掩蔽音强度提高,掩蔽作用增加,覆盖的频率范围也增加。
D.低频音对高频音的掩蔽作用比高频音对低频音的掩蔽作用大。
4.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为划分标准,一般可以把学习分为哪三类?( D )A.知识学习、意义学习和命题学习B.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C.命题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 技能学习、知识学习和社会规范学习5.想象要处理的信息主要是什么类的?( D )A.符号类B.字词类C.操作类D.表象类6.一般来说,个体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期是在什么时候?( C )A.11—13岁B.13—18岁C.18—25岁D.30—40岁7.请问下列哪项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 D )A.繁衍后代B.获取食物C.逃避危险D.参与交往8.下列哪项特征不属于人格的本质特征?( B )A.稳定性B.易变性C.功能性D.复杂性9.有关社会助长的研究最早是由谁进行的?( A )A.特瑞普里特B.谢里夫C.费里德曼D.阿希10.下列哪种反应是对挫折的积极应对反应?( A )A.升华B.投射C.退行D.幻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社会知觉具有哪些独特性?(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知觉的主体同时又是知觉对象,因此社会知觉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环境。
浙江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浙江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行为和心理过程B. 物理现象C. 化学变化D. 生物进化答案:A2. 弗洛伊德是哪种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学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化学分析法答案:D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皮亚杰C. 费斯汀格D. 马斯洛答案:C5. 以下哪个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A. 抑郁症B. 焦虑症C. 幸福感D. 恐惧症答案:C6. 以下哪个是心理测量学的主要任务?A. 心理疾病的诊断B. 心理特质的测量C. 心理治疗D. 心理干预答案:B7. 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荣格C. 阿德勒D. 斯金纳答案:A8. 以下哪个属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婴儿认知发展B. 成人职业选择C. 老年人心理健康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以下哪个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题?A. 群体行为B. 个体心理过程C. 神经生物学基础D. 心理测量技术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心理治疗中常用的技术?A. 药物治疗B. 认知行为疗法C. 心理咨询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生物心理学等。
2. 描述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
答案: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本我是原始冲动和欲望的源泉,自我是现实原则的代表,努力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寻求平衡,而超我则是道德和规范的代表。
3. 解释什么是心理测量,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浙江7月自考学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学校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8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____。
2.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适用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岁儿童。
3.行为角色扮演法是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变式。
4.瑞文测验主要测量智力中的_________________。
5.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是基于_________________观点而编制的。
6.时间序列设计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设计。
7.心理测量具有相对性、间接性、代表性和_________________。
8.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强调学习障碍儿童自己形成主动的、自我调控型的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8分)1.当代西方心理学界流行的一种青少年观是()的观点。
A.“危机期”B.“逆反期”C.“第二次诞生”D.“动荡期”2.儿童行为核查表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编制的。
A.戈特曼B.卡特尔C.韦克斯勒D.艾森伯斯3.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是()。
A.操作性条件反射说B.经典性条件反射说C.社会学习理论D.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4.有关适应性行为的测量方法是()初步形成的。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5.两个典型的心理动力理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
A.皮亚杰的理论B.艾里克森的理论C.斯皮尔曼的理论D.班杜拉的理论6.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出版于()。
A.1939年B.1949年C.1955年D.1967年7.系统方法的出发点和首要特征是()。
A.动态性B.关联性C.整体性D.层次性8.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准实验设计的有()。
A.不等同对照组设计B.聚合交叉设计C.重复处理设计D.回归间断点设计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最新 浙江省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浙江省2024年10月高等教化自学考试教化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211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全部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留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教化实践所供应的事实,依据科学探讨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化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化理论的一种教化科研方法是A.试验法B.调查法C.视察法D.教化阅历总结法2.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3—6、7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冲突是A.自主感对羞愧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3.依据加涅的学习分类,下列哪种学习的困难程度比概念学习高?A.规则学习B.信号学习C.辨别学习D.连锁学习4.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A.消退B.泛化C.获得D.分化5.人走迷宫时是通过下列哪种学习过程而完成的A.尝试—错误B.顿悟C.形成条件作用D.仿照6.比较适合新老师采纳的课堂设计形式是A.特别的课堂设计B.基本的课堂设计C.短暂的课堂设计D.全班探讨7.最能反映学生学习时间质量的是A.安排时间B.教学时间C.投入时间D.学业学习时间8.学习骑自行车后不利于学习骑三轮车,这种迁移属于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9.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A.获得解答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表扬D.获得好名次10.下列关于元认知论述正确的是A.时间管理策略属于元认知安排策略B.元认知最早是由闻名心理学家安德森提出来的C.元认知限制包括元认知安排、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监察、元认知监控)和元认知调整三个环节D.元认知学问存储在工作记忆中非选择题部分留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浙江7月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课程代码:00465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心理状态是对某一时刻个体全部心理活动综合水平的描述,反映了心理的时间性( )。
A.历程性和动力性B.稳定性和独特性C.完整性和动力方向性D.方向性和能动性2.“体液说”的提出者是( )。
A.阿维森纳B.比尔斯C.西塞罗D.希波克拉底3.心理辅导人员的工作角色不应当是( )。
A.参谋角色B.朋友角色C.顾问角色D.教育者角色4.问卷一般可分为开放型,封闭型和( )三种。
A.填充型B.选择型C.描述型D.图画型5.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使来访者达到真实的领悟,这是( )的基本原理。
A.认知重建法B.精神分析法C.个人中心法D.行为转变法6.70年代以来,( )开始被誉为心理治疗领域的第二势力,并超过心理分析法占据主导地位。
A.行为转变法B.个人中心法C.认知重建法D.释梦7.中小学生的情绪卫生问题主要包括发展性卫生问题和( )卫生问题。
A.周期性B.暂时性C.起伏性D.适应性8.正确看待自己应以( )为动力。
A.发展B.自尊C.自卑D.尊重他人9.( )不属于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A.人格障碍B.心身疾病C.神经病D.精神病10.( )不是常见的心身疾病。
A.神经衰弱B.口吃C.多动症D.焦虑症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心身疾病是多年心理、社会和______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2.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______。
3.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有:整体性原则、立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______原则及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4.______是心理辅导过程的基本环节。
它能使辅导人员了解来访者的情况,发现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5.学校个别心理辅导的步骤一般分为开始阶段、指导与帮助阶段和______阶段。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历年试卷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历年试卷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浙江省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211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2.______讲演法______包括了讲解法和演示法。
3.形成性评定通常是在___教学过程_________中实施。
4.个体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从对效果的评价到____________评价。
5.在小组里,计划和决策是全体成员分享的,领导人喜欢对个人进行帮助和指导。
这样的学生小组就是____________小组。
6.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____________、寻求解答阶段、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和评价结果阶段。
7.建构主义以其对学习这一建构过程的理解为基础,批评传统教学使学习情境化的做法,提倡_情境性教学__________。
8.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实际上是一种____________。
9.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叫___顺向_________迁移。
10.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心理特征及水平的测验称作为_____标准化成就测验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1.迁移的可能性取决于在记忆搜寻过程中遇到相关信息或技能的可能性。
这是迁移的( A )的观点。
A.认知迁移理论B.概括化理论C.形式训练说D.格式塔关系理论2.那些把精力集中在一步一步的策略上,提出的假设一般说来比较简单的学生采用的学习策略是( B )。
A.分析性策略B.系列性策略C.整体性策略D.综合性策略3.按照柯尔伯格的观点,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属于道德发展的( A )。
2023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典型题题库及答案
2023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典型题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A.应有的责任感B.应有的义务感C.积极地社会功能D.应有的道德面貌2.一个实足年龄为10岁的儿童,如果他的智龄是12岁,其智商是()A.120B.84C.83D.1003.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采用适当的惩罚()。
A.也是不行的B.也是违法的C.也是不必要的D.是必要的4.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称作()A.活动定向B.内部言语C.有声的外部语言D.无声的外部语言5.小老鼠通过尝试--错误进行的“迷宫”问题解决模式属于()A.独立的发现学习B.有指导的学习C.有意义的学习D.接受学习6.对于学习迀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是()A.形式训练说B.概括化理论C.共同要素论D.关系理论7.在教育心理学的研宄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临床个案法8.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A.思维定势B.原型启动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9.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
A.教学风格B.组织教学方法C.气氛区D.教学氛围10.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A.动机强度较高B.动机强度较低C.动机强度适中D.动机最强11.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现理论,人处于青年期的特征是()。
A.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12.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教学策略是()A.合作学习B.情景教学C.发现学习D.程序教学13.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2023年度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典型题题库(含答案)
2023年度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典型题题库(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2.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掌握、记忆知识的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3.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时期的著作内容多是以()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A.普通心理学B.儿童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学习心理学4.教师善于快速准确地抓住学生的重要特征,准确判断学生情绪和愿望,这是说教师的观察力具有( )。
A.敏锐性B.判断性C.辨别性D.选择性5.马斯洛将认知、审美的需要列入下列哪一种需要中?()A.生理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归属于爱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6.下列说法中不能反映学习迀移现象的是()A.举一反三B.由表及里C.触类旁通D.由此及彼7.小老鼠通过尝试--错误进行的“迷宫”问题解决模式属于()A.独立的发现学习B.有指导的学习C.有意义的学习D.接受学习8.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9.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造句D.荡秋千10.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11.“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
A.内部的可控因素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C.外部的可控因素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12.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A.动机强度较高B.动机强度较低C.动机强度适中D.动机最强13.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简答题1、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人际关系学的理论任务包括两个方面:(1)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
(2)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另一理论任务是要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即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摄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
2、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2)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3)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4)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这是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所在。
(5)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3、为什么说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即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2)第二,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3)第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4)第四,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4、简述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第二,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3)第三,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4)第四,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第一章绪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人导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1.人际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
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3.通俗心理学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4.社会测量法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1.态度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3.登门拜访登门拜访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4.团体规定论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
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5.全面宣传法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
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
这就是全面宣传法。
6.睡眠者效应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称为“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的本质在于人们往往把信息本身和沟通者分离开来,而且人们遗忘沟通者要比忘记沟通内容更快一些。
第四章行动与态度5、二、论述题1、试述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表现在:(1)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和其他任何一种社会关系一样,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要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因而应该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
同时,也应看到,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
(2)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
当然,社会关系同人际关系是两个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
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并不是一回事。
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它一方面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关系还包括意识形态的关系,主要有法律的关系、道德的关系,等等。
而人际关系则是人与人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受社会关系所制约,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但却具有某种相对的独立性。
2、试述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过程既包括正向的发展,又包括负向的发展。
具体地说:包括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和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从人际关系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考察,一般可以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注意阶段。
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这是人际关系的准备阶段、起步阶段。
第二,接触阶段。
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
第三,融合阶段。
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这标志着人际关系性质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根据人际冲突和内耗的性质和程度,可以把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冷漠阶段。
指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
第二,疏远阶段。
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
第三,终止阶段。
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便是结束这种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五、简答题1、简述莱维特的人际关系沟通网络模式。
莱维特为了探讨人际关系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对正式群体中各个成员的沟通网络进行了实验研究,他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沟通网络模式。
(1)圆形传递。
这个模式没有核心,信息传递过程成员间处于平等距离。
(2)轮式传递。
这种沟通模式是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
(3)链式传递。
在这个模式中信息一个接着一个地传递。
(4)Y式传递。
这个沟通模式的特点是先进行链式传递,然后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应采取轮式传递的并往模式。
要发挥个体的创造性,提高积极性,应采用圆式交往模式。
2、简述非正式群体的人际交往模式。
戴维斯对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他发现在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中存在着四仲交往模式。
(1)单线型。
单线型的传递方式是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播给最终的接受者。
(2)集中型。
集中型的传播方式是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
这是一种藤式的沟通传递。
(3)偶然型。
偶然型的传播方式是按偶然的机会来传播信息,有些人未接受到信息,与个体的交际面有关。
(4)流言型。
流言型的传播方式是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
3、简述人际关系的结构。
一般来说,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下列几类:(1)生活型。
以共同生活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
(2)劳动型。
以共同工作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
(3)休息型。
以共同休息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
(4)学习型。
以共同学习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
(5)活动型。
以共同活动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
4、简述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
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为象征性交往理论,是心理学家米德创立的。
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
具体地说,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1)它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
(2)主要研究的是个体、群体、社会是如何发出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对方对此的反应。
(3)提出了一个人际交往的公式: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并由此提出其象征性交往的模式图。
5、如何理解修茨的人际特质理论?修茨的人际特质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具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
这种需要是与别人建立心理相容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内在动力。
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
这三类需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如下:(1)包容的需要。
这种需要表现为希望和他人交往、交际,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如果包容需要强烈,则行为主动、积极,喜欢与别人交往。
(2)控制的需求。
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权力上有要求控制别人的愿望。
如果只有控制需求,没有感情需求和包容需求,就必然争权夺利、使人厌恶,从而造成成人际关系紧张。
(3)感情的需求。
这种需要表现为在爱情和友谊上同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如果包容和感情需求强烈,就会处处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尊重别人,在人际关系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6、简述弗罗姆的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来的。
这是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程度,及其所获得的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中人们通过选择合适的行为,从而达到最终的奖酬目标的理论。
理论要点如下:(1)这种理论认为,当人们内心有某种需要时,又有达到这个需要的明确途径,实现这个需要目标的可能性时,其积极性最高,往往表现出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
(2)激励水平取决于行为的期望与行为的效价的乘积。
用公式表示如下:激励水平=期望值×效价(3)这个理论认为影响激励的因素除期望值与效价外,还有关联性(指工作绩效和所得报酬之间的关系)、报酬、能力和个人选择的特定行为方式等因素。
7、简述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
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