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 高中数学辅导教程
浙大数学优辅高中书目
高考
特色 初高衔接 课后提升 课后提升 课后提升 周末提高 周末提高 课后提升 课后提升 课后提升 周末提高 周末提高 一题多解 思维培养 数学文化 新题赏析 自主招生 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 好题妙解 一题多解 易错题分析 课后提升 真题全解 真题全解 必考内容 追本溯源 追本溯源 一轮复习 二轮复习 三轮复习 压轴题模式化 压轴题原创解 小题全归纳 全面突破压轴题 导数压轴题 数列压轴题
高三
高中数学解题研究(第3辑:数学文化高考专题)
高三
高中数学解题研究(第4辑:新高考试题赏析)
高三
高中数学解题研究(第5辑:从课本到自主招生)
高三
一题一课.奇思妙解高中数学题(函数与导数)
高三
一题一课.奇思妙解高中数学题(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
高三
高中数学进阶教程(每日一题好题精选)
高三
一题一课.高中数学好题赏析
高一
从初学到高手.高中数学(函数)
高一
一题一课.高中数学(解析几何)
高二
一题一课.高中数学(立体几何)
高二
高考数学进阶特训 3(立体几何、解析几何)
高二
高考数学进阶特训 4(导数、推理证明、复数、计数原理、概率分布列) 高二
高中数学解题研究(第1辑:小题大做)
高三
高中数学解题研究(第2辑:大题细做)
黄色 红色
正在印 还未印
学数学,找浙大
浙大数学优辅总有一款适合你
书名
适合对象
一题一课.高中数学(高一无缝对接)
高一
一题一课.高中数学(函数与导数)
高一
一题一课.高中数学(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高一
一题一课.高中数学(数列与不等式)
高中数学培优教程
高中数学培优教程数学是一门重要且基础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帮助高中生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本教程将分享一些培优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建立坚实的基础首先,要想在数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建立坚实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高中数学的学习是基于初中数学的延伸和拓展,因此,要想理解和掌握高中数学的知识,必须首先掌握好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
回顾并复习初中数学的重点知识,如整数运算、代数式化简、方程与不等式等,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大有裨益。
二、掌握解题技巧数学解题技巧是学习数学的关键之一。
在高中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学生需要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解决代数方程时,可以采用因式分解、配方法、配方法等不同的方式;而在几何学中,学生应熟悉运用相似三角形、平行线性质等常用方法。
通过不断练习和总结,学生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注重实际应用高中数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因此,高中数学培优教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几何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和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排列组合与概率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应用计数原理等。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
四、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中数学培优教程通过设置有趣的数学问题和解题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组织数学竞赛、解题比赛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丽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数学学习需要持久的坚持和努力,因此,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高中数学培优教程建议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可以根据每天的学习进度,将数学学习分为多个时间段,避免集中一段时间学习过久导致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
2023高一数学金版教程
2023高一数学金版教程一、课程介绍本教程为高一数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教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学习目标1. 掌握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函数、方程、不等式、几何、统计等。
2.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函数部分a. 掌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b. 学习常见函数的图像和解析式,能够识别和应用常见函数。
c. 学会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根据函数关系式分析问题、根据图像观察问题等。
2. 方程部分a.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的基本解法。
b. 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求解方法,如简单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应用等。
c. 学习函数与方程的关系,能够将函数、不等式和方程进行综合应用。
3. 几何部分a. 学习常见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征,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b. 学习坐标系和解析几何的基本知识,如坐标表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等。
c. 学会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根据几何图形分析问题、根据坐标系进行预测和规划等。
4. 统计部分a. 学习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如统计图表、平均数、方差等。
b. 学习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随机事件、概率的求解和应用等。
c. 学会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根据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和决策等。
四、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024年高一数学北师大版新教材新北师大版高一数学教案优质
2024年高一数学北师大版新教材新北师大版高一数学教案优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算。
难点:集合的运算和集合关系的判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如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等。
(2)提出问题: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数的分类,那么高中阶段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数学研究对象——集合,大家知道集合是什么吗?2.授课内容(1)集合的概念集合是一种由明确且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例如:自然数集合、整数集合、实数集合等。
(2)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可以用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表示。
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如{1,2,3,4}。
描述法:用文字或符号描述集合中的元素特征,如{x|x为自然数}。
图示法:用图形表示集合,如用圆圈表示集合A。
(3)集合的运算并集: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如A∪B表示A和B的并集。
交集:两个集合中共同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如A∩B表示A和B的交集。
补集:全集减去某个集合得到的集合,用符号“C”表示。
如C(A)表示A的补集。
(4)集合关系的判断子集:如果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那么这个集合称为另一个集合的子集。
如A⊆B表示A是B的子集。
真子集:如果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但两个集合不相等,那么这个集合称为另一个集合的真子集。
如A⊊B表示A是B的真子集。
相等:如果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集合相等。
如A=B表示A和B相等。
3.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各题中,集合A与集合B的关系。
A={1,2,3},B={1,2,3,4}A={x|x为自然数},B={x|x为整数}A={x|x²=4},B={-2,2}(2)求下列各题中,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交集、补集。
志鸿高中优秀教案数学
志鸿高中优秀教案数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掌握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质;
3. 能够分析函数的增减性和奇偶性;
4. 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质;
3. 函数的增减性和奇偶性。
教学难点:
1. 函数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 函数增减性和奇偶性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或举例引出函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函数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讲解函数的定义和性质(15分钟)
1. 函数的定义:介绍函数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2. 函数的性质:讲解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等性质。
三、分析函数的图像特征(15分钟)
1. 函数图像的基本形状:介绍常见函数的图像特征。
2. 函数的对称性:讲解函数的奇偶性和对称性。
四、探讨函数的增减性和奇偶性(20分钟)
1. 函数的增减性:介绍函数的增减性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2. 函数的奇偶性:讲解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五、练习和总结(15分钟)
让学生进行相关题目练习,巩固知识点。
最后进行总结,强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六、课堂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够分析函数的图像特征、增减性和奇偶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025高考数学培优25讲2.2抽象函数
由 f x y f x y f x f y ,联想到余弦函数和差化积公式
cos x y cos x y 2cosxcosy ,可设 f x acosx ,则由方法一中 f 0 2, f 1 1知
a
2, acos
1 ,解得 cos
1
,取
f
x y
f f
x y .
指数函数
(6)对于指数函数 f x a x ,与其对应的抽象函数为 f x y f x f y .
(7)对于指数函数
f
x a x ,其抽象函数还可以是
f
x y
f f
x y
.其中
(a
0,
a
1)
对数函数
(8)对于对数函数 f x logax ,与其对应的抽象函数为 f xy f x f y .
4
则 f 2010 =
.
2.(多选题 2024·浙江·模拟预测)已知函数 f x 1 为偶函数,对 x R , f x 0 ,且
f x 1 f x f x 2 ,若 f 1 2 ,则以下结论正确的为( )
A. f 2 2 B. f 3 1
C. f 1 f 5
D.
f
1 2
f
A.幂函数
B.对数函数
C.指数函数
D.余弦函数
2.(2014·陕西·高考真题)下列函数中,满足“ f x y f x f y ”的单调递增函数是( )
1
A. f x x 2
B. f x x3
C.
f
x
1 2
x
D. f x 3x
3.(2024·河南新乡·一模)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f x 满足 x, y R ,
高中数学单招讲解教案
高中数学单招讲解教案教案名称:解析几何——向量的线性运算教学内容:向量的加法、数乘、模长、夹角、共线和共面教学目标:1. 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基本性质;2. 掌握向量的加法、数乘规律;3. 掌握向量的模长、夹角、共线和共面判别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向量的加法、数乘规律、模长、夹角、共线和共面判别方法。
难点:向量夹角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教师在课件上展示一些向量的示意图,并引导学生讨论向量的概念和性质。
二、向量的加法和数乘(10分钟)1. 向量的加法规律:$\overrightarrow{a} + \overrightarrow{b} = \overrightarrow{c}$2. 向量的数乘规律:$k\overrightarrow{a} = \overrightarrow{d}$三、向量的模长和夹角(15分钟)1. 向量的模长计算方法:$|\overrightarrow{a}| = \sqrt{a_x^2 + a_y^2}$2. 向量的夹角计算方法:$\cos\theta = \frac{\overrightarrow{a} \cdot\overrightarrow{b}}{|\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b}|}$四、向量的共线与共面(10分钟)1. 向量的共线判别方法:$\overrightarrow{a} = k\overrightarrow{b}$2. 向量的共面判别方法:$\overrightarrow{a} \cdot (\overrightarrow{b} \times\overrightarrow{c}) = 0$五、练习与反馈(10分钟)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并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六、教学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下节课内容进行预告。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看出,学生在向量的加法和数乘方面掌握较为扎实,但在夹角计算和共线共面判别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教师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讲解和练习。
高中数学辅导用书
高中数学辅导用书根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辅导用书的内容应涵盖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代数、几何、函数、数列等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学辅导用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和解题能力:一、代数篇1. 《高中代数基础与应用》该书详细介绍了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多项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指数与对数、三角函数等。
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代数学的基础知识,深入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
2. 《高中代数演练与精解》该书是一本代数题型集锦,包含了高中代数课程中的各类题型与实例。
通过对这些题目的分析、归纳和拓展,学生可以提高代数解题能力,逐步掌握考试技巧。
二、几何篇1. 《高中几何基础》该书介绍了高中几何课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平面几何、空间几何和立体几何等。
通过生动的图例和实例,帮助学生掌握几何知识和解题方法,从而顺利应对高中数学考试。
2. 《高中几何中的数学思维》该书重点讲解高中数学中的数学思维与创新思维在几何中的应用。
通过对几何问题的探讨、分析和求解,让学生感受到解题的乐趣,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函数篇1. 《高中函数基础》该书介绍了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函数知识,包括函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函数的图像、函数的运算与组合等。
通过练习题目的设计与解答,帮助学生巩固函数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高中函数演练与应用》该书主要以各类高考真题为基础,从函数的应用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多元函数、逆函数、复合函数等知识点进行练习和分析,降低学生的考试焦虑感,提高应变能力。
四、数列篇1. 《高中数列基础与应用》该书详细介绍了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数列知识,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通过细致地讲解、例题分析和实践练习,帮助学生有序地掌握数列概念和计算方法。
2.《高中数列精品习题集》该书收录了丰富多样的数列题目,并配有详细、精准的解析。
通过这些题目的挑战和实际情境的应用来练习数列的基本公式和思维方法,提高数学解题与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辅导用书推荐人教版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辅导用书推荐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辅导用书推荐:一、人教版1. 《高中数学(必修1)》:该教材有14个单元,涵盖高一必修课程中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以及与此相类似的问题等,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全面,编写原理难易适中,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2. 《高中数学(必修2)》:该教材涵盖了诸如向量、空间几何、椭圆方程等更多复杂的知识,以及统计和几何的综合使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相关概念。
3. 《高中数学(必修3)》:该教材主要涵盖武断方程、函数的应用以及概率统计的知识,同时还包括古典几何,深入浅出讲解,非常适合高三数学复习及考试备考。
4. 《高中数学(必修4)》:该教材包括代数定理、数列、不等式组等知识,让学生学习掌握高三最为关键的课程,同时还利用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明白自己知识的运用。
二、苏教牛津版1. 《高中数学(必修1)》:该教材从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开始,在对这些概念有了扎实的基础后,再分别介绍根式、指数函数、图形和不等式等概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2. 《高中数学(必修2)》:该教材涵盖了许多更高深的内容,如向量、空间几何、椭圆方程等,并融入统计学中的概念,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对短期学习的能力。
3. 《高中数学(必修3)》:该教材融入了无穷级数、概率与统计、古典几何等概念,运用教学实践,让学生更加全面掌握数学知识。
4. 《高中数学(必修4)》:该教材涉及到数列、不等式组等知识,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概念和运用,并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有明显的提高。
总的来说,人教版和苏教牛津版的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辅导用书都是非常不错的,其中人教版以编写原理适中、思路清晰等优点而受到众多同学青睐,而牛津版则注重教学实践和细节细节,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
无论是哪种教材,只要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高中数学老师教案书籍
高中数学老师教案书籍第一课:初识代数
1.1 代数的基本概念
- 代数的定义与基本性质
- 代数符号的运算规则
1.2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1.3 四则运算
- 整式与分式的加减乘除
- 多项式的化简与展开
第二课:函数与方程
2.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 函数的定义与图像
- 基本初等函数及其性质
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 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及图像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2.3 复合函数与反函数
- 复合函数的概念与求法
- 反函数的性质与求法
第三课:立体几何
3.1 空间几何基本概念
- 点、线、面的概念与性质
- 空间几何的基本公理与定理
3.2 三视图与投影
- 正投影与斜投影的概念与方法
- 三视图的绘制及其应用
3.3 空间几何解题技巧
- 空间几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 空间几何题型分类及案例分析
以上是初步的教案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这份范本来进行系统学习和复习提升,希望对学生和老师们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53题讲解教案
高中数学53题讲解教案
教案目标:通过本教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高中数学中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引入本次课程的主题,并介绍将要讲解的内容。
第二步:讲解
1. 解题方法讲解:
- 对于求解方程的题目,可以采用代入法或者配方法等不同的方法进行求解。
- 对于几何题目,需要画出清晰的图形来帮助理解和解题。
- 对于函数题目,可以通过求导或者整理函数表达式等方法进行解答。
2. 解题思路讲解:
- 在解题时,可以先看清题目的要求,然后找出关键信息,确定解题思路。
- 在解题过程中,要有逻辑性,分步骤进行推导,不要急于求解。
第三步:示范
通过几道题目的示范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方法和思路。
第四步:练习
给学生准备一些练习题目,让他们自己尝试解答,并在解答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总结
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解题方法和思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总结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检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调整和改进,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一章 培优点1 柯西不等式与权方和不等式
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第一章培优点1 柯西不等式与权方和不等式题型一 柯西不等式1.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a2+b2)(c2+d2)≥(ac+bd)2(a,b,c,d∈R,当且仅当ad=bc时,等号成立).2.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变式3.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α·β|≤|α||β|(当且仅当β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使α=kβ时,等号成立).例1 已知x,y∈R,3x2+2y2≤6,求2x+y的最值.方法一 由柯西不等式得方法二 由柯西不等式得思维升华掌握柯西不等式及其变式的结构,常用巧拆常数、重新安排某些项的次序、改变结构、添项等方法.跟踪训练1 设a=(1,-2),b=(x,y),若x2+y2=16,则a·b的最大值为________.∵a=(1,-2),b=(x,y),∴a·b=x-2y.由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可得[12+(-2)2](x2+y2)≥(x-2y)2,即5×16≥(x-2y)2,当且仅当b=k a,题型二 权方和不等式例2 (1)若x>0,y>0,=2,则6x+5y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2)已知正数x,y,z满足x+y+z=1,则的最小值为____.思维升华(1)权方和不等式的结构始终要求分子的次数比分母的次数多1,出现定值是解题的关键.(2)关于齐次分式,将分子变为平方式,再用权方和不等式.27跟踪训练2 (1)已知正数x,y满足x+y=1,则的最小值为______.(2)已知a+b+c=1,且a,b,c>0,则的最小值为√A.1B.3C.6D.9能力提升1.实数x,y满足3x2+4y2=12,则z=2x+的最小值是√A.-5B.-6C.3D.4123456∵实数x,y满足3x2+4y2=12,√3.若实数x+2y+3z=1,则x2+y2+z2的最小值为√36 4.已知正数x,y,z满足x+y+z=1,则的最小值为______.8本课结束。
高中数学名师教程
高中数学名师教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这位高中数学名师名叫张老师,是一位在教学界享有盛誉的数学教师。
他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经有20年的时间,对数学教学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张老师一直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他的数学课堂上,不仅仅是简单的讲解数学知识,更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团体合作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升,不仅能够应付考试,更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张老师注重巩固数学基础知识。
他认为数学是一门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学科,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高阶数学知识。
他在教学中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温故知新,通过综合练习和知识串联,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
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技巧。
在高中数学中,许多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套公式,而是需要灵活运用知识和技巧来解决。
张老师在课堂上会针对各种解题技巧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张老师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深知学习数学对学生来说是一项相对较为枯燥的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活跃课堂氛围,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工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张老师的教学风格独特,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巩固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发,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向他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数学学生。
【2000字】第二篇示例:高中数学是学生们学习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他们进入大学的“敲门砖”。
在这个学科中,有许多学生感到困难,需要找到一个好的数学名师来指导他们。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数学复习一本通第十章立体几何
巩固训练
基础实战
巩固训练
基础实战
巩固训练
基础实战
巩固训练
基础实战
巩固训练
提升进阶
巩固训练
提升进阶
巩固训练
真题链接
巩固训练
真题链接
巩固训练
真题链接
谢谢观看
命题探究
以常见的简单几何体(如长方体或正方体)为载体, 考查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内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 的判定及运用,要重点关注异面直线的概念、两条异面直 线所成角和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等.这部分内容的题型考 查得较少,并且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基本的 空间想象能力.
知识结构
第一节 平面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第三节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和角
目录
§第一节 平面的基本性质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 平面的表示法和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平面的表示法 数学中的平面是指光滑并且可以无限延展的图形.通常用一个平行四边形表示平 面,并用小写的希腊字母α,β,γ,…来表示不同的平面,也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 四个顶点的字母或者两个相对顶点的字母来命名. 2.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巩固训练
基础实战
巩固训练
基础实战
巩固训练
提升进阶
§第三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间中的垂直关系和角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1.直线与直线垂直 (1)直线与直线垂直的定义:若两条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则称这两条直线垂 直.两条直线垂直分为相交垂直和异面垂直两种. (2)直线与直线垂直的判定方法:直线与直线垂直的定义;直线与平面垂直的 定义.
知识清单 知识点二 平面的基本性质
平面的基本性质见表10-1.
高中数学培优教程
高中数学培优教程
【实用版】
目录
1.高中数学的重要性
2.高中数学培优教程的作用
3.高中数学培优教程的内容
4.如何有效利用高中数学培优教程
正文
高中数学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是中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学习大学数学和今后从事相关职业的基础。
高中数学的学习内容涵盖了代数、几何、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等多个方面,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中数学培优教程的作用
高中数学培优教程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而编写的辅
导材料。
通过培优教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概念,巩固数学技能,拓展数学思维,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高中数学培优教程的内容
高中数学培优教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重点知识点的讲解:对高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
2.典型例题的解析:通过解析典型例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练习题和模拟试题: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和模拟试题,帮助学生巩固
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如何有效利用高中数学培优教程
要有效地利用高中数学培优教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阅读教材: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教材,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
2.仔细解析例题:学生需要仔细解析例题,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3.多做练习题:学生需要多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4.定期进行模拟考试:学生需要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和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高中数学培优教程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辅导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自主招生高中数学辅导教程目录第一章集合第二章函数§2.1函数及其性质§2.2二次函数§2.3 函数迭代§2.4 抽象函数第三章数列§3.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3.2 递归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3.3 递推法解题第四章三角平面向量复数第五章直线、圆、圆锥曲线第六章空间向量简单几何体第七章二项式定理与多项式第八章选讲§8.1 平几名定理、名题与竞赛题§8.2 数学归纳法§8.3 排序不等式第一章集合集合是高中数学中最原始、最基础的概念,也是高中数学的起始单元,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它的基础性体现在:集合思想、集合语言和集合的符号在高中数学的很多章节如函数、数列、方程与不等式、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中都被广泛地使用.在高考试题和自主招生中,很多问题可以用集合的语言加以叙述.集合不仅是中学数学的基础,也是支撑现代数学大厦的基石之一,本章主要介绍集合思想中出现的问题.§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基础知识】一.集合的有关概念1.集合:具有某些共同属性的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组成集合的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2.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3.集合的分类:无限集、有限集、空集φ.4. 集合间的关系:二.集合的运算1.交集、并集、补集和差集差集:记A 、B 是两个集合,则所有属于A 且不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记作B A \.即A x B A ∈={\且}B x ∉.2.集合的运算性质(1)A A A = ,A A A = (幂等律);(2)A B B A =, A B B A =(交换律);(3))()(C B A C B A =, )()(C B A C B A =(结合律);(4))()()(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分配律);(5)A A B A =)( ,A B A A =)( (吸收律);(6)A A C C U U =)((对合律);(7))()()(B C A C B A C U U U =, )()()(B C A C B A C U U U =(摩根律)(8))\()\()(\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3.集合的相等(1)两个集合中元素相同,即两个集合中各元素对应相等;(2)利用定义,证明两个集合互为子集;(3)若用描述法表示集合,则两个集合的属性能够相互推出(互为充要条件),即等价;(4)对于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则元素个数相等、各元素的和相等、各元素之积相等是两集合相等的必要条件.【典例精析】【例1】在集合},,2,1{n 中,任意取出一个子集,计算它的各元素之和.则所有子集的元素之和是 .〖分析〗已知},,2,1{n 的所有的子集共有n 2个.而对于},,2,1{n i ∈∀,显然},,2,1{n 中包含i 的子集与集合},,1,1,,2,1{n i i +-的子集个数相等.这就说明i 在集合},,2,1{n 的所有子集中一共出现12-n 次,即对所有的i 求和,可得).(211∑=-=ni n n i S 【解】集合},,2,1{n 的所有子集的元素之和为2)1(2)21(211+⋅=+++--n n n n n =.2)1(1-⋅+⋅n n n 〖说明〗本题的关键在于得出},,2,1{n 中包含i 的子集与集合},,1,1,,2,1{n i i +-的子集个数相等.这种一一对应的方法在集合问题以及以后的组合总是中应用非常广泛.【例2】已知集合}034|{},023|{222<+-=<++=a ax x x B x x x A 且B A ⊆,求参数a 的取值范围.〖分析〗首先确定集合A 、B,再利用B A ⊆的关系进行分类讨论.【解】由已知易求得}0)3)((|{},12|{<--=-<<-=a x a x x B x x A当0>a 时,}3|{a x a x B <<=,由B A ⊆知无解;当0=a 时,φ=B ,显然无解;当0<a 时, }3|{a x a x B <<=,由B A ⊆解得.321≤≤-a 综上知,参数a 的取值范围是]32,1[-. 〖说明〗本题中,集合的定义是一个二次三项式,那么寻于集合B 要分类讨论使其取值范围数字化,才能通过条件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例3】已知+∈∈R y R x ,,集合}1,2,{},1,,1{2+--=---++=y y y B x x x x A .若B A =,则22y x +的值是( )A.5B.4C.25D.10【解】0)1(2≥+x ,x x x -≥++∴12,且012>++x x 及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 x x x -≠++12,即1-≠x ,此时应有.112-->->++x x x x而+∈R y ,从而在集合B 中,.21y y y ->->+ 由B A =,得)3()2()1(12112⎪⎪⎩⎪⎪⎨⎧-=---=-+=++y x y x y x x 由(2)(3)解得2,1==y x ,代入(1)式知2,1==y x 也满足(1)式..5212222=+=+∴y x〖说明〗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相等的的概念,如果两个集合中的元素个数相等,那么两个集合中对应的元素应分别相等才能保证两个集合相等.而找到这种对应关系往往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例4】已知集合}|,|,0{)},lg(,,{y x B xy y x A ==.若B A =,求++++)1()1(22y x y x ……+)1(20082008yx +的值. 〖分析〗从集合A=B 的关系入手,则易于解决.【解】B A = ,⎩⎨⎧=⋅⋅+=++∴0)lg(||)lg(xy xy x y x xy xy x ,根据元素的互异性,由B 知0,0≠≠y x . B ∈0 且B A =,A ∈∴0,故只有0)lg(=xy ,从而.1=xy又由A ∈1及B A =,得.1B ∈所以⎩⎨⎧==1||1x xy 或⎩⎨⎧==11y xy ,其中1==y x 与元素的互异性矛盾! 所以,1-=y x 代入得:++++)1()1(22y x y x ……+)1(20082008yx +=(2-)+2+(2-)+2+……+(2-)+2=0. 〖说明〗本题是例4的拓展,也是考查集合相等的概念,所不同的是本题利用的是集合相等的必要条件,即两个集合相等,则两个集合中,各元素之和、各元素之积及元素个数相等.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例5】已知A 为有限集,且*N A ⊆,满足集合A 中的所有元素之和与所有元素之积相等,写出所有这样的集合A.【解】设集合A=)1}(,,,{21>n a a a n 且n a a a <<≤211,由=+++n a a a 21n a a a ⋅⋅⋅ 21,*)(N n n a n ∈≥,得≥n na =+++n a a a 21n a a a ⋅⋅⋅ 21)!1(-≥n a n ,即)!1(-≥n n2=∴n 或3=n (事实上,当3>n 时,有)2)1()2)(1()!1(n n n n n >⋅-≥--≥-.当2=n 时,1,2,21122121=∴<∴<+=⋅a a a a a a a ,而.2,1122≠∴+≠⋅n a a当3=n 时,3,3213321321<⋅∴<++=⋅⋅a a a a a a a a a ,.2,121==∴a a由3332a a +=,解得.33=a综上可知,}.3,2,1{=A〖说明〗本题根据集合中元素之间的关系找到等式,从而求得集合A.在解决问题时,应注意分析题设条件中所给出的信息,根据条件建立方程或不等式进行求解.【例6】已知集合}02|{},023|{22≤+-=≤+-=a ax x x S x x x P ,若P S ⊆,求实数a 的取值组成的集合A.【解】}21|{≤≤=x x P ,设a ax x x f +-=2)(2.①当04)2(2<--=∆a a ,即10<<a 时,φ=S ,满足P S ⊆;②当04)2(2=--=∆a a ,即0=a 或1=a 时,若0=a ,则}0{=S ,不满足P S ⊆,故舍去;若1=a 时,则}1{=S ,满足P S ⊆.③当04)2(2>--=∆a a 时,满足P S ⊆等价于方程022=+-a ax x 的根介于1和2之间. 即⎪⎪⎩⎪⎪⎨⎧≥-≥-<<><⇔⎪⎪⎩⎪⎪⎨⎧≥≥<--<>∆0340121100)2(0)1(22)2(10a a a a a f f a 或φ∈⇔a . 综合①②③得10≤<a ,即所求集合A }10|{≤<=a a .〖说明〗先讨论特殊情形(S=φ),再讨论一般情形.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分类讨论,确定a 的取值范围.本题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讨论.0>∆【例7】 已知平面上两个点集{(,)||1|,M x y x y x y =++∈R },{(,)||||1|1,,N x y x a y x y =-+-≤∈R }. 若 M N ≠∅,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解】由题意知 M 是以原点为焦点、直线10x y ++= 为准线的抛物线上及其凹口内侧的点集,N 是以 (,1)a 为中心的正方形及其内部的点集(如图).考察 M N =∅ 时, a 的取值范围: 令 1y =,代入方程|1|x y ++= ,得 2420x x --=,解出得2x =± 所以,当211a <=时, M N =∅.………… ③令 2y =,代入方程|1|x y ++=得 2610x x --=. 解出得3x =±.所以,当3a > 时, M N =∅.………… ④因此, 综合 ③ 与 ④ 可知,当13a ≤≤+[13a ∈ 时, M N ≠∅.故填[1.【例8】已知集合},,,{4321a a a a A =,},,,{24232221a a a a B =,其中4321a a a a <<<,N a a a a ∈4321,,,.若},{41a a B A = ,1041=+a a .且B A 中的所有元素之和为124,求集合A 、B.【解】 4321a a a a <<<,且},{41a a B A = ,∴211a a =,又N a ∈1,所以.11=a又1041=+a a ,可得94=a ,并且422a a =或.423a a = 若922=a ,即32=a ,则有,12481931233=+++++a a 解得53=a 或63-=a (舍) 此时有}.81,25,9,1{},9,5,3,1{==B A若923=a ,即33=a ,此时应有22=a ,则B A 中的所有元素之和为100≠124.不合题意.综上可得, }.81,25,9,1{},9,5,3,1{==B A〖说明〗本题的难点在于依据已知条件推断集合A 、B 中元素的特征.同时上述解答中使用发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之一,将问题分为多个部分,每一部分的难度比整体都要低,这样就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例9】满足条件||4|)()(|2121x x x g x g -≤-的函数)(x g 形成了一个集合M,其中R x x ∈21,,并且1,2221≤x x ,求函数)(23)(2R x x x x f y ∈-+==与集合M 的关系. 〖分析〗求函数23)(2-+=x x x f 集合M 的关系,即求该函数是否属于集合M,也就是判断该函数是否满足集合M 的属性.【解】|3||||)23()23(||)()(|212122212121++⋅-=++-++=-x x x x x x x x x f x f 取65,6421==x x 时, .||4||29|)()(|212121x x x x x f x f ->-=- 由此可见,.)(M x f ∉〖说明〗本题中M 是一个关于函数的集合.判断一个函数)(x f 是否属于M,只要找至一个或几个特殊的i x 使得)(i x f 不符合M 中的条件即可证明.)(M x f ∉【例10】对集合}2008,,2,1{ 及每一个非空子集定义唯一“交替和”如下:把子集中的数按递减顺序排列,然后从最大数开始,交替地加减相继各数,如}9,6,4,2,1{的“交替和”是612469=+-+-,集合}10,7{的“交替和”是10-7=3,集合}5{的“交替和”是5等等.试求A 的所有的“交替和”的总和.并针对于集合},,2,1{n 求出所有的“交替和”.〖分析〗集合A 的非空子集共有122008-个,显然,要想逐个计算“交替和”然后相加是不可能的.必须分析“交替和”的特点,故可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如{1,2,3,4}的非空子集共有15个,共“交替和”分别为:{1} 1;{2} 2 ;{3} 3;{4} 4;{1,2} 2-1; {1,3} 3-1;{1,4} 4-1;{2,3} 3-2;{2,4} 4-2;{3,4} 4-3;{1,2,3} 3-2+1;{1,2,4} 4-2+1;{1,3,4} 4-3=1;{2,3,4} 4-3+2;{1,2,3,4} 4-3+2-1.从以上写出的“交替和”可以发现,除{4}以外,可以把{1,2,3,4}的子集分为两类:一类中包含4,另一类不包含4,并且构成这样的对应:设i A 是{1,2,3,4}中一个不含有的子集,令i A 与i A }4{相对应,显然这两个集合的“交替和”的和为4,由于这样的对应应有7对,再加上{4}的“交替和”为4,即{1,2,3.4}的所有子集的“交替和”为32.【解】集合}2008,,2,1{ 的子集中,除了集合}2008{,还有222008-个非空子集.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含2008的子集,第二类是不含2008的子集,这两类所含的子集个数相同.因为如果i A 是第二类的,则必有}2008{ i A 是第一类的集合;如果j B 是第一类中的集合,则j B 中除2008外,还应用1,2,……,2007中的数做其元素,即j B 中去掉2008后不是空集,且是第二类中的.于是把“成对的”集合的“交替和”求出来,都有2008,从而可得A 的所有子集的“交替和”为.2008220082008)22(2120072008⨯=+⨯- 同样可以分析},,2,1{n ,因为n 个元素集合的子集总数为n 2个(含φ,定义其“交替和”为0),其中包括最大元素n 的子集有12-n 个,不包括n 的子集的个数也是12-n 个,将两类子集一一对应(相对应的子集只差一个元素n ),设不含n 的子集“交替和”为S,则对应的含n 子集的“交替和”为S n -,两者相加和为n .故所有子集的“交替和”为.21n n ⋅-〖说明〗本题中"退到最简",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对应思想都有所体现,这种方法在数学是常用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强化.【例11】一支人数是5的倍数的且不少于1000人的游行队伍,若按每横排4人编队,最后差3人;若按每横排3人编队,最后差2人;若按每横排2人编队,最后差1人,求这支游行队伍的人数最少是多少?〖分析〗已知游行队伍的总人数是5的倍数,那么可设总人数为n 5.“按每横排4人编队,最后差3人”,从它的反面去考虑,可理解为多1人,同样按3人、2人编队都可理解为“多1人”,显然问题转化为同余问题.n 5被4、3、2除时都余地,即15-n 是12的倍数,再由总人数不少于1000人的条件,即可求得问题的解.【解】设游行队伍的总人数为)(5+∈N n n ,则由题意知n 5分别被4、3、2除时均余1,即15-n 是4、3、2的公倍数,于是可令)(1215+∈=-N m m n ,由此可得:5112+=m n ①要使游行队伍人数最少,则式①中的m 应为最少正整数且112+m 为5的倍数,应为2.于是可令)(25+∈+=N p q m ,由此可得:512]1)25(12[51+=++⋅=p p n ,25605+≥p n ②所以10002560≥+p ,4116≥p . 取17=p 代入②式,得10452517605=+⨯=n故游行队伍的人数最少是1045人.〖说明〗本题利用了补集思想进行求解,对于题目中含有“至少”、“至多”、“最少”、“不都”、“都”等词语,可以根据补集思想方法,从词义气反面(反义词)考虑,对原命题做部分或全部的否定,用这种方法转化命题,常常能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使之寻求到解题思想或方法,实现解题的目的.【例12】设n N ∈且n ≥15,B A ,都是{1,2,3,…,n }真子集,A B φ=,且A B ={1,2,3,…,n }.证明:A 或者B 中必有两个不同数的和为完全平方数.【证明】由题设,{1,2,3,…,n }的任何元素必属于且只属于它的真子集B A ,之一.假设结论不真,则存在如题设的{1,2,3,…,n }的真子集B A ,,使得无论是A 还是B 中的任两个不同的数的和都不是完全平方数.不妨设1∈A ,则3∉A ,否则1+3=22,与假设矛盾,所以3∈B .同样6∉B ,所以6∈A ,这时10∉A ,,即10∈B .因n ≥15,而15或者在A 中,或者在B 中,但当15∈A 时,因1∈A ,1+15=24,矛盾;当15∈B 时,因10∈B ,于是有10+15=25,仍然矛盾.因此假设不真,即结论成立.【自主招生点拨】1.高中数学的第一个内容就是集合,而集合又是数学的基础.因此,深刻理解集合的概念,熟练地进行集合运算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本节中涉及的内容较多,所以抓好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尤其重要.2.集合内容几乎是每年的高考与自主招生的必考内容.一般而言,一是考查集合本身的知识;二是考查集合语言和集合思想的应用.3.对于给定的集合,要正确理解其含义,弄清元素是什么,具有怎样的性质?这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前提.4.集合语言涉及数学的各个领域,所以在自主招生中,集合题是普遍而又基本的题型之一.【针对练习】(A 组)1. 设在xOy 平面上,20x y ≤<,10≤≤x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31,则集合},1),{(≤-=x y y x M }1),{(2+≥=x y y x N 的交集N M 所表示的图形面积为( ) A.31 B.32 C.1 D.34 2. b a ,为实数,集合M=x x f a P ab →=:},0,{},1,{表示把集合M 中的元素x 映射到集合P 中仍为x ,则b a +的值等于( )A.1-B.0C.1D.1±3. 已知M={}32|),(22=+y x y x ,N={}b mx y y x +=|),(,若对于所有的R m ∈,均有,φ≠⋂N M 则b 的取值范围是A .[26,26-] B.(26,26-)C.(332,332-) D.[332,332-] 4. 记集合},6,5,4,3,2,1,0{=T },4,3,2,1,|7777{4433221=∈+++=i T a a a a a M i 将M 中的元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则第2005个数是( )A .43273767575+++B .43272767575+++C .43274707171+++ D .43273707171+++ 5. 集合A,B 的并集A ∪B={a 1,a 2,a 3},当且仅当A≠B 时,(A,B)与(B,A)视为不同的对,则这样的(A,B)对的个数有( )A.27B.28.C.26D.256.设A={n|100≤n ≤600,n ∈N},则集合A 中被7除余2且不能被57整除的数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7. 已知2{430,}A x x x x R =-+<∈,12{20,2(7)50,}x B x a x a x x R -=+-++∈且≤≤.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8. 设M={1,2,3,…,1995},A 是M 的子集且满足条件: 当x∈A 时,15x ∉A ,则A 中元素的个数最多是_______________.9. 设n 是正整数,集合M={1,2,…,2n}.求最小的正整数k ,使得对于M 的任何一个k 元子集,其中必有4个互不相同的元素之和等于10. 设A ={a |a =22x y -,,x y Z ∈},求证:⑴21k -∈A (k Z ∈); ⑵42 ()k A k Z -∉∈.11. 设集合()12log 32A x x ⎧⎫⎪⎪=-≥-⎨⎬⎪⎪⎩⎭,21a B x x a ⎧⎫=>⎨⎬-⎩⎭.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2. 以某些整数为元素的集合P 具有下列性质:①P 中的元素有正数,有负数;②P 中的元素有奇数,有偶数;③-1∉P ;④若x ,y ∈P ,则x +y ∈P 试判断实数0和2与集合P 的关系.(B 组)1. 设S 为满足下列条件的有理数的集合:①若a ∈S ,b ∈S ,则a +b ∈S ,S ab ∈;②对任一个有理数r ,三个关系r ∈S ,-r ∈S ,r =0有且仅有一个成立.证明:S 是由全体正有理数组成的集合.2.321,,S S S 为非空集合,对于1,2,3的任意一个排列k j i ,,,若j i S y S x ∈∈,,则k S y x ∈-(1) 证明:三个集合中至少有两个相等. (2) 三个集合中是否可能有两个集无公共元素?3.已知集合:}1|),{(},1|),{(},1|),{(22=+==+==+=y x y x C ay x y x B y ax y x A 问(1) 当a 取何值时,C B A )(为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 (2)当a 取何值时,C B A )(为含有三个元素的集合?4.已知{}22(,)4470,,A x y x y x y x y R =++++=∈,{}(,)10,,B x y xy x y R ==-∈.⑴请根据自己对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中 “距离”的认识,给集合A 与B 的距离定义;⑵依据⑴中的定义求出A 与B 的距离.5.设集合=P {不小于3的正整数},定义P上的函数如下:若P n ∈,定义)(n f 为不是n 的约数的最小正整数,例如5)12(,2)7(==f f .记函数f 的值域为M.证明:.99,19M M ∉∈6.为了搞好学校的工作,全校各班级一共提了P )(+∈N P 条建议.已知有些班级提出了相同的建议,且任何两个班级都至少有一条建议相同,但没有两个班提出全部相同的建议.求证该校的班级数不多于12-P 个.【参考答案】 A 组1.解: N M 在xOy 平面上的图形关于x 轴与y 轴均对称,由此N M 的图形面积只要算出在第一象限的图形面积乘以4即得.为此,只要考虑在第一象限的面积就可以了.由题意可得,N M 的图形在第一象限的面积为A =613121=-.因此N M 的图形面积为32. 所以选B.2.解:由M=P,从而1,0==a ab,即0,1==b a ,故.1=+b a 从而选C.3. 解:MN ≠∅相当于点(0,b )在椭圆2223x y +=上或它的内部221,322b b ∴≤∴-≤≤.故选A.4.解: 用p k a a a ][21 表示k 位p 进制数,将集合M 中的每个数乘以47,得32123412347{777|,1,2,3,4}{[]|,1,2,3,4}.i i M a a a a a T i a a a a a T i '=⋅+⋅+⋅+∈==∈=M '中的最大数为107]2400[]6666[=.在十进制数中,从2400起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第2005个数是2400-2004=396.而=10]396[7]1104[将此数除以47,便得M 中的数.74707171432+++故选C. 5.解:A=φ时,有1种可能;A 为一元集时,B 必须含有其余2元,共有6种可能;A 为二元集时,B 必须含有另一元.共有12种可能;A 为三元集时,B 可为其任一子集.共8种可能.故共有1+6+12+8=27个.从而选A.6.解:被7除余2的数可写为7k+2. 由100≤7k+2≤600.知14≤k ≤85. 又若某个k 使7k+2能被57整除,则可设7k+2=57n. 即57256227778n n n n k n -+--===+.即n -2应为7的倍数. 设n=7m+2代入,得k=57m+16. ∴14≤57m+16≤85. ∴m=0,1.于是所求的个数为85-(14-1)-2=70.7.解:依题意可得{13}A x x =<<,设1()2x f x a -=+,2()2(7)5g x x a x =-++ 要使A B ⊆,只需()f x ,()g x 在(1,3)上的图象均在x 轴的下方,则(1)0f ≤,(3)0f ≤,(1)0g ≤,(3)0g ≤,由此可解得结果.8.解:由于1995=15⨯133,所以,只要n>133,就有15n>1995.故取出所有大于133而不超过1995的整数. 由于这时己取出了15⨯9=135, … 15⨯133=1995. 故9至133的整数都不能再取,还可取1至8这8个数,即共取出1995—133+8=1870个数, 这说明所求数≥1870.另一方面,把k 与15k 配对,(k 不是15的倍数,且1≤k ≤133)共得133—8=125对,每对数中至多能取1个数为A 的元素,这说明所求数≤1870,综上可知应填1870. 9.解:考虑M 的n+2元子集P={n -l ,n ,n+1,…,2n}.P 中任何4个不同元素之和不小于(n -1)+n+( n +1)+( n +2)=4 n +2,所以k≥n +3.将M 的元配为n 对,B i =(i ,2 n +1-i),1≤i≤n. 对M 的任一n+3元子集A ,必有三对123,,i i i B B B 同属于A(i 1、I2、I 3两两不同).又将M 的元配为n -1对,C I (i ,2n -i),1≤i≤n-1.对M 的任一n+3元子集A ,必有一对4i C 同属于A ,这一对4i C 必与123,,i i i B B B 中至少一个无公共元素,这4个元素互不相同,且和为2 n +1+2 n =4 n +1,最小的正整数k= n +310.10.解: ⑴∵k ,1k -∈Z 且21k -=22(1)k k --,∴21k -∈A ;⑵假设42 ()k A k Z -∈∈,则存在,x y Z ∈,使42k -=22x y -即()()2(21)x y x y k -+=- (*) 由于x y -与x y +具有相同的奇偶性,所以(*)式左边有且仅有两种可能:奇数或4的倍数,另一方面,(*)式右边只能被4除余2的数,故(*)式不能成立.由此,42()k A k Z -∉∈.11.解:{}13A x x =-≤<,()(){}30B x x a x a =--<. 当0a >时,{}03B x a x a =<<<,由A B ≠∅得03a <<; 当0a <时,{}30B x a x a =<<<,由A B ≠∅得1a >-; 当0a =时,{}20B x x =<=∅,与A B ≠∅不符. 综上所述,()()1,00,3a ∈-.12.解:由④若x ,y ∈P ,则x +y ∈P 可知,若x ∈P ,则)( N k P kx ∈∈(1) 由①可设x ,y ∈P ,且x >0,y <0,则-y x =|y |x (|y |∈N )故x y ,-y x ∈P ,由④,0=(-y x )+x y ∈P .(2)2∉P .若2∈P ,则P 中的负数全为偶数,不然的话,当-(12+k )∈P (N k ∈)时,-1=(-12-k )+k 2∈P ,与③矛盾.于是,由②知P 中必有正奇数.设),( 12,2N n m P n m ∈∈--,我们取适当正整数q ,使12|2|->-⋅n m q ,则负奇数P n qm ∈-+-)12(2.前后矛盾B 组1.证明:设任意的r ∈Q ,r ≠0,由②知r ∈S ,或-r ∈S 之一成立.再由①,若r ∈S ,则S r ∈2;若-r ∈S ,则S r r r ∈-⋅-=)()(2.总之,S r ∈2.取r =1,则1∈S .再由①,2=1+1∈S ,3=1+2∈S ,…,可知全体正整数都属于S . 设S q p ∈,,由①S pq ∈,又由前证知S q ∈21,所以21q pq q p ⋅=∈S .因此,S 含有全体正有理数.再由①知,0及全体负有理数不属于S .即S 是由全体正有理数组成的集合.2.证明:(1)若j i S y S x ∈∈,,则i k S x y x y S x y ∈-=--∈-)(,,所以每个集合中均有非负元素.当三个集合中的元素都为零时,命题显然成立.否则,设321,,S S S 中的最小正元素为a ,不妨设1S a ∈,设b 为32,S S 中最小的非负元素,不妨设,2S b ∈则b -a ∈3S .若b >0,则0≤b -a <b ,与b 的取法矛盾.所以b =0.任取,1S x ∈因0∈2S ,故x -0=x ∈3S .所以⊆1S 3S ,同理3S 1S ⊆. 所以1S =3S .(2)可能.例如1S =2S ={奇数},3S ={偶数}显然满足条件,1S 和2S 与3S 都无公共元素.3.解:C B A )(=)()(C B C A .C A 与C B 分别为方程组(Ⅰ)⎩⎨⎧=+=+1122y x y ax (Ⅱ)⎩⎨⎧=+=+1122y x ay x 的解集.由(Ⅰ)解得(y x ,)=(0,1)=(212a a+,2211a a +-);由(Ⅱ)解得 (y x ,)=(1,0),(2211a a +-,212a a+)(1) 使C B A )(恰有两个元素的情况只有两种可能:①⎪⎪⎩⎪⎪⎨⎧=+-=+111012222a a a a ②⎪⎪⎩⎪⎪⎨⎧=+-=+011112222aa a a由①解得a =0;由②解得a =1.故a =0或1时,C B A )(恰有两个元素.(2)使C B A )(恰有三个元素的情况是:212a a+=2211a a +-解得21±-=a ,故当21±-=a 时,C B A )(恰有三个元素.4.解: (1)设1212,min P A P Bd P P ∈∈=(即集合A 中的点与集合B 中的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则称d 为A 与B 的距离.⑵解法一:∵A 中点的集合为圆22(2)(2)1,x y +++=圆心为(2,2)M --,令(,)P x y 是双曲线上的任一点,则2MP =22(2)(2)x y +++=224()8x y x y ++++=2()24()x y xy x y +-+++8=2()4()28x y x y ++++ 令t x y =+,则2MP =22428(2)24t t t ++=++ 当2t =-时,即102xy x y =-⎧⎨+=-⎩有解,∴min 26MP =∴261d =-解法二:如图,P 是双曲线上的任一点, Q 为圆22(2)(2)1x y +++=上任一点,圆心为M .显然,P M MP +Q Q ≥(当P M 、Q 、三点共线时取等号)∴min 1d MP =-.5.解:记!18=n 时,由于1,2,……18都是n 的约数,故此时.19)(=n f 从而.19M ∈ 若存在P n ∈,使99)(=n f ,则对于小于99的正整数k ,均有n k |,从而n n |11,|9,但是1)11,9(=,由整数理论中的性质9×11=99是n 的一个约数,这是一个矛盾!从而.99M ∉6.证明:假设该校共有m 个班级,他们的建议分别组成集合m A A A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