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传递
突触传递名词解释
突触传递名词解释
突触传递是一种神经信号传递的过程,它指的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而进行的化学或电信号的传递。突触传递是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基本机制之一,对于神经功能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突触传递的过程包括突触前神经元、突触间隙和突触后神经元三个主要部分。首先,突触前神经元通过神经冲动导致其内部电位变化,触发钙离子的进入突触前神经元的突触末梢。随后,钙离子的进入会促使突触前神经元内的突触小泡膜与突触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分子进入突触间隙。神经递质分子在突触间隙中扩散,最终与突触后神经元的受体结合。
突触传递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分别是化学突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化学突触传递是指突触间隙中化学信号的传递,通过神经递质分子的释放和受体的结合,实现神经信号的传递。这种传递方式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调节性,在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且具有较高的效率。
而电突触传递是指神经元直接通过突触间隙进行电信号传递的一种方式。这种传递方式不需要神经递质分子的介入,通过电流的流动实现神经信号的传递。电突触传递一般发生在一些特殊的神经元之间,例如直接连接在心肌细胞上的电突触。
突触传递在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突触传递,神经元之间能够传递和处理信息,实现神经系统的功能。突触传递在感觉信息、运动控制、记忆和学习等高级神经功能中起到关
键作用。例如,在感觉神经元传递感觉信号到大脑时,突触传递起着信号传输和信息加工的作用;在运动神经元控制肌肉运动时,突触传递使神经冲动能够顺利传递到肌肉细胞上,实现肌肉的收缩。
总之,突触传递是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重要过程。通过突触传递,神经系统能够实现各种功能的执行和调节。对突触传递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并有可能为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突触传递
突触传递
一、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产生动作电位,使突触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加,Ca2+便由膜外进入突触小体内。突触小体内Ca2+的增加可促使小体内的囊泡向突触前膜靠近,并将囊泡内的神经递质以出胞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内。递质扩散到后膜与其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引起离子跨膜流动,产生突触后电位,改变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完成了信息的跨突触传递。
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及其产生原理:如果是兴奋性突触,则突触小体囊泡释放的递质为兴奋性递质,它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提高后膜对Na+、K+、Cl-,尤其是Na+的通透性促使Na+内流,使后膜内电位上升,形成局部去极化。其结果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增高,经过总和而产生动作电位,使后膜兴奋。这种发生的突触后膜上的局部去极化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三、抑制性突触后电位(EPSP)
突触小体囊泡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主要提高后膜对Cl-的通透性,引起Cl-内流,使原有的膜电位增大,发生局部超极化,结果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这种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超极化电位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四、突触传递的特点
(一)单向传布
在人为刺激神经时,兴奋可由刺激点爆发后沿神经纤维向两个方向传导(双向性);但在中枢内大量存在的化学性突触处,兴奋传布只能由传入神经元向传出神经元方向传布,也即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向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传递。
(二)中枢延搁(突触延搁)
简述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简述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突触传递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它是神经系统功能的基础,也是神经系统实现信息处理和传递的核心机制之一
神经元通过突触与其他神经元相连接,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突触由突触前细胞、突触间隙和突触后细胞组成。突触传递的过程包括预突触细胞兴奋、突触间隙兴奋传递、突触后细胞兴奋传递三个基本步骤。
预突触细胞兴奋是指来自神经元胞体的电信号传导至突触末梢,引发突触前区域的电势变化。这种电势变化导致突触前区域的电离通道打开,离子(如钙离子)进入细胞,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
突触间隙兴奋传递是指突触前区域的电离通道打开后,离子从突触前细胞中流出,进入突触间隙。这些离子会扩散到突触后细胞,影响突触后细胞的电势变化。
突触后细胞兴奋传递是指突触间隙中的离子进入突触后细胞后,引起突触后细胞的电势变化。这种电势变化被传导到神经元的胞体,进而影响神经元的兴奋状态。如果电势超过神经元的阈值,就会引发神经元的动作电位。
突触传递的原理涉及到突触前区域的信号释放、突触间隙的信号传递以及突触后细胞的信号感受和传递。
突触前区域的信号释放是通过钙离子促使突触前细胞内的小囊泡融合到细胞膜,释放出神经递质。当钙离子浓度升高时,钙离子与细胞内的蛋白质结合,促使小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区域的细胞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突触间隙的信号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以及与突触
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来实现的。神经递质扩散至突触后细胞表面的受体
上时,会引发突触后细胞内离子通道的开放或关闭,进而改变细胞的电势
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突触传递
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突触传递
突触是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通常通过神经递质完成信息的传递,又称为化学性突触传递。除此而外,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还有缝隙连接和非突触性化学传递两种方式。神经系统中化学性突触方式最为普遍。
1.神经递质的失活神经递质在突触中的快速失活是保持信息传递的灵活性和连续性的必要条件。一般有三种形式,即重新摄取进入胞质再利用、酶降解和在突触间隙中弥散并由血循环运走。
2.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神经递质在突触后膜上可引起两类不同的电位变化,即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3.神经递质(配位体)与受体的相结合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结合是实现信息传递的关键环节,这种结合具有四个特点。①结合的选择性或特异性;②选择的相对性;③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的可逆性;
④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的亲和性。
简述突触传递的生理过程。
简述突触传递的生理过程。
突触传递是指信号在神经系统中传递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通信。具体来说,突触传递包括突触前信号的释放、突触间隙的传递和突触后神经元的应答。
突触传递的生理过程类似于电信号传导。下面将逐步介绍突触传递的各个步骤:
1. 突触前信号的释放:
突触前神经元(又称预突触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到达突触末梢时,会引起突触前细胞内钙离子的流入。钙离子的进入会使得突触小泡与突触前神经元的细胞膜融合,并释放出储存在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例如乙酰胆碱、谷氨酸、GABA等)。这个过程被称为突触前神经元的突触前释放。
2. 突触间隙的传递:
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会扩散到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突触间隙。在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会与突触后神经元的受体结合,从而将信号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这个过程是通过神经递质与受体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完成的。
3. 突触后神经元的应答:
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发一系列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这些信号转导过程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或关闭,从而改变细胞内离子浓度和电位。
具体来说,受体的激活可能导致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或导致钾离子离开细胞内。这样的离子通道的打开或关闭会引起细胞膜的去极化或复极化。这种去极化或复极化会改变细胞内的电势差,从而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或抑制性。
总结起来,突触传递的生理过程包括了突触前信号的释放、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传递和突触后神经元的应答。这一过程涉及到突触前神经元、突触间隙和突触后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神经系统中信号传递的关键环节。
细胞生理学原理第4章突触传递
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压抑与突触后神经元内的变化有关
对脑内某些突触的重复高频刺激可以增强这些突触的传递 效率,这一反应可持续数天至数周。这一现象称为长时程增强
(long-term potentiation),很可能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相
同突触上的重复低频刺激可能引起长时程压抑(long—term depression),即突触效能的持续性降低。
自主神经系统,脊髓,脑,视网膜,胃肠道
证明一种物质是否为某一特定突触的神经递质通常十分 困难。一般说来,一种物质必须满足下列标准才能被认为是 某一特定突触传递的递质。
突触前神经元必须含有该物质且必须能够合成它。 突触前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时必须能够释放该物质。 在突触后膜上微量给予该物质必须能够模拟突触前神经 元的刺激效应。
与突触前神经末梢变化所导致的调节机制相反,长时程增 强和抑制似乎主要与突触后神经元内的变化有关。
4.5 许多化合物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
有许多化合物可以作为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按大类列 出如下:
乙酰胆碱 生物胺类 嘌呤/嘌呤核苷酸类 气体类 肽类
乙酰胆碱 生物胺类 氨基酸类
表4—1.一些常见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
化合物
神经元作用的部位
嘌呤/嘌呤 腺苷 核苷酸类 ATP
脑 自主神经节,脑
气体
一氧化氮
脑,脊髓,胃肠道
神经科学中的突触传递机制
神经科学中的突触传递机制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
神经元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是神经元之间进行信
号传递的特殊区域。突触传递是整个神经网络的基础,而突触的
传递机制是神经科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一、突触的分类
突触可分为两类: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化学突触是最常见的一
种突触类型,其传递机制是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受体的结合来
实现信息的传递。而电突触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细胞膜的直接连接,从而实现电信号传递。
二、突触传递的机制
在化学突触中,神经元通过轴突末端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
被受体结合后,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从而影响下游神经元的兴
奋状态。
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离子通道的开放来实现的。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的电压将会发生变化,导致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开放。钙离子进入突触后,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
神经递质和突触后受体的结合导致离子通道的开放或关闭,从而导致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这种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可以放大或减弱神经信号的传递。神经递质的结合还可以引起突触的长时程增强或长时程抑制,这种神经可塑性使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得以加强或削弱。
三、突触传递的调节
突触传递可以通过许多机制来调节,从而达到神经网络的精细调控。其中,拮抗性调节是最常见的调节机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受体的结合可以被拮抗物所调节,从而使神经元间的连通更加精细。
此外,也有一些其他的调节机制。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连通强度可以发生调节,神经递质的转运和代谢也可以被调节,从而影响突触传递的效果。神经可塑性也是神经元之间连通调节的一种重
简述突触传递的生理过程。
简述突触传递的生理过程。
突触传递是指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信息在突触传递时,通过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在突触间传递。突触传递包括突触传出区,突触间隙和突触传入区三个部分。
首先,突触传出区是指突触前神经元,它位于信号传递的起始部分。信号从突触前神经元开始传递,进入到突触的末梢。在神经元细胞体内,电信号通过神经元轴突到达突触传出区,然后触发突触传出区的电压敏感Ca2+通道开放。这时,细胞外
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促使突触囊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隙(突触间隙)。
随后,突触间隙是突触传递中的空隙部分,它位于突触传出区和突触传入区之间。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后,神经递质会扩散到附近的神经元膜上。在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与神经元膜上的突触后受体结合,从而触发相应的生理效应。突触后受体包括离子通道和G蛋白偶联受体两类。离子通道
受体在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打开或关闭,使离子在神经元膜上发生流动,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G蛋白偶联受体则通过激活相关的二次信号途径,如腺苷酸环化酶和蛋白激酶C,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
最后,突触传入区是指突触后神经元,它位于信号传递的终止部分。突触后神经元收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作用后,会相应地调整自身的兴奋状态。具体来说,神经递质的作用可以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或减弱,这取决于神经递质与受体
的结合能否激活有效的兴奋或抑制信号。通过突触传递,神经元之间可以实现信息传递和集成,并对大脑的功能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内容:
1. Kandel, E. R., Schwartz, J. H., & Jessell, T. M. (2000).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Four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生物突触知识点
生物突触知识点
生物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它是神经元之
间的连接点。下面是一些关于生物突触的知识点:
1.突触结构:生物突触通常由突触前元结构、突触间隙和突
触后元结构组成。突触前元是信息发送者,包括轴突末梢和突
触小泡;突触间隙是突触前元和突触后元之间的空间;突触后
元是信息接收者,包括突触膜和突触后膜。
2.突触传递: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元时,突触小泡内的神
经递质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这些神经递质会扩散到突触后元
的突触膜上,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触发电位改变,信息得以
传递。
3.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谷氨酸、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等。不同的神经递质在突触后元上具有不同的作用,如
兴奋或抑制。
4.突触可塑性:突触可塑性是指突触强度和连接模式随时间
而改变的能力。突触的可塑性对学习和记忆等认知功能十分重要。常见的突触可塑性机制包括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和长时程抑制(LongTermDepression,LTD)。
5.突触失调:突触的异常活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例如,突触传递过程中的异常调节可能导致神经递质水平异常,从而引发神经精神疾病等疾病。
6.药物干预:了解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
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可以通过调节突触前元的神经递质释放、增加突触后元上的受体数量等方法来干预突触传递,从而
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以上是关于生物突触的一些知识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突触传递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个神经元常于其 他多个神经构成突触联系,而突触后神经元 的状态取决于同时产生的EPSP与IPSP代数 和的总和(时间总和、空间总和)。 若:EPSP>IPSP ,并达阈电位, 则后神经元呈兴奋状态 EPSP<IPSP 则后神经元呈抑制状态
突触的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
• 突触易化(Synaptic facilitation) • 当突触前末梢受一个短串刺激时,虽然每个 刺激都引起递质释放,但后来的刺激引起的递质 释放要比前面刺激引起的为多。
• 突触强化( Synaptic potentiation)在较长时间连 续刺激之后,且可延续数秒或更长时间;在此期 间来到的对对突触前末梢的刺激,将引起较大的 突触后反应 。
ຫໍສະໝຸດ Baidu
突触传递过程
突触前轴突末梢爆发AP
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 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 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破裂释放
兴奋性递质
抑制性递质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
Na+(主) K+ 通透性↑ Cl-(主) K+ 通透性↑
EPSP
IPSP
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的过程与机制: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冲动 传至突触前轴突末梢
• 长时程增强(LTP)与长时程压抑(LTD): 在很多突触处还观察到一种由于突触的连续 活动,而产生的可延续数小时,乃至数日 的该突触活动的增强,称为长时程增强; 与此相反的称为长时程压抑。 • 突触延搁(synaptic delay): 在冲动到达突触前终末约0.5~0.9ms后, 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去极化才开始。这段时 间称为突触延搁.
神经元学中的突触传递机制
神经元学中的突触传递机制神经元学是一个研究神经元(神经系统中特化于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细胞)行为的学科。在神经元学中,突触传递机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是神经元之间传递电信号的地方。突触传递机制研究的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细节和机制。
突触传递机制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突触前端、突触后端和突触间隙。突触前端指的是发放信号的神经元的末端,它会释放一种叫做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突触后端是接收信号的神经元的末端,它上面有一些受体可以与神经递质结合。突触间隙指的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间隔。
突触传递机制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神经递质释放、受体结合、离子流入和细胞应答。神经递质被释放出来之后,会与受体结合,也就是它们之间的结合。接着,离子就会开始流入受体所在的神经元内部。这是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会导致受体通道打开,离子就可以进入神经元内部。最后,神经元会做出一个应答,也就是下一个神经递质是否被释放出来的选择。
突触传递机制在神经元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对于突触传递机制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神经元在机体中的作用及其行为。此外,对于突触传递机制的研究也对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有着很大的帮助。
以抑郁症为例,它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中神经递质失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在理解突触传递机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神经递质如何引起疾病,并为治疗提供更有效的途径。
总之,突触传递机制是神经元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关键部分,对于了解神经元在机体中的作用及其行为、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有着很大的帮助。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信息传递来完成大脑
和身体其他部分的功能。信息传递在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信号通路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包括突触
传递、神经递质以及兴奋性和抑制性传递等内容。
一、突触传递
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传递信息。突触由突触前细胞和突触后细胞组成。突触前细胞通过突触前端释放神经递质,而突触后细胞上的接受
器与神经递质相互作用,从而使信息传递。突触传递可以分为化学突
触和电子突触两种方式。
1. 化学突触传递
化学突触传递是最常见的突触传递方式。在突触前端,由电信号触
发的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的开放会导致钙离子流入细胞内。钙离子
的流入会引起细胞内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神经递质通过扩散到突触后细胞上,与突触后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细胞的电位状态。这种突触传递方式是一种化学信号
传递,也是常见的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
2. 电子突触传递
除了化学突触传递,神经元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电子突触传递
方式,即电突触传递。电突触通过由突触间连接的细胞膜上的离子通
道产生的电场效应来传递信息。它允许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直接通过
跨过神经元细胞膜传递,从而实现快速的信息传递。电突触传递在一
些简单的生理和行为回路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化学突触传递中的重要元素,使得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
递得以实现。神经递质可以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
1. 兴奋性神经递质
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引起神经元的兴奋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常见的
突触传递的过程及原理
突触传递的过程及原理
突触传递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突触传递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神经元兴奋:当一个神经元受到足够的电刺激时,会产生电冲动(动作电位),这会导致神经元内部电压发生短暂的变化。
2.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前神经元的末梢时,会导致突触前细胞内部的钙离子通道打开,促使神经递质储存泡融合到突触前膜,并释放出神经递质分子到突触间隙。
3. 神经递质扩散:释放的神经递质分子会在突触间隙中扩散,趋向突触后神经元的突触膜。
4. 神经递质结合受体:传统的突触中,神经递质分子会与神经元突触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这导致突触膜电位发生改变。
5. 电位改变:当神经递质分子结合到突触膜上的受体时,可以导致离子通道开启或关闭,从而改变神经元内部电位。这样的电位改变可能会引发下一个神经元中的电冲动。
总的来说,突触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的扩散和与突触膜上的受体结合,改变神经元内部电位来实现的。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通过电化学过程完成,从而实现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神经科学中的突触传递
神经科学中的突触传递
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的分子、细胞、结构、功能、发育和
病理的一门学科,涉及许多领域,其中突触传递是神经科学中的
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将就突触传递的原理、类型、分子机制、功能和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突触传递的原理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的连接处。神经元
的一侧称为突触前端,另一侧称为突触后端。突触前端是神经元
轴突末梢,含有神经递质存储器,突触后端则是受体细胞表面,
含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和导致细胞产生电化学信号的各种离子
通道。
在神经元兴奋后,神经递质被释放至突触后端,与受体结合后,导致受体的构象改变,引起信号传递。这个过程是快速而精确的,能使人类感知、思考和生存适应环境。突触传递的基本原理是神
经递质被释放,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引起导致细胞产生电化学
信号的通道的活化,电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
突触传递的类型
突触传递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类型。化学突触的传递是
通过神经递质分子传递的,电化学信号通过神经递质快速传递。
电突触的传递是直接通过细胞直接接触形成的,信号传递更快但
是也更粗放。
化学突触是神经分化的一大特点,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
神经系统中神经元间传递信息的主要模式。化学突触能够让神经
元之间的交流更加灵活,通过调节神经递质释放调控突触强度可
以引起神经元之间的互相抑制和互相兴奋。电突触则不同,不需
要中间介质的介入,两个神经元之间使用离子通道直接传递电荷。
突触传递的分子机制
神经递质对突触传递信号的影响是通过许多分子机制实现的。
突触传递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神经递质合成、传递、受体识别、突触前端可逆和不可逆结合、突触后端信号转导、去除和毒化。
简述突触传递的特征
简述突触传递的特征
突触传递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以下是突触传递的主要特征:
1. 双向传递:突触传递可以是单向的,即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也可以是双向的,即来自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相互沟通。
2. 传递性:突触传递是在突触间通过传递神经递质(神经传导物质)进行的。神经递质可以是兴奋性的(如谷氨酸和多巴胺)或抑制性的(如γ-氨基丁酸和血清素),它们在突触间传递信息并调节神经元的活动。
3. 快速性:突触传递是一种非常快速的过程,通常在毫秒级别完成。当神经元接收到足够的神经递质刺激时,会产生动作电位,进而触发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反应。
4. 可塑性:突触传递是可塑的,即它可以通过长期增强或长期抑制等机制来改变突触的传递效果。这种可塑性使得神经元网络可以通过经验和学习来适应环境变化。
5. 多样性:突触传递可以有多种形式。化学突触是最常见的类型,其中神经递质通过化学物质在突触间传递。电突触使用离子电流直接在突触间传递信息。此外,还存在其他类型的突触传递,如纤维突触和神经外分泌突触等。
总的来说,突触传递是一种快速、可塑和多样化的神经信息传递过程,是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和神经网络形成的关键机制之一。
突触传递
谢源自文库观看
突触传递
生物学术语
01 形态特征
03 传递特征 05 传递区别
目录
02 传递过程 04 传递机理
基本信息
神经系统由大量的神经元构成。这些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相连,仅互相接触,其接触的部位称 为突触。由于接触部位的不同,突触主要可分为三类:①轴突-胞体式突触;②轴突-树突式突触;③轴突-轴突 式突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反复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称为突触小体,与突触后神经元的胞体或突 起相接触。一个突触前神经元可与许多突触后神经元形成突触,一个突触后神经元也可与许多突触前神经元的轴 突末梢形成突触。一个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表面就有1800个左右的突触小体覆盖着。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在电镜下观察到,突触部位有两层膜,分别称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两膜之间为突触间隙。所以,一个突 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前膜和后膜的厚度一般只7nm左右,间隙为20nm左右。在靠近 前膜的轴浆内含有线粒体和突触小泡,小泡的直径为30~60nm,其中含有化学递质。
此外,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还存在树—树、体—体、体—树及树—体等多种形式的突触。近年来还发现,同 一个神经元的突起之间还能形成轴—树或树—树型的自身突触(autoapse
可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化学性突触依靠突触前神经元末梢释放特殊化学物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来影 响突触后神经元。电突触依靠突触前神经元的生物电和离子交换直接传递信息来影响突触后神经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向突触传递 典型:骨骼肌神经-肌接头 和神经元之间的经典突触 传递过程:
2
3
4
5
6
7
非定向突触传递 典型:交感神经末梢到达 血管平滑肌的神经-肌接头
特点:1.突触前后结构不 一一对应 2.递质扩散的距离不一 3.释放的递质不一定产生 效应
根据突触后膜:去极化 超极化 EPSP机制:
兴奋性递质+受体
化学性突触 传递 突触传递 电突触传递
定向突触传 递
非定向突触wenku.baidu.com传递
结构基础:缝隙连接 缝隙连接通道允许带电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从一个细 胞的胞质直接流入另一个细胞的胞质 当细胞内Ga离子水平增高或PH降低时,缝隙连接通 道可关闭。 特点:传播速度快, 双向传播
1
•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
• 突触前膜去极化 • Ga离子通道开放 • 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 • 作用→突触后膜受体 • 突触后膜去(超)极化 • 产生突触后电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突触后膜的Na+.K+通透性↑
Na+内流 > K+外流
突触后膜去极化
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IPSP机制:
抑制性递质+受体
突触后膜的Cl-通透性↑
Cl-内流
突触后膜超极化
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 同时产生的EPSP和IPSP的代数和 总趋势→超极化:突触后神经元表现为抑制 总趋势→去极化且达到阈电位即可爆发动作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