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制动器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制动系统开题报告

制动系统开题报告

制动系统开题报告制动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制动系统是现代汽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对行车安全和驾驶体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制动系统的原理、发展和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二、制动系统的原理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摩擦力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减速或停止车辆。

制动系统通常包括刹车片、刹车盘、制动液、制动器等组件。

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制动液被推送到制动器中,使刹车片与刹车盘产生摩擦,从而减速车辆。

三、制动系统的发展历程1. 早期制动系统早期汽车的制动系统主要采用机械制动,通过拉动手柄或踩踏板来实现刹车。

这种制动系统操作不便,制动效果较差,对驾驶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2. 液压制动系统的出现20世纪初,液压制动系统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制动效果。

液压制动系统通过液压力传递,使刹车片与刹车盘紧密接触,提高了刹车的灵敏度和效果。

3. 制动助力系统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动的效果,制动助力系统开始应用于汽车制动系统中。

制动助力系统通过利用真空或液压力来增加制动力的大小,减轻驾驶员的踩踏力度,提高了制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四、制动系统的现状目前,大多数汽车都采用液压制动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制动助力系统。

这种制动系统在提供稳定的制动效果的同时,也满足了驾驶员对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需求。

然而,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制动系统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高速行驶时的制动失效、制动距离过长等问题仍然存在。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制动系统,以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五、制动系统的未来趋势1. 电子化制动系统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化制动系统成为制动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电子化制动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对制动力的精确控制,提高了制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制动能量回收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该技术通过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以供车辆其他部件使用,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车辆的续航里程。

汽车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

汽车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

汽车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汽车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汽车制动器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至关重要。

制动器的性能和设计对于汽车的制动效果、稳定性、舒适性等方面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对汽车制动器的设计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选题目标和内容本次研究的目标是设计一种高性能的汽车制动器,旨在提高汽车的制动效果及稳定性,提升行驶的舒适性。

具体内容包括:1. 分析传统制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总结其优缺点;2. 研究现有制动器设计的改进方向和新技术,并分析其优势和可行性;3. 基于分析结果,设计一种新型的汽车制动器,并进行性能优化和仿真;4. 制作实物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5. 对比实验结果,评估新型制动器在制动效果、稳定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的改善程度。

三、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对汽车制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改进方向等进行详细调研,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 数值仿真: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设计的新型汽车制动器进行性能优化和仿真,评估制动效果、稳定性和舒适性等指标。

3. 实验设计:设计并制作实物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获得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4. 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对比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评估新型制动器在制动效果、稳定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的改善程度。

四、论文结构安排本篇论文将包括以下几个章节:1. 引言: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选题目标和内容。

2. 文献综述:对汽车制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改进方向等进行综述和总结。

3. 新型汽车制动器设计:基于文献综述的结果,设计一种新型的汽车制动器,并进行性能优化和仿真。

4. 实验与结果分析:设计并制作实物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

5. 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工作,分析实验结果,对新型制动器在汽车制动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以上是本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得到您的批准和指导,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的制动系统成为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动系统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关系到驾驶员操控的灵敏度和行车安全性。

因此,对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和改进已成为汽车制造企业和学术界的热门课题。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深入研究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工作机制,探讨不同参数对制动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一种优化的汽车制动系统设计方案。

三、研究内容1. 汽车制动系统的概述:介绍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制动器、制动盘、刹车片等关键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 制动系统参数对制动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制动系统参数(例如制动液、刹车片材料、刹车盘材料等)对制动性能的影响,通过相关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探讨不同参数对制动能力、刹车距离等指标的影响规律。

3. 制动系统的优化设计:在分析不同参数对制动性能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性的优化设计方案,旨在提高制动能力、缩短刹车距离等制动性能指标,同时兼顾制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汽车制动系统的实际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验证,对优化设计方案进行实际效果评估,验证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四、研究方法1. 理论分析:通过对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文献的研读,理论分析制动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参数对制动性能的影响规律。

2. 试验验证:设计制动性能测试平台,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制动情况进行试验,得到实际的制动性能数据。

3. 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建立汽车制动系统设计模型,并进行参数优化计算,评估不同参数对制动性能的影响。

四、论文结构本文计划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介绍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概述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2. 汽车制动系统的概述:介绍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制动系统参数对制动性能的影响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探讨不同参数对制动性能的影响。

4. 制动系统的优化设计: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和仿真验证其效果。

【精品文档】制动器开题报告-范文模板 (6页)

【精品文档】制动器开题报告-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制动器开题报告篇一:制动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轻型载货汽车制动器设计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班级:汽服1002班—17学生姓名:张武寿指导教师:黄玮职称:副教授201X 年 12 月 24 日篇二:盘式制动器开题报告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篇三:制动器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制动器主要有摩擦式、液力式和电磁式等几种形式。

电磁式制动器虽有作用滞后性好、易于连接而且接头可靠等优点,但因成本高,只在一部分总质量较大的商用车上用作车轮制动器或缓减速器;液力式制动器一般只用作缓速器。

目前广泛使用的仍为摩擦式制动器。

摩擦式制动器按摩擦副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鼓式、和盘式和带式三种。

带式制动器只用作中央制动器;鼓式和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形式有多种。

汽车是现在交通工具中用的最多、最普遍、也是运动得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底盘上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制约汽车运动的装置,而制动器又是制动系中直接作用制约汽车运动的一个关键装置,是汽车上最重要的安全件。

汽车的制动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随着公路业的迅速发展和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人们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人身和车辆安全,必须为汽车配备十分可靠的制动系统。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要频繁进行制动操作,由于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交通和人身安全,因此制动性能是车辆非常重要的性能之一,改善汽车的制动性能始终是汽车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的重要任务。

现在汽车普遍采用的摩擦式制动器的实际工作性能是整个制动系中最复杂最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改进制动器的机构、解决制约其性能的突出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行驶的一个重要主动安全系统,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路面情况复杂程度的提高,更加需要高性能、长寿命的制动系统。

汽车制动系统开题报告

汽车制动系统开题报告

汽车制动系统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制动系统已经成为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行车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汽车制动系统中,制动器、制动盘、制动片、制动液等组件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制动系统的质量,而制动系统的性能差异也直接关系到汽车行驶安全、燃油经济性等重要指标。

因此,对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和优化已经成为汽车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选题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现有制动系统的优缺点,挖掘新型材料和新技术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探讨如何提高汽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效率、热容性、耐久性等性能指标,从而为广大司机提供更加安全、经济、舒适的行车体验。

三、选题内容
1. 制动系统原理和模型建立
介绍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部件和工作原理,建立制动系统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分析制动系统的力学性能和动态特性,并对不同制动系统的特点进
行比较。

2. 制动片和制动盘材料
探讨不同制动片和制动盘材料的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分析制动片和制动盘材料的磨损机理和热响应特性,并研究如何优化材料配比和制造工艺,提高制动片和制动盘的性能和寿命。

3. 制动液和制动器
介绍不同制动液和制动器的性能特点和技术参数,探讨制动液和制动器在制动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研究如何优化制动液和制动器的性能和调整参数,提高制动效率和稳定性。

四、选题意义
本次课程设计的研究和成果,对于提高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和质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减轻交通事故的后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同时,本次课程设计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其将来的学习和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

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

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制动器是汽车等运输工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通过摩擦力将运动中的车辆减速或停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制动器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旨在探讨制动器设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案。

二、背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制动器主要有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两种。

盘式制动器由刹车盘、刹车片和刹车钳组成,通过刹车钳将刹车片夹紧刹车盘来实现制动。

鼓式制动器则由刹车鼓、刹车鞋和刹车缸组成,通过刹车缸将刹车鞋推向刹车鼓来实现制动。

两种制动器各有优缺点,本文将针对盘式制动器进行设计。

三、设计目标本次设计的目标是提高盘式制动器的制动效果和耐久性。

通过改进刹车片材料、优化刹车盘结构和改良刹车钳设计,达到更好的制动效果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四、设计方案4.1 刹车片材料的选择刹车片是制动器中最重要的摩擦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制动效果。

传统的刹车片材料主要有有机材料、半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

本设计方案将尝试使用新型复合材料作为刹车片材料,以提高制动效果和耐久性。

4.2 刹车盘结构的优化刹车盘的结构对制动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本设计方案将通过优化刹车盘的散热结构和增加刹车盘的散热面积,提高制动时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制动效果和延长刹车盘的使用寿命。

4.3 刹车钳设计的改良刹车钳是将刹车片夹紧刹车盘的关键部件。

传统的刹车钳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动力分布不均匀、易生锈等。

本设计方案将采用新型刹车钳设计,通过优化刹车钳的结构和材料,提高制动力的分布均匀性和刹车钳的耐腐蚀性。

五、预期效果通过以上设计方案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5.1 提高制动效果:新型刹车片材料的使用和刹车盘结构的优化将提高制动器的制动效果,减少制动距离,提高安全性。

5.2 延长使用寿命:刹车盘散热结构的优化和刹车钳设计的改良将延长制动器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频率,降低维修成本。

5.3 提高耐腐蚀性:新型刹车钳材料的使用将提高制动器的耐腐蚀性,减少锈蚀现象,延长使用寿命。

汽车盘式制动器开题报告

汽车盘式制动器开题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经济型轿车浮钳式制动器制动钳体三维建模及强度计算专业: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汽车技术)班级:汽车技术111学号:*************:**指导教师:辛江慧讲师2015年3月说明1.根据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

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2~4周完成,各院系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蒋栋学号215110114专业汽车技术指导教师辛江慧职称讲师所在院系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课题来源自拟课题课题性质工程技术研究课题名称经济型轿车浮钳式制动器制动钳体三维建模及强度计算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汽车的安全性是汽车设计和制造的第一指标,汽车的制动性能可靠性更是衡量汽车安全标准的重要因素。

本课题基于汽车制动理论,通过ANSYS Workbench 软件平台对影响汽车盘式制动器制动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利用有限元方法来验证盘式制动器主要零部件的强度,制动等问题。

毕业设计的具体内容:1.了解浮钳式制动器的具体结构。

2.利用所学知识设计浮钳式制动器。

3.利用ANSYS Workbench仿真软件进行建模。

4.利用有限元方法来验证盘式制动器的强度和制动等问题。

汽车制动器开题报告

汽车制动器开题报告
[9]关文达主编汽车构造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0]姚成主编汽车制动器结构与维修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1]二代龙震工作室Pro/E Wildfire 2.0基础设计(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12]南京理工大学博士论文王良模轻型液压制动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2000
[13]吴克棋汽车理论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有限元是那些集合在一起能够表示实际连续域的离散单元。有限元的概念早在几个世纪前就已产生并得到了应用,例如用多边形(有限个直线单元)逼近圆来求得圆的长,但作为一种方法而被提出,则是最近的事。有限元法最初被称为矩阵近似方法,应用于航空器的结构强度计算,并由于其方便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而引起从事力学研究的科学家的浓厚兴趣。经过短短数十年的努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有限元方法迅速从结构工程强度分析计算扩展到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成为一种丰富多彩、应用广泛并且实用高效的数值分析方法。
(1)了解分析汽车制动器的结构与原理;
(2)运用Pro/E画出制动系统中主要零部件的几何模型;
(3)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将几何模型导入大型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制动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ANSYS对制动器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求解它在工作状态下的应力情况,进行必要的强度分析;
(4)对制动器主要零部件进行模态分析。
——可接受的压力值;
——刚度(在液压制动器上,制动器需要的制动液容积)。
设计好的车轮制动器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一致的效能;
——平滑、渐进的响应;
——低污染、耐腐蚀;
——高度可靠;
——耐久性还要对其进行应力、强度分析,以确保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使用。按照传统的设计方法,只能在汽车设计最后或者等样车试验结束后才发现其主要参数与性能是否达到要求,再进行改造。不但延误了新产品开发过程,而且带来了极大的浪费。但是现在可以通过计算机工具,在设计初步阶段对汽车制动性能、汽车制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进行准确的计算分析,建立汽车制动过程数学模型,进行数字仿真,以模拟实际制动过程。

制动系统开题报告

制动系统开题报告

制动系统开题报告本开题报告旨在介绍制动系统开题报告的目的和背景,并提供报告的总体结构和重点内容概述。

制动系统是车辆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通过制动器将车辆的运动转化为热能而减速或停车。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制动系统在车辆设计和制造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因此,对制动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以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性能变得尤为重要。

本开题报告将以以下顺序进行介绍:引言:介绍制动系统开题报告的目的和背景,提供报告的总体结构和重点内容概述;文献综述:对制动系统相关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归纳出目前的研究状况和问题;研究目标:明确本次研究的目标,提出解决当前制动系统存在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研究方法:介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确保研究过程科学可靠;预期结果:预测研究结果及其对行业的影响;计划安排: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表,确保研究任务按时完成;参考文献:列出本开题报告中引用的参考文献。

通过本开题报告的撰写,我们将对制动系统的研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解决现有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在实践中验证其有效性。

预计本次研究将对车辆行业的发展和制动系统的改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制动系统在汽车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保证车辆行驶安全的关键部件之一。

制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车辆的减速和停止。

然而,当前的制动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和需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存在的问题当前的制动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例如,制动距离可能较长,导致车辆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及时停下来,增加了事故的风险。

此外,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有时可能不够快,无法满足高速行驶时的紧急制动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更有效和可靠的制动系统来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

研究需求对于制动系统的研究和改进,有几个关键的需求需要考虑。

首先,我们需要研究不同类型车辆的制动系统,以便为不同的车辆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其次,我们需要探索新的制动技术和材料,以提高制动系统的效率和耐久性。

毕业设计-制动器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制动器开题报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SY1046载货汽车制动系统设计汽车工程学院(系)车辆工程专业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开题日期:2016 年3 月14 日开题报告一、毕业设计题目的来源、理论、实际意义和发展趋势1、题目:SY1046载货汽车制动系统设计2、题目来源:生产实践3、意义:从汽车诞生时起,车辆制动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这种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汽车制动系统种类很多,形式多样。

传统的制动系统结构型式主要有机械式、气动式、液压式、气-液混合式。

它们的工作原理基本都一样,都是利用制动装置,用工作时产生的摩擦热来逐渐消耗车辆所具有的动能,以达到车辆制动减速,或直至停车的目的。

伴随着节能和清洁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汽车动力系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出现了很多新的结构型式和功能形式。

新型动力系统的出现也要求制动系统结构形式和功能形式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电动汽车没有内燃机,无法为真空助力器提供真空源,一种解决方案是利用电动真空泵为真空助力器提供真空。

[1]制动系统在汽车中是非常重要的,当一辆车在高速上行驶的时候,制动系统突然出现问题导致汽车无法制动,这个是非常危险的,国内很多报道都报道过,某某车辆由于制动系统失灵出现了严重的事故,制动系统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对汽车起制动作用的只能是作用在汽车上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而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实现上述功能。

2013年7月14日至2014年3月1日期间生产的2013款翼虎汽车,共计191368辆。

被福特召回,原因是由于制动真空助力器密封圈缺少润滑油脂,导致密封圈过早磨损,极端情况下密封圈会与隔板分离,导致制动踏板变硬,车主会感觉到真空助力不足从而需要更用力地踩刹车,存在安全隐患。

制动器开题报告

制动器开题报告

制动器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制动器是一种用于减速或停止运动物体的装置。

广泛应用于各种交通工具中,如汽车、列车、飞机等。

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和发展,对制动器的性能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市场上存在各种类型的制动器,如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液压制动器等。

每种类型的制动器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制动器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不断研发新型的制动器来满足市场需求。

本项目旨在研发一种新型的制动器,结合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提高制动器的性能和安全性。

通过开展详细的研究和实验,寻找最佳材料和设计方案,以提高制动器的制动力、耐磨性和热稳定性。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和开发一种新型的制动器,以提高其性能和安全性。

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制动器的制动力,使其能够快速有效地减速和停止运动物体。

2.提高制动器的耐磨性,延长制动器的使用寿命。

3.提高制动器的热稳定性,保证制动器在高温环境下的正常工作。

4.寻找最佳的材料和设计方案,以提高制动器的整体性能。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研究目标: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当前市场上常见的制动器类型、材料和设计方案,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2.实验研究:设计并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制动器性能测试和评估。

通过改变制动器的材料、结构和工艺参数,得出不同条件下的制动器性能数据。

3.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制动器性能差异,并找出影响制动器性能的主要因素。

4.材料选择和设计优化: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选择最佳的制动器材料,并对制动器的结构和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5.效果验证:对优化设计后的制动器进行再次测试和评估,验证其性能和安全性是否得到了提高。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设计和开发一种新型的制动器,具备较高的制动力、耐磨性和热稳定性。

2.找到最佳的制动器材料和设计方案,为制动器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参考。

3.提出一套有效的制动器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估指标,用于制动器研发和质量控制。

制动器开题报告

制动器开题报告

制动器开题报告制动器开题报告一、引言制动器是现代汽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件,它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行车安全和驾驶者的操控感受。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制动器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以满足不断提高的性能要求和安全标准。

本文将对制动器的开题报告进行详细阐述。

二、背景制动器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减速或停车。

制动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制动效果、操控性和安全性。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交通工具的多样化,对制动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制动器的研发和改进一直是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关注的焦点。

三、制动器的分类根据制动方式的不同,制动器可以分为摩擦制动器和液压制动器两大类。

摩擦制动器是通过摩擦力来减速或停车的,它包括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

液压制动器是通过液压力来传递制动力的,它包括液压盘式制动器和液压鼓式制动器。

不同类型的制动器在结构和工作原理上有所差异,但都追求制动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制动器的设计与制造制动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车辆的质量、速度、制动要求和环境条件等。

制动器的设计要兼顾制动力的大小、响应速度、磨损程度和散热效果等方面。

制动器的制造需要使用高强度材料和精密加工工艺,以确保制动器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五、制动器的性能测试为了评估制动器的性能,需要进行多项测试。

常见的测试项目包括制动力测试、抗热衰减测试、制动响应时间测试和制动均衡性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和道路试验来完成,以验证制动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六、制动器的发展趋势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制动器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首先,制动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包括制动力的大小、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等。

其次,制动器的轻量化和节能化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以降低车辆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智能化制动系统的研发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应用,提高制动系统的安全性和操控性。

制动器开题报告

制动器开题报告

一、选题目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汽车诞生时起,车辆制动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这种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众多的汽车工程师在改进汽车制动性能的研究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制动装置需要转换和吸收的动能,与汽车制动初速度的平方和总质量成正比;其需要产生的制动力则与汽车总质量成正比,与制动初速度相对来说关系不大。

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速度和总质量两个参数始终处于不断攀高的状态,这就要求制动装置在更短的时间内吸收越来越大的能量,并产生接近车轮滑移界限的制动力。

汽车速度的提高对制动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次改善汽车的制动性,始终是汽车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的重要任务。

同时,世界各国和制动器制造企业对制动器制动性能都提出了各种标准,是制动器的性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以尽量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对制动器舍烟台的准确性和高精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制动器试验台的设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就国外的情状而言,汽车工业高度发达的发达国家对制动器试验台的研究相对较早,实验技术相对成熟。

如德国 Carl Schenck AG公司,德国 Froude Hofmann 公司以及美国 CHASE 公司等研制的制动器试验台,都体现了他们先进而精湛的实验技术。

其中德国 Carl Schenck AG公司研制的惯性制动器试验台,能过同时对两个制动器进行实验。

它的基本原理就是以一定角速度旋转的惯性飞轮的动能来模拟汽车的动能,并在制动时为被制动器所吸收,从而检测出制动器的性能参数。

国外已经在电惯量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减少或取消机械惯量部分,利用调整系统及计算机控制进行补偿,使实验系统动力特性与具有大质量惯性轮系统一致,即受载后转速变化一致,则系统就是“电惯量”系统,其控制技术就是“惯量电模拟”技术。

采用这种技术,可减少原实验系统的结构尺寸,通过控制参数调整系统惯量,提高实验精度。

制动系统优化设计开题报告

制动系统优化设计开题报告

制动系统优化设计开题报告制动系统优化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制动系统作为汽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车辆的制动性能和驾驶者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汽车的不断升级和发展,制动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因此,对制动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性能和安全性,成为当前汽车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设计制动系统,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具体目标包括:1. 分析当前制动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2. 探索制动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和技术;3. 提出一种针对特定车辆类型的制动系统优化设计方案;4. 通过试验和仿真验证优化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研究内容1. 制动系统性能分析通过对当前市场上常见的制动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了解其制动力、制动距离、制动稳定性等方面的表现,明确现有制动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制动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研究和探索制动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和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液压系统优化等方面。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调研和实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制动系统优化设计的方法论。

3. 制动系统优化设计方案提出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一种针对特定车辆类型的制动系统优化设计方案。

该方案应考虑车辆的动力性能、负载情况、操控要求等因素,以提高制动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为目标。

4. 试验和仿真验证通过试验和仿真验证优化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利用现有的试验设备和仿真软件,对优化设计方案进行性能测试和模拟分析,以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四、研究意义制动系统的优化设计对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的成果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 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缩短制动距离,提高制动稳定性,增强驾驶者的安全感;2. 降低制动系统的磨损和故障率,延长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成本;3. 推动汽车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文献调研和数值仿真等。

轻型商用车制动器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轻型商用车制动器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3轮速传感器。

准确、可靠、及时地获得车轮的速度;○4线束。

给系统传递能源和电控制信号;○5电源。

为整个电制动系统提供能源。

与其他系统共用。

可以是各种电源,也包括再生能源。

从结构上可以看出这种全电路制动系统具有其他传统制动控制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1整个制动系统结构简单,省去了传统制动系统中的制动油箱、制动主缸、助力装置。

液压阀、复杂的管路系统等部件,使整车质量降低;○2制动响应时间短,提高制动性能;○3无制动液,维护简单;○4系统总成制造、装配、测试简单快捷,制动分总成为模块化结构;○5采用电线连接,系统耐久性能良好;○6易于改进,稍加改进就可以增加各种电控制功能。

全电制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全新的系统,给制动控制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为将来的车辆智能控制提供条件。

但是,要想全面推广,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驱动能源问题。

采用全电路制动控制系统,需要较多的能源,一个盘式制动器大约需要1kW的驱动能量。

目前车辆12V电力系统提供不了这么大的能量,因此,将来车辆动力系统采用高压电,加大能源供应,可以满足制动能量要求,同时需要解决高电压带来的安全问题。

其次是控制系统失效处理。

全电制动控制系统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制动失效的处理。

因为不存在独立的主动备用制动系统,因此需要一个备用系统保证制动安全,不论是ECU元件失效,传感器失效还是制动器本身、线束失效,都能保证制动的基本性能。

实现全电制动控制的一个关键技术是系统失效时的信息交流协议,如TTP/C。

系统一旦出现故障,立即发出信息,确保信息传递符合法规最适合的方法是多重通道分时区(TDMA),它可以保证不出现不可预测的信息滞后。

TTP/C协议是根据TDMA制定的。

第三是抗干扰处理。

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会有各种干扰信号,如何消除这些干扰信号造成的影响,目前存在多种抗干扰控制系统,基本上分为两种:即对称式和非对称式抗干扰控制系统。

轻型载货汽车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

轻型载货汽车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
强度校核
鼓式制动器主要参数 的选择和确定
鼓式制动器主要几何 尺寸的计算
强度校核
完成毕业设计和说明书,利用 AUTOCAD 进行绘图
四、进度安排 (1)调研、查阅参考资料,了解货车鼓式制动器的功能、主要结构。撰写开题报告。 第 2 周(3
月 1 日~3 月 11 日)
(2)开题。第 2 周(3 月 11 日)
统计表明,2008 年 1~7 月,我国乘用车中刹车制动器用鼓式制动器只占 20%,并且鼓式制 动器目前已经彻底退出前轮制动。自 2000 年以来,我国盘式制动器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发展 非常快。从中国汽车工 业协会统计的情况来看 ,2000 年我国盘式制动 器的产量只有 57.58 万 套,到 2004 年迅速增长到 468.72 万套,增长 7 倍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 68.9%,2007 年增 长至 1000 万套。过去 5 年里,我国盘式制动器应用的增长非常迅速。
[11] 支树摸 . 轿车构造图集 .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7
[12] 刘惟信 . 汽车设计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3]
J.Reimpell,H.stoll.The
Automotive
chassis:
Engineering
Principles.Warrendale,PA15096,USA,SAE,1996
(5)完成部分设计图纸,折合 0# 图纸 1 张,完成说明书初稿。第 6 周~8 周(4 月 3 日~4 月 22
日) (6)中期检查。第 8 周(4 月 22 日) (7)完成制动系统装配图、主要零件图,完成设计说明书 第 9~13 周(4 月 23 日~5 月 27 日) (8)设计及说明书初稿提交。第 13 周(5 月 27 日) (9)毕业设计审核、修改。 第 14~16 周(5 月 28 日~6 月 17 日) (10)毕业设计答辩。 第 17 周(6 月 18 日~6 月 20 日)

轻型汽车底盘鼓式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145)

轻型汽车底盘鼓式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145)
[13] 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
[14]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5]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16] 汽车构造与原理 (下册 底盘 车身)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17] William Singhose.Doorookim.Michael Kenison.Input Shaping Control of Double-Pendulum Bridge Crane Oscillations[J],2008.
[5] 张平. 汽车鼓式制动器 [P]. 中国专利:CN2908908,2007-06-06.
[6] 王宣锋.鼓式制闰土机械外文翻译成品某宝dian动器动力学性能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7] 梁萍主编.机械工程制图.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8] 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制动器的主要零部件和制动器的设计以及它们的强度考虑
(3)制动器的驱动机构的设计
难点
(1)制动过程中的动力学参数计算,制动器零部件的强度计算,
(2)制动中,液压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制动管路的选择,制动轮缸直径d的确定,制动主缸直径D的确定,制动踏板力F,制动踏板工作行程S和真空助力器的设计计算
四、设计(论文)研究方法及步骤(进度安排):
7. 2011.04.26-2010.05.10 完成鼓式制动器的设计及计算。
8. 2011.05.11-2010.05.15 完成零部件强度的相关的计算分析,撰写详细的设计说明书。
9. 2011.05.16-2010.05.22 整理毕业论文及图纸,准备答辩。

丰田COLLORA车盘式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

丰田COLLORA车盘式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院部 职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 院
实验师
从事 专业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丰田 COLLORA 车盘式制动器设计
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 1、盘式制动器的现状
现在,盘式制动器在汽车上已经越来越多地被采用,特别是在轿车上已被广泛 采用。盘式制动器在液力助力下制动力大且稳定,在各种路面都有良好的制动表现, 其制动效能远高于鼓式制动器,而且空气直接通过盘式制动盘,故盘式制动器的散 热性很好。但是盘式制动器结构相对于鼓式制动器来说比较复杂,对制动钳、管路 系统要求也较高,而且造价高于鼓式制动器。
[17]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GB 5763-1998 中国标准书号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
[18]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J],Microstructure and detachment mechanism of friction layers on the surface of brake shoes 2003.
在充分了解并掌握丰田 COLLORA 汽车盘式制动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出结构合 理、经济实用、安全稳定的盘式制动器。
(1)、对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形式进行分析; (2)、对汽车的制动力分配系数进行确定; (3)、对制动强度和附着系数利用率、制动器最大制动力矩进行了计算分析 (4)、根据现有资料对制动器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进行了相关的校核。 (5)、完成了前、后制动器装配图、制动轮缸装配图、制动管路布置图、相关零件图
盘式制动器具有散热性好、制动效能稳定、抗水衰退能力强、易于保养和维修等优 点,可广泛应用于飞机、铁路、车辆和工程机械。对盘式制动器的早期研究侧重于试验 研究其摩擦特性,随着用户对其制动性能和使用寿命要求的不断提高,有关其基础理论 与应用方面的研究也在深入进行。 我们知道,高速行驶的轿车,由于频繁使用制动,制动器的摩擦将会产生大量的热, 使制动器温度急剧上升,这些热如果不能很好地散出,就会大大影响制动性能,出现 所谓的制动效能热衰退现象,制动器直接关乎生命。因此,制动器的设计是汽车的设 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确定制动器结构类型,设计制动器中传动的主要零部件, 对主要零部件进行校核,对优化汽车制动性能和经济性能,培养学生严谨的设计能力 及规范的设计程序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SY1046载货汽车制动系统设计
汽车工程学院(系)车辆工程专业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开题日期:2016 年 3 月14 日
三、拟采用的设计(研究)方案
1、技术方案论证
鼓式制动器由旋转部分、固定部分、促动部分和定位调整装置组成。

由刹车底板、刹车分泵、刹车蹄片等有关连杆、弹簧、梢钉、刹车鼓所组成。

1)鼓式制动系统机构的结构分析与型式选择
前车车轮制动器主要用于行车制动系统,有时也兼作驻车制动之用。

制动器主要有摩擦式、液力式、和电磁式等三种形式。

电磁式制动器虽有作用滞后性好、易于连接而且接头可靠等优点,但因成本太高,只在一部分总质量较大的商用车上用作车轮制动器或缓速器;液力式制动器一般只用缓速器。

目前广泛使用的仍为摩擦式制动器。

摩擦式制动器中的轮缸式制动器按制动蹄的受力情况不同,可分为领从蹄式、双领蹄式(单向作用、双向作用)、自增力式(单向作用、双向作用)等类型。

①领从蹄式制动器
领从蹄式制动器的结构如图2所示。

制动底板5 固定在后桥壳或前桥转向节凸缘上,在制动底板的下部装有两个偏心的调整螺钉1,两个制动蹄11、12 的下端有孔,套装在偏心调整螺钉上,并用锁止螺母3锁止。

制动底板的中部装有两制动蹄托架4,以限制制动蹄的轴向位置。

制动蹄上端用回位弹簧10 拉靠在制动轮缸9 的顶块上。

制动蹄的外圆面上,用埋头螺钉铆接着摩擦衬片8。

作为制动蹄促动装置的制动轮缸也用螺钉固装在制动底板上。

制动鼓固装在车轮轮毂的凸缘上,随车轮一起转动。

领从蹄式制动器制动效能比较稳定,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安装,广泛用作货车的前、后轮制动器和轿车的后轮制动器。

图1 领从蹄式制动器
②双领蹄式制动器
在制动鼓正向旋转时,双领蹄式制动器的两制动蹄均为领蹄的制动器称为双领蹄制动器。

如图3所示。

两制动蹄各用一个单活塞式制动轮缸 2 促动,且两套制动蹄、制动轮缸、支承销和调整凸轮等在制动底板上的布置是中心对称的,以代替领从蹄式制动器中的轴对称布置。

等直径的两个制动轮缸可借油管连通,使其中油压相等。

这样,在汽车前进时,两制动蹄均为领蹄;但在倒车时,两制动蹄均变为从蹄。

由此可见,这种双领蹄式制动器具有单向作用,在
前进时制动效能好,倒车时制动效能大大下降,且不便安装驻车制动器,故一般不用作后轮制动器;但两制动蹄片受力相同,磨损均匀,且制动蹄片作用于制动鼓的力量是平衡的,即单向作用双领蹄制动器属于平衡式制动器。

图2 双领蹄式制动器
③自增力式制动器
自增力式制动器可分为单向自增力式(uni-servobrake)和双向自增力式(duo-servo brake)两种,在结构上只是制动轮缸中的活塞数目不同而已。

单向自增力制动器只在汽车前进时起自增力作用,使用单活塞制动轮缸;双向自增力制动器在汽车前进或倒车制动时都能起自增力作用,使用双活塞制动轮缸。

自增力式制动器的增力原理是,利用可调顶杆体浮动铰接的制动蹄来代替固定的偏心销式制动蹄,利用前蹄的助势推动后蹄,使总的摩擦力矩得以增大,起到自动增力的作用。

如图6所示为单向自增力制动器。

第一制动蹄1和第二制动蹄6 的上端被各自的制动蹄回位弹簧2 拉拢,并以铆于腹板上端两侧的夹板3 的内凹弧面支靠着支承销4。

两制动蹄下端以凹入的平面分别浮动支承在可调顶杆体两端的直槽底面上,并用拉紧弹簧8拉紧。

如图4所示为双向自增力制动器。

制动蹄的上端两侧铆有夹板4,用前后蹄回位弹簧6 和3 将夹板拉靠在支承销上,两制动蹄的下端由拉紧弹簧9 拉靠在可调顶杆体8 两端直槽的底平面上。

可调顶杆体是浮动的。

制动轮缸处于支承销稍下的位置。

图3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
④制动管路的多回路系统
为了提高制动驱动机构的工作可靠性,保证行车安全,制动驱动机构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系统,即应是双管路的。

也就是说应将汽车的全部行车制动器的液压或气压管路分成两个或更多个相互独立的回路,以便当一个回路失效后,其他完好的回路仍能可靠地工作。

下方图5所示为双轴汽车的液压式制动驱动机构的双回路系统对5种分路方案图。

选择分路方案时,主要是考虑其制动效能的损失程度、制动力的不对称情况和回路系统的复杂程度等。

1—双腔制动主缸;2—双回路系统的一个分路;3—双回路的另一分路
图4 双轴汽车液压双回路系统的5种分路方案
图4(a)为前、后轮制动管路各成独立的回路系统,即一轴对一轴的分路型式,简称Ⅱ型。

其特点是管路布置最为简单,可与传统的单轮缸(或单制动气室)鼓式制动器相配合,成本较低。

这种分路布置方案在各类汽车上都有采用,但在货车上用得最广泛。

这一分路方案若后轮制动管路失效,则一旦前轮抱死就会失去转弯制动能力。

对于前驱动的轿车,当前轮管路失效而仅由后轮制动时,制动效能将显著降低并小于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另外,由于后桥负荷小于前轴,则过大的踏板力会使后轮抱死导致汽车甩尾。

图4(b)为前、后轮制动管路呈对角连接的两个独立的回路系统,即前轴的一侧车轮制动器与后桥的对侧车轮制动器同属一个回路,称交叉型,简称X型。

其特点是结构也很简单,一回路失效时仍能保持50%的制动效能,并且制动力的分配系数和同步附着系数没有变化,保证了
制动时与整车负荷的适应性。

此时前、后各有一侧车轮有制动作用使制动力不对称,导致前轮将朝制动起作用车轮的一侧绕主销转动,使汽车失去方向稳定性。

所以具有这种分路方案的汽车,因此,采用这种分路方案的汽车,其主销偏移距应取负值(至20mm),这样,不平衡的制动力使车轮反向转动,改善了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所以多用于中、小型轿车。

图4(c)的左右前轮制动器的半数轮缸与全部后制动器轮缸构成一个独立的回路;而两前制动器的另半数轮缸构成另一回路。

可看成是一轴半对半个轴的分路型式,简称HI型。

图4(d)的俩个独立的回路分别为俩侧前轮制动器的半数轮缸和一个后轮制动器所组成,即半个轴与一轮对另半个轴与另一轮的型式,简称LL型。

图4(e)的两个独立的回路均由每个前、后制动器的半数缸所组成,即前、后半个轴对前、后半个轴的分路型式。

简称HH型。

这种型式的双回路系统的制动效能最好。

HI,LL,HH型的结构均较复杂。

LL型与HH型在任一回路失效时,前、后制动力比值均与正常情况下相同,剩余总制动力LL型可达正常值的80%而HH型约为50%左右。

HI型单用回路3(见图4(c),即一轴半)时剩余制动力较大,但此时与LL型一样,在紧急制动时后轮极易先抱死。

⑤制动主缸
制动主缸也称液压制动总泵,是行车制动系的动力源。

制动力来自驾驶员施加在制动踏板上的踏板力和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真空度(真空助力),其中真空度是主缸的主要动力源。

主缸的主要作用是,将驾驶员施加在制动踏板上的机械力和真空助力器的力转变成制动油压,并将具有一定压力的制动液经过制动管路送到各个车轮的制动分泵(轮缸),再由车轮制动器转变为车轮制动力。

制动主缸分单腔式和双腔式两种,分别用于单回路和双回路系统,但是由于安全原因,目前主要使双腔式,双腔式制动主缸如的结构如图5:
l-制动液罐盖2- 制动液罐3-制动液罐密封圈4-限位螺钉5、17、23一垫圈
6-螺塞7、11一隔套8-平衡活塞弹簧9-平衡活塞10-平衡活塞密封圈12-制动压力不足报警开关13-缸体14-前活塞回位弹簧15、21-弹簧座16-前活塞前密封圈18-前活塞19-前活塞后密封圈20-后活塞回位弹簧22-后活塞前密封圈24-后活塞25-后活塞后密封圈26-卡簧27-推杆
图5双腔式制动主缸
主缸结构名称术语
供液腔——通过供液孔与贮液室相通的腔,在制动解除的瞬间向制动腔供给制动液。

制动腔——通过残留阀或排液孔与制动回路相通的腔。

在制动过程中制动腔内建立起的液压与同其相连的回路内液压相同。

补偿孔——缸体上制动腔与贮液室连通的孔,在制动解除状态下向制动腔补偿制动液或把多余的制动液返回贮液室。

残留阀——位于制动腔与制动回路之间的阀,在制动解除时使制动回路中仍保持有一定的残留压力,防止空气进入系统。

2)领从蹄式结构及工作原理
它是由领蹄、从蹄、两个支点、制动鼓、制动轮缸。

汽车前进时制动鼓旋转方向(制动鼓正向旋转)如图3-1中箭头所示,沿箭头方向看去,制动蹄1的支点3在前端,制动轮缸6所施加的促动力作用于其后端,因而该制动蹄张开时的旋转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同。

具有这种属性的制动蹄称为领蹄。

与此相反,制动蹄2的支点4在后端,促动力加于其前端,其张开时的旋转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反。

具有这种属性的制动蹄称为从蹄。

当汽车倒向行驶,即制动鼓反向旋转时,蹄1变成从蹄,而蹄2变成领蹄。

这种在制动鼓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都有一个领蹄和一个从蹄的制动器即称为从蹄式制动器。

图6领从蹄式制动器工作
1-领蹄; 2-从蹄; 3、4-支点;5-制动鼓; 6-制动轮缸。

3)最终方案的选择和论证
由于轻型载货车一般是传统的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同时考虑到制造成本以及便于用户维护等因素,再结合鼓式制动器的特点和任务书的要求,现选用领从蹄式制动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