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2021年整理)
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1. 音频What does the woman decide to do?A。
Go fishing. B. Stay at home。
C. Hang out with her friends.【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为听力题,解析略。
【详解】此题为听力题,解析略。
2. 音频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Guide and tourist.B. Host and guest.C. Father and daughter.【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为听力题,解析略。
【详解】此题为听力题,解析略。
3. 音频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novel?A. Bad。
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英语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等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are the speakers going to do?A. Have a meeting.B. Have some coffee.C. Take an English class.2. What present does the woman suggest?A. A football.B. A basketball.C. A sports T-shirt.3. How does the man feel now?A. Happy.B. Upset.C. Relaxed.4. Why was Jim at the hospital?A. To visit his friend.B. To take a medical test.C. To look after his mother.5.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A jazz concert.B. A new theater.C. A plane ticket.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这说明,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 ) A .形成“天下共主”格局 B .出现“家天下”的局面 C .对地方直接行使管理权D .实现了王权的至高无上2.秦汉时期,御史大夫在行使行政权时,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依据,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
这说明秦汉时期的御史大夫( ) A .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B .未被赋予监察百官之权 C .协助丞相处理朝政D .行使权力时受承相制约3.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
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这说明唐朝时( ) A .人们消费观念发生变化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 .茶叶成为农民主要财D .南北经济交流日益频繁4.下表为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
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平的提升5.宋代官方设店宅务管理经营官房租赁事务。
天禧元年,汴京店宅务辖下有公租屋两万多间,每间月租金170文。
这一措施( )A.反映了小农经济衰退 B.开启了城市化的进程C.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6.据统计,唐代宰相共计369名,出自98个家族;宋代宰相共有134名,出自126个家族。
这说明宋代()A.宗族性家族制度的形成 B.政治开放性的加强C.分散相权方式发生变化 D.理学对伦理的强化7.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被誉为元杂剧“四大悲刷”。
这些优秀作品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科举制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C.元代南方经济迅速发展D.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增加8.元代行省设暨犬牙相错的特点明显,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
高二(下)语文考试质量分析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对试题的整体评价:这套试题内容完整,难度属于中等偏易水平,但也有些题学生做得十分困难,尤其是时间上略显紧迫。
试题着重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又兼顾基础知识的检测,做到了文学性与现实性、知识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有助于进一步感悟语文学科教与学、落实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高二学生更加精准地确立学习目标,也利于调动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是一份令师生比较满意的试题。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一)现代文阅读整体答题情况一般,选择题做得较好,没有出现全部选错的情况,获满分的极少。
主观题作答较好,多数学生能按点回答,眉目清楚,层次分明,语言概况整体较好,失分主要在于没有密切结合文本,有效信息筛选不全面,部分学生概括能力较差,文章可以读懂,但概括不出关键信息。
具体存在的问题:有答错题号的现象,少数同学没有养成分点答题的习惯,笼统答题增加了评卷老师找得分点的难度,容易让评卷老师产生疲劳。
多数同学是摘抄文中句子作答,有语言表达不完整现象.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较差,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语言表达不规范,这主要体现在主观题的答题上;极少数同学在做主观题时没有明确自己的观点,表态不清,甚至有自相矛盾现象。
(二)古诗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正确率不是很高,学生在断句、古代文化知识积累和文段内容要点的掌握等方面,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文言文基础知识相当欠缺,以致于阅读古文显得困难重重,花费时间太多,答题方法也很欠缺,在翻译时,很多同学没有养成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推测句意的做题习惯,书写马虎,语句表达不连贯的现象较严重。
2、诗歌鉴赏题诗词鉴赏历来是学生的一个弱点,丢分较多,一些同学弄不懂诗句意思,意象、意境的把握不到位,诗歌情感理解出现偏差,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不够全面.3、古诗文默写此题答题情况较好,获满分的学生较多,也有零分者。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语言文字使用)和第Ⅱ卷(阅读与写作)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语言文字使用一、语言文字使用(7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准确的一项是()(1分)①今年全市运动会最大的看点就是男子百米决赛,发令枪一响,百米运动员们豕突狼奔....,为了争夺冠军拼尽全力。
②我上高中后家里负担日益加重,父母亲外出打工长年难归。
我要率先垂范....,给弟弟给个榜样,不让父母的辛苦白费。
③钱锺书先生用文言文写成的《谈艺录》《管锥编》博大宏深,其用词运斤成风....,最可表现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
④莫言小说最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
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⑤李嘉诚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其庞大的家族企业拥有数百亿资产,但并没有像其他家族企业那样传出兄弟阋墙....的丑闻,这也是长江实业在商场中屡创佳绩的重要原因。
A.②③B.②⑤C.③⑤D.①④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城市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被要求逐步对外开放。
B.今年5月,参加北京国际合作高峰大会的国家将共建合作平台,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
C.丽江古城5A级景区整改工作方案提出,要增强对景区从业人员文明服务意识的教育引导,持续增强从业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善待每位游客,维护古城现象。
D.小品这种表演形式,每届春节晚会都会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有时甚至达到让人欢喜让人忧、台上台下齐动情。
但是,看得多了,你就会觉得小品有点矫情、煽情。
3.下列各句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句是()(2分)A.某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获悉对方的父亲获得国家杰出科学奖时,马上说:“我代表观众对令尊的获奖表示祝贺和慰问,希望再接再厉。
”B.某青年向某作家请教,青年在信中写道:“拙作您是否收到?如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能够来信或打电话给我,我一定不吝解答。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陕西省咸阳市2017年高三年级三模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己亥①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曹松苴一丿、泽国②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③。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苴一K丿、传闻④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注】①己亥: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
②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
③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④传闻:一作“波间”。
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第一首开篇轻描淡写,让读者从那“战图”中去想象兵荒马乱、血流成河的现实。
B.“生民”一句借人民流离失所、不堪其苦的现状反衬樵苏生活之乐,凸显乐观精神。
C.“凭君” 一句直写作者对将领讲封侯事的厌弃态度,表达出心中对战争的痛恨之情。
D.第二首以“百神愁”之语痛斥战争的罪恶,用“谁道沧江总无食”反讽战事的频繁。
E两首诗风格迥异:其一用意曲折,语言委婉含蓄;其二着力用笔,表达直白显豁。
15•其一和其二两首诗集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其一)的最后一句加以欣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4.BE15•①两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及对百姓的同情的思想情感。
②“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句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以“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突出枯骨意象,揭示出了“一将封侯,万人丧生”的现实本质。
③表达了作者感叹战争无情,并讽刺那些功成名就、黩武好战的将军的感情。
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和对百姓的同情的思想情感。
【解析】项,疔性民,一句借人民流离失所、不堪其苦的现状反衬樵苏生活之乐,凸显乐观精神"不正确,应为…生民'一句写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真得,用"■乐"字反衬性民”的不堪其苦。
2022~2023年高二后半期期末语文题开卷有益(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城市、乡村、自然环境,是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生存的三类主要空间。
比较而言,城市是多样文明要素高密度聚集的空间,乡村是文明要素低密度聚集的空间,自然环境是还没有人去干预或人类不去干预的空间。
适宜人生存的自然空间是文明生成的先决条件,没有同自然空间的和谐,也就没有城市和乡村的存续、发展。
这是思考、推进城乡发展,改善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融合的一个根本性前提。
推进城乡融合,需要对城市、乡村、自然环境这三类空间的合理关系进行伦理反思与确认。
在历史与现实中,人们所理解和推进的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其一,用二元思维理解、营建城乡关系。
其实,城乡关系不只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更是城市、乡村、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城乡关系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乡村不等于传统,城市也不等同于现代。
乡村与城市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城市与乡村中都有代表人类文明本性与非文明的要素与内容。
这样,推进城乡融合就不是简单地把乡村城市化或者把城市田园化的问题,而是具体厘清现有城市与乡村中存在的优势与问题,营建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其二,以经济利益至上逻辑理解、推进城乡融合。
经济利益至上逻辑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简单地以经济利益至上为主导原则,则会导致城乡空间价值的单一化。
漠视城乡关系的复杂伦理内容,其结果可能是城市与乡村的双重破坏、城市与乡村的新型对立。
推进城乡融合,需要超越二元思维,营建有利于城乡融合的空间伦理理念。
城乡融合是一个综合的空间转换过程。
推进城乡融合,首先需要处理好城市、乡村、自然环境三类空间之间的关系,营建三者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其次需要处理好物理、社会、心理空间的关系,在城市与乡村同时营建环境美好、社会和谐、心理健康的发展态势;再次,需要处理好历史、现实、未来空间的关系,注重城乡中的传统建筑等历史空间的保护,注重运用新技术为当代人营建更好的生活与工作空间,并注重为未来发展预留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陕西省咸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咸阳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牧野之战时,周武王在战前誓词中称前来助阵的诸侯为“友邦冢君(长君)”,后来周公推行分封时,称诸侯为“某土之守臣”。
这一转变()A.体现了早期国家集权特点B.确立了受封诸侯的政治义务C.打破了禅让制的政治传统D.适应了生产方式变革的趋势2.汉代选官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上书拜官,集自荐和录用于一体。
汉武帝时期是上书拜官制度的隆兴时期,“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衔鬻者以千数”。
据此可知,汉代的上书拜官()A.为世家大族提供了入仕机遇B.拓宽了官吏选拔的途径C.受到门第资产等因素的影响D.注重选拔对象德才兼备3.下图文物极具异域风情,由盛产自西域的缠丝玛瑙整块雕刻而成,杯型源于古希腊酒具“来通”(rhyton),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
这件文物可以用来佐证()唐·镶金兽首玛瑙杯A.物质交流促进艺术审美观念趋同B.唐代朝贡贸易体制逐步成熟完善C.中国玉雕技术经由传统商路输出D.丝绸之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展4.下表为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时期东南地区疫病爆发的次数和频率变化表。
朝代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历时年数426年360年379年319年疫病爆发次数41314109疫病爆发频率(%)14435对上述变化解释合理的是()A.汉朝防疫措施完善B.两宋社会矛盾异常尖锐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东南地区环境日趋恶化5.宋代理学有其独特的范畴与命题。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社会给人两个相互矛盾的印象:一方面,它十分注重平等;另一方面,它又十分注重纲常伦理,表现出严格的等级秩序。
不过,无论如何解释这种印象,它至少说明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同时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差异两个问题。
在西方由正义原则加以处理的人与人之间平等与差异的关系问题在中国社会同样存在,而且同样也需要某种协调机制。
概而言之,从功能的角度看,中国传统社会,特别是在儒家思想中,对这一关系的处理,是通过“仁”“礼”“义”三项基本原则彼此支撑、相互为用实现的。
“仁”是对他人之爱,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仁”的基础则是对亲人之爱,所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孟子进一步指出:“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亲亲,仁也。
”并且孟子认为,这种爱的基础,是“不忍人之心”,即同情心。
同情即同样的感情,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一心理事实的体现。
因此,“仁”的生发机制,是一个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的过程,即把对亲人之爱扩展为对邻人之爱,再扩展到对天下人之爱,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与“仁”所体现的“合和”精神不同,“礼”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尊卑贵贱(纵向)、亲疏厚薄(横向)的差秩格局和纲常秩序,反映“别”与“分”的一面。
“礼”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礼,国之干也。
”“礼”提供了一套基本的政治架构,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有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后者因此也被称为“礼治社会”。
儒家强调“礼”治,但目的不是造成一个等级森严、上下隔阂的社会,而是通过“礼”的规范与约束,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睦。
用以平衡“仁”与“礼”的就是“义”的原则。
在中国传统文献中,“义”是一个含义比较丰富的概念。
陕西省咸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咸阳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海底下面有生物并不稀奇,陆地底下不也有蚯蚓吗?不错,但是深海里发现的,是在直到海底下面上千米的岩石和地层里进行着另一类新陈代谢的微生物,它们构成了海底下的深部生物圈。
深海底下沉积物里有微生物,这早就知道,也并不意外。
上世纪五十年代调查船在太平洋底取沉积物柱状样,结果确实有微生物,只是向下变少,最深的一根样柱8m 长,底部已经几乎没有细菌,由此推想大洋底下也就是顶上几米沉积物有细菌。
六十年代晚期,美国“阿尔文号”深潜器有一次出事故,下沉1500m ,人员都安全逃出,但是带下去的午餐却深沉海底。
奇怪的是过了10个月以后返回原地,发现午餐保存得都还不错,足见深海海底细菌并不活跃,因而科学家们猜想微生物在深海底下的分布是很浅的。
挑战这种观点的是大洋钻探。
七十年代起,已经根据深海沉积孔隙水中4CH 与24SO -的含量和同位素,发现井深一二百米处还有细菌在活动,由细菌活动造成的24SO -氧化、4CH 的生产和氧化作用,在全大洋都普遍存在。
然而带来决定性转折的是1986~1992年间太平洋区的5个航次,每次都在大洋深部的沉积岩芯中发现微生物,其中最深的是在日本海,发现在海底以下518m 的深处还有细菌,只是各处钻孔中微生物的丰度都从海底向下急剧减少,从近表层每立方厘米的10亿多个,减到500m 深处的1000多万个。
山水游记类文言文阅读(一)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Word版含解析
2018年5月7日山水游记类文言文阅读(一)高考频度:★★★☆☆┇难易程度:★★★★☆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游丰乐醉翁亭记(明)王思任是时辛丑觐还,以为两亭馆我而宇之矣。
有檄,趣令视事..,风流一阻。
癸卯入觐,必游之。
突骑而上丰乐亭,门生孙教孝廉养冲氏亟觞之。
看东坡书记,遒峻耸洁可爱。
登保丰堂,谒五贤祠,然不如门额之豁。
上醒心亭,读曾子固①记,望去古木层槎,有邃可讨,而予之意不欲傍及,乃步过薛老桥,上酿泉之槛,酌酿泉。
寻入欧门,上醉翁亭。
又游意在亭,经见梅亭,阅玻璃亭,而止于老梅亭,梅是东坡手植。
予意两亭即胜,此外断不可亭。
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则何时而已?欲与欧公斗力耶?而或又作一解酲亭,以效翻驳之局,腐鄙可厌。
还访智仙庵,欲进开化寺,放于瑯玡,从者暮之,遂去。
滁阳诸山,视吾家岩壑,不啻数坡垞②耳,有欧、苏二老足目其间,遂与海内争千古,岂非人哉?读永叔..亭记,白发太守与老稚辈欢游,几有灵台华胥之意,是必有所以乐之而后能乐之也。
先生谪茶陵时,索《史记..》,不得读,深恨谳辞之非,则其所以守滁者,必不在陶然兀然之内也。
一进士左官,写以为蘧舍③,其贤者诗酒于烟云水石之前,然叫骂怨咨耳热之后,终当介介。
先生以馆阁暂麾,淡然忘所处,若制其家圃然者,此其得失物我之际,襟度何似耶?且夫誉其民以丰乐,是见任官自立碑也。
醉翁可亭乎?扁墨初干,而浮躁至矣。
先生岂不能正名方号,而顾乐之不嫌、醉之不忌也。
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蒔种而导之饮。
嗟呼!先生有知,岂不笑脱颐也哉?子瞻..得其解,特书大书,明已为先生门下士,不可辞书。
座主④门生,古心远矣。
予与君其憬然存斯游也。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注:①曾子固:曾巩,字子固。
②垞(chá):土丘。
③蘧(qú)舍:旅舍。
④座主:古代进士称主考官座主。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蒔种/而导之饮B.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蒔种/而导之饮C.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蒔种而导之饮D.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蒔种/而导之饮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郑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郑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C(C项颠倒因果,原文第三段第一句说“‘道’之不可名,乃是由于它的无形”,“道”之无形是因,“不可名”才是果。
)2.D(D项理解有误,文章第四段比较“道”与“存有”的异同,是为了证明老子的“道”是不断运动着的变动体。
)3.A(A项曲解文意,根据文意,老子用“道”来称呼那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只是为了方便起见,实际上它“不可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4.B(村民提着东西来陪父亲喝酒并不能说明乡亲们的虚伪、自私。
)5.①一语双关。
XXX家的“传家宝”,表面上指蓑衣、竹篙及渡船,实际上指春子家世代知恩感恩的精神。
②“传家宝”是小说的线索。
整篇小说围绕着父亲期待儿子继承“传家宝”、儿子如何继承“传家宝”展开。
③“传家宝”暗合了小说的主旨。
XXX虽然没有像父辈那样义务摆渡,但却用自己的智慧传承了家族的感恩精神,而这正是XXX家的“传家宝”。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如答“引起读者兴趣”给1分;如有其他概念,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①这样安排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小说前半部分写春子“无端的怨恨”“隐隐的不满”以及与父亲的“争吵”,使得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但另一方面,这样的结尾又照应了上文“春子摆渡收费”,面对村民的假意关心XXX淡淡一笑、毫无失落等情节,给这些情节一个合理的解释,使这个结尾又在情理之中。
②丰富了人物形象。
XXX出资建桥,既不负父亲的期待,报了乡亲们的恩情,又可一劳永逸,方便了乡亲们渡河。
小说塑造了一个孝顺感恩、智慧多能的新时代青年形象。
③深化了小说主旨。
小说结尾通过交代出“春子出资建桥”的事实,不仅赞颂了代代相传的感恩精神,也褒扬了在新的时代、用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智慧。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 2.C 3.A 4.C 5.B 6.A 7.D 8.B 9.C 10.D 11.D 12.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7.(本小题满分10分)解:变力作功公式中,F (x )是用x 表示的,而此题中只有x 对t 的关系式,故首先将F 表示出来.依题意得:F =kv ,但这不是x 的函数,应将v 用x 表示.∵v=x ′=8t ,而4x t =,当v=10时,F (x )=2,k =15,∴x x x F 54458)(==. 另外,此题F 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的,∴⎰-=2054dx x W .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解:(1)当m 2-3m =0,即m 1=0或m 2=3时,z 是实数;(2)当m 2-3m ≠0,即m 1≠0或m 2≠3时,z 是虚数;(3)当,3032,0306522⎩⎨⎧≠≠==⎩⎨⎧≠-=+-m m m m m m m m 或或解得即m =2时z 是纯虚数; (4)当⎩⎨⎧><<<⎩⎨⎧>-<+-3032,0306522m m m m m m m 或解得,即不等式组无解,所以表示复数z 的点不可能在第二象限. 19.(本小题满分12分)证明:①当n =1时,左边=4-18=-14=(-1)×2×7=右边. ②假设当n =k (k ∈N *,k ≥1)时成立,即1·22-2·32+…+(2k -1)·(2k )2-2k ·(2k +1)2=-k (k +1)(4k +3). 当n =k +1时,1·22-2·32+…+(2k -1)·(2k )2-2k ·(2k +1)2+(2k +1)·(2k +2)2-(2k +2)·(2k +3)2=-k (k +1)(4k +3)+(2k +2)=-k (k +1)(4k +3)+2(k +1)·(-6k -7)=-(k +1)(k +2)(4k +7)=-(k +1)·,即当n =k +1时成立.综上所述,对一切n ∈N *结论成立.20.(本小题满分12分)证明:要证2a b +<4ab +,只需证4a 2+4b 2+8ab <16+a 2b 2+8ab只需证4a 2+4b 2<16+a 2b 2只需证16+a 2b 2-4a 2-4b 2>0即(4-a 2)(4-b 2)>0. ∵a <2,b <2,∴a 2<4,b 2<4,∴(4-a 2)(4-b 2)>0成立. ∴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21. (本小题满分12分)解:(1)由()y f x =是二次函数且'()22f x x =+,则可设2()2f x x x c =++方程()0f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440c ∆=-=,得到1c = ∴2()21f x x x =++,(2)由2()21f x x x =++可知它的图像与x 轴交于(1,0)-,与y 轴交于(0,1) 记图像与两坐标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S ,则S=021(21)x x dx -++⎰=03211()3x x x -++=13∴()y f x =的图像与两坐标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13. 22.(本小题满分12分)解:(1)'()(2)x f x ax b e -=+-2()x ax bx c e -++2[(2)],x ax b a x c b e -=-+-+-由已知得:'(0)1(0)2f b c f a =-=⎧⎨=⎩,即212c a b a =⎧⎨=+⎩(2)方法一:由(1)得2'()(1)x f x ax x e -=-+-()f x 在[2,)+∞上为单调增函数,则'()0[2,)f x x ∈+∞≥对恒成立, 即210ax x +-≤对[2,)x ∈+∞恒成立.即21x a x -≤对[2,)x ∈+∞恒成立, 令22111()x x x x x ϕ-==-=2111()24x --, 112,0,2x x ∴<≥≤1()4min x ϕ∴=-, 14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14-) 方法二:同方法一. 令2312(),'()x x x x x xϕϕ--== 当2x >时'()0x ϕ>,()x ϕ在[2,)x ∈+∞单调递增,min 1()(2)4x ϕϕ∴==-,14a ∴-≤. 则a 的取值范围是(-∞,14-)。
陕西省咸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咸阳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中国和西方旧石器时代,先民们为了谋求基本的生存空间而促进了住宅的营造,最初出现的住宅都是用树枝和泥土搭建而成的树枝棚和洞穴。
《墨子·辞过》说:“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
”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房屋的起源及其发展”中也说:“有些人便开始用树叶铺盖屋顶,有些人在山麓挖掘洞穴,还有一些人用泥和枝条仿照燕窝建造自己的躲避处所。
”“巢居”和“穴居”的进一步发展,即是中原大地上出现的干阑式建筑和木骨泥墙的地面建筑,以及欧洲大陆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蜂巢形石屋、树枝棚屋、帐篷、长方形房屋等。
据考古发掘和复原研究,这些住所在空间上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例如,规模都很小,形状都是圆形和方形,构成方式主要以“单间复合式”和“多间集中式”为主。
然而,中西传统居住建筑也存在不同。
中国住宅多数以院落式布局为主,通过廊或廊庑连接室内空间形成整体,空间组织讲究主从关系;而西方住宅多数以独立式布局为主,通过大厅等连接室内空间形成整体,空间组织注重序列关系。
中国住宅发展到周代,院落式布局已经基本形成,此后一直沿用到明清时期。
院落式布局由一座座单体建筑、廊或廊庑、围墙围绕着中心院落,在平面方向上向四个方位扩展和延伸的组群形式,造就了一种使建筑物依存于大地的感觉。
【拔高教育】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四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四次阶段性测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以丝绸为名,却不以丝绸贸易为限,包含着更丰富的内容,但物质文化交流是其重要内容,互通有无、利益诉求,让道路穿越沙漠绿洲、跨过崇山激流,让不同区域、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群分享同一品质的物质文明。
丝绸无疑是唐朝与吐蕃物质交流中的代表和大宗。
《旧唐书·吐蕃传》记载:“高宗嗣位.授弄赞(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赐物二千段。
”公元719年,“吐蕃遣使求和”,唐玄宗“因赐其柬帛,用修前好,以杂彩二千段赐赞普”(《册府元龟·外臣部·通好》)。
这不仅展现了丝绸作为赏赐物的特殊地位,而且也反映了在吐蕃地方受赐者的身份地位。
茶叶是仅次于丝绸的稀罕之物。
藏文史书《汉藏史集》记载了一个美妙传神的故事,飞鸟衔来树枝,浸泡杯中,为不思饮食的赞普祛除了疾病。
赞普叹为神奇,派人在汉藏交界地区找到了名为茶的植物,饮茶之风在吐蕃渐次兴盛。
唐人李肇《国史补》记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
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日:‘涤烦疗渴,所谓茶也。
’赞普曰:‘我此亦有。
’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
”’由此可见,该赞普俨然已是一位茶叶鉴赏专家。
此外,唐朝中原地区的瓷器,连同制造工艺也传到吐蕃地区,并形成种类繁多的系列,乃至地方特色产品,在高原地区的百姓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汉藏文资料记载来看,文成公主进藏、唐蕃古道畅通是丝绸、茶叶和瓷器等中原地区出产的物品进入西藏地区的重要时机,但是,近年来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青藏高原地区丝绸之路的认识。
这里发现的属于公元3—5世纪、带有“王侯”铭文和复杂鸟兽图案的丝绸,被认为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发现的最早丝绸。
这里还发现了距今有1800年之久的茶叶,以及青铜剑、漆器、陶器等,这些物品均非青藏高原本地出产,而是来自中原地区,或者与西北、西南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二单元第四课春江花月夜含答案
[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学习目标考点提炼知识目标1。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2.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鉴赏诗歌的语言技能目标1.通过意象,了解和把握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2。
赏析诗歌的语言、意境美情感目标感受诗人深沉的忧思,探讨由对[知作者]张若虚(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初唐(660—720)诗人,扬州人。
曾任兖州兵曹。
唐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存诗仅2首,尤以《春江花月夜》著名,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地位,号称“以孤篇压倒全唐",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诗人也因此诗而“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知背景]《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
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
”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
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
具体的创作背景已不可考。
创作此诗时,诗人也许宦游在外,也许羁留异乡。
[知常识]古体诗,是一种诗歌体裁。
一般又叫古风,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成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一、字音识记1.滟滟.(yàn) 2.芳甸.(diàn) 3.似霰.(xiàn)4.纤.尘(xiān)5。
汀.上(tīng) 6。
青枫浦.(pǔ)7.捣衣砧.(zhēn)8。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万卷网
难度:0.65 组卷:72 题型:现代文阅读 更新:2017/11/8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据游戏咨询机构伽马数据估计,2017年第一季度,《王者荣耀》取得了55-60亿元的收入,估计占整个手游市场收入的20%。与市场
上巨大成功相伴而来的,是社会上的争议不断。小学生沉迷游戏后刷爆家长的银行卡之类的新闻不断出现。在社会关注之下,7月4日, 《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上线。系统推出当天,港股收盘时,腾讯股价下跌4.13%,市值蒸发151亿美元。
平台”关联账号,查询其游戏记录,自主设置游
戏时间、消费额度,可以一键禁止子女继续游
戏。
实际上,网易、暴雪等各大游戏厂商所遵循的防沉迷系统标准版本已有超十年历史。2005年到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曾联合中央文 明办、信息产业部、公安部等部门发布了多个“游戏防沉迷”条例。
然而,以上政策执行得仍不到位。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游戏绿色度测评统计报告》,自2013年以来,设置防沉迷 系统的游戏数量有所增加,但在当年所有测评游戏中的占比却在下降。而且,2016年没有设置防沉迷系统的游戏数量仍占到当年所有测 评游戏数量的71%。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类型:期中 试题总数:12 浏览次数:7 上传日期:2018/5/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先秦诸子由于杜会影响巨大,历史贡献卓著,因此对中国文脉的形成有特殊贡献。 在文脉上,老子和孔子谁应领先?这个排列有点难。孔子开创了中国语录式的散文体裁,使散文成为一种有可能承载厚重责任、端庄思 维的文体。孔子的厚重和端庄并不堵眼堵心,而是仍然保持着一个健康君子的斯文潇洒。更重要的是,由于他的思想后来成了千年正 统,因此他的文风也就成了永久的楷模。他的文风给予中国历史的,是一种朴实的正气,这就直接成了中国文脉的一种基调。中国文 脉,蜿蜒曲折,支流繁多,但是那种朴实的正气却颠扑不灭。因此,孔子于文,功劳赫赫。 本来,孔子有太多的理由在文学上站在老子面前,谁知老子另辟奇境,别创独例。以极少之语,蕴极深之义,使每个汉字重似千钧。在 老子面前,语言已成为无可辩驳的天道。这让中国语文,进入了一个几乎空前绝后的圣哲高台。 孟子是孔子的继承者,比孔子晚了一百八十年。在人生格调上,他与孔子很不一样,显然有点骄傲自恃,甚至盛气凌人。这在人际关系 上好像是缺点,但在文学上就不一样了。他的文辞,大气磅礴,浪卷潮涌,畅然无遮,情感浓烈,具有难以阻挡的感染力。他让中国语 文,摆脱了左顾右盼的过度礼让,连结成一种马奔车驰的畅朗通道。文脉到他,气血健旺,精神抖擞,注入了一种“大丈夫”的生命格 调。 但是,与他同一时期,一个几乎与他同年的庄子出现了。庄子从社会底层审察万物,把什么都看穿了,既看穿了礼法制度,也看穿了试 图改革的宏谋远虑,因此对孟子这样的浩荡语气也投之以怀疑。岂止对孟子,他对人生都很怀疑。真假的区分在何处?生死的界线在哪 里?他陷入了困惑,又继之以嘲讽。这就使他从礼义辩论中撤退,回到对生存意义的探寻,成了一个由思想家到文学家的大步跃升。 他的人生调子,远远低于孟子,甚至也低于孔子、墨子、荀子或其他别的“子”。但是这种低,使他有了孩子般的目光,从世界和人生底 部窥探,问出一串串最重要的“傻”问题。 但仅仅是这样,他还未必能成为先秦诸子中的文学冠军。他最杰出之处,是用极富想象力的寓言,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 而在这些寓言故事中,都有一系列鲜明的艺术形象。这一下,他就成了那个思想巨人时代的异类,一个充满哲思的文学家。 (节选自余秋雨《中国文脉》) 1 . 下列关于先秦“文脉”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和孔子在文章风格上不同,在思想上不同,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同,他们对中国文脉的形成有着不同的特殊贡献。 B.纵观中国文脉,虽然蜿蜒曲折,支流繁多,但是自孔子开始,它所形成的那种朴实的正气的基调却颠扑不灭。 C.孟子让中国语文,连结成一种马奔车驰的畅朗通道,其文辞,具有难以阻挡的感染力;他给中国文脉注入了一种“大丈夫”的生命格 调。 D.在文脉上,先秦诸子谁应领先,虽然排列有点难,但作者认为“老庄”超过了“孔孟”,而文学冠军当属庄子。 2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孔子于文,功劳赫赫:他开创了中国语录式的散文体裁,他的文风给予中国历史的,是一种朴实的正气,成为永久的楷模。 B.在文学上,孔子有太多的理由站在老子之前,但老子言少义深,语言已成为无可辩驳的天道,从而另辟奇境,别创独例。 C.在人生格调上,孔子保持着健康君子的斯文潇洒;与此不同的是,孟子在这方面有缺点,他显然有点骄傲自恃,甚至盛气凌人。 D.庄子在文学上最杰出之处,是用极富想象力的寓言,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而在这些寓言故事中,都有一系列鲜明的 艺术形象。 3 . 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庄子从社会底层审察万物,把什么都看穿了,他以孩子般的目光,从世界和人生底部窥探,嘲讽人生,问出一串串幼稚的问题。 B.老子让中国语文,进入了一个几乎空前绝后的圣哲高台。而庄子完成了一个由思想家到文学家的大步跃升,他是一个充满哲思的文 学家。 C.孔子虽然使散文成为一种有可能承载厚重责任、端庄思维的文体,但是也是他使中国语文陷入左顾右盼的过度礼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讨论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遇到的难题便在于确定春秋后期的社会性质。
春秋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那是孔子在编次《春秋》中便揭露的。
问题在于,这种动荡不安是好事还是坏事?自先秦到清朝中叶,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是坏事,不但儒家如此说,道墨法诸家也都如此说。
他们尽管倾向不同,论证的角度也不一样,但判断所谓好坏的逻辑却是相似的,那就是把社会秩序看作圣人贤人的创造,因而现存秩序的崩溃,自然就是非圣无法的结果。
根据这种逻辑,必然会推导出“世愈古而治愈盛”的结论(法家有所不同)。
只有当他们争论谁是圣贤、如何取法时,人们才可能判断出他们各自的实际立场。
到近代,由于接受进化论的学者逐渐增多,对于春秋时代社会状况的意见才有所改变。
人们开始说,先圣未必比后圣聪明,先王之道未必能成为后王之法,因此社会的变动不能都说是坏事,很可能倒是社会进化的表征。
这样的历史观,自然是个大进步。
但进化是怎样取得的呢?大多数学者仍然以为出于人们意见的改变,就是说后代圣贤的社会政治见解比起尧舜禹汤文王周公的要成熟、进步,于是社会制度就改变了。
正因为如此,以上两个时代的学者在评论孔子思想的时候,尽管不乏真知灼见,但程度不同的唯心史观,使他们都不可能正确地估计春秋时代的社会变化,从而也不可能正确地评价孔子的政治思想。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愈来愈多的学者相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道理。
人们开始认真探讨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试图为包括孔子在内的那个时代的观念形态找出存在的基础。
不过,相信道理的正确,不等于能够运用它来解决历史的实际问题。
即使在熟悉历史唯物论的学者中间,由于种种原因,主观的或客观的,对同一历史问题也会出现认识上的分歧。
例如关于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便至少有四种见解:奴隶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领主封建社会,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的社会。
每种见解都有自己的根据和理由,至今仍很难确定哪种见解称得上完全正确。
确定观念的存在基础如此之难,进而分析观念本身自然更难。
事实上,无论研究者对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持有何种见解,对于孔子的政治思想,都可以给予肯定、否定或半肯定半否定的结论。
目前这些意见都有,而且都从历史材料中找到了依据。
因此,确定材料的性质以及所反映的时间,便成为讨论孔子思想的必要前提。
这一点对于研究他的政治见解尤其重要。
孔子一生的经历很复杂,他发表的政见自然也有复杂的背景。
不了解他说话的时间、场合和对象,便不能正确判断他政见的是非。
而现在的研究水平还没有达到使人们可据此进行精确判断的程度,于是要取得一致的结论尚不可能。
问题的复杂性,使得讨论孔子的政治思想只能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不断缩小分歧,以期最终通过争论来弄清楚历史的真相。
(摘编自蔡尚思《孔子的思想体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编次的《春秋》一书,反映了春秋时代社会的动荡不安,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家认为这种动荡不安不是好事。
B.先秦到清代中叶,学者们的倾向、论证角度、判断逻辑不同,但都认同圣贤创造了社会秩序,社会动荡不安是坏事。
C.依据圣贤创造社会秩序,崩溃是非圣无法的结果,古代学者推导出“世愈古而治愈盛”的结论,法家观点有所不同。
D.受进化论的影响,不少学者对春秋时代的动荡不安有了新的看法,他们认为社会的变动很可能就是社会进化的表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近代接受进化论的学者认为,后代先贤的社会政治见解比尧舜禹汤文王周公的认识要成熟、进步,社会制度也因此改变。
B.“世愈古而治愈盛”和“先王之道未必能成为后王之法”这两种观点虽然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受到了唯心史观的影响。
C.愈来愈多的学者接受了唯物史观,他们开始认真探讨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找到了当时的观念形态存在的精准基础。
D.相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用它解决历史实际问题是两码事,由于种种原因,对春秋时代社会性质的认识仍有分歧。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是否尊先王为圣贤、如何取法的意见,就可以判断出对孔子的政治思想是肯定、否定还是半肯定半否定的实际立场。
B.确定春秋时代社会性质四种说法中的哪一种完全正确已经很难,分析孔子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政治思想自然更难。
C.受研究水平的限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话的时间、场合和对象,不能精确判断他政见的对错,学者们的结论就不可能一致。
D.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讨论孔子的政治思想,求同存异,不断缩小分歧,就有可能通过争论从而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真相。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木鱼周海亮冬子小时候,家里穷。
不仅他家穷,全村都穷。
不是吃不到米闻不到肉的那种穷,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那种穷。
贫穷与饥饿贯穿了冬子的童年,即使现在想起,冬子的记忆深处,仍然是望不到尽头的饥饿。
冬子九岁那年,村里有亲戚嫁女,娘带冬子去吃喜宴。
临行前娘嘱咐冬子说,饭桌上一定要放开了吃,吃慢了,东西就没了。
又说,千万别动桌上那条鱼,否则会被别人笑话。
冬子问为什么,娘说那是条假鱼。
鱼是木头雕刻而成,上面浇了汤汁,撒了葱花,盛在盘子里,端上桌,与真鱼别无二致。
娘还说木鱼是栓叔的手艺,栓叔一晚上就能将一截木疙瘩变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
娘带冬子来到亲戚家门口,再次嘱咐冬子不仅要吃得快,还要尽量多吃。
吃饱了,咱家晚上那顿就省了。
她说。
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
普通的蔬菜,加几片肉,味道就完全变了。
冬子听了娘的,快吃,使劲吃,却总是吃不饱。
那条鱼摆在桌子中间,假如娘事先不说,冬子绝不会当它是一条木鱼。
鱼浇了汤汁,撒了葱花和香菜,那是一条红烧口味的木头雕塑鱼。
亲戚家虽穷,但厨艺高超,据说能把一条鱼烹成七八种不同的味道。
木鱼也能。
不过仅仅是味道的样子。
满桌人心照不宣。
他们的筷子和汤匙伸向不同的盘子和汤碗,却绝没人去碰那条鱼。
桌上很快只剩残羹冷炙,唯有那条鱼,仍然闪烁出诱人的光泽,散发出美妙的酱香。
满桌人仍不散去,他们蘸着盘子里剩下的汤汤水水,啃着手里的黑面馒头,那也是平常时日难得的吃食。
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
冲动那样强烈,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几乎无法自控。
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条鱼,可是鱼却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
终于冬子做出令他和他的家人从此蒙羞的举动——他动了那条鱼。
他甚至夹起撒在木鱼上的葱花,他甚至将那些葱花,直接填进嘴巴。
他挨了娘的一顿巴掌。
他受到村人的说笑。
以后很多年,他在村里都抬不起头。
他不仅仅是动了一条木鱼,更是动了乡村的规矩,动了主人的尊严。
一条木鱼,没有人动,它便是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希望;动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败落与贫穷。
那条木鱼挂在冬子的胸前,顶在冬子的头上,刻在冬子的脑门上,挤在冬子的心里,很多年挥之不去。
后来冬子进城,吃了很多苦,终于成为一家水产公司的老总。
这些年他几乎吃遍世界上所有的鱼,但童年里的那条木鱼,仍然时常游进他的心里,即使在梦里,也香气四溢,令人垂诞。
然后让他在醒来以后,充满羞愧。
常跟娘说起这件事,娘说,是那时太穷了。
冬子说,或许是。
娘说,是你太无礼了。
冬子说,或许是。
不过一个孩子动了一条木鱼,有什么大不了呢?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
去民俗博物馆,突然觉得那里面似乎缺少一条可以摆上餐桌的木鱼。
他想为博物馆捐赠一条,馆长当然乐意。
为这事冬子专程回了一趟乡下,他找到亲戚,问那条木鱼还在不在,亲戚找了很久,终从一堆破钢烂铁里翻出来。
木鱼上布满虫眼,却依然活灵活现。
木头雕刻而成的鱼比一条河水里的真正的鱼,有着更为长久和顽强的生命。
冬子带木鱼返回城里,突然改变了主意。
他找一位匠人雕刻了一条鱼。
他把新雕的木鱼送到博物馆,将真正的老木鱼拿回家,刷干净,加了底座,摆上桌子。
他想或许一件老物件能让他与乡村之间、与逝去的乡间岁月之间多出一点点联系,而之前,他一直试图远离乡村、试图彻底抹去那些贫穷并且羞愧的童年记忆。
他想这一切或许是因他这么多年终又回到乡下,终又再一次见到那条多年不见却一直留在脑海、压在心头的木鱼。
生日那天,冬子调好汤汁,切好葱花,然后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
冬子对儿子说,吃鱼。
(选自《小说月刊》2017年第12期)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第一段写到了一个望不到尽头的饥饿的年代,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又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满桌的人都知道桌上的那条鱼是假鱼,但是都不愿说破,这反映了村里人虽然贫穷但都好面子的老好人性格特征。
C.一条木鱼竟能“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略带夸张的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出美食对饥饿的冬子的诱惑。
D.一条木鱼,影响了冬子的一生,冬子曾经感到羞愧、困惑,而当他决定把长满虫眼的木鱼带回家的时候,或许已得到了解脱。
5.文章说“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
”这里的“沉重”是指什么?(5分)6.小说以冬子在生日那天将木鱼烹调好,端上桌让儿子吃鱼作为结尾,请说说这样安排的用意。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坚持依法办理,切实维护每个公民依法登记户口的合法权益;坚持区别情况,分类实施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政策,坚持综合配套,将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与健全完善计划生育、收养登记、流浪乞讨救助、国籍管理等相关领域政策统筹考虑、协同推进。
进一步完善户口登记政策,禁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加强户口登记管理,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切实保障每个公民依法登记一个常住户口,努力实现全国户口和公民身份号码准确性、唯一性、权威性的目标。
”(摘自《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材料二:方秀莲今年50岁,1993年跟随丈夫到广东生活,却没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娘家再次报户口时,也没有把她算在内,户口就这样“遗失”了。
因为老家在1000多公里之外,交通不便、成本太高、程序麻烦,她没有回老家“找”户口。
无户口让她遭遇诸多麻烦。
“最难的是看病不能报销,统统要自费。
”方秀莲说,没有身份证连火车都不能坐,感觉“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