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繁体字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繁体字的意义和价值

繁体字的意义和价值

繁体字的意义和价值{"title": "繁体字:历史、文化与传承的珍贵财富", "content":"繁体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发展变革的价值,是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之一。

"}繁体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其始于古代篆刻,历经汉隶、魏碑、唐楷、宋欧、元真、明楷、清楷等多个阶段,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展现出独特的书法艺术和审美风格。

从历史角度来看,繁体字也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它所记录的文字,不仅包括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还反映出了社会发展的历程、人民生活的面貌以及价值观念等深刻的文化内涵。

繁体字,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它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基因,还寄托着人民群众的感情和集体记忆。

从文化角度来看,繁体字不仅是一种符合复杂的手写文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价值的载体。

在传播上,繁体字与简体字同样重要中文的视觉文化也有独特作用,繁体字的复杂运用和多种变化形式,使基于繁体字的线装书、木刻印刷、字画、日记、文集等书籍,不同于现代简化字的打印品。

此外,繁体字还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如书法、篆刻、字画等。

作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繁体字具有深刻的价值。

从语言学上说,通过学习繁体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文的语言演变和发展变化规律。

从文化上说,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繁体字,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同时,繁体字也是中华文化世界里特有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人文价值,是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之一。

今天,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简化字逐渐成为主流。

但是,在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该继续探究和发扬繁体字的价值。

习得繁体字的技能和认识,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着重要作用。

辩论 繁体字

辩论 繁体字

对方论点:恢复繁体字是历史倒退(何不恢复甲骨文?长袍马褂?)驳论:对方可知道,甲骨文是未完全成形的文字,只是文字发展的一种雏形,就好比古代的火铳和现代的步枪。

繁体字是中国汉字五千多年发展沉淀下来的瑰宝,是汉字发展到一定程度稳定下来的一种符合审美要求,符合书写习惯,符合象形文字涵义的一种先进文字形式。

而汉字的简化本身就没有经过历史的考证,只是单凭一群所谓专家的研究,并没有可靠性和代表性。

当时正值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各方面迫切希望快速建立属于无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属于无产阶级的文化,属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体系。

当时同期发生了大跃进,大炼钢等左倾运动,而简体字也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从文字革命到文化革命,请问对方辩友又可认同文化大革命?历史只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恢复繁体字是历史倒退一论无从说起。

对方论点:繁体字笔画多不利于记忆和学习驳论:请问对方辩友有否这样的经历?长时间看一个字的时候会有种不认得这个字的感觉。

这是因为汉字的记忆同其他文字的记忆方式不同,属于图像记忆,也即方块字整一个印入脑海,并非将笔画记忆好后写出,如果对方辩友说,我就是这样记字的,那么恭喜,你有读写障碍。

为什么英语国家里读写障碍的人数远大于中国?因为英语是拼写的,而汉字是图像记忆的,而并没有科学调查显示笔画多的汉字比笔画少的汉字难以记忆,反而有调查显示图像特征越繁琐越鲜明,反而记忆越深刻。

因此繁体字笔画多并非对方辩友所说的不利于记忆和学习。

为什么要恢复繁体字?繁体字是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载体和象征,更是五千多年劳动人民智慧的积累和沉淀。

繁体字有书写美观,形象生动,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并不是“繁”体字,而是正体字。

汉字的书写不是一直都是由繁到简的,事实上,从甲骨文开始,因为许多汉字只有其音而未成其形,许多字需要用别的字来代替,有如“来”一开始是“麦”的意思,而因为没有“来”字,而借用的“麦”字,久而久之“来”反而成了“来”的正体字,反而要创造一个“麦”字来表达“麦”了。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繁体字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繁体字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繁体字的重要性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文的传统字体也一直在变化。

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识字教学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语文学习的门槛。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要掌握简体字,还要对繁体字有一定的认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繁体字的重要性。

繁体字的历史背景繁体字是由简体字演变而来的,是中国书法艺术、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繁体字,直到20世纪初期,中国政府为了推广国语和文化,简化了许多汉字,这就是现在我们使用的简体字。

虽然简化汉字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但是繁体字仍然在使用中,特别是在台湾、香港、澳门等地。

繁体字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重要性增强对文化传统的认知学习繁体字可以加深小学生对中华文化传统的认知,繁体字通过其一笔一画的写法,使得孩子们对书法艺术有更深刻的感受,通过学习繁体字,小学生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和认知。

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写法不同,加上许多繁体字的笔画比较复杂,因此学习繁体字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笔画认知和感性认知。

在识字学习中,由于繁体字部分字形与简体字略有不同,因此在学习繁体字时,小学生们的记忆和辨认能力将被逐渐提高,这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

增强跨学科的学习能力繁体字并非只出现在语文学习中,还出现在历史、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了解繁体字以及其历史背景,孩子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不同学科的范畴,并增强对文化传递和学科内涵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领会。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的应用繁体字推广课外阅读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强对阅读的教育,让孩子们在课外的时候积极阅读,通过这种方式来积极的认识繁体字,了解繁体字并在实践中掌握。

同时,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与繁体字相关的阅读材料,例如外国翻译的中国文学名著等。

联系实际生活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可以通过调查本地特色菜肴的名字,或者探究某个古迹文物的名字等相关活动,来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了解繁体字并掌握应用。

应不应该将繁体字学习纳入义务教育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应不应该将繁体字学习纳入义务教育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应不应该将繁体字学习纳入义务教育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们认为应该将繁体字学习纳入义务教育。

首先,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果我们不学习繁体字,就无法真正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而义务教育是国家为了培养具有中华文化传承精神的新一代而设立的,因此应该将繁体字学习纳入义务教育。

其次,学习繁体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和阅读能力。

繁体字的笔画繁多,需要更高的书写技巧和规范性,学生学习繁体字可以提高他们的书写技巧和规范性。

同时,繁体字的阅读理解难度也较高,学生学习繁体字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最后,学习繁体字有助于促进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

繁体字在台湾、香港等地仍然广泛使用,学习繁体字可以促进两岸三地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认同感。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该将繁体字学习纳入义务教育。

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们认为应该将繁体字学习纳入义务教育。

首先,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是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

学习繁体字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其次,学习繁体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和阅读能力。

繁体字的笔画繁多,需要更高的书写技巧和规范性,学生学习繁体字可以提高他们的书写技巧和规范性。

同时,繁体字的阅读理解难度也较高,学生学习繁体字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最后,学习繁体字有利于促进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和交往。

台湾、香港等地仍然广泛使用繁体字,学生学习繁体字可以增进两岸三地的文化理解和交流,促进文化融合和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该将繁体字学习纳入义务教育。

三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们认为应该将繁体字学习纳入义务教育。

首先,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是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

学习繁体字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繁体字认读教学中点滴论文

繁体字认读教学中点滴论文

浅谈繁体字认读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在博大瑰丽的汉字海洋里,掬起一捧清流也让人顿觉芳香四溢,流连忘返。

而繁体字则是汉字海洋里的一朵奇异浪花,她的世界厚重动人,让人见之亲切,嗅之喜人,情不自禁总要放入心间回味赏“玩”一番。

在繁体字认读教学中,我常带着敬畏又激动的心情,一次次地与同学们一起徜徉于繁体字的浩渺中不能自拔,体会颇深,领悟颇多,在此谈谈我的一孔之见。

一、化繁为简,用简识繁虽然繁体字的出现总是以朦胧的面容让人不知所措,不过只要大家掌握了一定的化繁为简的方法后就能轻松揭开面纱,欣赏其真实的容颜。

化繁为简,也就是将笔画繁杂的字简单化,以便于书写、记忆。

在繁体字简化的过程中常常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主要的简化方法有:简化部分偏旁的,如颳风的颳(刮),襯衫的襯(衬);用局部代全部的特征,如聲(声),號(号);还有用简单符号取代原字中繁难的部分,如漢(汉)与勸(劝)等等。

把握了化繁为简的方法常常可以在已简化的字或偏旁中进行类推,从而认读更多的繁体字。

例如:由“识〔識〕”类推出“幟”即旗帜的“帜”;由“讥〔譏〕”推出“饑”即饥饿的“饥”;由“缤〔繽〕”推出“鬢”即鬓角中的“鬓”。

如此这般也就做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以为师矣!除了通过对化繁为简方法的掌握类推形近的繁体字之外,还可以通过繁简对照表,多读多看,熟能生巧,也可联系上下文互见理解来用简识繁。

如对联: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联中的繁体字颇多,有“發”“學”“讀”“書”“遲”。

根据对联需对仗工整,语意一般为相近或相反的特点,联系前(或后)句来推敲此联的含义。

如联系对句中的“白首”可推出句中“黑發”的“發”即是头发的“发”;由出句中的“勤學早”可推出与其对仗对句中的“讀書遲”应为“读书迟”之意。

在前后对照、用简识繁中,正确地认读出繁体字,这不仅可以扩大我们的阅读面,还能提高文化素养,幸甚至哉!总之,在繁体字的认读教学中,秉持着这么一条原则:用简识繁。

孔子论学繁体字原文

孔子论学繁体字原文

孔子论学繁体字原文
论语·学而(繁体原文,简体译文)
1、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原文: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译文:有子说:「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却好犯上的人,少极了;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绝对没有。

做人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有了根本,就能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仁的根本吧!」
3、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4、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业?交友是
否守信?知识是否用于实践?」。

简体字「繁体字」和「简体字」哪个好?

简体字「繁体字」和「简体字」哪个好?

简体字-「繁体字」和「简体字」哪个好?好像来得有点晚。

我的结论:1.字形和结构的简化是汉字必然的发展趋势,简化字是必不可少的文字改良措施。

2.繁体字一无是处论和繁体字优越论一样是反智的。

3.从文字的应用效果看,字形的过度简化会带来更复杂却难以被察觉的问题。

关于简体字的优越性这里用不着说了,简体字对于提高普及率和降低使用难度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下面说的是汉字简化会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字形的简化不可避免的破坏了汉字基本结构的稳定性,从另一个方面增加了汉字学习和使用的难度。

换句话说,简化字从某种意义上也是繁化。

这似乎很难以理解——简体字明明减少了单个汉字的笔画数量,为什么反而成了繁化呢?这里说的当然不是字形的繁化而是汉字构成要素的繁化。

这是王宁《说文解字与汉字学》一书中列出的小篆字体构型的160个基本字符,大部分是独体字,每个字符的构字频率都在10次以上,最多的甚至构字超过500个。

它们是小篆文字的基本构件,承担了生成新字的作用。

这是王宁《说文解字与汉字学》一书中列出的小篆字体构型的160个基本字符,大部分是独体字,每个字符的构字频率都在10次以上,最多的甚至构字超过500个。

它们是小篆文字的基本构件,承担了生成新字的作用。

小篆隶变到楷书形成,汉字基本上保持了一批稳定的构字基本字符,这使得通过有限的基本字符造出无穷的新字成为可能,因此繁体字有了一套成熟稳定的结构。

这套结构有什么好处:1.用有限的基本字符构成新字大大降低了汉字的学习成本,掌握了基本字符就可以很容易地记忆汉字字形。

2.汉字基本字符大体符合原先的构字理论,形声字和表意字的结构保留的相对完整,这使得构字字符与所构字存在意义或语音上的联系,同样有利于汉字的学习和使用。

字体简化的过程中,为了省并笔画,简体字破坏了已经成熟的基本字符构字体系,与以上繁体字的优势对应,今天我们使用的简体字存在以下两个劣势:1.基本字符数量大大增加,导致了单字构成要素上的繁化。

为什么要学习繁体字

为什么要学习繁体字

为什么要学习繁体字?有政协委员提出学校教育应该有繁体字课程,我认为,学点繁体字是有好处的。

我以前小学和中学都没有接触过繁体字,所以不会读古书。

到了大学,在《古代汉语》课程中,学习了一些繁体字,现在至少能够看得懂繁体字。

学点繁体字的好处是明显的,我国香港、台湾等发达地区使用繁体字,有一点繁体字知识,方便交流。

认识一些繁体字,还方便阅读古文,了解中国的古代文化。

21世纪的世界是华人的世界。

美国唐人街、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

等华人生活的地方、台湾、香港、澳门香港、澳门已经回归祖国的怀抱,台湾还是国民党统治,如何收复台湾?要不要用武力解决?为什么不能?宁做和平犬,不做乱世人。

香港、澳门已经回归祖国,如何让他们继续繁荣富强?《弟子规》中说: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香港、澳门,继续繁荣富强,靠祖国的繁荣、强大,如若不然,已经回归祖国的香港、澳门会不会繁荣、稳定,那里的人民会不会反抗?罢工、游行、示威……香港是1997年回归的,澳门是199年回归的,这两个地区是否一直平安、稳定,为什么,因为有祖国和人民的强大,有文化和经济的往来,大家要注意,文化和经济的交流能否,离开语言和文字?不能。

很多地区在使用繁体字,那里的商铺、匾牌,那里人民看的书籍都是繁体字。

要进行交流,不需学习繁体字,即使是到旅游,也能用到繁体字,所以我下决心学习繁体字,各位学长,您们呢?怎么学,到哪学?这本书里学(举起《二十四忠》这本书)繁体字里的智慧1982年,著名心理学家查德林博士,在全球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一篇文章,在世界上引起轰动,他对英美法西德日本,五国的儿童的智商,进行了全面的测查,发现欧美四国儿童的智商,平均为100,而日本的儿童平均智商为111,日本的儿童平均智商为什么会比欧美的高,答案是日本的儿童从小学习汉字。

这个实验,被日本的石井勤教授进行了验证,他在《幼儿智力开发法》一书中指出,抽空回答一下一片云的问题,这个也是多数中国家长最喜欢问的问题,每件事,都有先后,你还没有开始,就不停地问结果,好像穷根问底,其结果是害了自己,你先让孩子读就行了,其他的,自然到时候就得到了解决,你不问,以后他到国外,不认识繁体字怎么办,反而问,在中国,没有创造繁体字的环境,这样的问法都有问题,我们说到繁体字,都说到国外去了,这本身就是中国人的悲哀,惭愧,回头继续说日本人的试验,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而外国,基本上没有经典,只有一部经典,圣经,现在竟然很多中国人在学习了,当然圣经也不错,但是自己的经典都没读,此所谓忘其本源。

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一个字原则上只应有一个形体,不需要两种以上的写法。

但是汉字是一种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字,使用汉字的人又非常多,在汉字发展过程中,有些字出现了两种以上的写法,那是很自然的。

古书上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形体分歧的字。

现在汉字简化以后,字的形体统一起来了,这给人民群众学习文化带来了莫大的便利。

对一般人来说,只要掌握了简化后的汉字就够了;但对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人来说,如果只掌握现在通行的形体划一的简化字,而不了解那些形体分歧的字,阅读古书时就会遇到不少困难。

不同形体的字可以分为三大类:1.古今字;2.异体字;3.繁简字。

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1.古今字在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代要少得多。

许慎的《说文解字》只收了9353个字,其中有许多是僻字,常用字实际上只有三四千个。

例如《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总共只用了4466个字。

但我们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上古的人头脑简单,概念贫乏,只用少数字就够了。

上古人的概念无论如何贫乏,决不会比近代人的概念少得那样多。

以《康熙字典》为例,虽然它收了47035个字,但丝毫不能说明清代人的概念比上古人的概念多四五倍。

汉字增多的原因有三:(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产生新字;(二)各个时代逐渐衰亡的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三)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

例如一个“辟”字就兼有后代的避、辟、僻、嬖、譬等字的意义: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左传宣公二年)(后来写作避。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孟子·梁惠王上)(后来写作辟(注:现在“辟”又简化为“辟”。

)。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同上)(后来写作僻。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后来写作嬖。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后来写作譬。

)再举两个字来看:《说文》里没有“债”字,这不等於说上古没有“债”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当时是由“责”字表示的(见《战国策·齐策》)。

论汉字的繁简之争

论汉字的繁简之争

论汉字的繁简之争第三骑手作品自建国以来,中国不同政治地区使用的繁简字体之争一直存在,而且愈演愈烈,在我看来,使用繁体字才是继承发扬中国文化,强生中国国力的不二法门。

具体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汉字的意识形态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立足的根本是它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文气息,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最有文化传承意味,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每个国家使用的形形色色的文字,汉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中国的文字中不仅包含着无比丰富的审美情趣和诗意内涵,还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在近代西方的侵略浪潮之下,各国望风披靡,拉丁字母大有一统天下之势,使各国成为失去历史使命的亡国奴,如中古时期的埃及一样,自从废除自己的文字,改用穆斯林的阿拉伯文字以后,就成为了穆斯林世界的附属品,失去了自己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

繁体汉字文化之博大犹如夜空之星辰,犹如桑田之米粟,其意义之深,是流传迄今的种种文字无法相提并论的。

而简体汉字只具有实用的功能,另外两个代表民族文化和艺术标志的功能被破坏掉了。

所以说,只有繁体汉字是一个功能齐全、代表中华民族文化象征的文字。

放弃了繁体字就等于放弃了中华的五千年的意志传承,若继续全盘接纳简化字这一文字拉丁化的半成品,几百年后,正宗传统有文化的中国文字就将成为历史二、汉字的学习认知在一年半的大学生活之中,我与形形色色的留学生同学进行了接触,在于他们的交流过程之中,他们的话给予了我很大的启迪。

在留学生看来,学习简体中文最大的困难就是混乱的构字体系。

众所周知,拉丁字母之所以好写好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单词都是由众多前缀后缀和词根的组合,通过词缀和词根,不仅可以很容易地猜测词的意思,也可以大致了解该单词的发音规律。

相比之下,简化字的字形构成十分混乱,没有相对统一的简化过程,很多字都是对单体进行的毫无规律的简化,此举去除了原来精妙的构字因素,盲目的简化不但没有达到原来好学好认的初衷,还消亡了规律性,科学性强的繁体字构字方法,可见,简体字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失败的分支,一个不科学的发展方向。

论高校文史专业加强繁体字教学的必要性

论高校文史专业加强繁体字教学的必要性

论高校文史专业加强繁体字教学的必要性王雪玲【摘要】汉字简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法律亦明文规定简化汉字是规范用字,但现实生活又离不开繁体字.目前,由于繁体字教学的缺失,繁简并行常常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因此高校文史专业教师应当主动承担起繁体字的教学任务,且有必要想方设法加强繁体字的教学.【期刊名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13)006【总页数】4页(P68-71)【关键词】高校;文史专业;繁体字;教学【作者】王雪玲【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长期以来,汉字简化后繁体字仍在使用,而由此产生的繁简之争此起彼伏,文字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见仁见智,笔者从教多年,欲就此问题略陈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简化与繁化两种运动,其中又以简化占主导地位。

简体字即古人所用的俗体字,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隶书以后,汉字字形基本固定,但由于隶变之后仍有不少字结构复杂,笔画繁多,南北朝以来,在常用的楷体汉字中,有一部分字出现了较简便的俗体。

雕版印刷发明以来,尤其是元、明两代,由于刻书事业的蓬勃发展,字体简化更多也更为普遍。

今天我国通行的简化字,绝大多数都是历代相传下来的。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谱》,共收集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化字6240个,是古代汉字简化的重要资料,反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太平天国时期,为了提高识字率,当时的玉玺及官方文件、公告等都用简体字。

清宣统元年(1909),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的文章,鼓吹使用俗体字。

“五四”时期,文字简化运动和白话文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主张使用白话文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赞成文字简化。

1920年,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减少汉字笔画的提议》,时隔两年,钱玄同等人又提出八种汉字简化原则。

立论:繁体字简化弊大于利BY闫日

立论:繁体字简化弊大于利BY闫日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当今社会,我们在阅读古代文献或是原版古典小说时、在与港澳台同胞们交流时都难免会感到一种困惑,即上述这些无一不涉及到我们的繁体字识别能力,而我们现在社会主流却是不断进行着繁体字简化的进程。

繁体字,即在1956年发布的汉字简化字总表中被简化的字的对应原字;而简化,是按照一定规律把相对复杂的字的笔画减少使其统一且便于书写。

我方认为,评判繁体字简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利的主要标准是其简化后是否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字所本来拥有的信息传递及文化继承的作用。

基于这个标准,我方认为繁体字简化弊大于利,理由如下:1、繁体字简化使得形近字及一字多义变得很平凡,给信息的接受者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不利于信息传递这一汉字基本功能。

例如繁体字中的“学”与“字”有很大区别,但简体字就成了形近字。

汉字简化本来目的是通过简化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快速的学会这样一种语言,但简化后带来的一系列混淆的问题远远要比在写字是多写几笔要严重得多。

而且有一次多义也给信息接收者的理解带来了很大困难。

由此看来,繁体字简化在语言学习和信息传的得不偿失。

2、不利于对古典文化的研究与传播。

众所周知,那些研究古代典籍的学者以及考古工作者等往往要先掌握复杂的繁体字体系才能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中进行专业研究,但是繁体字简化后所有人所学的都是基于简体字基础上的东西,没有哪个人会从小到大就研究繁体字。

所以使得研究工作变得越来越难,他们还必须学习繁体字体系,由此,繁体字简化实际上是增加了汉字总量。

另外很多人因为文字的原因而放弃这些很有价值的研究,也是对这些工作的一种损失。

3、繁体字简化造成文化传承的断层。

现在的我们还能看懂为数不多的一些繁体字,在生活中还能偶尔接触到,但是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他们会因为繁体字的使用越来越少而完全不知道繁体字,凡是涉及到繁体字的东西他们会一概不知。

当某些文化领域再需要大量懂得繁体字的人的时候,没有人还有能力去研究这些古代经典,我们古老的文化的发掘也会慢慢停滞,直到最后完全无法发展。

论繁体字在汉字学习中的重要性

论繁体字在汉字学习中的重要性

论繁体字在汉字学习中的重要性作者:张瑞铮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9期摘要:繁体字是中国历史和文学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

繁体字有中国独特的审美观和文化内涵。

本文从繁体字的定义、优点和使用价值三个方面分析和论述学习繁体字的重要性以及繁体字在教学中的适用性和必要性,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大量地使用繁体字进行辅助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繁体字汉字教学表意文字繁体字的形成已经有几千年,直到20世纪的中叶,繁体字一直是中国人和海外华人使用的书写文字。

195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后,中国内地开始全面推行简化汉字,繁体字被取而代之。

现在,中国内地使用的是简体字,大陆以外的华人仍旧使用繁体字。

繁体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分析繁体字的结构和含义,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理念和文化,有利于加深当代人的文学水平。

一、繁体字的定义和优点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称繁体字为正体字,它不是宋体、篆体、隶体、草书、行书等字体的繁体,而是楷体的繁体,因为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后,中国内地开始全面推行并使用简化汉字的,所以,我们又可以把简化之前的汉字统称为繁体字。

“因为汉字的生成体系、立体结构、部件变异以及字形相似对留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使用拼音文字的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他们学习汉语的最大的难点。

”可是,“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必须掌握这种文字的符号特点”。

所以,我们从繁体字的组合结构中就可以看出大部分汉字的意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留学生来说,如果理解了每个字的组合规则、结构含义和特点,掌握汉字的写法就容易得多了。

周有光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中指出:“综合运用表意兼表音两种表达力法的文字,可以称为‘意音文字’,汉字就是意音文字之一种。

”汉字的构字方法有形声、象形、会意和指事,但主体是形声字,因此,繁体字在完整的表音的基础上,还能够直接表达某一事物的概念或者是反映某类事物之间的关系,它是以这个原则来发明和拓展的,如《汉字认知研究》一书中就举了“杰”的繁体字“?”的所指是“才能超群的人”,与人有关,所以写作“?”,而这个字的偏旁部首是“人”的功能变体,类化符号,表示与人有关;声旁“桀”,本义是突出,是标识符号,是“才能出众的人”(《现代汉语词典》)。

古文里繁的意思

古文里繁的意思

古文里繁的意思古文是汉字的源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使用汉字进行书写和交流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而古代使用的汉字和现在有所不同,其中有一种用法是指汉字的繁体字形式。

本文将从古文中繁的意思进行讨论,介绍古文中繁的含义、繁体字的历史背景以及对繁体字的认识。

一、古文中繁的意思在古代,繁的意思有两个主要的含义。

首先,繁可以指代汉字的繁体字形式。

在古代,人们使用笔划更多、结构更为复杂的字形进行书写。

相比之下,现代常用汉字简化后的简体字形式更加简洁明了。

古文中繁的含义就是指这种复杂的形式。

其次,繁还可以表示文字的繁琐、复杂。

在古代文献中,有些篇章内容十分冗长繁复,使用较多的修辞手法,层次复杂,语言包含古汉文独特的修辞和表达方式。

这就是古文中繁的另一层意义。

二、繁体字的历史背景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繁简对立的两种字形。

汉字一开始采用的是繁体字形式,在汉朝正式统一汉字后,繁体字形式成为主要使用的字形。

然而,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为了普及汉字的使用和降低识字门槛,繁体字逐渐演化为简体字形式。

在中文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地区或群体仍继续保留使用繁体字。

比如在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以及一些华人社区和海外华侨中,仍以繁体字为主要字形进行书写和交流。

三、对繁体字的认识繁体字是中文书面语中的一种字形,其保留了汉字的传统特点和历史文化底蕴。

与简体字相比,繁体字在视觉上更加复杂、精美。

因此,在一些艺术、文化和宗教领域,繁体字仍然被广泛运用。

同时,繁体字也是汉字的一种变体形式,学习繁体字对于汉字文化的传承和理解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繁体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经典著作,并加深对汉字文化的认识。

然而,由于繁体字形式的复杂性和书写难度,现代社会更多地采用简体字形式进行书写和交流。

但无论是简繁转换还是双字形并行的使用,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决定,以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与便捷。

综上所述,古文中繁的意思即指汉字的繁体字形式与文字的繁琐复杂。

方正献逸书体 简繁 -回复

方正献逸书体 简繁 -回复

方正献逸书体简繁-回复
方正献逸书体简繁,简繁体字体是指中文简体和繁体字体。

简体字体是为了解决传统繁体字对印刷、书写和输入的繁琐问题而产生的,它将繁体字的字形简化并规范化,使得字体更加清晰、易于书写和阅读。

简体字体在中国大陆地区广泛使用。

而繁体字体则是中国传统汉字的字形,它保留了汉字的传统风格和艺术美感。

繁体字在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区广泛使用。

方正献逸书体是一种字体设计,它融合了中文繁体和简体的特点,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书写风格。

方正献逸书体将繁体字的繁复笔画简化,同时又保留了繁体字的优美和华丽,使得书写更加流畅和美观。

方正献逸书体的字形设计符合了现代人们对字体美感的追求,能够在印刷、书写和阅读中提供更好的体验。

无论是在书籍排版、广告设计还是平面设计领域,方正献逸书体都展现出了无限的创意和艺术性,在传达信息的同时又能够提升视觉效果。

对于繁体字和简体字的选择,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对象来决定。

在中国大陆地区,简体字是主要的字形形式,而在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区,繁体字仍然是主要的字形形式。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交流的增加,简繁体字的使用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许多海外华人和外国人也开始学习和使用简繁体字。

在这种情况下,方正献逸书体作为中文简繁字体的一种选择,将会为全球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总之,方正献逸书体简繁是一种融合了繁体字和简体字特点的字体设计,它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和书写风格。

方正献逸书体在印刷、书写和阅读中能够提供更好的体验,并且适用于不同地区和使用者的需求。

无论选择简体字还是繁体字,我们都应该尊重和保护中文的多样性和美感。

简与繁的议论文

简与繁的议论文

简与繁的议论文引言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中文面临着繁体字和简体字的两种写作形式。

繁体字是中文的传统字形,而简体字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推广的简化字形。

这两种写作形式在不同地区和群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中文世界中引发了一场长期的辩论。

本文将探讨繁体字与简体字的优缺点,并给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正文繁体字的优势首先,繁体字作为中文的传统形式,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许多经典文献和古籍都是以繁体字形式保存的,这些文字记录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历史。

同时,繁体字的字形更加丰富复杂,更能准确地表达词义和文化内涵。

例如,“魅”(mèi)这个字在繁体字中用“魅”来表示,而在简体字中用“媚”表示。

繁体字的字形更能准确地反映出“魅”的魅力和神秘性。

其次,从学习角度来看,繁体字对于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来说更有挑战性。

学习繁体字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文的起源和历史演变。

对于许多人来说,学习繁体字不仅是学习中文语言本身,也是一种对中华文化和传统的学习。

因此,繁体字在文化交流和中文学习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简体字的优势然而,简体字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首先,简体字的字形相对于繁体字来说更为简单清晰。

简化字的推广使得中文的书写更加高效和便利,尤其是在电子设备上的输入和显示。

简化字的字形变动减少了笔画数量,从而使书写更迅速和方便。

这对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来说,显然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次,简体字在大众传媒和国际交流中更为广泛应用。

由于简体字被中国大陆政府推广,形成了广泛的应用范围,包括报纸、书籍、网络媒体等。

简体字在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时更为直观和方便,尤其是对于不具备繁体字阅读能力的人群来说,简体字的应用更为便利。

个人看法和建议就我个人而言,繁体字和简体字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两者之间不存在一定要取舍的关系,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繁体字大全[研讨]

繁体字大全[研讨]

繁体字来源及<中国繁体字大全>2008年01月12日星期六20:36繁体字是简化字的对称,中国台湾地区以及海外部份华人称之为正体字,是汉字从古至今的标准书写方法。

中国大陆于1956年开始制定和推行简化字,简化字在中国大陆取得了正体字的地位。

繁体字就是与简化字相对的被简化的汉字。

除此之外,很多汉字没有被简化,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些字叫作传承字,既不是繁体字,也不是简化字。

所以,并不是现在在中国大陆使用的汉字都是从繁体字简化而来的。

没有使用简化字的中文经常被称为繁体中文(某些认为繁体中文是正统的人也会称之为“正体中文”,中国台湾地区的一套汉字取字方案所取的字叫“正体字”,使用这套“正体字”方案的中文也叫“正体中文”)。

其中的文字在很多时候会被笼统的称为“繁体字”。

由于这些汉字未经汉字简化,故有人认为比简化字较为美观,为传统的中华文化的精髓,应将其称为“正体字”。

繁体字的取字在各地有所不同,中国大陆《简化字总表》里面所列的简化字对应的繁体字和港台的实际取字就有分别,而且港台的取字未亦未必相同。

50年前,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简化字、普通话和汉语拼音。

50年后的今天,关于简化字是否合理,普通话是否会消灭方言等争议也一直都存在。

近日,天涯论坛上出现了讨论“是否应该恢复繁体字”的争论,网友的赞成和反对都同样热烈。

提倡繁体字的人提出了很多简化字存在的问题,为此,记者特意采访了相关专家的意见。

一位叫做“司空白”的网友在天涯“闲闲书话”上的文章《是否应该恢复繁体字及传统文化?》引来了50多位网友近300个回帖,争论十分激烈。

很多网友赞同恢复繁体字的建议,持反对意见的人同样态度鲜明。

网友们还纷纷传阅一篇名为《关于恢复使用繁体字的一点思考》的文章,该文署名“罗宁”,在2000年即已写成并在网上流传。

这篇文章对简化字的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辨析思考,每次涉及繁体字问题,都会有网友转载其文章。

繁体字教育该不该进课堂作文

繁体字教育该不该进课堂作文

繁体字教育该不该进课堂作文
好哒,咱们来谈谈这个有趣的话题吧!繁体字教育,这可真是一个让人们各执一词的问题呢。

作为一名老师,我当然希望能把繁体字教给学生们,因为那可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

可是作为一名学生时期就常常为写繁体字而头疼的人,我也深深体会到了学习繁体字的艰辛。

你说,把繁体字教进课堂作文会不会太为难孩子们了呢?我倒是觉得适可而止的话,未尝不可一试。

就拿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吧,虽然上学时没怎么学过繁体字,但对于一些常见的繁体字还是有一定认知的。

比如"難"、"體"这些字,大家都能读、写、认得,对吧?
所以呢,如果能在低年级的时候就循序渐进地教授一些常用繁体字,让孩子们从小就对这些字有所了解,日后学习繁体字的难度就会小很多啦。

而且,学会了繁体字,等于多了一个视野,对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也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啦,我也不是说要完全取代简体字教学,那可就有了"为小学生而活"的嫌疑了。

我们还是要以简体字为主,辅以适量的繁体字教育,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就不会太重,老师们的教学任务也不会太繁重。

总之呢,我觉得适度学习繁体字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那可是我们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具体在课堂上如何实施,还需要教育专家
们仔细规划和权衡利弊。

说到底,最关键的是要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知识,而不是把他们压垮了。

大人们该三思而后行哟!。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选题说明:以下选题仅供参考,学生选题不能雷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第一类:汉语言文字类1、某地(如安顺市、普定县等)社会用字规范情况调查报告;2、也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3、××(地点)方言的亲属称谓词4、汉字的发展与未来5、虚词和汉语的语法形式6、汉字简化问题的探讨(汉字回到繁体,还是坚持简化)7、网络语言研究(就某一方面进行探讨)8、广告语言与传统文化9、同音词在语言交际中作用10、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11、先秦某一专书的状语研究;12、《说文解字》的某一部首(如“木"部)的语义场研究13、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关系14、某一部专书的语言现象研究15、×××县×××地的方言(词汇、语义、语法)研究16、初中(高中)语文中古文教学研究--以《×××》为例17、《×××》(某一部专书)的注释商榷18、“×"(某个虚词)的语法化过程探析19、(某一部首、某个)汉字和汉文化20、诗经中的特殊语法。

21、古书中的偏义复词22、古书中特殊的句式现象研究1、简述语言的社会性在现代汉语中的具体体现2、新词初探3、从诗词欣赏看汉字的韵律美4、浅论修辞手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5、古今汉语语法比较6、简论繁体字的存在价值7、音位――汉语语音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8、浅说语境9、浅论语言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10、试论语言的间接表达11、屯堡方言调查12、复句简说13、成语中的大学问14、《汉语拼音方案》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15、浅论汉语中的岐义现象16、怎样学习多义词17、汉语语法中两种析句方法的比较18、简论汉语学习与写作的关系19、汉语学习方法简论20、浅论标点符号于语言表达的关系21、网络语言特征初探22、浅论语句重音在朗读中的作用23、新闻流行词语的特点及其规范24、浅析手机短信的特征25、成语活用浅析26、标点符号的特殊功用浅析27、对联中修辞手法的运用28、浅谈文章标题的语言艺术29、谈浅广告用语的含蓄30、口语停顿的修辞功能31、汉语错别字浅析32、歇后语漫谈33、×××作家(作品)语言风格初探34、校园流行语浅析35、网络语言流行的利与弊36、人名、地名与修辞37、新辞格初探38、浅谈对偶的基础39、汉语幽默表达艺术40、汉语姓氏(姓名)表达的社会意义41、浅论语序与虚词在汉语语法中的重要作用42、浅谈语音(文字、词语)推敲的艺术43、简述数量词语在表达中的重要作用44、张爱玲小说比喻艺术之研究45、浅论汉语表达的委婉艺术46、浅论文章修改的修辞意义47、手机短信中修辞手法的运用48、汉语问候语及其社会意义49、猜谜――汉语字词的另类作用50、略论修辞的交际效果51、xxx方言调查52、社会用字调查53、汉语语法在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54、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病句修改55、多音字浅谈56、浅谈双关修辞格在广告语言中的运用57、公益广告的间接表达艺术58、简论汉语幽默的表达艺术59、中职语文教育如何体现语言和思维的作用60、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语言的影响61、汉语语词意义的转变和发展62、汉字简繁问题的探讨-—汉字应该回到繁体63、排比句初探64 坚持汉字的简化第二类:文学类(一)古代文学方向1、民间运用对联的习俗2、屯堡村民的祭祀风俗3、安顺的石头文化艺术4、苗族蜡染图纹的特征5、布依族的铜鼓文化6、安顺民间说唱艺术7、《氓》与《谷风》中的女性形象8、《离骚》中的屈原形象9、富于传奇美的冯谖10、阴险伪孝的郑伯11、苏秦与鲁钟连的形象比较12、《史记》中的项羽与刘邦13、刘兰芝的悲剧性美14、宋江的两面性格15、《左传》中的委婉语16、《战国策》的故事化手法17、原始神话的夸张与写实18、古神话在《九歌》中的作用19、《战国策》的外交技巧20、文辞清美的抒情小赋21、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22、柳永词的语言特征23、汉大赋的成就与不足24、《史记》、《汉书》之比较25、《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26、《史记》的记人叙事艺术27、汉乐府民歌的讽谕特征28、《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地位29、《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30、《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31、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32、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33、曹操与诗文革新34、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35、论曹操的散文创作36、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37、比较曹丕、曹植文学观的异同38、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39、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40、曹植诗风的衍变41、论“魏晋风度”42、论鲍照的七言乐府43、初唐四杰的地位44、论李白的山水诗45、论李白的自由精神46、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47、论王维诗歌的“诗中有画”48、论王维与孟浩然诗歌的异同49、论李贺诗的怪诞50、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51、论白居易的新乐府52、论白居易的感伤诗53、杜牧的史论诗54、论韩愈散文的特点55、唐传奇的审美风格56、唐传奇与中国古代戏曲57、唐传奇的叙事特征58、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59、唐传奇的抒情特征60、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分析61、唐代小说的创作观念62、唐代散文家研究63、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64、苏轼的词论特色与其词创作的关系65、苏、辛词与豪放词派之关系66、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67、论关汉卿的喜剧创作68、论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69、元代散曲的情感趋向70、元代少数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71、《三国演义》:悲剧意识/战争描写艺术/叙事特征/人物论72、《水浒传》:作者与成书/叙事方式/语言风格/人物论73、《西游记》:孙悟空人生道路的哲学意蕴/戏剧色彩与幽默风格74、论西门庆形象的文化警示意义75、“三言”“二拍”:市民文学特色/经商题材与文人心态/冯梦龙的俗文学观76、论公案小说的价值定位77、公安派的小品文创作78、明代唐宋派的文学主张与诗文成就79、《聊斋志异》:痴情女性/书生形象/花妖狐媚与人物塑造80、从《聊斋》看中国民间信仰81、《儒林外史》:戏剧形式与悲剧内涵/讽刺艺术82、《红楼梦》:悲剧意义与文化内涵/妇女观/梦幻与色空/叙事方式/语言艺术/宝玉论/钗黛比较/续书与改编得失论83、《红楼梦》与《金瓶梅》比较谈84、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85、论某一地方戏86、论桐城派散文的艺术特色(二)现当代文学方向1、论张恨水《啼笑因缘》中的爱情模式2、论《春明外史》的“野史"特点3、《孔乙己》的叙事艺术4、试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5、张爱玲小说中电影表现手法的运用6、论艾青诗歌的忧郁色彩7、张爱玲小说的讽刺艺术8、戴望舒诗歌的情感倾向9、胡适对中国现代新诗的贡献10、论郭沫若诗歌中的泛神论思想11、试析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12、论林徽因的小说创作13、论丰子恺散文的宗教思想14、沙汀小说的语言特点15、论夏衍的戏剧创作16、试析丁玲小说中的心理描写17、解放区小说创作的题材特点18、早期的封建复古派19、郁达夫身边小说的特征20、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21、从《论语》看孔夫子的悲情22、从《道德经》看老子的乐观23、庄子的艺术观及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影响24、从孟子的书生气看中国的“士”及“知识分子”25、禅在中国艺术中的体位26、论鲁彦周的小说创作27、论杨绛的小说28、论杨沫的《青春之歌》与成长小说29、论汪曾祺的小说30、文革地下文学的文学价值31、革命样板戏重评32、文革时期“红卫兵”写作研究33、论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异同34、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35、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36、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37、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38、论新生代诗歌中的荒诞主题39、评当代诗歌的叙事化和口语化现象40、论当代诗歌的民间立场41、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42、余华小说中“血”的意象分析43、刘恒小说的生命意识44、评台湾作家陈映真的小说45、评迟子建的小说46、评近年来的反腐小说47、论张中行的学者散文48、论李昂的新女性小说49、论当代文学中的生态意识50、网络文学的当代发展初探(三)外国文学方向1、论古希腊神话的特质及其对西方文化精神的影响.2、希腊悲剧研究3、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研究4、论福斯塔夫形象的审美意义5、海明威研究.6、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简奥斯汀的妇女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学习繁体字的重要性
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简体字与繁体字孰优孰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有些人认为简体字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数目,书写快捷,提高阅读清晰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社会工作效率,提高汉字认知度。

而有些人却认为繁体字字体优美,含义更为准确,字形交代的很清楚,更符合汉字的本质特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应该发扬光大。

虽然简体字有它的优点,有它的对社会的贡献之处,但我个人对这个近百年来新兴的事物并不热情,个人倾向于繁体字更优于简体字。

繁化简的过程中对于汉字的原始本意貌似有了变化。

现在的简化字违反了六书造字原则,又没有自成一个系统,大大的削弱了汉字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我想,在这一点上,是对汉字中的中华文化历史成份的最大的衰减。

我想,这个我们为了方便以及效率而付出的代价恐怕有些大了吧。

而且,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很多时候都是电脑输入,而这也就没有方便性复杂性可言了。

繁体字教育,更有助于我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简化字使国民对古典文集更有距离感,不利于国民对本国旧有文史的学习。

其实这种局面的造成不是技术上的,而是习惯上的。

一个人能通过简体阅读的文言文,即使不借助字典,也能把这篇文章的繁体版本读下来,而且能够猜出其中的一些繁简对应关系。

至于古代的白话小说和民国的书报就更是如此。

简简单单的一个例子,简体字亲和繁体字“親”,繁体字加了一个见字,意思就是亲人要多多见面,显然这就会教育我们要常常见我们的亲人这一传统中华文化。

这更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修养,不让老一辈的东西在我们这代流失,现在的社会其实已经流失了很多中华的传统文化,还是有一些悲哀的。

如果我们因为只是为了方便而付出这样的代价,真的是得不偿失!
另外,汉字的书法是一门艺术。

繁体字为全球书法爱好者所喜用。

从书法审美角度看,一些简化字写起来好看,一些简化字写起来不好看,二者比较而言,后者居多。

对于练习书法的人来讲,看字帖上丰富多变的字体,就觉得简化字有些“简陋”了许多。

关于简体字与繁体字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简体字与繁体字孰优孰劣只能让时间来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