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几何光学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何光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 .反射定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
B .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C .如果甲能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则乙也能同时通过镜面看到甲的眼睛
D .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
2.光线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入空气,指出下列图光路图哪个是可能的( C )
3.光线以某一入射角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3的玻璃中,折射光线恰好跟反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等于
A 450
B 300
C 600
D 150
4.光线由一种介质Ⅰ射向另一种介质Ⅱ,若这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则 ( C )
A .一定能进入介质Ⅱ中传播
B .若进入介质Ⅱ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C .若进入介质Ⅱ中,传播速度一定改变
D .不一定能进入介质Ⅱ中传播
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 前,放有一点光源S ,设S 在平
面镜中的像为S ′,则相对于站在地上的观察点来说(A C )
A .若S 以水平速度v 向M 移动,则S ′以-v 移动
B .若S 以水平速度v 向M 移动,则S ′以-2v 移动
C .若M 以水平速度v 向S 移动,则S ′以2v 移动
D .若M 以水平速度v 向S 移动,则S ′以v 移动
6.三种介质I 、II 、III 的折射率分别为n 1、n 2和n 3,且n 1>n 2>n 3,则 ( B ) A .光线由介质III 入射II 有可能发生全反射 B .光线由介质I 入射III 有可能发生全反射 C .光线由介质III 入射I 有可能发生全反射
D .光线由介质II 入射I 有可能发生全反射
A D
M
S
Ⅰ
7.一条光线在三种介质的平行界面上反射或折射的情况如 图所示,若光在 I 、II 、III 三
种介质中的速度分别为 v 1、v 2和v 3,则 ( C )
A .v 1>v 2>v 3
B .v 1<v 2<v 3
C .v 1>v 3>v 2
D .v 1<v 3<v 2
8.下图是四位同学画的光的色散示意图。
哪幅是正确的?( B )
9.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对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用“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
线对应的出射光线.现有A 、B 、C 、D 四位同学分别做出如下图所示的四组插针结果. (1)从图上看,肯定把针插错了的同学是 B C .
(2)从图上看,测量结果准确度最高的同学是 A .
二.填空题
1.光由介质入射空气,当入射角为30°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相互垂直,则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
3
3
C ___.
2.一直角三棱镜顶角为∠A =30°,一束光垂直AB 边入射,从AC 边 又射入空气中,偏向角δ=30°,如图右图所示.则构成此棱镜
3.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5×108
m/s ,则光从此介质射向真空并发生全反
射的临界角是 300
.
4.水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 1,对蓝光的折射率为n 2.红光在水中传播距离为l 的时间 内,蓝光在水中传播的距离为 n 1 l/ n 2 .
A B C
D
D
A
B
C
5.一块玻璃三棱镜顶角为α,置于空气中,当光线垂直入射AB 面 上时,如图所示,到达AC 面后,刚好不存在折射光线,则
此玻璃对空气的临界角是 α .
6.一束红光和蓝光以同一入射角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当入射角
逐渐增大时,首先消失的是 蓝光 .
7.自行车尾部的回光灯是利用了光的__全反射_________原理
8.一烟囱在阳光照射下影长16米,同时直立的米尺影长0.5米。
那么,烟囱高为 32 __米
9.如图所示,一块折射率为n 、长为L 的细长透明长方体。
若从A 端面射入的光在透明体
中恰反生全反射,则光经过多次全反射由A 到达B 所需时间为n 2
l/c_____
三.作图题
1. 已知一点光源经平面镜的二条反射光线,请完成光路图,並找出点光源的位置。
2. 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B ,如图所示,请作光路图确定镜前能观察到AB 全像的范围。
3. 平行光从下图的方框左侧射入,右侧平行射出,在方框内应放入什么光学元件?请在方
框内画出相应的光学器件。
注意光线的箭头要对应。
三.计算题
1.在深为H 的水池上浮着一块半径为r 的圆形木板(厚度不计),在圆形木板中心正上方h 处有一个点光源,求(1)此时池底阴影面积是多大? (2)若要使池底阴影面积最大,光源S 离圆板的高度为多大?这时在池底形成的阴影面积为多大?(水的折射率为4/3)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