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山与李唐祖籍
尧山景区总简介
尧山景区简介尧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部,地处伏牛山东段,总面积68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2153.3米。
因尧帝登顶祭天、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得名。
为天下刘姓发源地,古代伟大思想家墨子故里。
1980年后,这里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1993年尧山开发,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11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先后多次被评为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十佳旅游好去处”和“河南最美的地方”。
200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1年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3年获国家规范化旅游服务示范区称号。
尧山峰奇石怪,瀑布独特,森林茂密,云雾无常,历史厚重,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分为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龙潭、半仙居、石人、鸡冠石、白牛城八大部分,现已命名的景观有240多处。
尧山峰峦挺秀,异峰如林,怪石状人状物。
石人、将军峰、凤凰台、和合峰、一只蜡、王母轿、报晓峰、猴子拜观音、巨蛙峰、象鼻峰等象形山石遍布景区。
尧山的溪流众多。
溪流从深山幽谷腾跳而出,遇到悬崖绝壁,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17处,轻盈飞泻者有,磅礴萧洒者有,丈二八尺者有,高悬数十丈者也有。
黑龙潭、白龙潭、百尺潭……水珠飘洒,浪花飞溅。
潭中游鱼,忽隐忽现,忽聚忽散,没浮自若。
尧山森林茂密,名树古木遍布,迎客松、华盖松、寿松堪称国宝,仅稀世古杜鹃林、紫荆林,就达15万株以上。
景区内植物种类繁多,仅种子植物就有1211种,加之根生植物、蕨类植物等总计达4000种以上,其中有40多种已列入国家和省级保护。
尧山还是禽兽的乐园。
金钱豹、艾叶豹、金雕、大鲵、糜鹿、羚羊、水獭、獐子等二十余种珍贵动物,在这里怡然自乐。
由于良好的植被和海拔较高,尧山云雾变化无常恍如天上人间。
似轻纱、似炊烟、似云团、似大海,云雾是尧山一绝。
尧山四季风光迷人:春天紫荆、杜鹃盛开,鸟语花香,绿映溪吟;盛夏凉爽宜人、瀑布高悬,云遮雾障。
邢台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基本材料
邢台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基本材料2004/12/14修改稿一、概述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的山前地带。
地级市,辖2个县级市、15个县和3个区、190个乡镇办事处。
总面积1248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建成面积90平方公里)。
地理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交通发达,通讯快捷,京广、京九铁路、京珠高速公路贯穿全市南北,邢济(南)、邢和(顺)、邢长(治)、邢左(权)、邢昔(阳)公路横穿东西。
邢台历史源远流长,约有3500多年的建城史。
邢地是尧舜禹重要的活动地区,夏代是先商氏族重要的发源地。
商祖乙曾迁都于此,并实现了商王朝的中兴。
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周公旦第四子于邢,建邢侯国;卫国灭邢后,邢地先归卫,后归晋;三家分晋后属赵,并成为赵国早期国都和后期陪都。
秦灭六国,邢城改名信都,西汉、曹魏时期更名襄国。
东晋时,后赵石勒于此建都。
此后,邢台历经变革,曾几易其名,隋唐称邢州,始终为州、府、郡、道的治所,北宋末改称信德府,金设邢州安国军,元称顺德路,明清改为顺德府。
邢台是革命老区,1925年建立邢台第一党支部。
在抗日战争时期,129师曾在此建立太行、冀南抗日根据地,浆水等地是抗日军政大学的所在地,曾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培育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抗日战争胜利后,邢台成为抗日战争后全国第一个武装解放的中等城市。
邢台的历史遗迹极为丰富,旧城区保存有古城的风貌及其建筑格局。
邢台名胜古迹众多,市区内现有古城墙(残段),有清风楼、府文庙、开元寺、天宁寺、龙兴观道德经幢、府城隍庙和为纪念元代著名科学家而兴建的郭守敬纪念馆等。
郊区有皇寺古镇和田麻痒古庄园。
邢台县有著名的仙翁山(又称张果老山)、白云山、小西天、凌霄山等众多历史文化风景区。
内邱有全国最大的扁鹊庙群。
柏乡县境内有距今2000多年的汉牡丹。
沙河市有颜真卿亲撰的宋璟碑和乾隆皇帝御书石刻的梅花赋。
临城有国宝普利寺塔和极具科学价值的崆山白云洞。
邢台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汉代有名相张禹,北朝有李、魏、崔三氏群英和天文学家张子信、数学家张丘建,隋朝有史学家魏澹,唐朝有名相魏徵、宋璟和天文学家一行和尚,五代有后周皇帝郭威、柴荣,后蜀皇帝孟知样、孟昶。
邢台十二大文化
邢台十二大文化邢台十二大历史文化2012年1、邢都文化邢台是五朝古都,商代祖乙迁邢,西周邢侯封邢,战国时期邢为赵国早期国都和中后期的信都,秦末汉初又称为赵歇张耳所立的赵国国都,东晋时期邢为后赵的国都,邢台桥西区的东先贤商代邢墟遗址和西周邢国君主墓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邢都文化是邢文化中的辉煌篇章。
2、邢窑文化邢窑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官窑之一,是中国白瓷的发祥地,代表了隋唐两代白瓷烧制工艺的最高水平,在中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邢窑白瓷的烧制形成了我国陶瓷史上著名的“南青北白”格局,被称为陶瓷史上一座辉煌的里程碑,对后代陶瓷烧制影响巨大。
邢台的邢窑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大遗址保护规划。
3、黄巾文化爆发于邢台巨鹿的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张角创造的太平道是我国江北道教的两大流派之一,太平道乐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道教音乐的活化石,邢台县的灵霄山有黄巾军寨的遗址,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巾起义深刻影响了后世,是慷慨邢台风骨的体现。
4、邢台武术文化邢台梅花拳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根在平乡,花开四方。
自清初以来,以平乡为中心,遍布冀、鲁、豫,辐射影响了全国十数省市区及五大洲20多个国家。
发源于邢台临西的临西弹腿是南拳北腿中“北腿”的代表,沙河藤牌阵也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邢台南宫则是中国武术之乡,邢台还是武氏太极拳和杨氏太极拳的最重要传承地之一。
博大精深的邢台武术是武林中的奇葩。
5、古代科技文化以郭守敬、僧一行为代表的邢台古代科技文化,曾达到了7世纪和十三世纪世界科技水平的巅峰,他们以其卓越的天文、水利、机械、数学成就名彪中国古代6大科学家之列,他们同张丘建、张子信、宋景业、刘秉忠、郭伯玉等一批邢台籍的科学家一起,深刻影响了中国和世界,为全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秉忠设计的北京城、郭守敬设计的观星台、大运河(通惠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晋历史名人简介及事迹
百位三晋历史名人尧(约前2447—前2307年),姓伊祁,名放勋,古唐国(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人。
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
尧为帝喾之子,母为陈锋氏。
十三岁封于陶(山东菏泽市定陶区)。
十五岁辅佐兄长帝挚,改封于唐地,号为陶唐氏。
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
尧立七十年得舜。
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境内)。
尧从父亲帝喾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
他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
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帝尧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
三晋大地自古人杰地灵,从先秦到清末名人基本没断层,而且我统计的这些都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祖籍没有算入,可尽管如此这阵容也是无比的强大啊!1.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2.先轸(兵家祖师爷,晋国名将,西距秦,南破楚)3.介子推(割肉救主,寒食节就是为了纪念他)4.赵简子(赵国奠基人)5.赵襄子(赵国建立者)6.魏文侯(战国第一霸主)7.乐羊子(魏国名将,攻破中山国,乐毅先祖)8.张仪(战国纵横家)9.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策略,加速了秦统一的进程)10.赵武(赵氏孤儿主人公)11.荀子(思想家)12.卫青(抗击匈奴的名将,收复河套开地千里)13.霍去病(闪电战鼻祖)14.霍光(三朝元老,麒麟阁功臣之首)15.班婕妤(西汉才女)16.关羽(忠义千秋,被尊为“武圣”)17.张辽(曹魏名将,八百破十万,威震逍遥津)18.王允(设计诛杀权臣董卓)19.毋丘俭(大破高句丽,两破丸城,几亡其国)20.裴秀(中国制图学之父)21.刘渊(十六国前赵政权建立者)22.石勒(十六国后赵政权建立者)23.拓跋珪(北魏建立者)24.拓跋焘(“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统一北方)25.拓跋宏(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26.郭璞(训诂学家)27.尔朱荣(军事奇才,三千破三十万,活捉葛荣,大败陈庆之)28.斛律光(北齐名将,多次大败北周)29.裴寂(太原起兵的谋臣,大唐第一位宰相)30.尉迟恭(凌烟阁功臣,民间门神)31.柴绍(凌烟阁功臣)32.唐俭(凌烟阁功臣)33.裴行俭(平定西域,是一位深谙阴阳之道的军事家)34.薛仁贵(与李绩灭亡高句丽,随后他又率军平定铁勒九姓的叛乱,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35.武则天(千古第一女皇,建立大周,其统治前承贞观之治,后启开元盛世。
邢台历史文化
邢台历史悠久,《禹贡》记为冀州之域,商祖乙曾迁都于邢,为京畿地。 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封周公旦四子姬苴为邢侯,建立邢国,统辖邢地。 春秋末期为晋国领地。战国为赵国信都 ,辖区亦属赵,因“赵襄子食采 于引,故有襄国之名”,邢称襄国始于此。公元前372年赵成侯据邢, 改邢为信都。 秦统一六国后,废封建,行郡县,置信都县,辖区属巨鹿郡。秦末, 项羽攻占赵地,“立张耳为常山王,理信都,更名襄国”。汉初,刘邦 分封赵国,立张耳为赵王,都襄国,辖常山,巨鹿,邯郸三郡,东汉属 魏郡,三国时属广平郡、巨鹿郡。西晋末年,羯人石勒建后赵都襄国, 置襄国郡,邢地属之。永和六年三月.后赵新兴王石祗即帝位于襄国; 永和七年七月,刘显在襄国称帝。隋开皇十六年废襄国郡置邢州。唐天 宝元年改为巨鹿郡,至德二年复邢州。宋宣和元年改邢州为信德府,金 复改为邢州。元中统三年改邢州为顺德府,至元二年改府为顺德路。明 洪武元年改顺德路为顺德府,清因明制。
扁鹊医药文化
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 越人,齐国渤海莫(今河北任丘) 人。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 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 献。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 基础上创造总结出望(看气色)、 闻(听声音)、问(问病情)、 切(按脉搏)的诊断疾病的方法 华夏医祖扁鹊以邢台内邱为行医 故里,形成的史迹及衍生的文化, 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和民 生福祉。因此,传承历史文明, 研究扁鹊文化,弘扬扁鹊精神成 为邢台人民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古碑刻书法文化
邢台历史悠久,现存古碑不少出 自名家手撰,是我国书法艺术宝 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我国的书法艺术随着社会文化生 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书体逐渐 由繁到简,风格、流派日益丰富 多彩。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的 鼎盛时期。今存于邢台区域的唐 代名碑甚多,其中有欧阳询的 《安乐寺碑》、禇遂良的《道德 经碑》、颜真卿的《右丞相宋璟 碑》和李邕《光业寺碑》。
DNA技术揭开唐史书背后的历史真相
DNA技术揭开唐史书背后的历史真相一直以来,关于开创贞观之治与大唐盛世的李氏皇族的血统与出身,在网络上都富有争议。
比如不少人认为李唐王朝建立者是鲜卑人,甚至有人由此推定唐朝许多制度来自所谓的北亚(内亚),更有甚者,把唐朝的建立说成是来自中亚西亚的军事力量对于东亚的胜利,李世民有突厥人血统等等。
先不管那些强行给自己加戏的,今天主要说下李氏皇族的血统问题。
影视剧中唐代胡人舞女形象(图/豆瓣)唐朝李氏皇族的血缘争论,如果不考虑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的那句:“唐源流出于夷狄。
”主要源头还是大师陈寅恪的一句话:“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朱熹说到这里,其实大家要有个基本概念,当年受制于落后的考古技术和薄弱的科学基础,历史研究靠的还是翻故纸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戟”的形制考证。
由于先秦时期没有留下能够证明戟外形的典籍,而后世的戟与先秦时期的戟形制差别较大,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历史学家都搞不清楚戟的具体样子,只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复原传说中的戟,结果画出来的复原图千奇百怪。
民族族属与血缘问题其实也是如此,随着考古、人类学与DNA技术的发展,相关研究也一直在进步。
因此若我们还抱着小一百年的观点,岂不是太OUT了?而且陈寅恪真的认为李氏皇族是鲜卑人吗?想了解这个,先来说说鲜卑是个什么概念?《史记索隐》引东汉胡广云:“鲜卑,东胡别种”。
范晔《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和帝永元中,大将军窦宪遣右校尉耿夔击破匈奴,北单于逃走,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
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此渐盛。
”可见,鲜卑既有东胡人,也有北匈奴的余部,即更多是一个部落联盟概念。
由于鲜卑也像匈奴一样南下掠夺人口,一些鲜卑化的汉人也以鲜卑自居,比如北齐高家。
那么李家呢?按李渊自己的说法是西凉武昭王李暠的后裔。
中国历史故事-南宋四大家李唐简介 李唐的代表作品和艺术特色
中国历史故事-南宋四大家李唐简介李唐的代表作品和艺术特色李唐,生于公元1066年,去世于公元1150年,字晞古,河阳三城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画家。
人物档案姓名:李唐字:晞古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南宋时期籍贯:河南省孟县出生地:河阳三城职业:艺术画家出生时间:1066年2月7日去世时间:1150年5月3日代表作品:《采薇图》李唐擅长画人物和山水,最开始以卖画维持生计,名气渐大之后,于宋徽宗时期被召入画院。
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军南下,攻破北宋都城汴京之时,李唐随大流南渡避难。
因为战乱频发,经过好一番颠沛流离,最终到了临安。
南宋成立之后,随着局势的稳定,恢复画院。
李唐于是在别人的举荐下,以成忠郎衔到南宋朝廷任画院待诏。
上文提过李唐本人擅长画山水画和人物画,而他在这两方面都有自己的个人特色。
甚至因为技巧高超,开启南宋画坛新风尚。
在山水画方面。
李唐笔法苍劲古朴而又气势雄壮,给人一种浑厚的感觉,开南宋水墨苍劲、浑厚一派先河。
晚年的时候,去繁就简,以峭劲的笔法,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画水尤得势,有盘涡动荡之趣。
在画人物方面,李唐最开始师法李公麟,带有李公麟绘画特色。
不过到了后来,渐渐形成自己的个人特点,所画衣褶变为方折劲硬,给人一种厚重威严质感。
李唐之后,受他绘画特色影响的画家数不胜数,诸如刘松年、马远、夏圭、萧照等人,早些年的时候都是学习李唐绘画,最后才慢慢形成自己个人特色的。
另外可以强调一点,李唐对于南宋四大家影响深远。
李唐一生创作丰富,现存于世的画作有:《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烟寺松风》《采薇图》等。
其中之精品,也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以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而画的《采薇图》。
伯夷、叔齐是是殷的诸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后来在姬发讨伐商殷,成功以周朝取代商朝,作为商的臣子,两人深以为耻,坚决服食从周土地上长出的粮食。
最后隐居阳山,靠吃野菜度日,最后双双饿死的故事。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主持词
国学经典朗诵比赛主持词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下午好!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女:国学经典,诵读不衰。
男: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女: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
男:诵读国学经典,让华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女:诵读国学经典,让民族文化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合: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
男:雅言传承文明,女:经典浸润人生,合:南关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敬爱的刘校长为本次活动致辞。
(校长讲话)男:这是先贤用文字雕刻的灯盏,那亘古不息的光芒穿越历史的烟尘,无声的照亮了我们内心的黑暗;让我们一起聆听圣贤的真言。
请听《增广贤文》节选朗诵:闫安。
女:汉乐府指由汉代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
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汉乐府中,很多诗歌广为流传。
请听《长歌行》朗诵:李想。
男:苔痕绿,草色青,调素琴,阅金经。
好一个雅趣陋室,好一个陋室主人。
请听《陋室铭》朗诵:张洪涛。
女:看!雨中飞舞的长枪,梦回千年的宋朝,将军凭栏而吊,满腔的愤怒与豪情,化作这绵绵细雨。
听!那是将军无法释怀的万千愁肠……念!那是英雄壮阔的无限思量。
请听《满江红》朗诵:董宗泽。
女:这是先哲用思想编织的风帆,那摆渡灵魂的桨橹划过岁月的风霜,无言地把我们载向美好的彼岸,让我们一起接受先哲的教诲。
请听《增广贤文》朗诵:高子恒。
男:这是先贤们精选的立身箴言,拥有它,就能使我们找到生命之舟的司南,践行它,将会谱出完美的人生诗篇。
请听《弟子规》之入则孝朗诵:蔡欣如聂强。
女:滚滚长江东逝水,淘尽了多少英雄。
羽扇纶巾不在,雄姿英发犹存,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请听《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诵:杨文靖。
男: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江水曲曲弯弯,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
请欣赏《春江花月夜》,朗诵:唐俊鹏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李唐祖籍之谜,到底是谁在攀附历史名人?
李唐祖籍之谜,到底是谁在攀附历史名人?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籍在哪里存在“一定”的争议,在历史上就有两种说法:陇西成纪和河北赵郡。
“一定”二字打上引号是因为这本不应该存在争议的问题,却被硬生生的扯上了争议,如同美国阿波罗登月,非要有些人站出来说是伪造的骗局。
写这篇文章,就是想掰扯清楚李唐宗室的祖籍不可能在河北赵郡。
是谁掀起的争端怀疑李渊的祖籍在河北赵郡(隆尧县)的人自古就有,但苦于没有直接的证据,所以也仅限于质疑罢了。
可这种质疑到了到了现在,却言之凿凿的说李渊的祖籍就是河北赵郡,其依据主要基于两点:唐祖陵的考古和光业寺的碑文。
上世纪60年代,陈演恪在文中写道“李氏累代所葬之地即其家世居之地,绝无疑义,而唐皇室自称其祖留居武川之说可不攻自破矣”。
恐怕陈寅恪是第一位敢于站出来确定隆尧县就是李渊祖籍的人。
陈寅恪的依据主要是光业寺的碑文,碑文上记载“光业寺者,盖开元八代祖宣皇帝、七代祖光皇帝陵园之福田也。
”开元为唐玄宗的年号,实际上这块碑文是开元13年(725年)唐玄宗命人为自己的两位先人立的,这两位先人分别是李渊的四世祖李熙和三世祖李天赐。
到了2010年前后,当地的考古工作者对唐祖陵进行考古探查,发现了数对石像生,基本摸清了唐祖陵的规制。
再一次肯定了这就是李渊两位先人的陵墓。
因此,包括陈寅恪和当地的一些学者,政府人员就认定,隆尧县就是李渊的祖籍,并进行了大肆的宣传和报道。
他们的推理很简单,这里既然埋着李渊的四世祖和三世祖,那么李渊的祖籍只能在这里。
这个逻辑推理有问题吗?问题很大。
祖籍认定的规则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祖籍认定的规则。
我们说一个人的来历时候,一般会问这个人祖籍哪里,出生地哪里,生活在哪里。
出生地和生活地都是好确定,唯独祖籍说不清楚。
因为一个人肯定是由上面的老祖宗一代代繁衍下来的,那一直追溯过去,岂不是能追查到类人猿吗?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对于家族谱系记录完整的当然可以追溯到谱系的第一代始祖,对于没有保存下家族谱系的人来说,可能也就只能往上追溯个三四代,再往上就不清楚了。
李唐的祖籍和郡望
李唐的祖籍和郡望汪钺李姓始祖,论说有四: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轩辕黄帝,二是皋陶公,三是血缘始祖利贞公,四是太上始祖伯阳公。
前三位系传说人物,伯阳公李耳最早见诸史籍,因周以前未见有李姓,《左传》所载二十姓,也没有李姓,《史记》载:"自周有老聃,姓李"。
那就是说,李耳是李姓最早的始祖了。
李唐是根据中国史籍认定自己的始祖的。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唐太祖李渊尊封李耳为始祖,并在其祖居地今日鹿邑大兴土木,建筑宫阙殿宇,唐太宗李世民命令编纂百卷巨著《大唐氏族志》时,下诏:"朕之本系,起自柱下"(老子曾任周守藏室之史,藏宝柱下,故亦称柱下史),高宗时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时提倡道教尤力,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14年)下令两京和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置生徒令习老子、庄子和列子,每年依明经令考试取仕。
李唐隆重认祖的举措,影响有唐一代和各个方面,大诗人李白、贺知章等,由于信奉道教,一个的诗句飘逸豪放,神韵自然,一个旷达纵诞,最后归隐到鉴湖去了,等等。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胡适先生甚至认为"老子是全世界第一个政治家亦是文化之开创者……"(胡适著《中国哲学史》。
)李唐认定其为始祖,后辈李姓自无异议。
1300年来,世界各地的李氏宗亲组织。
在其重要的纪念场所和祭祀活动中,都供奉的是老子,台北李氏宗亲总会春秋二祭均设老子神位,礼堂称作玄元飞殿,今年(1995年)8月20日在旧金山举行规模宏大的"美洲第十届李氏宗亲日",会场正中就悬挂着骑在青牛背上的老子巨幅画像,老子为李氏始祖,当无异议。
老子生活的年代,史书上说法不一,但对其籍贯大都一致;他是楚国苦县励仁乡曲仁里人。
苦县原系陈国的相县,后被楚占,陈复国后,改相县为苦县,故其生时言,为陈国相县人,存其卒时言, 为楚国之苦县人,相、苦二县,实为一地,即今日河南鹿邑县。
所以近年河南省拍了一部《李氏春秋》电视片,受到海内外李姓同胞的欢迎。
中国王陵之谜:李唐祖籍 隆尧唐陵之谜
中国王陵之谜:李唐祖籍隆尧唐陵之谜李唐祖籍隆尧唐陵之谜初唐几位帝王常会怀念自己的祖先。
唐太宗和高宗在将自己的祖先追封后,又为他们修建了辉煌的陵墓,高耸的封土,独特的石刻,今日的残破无法遮盖住当年的皇家气象。
不遗余力地修陵,恰好说明了李唐祖籍其实就在这里。
两座唐陵,不知不觉中在探索着一个历史谜案。
唐高祖李渊的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二陵共茔,人称“大唐帝陵”,也称唐陵。
李渊两位祖先的生平,史籍记载比较简略。
《旧唐书》等书说,李熙在北魏时为金门镇将,“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曾担任瀛州刺史。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六月二十二日追尊为宣简公。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追尊宣皇帝。
李天赐是李熙的儿子,“仕魏为幢主”,西魏大统年间赠司空。
唐高祖武德元年追尊为懿王,唐高宗仪凤年间追尊光皇帝。
两位祖先死得够早的,当时也仅是一般的中下层官员,想不到几代后子孙发迹了,打下了整个天下。
高祖时为自己的祖父李虎修陵墓,但还不好意思为李虎的祖父和父亲修陵,因为两人实在没有什么重要的功绩留存下来,只能追加个封号而已。
那么,今存的这两座唐陵究竟是什么时候造的?根据现存资料,已无法清晰知道了。
贞观二十二年(646),唐太宗派遣使臣左骁卫府长史长孙尊师与邢州刺史李宽、赵州刺史杜敖等,“检谒茔域,画图进上”,可见这一年陵墓已经修造完毕,唐太宗只是让三位官员将陵墓具体形状画成图呈进到中央,让他看看。
因此有人估计陵墓开始修建于唐太宗时期,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麟德元年(664),唐高宗颁敕说:“宣简公、懿王陵墓并在赵州,各宜配守卫户卅人,仍令所管县令专知检校,刺史岁别一巡。
”这一年,二陵已经完全造好。
二陵的名称是在仪凤二年才定下来,这年五月一日,追封二陵为建昌陵和延光陵。
之后至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下诏改成建初陵和启运陵。
两位李唐祖先生活的时代约在北魏后期,其葬地当时属南赵郡广阿县,唐朝为赵州象城。
大唐一百问
大唐百问张山江根据惠焕章、杨婧《李世民百谜》李唐家族先祖之谜关于唐朝皇族李氏的先祖,是汉族还是胡族,历来说法并不一致:有人认为李氏是胡族血统,也有人认为李氏本是汉族,后来才逐渐与胡族通婚。
这两种说法都不足为奇,因为从南北朝到隋朝,正是一个民族大融和的历史阶段,胡、汉两族相互杂居,相互通婚,很多历史人物的血统是很复杂的,并不单纯,李氏先世发迹于关陇贵族,就更难摆脱混血的嫌疑了。
刘盼遂先生在《李唐为蕃姓考》一书中反复考证,认为李氏出自拓跋族,其论据甚多:法琳曾冒逆鳞丧生的危险,当面对李世民说:“琳闻拓跋达阇,唐言李氏,陛下之李,斯即其苗,非柱下陇西之流也。
”李世民自称自己是西凉武昭王李暠的八世孙,法琳对此加以驳斥,认为其说法有误。
但如若法琳没有确凿的可靠根据,是断不敢如此“出言不逊”的。
刘觫在《隋唐嘉话》中这样记载,单雄信曾呼李世民之弟元吉为“胡儿。
”《旧唐书》也说滕王李涉“状貌类胡”,可见李氏血统中确有胡族因素。
《新唐书》上记载:李渊的祖父李虎有兄名“起头”,有弟名“乞豆”,起头之子名“达摩”,而李氏在北魏的先祖叫李初古拔,这几个名字都非汉名,都带有胡族名字的味道,由此可证明李氏源于胡族。
在李唐皇族中,乱伦之事也屡次发生,从儒家道德观念上讲,也绝非汉人所为。
如李世民在“玄武门政变”之后纳其弟元吉妃杨氏为已妃;李世民驾崩后,其子李治即唐高宗也以太宗才人武则天为皇后;高宗的孙子唐玄宗李隆基也有“夺子之妻”的淫乱行为,这几件事与吐谷浑的“父卒,妻其群母;兄亡,妻其诸嫂”,鸟桓、鲜卑的“妻后母,报寡嫂”,突厥的“父兄死,子弟妻其群母及嫂”的习俗如出一辙,故宋代学者朱熹针对唐初的乱伦行为解释说:“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另外,李氏一族往往与胡姓通婚,譬如唐太宗李世民皇后为长孙氏:唐高祖李渊的皇后是窦氏,而窦姓是魏孝文帝曾改胡姓纥豆陵而得来的;李渊的父亲李昞之妻为独孤氏。
家族连续三代的母亲均为胡姓,由此可见证李氏先世绝非汉族。
一方佐证李唐祖籍在河北隆尧的唐代墓志
一方佐证李唐祖籍在河北隆尧的唐代墓志作者:宋孟寅来源:《文物春秋》2010年第03期【关键词】河北任县;李伦墓志;李唐祖籍;考证【摘要】1990年,在河北省任县新市村西北出土了一方唐代墓志,志文记述了墓主李伦生平及其次子仲和“匍匐徒跣”将其遗骨从陇西运回,祔葬河北昭庆(今河北隆尧)“唐陵东南三里”李氏祖茔的经过,进一步证实了李唐祖籍在河北隆尧之说。
1990年,一对夫妇在河北省任县新市村西北,距唐祖陵1.5公里的沙坑挖沙时发现墓志一方,志文题为《唐故陇西李府君铭志文并序》。
墓志无盖,志石青石质,方形,边长38厘米,四侧各刻有三个供养人。
志文楷书,共18行,398字(图一)。
录文如下:唐故陇西李府君铭志文并序」粤以天者瑞也,应四时而自至,地者信也,感万物而生焉。
寒」暑变移,八节时候而争催。
命有修短,限至往而无」回。
天之尚倾,地之仍缺,世尊尚入涅槃,泡幻之躬岂免落」也。
公承唐王之胤,建初皇帝之宗,逦迤相承,迩居陵」侧。
高祖晁,性好道德,坦荡傲游,遂不叙于簪缨,不霑于」荣禄。
祖通,山河秀气,貌越堂堂,文武双美,德行」俱彰。
公伦,实人表忠,英灵振世,文有经邦之术,武」有穿杨之艺耳。
年六十有二,瘥痱忽染,瘗于蒿里。
夫人」段氏,容姿丽质,貌越婵娟,西施谬说,罗敷默言,四德俱」备,六行咸传。
嗣子有二:长者仲殷,行满天下,名播遐方,德及」四公,宇宙咸扬。
次仲和,立性刚克,温良厚质,德行过于四科,六艺」超于世逸。
匍匐徒跣,家罄资物,衣缕不留,愿祔祖考,厝合」先骨致于旧域:邢台之郡,任县之北,新市居疃,唐陵东南三里」,瘗于魂殁。
年号大中,岁至摄提,时遇仲冬上旬三日,闭于泉路。
天长」地久,谷变陵移,江海化为桑田,城郭拟于废日,故刊斯文,记于泉户」。
惨惨坟兮对孤月,悄悄冥兮行路绝;玄宫瘗玉九源中,白骨沉兮声哽咽」。
哀哉孝子泣成泥(谢),玉筯双垂以成洫;孝感天门应瑞前,白鹤坟前声吊切!」志文前序后颂,记述了墓主李伦的生平及其次子仲和“匍匐徒跣”将其遗骨从陇西运回,祔葬河北昭庆“唐陵东南三里”李氏祖茔的经过。
李唐祖籍在陇西狄道
作者: 董建福;王楷;任思聪;黄静
出版物刊名: 文博
页码: 51-52页
主题词: 陇西郡 祖籍 李唐 渭北高原 唐朝皇帝 墓志铭 《中国大百科全书》 李氏家族 李皓封建制度
摘要: 在中国封建制度绵延近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唐帝国达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顶点。
古长安是唐王朝屡建都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是当时世界闻名的大都市。
唐朝几位有作为帝王的业绩,至今还在中华大地流传。
从高祖李渊到哀帝李柷王朝共二十位皇帝中,有十八个帝王葬在渭北高原的高山和丘峦上,称“唐十八陵”。
因此,唐朝皇帝及其李氏家族的发生、发展及祖籍在何处,向来是秦、陇两地人民和海内外华夏民族关注的问题。
适此改革开放之际,在海内外炎黄子孙中又兴起了寻根问祖的热潮,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翔实的考证,以求对李唐祖籍有个确切的答案。
(完整word版)唐朝主要诗人籍贯整理
唐朝主要诗人籍贯整理杨素( 544-606。
8。
31),字处道,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朝名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薛道衡(540~609),隋代诗人。
字玄卿。
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王绩(585—644),唐代医生、著名诗人。
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属山西)人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
汉族,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卢照邻(约637~约689),唐代诗人。
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骆宾王(约627—约684李秉乘对谷照月有意思)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
杨炯唐代诗人。
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沈全(佺)期(656年—约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
初唐诗人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张九龄(678-——740),又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王维(699-761),字摩诘(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
《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
《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李唐祖籍邢台隆尧县
李唐祖籍邢台隆尧县李唐祖籍——邢台大唐帝陵2012-9-25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的大唐帝陵,那是李渊花费十几年时间为他的父亲和爷爷修建的皇陵,李渊出自昭庆(今邢台隆尧),隆尧古称唐山县,为唐尧采封故里。
在这里唐尧禅让给了舜的帝位,这里的尧山临浩淼之大陆泽而矗立,是尧当年查看天下水势的地方,这也是李渊定国号为唐的原因之一。
已故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早在50年前即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中,论证了李渊祖籍是今邢台隆尧县,今邢台隆尧所存的大唐帝陵和《光业寺碑》的记载,也可以得出邢台隆尧即李唐祖籍的结论。
邢台大唐帝陵1300年之沧桑唐陵位于邢台隆尧县城正南6公里的魏家庄镇王尹村村北200米处。
为唐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二陵共茔,合称“大唐帝陵”,简称“唐祖陵”或“唐陵”。
1982年7月23日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9月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东500米的光业寺为唐陵附属建筑,已废,仅存立刻于唐开元十三年的《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简称光业寺碑),修复后置于隆尧碑刻馆内。
仪凤二年(公元677年)追尊李熙为宣皇帝,夫人张氏为宣庄皇后;李天赐为光皇帝,夫人贾氏为光懿皇后,定陵名为“建昌”、“延光”陵,开元二十八年诏改为“建初”、“启运”陵。
《元和郡县志》载,当时二陵封土各高四丈,周回一百五十六步。
终唐一代,陵区保护完好。
唐陵经历1300多年的沧桑之变,如今不仅封土无存,由于长期用土,整个陵区形成一个低于周围地面1-2米的洼地,自1984年在神道以北120米处发现大型砖室墓后,方知墓区位置,唐陵规模也初具轮廓,从神道南端到墓区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
南部神道长100米,原有石刻20件,现仅存7件。
在神道两侧分东西两排,呈对称排列。
光业寺在陵东偏南500米处,东距赵孟村60米,是唐陵的附属建筑,建于总章年间(668-670年),开元十二年(724年)。
邢台十二大文化
邢台十二大文化邢台十二大历史文化2012年1、邢都文化邢台是五朝古都,商代祖乙迁邢,西周邢侯封邢,战国时期邢为赵国早期国都和中后期的信都,秦末汉初又称为赵歇张耳所立的赵国国都,东晋时期邢为后赵的国都,邢台桥西区的东先贤商代邢墟遗址和西周邢国君主墓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邢都文化是邢文化中的辉煌篇章。
2、邢窑文化邢窑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官窑之一,是中国白瓷的发祥地,代表了隋唐两代白瓷烧制工艺的最高水平,在中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邢窑白瓷的烧制形成了我国陶瓷史上著名的“南青北白”格局,被称为陶瓷史上一座辉煌的里程碑,对后代陶瓷烧制影响巨大。
邢台的邢窑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大遗址保护规划。
3、黄巾文化爆发于邢台巨鹿的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张角创造的太平道是我国江北道教的两大流派之一,太平道乐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道教音乐的活化石,邢台县的灵霄山有黄巾军寨的遗址,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巾起义深刻影响了后世,是慷慨邢台风骨的体现。
4、邢台武术文化邢台梅花拳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根在平乡,花开四方。
自清初以来,以平乡为中心,遍布冀、鲁、豫,辐射影响了全国十数省市区及五大洲20多个国家。
发源于邢台临西的临西弹腿是南拳北腿中“北腿”的代表,沙河藤牌阵也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邢台南宫则是中国武术之乡,邢台还是武氏太极拳和杨氏太极拳的最重要传承地之一。
博大精深的邢台武术是武林中的奇葩。
5、古代科技文化以郭守敬、僧一行为代表的邢台古代科技文化,曾达到了7世纪和十三世纪世界科技水平的巅峰,他们以其卓越的天文、水利、机械、数学成就名彪中国古代6大科学家之列,他们同张丘建、张子信、宋景业、刘秉忠、郭伯玉等一批邢台籍的科学家一起,深刻影响了中国和世界,为全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秉忠设计的北京城、郭守敬设计的观星台、大运河(通惠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平阳昭公主真实的吗史料是怎么记载的
平阳昭公主真实的吗史料是怎么记载的平阳昭公主真实的吗平阳公主(?—623年),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母太穆皇后窦氏。
祖籍邢州尧山,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为自己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
中国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娘子关就是因为她所率领的娘子军曾经在此驻守而得名。
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真正的生荣死哀。
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
平阳昭公主的真实故事历史记载,平阳昭公主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为自己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更是史上唯一一位以军礼下葬的女子。
平阳公主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巾帼英雄,她为唐高祖李渊奠定了关中一带的根底,还联合李世民的军队攻陷了长安城,立下了不世之功。
她的父亲李渊十分喜爱她,在她去世后,赐她谥号为“昭〞。
按照谥法规定“明德有功曰昭〞。
这就说明平阳公主的战功绝对不在她的几个兄弟之下。
而说起她的故事,最有名的莫过于米汤退敌兵的故事了。
平阳公主在联合李世民的军队攻克长安后,一直扎住在娘子关。
后来,刘黑闼反叛,大举进攻娘子关。
而娘子关内的军队数量,远远比不上刘黑闼的大军。
平阳公主一方面向太原告急,一方面凭着娘子关的天险修筑工事,命令军民齐心,一起抵御入侵的敌军。
尽管如此,还是不能帮她摆脱这样的困境,而太原调集过来的大军,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赶到。
为此平阳公主每日忧心如焚。
一天,她在城楼上思考着退军的方法,突然看到远处稻田里快要丰收的谷子,顿时想到了一条计谋。
她立即下令全军去收割稻子,熬制米汤。
趁着夜色,平阳公主令人将熬好的米汤全部倒进娘子关的沟里。
第二天,刘黑闼的探子发现了这个情况,以为流在沟壑里的是马尿,就连忙把此事告知了主帅。
敌军主帅亲自来到关下张望,这时只见城里布满了旌旗,城楼上喊杀声震天,以为是太原的救兵到了,急忙退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尧山与李唐祖籍尧山苍苍,大陆茫茫,东龙神州,帝王之乡,尧天舜日,盛世李唐,中华文明,万载无疆。
河北省隆尧县境内的尧山、柏人城和唐祖陵、光业寺构成了尧山文化和李唐故里文化的核心、主体,她们标识着华夏神州五千年文明史的光华和中华民族李唐盛世的璀璨。
尧山,即帝尧之山,峙立在华夏神州的冀南平原上,地理位置在东径114 °0 -114 °9 '、北纬37 °1-37°3 '之间,海拔156.9 米。
它从广袤的平原上凸兀而起,雄姿宏伟,派生着北干的灵气。
山间泜水自西而来,汤汤东去,形成一道清澈的龙脉,真可谓是帝王之乡。
据传公元前2362 年,尧始封唐侯于这里,山作大麓,峰为宣务,建都柏人。
当时这里荆灌丛生,柏林茂密,自山东去二十里即入大陆泽,大陆泽一望无际,泊水茫茫,南接漳水,北注九河,芦、莲、菱、睱,充满其中。
尧就是在这大泽以西的尧山一带,带领着勤奋的劳动人民,开创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在史前的尧、舜、禹时期,尧以天下为公,国大治,欲让天下,四处访贤,尧生十子,诸臣荐长子丹朱继位。
尧大麓试舜后,认为舜是最佳人选,于是,力排众议,将帝位不传丹朱,而禅让于舜,开中华文明禅让之风。
舜天性纯笃,以至孝至顺为先,继承尧的遗愿,力精图治,使四夷咸服。
舜生九子,欲让位于天下有德之人,伯益等荐其长子商均,舜以为禹平治大陆泽一带水患有功,且能体察百姓疾苦,于是不将帝位传给商均而禅让于禹,被天下百姓尊为尧天舜日。
禹继帝位,划九州、封九山、铸九鼎、合通四海,制定五服行政管理制度,传位于子启,开君主世袭制之始。
时代变迁,斗转星移,由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尧天舜日禹风不复存在。
利益驱使,酿成尔虞我诈,权力之争,导致战争烽起。
正义与非正义之战拉开一道道序幕,尧封故土尧山一带几经易主,唐尧古都柏人也屡遭战争的推残。
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争势,赵鞅几围柏人,致荀寅、范吉射奔齐,柏人守将张柳朔战死。
战国时期,燕国攻赵,柏人老将李昙以全民皆兵,配合廉颇展开了震惊诸侯的对燕反击战。
汉初,异姓诸王相继反汉,高祖三进柏人,险些丧命。
东汉光武帝讨伐王郎,两军主力战于柏人,邯郸破,王郎被灭,柏人始附光武。
两晋至隋,战事频起,直到李渊一统天下,建立大唐帝国,尧山、大陆泽这一带才帝气重归,并进入中华民族的李唐盛世。
唐高祖李渊,祖籍南赵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隆尧县。
他出生于长安,七岁,父亲李昞去世,李渊袭封为唐国公。
公元618 年,李渊从太原起兵,打败隋军,废掉隋恭帝杨侑建立唐朝。
李渊即帝位后,立即备法驾迎高祖宣简公及其以下神主袱祔于太庙,李渊所立始祖宣简公即其四代祖李熙,被追尊为宣皇帝,三代祖李天赐,被追尊为光皇帝,二祖同葬故里。
在国力日强的太宗、高宗时代,相继修建了祖陵和护陵行宫光业寺。
高宗追封李熙墓为建昌陵、李天赐墓为延光陵,二陵合称唐祖陵,陵址位于河北省隆尧县城南6 公里处。
玄宗又将建昌陵改为建初陵,延光陵改为启运陵。
唐祖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颇显皇家风派,护陵行宫光业寺在陵东偏南,寺额是武则天亲笔题写。
唐祖陵西依尧山龙岭,东傍大陆之渊,南有禹堤,北有尧台,据灵胜福地,遂延大唐三百年基业,继唐之后五代时期的后周,也是尧山脚下布衣出身的皇帝建立的王朝,周太祖郭威和周世宗柴荣被后人称为五代时期的明君。
尧山泜水,作为北干的一支龙脉,地貌奇特,出现多处胜景奇观,其中尧山八景吸引着远近游人和骚士墨客。
“尧山隐见”和“曲洞飞云”是天庭城楼降世和紫霞拜祖的特写;“干言饯迹”和“孔冈遗文”是春秋时期卫女归乡和文圣孔丘周游列国的再现;“香泉润稻”和泜“水浮沉”是两处天然水景,令人神往;“圣井彪流”和“神槐障岸”是带有传奇色彩的神话故事,代代相传。
尧山八景给予了尧山美的感受。
尧山作为冀州的封山,是历代圣皇争相祭祀的圣地,汉高祖自称是帝尧之后裔,在尧山建尧庙而奉祀。
唐高祖把唐尧作为自己祖先圣国,所以在峰顶重建帝庙,大祭帝尧,以感其德。
到了金代,于大定十四年(公元1174 年),世宗因避讳父名宗尧,把尧山改为唐山。
元代在帝庙原址建造唐帝庙,庙宇高大雄伟,庙前唐帝庙碑通高7.10 米。
后又在庙侧建舜禹享配殿,殿前的舜禹享配殿碑仅次于唐帝庙碑。
盛世李唐在隆尧有两大功不河没的举措,一是在宣务山上开凿佛教摩崖造像群,一是在大陆泽畔修造扩建祖陵和维护是陵行宫光业寺。
唐代皇室仰仗利用佛祖法力和影响,以加持大唐江山社稷永固和庇佑黎民百姓的康泰,在宣务山的石壁上,或就山势取材,或凿石壁为窟,大规模地雕刻佛、菩萨、阿罗汉石像,并在寺前造塔,以积福田。
据初步统计,自唐高祖武德元年到武宗会昌灭佛的二百多年间,宣务摩崖造像就达1380 龛、石窟雕像996 尊、石塔刻像1000 尊及5 米长睡佛一尊。
所造佛像,像法威严,雕刻艺术刀工细腻。
大陆泽畔的李唐祖坟常有五色祥云覆其上,也许是这五彩祥云孕育了一代李唐,所以李渊即位后,就在祖坟原处做好了扩建祖陵的准备。
唐太宗尊照高祖的遗愿,于贞观二十年开始绘图筹建,历时18 年,即高宗麟德元年竣工,二陵共茔,陵前神道两侧自南向北有石柱、石翼马、石鞍马、石人、石狮等石像生20 件光业寺在陵东600 米处,山门与天王殿连为一体,院内西侧是碑林,东侧是钟楼,光业寺建有二殿,殿西侧是藏经配殿,殿东侧是光业寺碑,碑高5.5 米,碑上刻有玄宗御批碑文,详细记载建陵建寺的经过。
唐祖陵西1.5 公里处的王贯庄村是李唐的故里,村中有唐代古槐,高20 米,胸径1 米左右。
唐祖陵西距泜河故道3 公里,泜水自尧山与干言山之间穿过,一脉泜水,在唐尧、虞舜、夏禹之后,不仅孕育了大唐、后周两朝帝王,而且相传王乔曾在此修道成仙。
隆尧尧山一带和大陆泽畔积淀着浓厚的乡情文化和民俗文化,这些文化给隆尧人增添了生活多元化的色彩。
尧山民俗文化集中表现尧山庙会、尧舜遗风和尧乡酒文化,尤其是尧山庙会的茶棚文化、庆神舞蹈和土特商品,这些文化集旅游观光、娱乐健身、商品欣赏为一体,同时也是信息沟通和媒体传播。
尧舜遗风之柏灵火,让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尧舜时期的德风惠光,大陆泽民俗文化更具有地方特色,人们一提起大陆泽就想起赵武灵王游大陆梦神女的故事,一说起大陆泽就想到朱元璋建“伏羲、神农、轩辕”三皇庙的传说,一讲起大陆泽就看到了万历皇太后李艳妃的悲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泽畔抬阁精彩夺目,隆尧秧歌戏令人入迷,招子鼓队阵势恢宏犹蛟龙出世,其深沉也,可潜入大陆泽底;其澎湃也,能纵涛破水翥天。
这些大陆泽风情,丰富着隆尧李唐故里文化。
尧山文化与李唐故里文化,描绘着隆尧历史,表现着一代又一代隆尧人的纯朴与和谐,陶治着隆尧人民的情操,活跃着隆尧这片土地迸发出的团结氛围。
目前,尧山文化开发和唐祖陵复原已经步入建设轨道,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朝拜尧帝的大典和祭祀唐祖陵的盛会定会在隆尧大地庄严举行。
隆尧县情概况隆尧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京津外围和环渤海经济圈,总面积749 平方公里,辖6 镇6 乡276 个行政村,人口49 万人。
隆尧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
曾是唐侯封地,尧帝故乡,也是开创大唐帝国300 年基业的李唐王室的祖籍。
历史上曾涌现出后周皇帝郭威和柴荣、翻译家彦宗、教育家孔潘、《五方元音》作者樊腾凤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
隆尧矿产资源丰富,农业条件优越。
已探明有石膏、煤炭、石灰岩、砂石等矿产资源,其中石膏储量8 亿吨,是华北地区储量最大、品位最好的石膏矿藏。
全县耕地面积82 万亩,盛产优质小麦、玉米、棉花、辣椒、大葱等,是全国优质粮生产基地、棉花生产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基地。
隆尧区位优势独特,交通便利快捷。
京广铁路、107 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纵穿南北,南郝、隆昔、邢德三条高等级公路横跨东西,是河北省公路密度最大、综合交通优势最强的县市之一。
隆尧产业特色突出、集群优势明显。
已形成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为战略支撑,兼有建材、纺织主导产业的经济发展格局。
近年来,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 个、中国名牌产品1 个、河北省著名商标11 个、国家免检产品5 个、河北省名牌产品5 个。
隆尧是世界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
年生产方便面150 万吨,挂面25 万吨,饼干、糕点10 万吨,面粉150 万吨,年消化小麦180 万吨,被命名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
隆尧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新型建材工业基地。
年产水泥300 万吨,年石膏开采能力200 万吨、年产石膏大板2000 万平方米、年产石膏粉100 万吨,被确定为河北省“新型建材工业基地”。
隆尧是北方知名的阀门制造基地。
年产各类阀门10 万吨。
隆尧是新兴的纺织工业基地。
年纺纱规模30 万锭。
隆尧是华北地区新兴的物流中心。
各类物流车辆达3000 多部,年运输能力2000 万吨,配送网络覆盖全国31 个省会城市165 个地级市,已形成立体化、网络状的物流体系。
隆尧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良。
境内建有500 千伏变电站1 座、220 千伏电站1 座、110 千伏电站3 座、35 千伏电站21座,及2 X24兆瓦热电厂1座,是国家级“一流供电县”,能源保障可靠。
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工业立县”、“开放兴县”、“招商活县”战略,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对重大项目,特事特办、一事一策,构筑起了“建设零干扰、服务全承办、发展无障碍”的优良环境。
近年来,先后有日本日清、台湾统一、浙江中宇、杭州南大、吉林红嘴、河北华瑞等企业落户隆尧,为全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今年以来,我们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工作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开创了隆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隆尧历史文化遗址【郭园】村名,位于原尧山乡(今属隆尧镇)境,在尧城镇东北1 公里处,有1320 人,耕地76 公顷。
五代时原村在去西半里许,曰“汪家庄”,系后周太祖郭威故里,太祖在此修建御花园。
后该村废于水,居民移此,谓之“郭园”,寓“郭氏御花园”之意。
【尧山】尧山系太行山支脉,位于隆尧县城西北6 公里处,为华北平原上的一座孤山,主要由北峰的宣务山和南峰的尧山这两座主峰组成,统称之为尧山。
据《唐山县志》记载:“唐山故隶邢郡,其西北有山隆起,曰‘尧山',相传为唐帝尧始封之地。
邑人思其德不能忘,遂以名山。
山之巅有魏武定三年彭乐碑,载云:‘惟斯宣务,陶唐采封'。
盖宣务、尧山本一而异名也。
”该山呈西南、东北向,最高处海拔157.6 米,东西广1.5 公里,南北袤2.8 公里,面积4.2 平方公里。
尧山文物古迹众多。
南山有尧帝庙、隋彦琮法师墓、元代唐帝庙碑、明赵渔题字、大无影碑、龙王庙麒麟影壁石等。
北山上,曾有盛唐时期的宣务山石窟包括无量殿石室、同声谷石室,卧佛、准提塔、摩崖造像以及隆圣寺、唐宋碑刻等。
以上这些文物现已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