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精品文档]
微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说明(高鸿业版本)
微观经济学名词说明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利用能够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此刻或以后生产各类物品,以便最大限度的知足人类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2.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需求变更别离引发均衡价钱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更;供给变更引发均衡价钱的反反方向的变更,引发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更。
3.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能够是:关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讲,富裕程度越高,那么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那么越大。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按时刻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维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持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取得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5.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
它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派在各类商品的购买上以取得最大的效用。
6.无不同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知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7.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舍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MRS)8.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持续增加,消费者为取得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舍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9.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钱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数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类组合。
又称为消费可能线或价钱线。
10.收入效应:是由商品的价钱变更所引发的实际收入水平变更,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更所引发的商品需求量的变更。
11.替代效应:是由商品的价钱变更所引发的商品的相对价钱变更,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钱变更所引发的商品的需求量的变更。
202X年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
202X年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202X年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市场机制与供求关系1.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具有商品经济、私有制和竞争自由等特点。
2.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市场经济能够提供资源配置、价格形成和经济调节等基本功能。
3.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概念:供给是指市场上卖方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的意愿和能力;需求是指市场上买方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4.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表示方法:供给曲线通常是一个向上倾斜的直线或曲线,反映了数量随价格变化的关系;需求曲线通常是一个向下倾斜的直线或曲线,反映了价格随数量变化的关系。
5. 市场均衡的概念和条件: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数量达到平衡的状态。
市场均衡的条件是供给等于需求。
第二部分:弹性与市场效率1. 价格弹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价格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计算方法为价格弹性=(价格变化的百分比)/(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第1页/共4页2. 价格弹性的分类和影响因素:价格弹性可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各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情况。
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有替代性、必需性、收入比例和时间等。
3. 价格歧视的概念和类型: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的买方或市场条件,针对不同的价格弹性制定不同的价格。
价格歧视可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4. 市场效率的概念和判断标准:市场效率是指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使得社会总福利最大化。
市场效率的判断标准有可获得性、公平性、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等。
5.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类型: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实现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外部性、公共品特征、市场势力和信息不对称等。
市场失灵可分为外部性失灵、公共物品失灵和不完全竞争失灵等。
第三部分:生产和成本1. 生产要素和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
微观经济学整理(高鸿业版)扬州大学
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效用: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预算线:又称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
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边际效用(M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价格-消费曲线: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影响供给的因素(1)市场价格(2)投入品的价格(3)预期(4)技术(5)相关商品的价格价格歧视的种类(1)一级价格歧视(定价依据:消费者的需求价格)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2)二级价格歧视(定价依据:不同的消费数量段)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3)三级价格歧视(定价依据:需求弹性)三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
垄断市场的条件(1)市场上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2)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3)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例如个人、家庭、企业等)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以及在市场机制的驱使下,做出经济决策的行为和结果。
以下是对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1.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量和需求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供求关系决定了价格的形成和调节。
2.市场均衡:市场上供求关系通过价格的变动达到平衡状态,供应量等于需求量,市场达到均衡。
3.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并不是完全有效的,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
市场失灵可以包括垄断、外部性、公共品等问题,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和调节。
4.资源分配效率:资源分配效率是指在不浪费或浪费最少的情况下,实现最大化的产量或效益。
经济学研究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以达到经济增长和福利最大化。
5.供给的决定因素:供给量的决定因素包括生产成本、技术、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相关产业的价格等。
供给曲线呈现正向斜坡,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
6.需求的决定因素:需求量的决定因素包括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偏好、价格的替代和补充物品等。
需求曲线呈现负向斜坡,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7.弹性概念:弹性是指量的变化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根据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等。
弹性值的大小可以对经济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8.个人消费选择:个人在面临各种选择时,根据自己的预算和效用函数进行最优决策。
个人消费理论研究了个人如何选择消费组合以最大化效用,并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有不同的消费偏好。
9.企业生产与成本:企业生产理论研究了企业如何选择最优的生产组合以最大化利润。
成本概念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并研究了如何通过成本的变化使企业的生产水平发生变化。
10.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研究了市场上不同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的分布情况,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情况。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价格和产量的决定有不同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
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时期早,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一个阶段: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期)--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威廉·配弟、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的庸俗化(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为萨伊、马尔萨斯)--边际效用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为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末期,代表人物为马歇尔)--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库兹涅茨、汉森、萨缪尔森、托宾、哈罗德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组成)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
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全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总供求的角度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它研究的是诸如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全局性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如果形象化地把宏观经济学看作研究森林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有效性和自由放任;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失效和国家干预均衡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分析的是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均衡达到时会出现的情况,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中涉及各种变量,假定自变量为已知或不变,考察因变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和会出现的情况均衡分析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之分。
中南财大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简洁笔记
第二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需求分析一、需求及其决定因素需求(demand):指消费者在既定的时期既定的价格(price)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quantity)。
(一)价格(Price)需求法则或需求定律(law of demand):是指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的数量将下降。
(需求第一定律)(二)嗜好或偏好(Preference)(三)收入(Income)●正常品(normal goods):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减少),他们对大多数物品的需将增加(减少),我们称这类商品为正常品(奢侈品和必需品)●低档品(inferior goods):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他们对一些物品的需求会减少;当人们的收入减少时,他们对一些物品的需求反而增加。
这些物品我们将其称为低档品。
(四)相关品的数量和价格商品可分为相关品和独立品相关品包括:●替代品(substitutes):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减少了另一种物品的需求时,这两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
●互补品(complements):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增加了另一种物品的需求时,这两种物品称为互补品。
●(五)对未来的预期●对价格的预期(买涨不买跌);●对收入的预期。
二、需求表与需求曲线(一)个人需求表与需求曲线需求表(demand schedule):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四、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变动区别和联系●需求曲线是在假定“其他情况不变”的前提下构建的。
在这一前提下,价格变化对需求的影响只表现为价格数量组合点沿需求曲线移动(需求量的变动)●如果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化引起需求发生变化,那么,整个需求曲线发生移位(需求的变动)●点动与线动。
●需求量的变动:同一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完整版)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最全名词解释(微观部分)真的很全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微观部分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
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2.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5.需求定律(需求函数):商品供给量随商品价格上升而减少,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故向右下方倾斜的特征6.供给定律(供给函数):商品供给量随商品价格上升而增加,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故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7.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务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参与者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也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各方面的经济行为者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均衡价格: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8.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9.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10.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1.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2.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20.点弹性:表示当自变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的是个体经济主体(包括家庭、企业、市场等)的行为和决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而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相比其他版本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在内容和方法上有一些不同。
下面是关于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总结。
1.理论基础: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首先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基本原理。
包括需求与供给、边际利益、机会成本、效率与公平等概念,为后续的分析打下了基础。
2.市场与价格: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中重点考察了市场与价格的关系。
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劳动市场等。
讲解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效率等问题。
3.产出与成本:讲解了企业产出和成本的关系。
包括生产函数、边际产品和边际成本、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等概念。
讲解了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生产规模选择等问题。
4.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介绍了不同的市场结构,如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纯垄断市场等,并对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效果进行了分析。
同时还讲解了公共事业、自然垄断和竞争政策等问题。
5.回报与风险:讲解了企业投资和决策中的回报和风险问题。
包括资本预算、风险评估、投资组合等。
对企业经营决策和风险管理进行了详细分析。
6.国际经济关系:研究了国际经济关系中的进出口、汇率、国际投资等问题。
包括外汇市场、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等。
讲解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7.经济增长与发展:讲解了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及其影响。
包括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模型等。
8.资源配置与市场失灵:介绍了市场失灵的概念和原因,如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等。
同时还讲解了政府如何通过政策手段来修正市场失灵和实现资源配置效率。
总的来说,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在内容和方法上相对全面和系统。
它不仅突出了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还注重分析市场结构、回报与风险、国际经济关系等问题。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完整版
二、西方经 济学的组成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研究国内经济问题 国家之间的经济问题
1、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以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作为研究对象,研 究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等经济行为。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户、厂商)
1章 西方经济学第 26
5、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
选择Choices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
包括以下五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A.生产什么?(产品)
what;
B.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 how用什么方法。
C.为谁生产?(分配)
for whom 如何分配
此外,还有 生产多少?(数量) 何时生产?(时间)
1章 西方经济学第 30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定的研究和分析方法。
一、手段:边际分析法
1. 边际分析法:运用微分方法研究经济运行中的增量变化, 用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
边际即“额外的”、“追加”的意思,指处在边缘上的“已 经追加上的最后一个单位”,或“可能追加的下一个单位”, 属于导数和微分的概念。
1章 2 西方经济学第
• 1学、任习何要课程求的:知识都具有连贯性,所以不要经常逃
课,更不能让教材“一尘不染”。 • 2、听课时要多作笔记,笔记是知识的框架,教材是 对知识的充实。二者缺一不可。 • 3、对于老师布置的习题,要认真完成,以巩固所学 的知识。 • 4、对于学过的内容,要及时掌握,否则“积重难 返”,可能会在考试时取得60分以下的成绩。 • 5、注意结论成立的条件 • 6、关注经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微观经济学_高鸿业重要概念整理打印版一栏
1. 静态分析:既定外生变量求得内生变量值。
比较静态分析;2. 动态分析: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变化过程3.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4.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5.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6. 供给定律: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7.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因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同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反方向变动。
8. 均衡:其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9. 局部均衡: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10. 一般均衡: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11. 市场出清状态: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
12.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3. 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⑴商品的可替代性⑵商品用途的广泛性⑶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⑷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⑸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14. 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5.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16. 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
宏、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重点
宏观经济学第一部分西方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所谓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这使得不同时期的GDP不能够直接比较,也使得象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不通过市场的活动很难在其中得到反映;GDP核算“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相对纯净的流量指标,且该指标并不反映产品的实现情况;明确GDP核算的地域范围是“一国或一地区”,注意其在核算原则上与GNP的区别。
由于人们经常把GDP作为指导和反映现代经济活动的最重要指标,因此读者在准确理解这一重要概念的基础上,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该指标的重大缺陷(如,GDP并不能准确反映一国居民享有的福利水平,以现有的GDP指标作为经济活动的指导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等等)。
2.国民收入的核算:这里讲到核算国民收入(GDP)的两种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其中,支出法是在流通环节,通过加总各部门在最终产品上的总支出来得到GDP的数值.其基本公式为:GDP= C+I+G+X-M,其中:C为家庭部门的消费支出,I为企业部门的投资支出,G为政府部门的政府购买支出,X、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X—M就是国外部门的净支出。
在这四类支出中,初学者不易掌握的是I即投资支出。
首先要明确这里的“投资”与日常生活中“投资"在含义上有许多不同;其次还要从不同侧面了解投资的构成——从实物形态看,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从价值构成上看,投资包括重置投资和净投资;从投资是否合意上看,投资包括投资需求和非合意投资.由此也可看出,由于在核算中包括了非合意的投资支出,这使得实际的GDP 与下一章将要讲到的均衡的GDP具有根本的不同。
与支出法不同,收入法是从分配的环节核算GDP的,其基本公式为: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西经微观知识点总结(高鸿业)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1)含义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合乎理性人的假设条件(经济人)*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市场出清的假设条件(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咖啡的价格茶叶的价格D S 劳动的工资土地的地租S D消费者企业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消费者的需求生产要素的供给企业的供给引致需求2.宏观经济学(1)含义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充分利用。
*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计量模型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相互补充*都使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前者是后者的基础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1、定义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前者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后者本身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
*后者以前者为基础,而前者离不开后者的指导。
(精品)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
第一章 导论
资源配置 资源利用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资源的稀缺性
与最优选择
• 欲望的无限性 • 资源的稀缺性 • 最优选择: • 经济学的产生
经济学的基本
问题
• 资源配置 • 资源利用
生产可能性
曲线
• 曲线 • 机会成本
欲望的无限性
人的欲望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年 龄、周围环境、收入状况和社会 地位等变化而变化,具有多层次、 多目标、重复性和无限性的特点。
资源“相对” 稀缺
(资源有限且用途广)
经济学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就是 因为人类一切活动都受到资源的 相对有限性或资源稀缺性的约束。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
土地
• 自然资源的总称。包括陆地、 森林、水域、地下矿藏。
劳动
• 人力资源的总称。
资本
• 生产中所使用的资金,指有形 的物质资本,包括厂房、机器
源去满足更多的欲望
来说,他本学期的支出欲望很多:生活费5000元,学习用品500元,手 机费500元,上网费300元,衣服支出500元,短途旅游1000元,还有 同学聚餐等,预计7800元,他该怎么办?
• 工作或考研? • 种植或建筑用地? • 娱乐或学习?
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
• 手工生产 • 机器生产 • 计算机控制
经济人
产品市场
对
消费者的需求
企业的供给
微 观 经 济
×S
D
单个消费者和厂商分别以产品 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双重身份出
学 的
公众
$
鸟
企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在产品市场上,又分别以生 产要素的供给者和需求者的双
微观经济学_高鸿业第五版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产生的原因: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1)定义:资源或物品相对于欲望或需要的不充分性而言(资源或物品不能满足欲望或需要)(2)资源或物品的有限性:对任何经济社会,资源或物品总是有限的①资源: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经济资源与否取决于时空的稀缺程度)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技术、知识、信息等)②物品:经济品(economic goods):衣服、食品自由品或免费品(free goods):阳光有害品(harmful goods)或废品(waste goods):噪音、垃圾③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3)“稀缺”是相对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而言,并非绝对。
2、欲望或需要的无限性:(1)欲望的特点:多种多样、多层次,由低到高,永无止境,超前性(社会发展的动力)某一欲望的实现总会产生新的欲望,(2)马斯洛的需要(欲望)层次理论:①基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②安全需要(safety):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满足后就不再是激励因素③社会需要(social):·友爱的需要---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
·归属的需要---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④地位需要(esteem):有稳定的社会地位,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⑤价值自我实现需要(self actualization):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问题和利用问题1、生产什么(what):品种、数量(因时代、生产水平而定)。
202X年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202X年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对202X年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的知识点总结。
一、需求理论1.需求的概念: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2.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需求曲线描述了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需求函数是需求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3.需求的影响因素:价格、消费者收入、替代品的价格和可用性、补充品的价格和可用性、消费者偏好和预期等。
4.需求的弹性: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常见的弹性概念有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二、供给理论1.供给的概念: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愿意和能力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供给曲线描述了商品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供给函数是供给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3.供给的影响因素: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生产者预期和数量限制等。
4.供给的弹性:供给弹性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常见的供给弹性有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
三、市场均衡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市场均衡的概念: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状态,即市场达到供求平衡。
2.市场均衡的确定:市场均衡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来确定,交点的价格和数量即为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3.市场均衡的调节机制:当市场不处于均衡状态时,价格会发生调节以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4.市场失灵:市场均衡可能被外部因素、信息不对称或市场垄断等因素所扭曲,导致市场失灵。
四、市场结构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存在大量卖方和买方、无进出壁垒、商品同质化的市场。
2.垄断市场:垄断市场是指只有一个卖方或几个卖方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市场。
3.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少数几个卖方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市场。
4.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是指存在大量卖方和买方,但每个卖方拥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市场。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重点
第二章 需求、供给、均衡价格第一节 需求 一、需求(一)需求的含义: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是一定条件下人们愿意且能购买的商品量(Q d )。
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的各个人需求总和,构成市场需求。
(二)需求函数:一定时期内人们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受各种因素影响,并随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因果关系叫需求函数。
个人对某种商品听需求函数用公式表示是:P i :商品本身的价格。
I :消费者收入。
正常商品与低档品。
T :消费者偏好。
P j :相关商品价格(1)替代品价格P s ;(2)互补品价格P c ; P e :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X :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 (三)需求价格函数 1、需求价格函数 :影响需求量的各种因素可分为价格因素(P ),与非价格因素( )两类:不变时需求量仅随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这称为需求的价格函数:2、需求表与需求曲线3、需求定理(四)需求量与需求价格 给定需求曲线时:(1)与即定价格对应的需求量,叫需求量Qd :(2)与各对应的数量对应的价格,叫需求价格Pd 。
需求价格是买者购买商品愿支付的最高价格。
说需求是价格的函数,严格说是需求价格的函数,即:(五)需求价格函数与反函数:),,,,,(X P P T I P f Q e j i i d =),(P f Q d α=αα)(P f Q d = 5 4 322 35 QdP••••DP Qd βα-=)(d d P f Q =P Qd βα-=Q Pd ββα1-=(一)需求变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时,其他因素变动造成需求量变动,叫需求变动。
在图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移动。
(二)需求量变动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本身价格变动造成需求量变动,叫需求量变动。
在图上,表现为需求量沿需求曲线上下滑动。
三、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含义:同时同市场个人需求总和第二节 供给 一、供给(一)供给的含义: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量 (二)供给函数一定时期某种商品供给量Qs 随各种因素而变化的 因果关系,叫供给函数,公式是:Qs=g(P,C,W,A,Pe,L,Y)1.商品自身价格P与供给 2.商品生产成本C与供给3.成本取决于要素价格W与生产技术A。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经典笔记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
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
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
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
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时期早,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一个阶段: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期)--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威廉·配弟、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的庸俗化(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为萨伊、马尔萨斯)--边际效用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为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末期,代表人物为马歇尔)--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库兹涅茨、汉森、萨缪尔森、托宾、哈罗德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组成)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
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全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总供求的角度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它研究的是诸如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全局性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如果形象化地把宏观经济学看作研究森林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有效性和自由放任;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失效和国家干预均衡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分析的是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均衡达到时会出现的情况,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中涉及各种变量,假定自变量为已知或不变,考察因变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和会出现的情况均衡分析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之分。
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横断面。
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后,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如果说静态分析考察的是一张静止的照片,而比较静态分析的是几张不同时点的幻灯片,那么动态分析所考察的是一系列连续移动的照片即电影西方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比较静态分析法微观经济学体系概览概括来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决定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问题前两个层次的问题可以借助经济循环流动图来加以说明除了研究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的局部均衡以外,还要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单个市场同时均衡(一般均衡)的状态福利经济学又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出发点,论述了一般均衡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此外,微观经济学还包括微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以克服“市场失灵”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它包括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两层含义。
只有购买欲望而没有购买能力,或者只有购买能力而没有购买欲望,都不能算做需求。
需求定理:指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反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用几何形式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这种关系即需求曲线的形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它包括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两层含义,只有供给意愿而没有供给能力,或者只有供给能力而没有供给意愿,都不能算做供给。
供给定理:指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同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用几何形式表示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这种关系即供给曲线的形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与价格为正向关系,除了价格以外,供给还受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水平、相关商品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为供给量的变动;价格不变时,由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为需求的变动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得到反映价格与供给之间正向关系的供给曲线,即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供给定理均衡价格: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变动点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运动,它并不会引起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它会引起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
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变动点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运动,它并不会引起整个供给状态的变化.供给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它会引起整个供给状态的变化.供求定理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即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供给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为: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均衡价格和弹性理论的应用,如需求的价格弹性对厂商销售收入有影响,一般的,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价会使厂商的收益增加,提价会使收益减少;对于单一弹性的商品,价格的升降不会使收益发生变化;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会使收益减少,提价会使收益增加.此外,还有易腐商品的售卖、最低限价和最高限价、谷贱伤农等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说明政府如何干预市场价格,以及生产者应如何利用供求理论和弹性理论为经济决策服务1.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用基数衡量。
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效用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是,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支付的最高价格。
消费者剩余(CS)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愿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2.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者用偏好来反映消费者对效用的评价。
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假定:偏好的完全性;偏好的可传递性;偏好的非饱和性。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或者说,它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为得到这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的曲线。
预算线的变动P90消费者均衡条件消费者最优商品组合应位于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处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变化的轨迹恩格尔曲线: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价格--消费曲线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条件不变得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它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正常物品:指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向的变动的商品,即:正常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减少低档物品:指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反方向的变动的商品,即:低档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随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增加吉芬物品:指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的特殊的低档物品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的推导:将市场上所有个人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即可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的市场需求量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的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期望效用:指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风险在消费者知道自己某种行为决策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时,如果消费者还知道各种可能结果发生概率的不确定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