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评价

合集下载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

16环境风险分析16.1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和范围16.1.1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遵照国家环保局(90)环管字057号《关于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的通知》以及《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的精神,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为准则,本评价通过对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建设和拟建的生产设施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对环境影响后果计算等方法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了解其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提出减少风险的事故应急措施及社会应急预案,为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以期达到降低危险,减少公害的目的。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安全评价数据开展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主要区别是: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外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包括以下内容:(1)风险识别(2)源项分析(3)后果计算(4)风险计算和评价(5)风险管理16.1.2重大风险源识别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的有关规定,对日钢进行重大风险源识别。

重大风险源的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对列入风险物质的化学品采用生产场所和贮存区的临界量进行判别,大于临界量的为重大风险源。

表16.1-1 风险物质名称和临界量(摘自(GB18218-2000))日钢副产煤气为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在厂区煤气罐贮存,根据煤气中CO 的含量计算,大于临界量,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罐都属于重大风险源。

环境风险评价PPT课件

环境风险评价PPT课件

客观概率与主观概率

诊断
• 诊断是依据因果关系,从不利事件的后果中分析 产生不利事件的原因.
三、故障树分析法
• 故障树分析法就是利用图解的形式将大的故障 分解成各种小的故障,并对各种引起故障的原因 进行分解.由于图的形状如树枝一样,越分越多,故 得各故障树.这是环境风险分析的有力工具,最常 用于直接经验很少的风险辨识中
• 关于事故风险或事故后果评价,国际上是沿着三 条线发展的:
• 其一称为概率风险评价PRA,Probability Risk Assessment,它是在事故发生前、预测某设施或项 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及其可能造成的环境或健康 风险.
• 其二为实时Real-time后果评价,其主要研究对象是
在事故发生期间给出实时的有害物质的迁移轨迹 及实时浓度分布,以便作出正确的防护决策,减少 事故的危害.主要象征之一是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于1988年10月与美国利物莫国立实验所联 合召开的第一届实时剂量评价国际研讨会.
杂,任一部分的失事都将引发一系列的事故 该项 目是否需要工作人员执行潜在的危险性任务,操 作人员的失误是否将产生不利后果
监测
• 这里的监测是指事故性监测,它不同于研究性监 测和监视性监测.其特定目的是将监测技术用于 建设项目和大型设备中的事故、危险等的识别. 优先监测:
• 1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污染物 • 2已有可靠方法并能获得准确数据的污染物 • 3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一定阈限的污染
第八章 环境风险评价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环境风险识别 第三节 环境风险的度量 第四节 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
第一节 概 述
• 一、风险的概念 • 二、国内外风险评价概况 • 三、环境风险评价程序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ERA)通常,是针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环境风险评价(ERA),国外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国内萌动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

险评价兴起于七十年代几个发达国家,尤以美国在这方面的独领风骚。

在短短20多年中,就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而言,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风险评价处于萌芽阶段,风险评价内涵不甚明确,仅仅采取毒性鉴定的;八十年代中,风险评价得到很大的发展,为风险评价体系建立的技术准备阶段。

美国国家科学院(NAS,1983)[1]提出风险评价由四个部分组成,称为风险评价“四步法”即危害鉴别,剂量一效应关系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

1989年,美国EPA还对1986年指南进行了修改。

因此,从1989年起,风险评价的科学体系基本形成,并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由此可见,原先的风险评价主要限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许多有害废物管理也是着眼于人体健康风险进行的。

近几年来,生态风险评价业已被人们所重视,已处在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同等地位。

但是到为止,生态风险评价还没有一套方法指南。

显然,目前国外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两方面,风险评价的科学体系已基本形成。

相对来说,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基本定型,生态风险评价正处在、完善阶段。

总的来说,目前国外环境风险评价具有如下的特点和趋势:总的来说,目前国外环境风险评价具有如下的特点和趋势:·研究热点已由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转移到生态风险评价;·从污染物数量来说,已由单一污染物作用进一步考虑到多种污染物的复合作用;·从环境风险类型来说,不仅考虑化学污染物,特别是有毒有害化学物,而且还要考虑到非化学因子对环境的不利;·从评价范围方面来说,由局部环境风险发展到区域性环境风险,乃至全球环境风险; ·生态风险不仅仅只考虑到生物个体和群体,而且考虑到群落、甚至整个生态系统; ·技术处理上由定性向半定量、定量方向发展。

环境风险评估总结

环境风险评估总结

环境风险评估总结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风险评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

在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通过全面评估和分析环境风险,得出了以下总结:一、评估对象与目的我们的环境风险评估主要针对某个特定工业项目的影响进行分析。

该项目采用了新型生产工艺,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预测和识别潜在环境风险,以便提前采取相应的控制和管理措施。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为了进行准确的环境风险评估,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包括现场观测、实验数据、监测报告以及相关文献资料。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分析,我们了解了评估对象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废弃物以及其他潜在的环境风险因素。

三、风险识别与评估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结合相关的环境标准和法规,对评估对象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和评估。

我们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风险矩阵、敏感度分析等工具,对环境风险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并综合考虑了潜在的影响程度、可能性和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等因素。

四、影响评价与控制建议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我们对环境风险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控制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改进工艺、减少废物排放、加强监测与管理等方面,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评估对象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保障环境的可持续性。

五、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沟通在环境风险评估的过程中,我们也充分考虑了不确定性因素,并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

通过引入概率模型和统计分析,我们对评估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并为决策者提供了可行的决策依据。

此外,我们也重视风险沟通的重要性,通过与相关利益相关方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寻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点。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环境风险评估,我们对评估对象的环境风险有了全面的认识,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控制建议。

然而,环境问题是一个长期性的挑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完善环境评估体系,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1)什么是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是指对环境风险进行系统性评价和分析,以明确环境风险的性质、程度和分布,确定环境风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程度,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一种方法。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环境风险进行客观的评估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识别和处理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具体的目的如下:1. 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和影响通过对环境污染的评估,可以清楚地了解环境污染的程度和影响,包括环境污染源、污染物的类型、浓度、分布范围和影响程度等。

这有助于制定更加详细的污染防治措施,保护环境。

2. 确定环境保护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对环境风险评价,可以明确环境保护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助于制定和实施可行的保护措施,促进环境的持续发展。

3. 为环境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环境风险评价为环境规划和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可以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基础和决策建议,促进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风险评价的步骤环境风险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1. 确定评价的目标和内容在评价前,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和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评价工作。

2. 收集和整理资料在评价过程中,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包括环境监测数据、环境调查数据、环境管理相关资料等。

3. 评价环境风险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环境风险的规模、程度和分布,并确定环境风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程度。

4. 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5. 监测和评估效果在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后,需要对环境保护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措施,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风险评价的价值环境风险评价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具有如下的价值和意义:1. 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环境风险评价通过对环境污染的评估和分析,明确了环境污染的性质、程度和分布,制定了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环境风险评价概述

环境风险评价概述

在毒理学研究中常将剂量-反应关系分为两类:


①指暴露某一化学物的剂量与个体呈现某种生物反应强度 之间的关系,又称为剂量-效应关系;剂量-反应关系一般 呈S型函数关系。 ②指某一化学物的剂量与群体中出现某种反应的个体在群 体中所占比例,可以百分率或比值表示,如死亡率、肿瘤 发生率等。
剂量-反应关系的获得
非致癌污染物健康危害的风险模式

Pi = (Di × 10-6/ RfDi ) / 70

式中 Pi ——非致癌物 i 经饮用途径所致健 康危害的个人平均年风险, a-1; Di——非致癌污染物 i 的单位体重日 均暴露剂量,mg/(kg.d) ; RfDi ——非致癌污染物 i 的参考剂量, mg/( kg.d) ;
参考剂量RfD按下式确定
RfD=(NOAEL or LOAEL) /(UF×MF)

式中,RfD ——化学物质的参考剂量,mg/ ( kg. d) ; NOAEL——无副作用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是不会产生某种可见有害效应的最高剂量, 即最高未观测到的有害物水平,mg/ (kg. d) ; LOAEL——最低可观测到的有害物水平(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mg/ (kg. d) ; UF——不确定系数(Uncertain Factor),一般为 10~10000,UPSEPA对酚类物质推荐采用UF=300; MF——修正系数( modifying factor),UPSEPA对酚 类物质推荐采用MF=1。
环境风险与生态风险


环境风险:由自发的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引起 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能对人类社会及自 然环境产生破坏、损害及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幸 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 生态风险:是指一个生物个体、种群、生态系 统或整个景观的正常功能受外界胁迫从而在目 前和将来减小该系统内部某些要素或其本身的 健康、生产力、遗传结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 值的可能性,有时也可称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专题评价

环境风险专题评价

环境风险专题评价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环境风险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潜在风险。

环境风险专题评价就是对各种环境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

环境风险专题评价必须以科学、系统、客观、全面为原则,对各种环境风险因素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评估。

评价的重点包括可能导致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崩溃的潜在风险源,以及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的环境因素。

评价环境风险的过程需要充分借鉴科学方法和技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环境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通过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方法,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估,推演不同环境风险因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评价环境风险还需要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新的环境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特别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可能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和风险,需要及时加以识别和应对。

评价环境风险还应考虑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和不同社会群体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提出相应的环境风险管理和控制方案。

在不同地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中,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环境风险管理措施。

评价环境风险还要注重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促进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环境风险问题的解决和防范。

只有形成多方参与、信息透明、责任明确的环境风险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环境挑战和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风险专题评价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多方协作、科学研究、全面评估和有效管理。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有效保护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未来在环境风险评价领域能够有更多的创新和进步,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地球贡献更多的力量。

【2000字】。

第二篇示例:环境风险是指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或损害,其主要来源包括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规范一、引言环境风险评估是一种评估和预测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对人类和生态系统构成的风险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公众了解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这些风险。

为了确保环境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一系列的技术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环境风险评估的技术规范。

二、风险评估原则环境风险评估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评估应跨学科、跨专业进行,综合考虑潜在危险的来源、传播途径和影响,形成一个全面的评估结果。

2.科学性原则:评估应基于科学数据和分析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3.公正性原则:评估过程应透明、公开,接受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4.预防原则:评估应重点关注潜在危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5.灵活性原则:评估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不同风险评估需求。

三、风险评估步骤环境风险评估包括以下步骤:1.问题识别:明确评估的目的和范围,确定评估的焦点和关注点。

2.风险特征描述:收集和整理有关的数据和信息,评估潜在危险的性质、来源和规模。

3.暴露评价:评估人类和生态系统接触潜在危险的可能性和方式,确定受影响的人群和生态系统。

4.效应评估:评估潜在危险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急性和慢性效应,确定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

5.风险评估:综合考虑暴露评价和效应评估的结果,确定潜在风险的严重性和优先级。

6.风险管理: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少潜在风险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7.监测和复查:监测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和效果,并定期复查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评估方法和措施。

四、数据采集与分析环境风险评估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是保证评估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应遵循以下规范:1.数据来源:数据来源包括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和文献研究等,应选择可信度高、数据质量好的来源。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估

控制措施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建立应急预案
通过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限制 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
针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事故,制定 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 事故对环境的危害。
加强环境监测与监管
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监管体系,对 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和监 管,确保达标排放。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学习借鉴国际上在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估方面的先 进经验和技术,提高我国在这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推动国际标准和规范的制定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和环 境风险评估的国际统一化和标准化。
THANKS
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旨在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
评价流程
评价阶段
根据分析结果,对项目实施的环 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预防 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 施。
调查阶段
对项目实施前后的环境状况进行 调查,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和经济发展状况等。
05
04
03
02
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监测与跟踪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估
$number {01}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 环境影响评价 • 环境风险评估 • 环境影响与风险的预防与控制 •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估的
未来发展
01
环境影响评价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环境影响评价(EIA)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 破坏和不良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 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

第七章环境风险评价7.1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根据国家环保总局(90)环管字057号《关于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的通知》和国家环保部环发[2012]7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的要求,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要求开展环境风险评价工作,为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外环境的影响。

7.2风险识别7.2.1 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本项目主要环境风险来自原辅材料的运输、储存、使用过程发生意外泄漏,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及次生危害带来的环境影响。

本次评价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的要求,对本项目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风险识别,同时针对最大可信风险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及评价,以此提出事故应急处理计划和应急预案,以减少或控制本项目的事故发生频率,减轻事故风险对环境的危害。

7.2.2 风险识别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的要求,应从环境风险源、扩散途径、保护目标三方面识别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识别应包括生产设施和危险物质的识别,有毒有害物质扩散途径的识别(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等)以及可能受影响的环境保护目标的识别。

7.2.2.1根据环境风险源识别凡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性物质,且危险性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
Ci 0.5NX iln ,Yjln
ln
式中N(Xi ln,Yj ln)表示浓度超过污染物半致死浓度区域中的人 数。
最大可信事故所有有毒有害物泄漏所致环境危害C计算:
为各种危害Ci总和:
n
C Ci
i 1
41
(六)风险计算与评价
3、风险评价 风险值的确定 从建设项目各功能单元的最大可信事故风险Rj中,选出危害最大
贮存场所 临界量(吨)
100 25 0.75 5 75 5 5 5 50 1 1 1 1 1 18
易燃物质重大危险源识别参考标准
序 号
物质名称
1
正戊烷
2
环戊烷
3
甲醇
4
乙醚
3
乙酸甲酯
4
汽油
5
2— 丁 烯 — 1— 醇
6
正丁醚
7
乙酸正丁酯
8
环己胺
9
乙酸
10
乙炔
11
1, 3— 丁 二 烯
12
环氧乙烷
13
(2)生产装置:两行业的生产装置和管线纵横交错,如一个石化 企业往往由几十套生产装置组成,从炼油、化工、化纤、塑料、化 肥等到精细化工,流程复杂,工艺各异,高温、高压反应,危险因 素多,具有潜在危险的操作部位多。
(3)储运过程:两行业的储运系统包括罐区、泵房及管线、码头、 装卸及危险品仓库等,面积大、品种多、储量高、分布面广。各种 油品、化学品中相当数量由海上和内河运输,由泄漏造成
水体污染的潜在危险很大,防范应急难度大,也为风险评价的重点 之一。
22
化工、石化行业物质危险性及其分类
23
化工、石化行业工艺装置危险性
24
石油库储存油品危险性

7环境风险评价

7环境风险评价

① ② ③
7.2.2.2 事故源项分析 (1)故障树 故障树是一个演绎工 具,用以系统地描述 可能导致工厂达到通 常成为顶事件的某一 特定危险状态的所有 可能的故障。 可能的故障。
(2)事件树 故障树分析只能给出事故的发生概率,但不能 故障树分析只能给出事故的发生概率, 给出事故的其他性质, 给出事故的其他性质,这就需要通过事件树来 完成。 完成。 (3)事故源项的实际调查
7.3.2 多烟团体源模型
变天气条件下的体源烟团模型的特点是把输送 时间分割成若干时段,每个时段内的风向、 时间分割成若干时段,每个时段内的风向、风 速和稳定度都视为恒定不变。 速和稳定度都视为恒定不变。 上一时段所有无限小体积元中的污染物可视为 下一时段的点源,其源强为: 下一时段的点源,其源强为:

等级频率分布的特征值在此有特殊含义,即 等级频率分布的特征值在此有特殊含义, 众数C 表示出现概率最高的后果值、 众数Cm表示出现概率最高的后果值、期望值 <C>能视为频率直方图所围面积的质量中心 <C>能视为频率直方图所围面积的质量中心, 能视为频率直方图所围面积的质量中心, 可采用下式计算: 可采用下式计算: k —等级数
7.2.1.2 评价的内容与程序 一个完整的风险定量分析或评价程序应由四个 阶段组成:危害识别、事故频率和后果估算、 阶段组成:危害识别、事故频率和后果估算、 风险计算、风险减缓。 风险计算、风险减缓。 单纯的环境风险评价大体上分成三个阶段或三 个组成部分: 个组成部分: 第一阶段为源项分析 第二阶段为事故后果分析 第三阶段为风险表征或风险评价
7.2.3.2 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描述事故发生概率与事故造成的人 员受伤或致死数间的相互关系。 员受伤或致死数间的相互关系。社会风险常用 余补累积频率分布或余补累积分布函数表示。 余补累积频率分布或余补累积分布函数表示。 (1)余补累积分布函数 在事故后果评价中,计算有毒有害物质释放造 在事故后果评价中, 成的后果通常用余补累积分布函数表示。 成的后果通常用余补累积分布函数表示。 决定某假想释放类别释放的有毒有害物质弥散 状况的每一类天气序列都将导致所考虑的那类 后果的一个特定值。 后果的一个特定值。余补累积分布函数曲线则 由这组根据所有不同天气序列获得的事故后果 值构成。 值构成。来自〈C 〉 =∑k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

1.环境风险评价概述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R表征,其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用R表示,即R[危害/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 ×C[危害/事故]环境风险评价:广义:是指评价由于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所引发的或面临的危害(包括自然灾害)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等可能造成的损失,并据此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过程。

狭义:通常指对对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环境化学物、放射性物质等)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进行概率估计,并提出减小环境风险的方案和决策。

某些学者从经济学和数学的角度定义风险为“用事故可能性与损失或损伤的幅度来表达经济的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度量”或者“不确定危害的度量”一般意义上的风险具有发生或出现人们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性。

这些后果被称为危害事件,例如广西河池市龙江流域的镉污染事件,日本大地震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等。

风险最大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性。

危险事件是否发生、发生时间等都是不确定的。

但是在一定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风险是可以预测的,也就有了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是由自然原因或人类的生产生活引起的,并通过环境介质传播能对人类社会及生态环境产生损害、破坏甚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幸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

2.环境风险评价的分类自然灾害环境风险评价,有毒有害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价,生产过程与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

3.环境评价的目的和意义环境风险评价的最终目的是确定各种政策法规或生态环境的风险大小,以及确定什么样的风险水平是社会和公众可接受的,如何将无法接受的风险水平降至社会可接受的最低限度。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管理的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

环境风险评价主要评价人为环境风险,即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危害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下时间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

它能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切实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
各单元发生事件概率表
最小切断集发生概率
2024/1/25
36
2024/1/25
风险度确定
在上述条件下,一年工作日 的泄漏事件概率为最小切断 集概率之和。 P(A)=600009×10-12 可以看出,在压力控制系 统使保失险控控S2和制吸失收效池造无成水泄C漏5事而 件的可能性最大,占全部风 险的83%,因此,对决策者 来说,要减少泄漏事件的风 险与管,理可。以加强S2和C5的改善
优先监测的因素: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污染物; 已有可靠方法并能获得准确数据的污染物;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一定阈限的污染物。
2024/1/25
26
幕景分析方法——诊断
诊断是依据因果关系,从不利事件的后果中分析产生不 利事件的原因。
目前经常使用的化学性风险筛选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诊断 的筛选方式。由于某些化学物品所造成的后果是比较明 确的,有些手册给出了有毒有害化学品清单。只要根据 手册中绘出的阈值,就可以将某些产生环境风险的因素 筛选出来。
一种是将危险事件出现的概率定义为风险 度。
另 即一种定义:标准方差与期望值Mx之比,
2024/1/25
33
风险度的确定
2024/1/25
34
风险度的确定
最小切割集 每一个最小切割集发生的概率,是根据概
率理论计算的。如最小事件集S1·C2·C4; 发生的概率为
2024/1/25
35
风险度确定
6
环境风险分类
化学风险是指对人类、动物和植物能发生毒害 或其他不利作用的化学物品的排放、泄露,或 者是易燃易爆材料的泄露而引发的风险。
物理风险是指机械设备或机械结构的故障所引 发的风险。
自然灾害引发的风险是指地震、火山、洪水、 台风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化学性和物理性的风险, 显然,自然灾害引发的风险具有综合的特点。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等级划分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对象的特性,评价对象可以是不同类型的环境风险,如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等。

不同类型的环境风险可能具有不同的评价难度和风险程度,因此需要根据评价对象的特性进行等级划分。

2. 评价方法的复杂程度,环境风险评价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模型模拟等。

评价方法的复杂程度不同,对评价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也不同,因此可以根据评价方法的复杂程度划分等级。

3. 评价结果的影响范围,环境风险评价的结果可能涉及到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公众等。

评价结果的影响范围越广,对评价人员的责任和要求也就越高,因此可以根据评价结果的影响范围划分等级。

4. 评价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环境风险评价可以针对不同规模和复杂程度的项目进行,包括小区环境风险评价、工业园区环境
风险评价、城市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等。

评价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同,对评价人员的工作量和技术要求也不同,因此可以根据评价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划分等级。

5. 评价人员的资质和经验,评价人员的资质和经验是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因素。

具有较高资质和丰富经验的评价人员可以进行更高级别的评价工作,而缺乏相关资质和经验的评价人员则可能只能从事较低级别的评价工作。

综上所述,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等级划分依据包括评价对象的特性、评价方法的复杂程度、评价结果的影响范围、评价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以及评价人员的资质和经验等因素。

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可以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等级划分标准,以便对环境风险评价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和组织。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概述环境风险评价是指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评价,确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及其他环境因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

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等级划分是对评价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它有助于指导评价人员的工作安排、资源分配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

1.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主要依据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等文件。

根据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不同性质、规模和风险程度的项目进行分类,确定不同等级的评价工作。

2.评价对象的特征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还包括评价对象的特征。

评价对象包括评价区域、污染源、环境介质等。

评价区域涉及到区域规模、生态环境敏感性等因素;污染源涉及到污染物类型、排放量、接触途径等因素;环境介质涉及到土壤、水体、大气等不同介质的受体敏感性、承载能力等因素。

评价对象的特征对划分等级起到重要影响。

3.目标受体的敏感性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还需考虑目标受体的敏感性。

目标受体包括人类和生态环境,其敏感性决定了评价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例如,市中心区域及周边居民、饮用水源地等敏感目标受体需要优先考虑。

4.研究范围和数据可获得性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还需考虑研究范围和数据可获得性。

评价工作等级可以根据研究范围的大小和数据可获得性的程度来划分,以确定评价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

狭小范围、数据多样且易获得的评价对象可以划分为低等级,而广泛范围、数据缺乏且难以获得的评价对象则可以划分为高等级。

5.当地社会关注度和风险意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还需考虑当地社会关注度和风险意识。

当地社会对环境风险评价的关注程度和风险意识越高,评价工作等级越高。

这是因为社会关注度和风险意识的提高会带来更多的关注和压力,对评价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结论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主要包括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评价对象的特征、目标受体的敏感性、研究范围和数据可获得性、当地社会关注度和风险意识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7.2.1 环境风险评价策略和评价程序
7.2.1.1 评价策略 化学品的评价策略: ① 风险筛选——定性风险评价 ② 风险分级——半定量风险评价 ③ 风险估计——定量风险评价

自然灾害和建设项目的评价策略:关键是造成 影响的源项分析
7.2.1.2 评价的内容与程序

一个完整的风险定量分析或评价程序应由四个 阶段组成:危害识别、事故频率和后果估算、 风险计算、风险减缓。 单纯的环境风险评价大体上分成三个阶段或三 个组成部分: 第一阶段为源项分析 第二阶段为事故后果分析 第三阶段为风险表征或风险评价
① ② ③
7.2.2.2 事故源项分析 (1)故障树

故障树是一个演绎工 具,用以系统地描述 可能导致工厂达到通 常成为顶事件的某一 特定危险状态的所有 可能的故障。
(2)事件树 故障树分析只能给出事故的发生概率,但不能 给出事故的其他性质,这就需要通过事件树来 完成。 (3)事故源项的实际调查

社会风险:描述事故发生概率与事故造成的人 员受伤或致死数间的相互关系。社会风险常用 余补累积频率分布或余补累积分布函数表示。
(1)余补累积分布函数

在事故后果评价中,计算有毒有害物质释放造 成的后果通常用余补累积分布函数表示。 决定某假想释放类别释放的有毒有害物质弥散 状况的每一类天气序列都将导致所考虑的那类 后果的一个特定值。余补累积分布函数曲线则 由这组根据所有不同天气序列获得的事故后果 值构成。

2 [ f ( C C ) ] k k
(3)余补累积频率分布或余补累积分布函数的计算 累积频率分布CFD:从最低的等级开始直至比 考虑的低一等级的边界所规定的等级止的所有 频率之叠加。 Ei —一组相似偶发事件

若以下式表示风险R,则
R {( Ei , PEi , CEi ), i 1, 2,


等级频率分布的特征值在此有特殊含义,即 众数Cm表示出现概率最高的后果值、期望值 <C>能视为频率直方图所围面积的质量中心, 可采用下式计算: k —等级数
C f k Ck
k
Ck—该等级间隔的中点 fk—该等级的相对频率

标准差是事故后果的观测值相对于期望值的平 均偏差的量度,即

① ②


7.1.1.3 环境风险分类 按照风险源分类: ① 化学风险 ② 物理风险 ③ 自然灾害引发的风险
① ② ③
按照承受风险的对象分类: 人群风险 设施风险 生态风险
7.1.1.4 环境风险因素 按风险估计的途径分为: ① 主观风险因素 ② 客观风险因素
① ② ③ ④ ⑤
按风险 政策法律风险
7.1.1.5 可接受风险度 可接受风险度也可以说是风险标准。


② ③
与风险标准有关的概念有: 个体风险度 群体风险度 最大可接受风险度
通常把最大可接受风险度的1%定义为可忽略风险
7.1.2 环境风险评价基本概念
7.1.2.1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ERA):是指对人类的各种开发 行为所引发的或面临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社会 经济发展、生态系统等所造成的风险可能带来 损失进行评估,并据此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过程。
广义的环境风险评价除了上述三个阶段外,还需 增加第四阶段风险管理。

① ② ③
7.2.1.3 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区别
7.2.2 源项分析
7.2.2.1 危害识别

在风险分析中,首先就是把整个工厂分解为若 干个子系统,以便确定哪些部件最有可能成为 失去控制的危险来源。 危害识别的步骤: 确定危险种类 确定该系统的哪一部分是上述危险的来源 规定研究范围
7.1 基本概念
7.1.1 环境风险的基本概念
7.1.1.1 风险 风险(R):是指在一定时期产生有害事件的概率 (P)与有害后果(D)的乘积,即
R( x) P( x) D( x)

如果一个事件是由n个独立的事件组合起来,则
R( x) P( xi ) D( xi )
i 1 n

(2)等级频率分布的计算

等级频率分布:为了以等级频率图说明事故后 果评价的结果,整个可能的后果值范围被分成 若干间隔,即若干等级,然后根据观测到的属 于每一等级的后果值Ci的发生数目确定绝对频 率。

相对频率:每一等级的绝对频率除以全部等级 的总频率,则得到每一等级的相对频率。 相对频率常称为概率,可看作为观测到满足 CL C Cu 的某一后果C的频率。

7.2.3 环境风险评价指标
事故概率风险分析的最终结果可以用两种指标 形式表示,即个人风险与社会风险 7.2.3.1 个人风险

个人风险:在某一特定位置长期生活的未采取 任何防护措施的人员遭受特定危害的频率。通 常此特定危害指死亡。
个人风险常用风险等值线图表征,其风险值与 距工厂的距离有关

7.2.3.2 社会风险

如果该事件是连续作用的,其发生的概率与后 果随x变化而变化,那么
R( x) P( x) D( x)dx
0
7.1.1.2 环境风险系统

环境风险:是由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引起的、 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能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 境产生破坏、损害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幸事件 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 环境风险系统:由产生-控制风险的所有因素所 构成的系统。环境风险系统的内容包括: 风险源 初级控制 二级控制 目标
PEi—偶发事件出现的概率 CEi—与偶发事件相关的事 故后果

① ② ③
ERA包括三个紧密相连的步骤: 环境风险识别 环境风险预计 环境风险评价与对策
7.1.2.2 环境风险评价分类 环境风险一般分为三类: ① 自然灾害环境风险评价 ② 有毒有害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价 ③ 生产过程与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 7.1.2.3 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过程 环境风险评价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60年代,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20世纪70-80年代,高峰期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断发展和完 善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