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总结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总结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总结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总结1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正处在一个大的变革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对待学习,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真正做到教师动起来,学生活跃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里.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因此,特制订数学培优补差计划。

一、工作目标1、加强对培优补差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

2、认真挑选好培优补差的对象。

3、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4、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每周至少3次的辅导,辅导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具体内容1、补差内容:全册教材。

2、培优内容: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

三、培优补差对象和形式对象:优等生后进生形式: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2、利用学校午休时间3、老师、家长相配合四、具体措施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

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另外,在课堂上对后进生多提问,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

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优等生,我打算制定课外资料让他们阅读,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思考,指定他们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使他们的知识扩大到更大的领域,技能、技巧达到更高的水平,使他们永远好学上进,聪明才智得到更好地发挥。

2023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3篇

2023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3篇

2023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3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1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一书中,讲到了“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兴趣、应用和过程”,我认为这正是当前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

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

重视兴趣,要求我们每节课的导入要生动,教师的思维角度要新,知识面要宽,课堂教学形式要形成自己的结构特色、语言特色、人格魅力,要重视数学的美感、灵感、直觉激发。

比如,低年级的数学课,要多给学生创设游戏的情景,游戏活动符合低年级孩子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

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既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从中发现了新的知识。

重视应用,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原型,并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对其他学科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求解决的策略,通过运用,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重视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过程”领悟知识的逻辑关系,体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在数学学习和省查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重视过程还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过程、学期教学的过程、评价的过程,发挥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育作用。

怎样才能使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

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即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学生怎样学习才是自主学习呢?《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中给出了精准而又通俗的解释,即“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品质。

它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作为现代人,必须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会学习的能力,并且终生都要不断地学习。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胡湾中心小学胡静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要在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去实现。

数学核心素养反映数学的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公民所必备的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格和满足自身发展、社会需要的关键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关键能力,是数学课程的价值所在。

数学核心素养也是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下面结合本人平时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以疑激思,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从数学的感知材料中揭示数形的本质特征,确定它们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应该使学生对数学结论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分析思考问题时,不迷恋事物的表面现象,外在特征,要能够自觉地注意到事物的本质,要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问题的实质。

要能够从本质看问题,善于区分主要的、次要的,表面的、本质的。

比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在一个棱长是8厘米的正方体上挖去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后,表面积怎么变化?学生思考后立即回答,表面积不变。

我要求学生不忙下结论,先画一画图或找一找模型,思考后再回答,学生通过画图思考并与同学讨论后发现,挖去的正方体的位置不同,表面积的变化情况也不相同。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

”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可以以疑激思,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的洞察力。

二、以趣引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善于根据条件和问题的变化而转换思考的角度、思路与方法。

将以前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学习新的知识时,能将旧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中,从而自己掌握新知识。

比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我让自己自学比的基本性质,然后回忆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和它相似。

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将它们拓展到比的基本性质,不用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学生很快就把这几个性质融汇到了一起,并很好的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课题研究报告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课题研究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课题研究报告篇一: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小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研究”研究报告本课题于20XX年12月申报,20XX年3月市教科所批准立项为市级教科研课题。

经过了一年多的系统观察和实验研究,课题组完成了课题实验中的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

下面就课题实验的基本情况作综合报告。

课题负责人:陈文平课题组成员:徐晖曹毅孙世武一问题的提出:1、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主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通过知识学习的过程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能力;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3、“自主学习”作为新课程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探究;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4、当前绝大多数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不好,“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已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重大障碍。

因此,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5、“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必须以“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前提,没有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不可能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试图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具体措施。

二、选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自主学习精神是国内外许多教育家,学习理论专家所积极倡导的,也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思想。

对于学生的学习品质的培养一直以来就受到国内外教育专家的关注,也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

但是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缺乏分层面的细致指导与相关指导策略,而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对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小学数学课中教师如何给自己定位

小学数学课中教师如何给自己定位

小学数学课中教师如何给自己定位新课程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的角色,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自主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应由管理者变成组织者,由实施者变成开发者,由传授者变成参与者,由教学执行者变成决策者。

下面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的促进者。

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师调整改变教学行为和策略,转变角色,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将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实践经验带到数学课堂中,促进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愉快中学习,掌握新知识。

教育本质上应该是民主的,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个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惟有自我意识的觉醒,才能有个性潜能的释放。

所以,教师要重视营造民主的氛围,做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

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小学一年级关于元、角、分计算的数学课上,我设计了富有生活情趣的购物活动。

在讲台边的桌子和墙壁上,摆挂了许多小商品,有铅笔、本子、橡皮、皮娃娃等,分别明码标价。

我“给”每个孩子三元钱,让孩子自己去“购买”想要的东西。

孩子们拿着买了的东西,要说明三元钱是怎么用的,当然有“小售货员”监督。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不同的计算方法购物,生活化的课堂别开生面。

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在愉悦的氛围中张扬了个性。

这时,一个“小售货员”向我举报:“老师,他买得不对。

”“怎么回事?”我询问。

“他用了三元钱,拿了三元多的东西。

”举报的孩子回答。

没等我再询问,那个买得不对的学生已经开口了:“打折。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怎样因材施教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怎样因材施教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怎样因材施教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阶段,而因材施教是实现教育个性化的重要方法。

怎样因材施教,是小学数学教育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依据学生的基础水平进行因材施教小学数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数量关系、空间几何、数据统计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学生掌握,而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各自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

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进行因材施教。

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思想。

而对于掌握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加强基础巩固,梳理知识点,逐个讲解,让学生逐渐掌握,并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二、注重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水平,还需要注重差异化教学。

学生的差异在各个方面均存在,例如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兴趣、思维方式等,而差异化教学就是针对这些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取得良好的成绩。

例如,对于学习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说故事、情景模拟、游戏活动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注意教学体验的个性化教学体验的个性化是小学数学教育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方面。

独立性、表现性、探索性是小学数学教育特点之一,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注重教学体验的个性化。

通过创建优质的教学环境、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全方位的、灵活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育的个性化。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不是简单的针对学生基础水平和学习差异设置教学目标,而是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数学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PPT、板书、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来理解概念。

在实践操作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发现、项目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种锻炼性质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方法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下面店铺就和大家分享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方法一:一、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成功1、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要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的一举首,一投足,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真诚的微笑,都有可能激起学生求进的力量。

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

其三,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

2、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我想,数学教学应该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一种倾向,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让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教给学生的是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输。

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使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二、创设"开放型"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

"它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社会气氛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境"。

那么,什么是"开放"呢?《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开放,即解除禁令、限制、封锁等。

""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需要新思想的教学,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这是开放式教学必要条件。

开放式数学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数学教学思想。

小学低段学生在数学课中 缺乏独立思考习惯的成因与对策

小学低段学生在数学课中 缺乏独立思考习惯的成因与对策

小学低段学生在数学课中缺乏独立思考习惯的成因与对策台州市椒江实验小学屈伟红陈雨馨一、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目前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表面上热热闹闹,而实际上只是教师与几位优秀学生在“唱戏”,而许多学生只是看着老师怎么把结果搬出来,然后再模仿性地去做练习,而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却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

如:在学习了乘法口诀表后,我让学生找一找乘积的一些规律,一部分学生表现热情高涨,自己去圈圈点点或同学之间展开讨论,找出了乘数是2的积末位都是0、2、4、6、8,即都是双数;有的找出乘数是5的积的末位是0或5,有的找出乘数是3、7的积的一些特征,甚至更多的……,而一部分同学却表现出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

时而玩玩橡皮,时而敲敲铅笔,你即使再一次提醒他,他还是无所谓地翻翻课本。

而当老师让其中一部分同学汇报出结果时,这一部分同学则迅速地记下结果。

这种现象存在于每一节课中。

为什么在课堂中这些学生会处于静观状态,等待现象而不去主动思考问题呢?我们又如何去解决呢?二、课题的定位及意义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

认识的主体是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人的认识从感知外界事物发展到抽象思维的过程,起关键作用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即能否主动地去思考、探究问题,学生缺少或失去主动思考的热情,独立思考的习惯,就无法较好地亲身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因此,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启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让他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构建知识,养成一种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有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喜欢独立地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学生只有养成这种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独立地发现问题,独立地检查结论或结果的正确性,才能在学习中表现出不盲从、不依赖、不轻信,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经过自己头脑思考明白后再接受。

也只有这样通过独立思考,才能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一年级数学论文范文100字(共5篇)

一年级数学论文范文100字(共5篇)

最初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

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_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_好玩_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_认识物体和图形_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

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

再如:上《小猫钓鱼》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猫家四兄弟的不同神态,再让学生戴上小猫的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_玩_中获得了知识。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

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

刚开始,当我问道:_谁还有不同的方法?_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述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互相合作,鼓励不同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可以让学生们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获得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能够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灵活和个性化的,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和岗位来自由组合,从而实现更为有效的教学。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准备自己的未来。

1.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有了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们在交流和合作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数学公式和概念。

各组之间也可以开展数学竞赛,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至少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中具备自主性和独立性。

通过不同小组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从而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估。

还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交流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开放和合作性强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乐趣。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改变单调、枯燥的单一教学模式,变成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体系。

通过小组的合作和竞争,可以唤醒每个学生的激情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娱乐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工作分工,这就需要学生们之间具有良好的协作和沟通互动技能,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团队协作目标。

小组中还可以相互帮助和支持,共同克服困难和挑战,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体现团队协作和集体荣誉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更好地展现自我和交流社交。

教师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感受三篇

教师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感受三篇

教师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感受三篇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感受1开学后,我重新认真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此我有着以下几点看法:一、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特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此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学科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明确教学目标,透彻地去分析和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教学思想,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设有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突破重点、破解难点,通过高效合理地利用教材来丰富课堂,让学生学有所得,增进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有效性的探究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有效性的探究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有效性的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概念在教育领域中并不陌生,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寻找和运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而在数学学科中,自主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

通过自主学习,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生自主学习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律能力可能不足,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缺乏学习的动机等。

研究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有效性的验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和家长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

1.2 研究目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学习的有效性,通过研究了解自主学习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以及教学策略的指导作用。

自主学习在数学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是关注点之一,通过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研究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目的还在于为教育教学领域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推动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对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研究,可以为教育决策者、教育者、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的自主学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育研究领域。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节奏,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自主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表明,小学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

而且,自主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将德育元素有机地融入数学教学过程。

这要求教师不仅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价值观培养。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
一、爱国主义的渗透。

通过介绍中国在数学和科技方面的成就,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

二、哲学教育的结合。

在教授数学知识时,引入哲学思想,帮助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强调克服困难、合作探究、刻苦钻研等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通过情景设置、练习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传递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

五、劳动教育的整合。

通过参与劳动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独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将德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听课心得体会反思(精品4篇)

小学数学听课心得体会反思(精品4篇)

小学数学听课心得体会反思(精品4篇)小学数学听课心得体会反思(精品4篇)小学数学听课心得体会反思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小学数学听课心得体会反思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小学数学听课心得体会反思(精品4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小学数学听课心得体会反思篇1小学数学听课心得体会反思这次我有幸参加了“首届全国百节小学高效课堂展示”活动。

名师的课堂讲解精彩纷呈,专家们的点评更是画龙点睛,使我受益匪浅。

下面是我通过听课学习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做的反思。

一、听课心得体会1.注重情景的创设,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

通过与儿歌、游戏、故事、动物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将数学知识寓于其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充满魅力。

2.注重学生的体验,力求体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

3.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打破过去“传授式”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注意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使他们不仅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能够自主学习。

4.注重“开放”的课堂教学,不局限于书本,不局限于教师,不局限于学校,使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

二、教学反思1.能否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创设出充满趣味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呢?2.在教学过程中,能否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和帮助,为他们排忧解难,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顺利地获取新知,提高课堂效率呢?3.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4.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设计练习,逐步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你的引领下健康地发展呢?5.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好“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中共同提高呢?总之,这次听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还使我对如何上好数学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小学数学体验式“五步”教学法

小学数学体验式“五步”教学法

小学数学体验式“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接受思想教育的根本途径。

《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教学大纲对知识要求达到“了解、理解、应用”的基础上,同时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展现教材丰富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再创造”。

激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设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让学生在多向交流、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

几年来,教师们纷纷发表了如“教学中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等观点的文章,但对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中“教师如何教”与“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不多。

另一方面,国内开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很多,但在小学数学这一学科中具体如何开展教和学的研究较少。

在潍坊推广的“345高效课堂”的学习借鉴下,本着“减负高质”的精神,我开始了小学数学体验式“五步”教学法的研究。

2.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小学数学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活动分为五个环节: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活动体验感悟新知→精讲点拨内化提升→体验强化应用践行→归纳总结拓展延伸2.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美国著名学者杜威曾指出:“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真实情景)中的体验”以情境体验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将情景与体验结合起来,突出强调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置学生于丰富复杂的教学情境中,以情景唤起学生的生命体验。

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创设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各种环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

最好在上课前,教师就要认真详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突破口,精心准备,营造民主的、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

让每位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这样每位学生都有一种探究新知识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力。

激发学生思维独立性

激发学生思维独立性

激发学生思维独立性思维独立性是指学生具备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因为只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适应并取得成功。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独立性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培养学生探索欲望学生的思维独立性的养成离不开他们的探索欲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提问和探索。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调查研究来寻找答案。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培养他们的思维独立性。

二、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开放的学习环境。

这种学习环境应该包括鼓励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和决策的权利。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组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他们的思维独立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推动学校开设创新课程或者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创新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独立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帮助他们逐步实现自主学习。

例如,老师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如何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笔记等。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独立性。

四、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面临各种问题和困难。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我们应该鼓励他们独立解决问题。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分析问题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合适的参考资料或者引导学生使用各种学习工具,但是不直接给出答案。

数学思维能力提升路径——以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为例

数学思维能力提升路径——以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为例

数学思维能力提升路径——以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为例摘要:数学思维是指人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即指能够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并运用数学观点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数学是贯穿整个学习生涯的重要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增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由于数学知识过于抽象而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导致学生学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多疑惑和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五年级数学中“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为例,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出发,进一步给出了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以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五年级数学;数学思维;分数与除法;能力提升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小学数学教学越发关注人的综合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并非枯燥、乏味,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不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和完善,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求知欲望,达到利用数学训练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

一、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一)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小学是学生能力的转折点。

在这个阶段,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表现各有不同,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提高,而另一些学生则会出现学习成绩下滑的现象。

研究表明,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往往会遵循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教师的学科思维方式。

与之相反的是,学习成绩下滑的学生在课堂上只学习某些知识的结论,没有掌握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虽然学习也很努力,但是成绩却不升反降。

只有真正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思路,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1]。

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良好的数学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实现独立思考,在面对问题时可以独立判断,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 生动、形象地感知理解教材,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造。

以下谈谈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是如何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

一、多媒体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

”人本来就具有一种好奇的倾向,这种自发的倾向会促使人们在面对新的现象时会尽力找出其发生的原因。

例如,教学《磁铁有磁性》时,课的开始,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当看到老鼠把磁铁放到猫的肚子里,捉弄猫的时候,孩子们笑了,笑的很开心,这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促使学生从“要我学”,进入“我要学”的积极状态,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食物链和食物网》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无法在课堂上通过实物观察得出,单一的讲授不但枯燥,也很难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于是这时,我就借助多媒体网络课件打破这种“僵局”,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屏幕反映这样一个画面:一片金色的稻田,一只可恶的蝗虫正在吞噬着绿油油的禾苗,一只青蛙眼看将把它作为一顿美餐,不远处却有一条蛇吐着红信,青蛙已经落入它的视野,很快就会成为它的美餐。

突然,一只巨鹰从天空俯冲下来,蛇就这样葬身“鹰”腹了。

通过这一片段的播放,引导学生思考水稻、害虫、青蛙、蛇、鹰之间的食物关系,就显而易见了。

二、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在科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视觉,听觉.艳丽生动的画面刺激了学生的感观,优美的音乐给学生创造了一种轻松,愉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一种良好心态。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设计教学时,应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启动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为契机,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作为基本出发点。

教师可利用图片讲授法,逐次显示法实物投影等方法展示图片,通过设问,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努力获取和转化教学信息,并在转化过程中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

当然,在图画展示同时配以教师讲解或录音达到音画同步,使视觉和听觉双重感知,获得的信息会更全面,更深刻,更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三、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观察。

苏霍姆林斯基说:“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儿童变得愚笨,以至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要把周围现实的画面印入儿童的意识里去,我努力使儿童的思维过程在生动的、形象的、表象的基础上来进行,让他们在观察周围世界的时候确定各种现象的原因和后果,比较各种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要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界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就要让学生感知这些事物。

教学地球与宇宙多方面的知识时。

火山、地震距离学生很遥远,只靠单纯的语言描述,学生很难理解。

这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生动、形象的感知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观察内容。

教学《火山》时,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隆隆的巨响山崩地裂,冲天的烟尘遮天蔽日,炽热的岩浆奔流直下,使学生一下子震惊了,这比使用很多文字去描述效果好得多。

四、多媒体展示,拓展教学时空。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在一定范围内,它不受时空的限制。

在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科学地、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利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拓展教学时空。

如:在教学《盐到哪里去了》时,我借鉴了其他老师的一些方法,将《驮盐的驴》这部动画片展现给学生。

画面中一头驴驮着一袋盐在桥上走,一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挣扎着上了岸,回到家后,主人一看,盐少了,狠狠的训斥了驴,驴委屈极了,心想:我一直驮着它,怎么会少了呢?从而自然的过渡到的教学中。

五、多媒体展示,拓宽视野。

科学课中有许多涉及到宏观或微观世界的东西,一般人在生活中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根本不可能亲身去体验。

然而人们对于自己知之甚少的东西总是格外地感兴趣。

小学生更是如此。

在进行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有生命的物体》单元“形形色色的植物”的教学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补充,并以素材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学习项目以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提出的研究项目。

师生一起利用网络的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进行学习评价、反馈,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让科学教学真正做到有效,让科学教学变为真正的“科学”。

只有在现代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它就能优化我们的教学结构和方法,使科学课堂真正实现“感悟”与“对话”的共舞,“激情”与“智慧”的齐飞;让学生的灵性得以迸发,潜在悟性得以唤醒。

使“一切为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不再成为一句空话!使我们的科学教学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许桂凤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六道河学区中心校二道河小学摘要: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

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

关键词:小组讨论;同桌交流;联系生活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能运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求知欲特别旺盛。

他们不满足于课堂上拖沓的节奏和单一的信息刺激。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发散的方式增加一些新知识,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为进入中学打好基础,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往往决定学生到中学后能否很快适应新的学习。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教师就要改变那种一包到底的保姆式教育。

1.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1.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

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

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大了课堂密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

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

如名数之间的化法:2米6厘米=(?摇)厘米,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

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学生便能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而班级中的学困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1.3让学生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

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便能正确地概括。

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就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和后进生也很积极。

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发展了学习能力。

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在多种形式的训练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2.应用题教学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材在每个学期都分门别类地安排了一些应用题的学习内容,并且各内容之间既相互衔接又各成一个模块。

很多学习的内容都是以某一模式为代表展开的,学生在学习这些应用题的过程中与其说是开发他们的思维,不如说是让他们在模仿中学习解题的技巧。

因而,在整个编71师在课堂上传授得最多的是如何解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想掌握的也是如何解题,教学重心便由发展思维转向掌握解题技巧上来。

正是由于对应用题的这种理解,教师不断地演绎着教材中的解题技巧,把教材中的每一个与解题有关的技巧吃透、用透,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都是从成人的角度在思考问题,从数学这一学科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没有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

可能正是在这种潜意识的驱动下,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写出计算时的想法(小标题),理清每一步的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理性地认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以为这样一来学生的应用题就能学好了。

然一部分学生初步掌握了,但只是依葫芦画瓢,变化一下数量关系还是不会。

还有一部分学生本来能正确地理解题意并能解决相应的问题,给我这样一折腾,反而出现了许多不该应有的错误,原有的思维被扰乱了,没有达到预想的学习效果。

面对学生出现的这些情况,在下一环节的应用题学习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诱导和鼓励学生学习一些科学的思考方法,但不对学生的解题策略进行强制性的统一。

这样学生的思路才会更宽一些,想法才会更多一些,学习的效果也才更会好一些。

3.联系生活,唤起兴趣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是数学教学体现新理念的重要一环。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编教材,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4.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浓度。

阅读量大的学生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

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和检查,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使学生把读书当做一种乐趣,一生以书为友。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杨怀民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平安堡学区中心校白马川联合小学摘要: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

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活经验;课堂气氛;动手实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