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5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5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5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的]1、认识“昧、坠”等3个生字,理解积累“密密麻麻、星群密布”等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满天繁星的美妙。
3、仿照课文句式,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满天繁星的美妙。
仿照课文句式,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教学课时]1课时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师:〔出示星空图片〕看到这璀璨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发言〕巴金先生也曾屡次看见这满天繁星,于是写下了经典散文——“繁星”。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词正音1、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小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2〕〔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三个自然段。
2、读词正音:〔1〕〔课件出示:密密麻麻、星群密布、半明半昧、摇摇欲坠〕指名认读词语。
①〔将“昧”字标红〕看这个字,读mèi,是由一个“日”加一个“未”组成,你能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吗?〔出示:金文=“未,没有”+“日,光亮”〕②在字典里,“昧”有四种意思:①糊涂、不明白;②隐藏;③昏暗;④冒犯、冒昧。
在这个成语里,你觉得选择哪个意思最适宜?你怎么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明确“半明半昧”词义:形容有时亮堂,有时昏暗。
〕〔2〕师:我们一起再读词语。
〔学生齐读〕我们发现这些词都是描写繁星的。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星星的词语呢?〔出示成语,齐读积累:月明星稀、群星璀璨、星光灿烂、星罗棋布、星星点点、满天星斗、繁星满天。
〕三、品读课文、想象繁星〔一〕齐读第1自然段,初步感受对繁星的“爱”1、〔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全班齐读〕读到这些句子,你好似看到了什么画面?2、〔标红“我爱……我也爱……我最爱”〕你能用这个句式介绍一个你喜欢的地方吗?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语文园地”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等知识。
专项培优辅差计划:
1.优生主要以自学和教师点拨为主;
2.对于学困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指导,让他们在反复的练习、思考、修正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具备一定的自学生字词的能力,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学习生字词,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在过去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关于写景的文章,并且知道了一些写景的常用方法,如移步换景法,定点观察法等。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再加上本单元的学习以后,就能进一步掌握写景的方法,能够更深地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图片和多媒体的帮助下,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及其重点词句,感受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的壮丽之美。
难点: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和老师的点拨,理解作者描写事物的观察方法,掌握事物的顺序规律。
四、教学准备:图片,多媒体视频
五、教学方法:教师点拨与学生合作探究相结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你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吗?
对于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对于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进行总结。
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围绕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2.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并对刚才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
第一单元第一课观潮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三大板块。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课文的学习,包括《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和《火烧云》四篇课文。这些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神奇壮丽之美。《观潮》主要展现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雅鲁藏布大峡谷》描绘了雅鲁藏布江的壮丽景象;《鸟的天堂》描写了人类和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火烧云》描绘了火烧云绚烂多姿和千变万化的形态。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5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本单元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由四篇课文组成,这些课文虽然都是描写自然景观,但描写的方法却不一样,各有特色,每篇课文都是经典之作。
其中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
精读课文分别是《观潮》和《鸟的天堂》;略读课文分别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和《火烧云》。
《观潮》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潮》,描写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雅鲁藏布大峡谷》,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证明它的大,还用了很多优美的语言文字写出了它的神奇美丽;《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火烧云》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作品,描写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火烧云图景。
除了四篇课文以外,还安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
整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在教《鸟的天堂》这课文中,我先让学生研读学习的内容,询问“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特别是还没有学到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教师有导向地把学生的思维焦点集中到描写画眉的这句话上。
在质疑探疑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在该句上下工夫。
因此学生在对句词标点进行质疑并由同学帮助释疑后,有一些学生针对画眉的句子提出问题:写一只画眉和鸟多的特点有无矛盾?为什么会兴奋地唱着?等。
这句话是对鸟的细节描写,是特写镜头。
学生很有可能一下子难以把握,教师适当作铺垫,既降低了难度,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见闻和联想的关系。
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让学生进行比较朗读,体会不同处。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正确书写、识别并理解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能力目标:能够用简单语言表达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难点: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教学准备•故事书籍:《语文园地一》•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故事内容,并引出主题。
•第二步:学习带领学生逐段阅读故事,解释生字词汇,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启发学生的思考。
•第四步: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步:归纳总结故事的主题及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思考。
5.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复述并画出故事内容。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基本符合教学设计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上,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或引言,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在学习环节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或小组讨论,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最后,在归纳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从故事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对故事内容有所了解,也表现出一定的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知识。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汇总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汇总1、《观潮》教学反思《观潮》是一篇写景的课文。
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平静到奔腾咆哮再到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难点是:1.理解重点词、句、段。
2.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抓重点段,领悟钱塘大潮的“奇”。
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天下奇观”这个词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感悟钱塘潮的“奇”,更近一层理解“天下奇观”。
主要抓住课文的3、4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描写大潮的声音和形态的变化的词语,写出了潮的气势宏伟。
如“隆隆响声”“白浪翻滚”“白色水墙”“风号浪吼”等,运用了比喻、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的景象。
再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对观潮者神态、动作的描写,如“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又沸腾起来”等词语,体会观潮的人数多、热情高涨,体会间接描写的表达方法,感受大潮的奇特。
2.指导朗读,感受雄伟奇特的景象。
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情感的基础上,我着重采用了朗读的方法。
首先指导学生们自由朗读,再谈感受,并鼓励他们读出天下奇观的气势。
接着我进行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体验钱塘江大潮声音、气势的变化。
重点抓住“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一句,为了突出钱塘江的壮观气势,应该读得稍快一些,强调指出“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颤动”等短语或词语。
然后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使学生看到真实的情景,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4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第一课《举手的秘密》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露”,会写6个字,参照词语库积累词语。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观潮》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 观潮【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15个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3~4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5.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教学准备】1.准备资料:查阅关于钱塘江大潮的文字和视频资料;2.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盐、屹”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15个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想象潮来前的画面。
【教学过程】一、看图诵诗,激趣导入1.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
(1)出示单元篇章页,引导:观察图画,说说画面给你怎样的感受。
(2)引读(唐王维)诗句:滔滔江水,流长邈远;重重青山,若有若无。
学生齐读: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3)明确主题:这一单元的课文展示了大自然美丽多姿的画卷。
我们学习时要边读边想象画面,去感受自然之美。
(4)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的理由。
2.课题导入。
(1)课件出示诗句。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王在晋《望江台》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刘禹锡《浪淘沙》(其七)(2)学生齐读。
猜一猜:这几句诗是写什么的?(3)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课文《观潮》,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读“资料袋”,了解“潮”。
①出示课后“资料袋”,学生自由朗读。
②教师补充介绍: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1、观潮教学目标: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湖的神奇壮观。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课文重点:3、4自然段感情朗读训练点:2-5自然段读说结合训练点:谈谈读完文章后对钱塘江大潮的感悟。
教学准备:1、搜集反应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多媒体课件预习设计:1.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
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
观潮盐官镇笼罩蒙蒙薄雾屹立若隐若现昂首东望人声鼎沸沸腾横贯江面浩浩荡荡山崩地裂依旧恢复风平浪静齐头并进3.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注音、组词)。
薄号4.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
5.结合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
(写在课本上)若隐若现人声鼎沸沸腾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风号浪吼6.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7.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按照()、()、()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2)在文中画出你认为描写生动具体的句子并一边做标注写一些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8.通过各种途径了钱塘江大潮。
9.质疑。
(至少提出2个问题,并在文中做好标记)教学时间:2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观潮》。
(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潮)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二、成果展示:1、认读词语: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横贯山崩地裂人声鼎沸漫天卷地3、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预习对这“天下奇观”有何初步的了解?4、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课本,说说预习时你是怎样给课文分段的?能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吗?(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三、感悟理解课文(一)潮来前的景象1、自由读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口语交际课文。
课文内容主要围绕我们与环境的关系展开,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就一些简单的话题进行交流。
但部分学生在表达时仍有紧张、害羞的情绪,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鼓励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中的观点和实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中的观点和实例。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启发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
2.相关环境问题的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3.教学录音设备:用于播放课文录音,帮助学生跟读和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环境相关的一些现象或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备课教案及每课教学反思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备课教案及每课教学反思
教案
==第一单元:自然奇观(感受大自然的“奇”:壮观、壮丽、奇异、奇丽) 1.理解课文所描写的景观的特点,读中感悟作者的生动描写,体会作者热爱自然、感叹自然的思想感情。
2.方法:边读边抓住语句想象的阅读方法;边读边提问深入理解的方法;查找资料补充理解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交流。
通过梳理文章顺序把握文意的方法。
3.以4篇课文为研究材料,寻找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和规律:抓特点,有顺序,写具体。
如:《观潮》中潮来之时抓住形与声的渐进与动态变化,体会壮观的景象。
4.体会关键词语所描绘的景象;如,“横卧”“横贯”等,体会引号的不同作用。
如:《雅鲁藏布大峡谷》中“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表示特定称谓);《鸟的天堂》中课文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四次加引号是引用别人的话,表示特定的称谓,是夸张的形容)
5.观察与积累。
积累文中写得具体形象的句子,进行抄写或听写;将文章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转述课文;不同构词形式词语;联系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的景物。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习作 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的世界”,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介绍一个他们认为好地方,并说明推荐理由。
通过这篇作文,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然而,他们在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写作思路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帮助他们理清写作思路,并指导他们如何准确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2.引导学生明确作文要求,帮助他们理清写作思路。
3.指导学生如何准确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写作思路的理清。
2.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帮助他们明确作文要求,理清写作思路。
3.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指导学生如何准确表达。
4.练习法: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好地方图片或视频,用于导入和展示。
2.教师准备作文指导PPT,用于引导学生明确作文要求。
3.学生准备观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好地方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对好地方的看法和理由。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作文要求,引导学生明确作文的目标。
教师通过PPT或口头讲解,向学生介绍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一》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主要包含了四个部分: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和习作。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于本节课的内容,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类似的题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容易产生共鸣。
但同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掌握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实例教学法:以具体的课文为例,分析阅读和写作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园地一》2.课件:相关教学内容的图片、视频等3.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4.作文纸:用于学生写作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一些生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表达。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纠正发音,讲解生词。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教师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具体章节为《春》。
本篇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示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春天美景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优美句子,体会作者描绘春天美景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 课文朗读: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课文解析:a.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文章层次。
b. 对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绘春天美景的方法。
4. 实践活动:a. 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春天景色,用画笔记录下来。
b. 学生互相交流画作,分享观察到的春天美景。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题,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春》。
2. 在黑板上列出课文结构,标注重点句子。
3. 用彩色粉笔标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春天的校园”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如何提高观察和想象力。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高写作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2. 教学目标的具体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5. 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要求;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备课反思
1观潮主备人:使用人: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七册第一组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
课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大自然。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水天相接、沸腾、恢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
2、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教学准备: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潮来时的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生活在海边,都看过海水涨潮,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2、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3、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一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板书课题,理解“观潮”中”观”的意思.二、初感全文,自学生字。
1、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读正确,流利为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生词。
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出示:观潮、笼罩、人声鼎沸、屹立、横贯、山崩地裂、恢复、薄雾、依旧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说说你有那些好的方法记住那些字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指导书写个别字。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钱江潮的壮观气势,应该读得稍快,强调出“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崩地裂”“颤动”等词语。以学生跟读的方式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
但我
分明感受了孩子们蠢蠢欲动的心灵, 只是他们还有些含蓄。 从孩子精炼的发言中, 我发现孩
子已经懂得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对自己有用的或是自己需要的信息了。
我想,此时孩子们心
中已经积淀了一定的情感。围绕诗歌的中心,让孩子对各种新诗内容的细节(关注诗的字、
词)进行进一步的感悟。 一节课就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悄悄地的过去了, 通过诵读, 感悟讲解,
写字在教学中的分量。 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做到心中有数, 整体上感知汉字的形体, 教师范写, 学生临摹,这样在写字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把 “眼 ”中字变成 “心 ”中字。同时再展评激趣,鼓励 进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2.不足之处: 通过拓展延伸, 补充材料, 使课堂的容量、 密度增大, 增大了学生的负担。
成功之处在于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讨论。这篇课文反映的就是亲情,用充满 诗情画意的散文形式表现出来, 文章不仅描写的意境美, 情感也真。 因此引导学生体会文章 “哪儿美, 怎么美” 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讲解都会显 得空洞。所以, 我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 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 学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这一“读”一“说”,使学 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不断地产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也学会 了合作。 最后,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采用分层读、 赛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观潮【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难点】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时数】2课时【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
(图文并茂、声乐结合)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直奔“潮”,整体感知1、释题知“观潮”。
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
“观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2、人文理“观潮”。
a、导人。
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b.读文。
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
(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句子: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现潮最好的地方。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
二、品味“奇”,感觉奇观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1、边默读课文边用“”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
读一读,说一说体会。
(小组交流、汇报)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
a、点拨:句l:“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句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感悟形象: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
(奇:声音、形:一条线)b.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
◆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品评“奇”。
潮水的长。
你懂“横贯”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 潮头的高。
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墙”这样的场面。
潮水的气势猛、声音响。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吗?再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那时的潮水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呢?◆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由远及近,点拨“移”字的精妙) ◆欣赏课件:同学们都谈得挺不错的,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到来的这一刻是不是与大家刚才想的一样呢?那就请大家一起凝神观赏这惊心动魄、壮丽奇特的一刻吧!+品读回味:欣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会读得更好了,是吗?◆对话追问: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启发学生与课文、作者、大自然对话)◆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钱塘扛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配乐朗读:“潮来时”的三、四自然段。
(语速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顿挫有力)更奇的还在后头!请往下读。
3、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a.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 b.适时点拨感悟:“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
c“恢复”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联系前文)4、品读“潮来前”的“奇”。
a.过渡:的确,钱塘江大潮还未出现时,江面是很平静的。
当然,平时的钱塘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
只不过,在“观潮日”这一天,我们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与期待,于是在江潮来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翘首相盼。
b.引读:带着这种心情读好句子。
(舒缓而又神秘、盼望的语气) 四、深悟“奇”,回归整体激情;刚才我们仿佛追随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去观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以它的壮丽、它的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名不虚传!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回味“观潮”中的这美、这壮、这奇吧!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读文,理清层次1、回忆;上节课我们品味了那“天下奇观”所带给我们壮观的景象、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还记得一开始大家读了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后,你们发现这里都是在写什么?一、二、五自然段又各写了什么?分小组读段落。
2、点拨时间词,尝试分段。
(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分段)二、积累,课外拓展1、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共有5处,相机点拔比喻句的样式。
如:好像、犹如、形成) 2、自主积累:自选感兴趣、欣赏的精彩语句,进行美读积累。
(再次回放全文的课件,图文并茂)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4、练习课堂作业。
5、课外拓展:(任选一题)a、上网搜索、电子阅览、图书馆查找:我国其他“天下奇观”的景点的资料和图片,相互交流。
b.合作研究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可以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汇报交流。
c.在时而奔腾咆哮、时而温婉低语的音乐声中,指导学生:◆仿写描写景物具体的一个片断。
◆抒写自己的情感的一段话。
三、布置作业1、抄第一课的词语组三词2、《黄冈》第一课3、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板书设计】1 观潮潮来前风平浪静笼罩薄雾钱塘江大潮潮来时(远)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声)(天下奇观)(近)一条白线一堵水墙白浪翻滚(形)潮来后风号浪吼恢复平静【课后反思】《观潮》一课,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
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沛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教学时,我让学生围绕“哪些句子最让你心动,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
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沛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大家各抒已见。
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同学说那情形像发生了海啸,有同学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同学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2* 雅鲁藏布大峡谷【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
在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
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1、指名分节朗读,结合对生字读音的正音。
(如:“移、脉、卉、罕”等)2、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向读者介绍大峡谷的,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句子:a……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b.……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c……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三、抓住要点,简要复述1、默读课文,抓住每一段的要点,思考具体内容。
2、指名概括课文的内容。
深入研究,品味语言要求按下列问题读书思考:a、作者用什么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b.课文中一连几处用了“从……到……”的句式,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c.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做“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在各自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讨论,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点拨:1、作者用非常具体、准确的数据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峡谷。
结合理解“不容置疑”。
2、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使读者形象地感到大峡谷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范围广大,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
3、这些景观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带的景色都不相同,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
结合理解“人迹罕至”。
四、熟读课文,积累词语1、选择最精彩的语段多读几遍。
2、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课外延伸,拓展视野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神奇景观的资料,在班级交流。
六、布置作业1、《黄冈》第2课2、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的资料3、同步课外阅读【板书设计】2*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位置青藏高原上与珠峰相邻形状马蹄形拐弯狭长的深谷壮丽奇特奇异景观千姿百态(水)世界关注神来之笔(山)多样化(生物)【课后反思】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本学期的课文安排增加了自读课文的篇数,而且在篇目安排上也不再是自读课文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篇。
我想这是加强了对学生自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上,我一如既往地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自读理解的能力,与上一课不同的是,我讲资料图片的欣赏放在入题之前,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以前就有一个具体的印象,这样,学生在初读置疑时就能结合自己脑海里对大峡谷的印象来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3 鸟的天堂【学习目标】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时数】2-3课时【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二、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三、精读大榕树部分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