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股份营业收入涉假 成本和采购难以自圆其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业股份营业收入涉假成本和采购难以自圆其说
《红周刊》作者胡振明
建业股份营业收入若从财务勾稽角度考虑,不排除有虚增之嫌,这个怀疑在分析其生产成本中所存在的问题时得到了间接佐证。

而除了营收和成本问题外,该公司的采购数据也有一定问题,每年都存在超过亿元的采购不知用什么进行支付的情况。

又一家化工企业向A股市场冲刺。

近日,主营生产低碳脂肪胺、增塑剂、醋酸酯、电子化学品等产品的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建业股份”)发布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在上交所首次公开发行新股4000万股。

在分析建业股份财务数据过程中,《红周刊》记者发现,建业股份营业收入若从财务勾稽角度考虑,不排除有虚增之嫌,这个怀疑在分析生产成本所存在的问题时也得到间接佐证。

而除了营收和成本问题外,其采购数据上也有明显问题,每年都出现超过亿元的采购不知用什么支付的情况。

营业收入有虚增之嫌
招股书披露,建业股份在报告期内(2015年至2018年1~6月)营业收入一直很稳健,维持在十亿元级别,这个销售规模不仅超过很多正在准备IPO的公司,且也超过了部分上市企业,然而就是这个看似不错的营收,若分析其财务数据间的勾稽关系,可发现该公司报告期内的营收有虚增之嫌。

以2017年为例,这一年的营业收入为182048.34万元,其中93.27%的内销收入(如表1)需计征17%增值税,由此测算出,2017年的含税营业收入为210913.74万元。

从财务数据勾稽角度看,这部分含税营业收入必然有相应规模的现金流入,以及有相应规模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等经营性债权增减变化与之匹配。

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建业股份2017年年末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金额有25051.78万元,同期坏账准备为322.82万元,合计的25374.60万元相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新增了145.43万元,这与同期210913.74万元含税营业收入勾稽,意味着有210768.31万元含税营收需要现金流数据与之匹配。

事实上,建业股份2017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却只有142189.98万元,明显少于理论现金流入金额,即使考虑到这年的预收款项比上一年新增2012.46万元影响,仍有高达70590.78万元的含税营业收入没有获得相应现金流量和新增债权数据支持,显然有虚增之嫌。

2016年的营业收入同样存在虚增之嫌。

建业股份2016年的含税营业收入有179135.71万元,同时,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合计比上一年相同项目新增6550.36万元,两者勾稽,意味着这一年需要有172585.35万元的现金流入才能支持财务数据合理性。

可事实上,2016年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仅有114112.75万元,即使是加上预收款项减少的19.98万元影响,也只支持114132.73万元的含税营业收入。

如此结果就意味着,建业股份在2016年也有58452.63万元含税营收存在虚增的可能。

同样的方法分析2018年1~6月的营收数据,可发现建业股份在半年时间内就大概有41000万元的含税营业收入没有获得新增经营性债权和现金流量数据支持。

成本问题指向收入异常
除了从财务勾稽角度发现建业股份的营业收入存在问题外,若分析与营业收入相关的主
营业务成本数据的变化,也间接佐证了营业收入虚增的问题。

2017年,建业股份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了51782.74万元,占采购总额的34.78%(如表2),由此推算,这年的采购总额为148886.54万元。

从生产成本核算的角度,采购总额主要是通过生产经营而结转至营业成本的,或者是以资产的形式体现为存货新增。

考虑到采购总额之中不只单有原材料,还包括了电、蒸汽等,一般情况下,电力、蒸汽等能源是作为制造费用计入成本的,因此考虑建业股份原材料金额时,需要从采购总额中剔除当年7849.53万元主要能源生产耗用金额(不含税)。

最终推算结果是,建业股份生产成本中原材料金额约为141037.01万元。

招股书还披露,在2017年的生产成本之中,原材料成本为147268.97万元,占生产成本的93.30%。

将剔除能源耗用之后的采购总额和生产成本中原材料金额相比较,可发现采购的原材料并不够生产所用,仍需要消耗6231.96万元原有库存,理论上这会导致存货原材料及各产品原材料成本的减少。

然而,在2017年年末的存货中,原材料金额为4675.86万元,和上一年年末的金额4994.67万元相比,仅减少了318.81万元。

这一结果显然与理论减少6231.96万元结果相比,还有5913.15万元是需要体现为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减少额所包含的原材料成本的。

由于建业股份存货中没有在产品,而在2017年年末的时候,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分别有5290.61万元、4271.08万元,合计结果跟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金额相比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3713.63万元。

显然,这一反向结果已经很不正常了,而若考虑这增加金额中原材料成本,又会是什么情况呢?
由于生产成本和库存产成品的成本基本相同,根据2017年生产成本中原材料占比93.30%推算,则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所增加的3713.63万元之中仅包含了3464.82万元的原材料成本增加。

综合前述内容可以推算出,建业股份的采购总额与生产成本中原材料金额之间出现了9377.96万元的差额。

2016年和2018年1~6月同样有类似情况存在。

2016年,建业股份采购总额在剔除主要能源耗用之后有116574.19万元,而这年生产成本之中原材料成本有122594.70万元,由此说明,除了消耗采购的原材料外,还需要耗用6020.51万元上年库存。

但是,在2016年存货之中,原材料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新增了692.43万元,而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合计也同样新增了293.39万元(按原材料占生产成本的比例90.93%计算出其中的原材料成本为266.78万元)。

最终结果是,2016年采购与成本之间出现了6979.72万元差异。

同样的逻辑测算出,2018年1~6月相差了1749.12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采购总额中又是否包含了机械设备等非生产原材料采购呢?对此,招股书并没有具体信息披露。

根据公司公布的有限信息(如表3所示),报告期内建业股份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并没有明显的增加,由此可合理推测采购总额之中并未包含大额机械设备采购的,因此这也不太可能导致上述明显异常的出现。

总之,连续几年成本数据的异常增加,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公司营收数据是存在虚增嫌疑的。

采购数据不可信
除收入和成本数据出现疑点外,建业股份的采购数据若从财务勾稽关系分析,同样是存在不可信的地方。

首先以2017年采购数据为例,建业股份2017年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了51782.74万元,占采购总额比例的34.78%,由此测算出这年采购总额为148886.54万元(如表4)。

考虑到建业股份在采购的时候,除了采购总额本身之外,还需支付按17%计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由此可推算出当年含税采购总额大概是174197.26万元。

将174197.26万元含税采购与同年120090.54万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勾稽,理论上将有54106.72万元的未支付现金的含税采购额需要形成经营性债务,记入资产负债表中。

然而在资产负债表中,建业股份2017年年末的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有12519.32万元,相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金额不但没有新增,反而减少了1105.09万元。

这样的结果与理论结果是明显相反的,难道是建业股份的预付款项出现大幅波动了吗?
实际上,建业股份2017年年末的预付款项只有801.40万元,相比上一年年末该项金额的944.33万元只略微减少了142.93万元而已。

综合分析结果是,建业股份有55068.88万元的含税采购额既没有付现,也没有形成相应的新增经营性债务,如此大额的差异很难让人相信其采购数据的真实性。

2016年的采购也是如此,含税采购总额大约是145377.65万元,比同期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97125.40万元多出48252.25万元,理论上,这年将48252.25万元未付现的含税采购额需要形成新增经营性债务。

可事实上,2016年的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只增加了2778.48万元,同时,预付款项也增加了438.68万元,两项综合起来使得这年的经营性债务只增加了2339.79万元而已,与理论新增债务相差了45912.46万元,即有45912.46万元含税采购额不知如何获得的。

同理,2018年上半年的差异金额也超过3亿元。

虽然公司招股书中没有提到票据背书问题,可即使我们假设建业股份每年都存在数亿元的应收票据背书转让用于支付采购款,使得采购和营业收入的异常金额相互抵销,即便如此,报告期内还仍然有大约1.25亿元、1.55亿元和0.35亿元的异常是票据背书无法解释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