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统编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一册教育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2019版新教材】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及答案(名师推荐精编版)

【2019版新教材】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及答案(名师推荐精编版)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及答案1.1 《集合的概念》教案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是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此外,集合理论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对待不同问题,表示法的恰当选择.课前准备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请分析以下几个实例:1.正整数1,2,3,;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3.2018足球世界杯参赛队伍;4.《水浒》中梁山108 好汉;5.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二)研探新知1.集合的有关概念(1)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思考:上述5 个实例能否构成集合?如果是集合,那么它的元素分别是什么?练习1:下列指定的对象,是否能构成一个集合?①很小的数②不超过30 的非负实数③直角坐标平面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④ 的近似值⑤高一年级优秀的学生⑥所有无理数⑦大于2 的整数⑧正三角形全体(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a)确定性:设A一个给定的集合,对于一个具体对象a,则a或者是集合A 的元素,或者不是集合 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b)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一元素.(c)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关系的,即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我们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跟顺序无关.(3)思考1: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答案:(a)把3-11内的每一个偶数作为元数,这些偶数全体就构成一个集合.(b)不能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to) A,记作a € A(b)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 A,记作a A例如:A表示方程x2=1的解. 2 A, 1CA( 5)集合的表示方法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抛物线》教学设计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抛物线》教学设计
在学生充分思考与推导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三种不同形式的抛物线方程及其联系,由学生确定将 作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同时写出其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2及其三个追问,注重学生思维的发生点,让学生类比椭圆与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方法,自主推导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体验类比方法,提升数学运算素养.
问题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类比椭圆、双曲线,怎样求不同开口方向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追问:(1)动点 是如何获得的?
(2)线段 和线段 的几何意义分别是什么?
(3)变化的量有哪些?变化顺序如何?变化中是否存在不变的关系?
(4)当直线 经过点 时,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 与过点 的定直线 的垂线是什么位置关系?
师生活动:四个追问是让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操作的过程中从思维层面对问题1进行分析.
《抛物线》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抛物线的概念、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应用.
2.内容解析
抛物线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其中的定点、定直线(不经过定点)是确定抛物线的几何要素,这一概念反映了抛物线的几何特征.根据抛物线的概念类比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的获得过程,通过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法推导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由于焦点的位置不同,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形式也不同.此时,要根据抛物线的位置,充分运用坐标法,对方程的形式进行转化,获得焦点分别在x轴负半轴、y轴正半轴、y轴负半轴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通过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结合抛物线的概念,可以研究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其简单应用,特别是过焦点的直线的有关性质.上述过程体现了研究圆锥曲线的一般过程.
(2)三种不同形式的抛物线方程哪个更简单?为什么?
(3)三种不同形式的抛物线方程是否有联系?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师工作计划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师工作计划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工作计划高二年级姓名:一、指导思想以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扎实推进高二数学教学工作,为明年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1、让学生熟练掌握高二数学的重点知识和解题方法,提高数学教学成绩。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教材分析高二数学教材内容涵盖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直线与圆的方程、圆锥曲线等重要知识板块。

这些内容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应用能力。

四、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但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方面存在些差异。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高,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存在畏难情绪,学习动力缺乏。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因材施教,以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对数学学习的需求。

五、教学措施:1、备:认真备课,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学大纲,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准备丰富的教学素材,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辅: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及时有效地解答学生的疑问。

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4、改: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练习。

5、考:定期进行测验和评讲,检测近期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大部分学生的薄弱环节,及时有效调整教学策略。

6、鼓励学生参加年级数学竞赛和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7、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2019版新教材】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一册第五章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及答案(名师推荐精编版)

【2019版新教材】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一册第五章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及答案(名师推荐精编版)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及答案5.1.1《任意角和弧度制---任意角》教案教材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了o 0~o 360,但是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超出o 0~o 360范围的角.例如体操中有“前空翻转体o 540”,且主动轮和被动轮的旋转方向不一致.因此为了准确描述这些现象,本节课主要就旋转度数和旋转方向对角的概念进行推广.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2.理解象限角的概念及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3.掌握判断象限角及表示终边相同的角的方法.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理解任意角的概念,能区分各类角;2.逻辑推理:求区域角;3.数学运算:会判断象限角及终边相同的角.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象限角的概念及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难点:掌握判断象限角及表示终边相同的角的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中对角的定义是:射线OA 绕端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回到起始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得到o 0~o 360范围内的角.但是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超出o 0~o 360范围的角.例如体操中有“前空翻转体o 540”,且主动轮和被动轮的旋转方向不一致.请学生思考,如何定义角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

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二、预习课本,引入新课阅读课本168-170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角的概念推广后,分类的标准是什么?2.如何判断角所在的象限?3.终边相同的角一定相等吗?如何表示终边相同的角?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新知探究1.任意角(1)角的概念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2)角的表示如图,OA是角α的始边,OB是角α的终边,O是角的顶点.角α可记为“角α”或“∠α”或简记为“α”.(3)角的分类按旋转方向,角可以分为三类:名称定义图示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2.象限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 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3.终边相同的角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β|β=α+k·360°,k∈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四、典例分析、举一反三题型一任意角和象限角的概念例1(1)给出下列说法:①锐角都是第一象限角;②第一象限角一定不是负角;③小于180°的角是钝角、直角或锐角;④始边和终边重合的角是零角.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为________(把正确说法的序号都写上).(2)已知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①420°,②855°,③-510°.【答案】(1)①(2)图略,①420°是第一象限角.②855°是第二象限角.③-510°是第三象限角.【解析】(1)①锐角是大于0°且小于90°的角,终边落在第一象限,是第一象限角,所以①正确;②-350°角是第一象限角,但它是负角,所以②错误;③0°角是小于180°的角,但它既不是钝角,也不是直角或锐角,所以③错误;④360°角的始边与终边重合,但它不是零角,所以④错误.(2) 作出各角的终边,如图所示:由图可知:①420°是第一象限角.②855°是第二象限角.③-510°是第三象限角.解题技巧:(任意角和象限角的表示)1.判断角的概念问题的关键与技巧.(1)关键:正确的理解角的有关概念,如锐角、平角等;(2)技巧:注意“旋转方向决定角的正负,旋转幅度决定角的绝对值大小.2.象限角的判定方法.(1)图示法:在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角,观察终边的位置,确定象限.(2)利用终边相同的角:第一步,将α写成α=k·360°+β(k∈Z,0°≤β<360°)的形式;第二步,判断β的终边所在的象限;第三步,根据β的终边所在的象限,即可确定α的终边所在的象限.跟踪训练一1.已知集合A={第一象限角},B={锐角},C={小于90°的角},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A⊆CC.A∩C=B D.B∪C⊆C【答案】D【解析】由已知得B C,所以B∪C⊆C,故D正确.2.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75°是第四象限角;②225°是第三象限角;③475°是第二象限角;④-315°是第一象限角.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D【解析】-90°<-75°<0°,180°<225°<270°,360°+90°<475°<360°+180°,-315°=-360°+45°且0°<45°<90°.所以这四个命题都是正确的.题型二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及应用例2(1)将-885°化为k·360°+α(0°≤α<360°,k∈Z)的形式是________.(2)写出与α=-91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把集合中适合不等式-720°<β<360°的元素β写出来.【答案】(1)(-3)×360°+195°,(2)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β|β=k·360°-910°,k∈Z},适合不等式-720°<β<360°的元素-550°、-190°、170°.【解析】(1)-885°=-1 080°+195°=(-3)×360°+195°.(2)与α=-91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β|β=k·360°-910°,k∈Z},∵-720°<β<360°,即-720°<k·360°-910°<360°,k∈Z,∴k取1,2,3.当k=1时,β=360°-910°=-550°;当k=2时,β=2×360°-910°=-190°;当k=3时,β=3×360°-910°=170°.解题技巧:(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1.在0°到360°范围内找与给定角终边相同的角的方法(1)一般地,可以将所给的角α化成k·360°+β的形式(其中0°≤β<360°,k∈Z),其中β就是所求的角.(2)如果所给的角的绝对值不是很大,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完成:当所给角是负角时,采用连续加360°的方式;当所给角是正角时,采用连续减360°的方式,直到所得结果达到所求为止.2.运用终边相同的角的注意点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以用式子k·360°+α,k∈Z表示,在运用时需注意以下四点:(1)k是整数,这个条件不能漏掉.(2)α是任意角.(3)k·360°与α之间用“+”连接,如k·360°-30°应看成k·360°+(-30°),k∈Z.(4)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数个,它们相差周角的整数倍.跟踪训练二1.下面与-850°12′终边相同的角是( )A .230°12′B .229°48′C .129°48′D .130°12′【答案】B【解析】与-850°12′终边相同的角可表示为α=-850°12′+k ·360°(k ∈Z),当k =3时,α=-850°12′+1 080°=229°48′.2.写出角α的终边落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角的集合为________.【答案】{α|α=k ·180°+135°,k ∈Z}.【解析】落在第二象限时,表示为k ·360°+135°.落在第四象限时,表示为k ·360°+180°+135°,故可合并为{α|α=k ·180°+135°,k ∈Z}. 题型三 任意角终边位置的确定和表示例3 (1)若α是第一象限角,则α2是( )A .第一象限角B .第一、三象限角C .第二象限角D .第二、四象限角(2)已知,如图所示.①分别写出终边落在OA ,OB 位置上的角的集合;②写出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包括边界)的角的集合.【答案】(1)B (2) ①终边落在OA 位置上的角的集合为{α|α=135°+k ·360°,k ∈Z};终边落在OB 位置上的角的集合为{β|β=-30°+k ·360°,k ∈Z}.②故该区域可表示为{γ|-30°+k ·360°≤γ≤135°+k ·360°,k ∈Z}.【解析】(1) 因为α是第一象限角,所以k ·360°<α<k ·360°+90°,k ∈Z ,所以k ·180°<α2<k ·180°+45°,k ∈Z ,当k 为偶数时,α2为第一象限角;当k 为奇数时,α2为第三象限角.所以α2是第一、三象限角.(2) ①终边落在OA位置上的角的集合为{α|α=90°+45°+k·360°,k∈Z}={α|α=135°+k·360°,k∈Z};终边落在OB位置上的角的集合为{β|β=-30°+k·360°,k∈Z}.②由题干图可知,阴影部分(包括边界)的角的集合是由所有介于[-30°,135°]之间的与之终边相同的角组成的集合,故该区域可表示为{γ|-30°+k·360°≤γ≤135°+k·360°,k∈Z}.解题技巧:(任意角终边位置的确定和表示)1.表示区间角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先按逆时针的方向找到区域的起始和终止边界;第二步:按由小到大分别标出起始和终止边界对应的-360°~360°范围内的角α和β,写出最简区间{x|α<x<β},其中β-α<360°;第三步:起始、终止边界对应角α,β再加上360°的整数倍,即得区间角集合.提醒:表示区间角时要注意实线边界与虚线边界的差异.2.nα或所在象限的判断方法:的范围;(1)用不等式表示出角nα或αn所在象限.(2)用旋转的观点确定角nα或αn跟踪训练三1.如图所示的图形,那么终边落在阴影部分的角的集合如何表示?【答案】角β的取值集合为{β|n·180°+60°≤β<n·180°+105°,n∈Z}.【解析】在0°~360°范围内,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包括边界)的角为60°≤β<105°与240°≤β<285°,所以所有满足题意的角β为{β|k·360°+60°≤β<k·360°+105°,k∈Z}∪{β|k·360°+240°≤β<k·360°+285°,k∈Z}={β|2k·180°+60°≤β<2k·180°+105°,k∈Z}∪{β|(2k+1)·180°+60°≤β<(2k+1)·180°+105°,k∈Z}={β|n·180°+60°≤β<n·180°+105°,n∈Z}.故角β的取值集合为{β|n·180°+60°≤β<n·180°+105°,n∈Z}.五、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及解题技巧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课本171页练习及175页习题5.1 1、2、7题.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与分组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旋转方向和旋转度数熟悉角的概念,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等,并且掌握其应用.5.1.2《任意角和弧度制---弧度制》教案教材分析:前一节已经学习了任意角的概念,而本节课主要依托圆心角这个情境学习一种用长度度量角的方法—弧度制,从而将角与实数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为学习本章的核心内容—三角函数扫平障碍,打下基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1.了解弧度制,明确1弧度的含义.2.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3.掌握用弧度制表示扇形的弧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理解弧度制的概念;2.逻辑推理:用弧度制表示角的集合;3.直观想象:区域角的表示;4.数学运算:运用已知条件处理扇形有关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弧度制的概念与弧度制与角度制的转化;难点:弧度制概念的理解.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材分析

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材分析

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材分析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一、本节知识结构框图二、重点、难点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与不等式的共性与差异.难点: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研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与不等式的共性与差异.三、教科书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在初中,学生学习了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为了解方程研究了等式的一些基本性质,本节在初中等式学习的基础上,类比等式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展开不等式的研究,首先类比用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用不等式表示问题中的不等关系;然后在对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梳理,归纳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不等式的性质,并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简单命题,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不等式的性质,提高对等式和不等式的共性与差异的理解,加深对“代数性质”的认识,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教科书从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相等关系、不等关系讲起,类比用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用问题1的4个例题说明了如何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中蕴含的不等关系.与用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类似,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的关键也是确定问题中涉及的量及其满足的不等关系,然后用未知数表示量,把不等关系“翻译”成不等式.与用等式表示相等关系不同的是,有时用自然语言表达的不等关系不够明确,例如“不少于”“不低于”“至多”“至少”等,需要先把它们翻译成大于或小于的关系,再用不等式表示.关于问题2,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不等式表示其中的不等关系,还需要求不等式的解集.而如何解这个不等式呢,教科书提出“与解方程要用等式的性质一样,解不等式要用不等式的性质”,这就引出了对不等式性质的研究.接下来,教科书没有立即开始研究不等式的性质,而是先讨论了确定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方法.在初中,学生学过了实数的大小关系是由这两个实数在数轴上的点的位置关系规定的,这可以看成确定实数之间大小关系的几何规则.这个规则尽管直观,但在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时并不实用,因此这里介绍了一种代数方法——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这个基本事实把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转化为它们的差与0的大小关系,实际上就是两个实数差的符号,从而使实数的运算能够参与到实数的大小比较中,为不等式的论证提供了运算工具,也为研究不等式的性质奠定了基础.在本部分内容的最后,作为对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的总结,也为了引出基本不等式,教科书设计了一个探究栏目,让学生在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中发现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这个会标实际上就是“赵爽弦图”——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一个大正方形,中空的部分是一个小正方形,由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大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即(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为,()),而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时,中空部分缩为一个点,这时有相等关系.这样,就引出了基本不等式的一种变形形式.在上述过程中,学生的困难在于想不到从面积的角度发现不等关系,教学中应加强引导.接下来,教科书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证明了上述不等式,这既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又再一次说明了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在解决不等式问题中的应用价值.2,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科书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研究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证明和应用.为了帮助学生从等式的性质及其研究方法中获得启发,去研究不等式的性质,教科书设计了两个问题(教科书第40页的思考栏目和探究栏目).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在梳理并观察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认识到,这些性质包括在数学推理和运算中经常用到的“对称性”和“传递性”,还包括解方程所需要的等式对四则运算的不变性,而这两个方面反映了“式的大小关系”的本质属性,这些基本属性为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指明了方向.学生在猜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会发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存在差异:就不等式自身的特性而言,不等式不具有“对称性”,而是具有“相反性”,即,;就不等式与四则运算的关系而言,当乘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调换方向,即,.不等式的这种特殊性是由实数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在对不等式进行论证时,除了要用到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还需要用到关于实数的其他一些基本事实,例如:(1)正数大于0,也大于一切负数;负数小于0,也小于一切正数.(2)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3)两个正数的和仍是正数,两个负数的和仍是负数.(4)同号两数相乘,其积为正数;异号两数相乘,其积为负数.利用这些基本事实,可以对猜想出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证明.在表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时,教科书也做了一些改变.不等式的性质3是类比等式的性质3得到的,性质4是类比等式的性质4,5得到的,在表述它们时,教科书把加法和减法合并为“加法”,把乘法和除法合并为“乘法”,这也表明高中数学对运算的认识更趋于一般性.此外,考虑到对于同一个数学对象的多元联系表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它的理解,教科书从不同角度表述了不等式的性质,例如对于性质3和性质4使用了自然语言叙述,对于性质3还用数轴上的实数点展现了不等式包含的动态过程及结果.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自然语言或图形语言表述其他不等式的性质.在得到并证明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之后,教科书用这些基本性质,推导出了其他一些常用的不等式的性质(性质5~7),这些性质可以作为结论在今后的推理中使用.另外,证明这些性质的过程可以看作不等式的性质在代数证明中的初步应用.证明的关键是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给定的不等式进行结构上的变形,例如“不等式两边同加一个数”“不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数”等,逐步把给定的不等式变形为要证明的不等式.正确地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多练习、纠正其典型错误等方式逐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在本部分内容的最后,教科书安排了一道例题(例2),向学生示范了应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命题的一般思路,这个命题的证明比不等式的性质5~7的证明要复杂一些,因为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够明显,证明中需要对已知不等式做什么变形不太明确,对于这样的问题,教科书在“分析”中给出了证明的一般思路:从结论出发,结合已知条件,寻求使当前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而这个充分条件是容易由已知条件证明的,这实际上是综合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证明命题的思路,但因为教科书没有专门介绍证明方法,所以本例的证明过程采用了学生更熟悉的“综合法”的格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补充一些典型题目,引导学生领会这种“发展条件、转化结论、寻求联系”的证明较复杂命题的一般思路.。

高中必修1数学a版教案设计

高中必修1数学a版教案设计

高中必修1数学a版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平面向量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平面向量的概念、运算规则和性质。

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定义、加法、减法、数量积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教学难点:向量的线性运算和向量的性质证明。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实践。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讲解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平面向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向量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讲解平面向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5分钟)
教师讲解平面向量的定义、零向量和单位向量的概念,介绍向量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并讲解向量的数量积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
让学生进行练习,进行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量积计算,巩固所学内容。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
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向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和提高。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4.4.1对数函数的概念教案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4.4.1对数函数的概念教案

4.4.1 对数函数的概念教学目标:通过具有现实背景的具体实例,经历数学抽象,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了解对数函数的实际意义.教学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包括定义、底数a的取值范围、定义域.教学难点:由指数函数(a>0,且a≠1),能想到x也是y的函数,总结归纳出对数函数的概念.教学过程:引导语:在4.2节中,我们用指数函数模型研究了呈指数增长或衰减变化规律的问题.对这样的问题,在引入对数后,我们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对蕴含的规律作进一步的研究.1.形成定义问题1:在4.2.1的问题2中,我们已经研究了死亡生物体内碳14的含量y随死亡时间x的变化而衰减的规律是函数(x≥0).进一步地,死亡时间x是碳14的含量y的函数吗?追问1:解决这个问题,显然要依据函数的定义.那么依据定义应该怎样进行判断呢?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先回忆函数的定义,然后确定判断方法.函数的定义:设A,B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所以要判断死亡时间x是否是碳14的含量y的函数,就要确定,对于任意一个y∈(0,1],是否都有唯一确定的x与其对应.追问2:若已知死亡生物体内碳14的含量,如何得知它死亡了多长时间呢?如图1,观察(x≥0)的图象,过y轴正半轴上任意一点(0,y0)(0<y0≤1)作x轴的平行线,与(x≥0)的图象有几个交点?这说明对任意一个y∈(0,1],都有几个x与其对应?能否将x看成是y的函数?师生活动:按照追问1确定的办法,先由学生分析,之后教师用软件进行演示,直观呈现对任意一个y∈(0,1],都有唯一确定的x与其对应.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能将x看成是y的函数.追问3:能否求出生物死亡年数随体内碳14含量变化的函数解析式?师生活动:学生应该有足够能力解决此问题.通过指数与对数的运算关系,可以将这种对应关系,改写为.习惯上用x表示自变量,用y表示函数值,于是就得到函数,x∈(0,1],刻画时间y随碳14含量x的衰减而变化的规律.设计意图:通过再次分析4.2.1的问题2,并与指数函数进行比较,形成对比,从另外的角度刻画其中蕴含的规律,引出用函数的方式描述问题,为抽象得到对数函数做准备.问题2:对于一般的指数函数(a>0,且a≠1),根据指数与对数的运算关系,转换成(a>0,且a≠1),能否将x看成是y的函数?师生活动:利用解决问题1的经验,先由学生解答这个问题,之后师生一起完善.教师讲授:通常,我们用x表示自变量,y表示函数.为此,可将(a>0,且a≠1)改写为:(a>0,且a≠1).这就是对数函数.追问1:通过与指数函数对比,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师生活动: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可知,在对数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0,+∞).于是就得到了:定义:一般地,函数(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定义域是(0,+∞).设计意图: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抽象出对数函数的基本形式,得出对数函数的概念.并在与指数函数对比的基础上,建立关联,得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域.2.应用定义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追问:求解的依据是什么?据此求解的步骤是什么?师生活动:教师利用追问引导学生,一切从定义出发.对数函数(a>0,且a≠1)的定义域是(0,+∞),那么(1)中的和(2)中的(4-x)的取值范围就是(0,+∞),于是得到不等式,将定义域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问题,进而求出定义域.设计意图:通过求函数定义域,进一步理解对数函数定义域的特殊性.在中学阶段,对数函数是为数不多的定义域不是实数集R的函数,这属于一个特殊情况.此前遇到的特殊情况还包括分母不能为0,二次根式下不能为负数.可以前后形成对比,加深对函数定义域和一些特殊情况的理解.练习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练习2.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设计意图:通过对数函数与分式、绝对值等多种形式的结合,并利用函数的解析式法、图象法,从不同角度推动学生对对数函数定义域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概念,体会对数函数定义域的特殊性.例2 假设某地初始物价为1,每年以5%的增长率递增,经过y年后的物价为x.(1)该地的物价经过几年后会翻一番?(2)填写下表,并根据表中的数据,说明该地物价的变化规律.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顺着题意,理清思路,进行解答.对于(1),先写出x关于y的函数,再根据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转换为y关于x的函数.对于(2),利用计算工具,快速填好表格,探索发现,随着x的增长,y的增长在减缓.由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该地区的物价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但大约每增加1倍所需要解:观察集合A和集合B的数据,猜测其对应关系为以2为底的指数函数,将数据依次代入函数进行检验,发现都满足该函数的解析式,所以选①.(1)先通过4.2.1的问题2中所阐述的实际问题,利用图象上x与y的对应关系,理解x也是y的函数,再利用指数与对数的运算关系,依据函数的定义,从交换自变量与函数值“地位”的方向进行研究,得到对数函数的概念.(2)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是密不可分的.对于呈指数增长或衰减变化的问题,我们可以用指数函数进行描述,还可以从对数函数的角度进行描述,从而能够更全面地研究其中蕴含的规律.设计意图:(1)得到对数函数概念的基本过程,是函数研究套路“背景-概念-图象与性质-应用”中的“背景-概念”环节.通过不断重复这一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研究一个数学对象的基本套路.(2)明确对数函数的现实背景,可以使学生明白这类函数区别于其他初等函数的主要特征,为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和应用奠定基础.4.布置作业根据课堂教学情况,从教科书习题4.4中选择合适的题目,可选题目为第1,3,5,9,10题.(五)目标检测设计1.设对数函数y=f(x)的底数为a,如果f(9)=2,f(27)=3,那么a=____ ,f(81)=_____ .设计意图:考查对数函数的概念.。

本章综合-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本章综合-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本章综合-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一、教材分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19版)》是一本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教材。

本册教材共分为十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包含了不同的数学知识点和应用。

本章综合作为第十章,是该教材的重要部分,也是对前九章学习内容的综合运用。

本章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运用前九章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为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章综合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运用前九章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3.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三、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大量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九章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其中,问题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逐步升级,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展示演讲、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知识总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对前九章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同时,老师也将介绍新的重要知识点,如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等。

通过知识的梳理和扩展,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应用拓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介绍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学科和领域,如物理、化学、统计学等。

通过跨学科的应用实例和拓展,扩大学生对数学应用的认识和想象力,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应用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章综合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1. 组织小组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方式,用教师给出的实际问题或学生自主选题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共同讨论、探究,集思广益,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的热情。

2. 开展比赛活动用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树立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学习精神。

3. 展示演讲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对某个实际问题进行深化分析和解决,发表个人对该问题的看法、经验和思考,通过展示演讲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学设计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用不等式表示现实问题、数学问题,为了解不等式,要探究不等式性质,而不等式性质的探究要先学习证明不等关系的“根本大法”,即“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还要梳理等式基本性质及蕴含的思想方法,然后通过类比的方法猜想并证明不等式的性质,最后要会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其它的一些不等关系.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例如多与少、大与小、长与短、高与矮、远与近、快与慢、涨与跌、轻与重、不超过或不少于等.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反映在数量关系上,就是相等与不等.相等用等式表示,不等用不等式表示.实际问题中所蕴含的不等关系可抽象出不等式的关键是确定问题中涉及的量及其满足的不等关系,然后用未知数表示量,把不等关系“翻译”成不等式.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既是实数的基本性质,又是研究式的大小关系的基础,为不等式的研究奠定了逻辑基础.这个基本事实把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转化为它们的差与0的大小关系,实际上就是两个实数差的符号,从而把实数的大小关系转化为使实数的运算问题,使实数大小关系的比较有了抓手.重要不等式222≥是基本不等式基础,该不等式从赵爽弦图中获得猜想,运用由一般a b ab性与特殊性获得“=”成立的条件.证明中,运用了完全平方差公式和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证明了上述不等式,这既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又再一次说明了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在解決不等式问题中的应用价值.等式性质可从自身特性看,包括“对称性”和“传递性”.“对称性”即两个相等的实数放在等号两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传递性”是实数相等的内在关系,两者均是实数序的特征.从运算角度看,“加法”、“乘法”运算中的不变性,即等式两边同加或同乘同一个实数,等式保持不変;也有其派生出来的在“乘方”、“开方”等运算中的不变性.不等式与等式的性质蕴含了同样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包含不等关系自身的特性和运算中的不变性两类.不等关系自身的特性有“自反性”和“传递性”两种.“自反性”是不相等的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两种不同表达形式,是实数序特性的体现.“传递性”是三个不相等的实数之间大小关系的内在联系,也是实数序特性的体现.运算中的不变性、规律性是指对不等号两边的实数同时进行“加法”、“乘法”等运算,得出新的不等关系.由于“正数乘正数大于0”,“负数乘正数小于0”,所以不等式对于乘法运算失去了“保号性”,这也是不等式性质与等式的性质的差异.实际上,在代数问题中,运算中的不变性、规律性就是性质,它是发现代数性质的“引路人”,在代数领域中具有基础地位.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推导出不等式的一些其他性质,即以基本性质为理论依据,以运算中的不变性和规律性为研究方向,通过“猜想—证明—修正—再证明—得出性质”的方法探究出其他的性质.结合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及其简单应用;梳理出等式基本性质中蕴含的思想方法;类比等式基本性质,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学情分析:学生在用不等式表示实际问题时,对没有符号化的问题不知从何入手,学生能够抽象不等关系,但不能用符号语言表达.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问题符号化,体会符号语言在数学中的作用.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及其应用对学生来说较为容易,但理解这个基本事实使运算参与比较之中存在困难.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体会运算的作用.不等式性质的探究是以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为依据,以梳理等式性质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为前提,以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为方法展开的.学生虽然在初中阶段接触过一些内容,然而是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得到的,没能从根源上探索其成立的道理.高中阶段的等式与不等式的学习强调逻辑推理,因此学生会有一定的的困难.对于等式的基本性质学生是熟知的,但对性质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缺乏思考,尤其是体会相等关系自身的特性较为困难.教学中采用让学生对性质的特点进行归类的方法,总结每类性质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实数序关系的特性角度体会相等关系自身的特性.学生类比等式基本性质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猜想并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存在困难,由于初中时学生学习过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和性质4,而性质1和性质2学生认为是显然成立的,学生思维达不到从逻辑推理角度证明性质.因此,教学中在强调逻辑推理的重要性的同时,还要强调两个实数比较大小的基本事实和实数的一些其他事实是证明的依据.学生缺少从代数角度证明不等式的经验,运用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和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一些简单命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进行分析,适当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生成证明思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从实际问题所蕴含的不等关系中抽象出不等式;梳理出等式基本性质中蕴含的思想方法;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猜想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会从实际问题所蕴含的不等关系中抽象出不等式.2.理解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能运用这个基本事实比较式的大小关系.3.运用等式基本性质中蕴含的思想方法,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研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4.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发现并证明一些常用的不等式性质;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一些简单的命题.教学过程:(一)从不等关系中抽象不等式问题1: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例如多与少、大与小、长与短、轻与重、不超过或不少于等.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师生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列举的例子,从严谨性的角度帮助学生梳理语言的表述.追问:你能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下列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吗?(1)某路段限速40km h;(2)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査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f应不少于2.5%,蛋白质的含量p 应不少于2.3%;(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边;(4)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追问中的问题、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讨论交流的结果,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的关键是确定问题在涉及的量及其满足的不等关系,然后用未知数表示量,把不等关系“翻译”成不等式.有时用自然语言表达的不等关系不够明确,例如“不少于”、“不低于”、“至多”、“至少”等,需要先把它们翻译成大于或小于的关系,再用不等式表示.设计意图:创设运用不等式表示问题的情景,使学生意识到不等式在生活及数学中的应用,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将抽象出不等关系用符号语言表达.(二)探究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问题2:你能用不等式表示并解決下面的问题吗?某种杂志原以每本2.5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本,据市场调查,杂志的单价每提高0.1元,销售就可能减少2000本.如何定价才能使提价后的销售总收入不低于20万?师生活动: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用不等式表达.设提价后每本杂志的定价为x元,则销售总收入为2.580.20.1xx--⨯()万元.于是,不等关系“销售总收入不低于20万元”可以用不等式表示为2.580.2200.1xx--⨯()≥,但不会解不等式.与解方程要用等式性质一样,解不等式要用到不等式的性质.为此,我们需要先研究不等式的性质.实际上,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通过具体实例归纳出了一些不等式的性质.追问:那么,这些性质为什么是正确的?还有其他不等式的性质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追问中的问题、讨论交流.教师指出回答这些问题要用到关于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若要研究不等式的性质,即由已知不等式得出新的不等式,这样必然需要比较两个式子或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追问:大家来思考如何比较两个式子或实数的大小关系呢?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追问中的问题、讨论交流.思路一:利用实数的几何意义,由于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所以可以利用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来规定实数的大小关系,如图2.1-2,思路二:利用两个式子或实数作差,比较差值与0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出结论.这个基本事实可以表示为:0a b a b ⇔->>;==0a b a b ⇔-;0a b a b ⇔-<<.设计意图: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只不过以往没有提炼出来,此环节以问题为载体,由学生自主探究基本事实,这个基本事实把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转化为它们的差与0的大小关系,实际上就是两个实数差的符号,从而使实数的运算能够参与到实数的大小比较中,为不等式的论证提供了运算工具,也为研究不等式的性质奠定了基础.(三)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的简单应用例1:比较23x x ++()()和14x x ++()()的大小.师生活动: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利用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比较出两数大小.因为2314x x x x ++-++()()()()22=5654x x x x ++-++()()=20>,所以2314x x x x ++++>)()()()(.设计意图:此题是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的简单应用,借助多项式减法运算,得出了一个明显大于0的数(式).这是解决不等式问题的常用方法,让学生再次体会此方法在比较大小中的应用.问题3:阅读教科书第39页“探究”,你能在图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教师指出这个会标实际上就是“赵爽弦图”——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一个大正方形,中空的部分是个小正方形.由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大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即222a b ab +>(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为a ,b a b (≠)).而当直角三角形変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 b 时,中空部分缩为一个点,这时有相等关系22=2a b ab +.这样,就引出了基本不等式的一种变形形式222a b ab +≥.追问:你能总结一下22a b +与2ab 的大小关系吗?此不等关系中a b ,的取值范围如何?如果a b ∈R ,,此结论是否仍成立?师生活动:学生总结出222a b ab +≥,其中a b ,是边长,所以+a b ∈R ,.当a b ∈R ,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的可題,只需比较22a b +与2ab 的大小关系,即2222=0a b ab a b +--()≥,由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得222a b ab +≥,当且仅当=a b时等号成立.教师强调此结论是由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得到一类重要的不等式.设计意图:此探究问题的设计,作为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的总结,也为引出基本不等式做了铺垫.在推导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从独立想象,并能够由“形”到“数”的逐步提炼出不等关系,通过再次追问,让学生经历猜想并证明不等式的一般过程,为不等式性质和基本不等式的学习奠定基础.(四)复习等式性质,梳理思想方法关于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为研究不等式的性质奠定了基础.那么不等式到底有哪些性质呢?要研究不等式的性质,我们可以从等式的性质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中获得启发.问题4:请你先梳理等式的基本性质,再观察它们的共性.你能归纳一些发现等式基本性质的方法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并给出答案.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补充并板书出等式的性质.这其中性质3,4,5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但对于性质1,2只有很少学生能回答出来,教师指出性质1,2反映了相等关系自身的特性,由于它们太明显了,是相等关系本身蕴含的性质,反而容易被忽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可以归纳出性质3,4,5是从运算角度提出的,即等式两边加、减,乘,除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教师指出,这三条性质反映了相等关系在运算中保持不変性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在梳理并观察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认识到,这些性质包括在数学推理和运算中经常用到的“对称性”和“传递性”,还包括解方程所需要的等式对四则运算的不变性,而这两个方面反映了“式的大小关系”的本质属性,这些基本属性为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指明了方向.(五)通过类比,探究不等式的性质问题5: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你能猜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加以证明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后得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从不等式的自身特性和运算两个角度来研究,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补充并板书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2,3,4.学生在猜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会发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存在差异:就不等式自身的特性而言,不等式不具有“对称性”,而是具有“相反性”,即a b b a ⇒><,b a a b ⇒<>;就不等式与四则运算的关系而言,当乘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调换方向,即0a b c ac bc ⇒><<,.不等式的这种特殊性是由实数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在对不等式进行论证时,除了要用到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还需要用到关于实数的其他一些基本事实,例如:(1)正数大于0,也大于一切负数;负数小于0,也小于一切正数.(2)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3)两个正数的和仍是正数,两个负数的和仍是负数.(4)同号两数相乘,其积为正数;异号两数相乘,其积为负数.利用这些基本事实,可以对猜想出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证明.例如,性质2的证明可由0a b a b ⇒->>,0b c b c ⇒->>,继而得到+0a b b c --())>(. 性质3的证明中学生能够分析出要证明a c b c ++>,只需证明a c b c +-+()()与0的大小关系,也就是a b -与0的大小关系,得出如下证明:由a b >,得0a b ->,所以0a c b c +-+())>(,即a c b c ++>.追问:用文字语言怎样表达此性质?两个实数大小关系还可以形象地在数轴上表达出来,你能从几何意义的角度对这个性质进行解释吗?师生活动:学生用文字语言表达,即不等式的两边都加同一个实数,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通过教师课件展示a c +,b c +的变化,学生体会此性质的几何意义,并注意到可用运动方向表达实数c 的正负.教师强调,几何语言的表达具有“直观”的特点,建议学生经常从几何视角发现或解释一些代数问题,能实现更直观地认识问题,更深刻地理解问题.设计意图:对同一个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述,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不等式是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有的不等式的内涵是比较抽象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本质,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等多种形式来表达重点的不等式的性质,有助于对问题的深入理解.追问:利用以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我们还可以推导出不等式的其它一些性质吗?师生活动:由性质3学生得到猜想“大数加大数大于小数加小数”,即“如果a b >,c d >,那么a c b d ++>”.学生分析证明方法,若要证a c b d ++>只需证0a c b d +-+())>(,由已知0a b ->,0c d ->,由“正数加正数是正数”这一基本事实,猜想得证.教师评价,此证明是基于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和实数的一些基本事实证明的,这是证明不等式的根本大法,在证明不等关系时起到重要作用.追问:在基本性质4中,不等式的两边同乘同实数.如果同乘不同的实数,你有何结论?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得出:两边同乘负数不等号要変方向,所以此问题中,乘法不一定具备“保号性”.同时,学生与性质4进行对比,发现对于正数乘法是具有“保号性”的.教师指出此性质为不等式性质6,即“如果0a b >>,0c d >>,那么ac bd >”.追问:如果性质6中=a c ,=b d ,你有何新的结论?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得出“如果0a b >>,那么22a b >”,并能推广到“如果0a b >>,那么n n a b >2n n ∈N (,≥)”.教师指出这是不等式的性质7,它是性质6的特例.设计意图:证明以上性质的过程可以看作不等式的性质在代数证明中的初步应用,通过不等式性质的推导,让学生经历“猜想—证明—修正再证明—得出性质—理解”的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六)不等式性质的简单应用例2 已知00a b c >>,<,求证c c a b>.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分析:要证明c c a b >,因为0c <,所以可以先证明11a b<.利用已知0a b >>和性质3,即可证明c c a b>.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向学生示范了应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命题的一般思路.对于有些不等式的证明,要在“分析”中给出了证明的一般思路:从结论出发,结合已知条件,寻求使当前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而这个充分条件是容易由已知条件证明的,这实际上是综合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此外,通过本例引导学生领会这种“发展条件、转化结论、寻求联系”的证明较复杂命题的一般思路.(七)单元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1)本单元我们研究了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这个基本事实在研究不等式时有什么作用?(2)本单元我们还重点学习了不等式的性质,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能否梳理并总结出探究的过程?师生活动:问题(1)学生总结并回答,研究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是为了研究不等式的性质,从而解决解不等式的问题.这个基本事实把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转化为它们的差与0的大小关系,实际上就是两个实数差的符号,从而把实数的大小关系转化为使实数的运算问题,使实数大小关系的比较有了抓手.问题(2)学生总结并回答,通过梳理等式的基本性质及蕴含的思想方法,猜想并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再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推理得到不等式另外一些常用性质.教师帮助整理:经历“前备经验—归纳特点—类比猜想—推理证明—理解表达—应用反思”的过程.设计意图:梳理、总结、归纳提炼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和方法.(八)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2.1第1,2,3,4,5,6题.五、目标检测设计1.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下面的不等关系:(1)某高速公路规定通过车辆的车货总高度h(单位:m)从地面起不超过4 m;(2)a与b的和是非负实数;(3)如图,在一个面积小于2350m的矩形地基的中心位置上建造一个仓库,仓库的四周建成绿地,仓库的长L(单位:m)大于宽W(单位:m)的4倍.设计意图:考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式的能力.2.比较37++()()的大小.x x++x x()()和46设计意图:利用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比较大小.3.用不等号“>”或“<”填空:(1)如果a b c d >,<,那么_____a c b d --;(2)如果00a b c d >><<,,那么_____ac bd ;(3)如果0a b >>,那么2211_____a b; (4)如果0a b c >>>,那么_____c c a b .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不等式性质的简单应用能力.4.已知a b >,0ab >,求证11a b<.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不等式证明方法的探究水平,以及综合运用不等式性质的能力.。

3.3抛物线-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3.3抛物线-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3.3 抛物线-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课程背景和目标本节课是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的第三章第三节,主要内容是抛物线。

学生已经学过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现在需要将函数应用到经典的函数类型中,掌握抛物线的性质和公式,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1.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和常用性质;2.掌握抛物线的标准式和一般式;3.掌握如何求解特定抛物线的焦点、顶点和轴;4.学会画出特定的抛物线。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感受抛物线。

2.提醒学生先将上节课的习题完成并自己找出抛物线内容中的问题和疑惑。

3.明确本节课的目标。

讲解和演示(35分钟)1.讲解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等于到定直线距离的点轨迹。

2.讲解抛物线的性质:对称性、单调性、变化率、极值、最值等。

3.引入抛物线标准式和一般式,通过演示和解释对两者进行区分和比较。

4.探讨如何求解特定抛物线的焦点、顶点和轴,引导学生基于公式进行计算。

5.介绍如何画出特定的抛物线,提醒学生注意坐标系和图形的比例。

6.给出典型的抛物线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和思考。

7.随堂测试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练习(20分钟)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完成抛物线的作业。

2.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自己的解题思路,发现问题和提出疑问。

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进步。

2.提出课后学习的任务和建议,巩固和拓展自己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积极参与,对抛物线的性质和公式掌握得比较熟练,能够独立完成作业。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2.强调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引导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梳理思路。

3.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探究精神。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学习计划、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1.2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1.3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
1.4 空间向量的应用
本章综合与测试
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
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2.2 直线的方程
2.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2.4 圆的方程
2.5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
本章综合与测试
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
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7.1 条件概率与全概率公式7.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7.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7.4 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7.5 正态分布
本章综合与测试
第八章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8.1 成对数据的相关关系
8.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8.3 列联表与独立性检验
本章综合与测试
本册综合。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一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一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一教学计划含进度表教学计划: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一为了应对高一年级学生自主研究能力较差,解方程、解不等式甚至连分数的加减法都不会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奠定学生所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为他们终身研究打好基础。

二、教学准备1.深入研究材,准确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防止对教材加深加宽,重视数学应用和思想方法的渗透。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研究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惯。

5.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

三、教学内容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2.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3.函数概念与性质4.指函数与对数函数5.三角函数四、课时安排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课时分配(13课时)1.集合的概念(2课时)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2课时)3.集合的基本运算(2课时)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2课时)5.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2课时)6.章末小结与测试(3课时)五、时间安排9月3-4日:集合的概念9月6-7日:集合间的基本关系9月8-9日:集合的基本运算9月10-11日: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9月14-15日: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September 16-17: Chapter 2 "Quadratic ns。

ns。

and Inequalities" (12 class hours)2.1 Properties of XXX (3 class hours)September 18-21: 2.2 and 2.3 Basic Inequalities (2 class hours)September 22-23: Quadratic XXX (4 class hours)September 24-27: End of Chapter Summary and Test (3 class hours)September 28-30: Chapter 3 "Concepts and Properties of ns"(15 class hours)3.1 XXX ns (3 class hours)3.2 Basic Properties of ns (3 class hours)3.3 Power ns (3 class hours)3.4 ns of ns (Part 1) (3 class hours)End of Chapter Summary and Test (3 class hours)XXX:October 13-15:October 16-20:October 21-23:October 26-28: Chapter 4 "XXX" (16 class hours) 4.1 Exponents (2 class hours)4.2 XXX (3 class hours)4.3 Logarithms (2 class hours)Midterm Exam (3 class hours)4.4 Logarithmic ns (3 class hours)4.5 ns of ns (Part 2) (3 class hours)End of Chapter Summary and Test (3 class hours)October 29-30:November 2-4:November 5-6:XXX 9-10:November 11-13:XXX 16-18:November 19-23: Chapter 5 "Trigonometric ns" (25 class hours)5.1 Arbitrary Angles and Radian Measure (3 class hours)5.2 XXX (3 class hours)XXX 24-26:XXX 27-December 1:5.3 Induced Formulas (3 class hours)Midterm Exam (3 class hours)5.4 XXX (3 class hours)5.5 Trigonometric Identities (3 class hours)5.6 XXX(ωx+φ)(4 class hours)5.7 XXX (3 class hours)End of Chapter Summary and Test (3 class hours) XXX 23-25:December 28-31: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Test (22 class hours)January 4-6: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hapter 1 (3 class hours)January 7-11: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hapter 2 (3 class hours)January 12-14: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hapter 3 (3 class hours)January 15-19: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hapter 4 (3 class hours)January 20-22: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hapter 5 (3 class hours)Final Exam (6 class hours)。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一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一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新教材】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一教学计划(含教材分析培优补差等)XX高级中学高一数学组XXX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1教学计划高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问题很多。

有些学生解方程、解不等式甚至连分数的加减法都不会。

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想在这个基础上把教学搞好,任务很艰巨。

所以特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准备1、深入钻研新教材。

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

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

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

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

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2. 加强课外辅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外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组织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3. 重视作业批改和考试评价
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定期进行考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七、教学资源
1. 教材及配套练习册: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教材,以及与之配套的同步练习册。
素养提升上,努力培育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深刻感受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集合的运算及相互关系,函数概念的深入理解,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对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判定及应用。
教学难点:集合中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间复杂关系的辨析,函数概念的抽象性,不同类型函数的综合运用,利用函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证明,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理解。突破这些重难点,有助于学生构建扎实的数学基础,提升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4.个体差异照顾: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特点,因材施教,避免一刀切。
5.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6.培养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做笔记、整理错题等习惯。
7.及时反馈与鼓励: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正面反馈和鼓励,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一、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还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同时,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兴趣、态度和习惯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2.2基本不等式教案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2.2基本不等式教案

2.2 基本不等式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从不同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基本不等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发现数学的实用性教学重点:基本不等式的定义,证明方法和几何解释;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教学难点: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最值问题.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学探新知情境1:展示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介绍赵爽弦图历史渊源.情境2:介绍知名校友国际数学新秀韦东奕.师:展示部分北京数学家大会的图片,介绍发展史.生:欣赏和感受数学历史文华,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渗透德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合作探究释问题1:你能否从数学家的角度来欣赏会标,由哪些几何图形构成?蕴含怎样的不等关系?师:提出问题1,留给学生一分钟时间独立思考.生:整个图案由正方形和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构成.生:大正方形面积不小于四个直角三角形面积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从几何图形出发抽象出重要不等式,为接下来基本不等式做铺垫,体会数疑难重要不等式:222a b ab+≥当且仅当a b=时,等号成立. 师:设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分别为a,b,如何表示上述不等关系?师:观察数学模型,当a,b,满足什么条件时,大正方形面积等于四个直角三角形面积和?生:a b=时取得相等学建模,数形结合的思想.合作探究释疑难问题2:由重要不等式出发,如何才能得到两个正数和与积的不等关系?基本不等式:0,0a b>>2a bab+≥当且仅当a=b时取得等号.2a b+是两个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ab是两个正数a, b的几何平均数师:重要不等式体现了平方和与积的关系,你能想到哪些方法使其转变成两个正数和与积的关系?生:小组交流讨论,时长3分钟.生:可用正数,a b代替原式中的a,b,即得到2a b ab+≥生:原不等式两边同时加2ab2224a b ab ab++≥即()24a b ab+≥即2a b ab+≥师:何时取等?生:当且仅当a b=等号成立.师:板书基本不等式体会代换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分析基本不等式的结构特征得到基本不等式的代数解释,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认识,多种方法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合问题3:是否还有其它方式证明师:有哪些方式可以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从几何和代数两个角度实现基本作探究释疑难(),02a bab a b+≥>?做差法证明基本不等式.生:做差法.生:一人黑板板书做差法证明基本不等式,其余同学练习本证明.生:黑板上讲解证明思路,过程.师:结合板书同学证明步骤,讲强调取等的重要性.不等式的证明,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升华.合作探究释疑难问题4:“当a b=时等号成立”“仅当a b=时等号成立”含义分别是什么?师:结合第一章我们研究的常用逻辑用语,你能否发现,“a b=”和“等号成立”之间的关系?生:“当a b=时等号成立”是说“a b=”是“等号成立”的充分条件; “仅当a b=时等号成立”是说“a b=”是“等号成立”的必要条件,也就是“a b=”和“等号成立”互为充要条件.师:肯定学生能够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强调基本不等式取等条件,加深学生对于等号是否成立的理性认识.加强学生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和数学应用意识.合作探究释疑难问题5:如图AB是圆的直径,点C是AB上一点,AC=a,BC=b,过点C做垂直于AB的弦DE,连接AD,BD,你能利用这个图形得到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吗?师:前后4人小组,4分钟时间讨论交流.生:小组讨论,选派小组代表上台为同学展示交流成果,其他同学做补充.师:肯定小组交流成果.师:几何画板动态演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变与不变.师:引导学生总结,半径即为2a b+,CD ab=,圆中直径不小于任意一条弦,当且仅当弦过圆心时,学生自己发现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相对较困难,给出几何图形后,引导学生将ab和2a b+与图中的几何元素建立起联系,再观察这些几何元素在变化中表现得大小关系,从而得到基。

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集合的概念》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集合的概念》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集合的概念》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集合的概念》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1.初中代数中涉及“集合”的提法. 2·初中几何中涉及“集合”的提法.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代数中不等式的解法一节中提到的有关知识: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几何中,圆的概念是用集合描述的. 通过复习回顾,引出集合的概念.概念形成1.出示一组实例:(1)1 ~10之间的所有偶数;(2)立德中学今年入学的全体高一学生;(3)所有的正方形;(4)到直线1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所有点;(5)方程的所有实数根;(6)地球上的四大洋. 2.问题:你能概括出以上这6个例子具有的共同特征吗?(1)元素: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 (2)集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 教师提问:(1)以上各例(构成集合)有什么特点?请大家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集合概念的关键要素,然后教师肯定或补充. (2)我们能否给出集合一个大体描述?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3)上述6个例子中集合的元素各是什么?(4)请同学们自己举一些集合的例子. 通过上述实例,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总结出元素与集的含义.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经历并体会集合(描述性)概念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元素与集合的概念,会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 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概念深化1.继续观察上述实例,尝试说说集合中元素的特点. 集合中元素的基本性质:(1)确定性: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不能确定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 (2)互异性:集合的元素一定是互异的,相同的几个对象归于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集合的一个元素. (3)无序性:集合的元素没有先后顺序. 2.相等集合: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b,c,…表示. 如果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读作"属于A". 如果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不属于集合A,记作A,读作"不属于A". 4.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N: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 或:正整数集. Z:整数集. Q:有理数集. R:实数集. 教师提问:“我们班中高个子的同学"“年轻人”“接近0的数”能否分别组成一个集合?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另外,集合的元素一定是互异的,相同的对象归于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集合的一个元素. 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只要两个集合中的元素相同,即使排列的顺序不同,也应看作相等的集合. 教师要求学生再次观察实例,并提问:(1)你们能指出各个集合的元素,并说明各个集合的元素与集合之间是什么关系吗?(2)例(5)中,0,-2是这个集合的元素吗?学生讨论交流,弄清元素与集合之间是从属关系,即“属于”或“不属于”关系. 请同学们熟记上述符号及其意义.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元素所具有的性质,从而进一步准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强调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 通过上面的6个例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 各种常用数集符号在后续学习中经常会碰到,一定要牢记.应用举例用自然语言可以描述一个集合,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示集合呢?列举法定义:把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例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2)方程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思考教材第3页下方的思考题. 描述法定义:一般地,设A是一个集合,我们把集合A中所有具有共同特征P()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表示为{},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具体方法是: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例2 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A;(2)由大于10且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B. 教师直接给出列举法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记忆,并给出对应例题. 例1 解:(1)设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为A,那么A={0,1,2,3,4,5,6,7,8,9}. 由于元素完全相同的两个集合相等,而与列举的顺序无关,因此集合A可以有不同的列举方法.例如:A={9,8,7,6,5,4,3,2,1,0}. (2)设方程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B,那么B={0,1}. 教师让学生解决“思考"中的两个问题,发现用列举法表示会有问题,引出另一种表示方法--描述法. 强调用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的问题:(1)有时也用冒号或分号代替竖线,写成{}或{};(2)在花括号内,竖线两侧分别表示的意义;(3)我们约定,如果从上下文的关系看,,是明确的,那么,可省略,只写其元素. 例2解:(1)设,则是一个实数,且.因此,用描述法表示为A={}. 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因此,用列举法表示为A={}. (2)设B,则是一个整数,即Z,且10。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2 基本不等式 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2 基本不等式 教学设计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以及一些不等关系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必修一p39页探究题,学生对于重要不等式已经有了初步了解;2.对于基本不等式的学习,学生的认知困难主要在两个方面: (1)什么是基本不等式?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和接受是比较困难的;(2)如何用数形结合的思路理解基本不等式?应该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计算,重视课堂问题的讲解设计,引导学生掌握。

二.教材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不等式及不等式证明方法,本节内容一定程度上是前面学习的运用,也是后面系统学习不等式证明的基础。

基本不等式在证明不等式的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桥梁,放缩法证明不等式会经常用到基本不等式。

另一方面, 基本不等式作为求极值的的一种方法,经常运用于实际问题,而且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通过基本不等式,常常可以将一些较为复杂的求极值的问题化为简单问题,在化归方法中起着重要的承接作用。

通过对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较为真切的体会到数形结合法的神奇之处,也加强了数学联系生活这一重要的数学观。

在学习过程中,要用心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为以后抽象数学思想方法做好铺垫。

三.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不等式的形式以及推导过程,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问题。

2,基本不等式的推导与证明过程,提升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

3.基本不等式的简单应用,理解积定与和定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基本不等式。

2、难点:基本不等式的推导及证明过程。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讲授法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

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为《周髀算经》一书作序时,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以弦为边长得到的正方形是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再加上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组成。

“赵爽弦图”证法的基本思想:图形经过割补后,面积不变,这就是中国古代数学中重要的面积“出入相补”原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特色之一.你能在这个图中找出一些相等的关系或不等关系吗?(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课题,能使学生很快有新内容的学习的抵制状态,进入回忆的兴奋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次教学计划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XX中学
高一数学组
XXX
2020年8月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没有数学,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无从谈起,函数与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是衔接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纽带,再加上函数与方程还是中学数学四大数学思想之一,是具体事例与抽象思想相结合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教学法。

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有熟悉到陌生,让学生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以此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现实生活中函数与方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因此本册的函数与方程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教学指导思想:
这一学期,我将准确把握《教学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严格遵守《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针对学生实际,研究职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我将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高一年级的安排,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力争建设愉悦课堂,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高一(1)班、高一(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对中考成绩的分析,我对这两个班的学习能力有了较好的认识,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有两极分化现象。

部分学生缺乏热情,学习习惯不好,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课堂上能听讲,但是课后不归纳总结,不做题,学习效率低。

另外,高中数学知识难度大,学生基础差,导致学生兴趣下降。

学生意志薄弱,耐挫力差。

许多学生意志不坚定,因此很多学生坚持性差,意志薄弱,一旦碰到困难便打退堂鼓,害怕去学、去动脑,长期下去,便产
生厌学情绪。

三、教材分析:
1、教学要求
(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
换算.
(2)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并会利用与单位圆有
关的三角函数线表示正弦、余弦和正切;了解任意角的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
正弦、余弦、正切公式;通过公式的推导,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4)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及恒
等式证明(包括引出半角、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但不要求记忆).
(5)会用与单位圆有关的三角函数线画正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并在此基础上由诱导公式画出余弦函数的图象;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

四、教学措施
1. 精心备课,抓好课堂教学,及时进行单元检测,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教师个别指导、同学互助的活动。

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困难生优先回答,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
极性。

并经常与家长交流,多方面的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3. 对学习优秀的学生,给他们创造阅读条件,让他们多读课外书籍,并讲给同学听,带动全班的阅读兴趣。

4. 随时听写检查生字和认读字;采取组长检查,教师抽查的方式检查朗读和背诵。

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5. 坚持每周写一篇随笔,并教师做好讲评,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6.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要途径。

(1)、扎实备课,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
例题、练习题、学习指导与练习。

(2)、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
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有效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因此,课堂教学要大力培
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形成知识体系;通
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7.加强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

(1)加强数学学习的指导,提高学习兴趣。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全方面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特别是自主能力,并通过强化训练,不断提高解题能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更上一层楼。

(3)加强课后辅
导。

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质的飞跃。

8.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培优辅差
l、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辅导。

2、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

3、充分了解后进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后进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方法来影响后进生。

5、对后进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

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练习,不断提高做题。

6、采用激励机制,对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及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后进生的学习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