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8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与反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与反思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并积累“缅怀、彷徨、格物致知、袖手旁观、不知所措”等词语。

2.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3.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1.结合课文旁批,用圈点、批注等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

2.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实际,感受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和乐于动手实践的优秀品质,力争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消息:一名学生以高分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没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身边的人们大为不解。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曾发现“J粒子”。

2.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丁肇.中(ziǎn)不知所措.(cuò)彷徨..(pánghuáng)(2)词语释义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格,推究。

致,求得。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详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详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详解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详解13 最后一次演讲/闻一多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王选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顾拜旦13 最后一次演讲预习重点一、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学者。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其代表作有《红烛》《死水》等。

二、字音词义卑劣liè:卑鄙恶劣。

无耻:不知耻辱;没有羞耻之心。

诬蔑miè: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悲愤fèn:悲痛愤怒。

捶击:用重物猛力敲打。

毁灭:彻底破坏,消灭。

卑鄙bǐ:(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蛮mán横:强横而不讲道理。

赋fù予:交给重任,使命等。

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挑拨离间jiàn:搬弄是非,引起纠纷、事端,使别人不和。

三、主题概述这篇演讲稿,揭露并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法西斯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真理,表现了演讲者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斗争精神以及对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卑劣无耻的罪恶行径,热情赞颂李公朴先生及昆明青年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和事迹。

第二部分(4、5):剖析了国民党反动派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质,指出敌人的末日即将来临,揭示了真理永存的历史规律,坚信人民一定胜利。

第三部分(6~11):追述争取民主的光荣历史,坚信正义不灭、真理永存,号召进步青年为争取民主和平而努力奋斗。

第四部分(12):表明自己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牺牲的决心。

五、鉴赏品读1.第1段中“写写”“说说”“打”“杀”与“偷偷摸摸”这几个词有何表达效果?李公朴先生“写写”“说说”,反动派就对他要“打”要“杀”,说明李先生无罪却惨遭毒手,这些词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偷偷摸摸”是个贬义词,更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憎恶之情。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教案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教案

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这个单元是一个演讲词单元。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

并且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科学、社会、人生等的有益启示,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文是丁肇中一个报告中的一个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本文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语言准确。

【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中,首先应在学生读课文时找出阐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引导学生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其次再让学生找出为了阐明观点作者所摆出的几个事实,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辨析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体会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理的表达效果;第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反观自我,培养实验的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具体感受文章以讲道理、摆事实来阐明作者观点的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把握内容的过程中找出关键语句,引导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在现代学生学习上出现一种现象,叫“高分低能”。

对于这种现象,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结合个人经验做了思考,向我们提出了忠告。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内容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这是一篇名家名言课,旨在通过名言格言引导学生认识格物致知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下面将对这节课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名言格言引导学生认识格物致知的思想。

在教学开始阶段,通过投影展示了一些著名的名言格言,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改变命运”,让学生了解名言格言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名言格言背后的思想。

接下来,将举出苏轼、李清照等历史名人的名言格言,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格物致知的思想,并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格物致知思想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中,老师采用了多种方式,灵活运用了板书、投影、听讲、小组讨论、演讲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听课、思考、讨论等过程中全面感受到格物致知的思想,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格物致知的思想,使学生在听课、思考、讨论等过程中掌握了一些历史名人的名言格言,并在此基础上充分理解和认识了格物致知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在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方面的表现。

四、教学体会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名人名言格言有一定的接受度,这是教育中引导性的情感效应。

学生对英文或者四毛刚刚好属于接受范围内,而对于深层次的思想理解则有一定难度。

学生既有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黑板报,又有来源于旅游观光的远足,结合体验的原则会更有针对性。

教育不能仅仅是路边小摊或者小百货商店提供的简易方便效应,更应该深入学生内心,呼吸着学生的精神面貌。

五、教学改进的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进一步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不但要注重讲究语言表达、文化内涵,更应当应体现讲解学生的思想情感。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名人名言格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国内外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讲课稿一、说教材指导思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编排的课文全部是谈论文,除了让学生掌握谈论文的一些知识,培育阅读谈论文的兴趣外,更要理解教材目标。

“格物致知”是一篇闲谈式谈论文,除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热爱科学、勤于研究、勇于创新,培育学生有服务人类,回报于社会的崇高品行,建立正确的人生看法。

本文是丁肇中在 1991 年 10 月,在北京人民大礼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演出讲的一篇演说词的一部分,是一篇闲谈式的谈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质状况,联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剖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当有真实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育实验的精神,无论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仍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存一个思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实情。

本文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辟,语言正确。

二、说学情学生在七八年级重视学习的文体是记述文和说明文,而谈论文极少接触,到了九年级才第一次真实接触谈论文。

对于谈论文的问题知识,我在上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一文时,已经系统讲过了,同学们对谈论文也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可是,要想学生加深对谈论文的理解,仍是有必定的难度的,经过上第四单元第一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能够看出来,除了部分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其他大多数学生对谈论文的学习还处于一个观看状态,所以,在学习此篇课文时,我想仍是经过联合谈论文的文体知识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中要修业生能“赏识文学作品,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偏向作出自己的评论”,“品尝作品中富裕表现力的语言”。

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中,第一应在学生读课文时找出说明作者看法的语句,指引学生意会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其次再让学生找出为了说明看法作者所摆出的几个事实,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辨析看法和资料的关系,领会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理的表达成效;第三,指引学生联系实质,反观自我,培育实验的精神。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 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 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 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整体感知
2. 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么? 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对中国一些读书人继续 支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举例论证。
课堂小结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第四节,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物”失败告终。 第十二节,“我”初到美国学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经历。
举例论证: 两个事例,都为“应有格物致知”精 神这一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课堂练习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论据 、 论证 。 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常见论证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 、 本论 、结论 。 论证的方式: 立论 、 驳论 。
整体感知
词语解释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 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 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 依据:真理是由圣人领悟并传给一般人,研究圣人之经 书即可得到真理; 具体表现:①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②偏向抽象 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整体感知
3.实验精神在科学上有什么重要性?(用课文 原话回答。)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 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 到的。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2018新教材)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2018新教材)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则消息:四川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请同学们说说,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说得十分在理,重理论,轻实践,最终就有可能导致高分低能的状况,这在当前高速发展的创新型社会中,是一个致命伤,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也应当避免成为这样的人。

那么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

1962年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博士,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以与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后来有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导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八下语文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笔记

八下语文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笔记

八下语文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笔记篇一:《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由学生自主撰写的笔记,主要介绍了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第14课的内容,强调了“格物致知”这一主题。

以下是正文和拓展内容: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课中,作者鲁迅讲述了自己对于“格物致知”的看法。

他认为,“格物”即观察自然界中的万物,了解它们的本质和规律;“致知”则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鲁迅认为,只有“格物致知”,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素养的人。

他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此外,鲁迅还提到了“知行合一”这一理念,即不仅要“格物致知”,更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在今天的社会中,格物致知的精神仍然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扩展阅读: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

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具有很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

2. “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通过学习和探索,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这一理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论语》、《道德经》等经典作品中都有关于“格物致知”的论述。

3. 在今天的社会中,“格物致知”的精神仍然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篇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由学生编写的关于八年级下语文第14课的文章,文章主要介绍了“格物致知”这一知识点,并表达了作者对学习这一知识点的感悟。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首先解释了“格物致知”的含义。

八年级语文初二下册PPT课件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八年级语文初二下册PPT课件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舉例論證:Fra bibliotek所舉例子
闡述道理
明朝大理論家王 論證傳統教育不 陽明“格“竹子 是真正的“格物 的,頭痛失敗。 致知”。
通過實驗瞭解 實驗的過程……
竹子性質。
有計畫的探測。
作用
使論證更具體形 象生動,更具說 服力。 使論證更具體形 象生動,更具說 服力。
論述 角度
反面
正面
中國學生功課成 績好,面臨研究 工作束手無策
本文結尾表達了什麼希望? 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
使得實驗精神真正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朗讀課文,想一想:為什麼應該有格物致知精神?
這是被科學進展的歷史和實驗的過程證明了的,是 由傳統中國教育導致的中國學生的弱點決定了的。不僅 如此,也是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所不可少的。
為什麼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走進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華裔物理 學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於美國。 三個月後隨父母回到中國。1956年到 美國密執安大學學習,1960年獲得科 學碩士學位,1962年獲得(物理學) 哲學博士學位。
字詞積累
1、注音:丁肇( zhào )中
不知所措( cuò )
2、釋詞: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獲得知識。 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助別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急。
舉明代大理論家王陽明“格竹子”的事例證明。 為什麼用這個例子證明? 因為“他的思想可以代表傳統儒家對實驗的態度” ——有代表性。
作者認為王陽明 “格”竹子為什麼失敗? 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 王陽明《傳習錄》在敘述“格竹子”後說:“方知
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最新整理)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

(最新整理)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的全部内容。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2016部编本2017—2018八下第14课)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的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笔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笔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笔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演讲稿,作者是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丁肇中。

文章主要讲述了科学实验和仔细观察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中的重要性,强调了格物致知的精神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1. 讲述自己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体会。

2. 阐述科学实验和仔细观察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中的重要性。

3. 呼吁学生不要盲目相信权威,要敢于质疑,勇于实践,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文章中强调了科学实验和仔细观察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中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

同时,文章也强调了不要盲目相信权威,要敢于质疑,勇于实践,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文章中还有一些生词和难点,例如“格物致知”、“袖手旁观”、“不了了之”等,需要注意理解和记忆。

总之,文章主张科学实验和仔细观察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中的重要性,强调了格物致知的精神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2课时布置学生完成第14课预习卡第1课时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一、导入新课1974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发现J粒子,开辟了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新境界,并因此于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位用中文在诺奖颁奖典礼上发表演讲的科学家,引起了世界的轰动。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了解他取得这项伟大成就的经历。

1974年以前,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三种夸克。

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

最终,他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经过两年多夜以继日地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而它来自第四夸克。

他的发现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成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丁肇中也因此项发现在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师:从丁肇中的研究经历中,同学们认为他能发现J粒子的原因有哪些?(生自由发言)预设对于学术权威有着怀疑的态度和探索求真的精神,对于自己的想法能坚持,并通过大量的实验去反复验证自己的想法。

师: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丁肇中发表了一次演讲,分享了他在探索科学真理道路上实践实验精神的经验。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演讲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板书文题)【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对丁肇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就的介绍,让学生探究丁肇中获得成功的原因,从而引出本文的学习内容,也让学生对作者产生崇敬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握内容学生活动一:猜一猜设问1:这篇演讲词的题目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请同学们围绕题目进行提问,猜猜演讲的内容可能有哪些。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获奖优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获奖优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获奖优课教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是一篇教读课文。

这个单元任务是“学习演讲词”,侧重引导学生理解演讲词的内容、思想,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

具体到这一篇课文的学习,还是应与文体的学习结合起来。

毋庸置疑这是一篇议论文,只是以“漫谈”形式呈现。

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常见的议论文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思路清晰,逻辑缜密。

学习时应以“议论文”教学方式展开,兼顾“演讲词”的学习任务。

不管是立足于“议论文”还是“演讲词”,都很有必要知道作者本人写这篇文章的意图、论断以及分析思路。

查阅了资料,我们了解到作者丁肇中先生是在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表的演讲。

当时是因为丁先生的《怀念》征文被《瞭望》周刊海外版选中,评为“特别荣誉奖”。

在颁奖大会上丁肇中先生重点漫谈了“中国学生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的论题。

丁先生为什么要谈论这个话题?有什么现实背景和意义?这与他赤城的爱国之心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分不开的。

作者针砭时弊,指出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强调“实验”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材料一:丁肇中,男,1936年出生在美国。

三月后,父母带他回中国。

因身处战乱,被迫不断逃难,12岁之前未受任何正规教育。

12岁,举家迁往台湾,进中学,理科成绩“班上无敌手”。

毕业后,保送台湾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

1956年20岁只身赴美,进密歇根大学。

26岁获博士学位。

1976年40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目前,在美国名校理工学院任职。

多次回国,对祖国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材料二:“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发现都靠年轻人,因此,我对科学院年轻的科技人员抱有很大希望。

”——丁肇中材料三:《曾经的碰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

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部编版八年级下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部编版八年级下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7、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 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应怎样改变?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 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要改变这种状 况,人们就必须培养实验的精神,培 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8、课文中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 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 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 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 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走出这样的误区呢? 让我们来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怎么说 的?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 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 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 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 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3.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 提纲。
第一部分(l段):提出问题。中国学 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指 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 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 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 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符合实际。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 于在传统教育的背景下,加上应试教育的影 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 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因此考试得高分,要 搞研究或者需要动手时,就不知所措了。我 们要转变观念,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 考,使实验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阅读第1、2、13自然段)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 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初中八年级下册(初二第二学期)语文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备课素材

初中八年级下册(初二第二学期)语文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备课素材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入一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地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

无论是事例,还是人物,都体现了“格物致知”的精神。

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典范。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导入二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四大发明名扬世界,可近代中国科技为什么落后了?从五四时期起,很多有识之士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直到现在,中国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不足,仍是不争的事实。

原因何在?让我们来看看丁肇中教授的分析。

素材一内容精华素材1.提出问题“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一段开宗明义,交代演讲的中心: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

2.分析问题(1)“格物致知”的内涵第二段引用《大学》中的话点题,先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即“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就是要有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才能真正地了解自然科学。

将古人治学的经验与我们现代的科学实验结合起来,自然地引出下文,指出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所谓的实验。

(2)传统教育的弊病第三段围绕“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个中心,分析“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这一段揭示出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这个目的与丁肇中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不一样。

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第四段举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指出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由儒家传统的思想决定的,但这种思想显然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儒家传统的思想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3)重视实验精神“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业布置
课文说:“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 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 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 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研究人文科学” 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呢?并把 你的看法写成片段作文。
小组作,共同探究; 作者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层层推进,还举
了许多事例。请思考: 1.作者是如何层层推进,一步步表达自身观
点的?
【提示:结合课文批注,表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2.作者都举了哪些示例?都分别印证了什么 观点?有什么好处?
西根大学物理学博士,现任麻省理工 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研究。 他曾在实验中发现一系列的新粒子, 如:“J粒子” ,使粒子物理学进入 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1976年 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对祖国的事业极为关心。在他
领导的实验小组中,中国派去的同志 约占半数。他本人更是多次回国探亲 。1990年,中国《瞭望》周刊举办“ 情系中华”征文活动,他所写的《怀 念》在近千篇来稿中脱颖而出,获得 特别荣誉奖。1991年,在人民大会堂 的颁奖典礼上,丁肇中先生发表了本 篇演讲。
合作探究
1.作者是如何层层推进,表达自身观点的?请大 家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提示:结合课文批注,表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1—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 科学?要格物致知。 (3—12)分析问题。
(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11—12)分析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 “我”举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素材新人教版20180829437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素材新人教版20180829437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小传:国外科学技术界评论说,丁肇中是最有实验能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

美国《自然》杂志还评论说,丁肇中所从事的工作是沟通中美两国科技交流的一座桥梁。

丁肇中的父母都是中国的大学教授,祖籍山东日照。

1936年,他们从中国启程去美国,对密执安州立大学进行访问。

1月26日,就在这所学院里丁肇中降生了。

他在回忆中说:“我的父母希望我出生在中国,可是我却偏偏早产了,我出生两个月后才回到中国。

”他的童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乱年代,所以他十二岁以前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丁肇中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

外祖母性格刚毅果断,对丁肇中以后严谨刻苦治学,一丝不苟实验,缜密组织研究和严格要求下属等优良作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丁肇中先在大陆度过童年,十三岁去台湾上学,那时他父日亲是国立台湾大学的一名教授。

二十岁时,他决定回到他的出生地美国密执安大学继续攻读。

“那时我英文懂得不多,对美国的生活一无所知。

在国内的时候从书上读到许多美国学生是自己挣钱维持生活读完大学的,我告诉父母也这样做。

当1956年9月6日到达美国底特律机场的时候,口袋里只有一百美元。

在那时,有点钱好像已经满不错了。

我举目无亲,不免有几分担心。

”那几年,可以说是丁肇中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他一面顽强勤奋地学习,一面自己挣钱维持生活。

后来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

三年之后的1959年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硕士学位。

接着在密执安大学物理研究所当研究生,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丁肇中以博士和福特基金会会员的身份,前往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在柯可尼的指导下用质子同步加速器进行研究。

柯可尼对实验工作的严格与耐心对丁肇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这段日子以及后来再到日内瓦工作期间,丁肇中的典型生活情况是:一早起来在自取食堂里吃早饭,然后一整天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夜里离开实验室,驱车十分钟回到他的公寓房间睡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9
课前自学
(6)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
)了。 不知所措 (7)在环境jī biàn( )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 激变 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bù zhī suǒ cuò(
(8)我非常荣幸地接受《liào wàng( )》周刊授予 瞭望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26
课外拓展
立下卓著功勋;焦裕禄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顶风冒沙,在遍地盐碱的兰考创造出多种治沙 新招。从根本上说,正是一种报效祖国情牵百 姓的理想与抱负,使无数中国人焕发出执着创 新的勇气与锐气。今天,我们更加迫切需要涵 养创新的精气神。
2019年4月26日
14
课前自学
4.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几句话, 使之构成排比。 大自然总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默默地给我们有 益的人生启示:奔流的小溪汇成湖,那是在暗 示人们成功往往源自长期积累;茁壮的翠竹多 竹节,那是在告诉人们进步常常源自定期小结; ,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 “我”举例。 第三部分(13):点明“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 提出希望。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5
课前自学
2.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论点是 什么? 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 科学。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3
课前自学
1.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应有“ 格物致知 ”的精神。 第二部分(3~12): ①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②分析 实验精神
2019年4月26日
第一部分(1~2):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4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25
课外拓展
②创新从哪里来?首先需要有一种生存与发展
的紧迫感与危机感。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 几度变迁,背后的重要力量正是创新。创新能 力不足,“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卖 十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就会 不断上演。当年,钱学森为让祖国“挺直腰杆 子”,执着于“两弹一星”研制,
课内阅读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 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 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 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 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20
课内阅读
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 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 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 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 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可以得到知识的。 17
课内阅读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 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 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 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 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 破是不常有的事情。
)的真正
课前自学
(3)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 自我jiǎn tǎo( 检讨 )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4)最使我páng huáng( 彷徨 )恐慌的,是当时 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 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5)绝不是xiù shǒu páng guān( 袖手旁观 )就可 以得到知识的。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13
课前自学
C.由于家中经济困难,因此哥哥曾世才初中毕 业后辍学,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曾世杰。 (删去“因此”) D.在中国,物资匮乏的年代,对于穷人来说照 相是件奢侈的浪费。(将“照相”调至“对于穷 人来说”前面) D(搭配不当,“浪费”改为“事情”;或 语意重复,去掉“件”“浪费”。 ) 2019 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31
课外拓展
2.第③段的横线处要仿照画线句子补写一个事
例论据,下列选项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假如不能正确对待一次次失败,居里夫人怎 么可能从一堆废渣中提取到镭? B.假若没有对上百次失败的无惧,爱迪生如何 能发明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灯泡? C.假如不能顽强面对一次次挑战,刘翔怎么可
15
课前自学
示例:柔弱的水滴能穿石,那是在启迪人
们成功常常源自常年坚持;成熟的稻稳低 着头,那是在告诫人们成果常常源自一贯 谦逊。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16
课内阅读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
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 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 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 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 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11
课前自学
D.每当我练琴时,妈妈总是安静地袖手旁观, 认真为我把关。 D(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 也不协助别人。与后文矛盾。)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12
课前自学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诺贝尔奖对鲍勃· 迪伦的这次加冕,证明了流 行音乐的歌词的文学性并不输给小说、诗词和 文学载体,它同样给予人类在阅读时的精神享 受。(将“和”改为“等”) B.目前教育过于注重应试,使考试成瘾比网瘾 更加可怕,更需要警惕。(删去“使”)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21
课内阅读
1.选文所要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 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得的。 2.选文中倒数第二段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 什么? 不能。这几个词都表明作者所说的是一 般情况,不是所有情况,也不包括特殊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情况,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 22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能超越对手站上奥运会领奖台? 32
课外拓展
D.假设不能接受多次失败的考验,袁隆平如何
能成功培育出高产量杂交水稻?
C(刘翔的事例与“创新”无关。)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33
课外拓展
3.作者认为,涵养创新精神需要做到哪两方面?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18
课内阅读
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 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 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 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 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19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29
课外拓展
1.细读全文,下列选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 A.“人机大战”中围棋高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 围棋程序,让国人产生了中国围棋技艺不如韩 国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B.创新是壮丽的探险,只要不惧困难和挫折, 踏着失败向前,就能走向成功。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30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27
课外拓展
③然而,创新之路上,失败是最亲密的伙伴。
有资料显示,科研创新的成功率仅为10%左右。 在相当意义上说,创新能力取决于抗打击能力。 如果没有对190多次失败的无畏,屠呦呦怎么 能提取到青蒿素?倘若不能善待一次次失败, 诺贝尔如何能发明炸药?可以说,创新是壮丽 的探险,只有不惧困难和挫折,踏着失败拾级
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9)miǎn huái( 缅怀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
10
文章。
2019年4月26日
课前自学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次试验因为准备不足,只能宣告失败。 B.母爱是一丝花香,让你的心情即使在彷徨的 时刻也能感受到舒畅。 C.因为消息来得太突然,大家面面相觑,不知 所措。
课外拓展
C.“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的现象产生
的原因是卖电脑的人太多导致电脑不值钱。 D.创新之路上,失败是最亲密的伙伴。据资料 显示,科研创新有90%左右的失败率。 D(A项应是“国人感受到了前沿技术创新的紧 迫感与危机感”;B项“只要…就能…”应是 “只有…方有可能”;C项的原因有误。)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而上,方有可能直至梦想的顶峰。 28
课外拓展
④古人云,“日新之谓盛德”。创新兴则国家
兴,创造强则民族强。我们要始终保持蓬勃向 上的朝气、敢为人先的锐气、锐意开拓的勇气, 涵养创新的精气神,让当代中国在迈向现代化 的征途上,各方面都能实现爬坡过坎,再上台 阶。 (李秦卫/文,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课内阅读
3.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
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举自己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学生“大 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这一观点。
2019年4月2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23
课内阅读
4.读了选文,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
格物致知的精神? 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 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