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复习1-3单元

合集下载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1-3单元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1-3单元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第三单元知识点1. 蚂蚁一、填空:1.像蚂蚁、蜜蜂、主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个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2.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就是在(描述)。

3.(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主司嗅觉和触觉作用,有的还有听觉作用,可以帮助昆虫进行通讯联络、寻觅异性、寻找食物和选择产卵场所等活动。

二、简答:1、常见的昆虫有哪些?答:蚂蚁、蝴蝶、螳虫、蜜蜂、蜻蜓、苍蝇、蚊子、蟋蟀、螳螂、螳螂、蝉、马蜂、牛蛇、步行虫、石蛾、小蜂、姬蜂、茧蜂、寄蝇等2.蚂蚁的类型及分工是什么?答:所有的蚂蚁都过着社会性群体生活。

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有四种不同的蚁型:蚁后一—群体的领导者,负责繁殖后代。

兵蚁一一负责战斗、抵御外敌。

雄蚁一—负责与蚁后交配。

工蚁——负责寻找食物与建筑蚁穴等。

3.昆虫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个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4.“昆虫都是有害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答:有些昆虫对人类是有益的,如蜜蜂能酿蜜,蚕能够吐丝,蜂和蝶可以传播花粉;有些昆虫对人类有害,如虫、蜴中和天生是农林害中,蚊、绳和虱不但吸人血,还能传播疾病等。

5、我们把小动物带到课堂上应注意什么?答:我们应该注意不要伤害和惊吓到他们,观察完后,立即把他们送回大自然中去。

2. 鱼1、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2、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3、鱼用鳃呼吸的实验,见课本绿色水从嘴吸入,从鳃流出,证明鱼用鳃呼吸。

3. 鸟1.鸟喙有哪几种?他们的作用是什么?①鹦鹉、猫头鹰有弯钩状、边缘锋利的喙,能撕扯、切断猎物身上的肉。

②鹤类、鹭类大多长着尖锐的长喙,能迅速地把鱼夹住。

③啄木鸟有着凿子一样坚硬的喙,能啄碎树干,取食蛀虫。

2.鸟的羽毛有哪几种?他们的作用是什么?鸟的羽毛分为正羽、绒羽和纤羽3种。

2020届中考科学(杭州版)复习全效高分卷(七):主题1 常见的物质(1-3单元)

2020届中考科学(杭州版)复习全效高分卷(七):主题1 常见的物质(1-3单元)

全效高分卷(七)主题1常见的物质第一单元~第三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B.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2.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C)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实验室中可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实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3. 2019年春节,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下同)、20%以上的氧气、CO2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人造空气”比普通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B.“人造空气”中的分子静止不动C.太空中“人造空气”中的氧分子和我校教室内的氧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被消耗但氧原子并未消失4.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D)图1A.紫色石蕊变红色B.石灰水变浑浊C.蜡烛熄灭D.杠杆左高右低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C)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6.201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浙江,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C)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7.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D)A.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B.液态氧是无色液体C.氧气难溶于水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体现的是它的物理性质8.2018年5月,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开工,以缓解台州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1-3单元】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1-3单元】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1-3单元】【导语】下面我们将有一次美妙的知识旅行,来吧,小朋友,你还等什么呢?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4、自制酸奶的步骤: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制作过程:(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2)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一年级科学复习题第一单元

一年级科学复习题第一单元

一年级科学复习题第一单元一年级的科学课程通常以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为主,旨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以下是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科学复习题,涵盖了第一单元的主要内容。

一年级科学复习题第一单元1. 植物的组成部分- 植物的根、茎、叶分别有什么作用?- 植物是如何通过叶子进行光合作用的?2. 植物的生长条件- 植物生长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3. 动物的分类- 根据生活环境,动物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陆地动物、水生动物和空中动物各有什么特点?4. 动物的生命周期- 简单描述一下蝴蝶的生命周期。

- 动物的生命周期有哪些共同点?5. 物质的状态- 物质有哪三种基本状态?- 描述一下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特点。

6. 物质的转化- 冰块融化成水的过程叫什么?- 水蒸气变成雨滴的过程叫什么?7. 力和运动- 什么是力?力是如何影响物体运动的?- 描述一下推和拉的区别。

8. 简单机械- 什么是杠杆?杠杆是如何工作的?- 轮轴和滑轮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9. 天气和气候- 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 描述一下晴天、雨天、雪天的特点。

10. 季节的变化- 一年有几个季节?每个季节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季节会变化?练习题1. 选择题:- 植物的根主要作用是什么?A. 吸收水分和养分B. 进行光合作用C. 储存食物D. 支撑植物体2. 填空题:- 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3. 判断题:- 所有动物都有生命周期,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吗?()4. 简答题:- 请简述水从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过程。

5. 连线题:- 将下列动物与其生活环境连接起来:- 金鱼:______- 麻雀:______- 狮子:______6. 绘图题:- 画一个简单的杠杆图,并标注支点、力臂、作用力和阻力。

7. 实验题:-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冰块融化成水的过程。

8. 观察题:- 观察一天中的天气变化,并记录下来。

四年级科学下册1-3单元复习题

四年级科学下册1-3单元复习题

1.温度计的秘密一、填空1、物体有冷有热,物体的()程度叫温度。

2. 要精确测定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

3. 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体积会(),遇冷会(),液体的这种性质称为()。

4、液体温度计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

5、用摄氏温度计测定的温度叫做()。

6.液体温度计是由()、()、()()、()五部分组成。

7、液体温度计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8、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温度计,读数时眼睛要()。

9、.把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液柱会(),放在冷水中,液柱会()。

10、.踩瘪了的乒乓球,只要没有破,用热水一烫就可以鼓起来,这是因为乒乓球内的()受热()的缘故。

11、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记作“_______”。

12、大多数人的正常体温在______左右。

13、自然界中有少数物质在一定状态下,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胀,这种现象叫做“()”。

水热胀冷缩与热缩冷胀的分界点是()℃,在分界点以下随温度降低体积逐渐()。

在分界点以上,随温度升高体积逐渐()。

水在()℃时的体积最小。

二、选择1.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

A.膨胀 B.不变 C.缩小2.烧水时,水还没有开,就从壶里往外溢,是因为()。

A.壶里的水变多了 B.壶热胀冷缩了 C.水受热体积膨胀一、判断1. 自然界中的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 水不但只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还有热缩冷胀的现象。

()四、问答1.动物油熬好后,放在碗里,本来油面是平的,过一会儿它们凝固了,为什么油面的中间会凹下去?2.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什么水结了冰会“胀”呢?3.这是被冻裂的水管,同学们想想该怎样防止冬天水管冻裂呢?参考答案:一、填空1、冷热 2. 温度计 3、增大缩小热胀冷缩4、液体热胀冷缩 5、摄氏度 6. 玻璃管玻璃泡刻度液柱单位7、玻璃管玻璃泡刻度8. 和液柱上表面平行 9. 上升下降10. 空气膨胀 11、摄氏度 12、13、反常膨胀 4 增大增大 4二、选择 1.A 2.C三、判断 1、× 2、√四、问答:1.动物油遇冷后体积缩小了,所以油面的中间会凹下去。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班级 姓名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时听听声音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第2课时物体怎样发出声音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3.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4.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

5.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第3课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怎样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答: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4.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5.宇航员为什么学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沟通?答: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电子通讯设备。

6.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第4课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2.人的外耳就像--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3.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5.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答: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听小骨把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人教五年级科学一二单元复习资料

人教五年级科学一二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物于环境》一、基础知识1-1.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1-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1-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可以放三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1-4.种子发芽实验中,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他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2-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2.绿豆种子生长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温度、阳光、土壤。

2-3.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有水方向生长。

3-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3-2.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

说明植物具有一定(适应环境)的能力。

3-3.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

4-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4-3.生活在绿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绿色的。

4-4.鱼必须生活在水里,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

是因为生物依赖环境。

4-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4-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5-1.(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5-2.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5-3.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这种关系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5-4.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植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5.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背诵版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背诵版

科学生活中的问题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1.家里的凳子在挪动时声音太大,你有什么好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并说出你采用方法的理由吧。

在凳子腿底下按一个胶皮套或是垫上一小块橡胶皮就能起到静音、防滑的作用。

这个方法是受到了猫足底部肉垫作用的启示。

2.我们在捉鱼的时候,总感觉鱼身上黏黏的、滑滑的,不那么容易让人抓住,这粘液有什么作用?可以使鱼在水中游动时减少与水的摩擦,同时它还能够保护鱼体表面不受寄生物、细菌、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的侵蚀,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3.青蛙的皮肤有什么作用?青蛙的皮肤的作用有辅助呼吸、伪装保护自己。

青蛙主要用肺兼皮肤呼吸,背上皮肤是绿色的,很光滑、很软,还有花纹,腹部是白色的。

可以使它隐藏在草丛中,捉害虫就容易些,也可以保护自己。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活1.植物都是通过种子繁殖的吗?请举例说一说。

不是,有的通过根繁殖,比如地瓜;有的通过茎繁殖,比如绿箩;有的也可以通过叶繁殖,比如(多肉植物)。

2.我们常吃的蔬菜中,你知道有哪些是属于植物的根呢?例如:萝卜、地瓜、甜菜等3.瓶插的鲜花,为什么不能长时间存活?因为没有根了,无法继续吸收水分和养分了。

4.在厨房里找一找葱、香菜等蔬菜,观察它们的根是什么样子的?那么甘薯是根吗?马铃薯呢?葱的根属于须根系,香菜的根属于直根系。

甘薯属于直根系(变态根),马铃薯属于茎。

5.叶子的气孔在叶表面是如何分布的?是在叶子的正面还是背面?如何不借助显微镜也能观察到呢?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试一试吧。

把一片刚摘下来的新鲜叶片,浸入热水中,观察现象。

我们会看到背面气泡表较多,说明叶的背面气孔比较多。

6.为提高成活率,园林工人如何移栽树木?带土移栽,保护根部。

2.摘掉一部分枝叶,减少水分的蒸腾。

7.夏天,走在林荫路上为什么会感觉空气湿润?因为森林里树木多,植物的叶有蒸腾作用,可以使空气湿润。

8.有些树木在深秋会落叶,这是为什么?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从而减少水分的消耗,也减少养分的损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一单元测试题1.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它是什么形状的?- A. 圆柱形- B. 正方形- C. 圆形- D. 长方形答案:C2. 太阳是什么颜色的?- A. 红色- B. 蓝色- C. 黄色- D. 绿色答案:C3. 下面哪个是人类的器官?- A. 叶子- B. 根- C. 心脏- D. 树干答案:C4. 下面哪个是属于自然界的事物?- A. 汽车- B. 火箭- C. 花朵- D. 电视机答案:C5. 哪个食物是属于水果?- A. 鸡蛋- B. 面包- C. 苹果- D. 饺子答案:C第二单元测试题1. 我们呼吸的是什么?- A. 空气- B. 水- C. 细菌- D. 土壤答案:A2. 下面哪一项是属于水的存在形态?- A. 固态- B. 电态- C. 光态- D. 音态答案:A3. 什么动物没有骨头?- A. 老虎- B. 蛇- C. 金鱼- D. 狗答案:B4. 把粉末放在水中搅拌,会怎么样?- A. 粉末会燃烧- B. 粉末会溶解- C. 粉末会融化- D. 粉末会变硬答案:B5. 下面哪个是属于动物?- A. 苹果- B. 花- C. 马- D. 草答案:C第三单元测试题1. 我们需要用什么量器来测量温度?- A. 尺子- B. 天平- C. 温度计- D. 量杯答案:C2. 下面哪种水是不安全的?- A. 清澈的水- B. 浑浊的水- C. 混合有气泡的水- D. 浑浊带泥沙的水答案:D3. 植物通过什么方式吸取养分?- A. 通过叶子- B. 通过根- C. 通过茎- D. 通过果实答案:B4. 下面哪个不属于四季的名称?- A. 春天- B. 冬天- C. 秋天- D. 好天答案:D5. 为了保护眼睛,我们应该做什么?- A. 长时间盯着电视- B. 在太阳底下看东西- C. 看书时离眼睛很近- D. 保持适当的阅读距离答案:D。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复习资料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复习资料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天气
- 阐述天气的基本概念和变化规律
- 描述不同天气状况的特点和影响
- 研究使用天气预报图标和识别不同的天气图像
第二单元:观察世界
- 研究观察周围的事物和自然现象,发现规律
- 认识和观察自然界的风、沉降物、雾霾等现象
- 研究记录观察结果并用简单的图表展示
第三单元:动物的生存与发展
- 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生存特点
- 掌握动物的基本生活性,如食物来源、栖息地等
- 研究观察动物的生长变化并分析原因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 了解植物的基本特点和生长需求
- 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包括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
- 研究简单的植物繁殖方法,如种子播种、插枝繁殖等
第五单元:物体与材料
- 研究观察和分类不同的物体
- 了解物体的基本属性,如形状、重量、颜色等
- 认识常见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如金属、塑料、布料等
第六单元:食物和饮料
- 认识食物的来源,如植物、动物等
- 研究分辨健康食物和不健康食物
- 探索饮料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以上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的复资料,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1 物体的形状- 定义常见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 描述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形状等。

1.2 物体的比较- 比较物体的重量、体积、高度等。

- 排序物体:按照重量、大小、高度等。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2.1 食物与营养- 认识常见食物:蔬菜、水果、肉类、粮食等。

- 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2.2 生活中的能量- 理解能量的概念:动能、势能、热能等。

- 探索能量的转化:摩擦生热、水力发电等。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3.1 天气与季节- 认识天气现象:晴、雨、风、雪等。

- 了解季节变化:春、夏、秋、冬的特点。

3.2 保护环境- 了解环境问题:污染、资源浪费等。

- 研究环保知识: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第四单元:科学探索4.1 观察与实验- 研究观察方法:仔细观察、记录数据等。

- 进行简单实验:光的折射、水的沸腾等。

4.2 科学思维- 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

- 研究创新思维:提出新想法、尝试新方法等。

第五单元:我们与自然5.1 动植物的世界- 认识常见动植物:动物、植物的特点。

- 了解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

5.2 自然界的规律- 研究自然规律:地球自转、季节变化等。

- 探索自然现象:彩虹、地震等。

希望这份复提纲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复和掌握本学期的科学知识。

祝研究进步!。

三年级科学1-3单元知识点(1)

三年级科学1-3单元知识点(1)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一、空气占据空间吗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推动活塞,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小,松手,活塞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3.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足球、喷水壶、轮胎、充气床垫。

二、空气有质量吗1.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2)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O”。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⒉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3.17世纪,伽利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4.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三、热空气和冷空气1.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

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2.取暖器、热气球、孔明灯等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3.制冷空调或冷藏柜应放在房间的上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下降,降低室内气温;取暖器或暖气片应放在房间的下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4.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5.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6.制造风的方法:扇扇子、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7.空气的性质: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但空气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有质量、可以流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一、土壤的成分1.土壤的含义: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挖来的土壤里有蚂蚁、小石子、枯树叶、沙子、蜗牛壳等。

3.土壤中含有水分、空气、黏土、沙、腐殖质。

二、土壤的类型1.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

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较多的叫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

部编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复习知识总结(全册)

部编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复习知识总结(全册)

部编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复习知识
总结(全册)
本册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的复知识总结,涵盖了全册的各个单元。

第一单元:生命与健康
本单元介绍了生命的特征、人体的基本结构和维护人体健康的方法,例如科学饮食、运动与休息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物质与能量
本单元介绍了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并介绍了常见的物质和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单元:地球与环境
本单元介绍了地球的基本构成和重要的气候带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计划。

第四单元:科学技术与改变生活
本单元介绍了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一些科技改变生活的例子。

第五单元:不断变化的世界
本单元介绍了物质和生命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例如岩石的形成和植物的生长发育等等。

第六单元:太阳系和宇宙
本单元介绍了太阳系和宇宙的基本结构和特征,以及科学家们对宇宙的探索和发现。

以上是本书各单元的简要内容概括。

通过复习本书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单元的知识点,提高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及答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及答案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1、我们吃的比较多的食物是(稀饭、馒头、鸡蛋、鱼、牛肉、白菜、西红柿、苹果等)。

2、食物的来源:(米饭来源于水稻,馒头来源于小麦,牛肉来源于牛,炒白菜来源白菜)。

3、我们每天靠吃(食物)来维持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4、我们每天一般要吃三餐,分别是(早餐、中餐、晚餐).5、我们的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营养)。

6、(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7、为了使我们能不断地(生长发育),不断地补充(活动的能量),我们应该科学合理地吃物。

8、大块食物在(口腔)中经过咀嚼被磨碎。

9、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

10、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酒)后通常会变蓝。

11、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成两大类。

即来源于(植物)的食物,就是通常说的(素)菜;来源于(动物)的食物,就是通常说的(荤)菜。

12、要想知道袋装或瓶装食物的成分可以通过看(标签)来了解。

13、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

14、我从食物中获得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营养的(均衡)。

15、食物进入(口腔),经过(咀嚼)和(舌搅拌)与(唾液)混合,开始消化。

16、吃饭要(定时),(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

17、膳食宝塔中,吃得最多是(谷薯)类的食物,如:米饭、面条、馒头等。

18、按食物的来源分,我们可将玉米、小麦、苹果、蔬菜分为(植物类食物);把鸡蛋、肉类、鱼类分为(动物类食物)。

19、胃的功能是(挤压)、(磨碎)、(搅拌)食物,通过胃液初步消化,使食物变成糊状。

20、把物质加工成细小颗粒,有助于(加快)溶解;加工成较大颗粒,可以(降低)溶解速度。

21、营养平衡膳食宝塔告诉我们健康饮食蛋类每天摄入量是(40-50克)、畜禽肉类每天摄入量是(40-75克)、盐每天摄入量是(<6克)。

22、水果的营养价值较高,是提供(维生素)的最好食物。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1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1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 物 一、我看到了什么1、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看到过什么?树瘤l i ú、果实、小动物、鸟巢ch áo、小草、藤t ãng 蔓m àn。

2、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3、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4、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二、校园的树木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2、观察一棵树的顺序是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方法有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叶的气味、看果实、拓t u î印树皮、捡拾果实和树叶等。

3、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木质的树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

4、拓t u î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t ū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三、大树和小草1、我国常见的四种小草:狗尾草、黄花酢c ù浆草(别名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

2、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3、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4、我知道树是木本植物: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5、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小麦、向日葵。

6、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大树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高大,茎粗、很硬,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多年生寿命长,是木本植物。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完整版【新教材】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完整版【新教材】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放大镜)是用来进行科学观察的一种工具。

2、校园的树木1、大树生长都需要的条件有(阳光)、(水)、(空气)。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一棵大树可以分成三部分(树冠)、(树干)和(树根),树冠的形状可以分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和(扇形)等几种。

4.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6、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答:树的相同之处:(1)他们都长在泥土里;(2)生长都需要阳光、水、空气;(3)都有树干、树冠、树叶;树的不同之处:(1)树冠有大小;(2)树干有粗细;(3)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4)结的果实不一样;(5)叶片不一样。

7、远远看去,一棵大树的形状是怎样的?有哪些部分组成的?答:从远处看树木,看到的树的整体形态,一般树的形状有树冠,树干,树根组成,从近处观察树的各个部分,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8、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答: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在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9、我观察的大树:我观察的大树它有五层楼那么高,树干很粗,用双臂刚好抱住。

树皮是银灰色的,摸上去有些粗糙,树枝上还有几只小鸟在鸣叫。

树叶的形状像个爱心,闻起来没有任何味道。

这是一棵杨树,已经在学校里生长了十几年了。

3、大树和小草1、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2、我知道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3、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它是一年生杂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4、你知道哪些小草的名字?答:狗尾草、蒲公英、车前草、含羞草,指甲草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资料(整理好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资料第一单元:动物和植物- 动物特征:有的有毛发,有的有羽毛,有的有鳞片,有的没有腿等。

- 动物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

- 植物特点:有的有根、茎、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可以生长繁殖等。

第二单元:生活物质与能源- 生活物质:空气、水、土壤、光、能量等。

- 水的性质:无色无味,可溶解物质,可以变成固态、液态和气态。

- 空气的特点:透明无色,可以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等。

- 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光可以被反射、折射等。

第三单元:生物与生物的关系- 食物链:植物是一级消费者,食草动物是二级消费者,肉食动物是三级消费者等。

- 相互依赖:生物之间存在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依存,保持生态平衡。

- 环保意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共同创建美丽的家园。

第四单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态可以相互转化。

-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着物质的颜色、气味、温度等发生明显变化。

- 溶液的制备:溶质可以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

第五单元:力与运动- 力的种类:推力、拉力、摩擦力、浮力、重力等。

- 运动的方式: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等。

- 力的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形状、方向等。

- 安全意识:运动中要保持安全,注意力的使用和紧急情况的应对。

第六单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 节约资源:合理使用水、电、纸张等资源,降低浪费。

- 环境保护:减少垃圾、回收利用,保持环境清洁等。

第七单元:天气和季节- 四季变化:春、夏、秋、冬的不同特点和气候变化。

- 天气变化: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 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天气的变化会对人们的穿着、饮食、外出活动等产生影响。

第八单元:太阳系和月亮- 太阳系的特点: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和一些卫星组成。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3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3单元知识点

《水》单元知识点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蒸发了。

3.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衣服晾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4.杯子装水后,加上盖子和不加上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慢,不加盖子的蒸发快;放在通风处比放在不通风处蒸发得慢;放在阳光下比放在阴凉处蒸发得快。

5.水蒸气是气体,它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也是水。

6.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

7.水蒸气存在我们身边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温度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

8.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9.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0.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11.我们可以像海水晒盐一样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法来加快水的蒸发。

12.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湿度越大:水蒸气越少,湿度越小。

13.冬天开空调的时候,人们用加湿器加快水蒸发,增加房间的湿度,14.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透明、无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会流动、有质量不同点:水看得到、摸得到,是液体;水蒸气看不见、摸不到,是气体。

15.不同的天气状况,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二、水沸腾了1.不停地给水加热,水会沸腾。

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

3.水沸腾时,水面上会看到很多“白烟",这不是水蒸气。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5.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

6.水沸腾和蒸发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水沸腾的时候也在蒸发,水蒸发的时候不一定沸腾。

7.水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是足以烫伤我们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8.温度计1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9.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10.用温度计测量水沸腾前、沸腾时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2023年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分单元

2023年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分单元

2023年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
料分单元
第一单元:春天的变化
1. 描绘春天的气候和春天的花草树木及其变化情况。

2. 观察春天的天空与云朵,了解云的变化和预测天气的方法。

3. 了解春分和立夏的含义,以及气温、光照、降水量等数据的变化。

第二单元:动物和植物
1. 探究动物和植物的组成结构和生长变化。

2. 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常见动植物的特征和性。

3. 了解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三单元:水和风
1. 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探索保护水和空气的方法。

2. 探究水的变化状态和常见的水现象。

3. 掌握风的产生和特点,了解龙卷风、台风等自然灾害。

第四单元:听、说、唱、跳
1. 研究一些常见的民间故事、谚语、唐诗等语言文化知识。

2. 体验唱歌、跳舞等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化活动,提高语言艺术修养。

3. 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了解一些有趣的声音现象。

第五单元:美丽的科学家
1. 了解科学家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探究他们取得成就的秘诀。

2. 简单介绍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李四光等著名科学家的生平和成就。

3.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第六单元:科学与健康
1. 研究一些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如洗手、锻炼、生活惯等。

2. 探究食品和饮料对健康的影响,了解如何选择健康的饮食。

3. 了解一些疾病的基本知识,如感冒、发烧、牙痛等,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保健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2、太阳运动的规律是:方向(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低—高—低),一天最高气温是(下午1-2点之间)
5、(早晨)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6、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7、(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8、(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9、日晷有(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立晷)和(斜晷)。

10、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1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14、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6、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是由于月球公转形成的。

17、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8、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19、月相变化的规律:大小变化是:上半月亮面由小到大直至满月,下半月亮面由大到小直至新月;方向变化是:上半月亮面在右,下半月亮面在左。

20、月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21、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22、人为地改变白天和黑夜的长短,生物的习性也会发生变化:(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

(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23、(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24、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变化的植物还有:(牵牛花)、(合欢树)、(昙花)、(夜来香)等。

25、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

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了(花钟)。

26、白天活动的动物有:(公鸡)、(蝴蝶)、(蜜蜂)等;夜间活动的动物有:(猫头鹰)、(蛾)、(蝙蝠)、(刺猬)等。

27、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时要注意:(1)不伤害小动物。

(2)不惊动小动物。

(3)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

(4)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

(5)不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

(6)调查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1、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太阳)、(灯泡)、(萤火虫)等是光源;(月亮)、(镜子)不是光源。

3、光源分为(自然光源:比如太阳、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比如灯泡、蜡烛等)。

4、光在同一种物质中,光是沿(直线)行进的。

5、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

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小孔成的像和实物比较(不仅上下相反,左右也相反)。

7、当光线照射到(物体)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

8、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9、(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10、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11、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就(越多)。

12、可以用两面(平面镜)制作一架潜望镜。

13、(万花筒)和(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14、(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

15、(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两种物体的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16、(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根据(光的折射)的原理制成的。

17、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18、(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像)的作用;(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像)作用。

19、(凸透镜)能使光线(汇聚在一个点上),(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

20、(凸透镜)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凹透镜)不能。

21、放大镜和老花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22、(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相似,所以是天然的(放大镜)。

23、用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正立的像),这种望远镜一般用于地面观景。

24、用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立的像),这种望远镜一般用于天文观测。

25、彩虹是由七种颜色组成,从上到下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26、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折射,形成(彩虹)。

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27、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28、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29、阳光可以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30、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半透明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

第三单元《电和磁》
1.一个简单电路要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四部分组成。

2.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3.开关的作用是(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

4.只能使用(电池)实验,不能从插座接电。

5.利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组合成一个(检测电路),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

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7.常见的导体有:各种金属(金、银、铜、铁、铝等);酸、碱、盐的水溶液(硫酸、盐酸等);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盐水;湿木头
8.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塑料梳子);橡胶(橡皮);玻璃;陶瓷;干燥的木头等。

9.避免触电的方法有:(不要在电线上晾晒湿衣服)、(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用湿毛巾擦电器)、(不要把几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源插座上)。

10.通过(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看小灯泡亮不亮,判断电线是否连着。

利用这个检测器可以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11.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时,小灯泡不亮——电路不通;小灯泡亮了——电路通了;小灯泡变暗了——电路通了,但增加了用电器;小灯泡变亮了——增加了电池。

12.常见的磁铁有(环形磁铁)、(马蹄形磁铁)、(条形磁铁)、(菱形磁铁)等。

13.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向北的一端叫做(北极),用( N )表示;指向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 S )表示。

14.磁铁的性质有:(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

15.(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司南)。

16.用(磁铁)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十次,就做成了(指南针)。

17.消去缝衣针磁性的方法有:(用木棒敲)、(在火上烤)、(与大量铁放在一起)
18.指南针总是一头指南,一头指北,是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北极)吸磁铁的(N端),(地球的南极)吸磁铁的(S端)。

19.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磁性黑板)、(磁带)、(磁卡)、(软盘)、(带磁性的冰箱门)、(门吸)、(磁性铅笔盒)等。

20.在通电状态下具有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它由(电池)、(导线)、(铁钉)三部分组成。

21.(电磁铁)的制作方法是: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再接通电路。

22.给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

2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铁钉的粗细)有关。

24.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正负极方向)或(绕线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25.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相同点是:(都能吸铁)、(都有磁性)、(都有磁极)、(都能指示方向)。

26.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不同点是:电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变,磁铁却不可以。

27.电磁铁的应用有:(电铃)、(电动机)、(电扇)、(电磁起重机)、(电话)、(磁悬浮列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