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复习

合集下载

09表演体育舞蹈(最新)

09表演体育舞蹈(最新)

09表演体育舞蹈专修复习题(一)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体育舞蹈:是有属于文艺范畴的舞蹈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它兼有文艺和体育的特点,是介于文艺和体育之间的边缘项目。

是以竞赛为目的,具有自娱性和表演观赏性的竞技舞蹈。

2、舞程向:在一个舞池中为避免互相碰撞而严格规定舞者必须逆时针方向行进,这个行进方向叫舞程向。

3、记写方法:是指把一个独立的舞步型或一个组合等表示出来的书写方法。

4、主持人制: 体育舞蹈比赛自始至终在主持人的指挥和控制下运行,主持人既是司仪、广播员又是宣传鼓动员、观众代言人,是场上的中心人物。

5、仲裁委员会:由体育舞蹈界著名人士、技术官员和裁判长组成,处理比赛中提出的申诉和问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1996年5月,中国首次派出考察团参加世界著名的英国黑池、(WINTER GARDES)、第71届舞蹈节。

2、舞蹈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劳动和情感,是一种人体文化。

舞蹈艺术居艺术之首,它随着人类的社会演变和文化进程而发展。

研究表明,各种舞蹈都起源于原始舞蹈,体育舞蹈也不例外。

体育舞蹈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原始舞蹈—公众舞—民间舞—宫廷舞—社交舞—新旧国际标准交际舞等发展阶段。

体育舞蹈的前身就近来说是社交舞,也称交际舞、交谊舞。

3、体育舞蹈是融音乐、舞蹈、服装、风度、体态美于一体,既有观赏的价值,又有参与的可能,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艺术”。

4、裁判组通常设裁判长一名,裁判员若干名。

上场裁判必须是单数。

全国性国际大赛设裁判员7-11名。

裁判姓名用英文字母A、B、C、D……代表,在裁判评分夹上表述。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体育舞蹈项目中,以下哪几种舞属标准舞系②③④①斗牛舞②维也纳华尔兹③狐步舞④快步舞⑤桑巴舞2、帕索多布累(Paso Doble)它的音乐节拍是③①4/4拍②1/4拍③2/4拍④3/4拍⑤无节拍3、牛仔舞起源于下列哪个国家④①日本②法国③德国④美国⑤澳大利亚4、下列哪种舞蹈具有缠绵、浪漫、柔美、抒情的风格特点⑤①华尔兹舞②探戈舞③桑巴舞④狐步舞⑤伦巴舞5、维也纳华尔兹舞的音乐是3/4拍,每分钟①小节①60节②42-48小节③50-54小节④58小节⑤54-56小节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1、基本动作羽步属于快步舞中的步伐名称。

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复习——09.史记、汉书《经典常谈》知识清单+内容解读+专题练习

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复习——09.史记、汉书《经典常谈》知识清单+内容解读+专题练习

《经典常谈》解读+练习09. 《史记》《汉书》·第九一.全文思路 本文从《史记》《汉书》两史被世人所熟知的原因开始讲起,赞叹它们在史学上的崇高地位。

其后,作者话起两头。

他先谈及了《史记》作者司马迁,在对其生平内容介绍的过程中,作者特别关注其经历与《史记》创作之间的关系。

接着,作者将司马迁类比于孔子,强调二者保存文献方法不同,但用心一致,从而引出司马迁崇尚“礼治”之本质,以及《史记》本身所具有顺时修德的特点。

作者又将《春秋》“咬文嚼字”写法与《史记》“据事实录”对比,结合司马迁身废名裂的经历,点明《史记》中具有之“天道无常”之叹和“悲天悯人”之慨!最后对《史记》中体例和特点进行了介绍。

在介绍了《史记》的相应内容后,作者开始介绍《汉书》。

其先从作者班固的家境和生平说起。

因《汉书》成书之特殊性,除介绍班固人生经历外,也谈及了其父班彪、其弟班超和其妹班昭。

这些人在《汉书》的成书过程中,或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后,作【内容提要】 1.全文思路 2.知识梳理 3.内容概括 4.思维导图 5.内容解读 6.真题演练者明确了《汉书》的体例(断代史),以及它在撰写素材、艺术特色上与《史记》的差异。

作者以这种“差异”自然引出了班、马优劣论,并在此基础上列出了各个朝代的名士对于两书的优劣评价,而作者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给出了自己的理性见解。

在上文这番“优劣论”的辨析品评后,作者做出了“《史》、《汉》二书,文质和繁省虽然各不相同,而所采者博,所择者精,却是一样;组织的弘大,描写的曲达,也同工异曲。

二书并称良史,决不是偶然的。

”的结论。

二. 知识梳理1.《史记》的成书过程:司马迁早年受教于董仲舒等人。

二十岁以后,其到处游历,增广见闻,开阔视野,搜集了许多史料见闻。

二十八岁,司马迁承父亲衣钵,担任太史令。

后来,因替好友李陵辩解,惨遭宫刑。

调任中书令后,发奋著书,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汉人称之为《太史公书》。

09年下政治复习补充

09年下政治复习补充

简答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区别第一,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不同:费尔巴哈的“人”是抽象的,脱离社会关系的人;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是具体的,是社会关系的人。

第二,关注的重点不同,费尔巴哈关注的是个体、个人;马克思主义也将个人,但更看重整体。

第三,实现理想的道路不同,费尔巴哈主张通过爱的宣传达到实现“人本主义的目的;而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发展经济和阶级斗争来实现共产主义,从而实现人类之爱。

论述4、简述真、善、美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批判吸收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科学地阐述了真、善、美的辩证关系。

从内容上讲,美不是单纯的自然,也不是纯粹的主观意识,美是显现在感性形式中的人的本质力量,是真善的统一体,即人在实践中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体。

所以,按照马克思注意的实践观,美与真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看,美是真和善的辩证统一体。

真、善、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三种方式,分别反映了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审美活动的过程及其成果,真、善、美归根结底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它们是人类实践活动内容互有不同的三个方面,又是实践活动不同价值的形态对人类的全面展开。

“真”是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善”是人类自觉活动的目的及其实现,“美”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体及其感性形式。

真、善、美三者的关系具体表现在:美必须以真善为前提,离开了真善,美就无所附体;但是美既不是单纯的真,也不是单纯的善,把美等同于真或善,不加区分是不科学的。

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美都是真与善的统一体,这两种统一体有两种形式:第一,就真转化为美来说,真必须经过善的中介才能成为美;第二,就善转化为美来说,善必须经过真的中介才能成为美。

无论呈现为哪一种形态,美作为真与善的统一体,在程度上都高于单纯的真或单纯的善,其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和统一。

真、善、美共有的一致品质表现在:首先,三者都是客观的,都有其自身的本质属性、特征和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考研名师武忠祥指导09考研数学复习

考研名师武忠祥指导09考研数学复习

考研名师武忠祥指导09考研数学复习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现在,大家都比较关心2009考研大纲什幺时候发布,今天我们邀请到海天学校考研辅导专家武忠祥老师为大家进行指导。

武老师,您好!
 武忠祥:主持人好,同学们好。

 主持人:武老师,今的考试大纲什幺时候发布呢?
 武忠祥:新的考试大纲会在8月4号——6号发布出来。

 主持人:我们得到消息说数3和数4将要合并,是这样吗?
 武忠祥:今是大纲变化比较大的一次,数3和数4合为一门,也就是过去考数3数4和专业统考数3的同学都考数3。

新的数3考的什幺内容,现在具体的大纲没有出来,在文件上数3和数4合了以后,这个大纲由考试中心重新定,这个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过去说数3数4,现在合了以后对于大纲的区别变化,就是数3的大纲比数4要求要多一些。

这个多的内容,主要一。

09英护《基护》复习题

09英护《基护》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isolation2.nursing science3.ward4.aseptic skills5.sterilization二、填空1.目前医院的组织结构分为三大部门,即:( )、( ) 、( )。

2.抢救物品需做到“五定”,即为:( 定人保管 )、( 定点安置 ) 、( 定数量品种 )、 ( 定期消毒灭菌 ) 、( 定期检查维修 ) 。

3.护理学的任务包括( 促进健康 ) 、( 预防疾病 )、( 恢复健康 )、( 照顾濒死者 )。

4.急诊护士预检分诊应做到一问、( )、( ) 、( )。

5.护理工作方式包括( )、( ) 、( )、 ( ) 、( ) 。

三、英汉互译1.消毒2.specialized hospital3.门诊4.intensive care unit5.抢救6.ambulance7.护士站8.anesthetic bed9.恢复健康prehensive nursing四、简答题1.急诊抢救危重病人时,在医生未到来之前,护士应做到哪些紧急处理?2.使用紫外线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3.无菌技术操作中保持无菌的原则有哪些?1、取无菌物品要用无菌持物钳或镊子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一经取出的药品,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4.现代护理学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第三阶段的特点是什么?五、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A1型题1.针对促进健康的护理措施是A.减轻术前病人的焦虑B.为尿潴留病人导尿C.帮助病人采取舒适卧位D.为昏迷病人吸痰E.告知吸烟对人体的危害2.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敷料,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清洗后再消毒B.清洗后再灭菌C.灭菌后再清洗D.扔入污物桶E.焚烧3.煮沸消毒时,水中加入碳酸氢钠可将沸点提高到A.102℃B.104℃C.105℃D.107℃E.110℃4高压蒸汽灭菌法,当压力达到103~137KPA.,温度达121~126℃,需经多少时间可达到灭菌目的A.3~10分钟B.10~15分钟C.20~30分钟D.30~60分钟E.60~90分钟5.紫外线灯的最佳杀菌波长为A.225nmB.245nmC.254nmD.257nmE.275nm6.科学护理专业的诞生是在A.17世纪中叶B.18世纪中叶C.19世纪中叶D.20世纪初期E.20世纪中叶7.国际护士选定为每年的A.4月12日B.5月12日C.5月21日D.12月5日E.6月12日8.南丁格尔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是于A.1850年德国B.1872年美国C.1888年英国D.1860年英国E.1880年意大利9.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了A.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生物-社会医学模式D.生物-心理-精神医学模式E.生物-心理医学模式10.1977年WHO提出的战略目标是A.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B.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C.2000年人人享有均衡的营养D.2000年人人享有公费医疗E.2000年人人享有医疗保险11.有关系统化整体护理内涵的叙述,不妥的是A.护理对象是所有人B.对病人生活和疾病进行护理C.服务于人的生命全过程D.实施全身心整体护理E.重视人与环境的平衡12.我国举行首届全国护士执业考试是在A.1992年B.1993年C.1994年D.1995年E.1996年13.急诊观察室留观时间一般为A.1-2天B.3-7天C.8-10天D.11-13天E.14-15天14.一般病室适宜的温度为A.12-16ºCB.18-22ºC D.23-25ºCC.26-28ºC E.29-30ºC15.病室适宜的相对湿度为A.10%-20%B.25%-30%C.35%-40%D.50%-60%E.70%-80%16.病室相对湿度为70%时,病人常出现A.肌肉紧张B.咽干、咽痛C.闷热、不适D.多汗、头晕E.排尿量减少17.为了减少儿童的恐惧感,儿科护士服适宜采用的颜色是A.粉色B.紫色C.白色D.蓝色E.灰色18.铺备用床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移床旁桌距床头20cmB.移椅距床尾15cmC.视情况翻转床垫D.铺大单,先床尾,后床头E.套被套,折被筒齐床沿19.麻醉护理盘内的物品不包括A.开口器B.舌钳C.吸水管D.输氧导管E. 吸痰导管20.对病室空气相对湿度要求较高的病人是A.气管切开B.急性胃炎C.急性阑尾炎D.心绞痛E.风湿性心脏病A2型题21. 沈某,女,45岁,因卵巢囊肿需进行手术治疗,护士小李于手术前行导尿管留置,引出尿液排空膀胱,以避免手术中误伤,此项护理措施属于A.临床护理B.护理教育C.护理管理D.社区护理E.护理研究22.李某,6岁,因溺水心跳、呼吸骤停,送急诊室。

单元复习09 压强-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复习(人教版)

单元复习09 压强-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复习(人教版)

【典型例题】
【例题7】如图所示,一重为20N、底面积为0.02m2的容器置于水平桌 面上,所装液体的体积是0.01m3,深0.3m。若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 是3×103Pa。求:(g取10N/kg) (1)液体的密度; (2)距容器底面0.1m处的a点液体的压强; (3)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
【解析】
【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 的压强相等; (2)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3)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交流与反思】
实验前,若发现U形管两侧水面已经有高度差,应进行的操作是: 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09 压强
八年级下册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 法。
例5.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2、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 气压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 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6.简单解释飞机的升力。 用饮料软管制作喷雾器。
【典型例题】
【例题5】将同一液体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如 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 )
A.ρ甲<ρ乙 C.ρ甲>ρ乙
B.ρ甲=ρ乙 D.无法判断
【解析】 由图知,金属盒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压强相同,又因为金属盒在 甲液体中更深,根据p=ρgh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乙液体的密度大。故A 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一个标准大气压p0=1__.0__1_3_×__1_0_5__Pa,相当于_7_6__0___mm高水

期末易错复习专题09质量及质量测量-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期末易错复习专题09质量及质量测量-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期末复习09 质量及质量测量相关易错专题气息666易错1:把物质质量与重力混淆导致认为重力改变质量也变化(质量不随位置、温度、状态、形状改变而改变)1.(2022上·浙江温州·七年级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校考期中)2020年7月23日,我国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携带着火星车飞向火星,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火星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置变了,质量变小B.温度和位置变了,质量变大C.位置变了,质量不变D.形状、状态不变,质量变小类似题目:2.(2022上·浙江·七年级期中)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质量变大了B.科学书在北京和南京的质量是一样的C.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易错2:缺乏对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大概质量的判断常识1.(2023·浙江·一模)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1千克的是()A.一辆汽车B.一瓶1L的可乐C.一本科学课本D.一支普通铅笔类似题目:1.(2023上·浙江·七年级期中)估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下列估测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袋早餐奶的质量约为10g B.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9℃C.普通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4m D.一间教室里的空气体积是200L2.(2021下·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质量为3克的物体可能是()210A.一枚硬币B.一只羊C.一个橘子D.一只鸡易错3:天平测量的操作不熟练导致操作错误1.(2021上·浙江·七年级期中)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称量前,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B.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左盘中增加砝码C.称量时,可以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继续保持平衡D.称量前,应先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避免超过天平的称量2.(2022上·浙江宁波·七年级阶段练习)小宁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偏左;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

09计量校准人员取证复习题-推荐下载

09计量校准人员取证复习题-推荐下载

2009年自动化仪表校准人员取证复习题1、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单位(简称SI)为基础,SI的基本单位有七个,它们的单位符号分别为m、kg、s、A、K、mol、cd 。

2、判断下列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是否正确:(1)单位符号的字母一般用小写体,若单位名称来源于人名,则其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体。

如压力单位Pa ,力矩单位N·m 。

(√)(2)摄氏温度单位“摄氏度”表示的量值20℃可读成“摄氏20度”。

(×)(3)词头符号的字母当其所表示的因数小于106时,一律用小写体,大于或等于106时用大写体。

如压力单位MPa和kPa 。

(√)3、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是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检测四个方面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属的法定的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检定。

4、什么叫仪表引用误差、仪表最大引用误差?答:仪表引用误差等于仪表示值误差与仪表满量程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即:引用误差=示值误差/满量程值由于仪表都是连续刻度的多值量具,所以一块仪表的引用误差也有无数多个。

因此,谈引用误差就要指明是哪一个刻度值的引用误差。

仪表最大引用误差是仪表的最大示值误差与仪表的满量程值之比,即:最大引用误差=最大示值误差/满量程值因为仪表的最大示值误差是唯一的,所以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也是唯一的,从而可以用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来评定仪表的准确度高低。

某仪表量程为0~10,于示值5.000处测量值为4.995,则示值引用误差为0.05%,示值相对误差为 0.1% 。

5、测量上限为100V的两块电压表A、B,经检定A表的最大示值误差发生在50V处,为2V;B表的最大示值误差发生在70V处,为2.5V,问两块表的最大引用误差各是多少?由定义可知,A表的最大引用误差为: 2V/100V=2.0%B表的最大引用误差为: 2.5V/100V=2.5%由此可知A表准确度最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物质的量的浓度﹑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蒸汽压﹑沸点﹑凝固点﹑渗透压﹑渗透浓度﹑渗透方向﹑等渗﹑低渗﹑高渗﹑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

渗透现象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1)渗透现象: 溶剂(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纯溶剂进入溶液(或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的自发过程。 (2)产生渗透现象的条件 ①要有半透膜;②膜两侧要存在溶液的浓度差。 (3)渗透压公式的意义: π =icRT = i mRT/ MV 注意认识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4)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 等渗、低渗和高渗 1.正常人血浆的渗透浓度为280~320mmol〃L-1,在此范围内为等渗;低于280 mmol〃L-1的溶液为低渗;高于320 mmol〃L-1的溶液为高渗溶液。 2.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9g〃L-1NaCl,50g〃L-1

葡萄糖,9g〃L-1乳酸钠,12.5g〃L-1NaHCO3等。 3.临床上大量输液的基本原则是应用等渗溶液(解释溶血现象)。 溶血是指红细胞(红血球)因各种原因造成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溶出的现象。引起溶血的原因之一是渗透压的问题。 当细胞膜外部和内部溶液渗透压不等时,出现两种情况: (1)溶血:外部渗透压小于280 mmol〃L-1时,外部溶液中水分穿过细胞膜进入红细胞,造成细胞肿胀,最后破裂。 (2)皱缩:外部渗透压大于320 mmol〃L-1时,红细胞中中水分穿过细胞膜进入外部溶液,出现细胞皱缩情况。 所以,临床上大量输液的基本原则是应用等渗溶液。

第二章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离子相互作用理论)、、质子酸碱、酸碱质子传递平衡、酸的解离平衡常数、碱的解离平衡常数、同离子效应、盐效应、一元弱酸、弱碱PH计算

1. 一些基本概念: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化合物。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的化合物。 共轭酸碱概念及共轭关系: 酸: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分子或阴、阳离子)。如:HAc,NH4+,H2PO4-,HCl等, 碱:凡能与质子结合的物质(分子或阴、阳离子)。如:如:NH3, ,H2PO4-,Cl-等。 共轭酸碱:彼此相差一个质子的酸和碱,互为共轭酸碱。 如:H2CO3~ HCO3- HCO3-~CO3

2-

酸 碱 酸 碱 两性物质:有些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结合质子的物质。如:H2O,HCO3-,HPO42-。 * 2. 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 酸性:pH<7

中性:pH=7 酸性:pH>7 pH= - lg[H+] pH

+ pOH = 14 会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 * 如同浓度的NaCl、NH3·H2O和NaHCO3水溶

液中,PH值最高者(碱性最大)哪个? *3.理解弱酸(弱碱)溶液的解离平衡,掌握一元弱酸(弱碱)溶液pH值的计算。 计算0.01mol·L-1HAc溶液的pH值。 一元弱酸[H+]计算公式: [H+] = aaCK

一元弱碱[OH-]计算公式: [OH-] = bbcK

公式使用两个前提:(1)忽略水的解离平衡;

(2)酸浓度CHA或碱浓度较大,CHA/Ka≥500,CB/Kb≥500。

*4. 缓冲溶液概念及其作用: 缓冲作用——溶液具有抵抗外加的少量强酸、强碱或适当稀释的影响,保持pH值几乎不变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 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 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该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导致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 *了解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第三章 缓冲溶液、缓冲作用、缓冲机理、抗碱成分(酸储备),抗酸成分(碱储备),缓冲容量,缓冲范围,缓冲比,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

第六章 状态函数、热和功、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等容反应热、等压反应热、焓、反应进度、热化学方程、标准态、Hess定律、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热、自发过程、熵、规定熵、标准摩尔熵、熵增加原理、自由能、Gibbs方程、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反应自由能变、标准平衡常数、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反应级数、一级反应、二级反应、零级反应、Arrhenius方程式

第八章 氧化值、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半反应、氧化还原电对、氧化态、还原态、原电池、正极、负极、电极类型、电池组成式、电极电位、标准电极电位、标准氢电极、电池电动势、电极电位的Nernst方程、参比电极、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玻璃电极、复合电极、pH操作定义、氧化还原滴定法、高锰酸钾法、

1.掌握氧化还原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氧化数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使自身氧化数降低的物质(如H+、Cl2等)。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氧化其他物质而自身被还原。 还原剂——反应中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使自身氧化数升高的物质(如Zn、H2等)。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能还原其他物质而自身被氧化。 2.了解原电池概念及组成。 原电池——借助于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原电池中,给出电子和得到电子分别在两极上进行,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反应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分别发生在两极的氧化和还原反应。 3. 标准电极电势与其对应电对氧化态、还原态关系。 电极电势的大小表示一个氧化还原体系(氧化态与还原态)的氧化还原能力的强弱。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势越小,电对中还原态物质的还原能力越强,对应的氧化态物质的氧化能力越弱。反之,电极电势越大,电对中氧化态物质的氧化能力越强,对应的还原态物质的还原能力越弱。 4.电池电动势数值与反应自发关系。 原电池由两个电极组成,两电极之间的电势差,称为电池电动势,用E表示:E=。E>0,反应自发。

第九章 原子结构、量子力学、量子、定态、基态、激发态、波粒二象性、概率波、测不准原理、概率密度、原子轨道、主量子数、轨道角动量量子数、磁量子数、自旋角动量量子数、能级、亚层、角度波函数、电子云、有效核电荷、屏蔽作用、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原子半径、(共价半径、范德华半径、金属半径)、电负性、

第十章 化学键、价键理论、配位键、孤对电子、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非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杂化轨道理论、杂化、杂化轨道、等性杂化、不等性杂化、(电偶极矩、永久偶极、诱导偶极、诱导力、色散力)、氢键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配位数、价键理论、配位平衡、螯合效应、螯合物、螯合滴定

要求:认识配合物,会对一般的配合物进行命名。 一、配合物: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称为配合物。 由简单阳离子(或原子)和一定数目的中性分子或阴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并按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所形成的复杂离子称为配离子。 配位键:中心离子一方有可利用的空轨道,配体有未利用的孤对电子时,由于共用孤对电子成键。 二、 配合物的组成 [Co(NH3)4Cl2]Cl 氯化二氯•四氨合钴(Ⅲ) 内界 外界 中心原子 Co 中心原子的电荷数(Ⅲ) 配体 NH3、Cl- 配位数 6(4+2) 配离子的电荷 +3 1.中心原子(或离子)——中心原子(或离子)统称为配合物的形成体。位于配离子的中心,绝大多数是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Fe3+、Cu2+、Co2+、Ag+等。 2.配位体—— 与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的中性分子或阴离子称配位体,简称配体;提供孤对电子、与中心离子直接成键的原子,称为配原子。如[Cu(NH3)4]2+中,NH3为配体,N为配原子。 3.配位数——直接与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的配原子数目,称为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一般为2,4,6,8。 4.配离子的电荷数——中心原子的氧化数和配体总电荷数的代数和。 三、配合物的命名 1.命名原则 (1)先阴离子,后阳离子。  若阴离子为复杂离子,称某酸某。 [Cu(NH3)4]SO4为硫酸某  若阴离子为简单离子,称某化某。[Co(NH3)4Cl2]Cl 为氯化某 内界的命名次序是:配位体数—配位体名称—合—中心离子(中心离子氧化数) (2)若内界有多种配体时,则配体的命名顺序是:  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Co(NH3)4Cl2]Cl 氯

化二氯•四氨合钴(Ⅲ)  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 (3)不同配体名称之间以中园点分开,相同的配体个数用倍数词头二、三等数字表示。 2. 命名实例 K4[Fe(CN)6] 六氰合铁(Ⅱ)酸钾; H2[PtCl6] 六氯合铂(Ⅳ)酸; [Co(NH3)4Cl2]Cl 氯化二氯•四氨合钴(Ⅲ); [Co(NH3)5H2O]Cl3 三氯化一水•五氨合钴(Ⅲ)。

第十二章 滴定、指示剂、变色点、、滴点终点、计量点、基准物、误差、偏差、相对平均偏差、精密度、准确度

1.滴定反应具备的条件:(1)有确定的计量关系;(2)无副反应;(3)必须能迅速完成;(4)能简便、可靠的确定计量点。 2. 标准溶液及其配制方法: 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直接法——用准确称量基准物质、准确加水稀释配得的溶液。 间接法——先粗略配置,再进行标定的方法。 很多物质必须用间接法配置。如HCl,易挥发;NaOH,易吸湿;KMnO4有杂质,易发生反应。 3.基准物质 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溶液浓度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 作为基准物质应符合下列要求: (1)物质的组成应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