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等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广东省重点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重点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272年,忽必烈定都于大都,“大都”就是今天A.安阳B.沈阳C.洛阳D.北京【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代大都即今天的北京,D项正确;安阳是商代盘庚迁都到的殷,A项错误;沈阳是清代的开国之都和之后的陪都,B项错误;洛阳并非大都,C项错误。
2.下图是中国某朝代中央政府的组织图,结合所学判断其形成于哪一时期A.秦始皇B.明成祖C.康熙帝D.雍正帝【答案】D【解析】雍正皇帝时期设立军机处,故D正确;其他选项皇帝在位时期均没有设置军机处,排除A、B和C。
3.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
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
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是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①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该组织成立于1995年,与题目中“二战结束到50年代”的时间阶段不符,故①错误。
②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该组织始设于1989年,故②错误。
③为世界银行的标志,该组织始成立于1945年,是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部分,故③正确。
④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志,该组织始成立于1945年,与世界银行一样是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部分,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③④正确,①②错误,B选项符合题意。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选项错误,排除。
4.学者布克哈特曾对某段历史进行评价:“文化一旦脱离中世纪空想的桎梏,也不能立刻和在没有帮助的情形下找到理解这个物质和精神的世界的途径。
它需要一个向导,并在古代文明的身上找到了这个向导,因为古代文明在每一种使人感到兴趣的精神事业上具有丰富的真理和知识。
”这表明A.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尺度”B.希腊罗马文化的真理颠扑不破C.文艺复兴带有“托古改制”色彩D.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理念【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文化”“脱离中世纪空想的桎梏”“并在古代文明的身上找到了这个向导”并结合所学可知,“向导”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所以“学者布克哈特”“评价”的是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试题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姓名、班级、准考证号与本人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是否一致。
2.答客观题时,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客观题满分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分异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
西汉初年颁布“民产子”诏令,多生孩子可以免除两年赋税。
唐代要求地方官员劝勉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的庶人结婚。
古代政府关注人口的主要目的是A. 促进国民经济恢复B. 保证国家财税收入C. 防范民间土地兼并D. 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答案】B【解析】【详解】商鞅变法中实行“分异令”,汉代鼓励生育,唐朝“劝勉”早婚共同点是通过增加政府控制的人口,从而增加政府收入。
A项只符合汉初,C、D项“兼并”、“改善质量”不能通过增加人口实现,所以B项是正确的答案。
【点睛】在农业社会里,人口即劳动力问题是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重要环节。
2.公元10年,王莽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每季度评定出各种货物的标准价格,称“市平”。
若物价高于“市平”,政府就将控制的库存物资按平价出售,以平抑物价;若市场价格低于“市平”,则听任百姓自由买卖。
这一措施A. 体现了政府对商品市场的干预B. 主要目的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 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 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以巩固统治【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王莽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每季度评定出各种货物的标准价格”可知,这体现的是政府对商品市场的干预,因此A选项正确。
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四校联考试题 历史(含答案)
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四校联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下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右侧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
)此图反映了当时A. 铁犁牛耕的应用B.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 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2. 谚语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
下列谚语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 黄牛过河各顾各,斑鸠上树各叫各B.芒种种芝麻,头顶一棚花C. 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3. 公元前627年,秦军准备偷袭郑国,正好碰到郑国的大商人弦高外出卖牛,弦高一面派人回国报信,一面赶了十二头牛去犒赏秦军,并说是奉了郑国国君的命令前来。
秦军以为郑国已经做好了准备,就放弃了攻打郑国的计划。
这就是“弦高救郑”的故事。
这一故事反映出①郑国是个强大富庶的诸侯国②弦高是代表郑国的官商③弦高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④弦高是很有实力的私商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4.《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
”《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
”《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
”上述记载A.表明了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 B.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C.说明了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D.反映了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5. 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
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A. 适应了经济格局的变化B. 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 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D. 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6.厉以宁在《资本主义的起源》中指出:明清时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一种私人雇佣关系,它可以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5)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1.2分,共40题48分)1.某皇帝多次对大臣讲,农民在风调雨顺之年,数口之家犹可足食。
如果遇到水早等灾害,谷物欠收,则全家饥困。
这反映出小农经济A. 自足性B. 封闭性C. 脆弱性D. 分散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数口之家犹可足食”“谷物欠收,则全家饥困”等信息,可得出小农经济的脆弱性,C项正确;ABD也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点睛】理解小农经济的特点,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抓住材料的主旨。
2.《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下列属于“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①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②市镇经济繁荣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 ①②③B. ①③C. ①②D. ②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题干中“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主要表现包括: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出现了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①,②,④正确,应选C项。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属于第三次近代商业革命的内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结构与特征·古代商业·明清3.《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
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A. 均田制B. 井田制C. 土地私有制D. 公有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是“凡是天下的土地没有不是属于帝王的。
” 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上归国王所有。
故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贫者无立锥之地4.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色。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下午2:30-4:00)说明:本试卷闭卷笔答,做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方答题栏内。
1.中国古代流传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且溉且粪,长我禾黍”等谙语。
这些诸语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B.男耕女织C.自给自足2.下表是19世纪不同时期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
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A.传统手工业带来丰厚利润B.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3.右图为新中国1952-1957年重工业与轻工业发展变化柱状图。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一五计划”的实施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C.“大跃进”运动的推动4.1956年,社会主义和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已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
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受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B.“一五计划’’提前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5.1961年3月,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向毛泽东汇报安徽省实行“责任田”的情况,并在会上介绍“包产到户”的做法。
毛泽东表示可以试验。
据估计,到1962年上半年,全国20%农村地区,安徽80%的农村,贵州4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
这反映了A.农村中“左倾”思想得到纠正B.严峻形势下对政策的局部调整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6.据统计,1980年与1975年相比,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了674亿斤。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B.人民公社的建立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7.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3)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一、本卷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 铁犁牛耕的产生B. 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C. 单位产量的提高D. 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答案】D【解析】左图是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右图是曲辕犁,说明古代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D正确;A 是春秋战国时期;B属于小农经济,并没有改变;C中粮食产量无从体现。
2.下列引文中,能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C.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的实质是土地国有制,即土地归周王所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的是土地归周王所有,故A项正确;“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反映的是王位世袭制,故B项错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反映的是土地兼并,故CD项错误。
3.下列现象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特征的是A.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B. 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C. 均有无而通万物D.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C.均有无而通万物,反应的是商业的发展。
D.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反应的是纺织业的发展;B.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反映的是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故此题应选B项考点:小农经济点评:小农经济主要特点:(1)生产方式: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2)生产目的: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3)经济形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019佛山统考高一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度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2019年1月本试卷共7页。
32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答卷(卡)上。
2.用钢笔或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卷上作答,必须答在答题卷(卡)规定位置上,否则不给分。
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梁启超曾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第一回就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
周朝革命的内涵是()A.“宗法分封制”到“官僚政治”的革命B.“氏族部落制”到“宗法分封制”的革命C.“中央集权”到“专制帝制”的革命D.“氏族部落制”到“中央集权”的革命2.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天子2次,而朝见齐、晋等大国多达20次,这反映了()A.分封制失去对诸侯的有效约束B.开始出现“礼崩乐坏”局面C.鲁国和周王室的关系逐渐恶化D.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3.秦朝的国家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这一做法使()A.君权遭到了一定程度弱化B.政治民主的观念开始萌发C.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有利于减少专制决策失误4.唐朝前期,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的人常为“中书舍人”,额员有七、八人之多;中书舍人的官位并不高,但他们却有拟撰诏敕之权。
这种制度设计()A.使决策具有民主性B.抑制相权,加强皇权B.内部强调分化事权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5.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
这表明()A.科举制打破了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B.科举制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C.科举制促进了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D.当时社会对科举及第崇拜的价值取向6.清代曾侍从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从政对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
佛山高一历史期末联考试卷及答案
佛⼭⾼⼀历史期末联考试卷及答案 佛⼭即将迎来⾼⼀期末考试,历史的联考难度应该会较⼤,建议⼤家多做⼏份历史试卷。
下⾯由店铺为⼤家提供关于佛⼭⾼⼀历史期末联考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家有帮助! 佛⼭⾼⼀历史期末联考试卷选择题 ⼀、第1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制农具时,他们已经⽤铁犁耕⽥。
⽽当欧洲也使⽤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铁制农具。
中国⼈把⼀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到很⾼的⽔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
”材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农经济的停滞性B.经济体制的稳定性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D.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2.《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
⽇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 ⽽不录。
”此段话表明作者A.提倡商品经济B.要求贤者舍本逐末C.认为⼯商并重D.强调重农抑商 3.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 商代遗址中出⼟了⽜⾻当时已经出现了铁犁⽜耕 B 唐代⼯匠⼦弟⼊匠籍后不能随便改⾏唐代官营⼿⼯业者受到严格的限制 C 黄道婆推⼴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成为元朝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 D 两次鸦⽚战争期间洋纱⼤量进⼊中国市场我国的民族⼯业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冲击 4.以下各项,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史实正确的⼀组是 A.春秋战国时期:铁器⽜耕、司母戊⿍、⽩瓷、私商出现 B.两汉时期:耦犁、“丝国”美誉、素纱单⾐、⽔排 C.隋唐时期:曲辕犁、筒车、均⽥制、脚踏三锭纺车 D.明清时期:彩瓷、地区性商⼈群体、海禁和“闭关锁国”、部分⾏业的官营⼿⼯业超 过民营⼿⼯业 5.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 ⼦”便渐渐地应运⽽⽣了。
“交⼦”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
“交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推动⼒B.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C.取代⾦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D.有注重其“防伪”的功能 6.晚清时期,外国商品在中国经历了⼀个从严重滞销到逐渐打开市场的转变过程。
最新-广东省佛山一中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
佛山一中2018—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级历史段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人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论道:“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
”下列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A.推行杜鲁门主义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织D.朝鲜战争2.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该条约的签订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3.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
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
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崛起C.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D.欧洲走向联合4. 2018年1月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
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A.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D.动荡局势的加剧5.黄苇町在《苏共亡党十年祭》中说,“……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依据这则材料,如果从执政党的建设方面分析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失败的原因,最根本的是A.体制僵化,监督机制的缺失 B.党内特权、腐败现象严重C.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的支持 D.人民群众对苏共的极端不信任6.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欧洲共同体两极瓦解一超多强不结盟运动B.欧洲共同体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C.欧洲联盟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D.欧洲联盟两极瓦解华约解散亚太经合7.美国大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在21世纪头十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增强。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佛山2018年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含答案)
佛山2018年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含答案)
佛一中-----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私营干,夜深方归处也”。
一位中国古代的妇女,她已经能够在分散于宅屋之间和城郊乡村等地的“市”里购物,还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
上述记载,最早发生在A.唐都长安 B.宋朝东京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
12.于昌明正在撰写一部历史小说,背景是明末的江南,故事中的主角张三正为他儿子准备上学堂的学费。
张三不知道在这种情形下,主角应该使用何种货币。
请根据历史知识,为张三判断最有可能的货币是
A.纸钞 B.金币 C.银两 D.布帛
13.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时,发现中国古代某地居民一份职业结构,据此判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自耕农、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24%36%30%10%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14.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允许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这实质上
A.使对外贸易成为一种特权 B.严格控制对外贸易
C.放弃了对外贸易管理 D.允许民间与外国贸易进行交往
15.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
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玉米、甘薯等农产品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16.新航路开辟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最主要是。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据美联社报道:围绕解决“财政悬崖”危机的问题,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于2012年12月18日提出一套代替方案(“B计划”),计划延长年收入百万美元以下家庭的所有现行税率。
但这套备选方案提出不到24小时,白宫方面就于19日发表声明说,这套“B计划”即便获得国会通过,奥巴马也会否决它。
上述材料表明美国A.总统在国家立法方面起决定作用B.属于总统制国家,总统拥有立法权C.参众两院掌握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D.联邦政府实行分权制衡,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参考答案:D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由题目中的信息“即便获得国会通过,奥巴马也会否决它”可知美国的总统与国会之间相互制衡,故本题应排除AC项,选择D项;美国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享有立法权,故B项的表述错误。
2.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初算缗钱”,开始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
对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者,罚戍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
该政策的实施A.促进工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首要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D.提高民众的投资意识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可知,汉武帝开始征收资产税并对违反规定的人进行惩罚,这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资产税征收多少,无法得出是否有利于工商来的发展,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土地政策和民众投资意识,故CD项错误。
3. 己丑年1月3日,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限量制作发行的“牛年生肖贺岁金银盘”在青岛开始销售,金银盘正面为中国历代特色生肖牛图案纹饰,背面为甲骨文“牛”字组合。
其中,“牛”成为十二生肖之一,这源自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B.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D.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它成为此后中国两千多年农业文明发展的典型代表,在机械动力出现之前也一直是最先进的耕种模式,所以中国古代牛在的地位很高,一般封建王朝对偷牛,或私下宰杀耕牛往往处以极重的刑罚,所以答案选D,ABC三项不是牛受重视的根本原因。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山一中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段考高一历史试题一、单选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
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
你认为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A. 和平崛起B. 武力掠夺C. 制度创新D. 民主强国2.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强土弱之”、“弱土强之”的办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
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这主要说明当时A. 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B. 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C. 农业科学体系己经形成D. 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明显3.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宋代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
这说明宋代A. 主要城市已经不再是政治中心B. 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C. 城市格局和功能发生重大演变D. 工商业市镇在沿海沿江地区兴起4.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一书中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 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D. 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5.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一级历史科试题命题人:周建钢审题人:邓珺玲一、选择题(本题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共76分)1.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
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享有尊崇的地位,因而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
下列关于牛的评说中,不具有可能性的是A. 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殷商时牛已经拉着犁给人耕地了B. 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所以有“汗牛充栋”的故事C. 唐诗“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描写老牛田地耕作时的劳累D. 东汉时期,珠江流域使用牛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B、C、D三项可根据一般常识推测是正确的说法,而A项说法不准确,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才可能看到铁农具和耕牛耕地现象。
故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名师点睛】中国古代耕作方式⑴原始社会: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⑵商周时期:耕作方式是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⑶春秋战国以来:耕作方式是精耕细作、铁犁牛耕、个体农耕、男耕女织等2.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公田变为私田B. 铁器牛耕的推广C. 国家走向统一D. 原始自然崇拜【答案】B【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生产力水平提高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应当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故答案为B项。
A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战国时期国家尚未实行统一,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3.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 客观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 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D. 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私有制的理解。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一级历史科试题命题人:周建钢审题人:邓珺玲一、选择题(本题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共76分)1.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
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享有尊崇的地位,因而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
下列关于牛的评说中,不具有可能性的是A. 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殷商时牛已经拉着犁给人耕地了B. 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所以有“汗牛充栋”的故事C. 唐诗“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描写老牛田地耕作时的劳累D. 东汉时期,珠江流域使用牛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B、C、D三项可根据一般常识推测是正确的说法,而A项说法不准确,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才可能看到铁农具和耕牛耕地现象。
故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名师点睛】中国古代耕作方式⑴原始社会: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⑵商周时期:耕作方式是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⑶春秋战国以来:耕作方式是精耕细作、铁犁牛耕、个体农耕、男耕女织等2.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公田变为私田B. 铁器牛耕的推广C. 国家走向统一D. 原始自然崇拜【答案】B【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生产力水平提高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应当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故答案为B项。
A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战国时期国家尚未实行统一,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3.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 客观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 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D. 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私有制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下面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
)此图反映了当时A. 铁犁牛耕的应用B.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 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答案】A【解析】通过图片可以看出,在汉代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故A正确。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
汉代时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C。
犁耕的发展进入到成熟阶段是在唐朝时期,排除D。
2.谚语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
下列谚语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 黄牛过河各顾各,斑鸠上树各叫各B. 芒种种芝麻,头顶一棚花C. 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答案】A【解析】A项中的各顾各,各叫各说明小农户家庭之间彼此无联系,体现了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故选A;B项反映了中国古代农时节气的重要性,强调因时制宜,没有体现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C项说的是育苗的重要性,也没有体现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特点;D强调的是水肥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没有体现自给自足的特点。
3.公元前627年,秦军准备偷袭郑国,正好碰到郑国的大商人弦高外出卖牛,弦高一面派人回国报信,一面赶了十二头牛去犒赏秦军,并说是奉了郑国国君的命令前来。
秦军以为郑国已经做好了准备,就放弃了攻打郑国的计划。
这就是“弦高救郑”的故事。
这一故事反映出①郑国是个强大富庶的诸侯国②弦高是代表郑国的官商③弦高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④弦高是很有实力的私商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郑国商人弦高使用计谋,用牛犒赏秦军,使郑国免遭秦军进攻一事可见弦高是一名有较强的的经济实力的私商,而且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③④正确,②错误,选项B 正确,选项C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郑国并非强大富庶诸侯国,①错误,选项A、D排除;4.《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
”《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
”《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
”上述记载A. 表明了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B. 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C. 说明了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D. 反映了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答案】B【解析】材料“工之子恒为工……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反映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承,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而是反映技术的世代传承,故C错误;仅仅凭材料内容也不能说明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故D错误。
故选B。
5.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
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A. 适应了经济格局的变化B. 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 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D. 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唐朝以前,经济中心基本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政治中心在西北,所以漕运基本是东西方向;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而元、明、清三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漕运方向为南北方向,这种变化说明了经济格局的变化影响了漕运方向的改变,故A正确;据上分析可知,B只是一个时期反映,B片面;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C 错误;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与对外贸易联系不大,D错误。
6.厉以宁在《资本主义的起源》中指出:明清时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一种私人雇佣关系,它可以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但这种转化至少是有条件的,其一是较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其二是有适当的制度、体制保证。
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 传统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B. 明清时期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C. 雇佣关系形成不等于资本主义萌芽D. 列强侵略中断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清经济。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由私人雇佣关系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保证:较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而在明清时期的中国现实来说并不符合,故该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私人雇佣关系不等于资本主义萌芽,C项符合材料;A项中传统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不符合材料意思;B项明清时期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正好与材料相反;D项列强侵略中断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未在材料中体现,故排除。
7. 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年份总额(千两)田赋(%)厘金(%)关税(%)1885 78276 38.6 17.9 18.81887 85787 36.4 19.6 24.31889 86187 35.5 17.4 25.71891 95394 33.4 17.1 25.11892 88816 35.2 17.2 26.0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A. 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B. 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C. 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D. 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通过数据变化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表中的数据变化加以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关税在清政府年收入中所占百分比逐年增加,从侧面说明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而田赋、厘金所占比例的下降,更是说明了商品经济发展对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的重要性。
D 项正确。
8.19世纪中期,西方在中国设立新式企业时,清政府不允许华商设立类似的企业,在此情况下,华商采取的方式是“附股”于外商,参与外商在华经济活动并赚取利润。
华商的这种行为A. 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B. 使中国卷人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D. 表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以前清政府限制民间设厂的限制,这时期华商采取“附股”于洋商的方式参与在华的经济活动并谋利,这客观上促进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故A选项正确;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B选项错误;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国家的侵略方式转为资本输出,故C选项错误;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故D选项错误。
9.据民国初年农商部总务厅统计科所编《第一次全国农商统计表》1913年11月9日的统计,全国在1912年开设的公司有988家,工厂2001家,这是我国有史以来举办工商实业最多的年份。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 辛亥革命改变民族工业发展环境C.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 欧美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答案】B【解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提出,1936年正式实行,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故B正确;1912年清朝灭亡,与材料中1913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无关,排除C;1914年一战爆发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
10.1855年10月6日,上海福利洋行在《北华捷报》登载广告,“大量出售高品质加利福尼亚面粉,每袋五十磅,极便家用,每袋四元。
另有最高品质火腿和奶酪,高档饼干、咖喱粉以及酱料,切条芒果酱,大量鞋、靴,大小灯罩和烟囱,以及其他各式商品。
”材料表明A. 西洋商品较多涌入上海市场B. 民族资本涉业范围十分广泛C. 近代广告业由此开始并发展D. 国人饮食习惯发生深刻改变【答案】A【解析】据材料“1855年10月6日,上海福利洋行” 登载广告,“大量出售高品质加利福尼亚面粉,每袋五十磅,极便家用,每袋四元。
另有最高品质火腿和奶酪,高档饼干、咖喱粉以及酱料,切条芒果酱,大量鞋、靴,大小灯罩和烟囱,以及其他各式商品。
”可知西方商品面粉、火腿、奶酪、饼干等涌入上海市场,故A正确;据材料是“1855年10月6日,上海福利洋行” 登载广告,而不是民族资本企业,B错误;据材料没有看出近代广告业是由此开始的,C错误;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西洋商品涌入上海市场,因此D片面。
11.下表为1950—1952年江西省国家粮食采购量占产量及上市量比重(单位:万公斤)年度粮食产量(原粮)采购量折合原粮数量占产量(%)占上市量(%)1950 449057.5 20398.5 4.5 24.61951 428382.5 28413.0 6.6 551952 575071.5 70146.5 122 85A. “一五”计划得到了有效推进B. 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 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影响力加强D. 合作化运动蓬勃开展【答案】C【解析】根据“1950—1952年江西省国家粮食采购量占产量及上市量比重”两项指标都呈现增长趋势,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影响力增强,C项正确;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A项错误;建国初期,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发展,国家采购粮食不等同于“城乡一体化”,B项错误;合作化运动是在一五计划期间,D项错误。
12.下图是《新中国50年资料汇编》中的1952~1965年人均GDP增长率折线图。
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 1953~1954年经济出现衰退,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负面影响B. 1954~1956年经济持续发展,说明中共八大的经济决策正确C. 1958~1961年经济出现波折,表明生产关系滞后于生产力水平D. 1961~1964年经济不断发展,反映国民经济的调整卓有成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大跃进运动出现在1958年,与1953—1954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中共八大召开是在1956年,不能指导1954—1956年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1958—1961年中共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实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了中国实际生产力水平,导致国民经济的下滑,是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带来的影响,故C项错误;针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带来的经济下滑,中共确定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取得了1961—1964年经济上升的成果,故D项正确。
13.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1993年中央ll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这反映出A. 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发生质变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C. 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得以消除D.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答案】B【解析】据材料“1993年中央ll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