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元之四——世界的气候
七年级地理上册听课记录——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新2024秋季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世界的气候听课记录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气候图表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地理信息提取、分析、归纳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世界气候多样性的认识,培养尊重自然、适应环境变化的意识。
导入教师行为:•教师展示一张世界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在这张地图上看到哪些不同的颜色或图案?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简要介绍气候的概念,即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的天气状况,引出本课主题——《世界的气候》。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察地图,尝试回答教师的问题,初步感知世界气候的多样性。
过程点评:•通过直观的地图展示和启发式的提问,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一、气候类型的识别教师行为:•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种典型的气候类型图(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引导学生观察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总结各气候类型的特点。
•强调气候类型命名的依据,如热带雨林气候因其高温多雨而得名。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观察气候类型图,讨论并总结各气候类型的特点,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过程点评:•通过图表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气候类型的识别方法,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信息交流的能力。
二、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师行为:•再次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并尝试分析其分布规律。
•强调气候分布与地理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在地图上标注出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分布规律。
过程点评:•通过地图标注和规律分析,学生加深了对气候分布规律的理解,提高了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三、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教师行为:•选取一两个典型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详细讲解其形成原因,涉及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因素。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气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其中一地区的气象要素的平均状态和其变化规律。
气候研究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对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气候和气象的区别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的科学。
气候是在一定时期内,其中一地区内的天气状况的类型和规律。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离赤道越近,温度越高,气候越炎热。
2.地形:山脉会阻挡气流,形成降水,导致降雨较多的地区。
3.海洋影响:海洋储存热量,影响沿海地区的气温,使其变化较小。
4.海流:洋流和海流会将热量和水汽带到不同地区,影响降水和气温分布。
5.大陆位置:大陆性气候由于没有海洋的调节,气温和降水变化较剧烈。
6.海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候越冷。
三、世界气候分类1.热带气候:位于赤道两侧的热带地区,气温高,降水量大,常年季风吹拂。
2.温带气候:位于热带和寒带之间的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适中。
3.寒带气候:位于地球两极附近的地区,气温极低,降水量较少。
4.地中海气候:位于地中海周围的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5.大陆性气候:位于大陆深处的地区,天气变化大,气温差异大,降水少。
6.季风气候:位于亚洲东南沿海地区,夏季有盛行的季风,冬季相对干燥。
四、自然灾害与气候1.洪水:由于降水过多、河流水位上涨等原因引起,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2.干旱:由于降水不足,导致水资源缺乏,农作物歉收,动植物生存环境恶化。
3.台风:位于热带海洋上的热带气旋,引起严重的风暴、降水和洪涝等自然灾害。
4.暴雨:大气里的水汽凝结成雨滴,积聚成雨云,导致短时间内降水量很大,容易引发洪水等问题。
5.飓风:强热带气旋,一般只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产生,具有强风和暴雨。
6.地震:地球表面构造变动引起地壳震动,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等灾害。
五、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是指地球平均气温上升,造成气候系统和生态系统变化的过程。
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强。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
目
CONTENCT
录
• 气候概述与分类 • 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 • 降水与水文循环 • 植被、土壤与地理环境关系 • 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及应对措施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气候概述与分类
气候定义及影响因素
气候定义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气象条件,包括温度、降水、风等 要素的平均状况和变化特征。
水文循环过程与意义
水文循环过程
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 、下渗、径流等环节。
意义
水文循环维持了全球水量的平衡 ,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同时, 水文循环也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 生态环境。
河流、湖泊等水域对气候影响
对气温的影响
水域对气温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使周围地区的气温变化较为 和缓。
对降水的影响
采取适应性措施
在农业、水资源、城市规划等领 域采取适应性措施,降低全球变 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加强国际合作
各国应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 应对全球变暖挑战,推动全球 气候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如亚马逊雨林。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如撒哈拉沙漠。
工业
某些工业布局受气候条件影响,如制 糖工业。
交通
气候条件影响交通方式和线路的选择 。
练习题讲解和答题技巧分享
02
01
03
选择题答题技巧 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逐一分析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练习题讲解和答题技巧分享
对于不确定的选项,可以采用排除法。 简答题答题技巧
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PPT(商务星球版)
地形影响
地形对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高山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 著,盆地地区气候较为封 闭。
影响气候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系统的能量 来源。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
射量不同,导致气候差异。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影响全球气候的重 要因素。不同环流系统带来不 同的天气和气候变化。
海陆分布
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导 致海陆间气流交换,影响沿海 地区的气候。
由于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大气压力较低, 空气稀薄,氧气含量相对较低。
高原地区大气层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用小,因此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气温低,日较差大
降水少,干湿季分明
高原地区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多,但 大气保温作用弱,因此气温较低,且日较 差大。
高原地区水汽含量少,降水量相对较少, 且干湿季分明。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 节世界的气候ppt(商务星球 版)
目录
• 世界气候概述 • 热带气候类型及特征 • 温带气候类型及特征 • 寒带气候类型及特征 • 高原山地气候类型及特征 • 世界各地特殊气候现象解析
01
世界气候概述
气候定义与特点
气候定义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 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风等 要素的平均值和变化范围。
施。
拉尼娜现象
定义
01
拉尼娜现象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降低,导致全球气候异
常的一种自然现象。
影响
02
拉尼娜现象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如干旱、洪涝、极端天气等。
对农业、渔业、林业等自然资源产生严重影响。
监测与预测
03
科学家们通过海洋观测、气象卫星等手段对拉尼娜现象进行监
测和预测,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024年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篇)
2024年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是研究地球的科学。
它涉及了地球的物理特征、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____年七年级地理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的总结和归纳。
第一章:地理基础知识1. 地理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地理是研究地球的科学,它研究地球的物理特征、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
2.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3.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的一天分为24小时,公转使得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年分为四季。
第二章:地理工具和技术1. 地图的使用:地图是用来描述地球表面的平面工具。
地图上的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方向是指地图上的朝向,经纬度是用来定位地点的坐标系统。
2. 大地测量:大地测量是测定地球上的点的位置和海拔高度的方法。
它包括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和卫星测量等技术。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利用航空器或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
它可以获取大量的地理数据,例如地表温度、植被覆盖等。
第三章:地球的水资源1. 水循环: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之间的转化和迁移过程。
它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等环节。
2. 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的水资源不均匀分布,人们利用水的方式也存在差异。
地球上有许多地区面临缺水问题。
3. 水污染和保护:水污染是指水体被废水、工业废料等物质污染的现象。
保护水资源可以通过减少污染源、提高治理技术和实施水资源合理利用等途径。
第四章:地球的气候1. 气候因素:气候受太阳辐射、大气层、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气候要素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等。
2. 不同气候带的特征:地球表面存在着不同的气候带,例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温度和降水上。
3. 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长期发生的变化。
全球变暖是当前的一个重要气候问题,人类活动的影响被认为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地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作者:***来源:《地理教育》2024年第13期一、引言2018年1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新版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核心素养凝练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2022年4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将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也概括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并指出地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所需要的重要思维方式和能力,地理实践力则是学生秉持人地协调观、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方法,在分析和解决地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
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地理学科性质,突出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时代新人。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视频导入播放《地球脉动》片段,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并思考:世界为什么会有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此来引入本课学习主题:世界的气候。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为“世界的气候”学习做铺垫。
同时视频中唯美画面可以吸引学生眼球,引发学生思考:自然如此美丽,人类该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从而造福人类,以此引出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
2.明确要素,理解实质出示中国的地图加景观照片,让学生观看并提问学生:同样是冬季,海南岛天气炎热,黑龙江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原因是什么?中国从东到西的四地植被景观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从而引出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并让学生先了解:气温+降水=气候主要构成要素。
世界各地由于气温和降水条件的不同,导致复杂多样的气候,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
课件4:3.4 世界的气候
影响气候的因素之三:
地形因素的影响,气候不同。
气候与人类活动
寒 带
热带
小结
不
气
气温
受纬度位置、海陆 位置、地形影响
差
异
同 的 气 候
候
类
降水
型
(长时间,较稳定)
练一练
、狂风暴雨
C、今天风和日丽
D、东边日出西边雨
C 2、下列气候类型中不属于热带的气候类型是 (
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地形 )
100 0
终年严寒干燥
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严寒干燥
影响气候的因素之一:
纬度位置不同,各地气候不同。
新 疆
差同
塔
异一
里 木 盆
为纬 什度
地
么,
那两
大
么地
连
大的
海 滨 一
?景 观
角
影响气候的因素之二:
海陆位置不同,各地气候不同。
在山地地区,气温 随海拔的升高而降 低
迎风坡
背风坡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以下词语是不是描述天气?
气候的含义: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 不大。
我们这里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
我们这里一年到头也很热,却极少下雨。
我们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热,常下雨;冬季冷,很干燥。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活动
分布地区 热带 温带 寒带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商务星球版】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地球的形状1.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①古人凭借直觉和臆想提出“天圆地方”。
②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最早提出了地球是球形。
(不能通过日食来判断,日食是月球的影子)③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体。
④地球卫星图片使人们能够看到地球的全貌。
2.能证明地球形状的事实有:①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②月食现象;③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舰船,先见船帆,后见船身;④登高望远;⑤地球卫星照片等。
二、地球的大小1.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赤道半径长于极半径)。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概念:人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并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作用: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面貌,查看地球表面的多种地理事物,还可以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
二、经纬线和经纬度1.经线和纬线第1页共14页第 2 页 共 142.经度和纬度3.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30°、60°属于分界线。
三、经纬网第三节 地球的自传一、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二、昼夜更替1.昼与夜是一个静止的概念,是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这一特性所决定。
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射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半即昼半球,另一半背向太阳则是夜半球,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
2.昼夜更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是因地球自转运动而产生的,因光源来自太阳,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第 3 页 共 14 页3.昼夜更替的原因:①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②地球的自转。
三、时间的差异第四节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的概况及地理意义二、四季的变化第 4 页 共 14三、地球上的五带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区别★第二章 地图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一、方向1.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一、气候的因素1. 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度的增加,气候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而纬度则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日照情况、气温分布和降水情况。
2. 地形地势:山脉、平原、盆地等地形地势对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山脉会阻挡气流和降雨,形成雨影和雨屏现象;平原和盆地则会影响气温的分布和风向的变化。
3. 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是两种主要的气候类型。
大陆性气候表现为温差大,降水少,季节性明显;海洋性气候则表现为温差小,降水多,季节性不明显。
4. 水体分布:水体分布对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
靠近海洋的地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则气候干燥、温差大。
二、气候带和气候类型1. 高纬度地区气候: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夏季短暂。
冻土带、冰雪带、针叶林带等不同的气候类型交错分布。
2. 中纬度地区气候:中纬度地区气候四季分明,温差大,降水充沛。
针叶林、草原、温带草原带等不同的气候类型相互呼应。
3. 低纬度地区气候:低纬度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季风明显。
雨林、草原、热带草原带等不同的气候类型呈现出多样性。
三、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1. 全球变暖的原因: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生态系统变化等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
3.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国际社会提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四、世界各地的气候1. 欧洲气候:欧洲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凉爽。
部分地区如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旱。
2. 亚洲气候:亚洲包括了多种气候类型,有寒带气候的西伯利亚、温带季风气候的华北平原、热带雨林气候的东南亚等。
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分布区-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一、根据气温判断所属南北半球: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二、.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1、最冷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2、最冷均温在0℃—15℃之间时,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3、一月均温-15℃-----0℃,则为温带气候。
4.最热月气温低于10℃,寒带气候。
三、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一)、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因气温都在15℃以上,其具体类型主要依据月降水量和年降水总量多少来区别:1、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也在50mm以上,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全年多雨型)2、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1500mm-2000mm之间。
(夏季降水猛增,分旱雨两季)3、热带草原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少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750-1000mm之间。
(全年降水逐渐增加,逐渐降低。
分干湿两季)4、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全年少雨型)(二)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一月均温都在0℃-15℃之间,其具体类型主要依据季节和年份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别: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
2、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300-1000mm之间。
(冬雨型)3、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较均匀,气温年较差也较小,年降水量在700-1000mm之间。
(降水均匀型)(三)温带气候,一月均温都在- 15℃--0℃之间,其具体类型主要依据是月降水量大于或等于100mm的月份数和年降水量来区别.1.温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大于或等于100mm的月份数大于或等于2个月,年总降水量在500mm-1000mm左右(夏季降水增加明显)2.温带大陆性气候:月降水量大于或等于100mm的月份数小于2个月,年总降水量在200mm左右。
高中世界地理气候思维导图
高中世界地理气候思维导图1、七年级地理思维导图上册: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的知识重点是什么?重点如下:第二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的球体。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3、0度纬线是赤道;0度经线是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只有一条0度纬线、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4、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6、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7、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经线或者是180度经线,就看度数,度数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为西经。
8、在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度数顺时针增大的是东经,逆时针增大的为西经;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则相反。
9、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10、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纬线,就看度数,度数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向北增大的为北纬。
1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要用以下规律:以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南纬;以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北纬。
12、0度(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划分东西半球。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3、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4、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形成四季和五带。
第三节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A、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B、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数比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
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类型》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类型》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本章的类程重点有三,用世界候类型分布类类出主要候类型的分布〜类例类明类度位置、海类个运气气分布、地形等因素类候的影〜类例类明候类生类和生活的影。
类程要求比类类类〜但类类的做到困类。
气响气响很如考察候的特征及分布类类〜需要类合曲类类以及降水量柱类分析〜类就要求类生类类能力是气气温状来学会气个学气分析解类候坐类类〜要求的类度类高〜容量大〜必类类类作类一类元提前类。
所以把本章第二类世界温气温状个独划另个气、降水分布〜类制、解析曲类降水柱类类能力点类出类成一类元。
本类元只类类了判类候类型、分析候特征、类类候分布类律、理解人类活类天、候件之类的类系等容〜把知类重点放在气气与气气条内气气气学学气异响候类型特征、候坐类类、候分布类律上。
通类类〜使生理解世界候特征、差及其影〜初步本类元在类本原四类的基类上类取第一、三、四类〜类行整合。
把类三类容整合类三类类〜类类一,世界内个气候特征分布〜类类二,影候的因素〜类类三,天候人类活类的类系。
类类一世界候特征与响气气与气与——气与研学学网分布〜以究性类的形式〜生借助类片、地类、类等多类工具〜类手中的类料类行分析、整理、类类〜通类展示、交流〜了解不同地的候特征和分布类律。
是本类元的重点容〜也是类后面类类的区气内学两个基类。
类类二影候的因素〜重点类类度位置、地形地类、海类分布等因素类候的影〜通类一些地——响气学气响理类类和演示助生理解不同地理要素类候的影〜形成类类的科类度。
类类三人类活类天、帮学气响学——与气气候的类系〜利用类〜搜集大量的文字类片类料。
助生探类人类活类天候的相互影〜理解保网帮学与气气响类期类成果,提高生各类类表、媒中类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生制作演示交流〜初步了解学学从体学影候的因素〜初步形成科类度〜能通类类例和分析类料〜类类文、类告的形式类明的人类活类天响气学与气运响气响气用地类、类类、类类、演示等方法〜类类出影世界候的主要因素〜初步了解影候特征和分布的类类天、候类人类活类的重要影〜形成保类大类境的意类〜类立初步的人地类念。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三教案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想一想受温室效应影响,粮食产量有所增大的地区?
高纬度地区,“作物栽培带向北移动地域”判断,高纬度地区的作物栽培带扩大最为明显。
(3)激化国家间的资源争端而影响国家安全。
(图片导入)干旱缺水图
气候变化加剧水资源短缺中东和非洲萨赫勒会恶化
《经济日报》华盛顿电记者高伟东报道: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高温与干旱:气候变化、水与经济》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将加剧水资源短缺,人口增多、收入增加和城市扩张的综合影响将会导致对水的需求成倍增长,而水的供应则变得更加不稳定和不确定。
难点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Nhomakorabea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美国科幻影片《后天》图
美国科幻影片《后天》描述了“明天之后”的未来世界:北半球冰川融化,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期,龙卷风、海啸在全球肆虐,整个纽约陷入冰河的包围中。
(图片导入)北极熊、企鹅图和《后天》图
我们的家园怎么了?
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是工业革命以来大规模燃烧化学燃料带来的二氧化碳
3.碳循环及对温室气体含量的影响
(1)碳循环:碳元素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之间迁移、转化所构成的循环。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受自然界中碳循环过程调控。
(图片导入)全球碳循环图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过呼吸和分解过程重新返回大气。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
2.温室效应
(1)大气的温室效应是决定地球平均气温的关键过程之一。
(2)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可以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球接收的太阳能不会马上散失掉,形成温室效应,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详解+单元测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详解+单元测试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区别 1 短时间2、经常变化1、长时间 2、变化不大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
不同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后。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符号图。
大雪中雪小雪暴雨大雨中雨小雨画图:地理书第49页图3.5 常用的天气符号知道:①.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②.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③.风力和风向的表示方法。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
④.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气候特征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气候特征1. 引言地球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气候类型,这些气候类型被认为是由一系列的气候系统和因素所决定的。
了解地球各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对于科学研究、农业生产、旅游规划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世界上常见的气候类型,以及每种气候类型的特征。
2. 气候类型的分类气候类型的分类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有按纬度划分、按海洋性和大陆性划分、按气候带划分等。
下面将介绍按气候带划分的气候类型。
2.1 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20度至30度和南纬20度至30度之间的地区,是介于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之间的过渡气候。
亚热带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湿润,冬季温暖干燥。
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相对较少。
常见的亚热带气候的地区有中国的南部沿海地区、美国的佛罗里达州等。
2.2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30度至45度和南纬30度至45度之间的地区,是介于温带气候和季风气候之间的过渡气候。
该气候类型受洋流、大陆、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气温和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多雨,冬季相对较干。
常见的温带季风气候的地区有中国的华北地区、印度的孟买等。
2.3 寒温带气候寒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45度至60度和南纬45度至60度之间的地区,气候寒冷,夏季短而凉爽,冬季漫长且严寒。
降水量较少,常见的降水形式是雪。
常见的寒温带气候的地区有加拿大的多伦多、俄罗斯的莫斯科等。
3. 气候特征3.1 温度各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温度的变化。
热带气候的温度常年较高,温差较小;温带气候的温度变化明显,季节性强;寒温带气候的温度低,冷暖差异显著。
3.2 降水量降水量也是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
热带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较大,而寒温带气候的降水量较少。
热带气候的降水分布均匀,而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常集中在夏季。
3.3 季节变化气候类型的季节变化也是其特征之一。
热带气候常年温暖湿润,温差较小,而温带气候和寒温带气候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有着明显的冬夏季节之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详解+单元测试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区别 1 短时间2、经常变化1、长时间 2、变化不大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
不同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后。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符号图。
大雪中雪小雪暴雨大雨中雨小雨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会计算气温日较差。
气温的日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
(会计算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2. 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3. 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4. 热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小,温带和寒带气温的年变化大。
5. 等温线是指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世界的气候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世界的气候》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气候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2. 掌握世界各地气候带的特点和分布。
3. 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气候的定义和影响因素1.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向等因素。
2. 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纬度、海洋、大陆、高度、地形等。
二、世界各地气候带的特点和分布1. 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降水充沛,气候湿热。
2. 温带气候带:位于赤道和极地之间,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降水适中。
3. 寒带气候带:位于极地,气温极低,降水较少,气候寒冷干燥。
三、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1.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暴雨、干旱、飓风等,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2. 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3. 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变化的速度,应当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导学活动:一、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成小组,讨论气候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汇报讨论结果。
二、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周边地区进行气候观测,记录当天的气温、降水量等数据,并分析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气候变化模拟:利用模拟软件或实验器械,让学生模拟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并讨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四、文献阅读: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或新闻报道,了解当前举世气候变化的状况,引导他们关注环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五、展示交流: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钻研效果和观点,鼓励他们在班级或学校范围内进行气候变化宣传和倡导活动。
导学案评判:本导学案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气候的定义、影响因素和举世分布,同时激发了他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实地考察、模拟活动和文献阅读,学生将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环境珍爱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在本次活动中能够获得知识和启发,成为未来环保事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全球的天气》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全球的天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全球的天气现象和分布规律。
2. 掌握全球气候带的特征和分布。
教学重点1. 掌握全球气候带的特征。
2. 了解全球各气候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1. 掌握全球气候带的分布规律。
2. 理解全球气候带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幻灯片、投影仪、地图、图片、气象资料。
2. 学生:教材、笔记本、铅笔、橡皮、尺子。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全球各地的天气现象,引起学生对全球天气的兴趣。
2.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全球天气的基本认识。
导学活动1. 利用地图和幻灯片讲解全球气候带的概念和分布。
2.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了解不同气候带的特点。
分组合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气候带进行深入研究。
2. 要求学生查找并整理关于所选气候带的资料,包括气温、降水、季节变化等方面的信息。
小组展示1.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气候带的特征和分布。
2.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问答,加深对全球气候带的理解。
总结归纳1. 教师总结全球气候带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出全球气候带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课堂作业1. 汇总每个小组的研究成果,形成一份整理好的全球气候带表格。
2. 在笔记本上完成课堂练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全球天气的现象和分布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
分组合作和小组展示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建立对全球气候带的准确理解。
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全球天气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世界的气候
1、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根据各地气候的差异,人们将气候分为不同的类型。
2、德国人柯本是世界著名气象专家和气候学家。
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创立了柯本气候分类法。
柯本以植被分布为基础,以气温和降水量为指标,将全球气候分为5个主要气候带,各气候带又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
3、读气温曲线图,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先说最冷月平均气温,再说最热月平均气温,如得出:该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再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地的干湿状况(说出该地各月的大致降水量,如得出:该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最后,综合该地的冷热和干湿的状况,归纳出该地的气候的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4、63页看图说气候。
5、从赤道地区到极地地区,有规律地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不同的气候类型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
6、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植物终年常绿,许多地方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7、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地面上树木稀疏,长着较高的草)。
8、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东部(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生长着落叶阔叶林)。
9、寒带气候:极圈以内(气温低,地面被冰雪覆盖)。
10、热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11、寒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极圈内(主要气候类型有:寒带气候)。
12、温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主要气候类型有: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13、在中纬度地区,由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向大陆内部,气候类型的分布也是有规律的:
1)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2)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14、如果各月气温都在20以上,可以用“全年高温”来概括;如果各月降水都在100毫米以上,可以用“全年多雨”来概括。
最后结合气温和降水这两方面的特点,得出结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15、影响气候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纬度位置。
16、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地区。
17、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
18、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19、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的主要原因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20、我国东北一到冬季,树叶都落光了,这里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1、亚洲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2、亚欧大陆从西向东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降水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温带季风气候。
23、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特点是:全年高温少雨。
24、各月降水量在40-70之间,表明气候特点为:终年温和湿润。
25、造成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原因是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
26、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但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27、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且一月份气温在0度以上。
28、气温高时降水少,气温低时降水多,雨热不同期,最低月平均气温且高于0度,这种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呈现的自然景观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9、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的特点是:终年温和湿润(冬温夏凉,降水均匀)。
30、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1、根据纬度判断气候类型:
1)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都是地中海气候。
2)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3)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4)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都是温带季风气候。
5)中纬度的大陆内部: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32、一个地方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气候,这是因为一个地方的气候受该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33、纬度位置影响:纬度低,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就低。
34、海陆位置影响:距海近,降水多,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小;距海远,降水少,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大。
35、地形影响: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36、赤道地区:热带雨林气候,原因:低纬度;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37、极地地区:极地寒冷气候,原因:高纬度;气候特点:全年寒冷干燥。
38、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穿衣服的多少要随着季节变化)
2)气候也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其中对农业的生产最显著。
3)人类生活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植树造林会改善气候;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局地甚至是全球的气候的恶化)
39、全球气候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影响:全球变暖可能会地局部地区有利,而对于全球来说,则会带来许多不良的后果,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
例如:沿海低地地区可能将会被淹没。
改进的方法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植树造林;使用替代能源;全球协作等。
40、北京与东京纬度相同,但气候不同的差异原因是海陆因素。
41、从哈尔滨——北京——广州,气温的变化原因是各地所处的纬度。
42、降水频繁的是季风气候,因而造成水旱灾的情况频繁。
43、上放学轿车接送不利于二氧化碳的排放。
44、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做法是:积极推广喷灌等节水浇灌技术;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45、大城市的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46、地形雨的形成: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来源,山脉对低层气流有抬升作用。
47、污染的空气会对航空运输、人的健康和生命、植物和动物有影响。
由此可见,空气质量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后者尤其重要。
48、气候异常往往会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是洪涝灾害。
49、地球出汗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50、如果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逐渐减少,那么这种现象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因素;如果同处一个纬度,气温在同季时温差却达到了20度,是因为地形因素;
51、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气温日较差,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