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人教版语文文言文及名著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 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含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划线的字词。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②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③卿今者才略________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2)翻译句子。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孙权劝学时,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法推辞。
B. 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和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答案】(1)推托;到,等到;才干和谋略;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2)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3)B【解析】【分析】⑴注意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①辞:动词,推托;② 及:动词,到,等到;③ 才略:名词,才干和谋略;④ 博士:名词,古今异义词,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⑵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句意是: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⑶B项有误,孙权要求吕蒙多读书,要涉猎广泛,文章没有涉及“而且要钻研经书”。
故答案为:⑴① 推托;② 到,等到;③ 才干和谋略;④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丰,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黔无驴,有好①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②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柳宗元《黔之驴》)【注】①好:喜欢。
②慭慭:小心谨慎。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阅十余岁________②棹数小舟________③庞然大物也________④尽其肉,乃去________(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然则天下之事慭慭然,莫相知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庞然大物也,以为神C.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以为顺流下矣D.当求之于上流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沿河求之,不亦颠乎?②驴不胜怒,蹄之。
(4)【甲】【乙】两文讲了一个相同的道理,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答案】(1)经过,经历;划(船);巨大的样子;离开(2)D(3)①顺流而下寻找它们,难道不荒唐吗?②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好版)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咏雪〔《世说新语》〕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那么是无信;对子骂父,那么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分开了,陈太丘分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答复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分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分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誉;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7、论语十二章〔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谈笑有鸿儒(________)②阅金经(________)③有仙则名(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前后矛盾的。
B.本文以陋室为喻,将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
C.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往对象的角度来写“陋室不陋”的。
【答案】(1)大;读;出名、有名(2)①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A【解析】【分析】(1)本题中的“名”是名词用如动词,“出名”的意思;“阅”是多义词,这里是“读,阅读”的意思。
(2)①句中的“斯(这)、惟(只)、德馨(品德高尚)”几个词是赋分点;②句中的“云(说)、何(什么)、陋(简陋)”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句式倒装。
(3)“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前后并不矛盾,二者指代不同,“无丝竹之乱耳”的“丝竹”指的是世俗的乐曲,“调素琴”弹奏自己喜欢的音乐。
据此,答案为A。
故答案为:⑴大;读;出名、有名⑵①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⑶A【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以下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乙)刘羽冲,沧州人。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说②于州官。
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节)【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列说]到处劝说。
③[沟洫(xù)]沟渠。
(1)根据文段意思填空。
①《说文解字》中“竟”是会意字,意思是“乐曲终尽”。
由此推断,甲文“竟不可得”一句中“竟”的意思应为 ________②《说文解字》中“角”是象形字,本义是“兽角也,与刀相似”。
由本义引申出以下义项:①像角一样的古代量器和盛酒器具;②较量,竞争;③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的人物。
乙文中“练乡兵与之角”中“角”的义项应为________。
(填序号)(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尔辈不能究物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④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⑤,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⑥。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
④务:致力,从事。
⑤伎:同“技”。
⑥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①睨之久而不去________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③及守荆南回________(2)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3处)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射”是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称为“六艺”)之一,从两篇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尧咨射术精湛无比、举世无双,但他的母亲却依然“杖之,碎其金鱼”。
你觉得陈尧咨母亲的这种做法寄寓了对儿子一种怎样的期望?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气愤的样子;等到(2)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4)陈尧咨的母亲期望儿子能继承先人的志向,把射术用于报效国家上,而不要耽于娱乐,浪费了一身好技艺。
新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1)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1)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款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
③炳烛:点燃蜡烛。
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
昧,暗。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恐已暮矣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3)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
【答案】(1)到,等到;迟,晚(2)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少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壮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阳光。
(3)①知错就改(吕蒙);②随时可学(师旷)。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及”,等到;“暮”,迟,晚。
(2)重点字词:“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少”,少年时代;“壮”,壮年时代。
(3)【甲】文结合“蒙乃始就学”,吕蒙善于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知错就改,在学习上我们是可以学习的;【乙】文的晋平公认为“吾年七十”学习已晚。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题复习 课内文言文阅读-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课内文言文阅读一、《赵普》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的经过说明了什么?答:“太祖乃悟,卒用其人”的一项是()A.被赵普多次奏荐所感动。
B.赵普多次奏荐必是有用之人。
C.太祖明白了,某人真有才能。
D.经过调查某人真有才能。
“/”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每句标一处。
(2%)太祖常劝以读书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5.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寡.学术:手不释.卷:龌龊..循默:卒.用其人:6.找出与文中“以天下事为己任”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2%)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跪而拾之以.归。
C、普又以.其人奏。
D、俱以.假山显。
7.请翻译:(2%)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8.学了本文后,对你的学习或生活有什么启发?(2%)二、《黄鹤楼》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4分)(1)四闼霞敞(2)费祎登仙(3)州城西南隅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坐窥井邑.(2)遂以名.楼(3)返憩.于此(4)州城西南隅.3.翻译下列句子。
(4分)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4.文中概括黄鹤楼外观特征的句子是。
为了说明黄鹤楼这一外观特征,具体描写黄鹤楼的位置,外观以及登楼所见的句子是,,。
5.对这篇文章解释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费祎登仙的传说,给全文抹上了神秘的浪漫主义色彩。
新部编人教版七下课内文言文5篇
翁曰:“以(凭、靠)我酌zhuó(舀 取,这里指倒入)油知之(指射箭是凭手 熟的道理)。”乃(于是,就)取一葫 芦置(放)于(介词,在)地,以(介 词,用)钱覆(盖)其口,徐(慢慢地) 以(介词,用)杓sháo(同“勺”)酌 油沥lì之,自(从)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接着)曰:“我亦无他,惟(只, 只是)手熟尔(罢了)。”康肃笑而 (表修饰)遣(打发)之(指卖油翁)。
(十一)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结构助词,的)花,可 爱(喜爱)者甚(很)蕃fán(多)。晋 陶渊明独(只)爱菊。自李唐来,世人 甚爱牡丹。予yú(第一人称代词,我) 独爱莲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 独立性,不译)出淤泥(河沟、池塘里 积存的污泥)而不染(沾染(污泥)),
濯zhuó(洗)清涟lián(水波)而 (表转折)不妖( 过 分 艳丽),中通 外直(笔直),不蔓(名词作动词, 横生藤蔓)不枝(名词作动词,旁生 枝茎),香远(形容词作动词,远闻) 益(更加)清(清芬),亭亭(耸立 的样子)净植(竖立),可远观(观 赏)而(表转折,却)不可亵xiè(亲 近而不庄重)玩焉(语气词)。
卿言(说)多务,孰若(谁比得上) 孤?孤常读书,自以为(认为)大有所 益。”蒙乃(于是,就)始就学(从事 学习)。及(到,等到)鲁肃过(经过) 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 (如今,现在)才略(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就)更gēng(另,另 外)刮(擦拭)目相待,大兄何见事 (知晓事情)之晚乎!”肃遂(于是, 就)拜蒙母,结友而(表顺承,就)别。
七(下)课内文言文
重点词语拼音注释
(八)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初(当初),权谓(对……说)吕蒙曰: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今当涂(当道, 当权)掌事,不可不学!”蒙辞(推托) 以(用)军中多务(事务)。权曰:“孤 (古时王侯的自称)岂欲卿治经(研究儒 家经典)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同“耶”,语气词)!但(只,只是) 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 (指历史)耳(罢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篇目一】《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篇目二】《木兰诗》(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篇目三】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古诗文言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古诗文言文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第二单元9 木兰诗《乐府诗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康肃忿然(忿然:气愤的样子)B. 以我酌油知之(舀取,这里指倒入)C. 笑而遣之(遣:派遣)D. 公亦以此自矜(自矜:自夸)(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尝射于家圃乃取一葫芦置于地B. 尔安敢轻吾射惟手熟尔C. 但手熟尔但当涉猎D. 徐以杓酌油沥之蒙辞以军中多务(3)下面对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意思是:“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但是(只是)对此微微点点头。
”B.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意思是:“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C.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意思是:“竟然(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
”D.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意思是:“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
”(4)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本文在写法上详略得当,详写了康肃公的射箭技艺,而对卖油翁的精湛技艺作了比较粗略的描述。
B.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这句话寥寥数语,便将卖油翁当时的表情和心理活动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鲁肃传(节选)《三国志》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③肃意尚轻蒙________④遂往诣蒙________(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3)两篇文章都以“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为结尾,有何作用?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两篇文章都写到了鲁肃与吕蒙见面时的情形,《资治通鉴》与《三国志》哪部作品的描述比较详细?列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1)到,等到;重新;轻视;于是(2)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3)以“鲁肃拜见吕蒙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作为文章的结尾,写出鲁肃被吕蒙“对付关羽的五策”所折服,侧面突出吕蒙听从孙权的建议开始读书后,才干有了巨大的长进,不再是吴下时的阿蒙。
(4)示例1:《三国志》比较详细。
如鲁肃与吕蒙谈论的情形,《资治通鉴》用了“与蒙论议”四个字,而《三国志》则详细地描述了吕蒙问鲁肃如何防备关羽,对关羽的评价,和鲁肃谋定五策等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吕元膺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
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
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
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
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
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
”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注】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
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物。
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因私易一子________②乃以束帛________③如是十年许________④言毕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偷偷地,私自,暗地里;于是、就;这,这样;说(2)换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这种心机让人害怕。
(3)吕元膺是一个交友慎重,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
他看到处士下棋时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但他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财物,既保全了处士的颜面,也给了处士深刻的教训,在临终前还不忘用这件事来教育后代。
【解析】【分析】(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是”:这,这样。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私”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私自”之意,所以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易”:换。
“足”:值得。
“但”:只是。
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游处交友,尔宜精择”说明他交友慎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唐太宗诲太子(宋)司马光上谓侍臣曰①:朕自立太子②,遇物则诲之,见其饭,则曰:“汝知稼穑③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
”见其乘马,则曰:“汝知其劳逸,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
”见其乘舟,则曰:“水所以载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见其息于木下,则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三》)【注释】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侍:在尊长旁边陪伴。
②太子:指唐高宗李治。
③稼穑:泛指农业生产。
稼,耕种。
穑,收割。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见其饭/见往事耳B.汝知稼穑之艰难/人不知而不愠C.上谓侍臣曰/权谓吕蒙曰D.木从绳则正/择善而从(2)请用三条“/”给文中的画线句子断句。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3)读了这段文字,你受到哪些启发和教育?【答案】(1)C(2)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3)要尊重劳动,要体贴和爱惜劳动者;要懂得君与民、上级与下属之间的辩证关系,尊重百姓,尊重下属;要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解析】【分析】(1)A.见其饭/见往事耳(见:看见/了解)B.汝知稼穑之艰难/人不知而不愠(知:知道/了解)C.上谓侍臣曰/权谓吕蒙曰(曰:都是“对……说”的意思)D.木从绳则正/择善而从(从:按照/跟从)(2)语句“水所以载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的意思是:水能把船浮起来,也能把船掀翻,老百姓就好像水,皇帝就好像船一样啊!故正确的句读为: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3)从“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要尊重劳动,要体贴和爱惜劳动者的启示;从“汝知其劳逸,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可得到要尊重下属的启示;从“水所以载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可得到要懂得君与民之间的关系的启示;从“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可得到人要能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要努力克服缺点的启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二)卢庄道,范阳人也,天下称为名家。
聪慧而敏悟,冠于今古。
父彦与高士廉有旧。
庄道少孤,年十二,访士廉。
廉以故人子,引令坐。
会上有上书者,庄道窃窥览,谓士廉曰:“此文庄道所作。
”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
”请诵之,果通。
复请倒诵,又通。
乃跪谢曰:“此文实非庄道所作,向傍窥而记耳。
”士廉取他文及案牍,命读之,一览而倒诵。
士廉称叹久之。
(节选自《大唐新语》,有删改)(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释担而立________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③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④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⑤引令坐________⑥复请倒诵________(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选择正确义项。
①乃跪谢曰________ A.道歉 B.推辞 C.感谢 D.辞别②向傍窥而记耳________ A.朝向 B.先前 C.假如 D.窗户(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
”(4)两文末,陈尧咨“笑而遣之”与高士廉“称叹久之”分别体现了二人对卖油翁、卢庄道怎样的态度?请简要概括。
【答案】(1)放下;气愤的样子;怎么;慢慢地;拉;再,又(2)A;B(3)①(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②高士廉责怪他说:“小孩不要说大话、做轻浮的事情。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留侯论(节选)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①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②,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选自《古文观止》)【注】①挟持:内心怀有。
②弊:疲弊。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必有过人之节及鲁肃过寻阳B. 匹夫见辱见往事耳C. 而轻用其锋尔安敢轻吾射D. 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择其善者而从之(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②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4)结合文意,说说本文的写作手法和观点。
【答案】(1)D(2)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3)①世界上有堪称“大勇”的人,当突然面临意外时不惊慌失措,当无故受到侮辱时,也不愤怒。
②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
(4)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匹夫和大勇者、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忍耐。
【解析】【分析】(1)A项的“过”解释为:超过/经过;B项的“见”解释为:被/了解;C项的“轻”解释为:随随便便/轻视;D项的“其”解释为:其中的,指示代词。
选D。
(2)翻译为: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故可断句为: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3)本题重点字词:“卒然”突然;“加”,侮辱;“欲”,想要;“词色”,言语和神色,(4)结合“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扳”通“攀”,牵,引)世隶.耕(属于)称.前时之闻(相当)仲永之通悟..为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通达智慧)其诗以养父母、收族彼其.受之天也(他)泯然..众人矣(完全)贤.于材人..于邑人(四处拜访)..(贤:胜过。
材人,有才能的人)环谒其文理..宾客其父(渐渐)..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稍稍或以钱币乞之(求取)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没有达到要求)“邑人奇之”中“奇”是“以…为奇”的意思。
“父异焉”中“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父利其然”中“利”是“以……为利”的意思。
“宾客其父”中“宾客”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
“忽啼求之”中“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
自: 1. 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闻: 1. 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2.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其: 1. 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 2. 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然: 1. 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2. 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2.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为: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成为)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
今义:判断动词)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
今义:或许,或者。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或道理。
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
今义:许多人,大家。
)省略宾语——“不使学”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不使之学”;“令作诗”中也省略宾语“其”,可补充为“令其作诗”。
省略主语——“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我”,可补充为“我还自扬州”。
省略介词——“受之天”中“之”后省略“于”可补充为“受之于天”;“借旁近与之”中“借”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借于旁近与之”。
《王文公文集》。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
泼,意境隽永。
叙事成分较多,是抒情、议论的基础,不追求细节的生动性,力求简约。
常常借一件事情来抒写作者的感情和阐明。
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旦.辞爷娘去(早晨)西市买鞍鞯..(马鞍下的垫子)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鸣啾啾(胡人的战马)..(流水声)但闻燕山胡骑万里赴戎机..十二转(记功)..(战争)策勋赏赐百千强.(有余)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做)出郭相扶将(扶持)雄兔脚扑朔.(动弹)双兔傍地走...(并排跑)名词作动词——“策勋十二转”中的“策”原是名词,指记事的册子,这里用作动词,“登记”的意思。
动词用作名词——“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原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战马”的意思。
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将:1.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 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帖: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 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机:1.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 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
今义:仅用作姓氏。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副词。
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双兔傍地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可补充为“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是宾语前置,是“所思何”的倒装,正确的语序为“问女所思何”。
是南北朝时北方一首乐府民歌;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一朵奇葩。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楚辞》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配乐歌唱新诗体“乐府”,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官署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观察风土人情,后成为诗体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辑和创作乐歌简称乐府。
魏晋和唐代及其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语气词)。
卿今当涂掌事(通“途”,道路)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当涂,当道,当权)但.当涉猎..(但,只。
涉猎,粗略的阅读)刮.目相待(擦)肃遂.拜蒙母(于是,就)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
就,靠近)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代君王的自称,可译为“我”。
治,研究)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即更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
乎,啊,表示感叹语气)当:1.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2.但当涉猎(应当)见:1.见往事耳(动词,知道)2.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若:1.孰若孤(动词,比得上) 2.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之: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2.于厅室之东北角(助词,的)乃:1.乃不知有汉(竟) 2.蒙乃始就学(于是,就)2.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但当涉猎(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见往事耳(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情。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
今义:经过。
)“拜”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肃遂拜于蒙母”。
“何见事”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
“蒙辞以军中多务”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作为封建统制的借鉴。
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撰。
294卷,又考异、目录各30卷。
编年体通史。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通“座”,座位)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
者,……的人)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
宴,宴请,用作动词)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众宾团坐..(围绕而坐)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静悄悄)便有妇人惊觉欠伸..(说梦话)..(打哈欠,伸懒腰)其夫呓语妇抚儿乳.(喂奶)众妙毕.备(全、都)宾客意少..舒(意,心情。
少,稍微)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虽.人有百手(即使)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用作动词)以为妙绝....(以为,认为。
妙绝,极点)变色.离席.(色,脸色。
席,座位)奋袖出.臂(扬起、举起)两股战战...(股,大腿。
战战,打哆嗦,打战)几欲先走(几,几乎,差点儿。
走,跑)曳.屋许许声(拉)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妇抚儿乳.(名词做动词,喂奶)宾客意少舒(形容词做副词,稍微)不能名.其一处(名词做动词,说出)虽.人有百手(古义:即使,表示假设的连词。
今义:虽然,表示转折的连词)两股.战战(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隐隐约约。
今义:小,细微。
)(古义:听。
今义:用鼻子嗅。
)几欲先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正赶上。
今义:会议。
聚在一起,合拢。
)宾客意少.舒(古义:稍微。
今义:数量少。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其中夹杂。
今义:里面。
)指:1.手有百指(名词,手指) 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绝:1.以为妙绝(副词,极) 2.群响毕绝(动词,消失)秒:1.众妙毕备(名词,妙处) 2.以为妙绝(形容词,美妙,奇妙)指:1.手有百指(名词,指头) 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指明)作:1.有鼠作作索索(拟声词) 2.百千齐作(动词,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间: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动词,夹杂) 2.遂于外人间隔(动词,间断)是:1.当是时(介词,这) 2.问今是何时(判断动词)坐:1.满坐寂然(名词,通“座”) 2.众宾团坐(动词,坐)名:1.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 2.自为其名(名词,姓名,名称),可补充为“抢夺财物声,泼水声。
”。
《湖舫存稿》《海渔篇》等。
?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选编的一部笔记体小说,以叙写故事为中心。
孰为汝多知乎(通“智”,聪明)。
饮于河.、渭.(黄河、渭水)北饮大泽..(大湖)化为邓林..(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桃邻)入日见两小儿辩斗..(争辩,争论)问其故(缘故,原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认为。
去,距离)及日中...则如盘盂(及,到。
日中,正午)日初出沧沧凉凉....(寒冷的意思)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孔子不能决也(判断)两小儿笑.曰:“孰为人多知乎?”(讥笑)“北饮大泽”中“北”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去北方”的意思。
“道渴而死”中“道”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的意思。
“孔子东游”中“东”是名词,在这里是作壮语,“到东方”的意思。
“而日中时远也”中“远”是形容词,在这里是作动词,“离人远的”意思。
为:1.化为邓林(动词,成为) 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判断动词,是)为: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动词,是) 2.孰为汝多知乎(动词,说)其:1.问其故(代词,那) 2.及其日中如探汤(代词,它) 3.弃其杖(代词,他的或是他们的)夸父与日逐走(古义:跑。
今义:走路。
)河、渭不足(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孰为知多乎(古义:代词“你”。
今义:姓氏。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省略主语:“未至,道渴而死”中“未至”前省略了主语“夸父”,可补充为“夸父未至,道渴而死。
”“问其故”中省略了“问”的主语“孔子”,可补充为“孔子问其故”。
省略介词:“北饮大泽”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北饮于大泽”。
省略宾语:“未至,道渴而死”中省略了“未至”的宾语“大泽”,可补充为“未至大泽,道渴而死”。
省略状语:“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中省略了壮语“去人”,可补充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去人远也。
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
其中14篇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海内经”四篇则认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的远古的神话传说。
②《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撰。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
内容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文学作品。
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缀行甚远(紧跟)屠惧,投以骨(惧,害怕。
以,用)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困窘,处境危急)顾野有麦场(往旁边看)场主积薪其中(柴草)苫蔽成丘(覆盖、遮蔽)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倚,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