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语文名著阅读复习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花夕拾》复习题
一、选择题
1.(2017·山东临沂卷)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英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传诵。
他的诗篇名作还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B.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C.《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悲惨世界》等,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2.(2017·北京卷)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百草园见证了“我”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我”讲故事,还为他买来《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我”来说,犹如冬曰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二、填空题
3.(2017·浙江杭州卷)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文,饱含着“我”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思念与同情;《二十四孝图》一文表明了“我”对封建孝道持的态度。
4.(2016·广西桂林卷)“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叙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手或自己的鼻尖。
”以上文字出自鲁迅散文集《》,文段中的“她”是 (人物)。
三、简答题
5(2017·浙江衢州卷)从《朝花夕拾》的阅读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结合内容简要作答
6.(2016·福建福州卷)某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
小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四、阅读题
7.(2016·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 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
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
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他说。
……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
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
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
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
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
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
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1)联系原文,概括“我”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
(2)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 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范爱农的性格?请举一例分析。
模拟演练
1下列作者课文及其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B安徒生——《丑小鸭》——《安徒生童话》
C鲁迅——《社戏》——《朝花夕拾》
D.蒲松龄——《狼》——《聊斋志异》
2.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朝花夕拾》《野草》都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回忆性散文集。
B.从《朝花夕拾》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鲁迅先生明明赞扬长妈妈,却从她的缺点说起,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C.《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D.《范爱农》一文中的范爱农和“我”是同乡,都在日本留过学,但他们在对徐锡麟等人被杀要不要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时持不同意见。
3.《朝花夕拾》原名《》,共有篇,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4.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描写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 《从百草屋到三味书屋》中的 ,又如《》中的。
5.下面是有关《朝花夕拾》的两幅插图。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请根据画面内容,任选一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选图 ,文章名称为《》。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根据与图1相关的文章,分别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6.阅读下面文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
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一一而且要背出来。
(1)上面的文字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
(2)说说上面文段表达了当时的“我”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西游记》习题
中考这样考常识
1.(2017·湖南衡阳卷)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
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
……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
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
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
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这段文字节选自 (人名)创作的《》(作品)。
(2)文中的“裙钗”指的是。
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
中考这样考情节
2.(2017·山西省卷)青春正是读书时,经典名著尤其值得一读再读。
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途中作化斋之用。
C.沙和尚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第三个徒弟。
D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了很大贡献。
3.(2017·江苏苏州卷)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中考这样考阅读
4.(2016·山东潍坊卷)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一)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
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二)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架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
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
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
”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
”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
降伏,不好见他。
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
’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
待他安下,我却好见。
”(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1)根据提示,选择填空。
①画线部分的“受他降伏”指的是。
A.二将军宫门镇鬼
B.小圣施威降大圣
C.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②“与我助战”说的是在祭赛国,七圣帮助孙悟空、猪八戒打死了万圣龙王和 ,并帮助祭赛国王收回了佛宝。
A.黑河妖
B.黄狮精
C.九头虫
(2)根据这两段文字,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在取经前后各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模拟演练
一、填空题。
l.“ (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有一块仙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胎,一日迸裂……”,这一文段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 。
2.《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
3.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落难,徒弟 (填人物)最终请来观音菩萨降伏了红孩儿。
取得真经返归途中,老鼋作梗让师徒又经受了一次磨难,它作梗的原因是:。
4.《西游记》中“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 ’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祖师"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的用意是:。
二、选择题。
1.下列对《西游记》的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所作,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
B.《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块仙石产一石卵,见风化为石猴。
石猴率先发现水帘洞,众猴称他为“千岁大王”,自此遂称美猴王。
C.《西游记》中,孙悟空在铁扇公主处未借到真扇,就偷了牛魔王的坐骑,假扮牛魔王骗得真扇,后被牛魔王所扮的唐僧骗了回去。
D.《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部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2有关《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B.《西游记》有许多以孙悟空为主角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流沙河、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
C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曾经发出了“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呐喊。
D.《西游记》塑造了孙悟空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这一英雄形象。
3.下列情节中,孙悟空不是请观音菩萨来当救兵的一项是( )
A救活人参果树 B.降伏红孩儿 C收服黑熊精 D.大战老鼠精
三、简答题。
1.《西游记》中的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为哪三位人物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
2结合具体情节说说《西游记》中唐僧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3《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出场并不多,因此有些读者认为白龙马是小说中可有可无的角色。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相关情节说说理由。
4在《西游记》中,作者刻画的众多神魔妖魅都具有人的情感。
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示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孙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窄。
四、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他说那泾河龙诬告我许救转杀之事,是朕将前言陈具一遍。
……崔判官教朕回阳世,千万作一场“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孤魂……(唐太宗)榜行天下,着各处官员推选有道的高僧,上长安做会。
(《西游记》第十一回)
1、请简述"泾河龙诬告我许救转杀之事”。
2推选的“有道高僧"是谁?这位高僧在“水陆大会”后发下了什么誓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