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历史课堂充满创新气氛
2023年《教育创新》心得体会4篇
2023年《教育创新》心得体会4篇《教育创新》心得体会篇1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
而课堂教学是实践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实践创新教育的阵地。
课堂教学环境的愉悦和谐程度是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一、营造创新环境为学生创造创新的机会。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平等相待,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提倡质疑。
对学生的创意要充分肯定,特别要大力赞扬那些具有独创性的见解。
教师要明白:创新能力人人皆有,决不是优等生的专利,创造诸多条件的目的只有一个:创设学生敢想、敢说、敢争论的课堂。
二、启发学生积极思想,激发学生创新灵感。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
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自己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测量圆的周长时,我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请大家实验一下。
顷刻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我用这种方法,你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
而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
我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
“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到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л倍。
这样,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历史学科创新活动的作用
历史学科创新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学习兴趣: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可能较为枯燥,而历史学科创新活动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历史剧表演、历史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
2. 培养创新思维:历史学科创新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3.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许多历史学科创新活动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例如小组研究、历史剧表演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提高综合能力:历史学科创新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组织能力等多种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5. 促进历史文化传承:历史学科创新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增强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学生在活动中的创新成果也可以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历史学科创新活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能力,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从提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提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因此,培养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要比学生按教师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更可贵,提问能力的培养需有一个过程。
在自然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从提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激发兴趣,营造气氛。
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兴趣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既是影响学习进程与学习效果的强大动力,又是激发创造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创新气氛。
1、引疑激趣。
小学生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兴趣决定的,教师要善于采用游戏、故事、多媒体等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适当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例如:上《不倒翁》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我准备了一个不倒翁的玩具,让学生玩,看看谁能扳倒它,这时学生的兴趣就来了,纷纷拿起不倒翁左扳右扳,可是不倒翁还是不倒,就在学生疑惑不解的时候,我提出问题:“不倒翁为什么不倒,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这时学生想探索新知的兴趣就油然而生。
2、实验激趣。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认识兴趣,力图通过思维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产生求知的强大动力。
例如:学习《热胀冷缩》一课时,我拿出装有红水的圆底玻璃瓶放在水槽中,然后拿起热水壶向圆底玻璃瓶外倒下去,这时红水沿着玻璃管由上至下迅速往外喷射出来,学生立刻被这个“喷泉”吸引住了,个个情绪高昂,他们纷纷提出疑问:“玻璃里面的水怎么会象喷泉一样喷射出来呢?”从而激起学生想探求知识的欲望以及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产生高程度的快乐体验。
二、创设情境,大胆发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的情景,发扬民主,创设条件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让他们先学会提一般问题,再学会提探索性问题,逐步培养其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品质。
例如:学习《鱼》一课时,在每小组的桌上都放上两个鱼缸,有一个缸是空鱼缸,另一个里面装有水鱼、鲫鱼、蝌蚪、金鱼等的动物,然后让学生把不是同类的动物都放到空缸里,于是学生纷纷把水鱼、蝌蚪放进空缸里,于是我问学生:“你们为什么把水鱼、蝌蚪放进那一个缸里?”学生纷纷抢着说:“因为蝌蚪是两栖动物,而水鱼有四条腿、壳,是爬行动物,而其它的都是鱼。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反思5篇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反思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反思5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反思,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教学计划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篇一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
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
本册共五个单元,共二十五课。
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
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
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
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二、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及非智力因素分析:八年级现有学生104人,2个教学班。
2个班综合情况是一叁0班、一叁1班2班均有优秀生,并且他们的成绩比较高,如一叁1班宋平、汤铭辉。
一叁0班的晏强等,但是后进层也很多,在学习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
2、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3、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4、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5、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岳阳市平均水平1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认真备课,耐心辅导2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突出每一节课的重难点,以增强直观感3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4通过课上小测验、提问,早自习检查背诵等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的反馈和巩固5继续实行少讲多练当堂掌握的这种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动手和动口的能力,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重点讲解6每讲完一单元后把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归纳综合比较,让学生系统掌握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想一想、议一仪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课上讲到、练到,课下辅导到、检查到不丢掉一个环节以提高成绩。
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如下: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敢想、敢问,通过想和问,一点一点激发创新兴趣。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一些创造性思维,应给与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在学习上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
3、为学生构建新平台,为学生构建新平台,让他们在操作中,演示、实验中掌握内容,学到新知识,并以此增加他们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4、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讨论可以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求新,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
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方能取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将介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包括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和培养创造性的课程。
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包括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创造性个性的塑造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包括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创造性的课程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包括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学校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是情感和意志活动的过程。
在小学语文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在小学语文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创新是我们今天常谈的话题,也是我们在今天社会立足的重要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十分的重要和必须,本文就此对小学语文中队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浅谈。
关键词:创新小学语文培养创新能力一、营造创新气氛小学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有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因此,教师应以创造者的身份进入设置的课前情景中去,为学生创设营造良好的敢想善思的创造性学习气氛。
如教学《草原》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对草原的描写“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轻轻流入天际。
”创作一幅图画。
学生边读课文边蘸绿色颜料作画,课堂气氛活跃。
他们通过颜色的“涂抹”,体会到小丘线条的“柔美”;通过色彩的浓淡,“渲染”了草原的“翠色欲流”。
在此基础上,教师以生动的教学语言形象地描述了草原的美景,小丘的线条是那样的柔美,特别是羊群在小丘下的活动,真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学生完全陶醉于草原的美丽之中,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状态。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素材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善于拓宽教材,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己发现并独立解决问题。
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把他们引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的大舞台。
变传统的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陈旧的教育形式为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语文教材中内容既有巧夺天工的构思,又传承着人类的聪明与机智。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细节,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机会,为他们创造思维的情境。
首先要推敲课题,启发思维;其次要借题发挥,拓宽思维。
要启发学生去分析、思考、理解、感悟,甚至能找出文章的不足,还能举一反三,引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语文教材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通过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利用阅读激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探求中,开发他们的智力,激励他们的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 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
创新教育——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创新教育——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
从世界的发展来看: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而人的创新素质应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
在中国,创新能力教育势在必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
在小学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从小就想创新,敢创新,从而发展到创新。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营造创新教育气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美国著名心理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人际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感情融洽能有力地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学习,使其敢想、敢问、敢说。
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体现“重课本,不唯课本。
”我们教学依据是教科书,在教学中,我重视教科书的作用,但就培养创造性而言,又不能唯课本。
如学习“已知相遇时间求路程”的应用题,学生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得出“(甲速度+乙速度)×相遇时间=路程”,有些学生说,也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求容易理解,我鼓励学生按照他们的思路,写小标题列式计算。
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充分肯定,进一步地激发了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二、鼓励提问,激发参与讨论传统教学一问一答,一题一解严重地束缚了学生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位哲学家有句名言:什么都 代替,唯有思维不能代替。
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鼓励学生质疑、争论、敢于提出新异想法。
有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要使学生求得真正的知识,长进学问,就放学让学生大胆展开讨论,发现自己的见解,提出与老师不同的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我在黑板写上“苹果树15课,梨树20棵。
”问:谁能根据两个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大家感到新奇,思维十分活跃,有的说:“梨树比苹果树多几棵?”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抢着说:“苹果树是梨树的几分之几?苹果树比梨树少几分之几?”……就是平时不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学生,也和旁边的同学讨论开了。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在当今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爆炸增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已经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然而,许多学生缺乏展现创造力的机会和适当的引导。
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师和教育者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
首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和探索。
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而这需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观察和思考问题。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专门的活动,如头脑风暴、创意写作等,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提供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
同样重要的是,教室环境应该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展现他们的创造力,比如提供一些特殊的角落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或个人项目。
其次,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态度和思维习惯。
创造性思维需要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和对自身能力的信心。
教师可以使用正向的言语和鼓励性的评价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帮助他们克服失败。
此外,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如推迟评判、联想思维等,以帮助他们培养出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第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环境。
学习环境和活动的多样性对于激发学生创造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以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
此外,引入项目或实践性学习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
通过参与真实世界的问题解决和应用性项目,学生可以学会运用他们的创造力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和交流。
合作学习和交流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想法和创意的分享。
教师可以设立小组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合作、思考和分享想法。
此外,利用技术工具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如在线讨论论坛或协作平台等。
通过共享和讨论,学生可以从他人的观点中汲取灵感和启发。
最后,给予学生充分的评价和奖励。
学生需要得到鼓励和认可以继续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扬、奖励制度以及展示学生作品的机会来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1、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创新的过程是学生发现、思考、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没有学生积极能动的参与,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而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民主的重要体现。
新课改下,老师的课堂角色不是惟我独尊的权威,而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使学生消除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为激发学生参与、思考、交流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生处于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就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性进行创造性思维。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学贵有疑。
“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基础。
传统的语文教学满堂灌、传授式、讲解式代替思考,死记代替质疑,一切为了考试,不需要、不允许学生质疑,提出不同的问题,这种应试教育观念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就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疑难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
当然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对小学生来计要有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
3、激发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连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想象开始的。
”想象和联想是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语文阅读教学重要的培养目标,想象和联想作一种能力,只能通过训练才能形成和提高。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些都不是知识性的东西,没有通过学生与教师的高质量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没有教师的悉心指导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无法培养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不需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而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就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谈几点体会:一、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渴望创新兴趣是创新的基本思想品质。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作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使他们能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并导致创新意识的萌发。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看这样一幅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用几秒钟时间完成。
大部分学生从常规思维出发,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
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就成了。
这便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表示了欣赏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创造性地看待问题,能发表你独特的观点。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点燃了学生创造性的火花,克服了学生电脑绘画中的畏难情绪,使学生真正成为了电脑的主人。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质。
二、营造和谐的创新氛围,让学生勇于创新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宽松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课堂气氛最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出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良好课堂气氛对学生创造性的发展的催化作用,让学生时刻充满信心,让课堂始终充满乐趣,激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促使他们勇于创新这是摆在我们信息技术老师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历史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之我见
历史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之我见为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如充分用教材创新因素,设计创新情境,挖掘学生创新潜能,是不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
一、渲染情感,营造创新思维的空间1.以生动的故事,把思维引向创新要根据教学内容,抑扬顿挫,配以动作渲染气氛,增强号召力和感染力,以提高兴趣,把思维引向创新。
例如,我在讲《六王毕,四海一》时,讲述“纸上谈兵”故事: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学习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赵王让他代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照搬理论,为秦射死,四十万部下全部被俘……学生们争相发言,调动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
2.用优美的音乐,拨动创新思维的琴弦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是培养音乐家,首先培养人。
”为激发学生情感创新,可引入音乐召唤学生,引发心灵共鸣,营造创新气氛,诱发创新思维意识。
3.用图像刺激情感,培养创新思维图像与音乐相比,调动了人的感官,具有更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引发学生发散型创新思维。
例如,教《红军长征》时,编制红军长征示意图软件,围绕红军长征进程,用活动彩色箭头显示红军经过的地方,还设计了种种问题: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等。
全课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在被感染的状况下,既掌握了历史知识,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又训练了创新思维。
二、精心设计活动,撞击创新思维的火花活动促创新。
活动时,学生摆脱了老师思维方式的约束,少了自由,思想活跃了,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创新思维迸发。
1.演小品在历史教学中,编演历史小剧,师生分别扮演一定的历史人物角色,再造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形成历史感,以利于学生在氛围中,感知与理解历史人物,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可发挥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和加工,培养了创新思维。
2.举行辩论赛辩论是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可充分调动研究历史的兴趣,创造一种和谐积极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学生的各种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知识抢答赛在历史课堂上,搞知识抢答,不仅有利于掌握已学的历史知识,而且能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是指能够用新颖的方法和独特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并提供几种有效的方法。
首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简单的知识记忆不再足以应对复杂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帮助他们超越传统思维模式,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创造性思维也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教育机构和教师扮演着关键角色。
教育机构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创造机会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潜能。
同时,教育机构还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教师还应该设计开放性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
此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合适的学习环境来实现。
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和创客空间等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与创意和创新相关的活动,如创业比赛、科学展示会等,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最后,家庭和社会也应该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和尝试,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到各种创新和艺术活动,如艺术展、创客嘉年华等。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对其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机构、教师、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一代有创造力、有想象力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
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当今社会所需的一种关键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术表现,也可以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
首先,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的自由表达和寻找新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开放的讨论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
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发现过程,教师的作用是提供指导和支持。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材料,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深入思考。
第三,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技能。
创造性思维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思维灵活、合作与沟通等。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技巧,例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和逆向思维等。
通过这些技巧的训练,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起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实践机会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
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鼓励,以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肯定,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创新。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采取启发式教学和培养创造性思维技能的方法,提供实践机会,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的 过 程 中 起 着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 教 师 在 课 堂 上 的 教 法 越 灵 活 、 有 创 造 性 , 生 的 创 造 能 力 才 越 有 发 展 。所 以我 更 注 重 越 学 在 教 学 中 营 造 良 好 的 氛 围 ,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体 作 用 , 学 充 给 生 自主 思 考 的 权 利 。在 自主 积 极 的 教 学 活 动 中 , 学 生 点 燃 为 创 造 的 火 花 。那 么 , 何 在 数 学 教 学 中 发 展 学 生 的 创 造 性 思 如 维 呢 ?下 面 是 我 在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中发 展 学 生 的创 造 性 思 维 的
的创 造 性 思 维 。
关键词 : 学数学教 学 创造性 思维 小
气氛 教 学方 Βιβλιοθήκη 教 学观念创 新
我 从 事 小 学 教 育 工 作 已 经 二 十 多 年 了 、 多 年 的 教 学 实 在 践 中 ,我 深 深 体 会 到 培 养 创 新 精 神 对 于 小 学 生 的 重 要 性 , 而 小 学 数 学 作 为 一 门最 基 础 最 重 要 的学 科 , 培 养 创 造 性 人 才 在
课 的 规律 去 引导 学 生 学 习知 识 .更 要 艺 术 地 运 用 有 声 语 言 和 肢 体语 言 . 造 积 极 民 主 的 课 堂 气 氛 , 成 一 种 新 型 的师 生 关 营 形 系 , 学生更多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 让 生 见 我 就 躲 。后 来 我 才 找 到 原 因 : 为 我 是 班 主 任 , 因 上课 时 总
几点成功尝试。 转 变 角 色 . 立 创 新 的教 学观 念 树 课 堂教 学 是 一 门科 学 , 是 一 门 艺 术 , 师 不 但 要 遵 循 上 也 教
中学美术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现代美术教学 注入新的活力 ,把现代 美术教学建立在更加广 阔的交 流
之 中。这不仅体现了 “ 以学生为主体” 的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更 重要 的意义在于提高 了学生学习的参 与合作精神 ,减轻 了师生 的负担 ,增
进 了教 学 的效 果 。 3 .心 随 “ 律 ” 动 。牵 引想 象 脚 步
追求现实的最终 目标 。现就 中学美术新课 程教学过程 中的一些体会 和 认识 ,粗略地谈 一谈 在新课 程教学 过程 中 ,怎样培养 学 生的创 造性
思维。
1 .拓展 教 学 手 段 。激 发 学 习 兴趣 在 新 的 教 学理 念 下 ,如 今 的 美 术课 堂 已 经 发 生 了很 大 的变 化 ,不
坝 代 教 胄
中学美 术 新课 程 教 学 中学 生创 造 思维钓 培 养
蔡小琳 ( 河北 唐 山滦 县 马 庄 子 中 学 )
创造性思维在现今社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 因为其
2 .树 立 “ 以 学 生 为主 体 ” 的 主导 思 想
是现代人类社会活动的灵魂和核 心 , 还 因为其是 民族之魂 ,有利于增 强综 合国力 。所 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应该从小 开始 ,创 造性 思维能力
你 的 互 动 ,师 生 间的 互 动 ,能充 分 开 发 和利 用 教 学 中 的 人 力 资 源 ,为
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 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事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之一 ,在中学美术教育 中 ,提高学生 素质 ,培养学 生的创 造性思维 , 是我们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努力探 讨和认真实践 的新课题 ,也是我们
间在 “ 双 基 ” 的教 学 上 。 满 堂课 多 为 “ 填 鸭 式 ” 的 教 学 方 式 ,学 生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教学篇•经验交流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寻求生存的重要条件,我们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可缺少创新能力,都不可缺少这种应变素质。
它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综合素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重要基础和保障,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命力之所在、希望之所在。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呢?一、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气氛与环境,呼唤学生的创新意识搞好校园环境布置,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创新环境中,可以感受到整个校园都渗透着浓浓的科技创新气氛。
如,可以在显眼位置张挂古今中外科学家的画像和名言;可以利用墙报、黑板报等定期摘录科学家的名言;可以引导学生将科学家的名言摘录在自己的日记本扉页上,作为激励自己奋发上进的座右铭,激发起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理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对创新发明产生好奇心,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孕育创新意识。
教师审时度势教育引导学生,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创造发明的志向,形成善于创新,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并善于把崇高理想和优良的个性品质融于创新教育活动之中。
二、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契机,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项全新的试验,是语文教学的一场革命,它不仅是教学设施与手段的变革,还是教育思想和理论、教材观念与形式、教学结构与方法的彻底变革。
它的具体任务是探索“语言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新型的教学模式,以便改革与优化传统教学。
新课程理论中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育目标,要把它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就是要突破单纯地注重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到重要位置,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1.创设情境与良好的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教学初探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师生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创新”尤为突出。
创新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原动力。
21世纪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培养创新人才是各国政府在教育目标问题上的共识。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当年所说:只要有了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意图、新设计、新做法,就称得上创新。
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创新能力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那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笔者结合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指导质疑,培养创造性学习兴趣俗话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思考,才能常有创新。
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新颖奇异的学习环境,激起他们的好奇心。
如多给学生一些时间, 以引导他们向教师提问题,激发他们质疑、解答的兴趣。
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参与探索,体验到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如教《合理利用网络》一课时,我让学生边看多媒体视频边想象。
接着,让学生找出文中的问题,然后围绕“青少年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质疑,学生提出的大多数问题是“中学生怎样合理上网”。
这一关键性问题抓住了,也就解决了课文的重点。
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 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解,要宽容引导。
这样才能收到教好的教学成果。
二、营造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气氛,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给学生一种敢说感想敢做的开放性课堂氛围。
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启发学生探索,鼓励学生发表意见,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并加强训练,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师在营造气氛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原那么:问题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进行;问题要有新鲜感,要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问题的难度要适当,不是学生伸手就能摘到的果子,更不是为难学生的难题,要注意启发引导。
如教《以礼待人》一课时,我问学生:读了课题,你们猜猜课文主要写什么?利用猜想来推断课文内容和重点,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精选10篇)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为⼀名到岗不久的⽼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的教学能⼒,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是⼩编精⼼整理的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篇1 根据学校的要求,课堂上要以学⽣⾃主学习为主,讨论的时间⽐较多,但教师也要进⾏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这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的教学进⾏反思了。
对于复习我⾃⼰认为这⼏种⽅法很好: 1、整理题列举题。
让学⽣对学过的知识进⾏归纳整理。
2、连线题。
⽤线把相关的⼈事连接起来。
3、制作⼤事年表的⽅法,也适合于各个学习阶段。
4、在教学中要重视古今中外历史的纵横联系。
历史所反映的是整个⼈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纷繁复杂的历史⼈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等之间彼此并不是孤⽴的,都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篇2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当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时候,坐在下⾯的学⽣却没有应有的积极性,或者埋头写作业,或者昏昏欲睡,究其原因,并不是学⽣对学习历史没有兴趣,⽽是教师忽略了学⽣在教学上的参与性和发展学⽣的创新精神。
今天,初中教学正处在新课程改⾰的背景下,在不断进⾏着教育改⾰的尝试,那么,⼤胆解放思想,突破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健全以学⽣为主体,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以培养个体⾃学与创新能⼒为宗旨的历史教学模式,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的⽅向。
七年级历史教学主要讲述是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时间间隔长,学⽣了解不多,尤其是其中⼀些古⽂材料,以七年级学⽣的能⼒看不懂,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教师“⼀⾔堂”,这其中古⼈的思想问题的教学更是许多⽼师的难题,讲深了学⽣不易理解,讲浅了学⽣没有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历史课堂充满创新气氛【摘要】“独创能力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①本世纪中叶以来,心理学家有研究认为,创造潜能,人皆有之,只存在着程度高低不同,“其发展水平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
②即“要求教师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能根据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课堂上充满创新的气氛,便足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③历史教学当然也不例外。
历史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④上。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历史教学1.对创造性思维的几点认识与看法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它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且能在其基础上提供新的、具社会价值的产物。
这是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它与一般思维比较,有其显著特点:(1)思维形式首创、新颖、独特;(2)思维过程复杂,有多种思维参与,既有创造想象的参与,又有逻辑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的作用,还有集中和发散思维的结合运用;(3)思维结果是产生了具有社会价值的新产物。
因而,一般来说,创造性思维是指科学家、发明家创造具有社会意义的新产品、新成果、新结论的思维。
但是,从心理学角度看,青少年学生也具有创造性思维,它与科学家、发明家的创造性思维相比,只是程度上有差异而已,没有根本上的区别。
青少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特征表现为:(l)思维形式新颖、独特;(2)勇于大胆想象,善于以现实的需要为其定向;(3)好奇心强,观察敏锐和善于提出问题;(4)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高度协调。
⑤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应该首先树立起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观,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大胆想象,大胆创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不唯书,不唯师,努力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对创造性思维形式的了解和认识。
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很复杂的.它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有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类比思维、求同求异思维等。
这些思维形式若在教学中得到运用,自然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2.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发散与集中发散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图,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答案、设想或解决办法。
这是一种开放性思维,其思维的结果或答案具有多样性。
对于学生来讲,突破了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具有新颖性。
如在讲完唐朝历史后,我提出一个问题:唐朝为何能成为当时世界上一个强国?有哪些原因?学生的回答有:唐朝完成了国家统一;实行中央集权制度;重视人才;唐初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实行民族团结的政策;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重视对外交往,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对外交通发达;实行开放政策;周围邻国弱小,没有外来威胁;重视改进生产工具,注意兴修水利;重视文化教育。
答案多达十几条,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思考,寻找答案,其中不少答案不乏新颖性。
可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成败原因,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引导学生以史鉴今。
寻找历史启示,都会激发起学生广泛的思维,实破课文的现成答案.爆发出朵朵绚丽的思维火花。
学生思路打开了,思维灵活了,表达也就流畅了。
这就是发散思维的“三维度”:变通、独特、流畅。
发散思维常见的思维方法有立体思维、多路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等。
所谓立体思维,就是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跳出点、线、面的限制,能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
历史教学不仅要形成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还要把“点”串成“线”,把“线”组成“面”,最后形成“体”,即对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
如果没有立体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很难达此目的的。
近年高考中许多大跨度、综合性高的问答题,都必须运用立体思维加以思考和解决。
多路思维就是要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不要一条道上摸到黑,钻进死胡同。
例如,一战后法国为什么能够成为欧洲霸主?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按常规思路,很难找出正确答案。
但是,如果能从一战后其他国家的情况来分析,思路很快就打开了。
如德国被打败了,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了,英国在一战中受到削弱,美国金元外交的重点在拉美,战后的中心热点是处置战败国等,所以法国成为了欧洲霸主。
这实际上也是逆向思维的运用,即无法找到法国“强大”的表现,就寻找别的国家“削弱”的表现。
总之,历史教学中对发散思维的训练,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提出与教科书的论断不同的结论;要鉴古思今,“自此思彼”,由历史事件或人物联想到今天的社会现实,得出历史的经验教训;要从现实和今天出发,审视历史,赋予古老的历史、沉睡的资料以新的生命。
要达此目的,课堂必须有民主和谐的气氛,教师不要过早下定论,让学生充分思考,充分表达。
得以训练发散思维能力。
集中思维是从众多的信息中引出一个正确答案或大家认为最好的答案的过程。
这种思维,由问题所引起的思考是有方向、有范围的,且可由已知或传统的方法获得结果,是一种封闭性的、收敛性的思维。
如我在历史复习课上提出一个问题,请大家回忆出历史课上讲过的重大战争。
这个问题就是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一个方向,系统全面地整理知识。
又如,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大统一?这种例子可以找到许多。
集中使思维更深人,集中思维成为学生学会系统整理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
3.历史结果中的求同与求异创造成果是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结果。
因而,培养和发展学生求同思维或求异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求同思维,指的是善于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事物中,找到它们的相同、相似之处。
求异思维,指的是在相同或相似的两上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中,建筑它们的相异之处。
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实现,不是垂手可得的,而是有赖于人们的比较、类比的思维能力。
古今中外历史发展表明:历史现象之间既有差别性,又有共同性,这就为历史比较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比较历史现象,“我们就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也便于发现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同异关系,进一步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否则,人类历史便成为无共同规律可循的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偶然事件的堆积。
因而,比较方法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
而比较方法的运用,有赖于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的提高。
在历史教学中,我常常运用比较方法,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历史现象之间的同异关系,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求同求异思维能力的目的。
如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对德国处理的不同之处;比较俄国十月革命和德国十一月革命的不同点,分析一成一败的原因;比较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面临的相同问题和两国各派政治力量采取的不同态度;比较洋务运动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不同点;比较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爱国统一战线的异同等。
众多历史现象的学习和理解,都可以通过求同或求异思维来完成。
比较方法成为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这里既有横向比较,也有纵向比较,既有宏观比较,也有微观比较。
通过比较,启发学生求同或求异思维,加深对历史现象的学习,从而得出历史认识。
这种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法的熟练掌握,将使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受益终身。
4.历史升华中的再造与创造想象,是人脑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不仅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有巨大作用,而且在人的精神活动中特别是在创造活动中也有重大意义。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创造是以想象为先导和基础的。
所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就离不开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在历史教学中想象尤为重要,因为历史学习对象很多是无法直接观察和感受的,需凭想象翅膀去感受,去学习;而丰富翔实的历史材料又为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素材。
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图形的描绘,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的特点。
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再造想象常包含着某些创造性成份,它是创造想象的基础。
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发展再造想象能力,不仅是历史学习的必要,而且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主要有下列做法:一是教师通过具体主动的语言描述,或者是历史插图、图表,让学生得到形象化的感受,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新形象,便于知识的吸收和掌握。
二是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或文字资料,展开丰富想象,再造历史场景,然后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描述出历史事件,让历史“复原”。
如,让学生观察插图《重压下的法国农民》,然后描述法国农民的处境。
又如,让学生观察插图《战场上的拿破伦》,描述拿破伦战场上的风采。
再如,课文上关于“飞夺沪定桥,抢渡大渡河”的描述只有几个字,但是学生大多数看过有关的电影或电视,因而我就要求学生把这些内容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三是运用“角色转换”或者叫“设身处地”,凭借想象去感受历史氛围,重现历史现象。
如我在教《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这节课时,把全班同学分成两半,一半“站”在西欧殖民者立场上,一半“站”在亚非拉殖民国5.几点体会通过历史教学实践与学习,我有几点体会:从结果看,实验班学生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和新颖性;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学生在课堂上也表现为大胆,善于表达。
从做法中看,教师应注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坚持鼓励性原则;坚持信息和情感双向交流原则。
还要注意两个结合: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培养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考试相结合。
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出现的大多是复现式习题,起到简单复习、记忆、巩固现有知识或已掌握的思维方法的职能,而不能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目前的考试也大多如此。
因而,必须要进行考试改革,习题改革,以适应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
创造性习题的出现和编制,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创造性习题有其特点:一是带有一定疑难程度和问题情境;二是课文上无法找到现成答案;三是答案要求超过模仿阶段和记忆水平;四是要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克服习题设置的各种困难。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多设计创造性习题,呈现给学生训练,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切实改变那种历史就是“背死”、“累死”的现象,让历史学科充满活力,让学生真正喜欢历史课。
参考文献[1] 王加微、袁灿:《创造学与创造力开发》,第5页。
[2] [3] 张德:《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76页。
[4] 《历史教育心理研究》,青海教育周刊。
[5] 《中学教育心理学》,青海教育周刊。
收稿日期:201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