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集成设计文档
集成电路设计3-版图设计
版图设计的重要性
1
版图设计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 决定了集成电路的性能、功能和可靠性。
2
通过版图设计,可以将电路设计转化为实际制造 的物理结构,从而实现电路设计的目标。
3
版图设计的精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集成电路的性 能和制造良率,因此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芯片内部加入自测试模块,实现自动测试和 故障诊断。
可测性增强
通过增加测试访问端口和测试控制逻辑,提高芯片的可测性。
05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挑 战与解决方案
设计复杂度挑战
总结词
随着集成电路规模不断增大,设计复杂 度呈指数级增长,对设计效率提出巨大 挑战。
VS
详细描述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设 计的规模越来越大,晶体管数量成倍增加 ,导致设计复杂度急剧上升。这不仅增加 了设计时间和成本,还对设计精度和可靠 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3
还需要考虑存储器的功耗和散热问题,以确保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稳 定运行。
04
高密度存储器版图设计需要具备高容量、高速、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等 特点,以满足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需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还需要考虑散热设计,以确保在高负载情况下CPU的 稳定运行。
案例二:低功耗MCU版图设计
低功耗MCU版图设计需要重点 关注功耗优化,采用低功耗工 艺和电路技术,如CMOS工艺
、低功耗逻辑门等。
还需要考虑低电压供电和电源 管理设计,以确保MCU在各种 应用场景下的稳定运行。
设计过程中需要优化芯片内部 结构和电路布局,降低芯片的
一体化三阶文件清单
一体化三阶文件清单一体化工程是指将各个系统、设备和功能整合到一个综合管理平台中,实现资源共享、数据互通、功能协同的一种管理方式。
在一体化工程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文件和文档,用于指导、记录和评估工程的各个环节。
下面是一个一体化三阶文件清单,包括一体化工程实施过程中常见的文件类型和相关内容。
一级文件清单:1.一体化工程项目启动文件: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启动会议纪要、项目目标定义、项目计划等,用于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和计划,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指导。
2.一体化工程需求分析文件:包括业务需求分析报告、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等,用于收集和分析用户的需求,明确一体化工程需要实现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3.一体化工程设计文件: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详细设计方案、数据交换规范、接口设计文档等,用于确定一体化系统的结构和组成,规定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和数据交换方式。
4.一体化工程实施计划文件:包括项目执行计划、进度计划、资源分配计划等,用于安排和管理一体化工程的实施过程,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5.一体化工程测试计划和报告:包括系统测试计划、验收测试计划、测试报告等,用于规划和记录一体化系统的测试过程,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级文件清单:1.一体化工程子系统设计文件:包括各个子系统的设计方案、技术规范、数据模型等,用于详细描述各个子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实现方式,指导开发和集成工作。
2.一体化工程子系统开发文档:包括软件开发文档、接口开发文档、数据库设计文档等,用于记录和指导各个子系统的开发过程,确保开发工作符合设计要求。
3.一体化工程子系统集成测试报告:包括各个子系统的集成测试报告、接口测试报告等,用于评估各个子系统的集成效果,发现和解决集成问题。
4.一体化工程用户培训文档:包括用户培训大纲、培训教材、培训手册等,用于培训用户掌握一体化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
5.一体化工程变更控制文档:包括变更请求单、变更评估报告、变更实施计划等,用于管理和控制一体化工程的变更过程,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学习计划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 掌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熟练掌握版图设计工具及其使用技巧3.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和验证4. 深入了解当前集成电路设计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二、学习内容1. 基础知识学习(1)集成电路原理(2)版图设计基础(3)版图设计工具的使用2. 实践项目(1)完成若干简单的版图设计项目(2)参与某个复杂的版图设计项目3. 前沿技术学习(1)学习并掌握新型版图设计工具(2)研究当前集成电路设计的前沿技术和趋势三、学习计划和安排1. 第一阶段(一个月)(1)学习基础知识,包括集成电路原理和版图设计基础(2)使用版图设计工具进行简单的练习(3)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对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有一个初步了解2. 第二阶段(两个月)(1)参与一个简单的版图设计项目,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2)学习并掌握版图设计工具的高级使用技巧(3)针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学习3. 第三阶段(三个月)(1)参与某个复杂的版图设计项目(2)深入学习前沿技术和趋势,包括新型版图设计工具和技术(3)关注和研究当前集成电路设计的前沿技术四、学习方法和途径1.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将争取多向导师请教、向同行交流,查找相关资料和论文,同时注重自己的动手实践和尝试。
2. 多方面学习针对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不同领域和方向,我将综合利用书籍、网络资源、实验和项目等多种途径,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3. 注重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有效途径,我将尽可能参与各种实际项目和练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5. 学习成果的检验1)定期进行实践项目的检验和总结2)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定期的答辩或演讲3)在实际项目的合作中检验自己的设计能力和技巧六、学习风险和应对措施1)知识面过于宽泛,很难专精某一个方向应对措施:合理规划学习计划,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学习,注重实践。
2)对前沿技术和趋势了解不深入应对措施:关注一些学术交流和讨论,认真阅读相关论文和杂志,多参与行业研讨会和讲座。
机械结构工程师的岗位职责(3篇)
机械结构工程师的岗位职责机械结构工程师是一种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负责机械设备和产品的结构设计、研发和优化。
下面将详细介绍机械结构工程师的岗位职责。
一、机械结构设计1. 根据产品需求和技术规范,进行结构设计的各个阶段工作,包括方案设计、3D模型设计、工程图纸制作等。
2. 负责机械结构的材料选型、零件尺寸设计和加工工艺选取,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成本目标。
3. 进行结构强度、刚度、疲劳寿命等的分析和计算,通过实验和仿真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4. 与其他部门(如电子、电气、软件等)紧密合作,进行设计集成和协同工作,确保各个部分的协调一致。
二、机械产品开发1. 参与机械产品的研发项目,负责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包括新产品的设计和现有产品的改进。
2. 对机械产品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提出改进方案,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指标的达标。
3. 协调并指导研发团队进行样机制造、装配与调试,并参与产品试验、验证和改进过程。
4. 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调研和分析竞争对手的新产品,提供创新的结构设计和解决方案。
三、技术支持和问题解决1. 提供对外部客户或内部团队的技术支持,解答机械结构相关的技术问题,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2. 参与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协调解决结构方面的技术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和交付时间。
3. 进行产品的故障分析和评估,找出故障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四、相关文件和报告的编写1. 根据设计及开发过程,编制相应的设计报告、技术文档和图纸等,保证设计过程的可追溯性。
2. 参与技术评审会议,对自己的设计和解决方案进行汇报和讲解。
3. 建立并维护设计文档和知识库,记录和总结设计经验和教训。
五、团队管理与协作1. 在研发团队中担任技术负责人角色,领导、指导下属工程师的工作,确保项目的进展和目标的达成。
2. 和其他团队及部门的人员合作,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解决跨部门的技术和工程问题。
三输入与门集成电路设计
三输入与门集成电路设计输入与门是一种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它在数字电子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输入与门将两个或多个输入信号作为输入,并且只有当所有输入信号都为逻辑1时,输出信号才为逻辑1;否则,输出信号为逻辑0。
在本文中,我将设计一个三输入与门的集成电路。
这个电路将包括逻辑门的引脚定义、真值表、卡诺图、布尔代数和逻辑门的实际电路图。
首先,我们来定义三输入与门的引脚。
这个电路将有三个输入引脚(A、B和C)和一个输出引脚(Y)。
接着我们来定义真值表。
真值表显示了当输入引脚取不同逻辑值时,输出引脚的逻辑值。
对于三输入与门,我们有8个可能的输入组合,因此真值表将有8行。
```A,B,C,Y---,---,---,---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现在我们来使用卡诺图来简化这个真值表。
卡诺图是一种图形化工具,用于将布尔函数转换为逻辑门电路。
对于三输入与门,我们将有一个3×8的卡诺图。
```BC---------AC,0,0,1,1---,---,---,--0,0,0,---,---,---,--0,0,0,---,---,---,--0,0,0,---------```根据卡诺图,我们可以将布尔函数简化为Y=A'BC。
接下来,我们将使用布尔代数来表示布尔函数。
通过应用布尔代数的定律和规则,我们可以简化布尔函数。
对于三输入与门,布尔函数的表达式为Y=A'BC。
最后,我们将设计一个实际的三输入与门电路图。
在这个电路图中,我们将使用逻辑门的符号来表示逻辑门的功能。
根据布尔函数的表达式Y=A'BC,我们需要一个非门和两个与门来实现这个电路。
```ABC\,/\+---Y!v++!```通过连接两个与门的输出到一个非门的输入,我们可以实现三输入与门的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设计了一个三输入与门的集成电路。
国开作业《数字电子电路》实验3集成计数器设计参考40
实验3 集成计数器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熟悉任意进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2.熟悉中规模集成电路计数器74LS161、74LS290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与设备:
1.数字电路实验箱。
2.集成电路计数器74LS161两片、74LS290一片
实验原理:
1. 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74LS161
图3-1 74LS161管脚图和逻辑功能示意图
集成芯片74LS161是由四个主从J-K触发器构成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数
器,图中:D
3、D
2
、D
1
、D
为触发器输入端,Q
3
、Q
2
、Q
1
、Q
为触发器输出
端;CP时钟上升沿有效;R
D 为异步清零端,低电平有效;L
D
为同步预置
端,低电平有效;EP、ET为两个使能端,便于多片级联;RCO为输出进位端。
表3-1 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74LS161功能表。
综合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范本(三篇)
综合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范本综合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模板1. 方案概述在____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变革,综合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成为了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全面、高效的综合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和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
2. 解决方案架构本方案采用分层架构,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组件:2.1 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提供了统一的硬件和软件平台,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通过对基础设施的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2.2 数据层数据层负责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
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分析,为企业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2.3 应用层应用层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企业内部各个业务系统和外部合作伙伴的系统。
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接口和业务协议,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和数据共享,提高业务协同和信息交流的效率。
2.4 安全层安全层负责保护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采用多层次的安全策略和技术手段,可以确保系统的数据不被篡改、泄露或丢失,保护企业的核心资产和客户的隐私。
3. 技术要点为了实现上述架构和功能,本方案将采用以下关键技术:3.1 云计算技术通过利用云计算平台,可以实现系统的弹性扩展和灵活部署。
同时,云计算平台还可以为企业提供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服务,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2 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挖掘数据中潜在的价值,并为企业提供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
通过采用大数据技术,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3.3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和决策支持。
通过引入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可以自动化处理和分析业务数据,为企业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服务。
4. 方案实施步骤综合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企业的现有业务系统和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岗位职责(通用20篇)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岗位职责(通用20篇)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岗位职责篇11、熟悉测试用例、测试分析,编写质量报告等文档;2、能够前期参与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能够在前期发现设计问题;3、合理制定项目测试计划,跟进测试进度,控制项目风险;4、负责功能测试、性能测试、自动化测试、安全测试;5、保持对新技术热情,完善产品的测试方法和策略,提升测试效率;。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岗位职责篇21.参与测试需求、测试案例的评审,以及测试阶段工作计划的制定。
2.负责编写测试大纲等相关的测试文档,并能按照方案进行执行,完成测试用例的编写。
3.负责测试环境的搭建和维护。
4.整理测试文档、配置文档。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岗位职责篇31、计算机、软件测试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或以上;2、熟悉软件测试流程;3、掌握软件测试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应用多种测试工具;4、有J2EE开发经验者优先;5、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学习能力;6、拥有较好的沟通技巧及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责任感及进取精神;7、热爱软件测试工作,可以胜任重复性工作,工作细致认真,有耐心;8、有过专业的测试培训者优先,有银行软件测试经验者优先。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岗位职责篇41、编写测试文档和测试用例;2、负责产品/模块的测试方案制定、策略分析、用例设计、测试执行、风险评估等工作;3、独立负责产品/模块的质量保障工作,包含功能、性能、安全、兼容、自动化等方面4、组织完成测试工作;5、编制软件测试报告并评估软件质量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岗位职责篇51、负责公司产品的测试工作,测试的产品包括Web端、APP、微信小程序等客户端软件;2、根据软件设计需求制定测试方案、熟悉软件测试流程和规范,、测试方法和策略,根据需求和设计文档独立的编写测试用例和测试计划;3、有效地执行测试用例,提交测试报告;5、准确编写用户操作手册、软件配置说明及相关技术文档;6、独立完成对产品的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对产品的软件功能、性能及其它方面的测试;7、从测试的角度提供优化意见,协助研发人员解决问题。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第3章 器件1
四、VT 的影响因素 1、当考虑衬底接负偏压时 Vs=|-2VF+VSB|= |2VF+VBS|
因为当衬底接负偏压时,会使得发生强 反型时的Vs增加,这要求要有更大的VT 才能满足这一效果。所以,衬底接的负 偏压越多,VT 增加
0.9 0.85 0.8 0.75 0.7 0.65 0.6 0.55 0.5 0.45 0.4 -2.5 -2 -1.5 VBS (V) -1 -0.5 0
Qi ( x) Cox [VGS V ( x) VT ]
根据电流是载流子的漂移速度和所存在电荷的积,可得:
I D n ( x)Qi ( x)W
又因为:
dV n un ( x) un dx
I D dx unCoxW (VGS V VT )dV
在沟道的全长L上积分得到晶体管的电压-电 流关系: ID = k’n W/L [(VGS – VT)VDS – VDS2/2] k’n = nCox = nox/tox 当VDS的值较小时,公式中的平方项可以忽 略,于是我们可以看到ID和VDS 之间的线性 关系,此时工作的区域称为电阻区或线性 区,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它在源区和漏区之 间表现为一条连续的导电沟道。
Transistor in Linear Mode
Assuming VGS > VT
VGS
S
G D n+
- V(x) +
VDS
ID
n+
x
B The current is a linear function of both VGS and VDS
在沿沟道的X处,电压为V(x),在X点处栅至沟 道的电压等于VGS –V(x),并假设这一电压沿整 个沟道都超过VT ,那么在X处所感应出的每单 位面积的沟道电荷可表示为:
系统集成说明书
系统集成说明书系统集成说明书是一种文档,描述了如何将各个独立的系统集成到一起,以实现更高效、更便捷的数据交互和处理。
下面是一个系统集成说明书的示例:标题:系统集成说明书一、概述本说明书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如何将现有各个独立系统集成到一起的说明。
通过系统集成,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
二、集成目标本次系统集成的目标包括:1.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2.提高数据处理效率;3.减少重复劳动;4.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集成方案本次系统集成采用以下方案:1.确定集成标准:选择通用的集成协议和标准,如SOAP、REST等;2.设计集成架构:根据系统特点和业务需求,设计合理的集成架构;3.开发集成接口:根据设计,开发不同系统之间的接口;4.测试集成效果:对开发完成的接口进行测试,确保数据交互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技术实现本次系统集成采用以下技术:1.SOAP协议:使用SOAP协议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2.Java开发语言:使用Java语言开发集成接口;3.MySQL数据库:使用MySQL数据库存储和查询数据。
五、步骤和时间表1.设计阶段(1-2周):进行需求分析,设计集成架构;2.开发阶段(3-4周):开发集成接口,进行单元测试;3.测试阶段(5-6周):进行集成测试,确保数据交互的准确性和稳定性;4.上线阶段(7-8周):上线新系统,进行用户培训。
六、人员和责任人本次系统集成由以下人员负责:1.项目经理:XXX;2.技术负责人:XXX;3.开发人员:XXX、XXX等。
七、风险评估与对策在系统集成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风险:1.技术难度大:加强技术培训和学习;2.沟通不畅: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3.时间紧迫:加强项目管理,优化时间表。
系统集成工程方案怎么写
系统集成工程方案怎么写一、需求分析阶段1. 详细了解用户需求在系统集成工程方案的初期阶段,我们首先要和用户进行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确定系统集成的目标和范围。
对于不同的用户需求,我们需要制定不同的集成方案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2. 分析系统环境在明确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用户的系统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版本、网络结构等信息,以便为系统集成工程的后续实施提供可靠的基础。
3. 制定需求分析报告根据用户需求和系统环境的分析结果,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需求分析报告,明确系统集成的目标和范围、技术要求、实施时间表等信息,为系统集成工程的后续实施提供清晰的指导。
二、系统设计阶段1. 制定系统设计方案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需要制定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模块设计、数据交换方式、安全性设计等内容,确保系统设计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与用户系统环境相兼容。
2. 确定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需要确定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包括接口规范、数据格式、通信协议、数据安全处理等内容,以确保系统集成的高效可靠。
3. 制定系统设计文档系统设计完成后,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系统设计文档,明确系统设计的整体布局、各模块的功能和接口规范、数据交换的方式和安全性设计等内容,为系统集成工程的后续实施提供清晰的指导。
三、系统安装阶段1. 准备安装环境在系统安装阶段,我们需要对安装环境进行准备,包括准备必要的硬件设备、安装操作系统和相关中间件、配置网络环境等工作。
2. 完成系统安装在安装环境准备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的安装工作,包括安装各个系统模块、配置系统参数、对系统进行初步的调试等工作。
3. 验收系统安装结果系统安装完成后,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验收,确保系统安装的质量和完整性,以便为系统集成工程的后续实施提供可靠的基础。
四、系统测试阶段1. 制定系统测试计划在系统安装完成后,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系统测试计划,包括系统整体测试、模块测试、接口测试、性能测试等内容,以确保系统的各项功能能够正常运行。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模三计数器设计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题目模三计数器设计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湖南大学集成电路课程设计第1页引言计数器在数字系统中主要是对脉冲的个数进行计数,以实现测量、计数和控制的功能,同时兼有分频功能,计数器是由基本的计数单元和一些控制门所组成,计数单元则由一系列具有存储信息功能的各类触发器构成,这些触发器有RS触发器、T触发器、D触发器及JK触发器等。
计数器在数字系统中应用广泛,如在电子计算机的控制器中对指令地址进行计数,以便顺序取出下一条指令,在运算器中作乘法、除法运算时记下加法、减法次数,又如在数字仪器中对脉冲的计数等等。
计数器可以用来显示产品的工作状态,一般来说主要是用来表示产品已经完成了多少份的折页配页工作。
以电子计数器为代表的计数器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初问世,二十多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目前的面貌已焕然一新,性能不断完善,功能不断扩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早已冲破了早期只能用于测量频率或计数的概念而渗透到各个测量技术领域中,成为尖端科学研究、通讯、导航以及精密计量不可缺少的设备。
在数字电子技术中应用的最多的时序逻辑电路。
计数器不仅能用于对时钟脉冲计数,还可以用于分频、定时、产生节拍脉冲和脉冲序列以及进行数字运算等。
但是并无法显示计算结果,一般都是要通过外接LCD或LED屏才能显示。
大部分计数器如电子计数器等都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三个发展阶段。
集成电路的发展和应用,使计数器有可能采用最先进的电路元件和技术,因而电子计数器的性能更臻完美。
随着计数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计数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过硬的技术也成为众多生产厂商竞争的焦点之一。
厂商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从而不断地改进技术,增加产品的种类。
现计数器的种类已增加到:电磁计数器、电子计数器、机械计数器(拉动机械计数器、转动机械计数器、按动机械计数器、测长机械计数器)、液晶计数器等,计数器的应用范围也遍布各个行业。
芯片流片服务合同3篇
芯片流片服务合同3篇篇1本合同由以下双方于【日期】在【地点】签订:甲方:(委托方名称)地址:(详细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姓名及职务)联系方式:(电话及电子邮箱)乙方:(服务提供方名称)地址:(详细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姓名及职务)联系方式:(电话及电子邮箱)鉴于甲方希望获得芯片设计及流片服务,而乙方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就乙方为甲方提供芯片设计及流片服务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服务内容1.1 乙方应根据甲方提供的芯片设计方案和技术规格书,完成芯片的设计、验证、优化和流片工作。
1.2 乙方需确保所提供的服务符合国际通行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二条服务费用与支付方式2.1 本合同项下的服务费用总额为人民币【具体金额】元整(大写:人民币【具体金额】元整),包括但不限于设计费、流片费及其他相关费用。
2.2 支付方式:- 预付款:合同签订后7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用总额的30%作为预付款;- 进度款:在乙方完成初步设计并通过甲方确认后7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用总额的40%;- 尾款:在乙方完成所有服务并经甲方验收合格后7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剩余服务费用总额的30%。
2.3 所有款项均以银行转账方式支付至乙方指定账户。
第三条服务期限3.1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具体时间】个月。
3.2 在合同有效期内,乙方应在【具体时间】个月内完成所有服务内容。
第四条双方权利与义务4.1 甲方权利与义务:- 有权对乙方的服务进度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应按约定时间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信息,并确保其准确无误;- 按时支付服务费用。
4.2 乙方权利与义务:- 有权要求甲方按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技术资料;- 应严格按照约定的技术标准和服务内容提供服务;- 对服务过程中获取的所有信息保密,未经甲方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泄露。
第五条知识产权5.1 本合同项下产生的所有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
结构化开发方法的过程
结构化开发方法的过程一、引言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一种软件开发的方法论,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注重分析、设计和实现的结构化过程,以确保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结构化开发方法的过程。
二、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是软件开发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确定用户对软件系统的需求。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需求在这个步骤中,需要与用户交流并了解他们对软件系统的期望和需求。
可以通过面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交流。
2. 分析需求在这个步骤中,需要将收集到的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并将其转化为软件系统功能和特性。
3. 确定约束条件在这个步骤中,需要确定一些约束条件,例如时间限制、资源限制等。
4. 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在这个步骤中,需要编写一个详细的需求规格说明书,以便于后续设计和实现工作。
三、概要设计阶段概要设计阶段是软件开发的第二步,主要目的是确定软件系统整体框架。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软件系统结构在这个步骤中,需要确定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包括模块划分、数据流程图等。
2. 设计算法和数据结构在这个步骤中,需要设计软件系统的算法和数据结构,以确保软件系统的高效性和可维护性。
3. 编写概要设计文档在这个步骤中,需要编写一个详细的概要设计文档,以便于后续实现工作。
四、详细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是软件开发的第三步,主要目的是确定软件系统具体实现方法。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模块接口在这个步骤中,需要设计各模块之间的接口,并对接口进行详细说明。
2. 设计每个模块的实现方法在这个步骤中,需要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的设计,并确定其具体实现方法。
3. 编写详细设计文档在这个步骤中,需要编写一个详细的详细设计文档,以便于后续实现工作。
五、编码阶段编码阶段是软件开发的第四步,主要目的是将上述设计文档转化为可执行的软件代码。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 编写代码在这个步骤中,需要根据详细设计文档编写相应的代码。
动态api集成架构设计案例
动态api集成架构设计案例那咱就开始搞一个动态API集成架构设计案例哈。
一、项目背景。
想象一下,咱们有个超级酷炫的电商平台,就叫“酷购网”吧。
这个平台呢,想要整合好多不同的功能,像商品管理、订单处理、用户认证啥的。
但是这些功能背后的数据和操作,是由不同的小团队或者外部服务提供的,这就像是有一群小伙伴,每个人都拿着一块拼图,咱们得把这些拼图拼在一起,让整个平台顺畅运行。
这时候,动态API集成架构就闪亮登场啦。
二、架构设计的总体思路。
1. API网关。
这就像是一个超级门卫。
所有的请求都先来到这个API网关。
比如说,当一个用户想查看自己的订单,他的请求先到API网关。
这个网关就像一个智慧的老管家,他知道哪个服务负责处理订单相关的事情。
它可以做一些基本的验证,就像检查这个请求有没有带正确的钥匙(身份验证信息)。
如果没有,就直接把这个“小坏蛋”(不合法的请求)赶走,不让它进入后面的系统。
2. 动态路由。
在API网关后面呢,有个很聪明的动态路由机制。
这个机制就像是一个交通警察,指挥着请求去哪里。
比如说,订单服务的API地址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服务器升级、负载均衡调整)而发生变化。
这个动态路由就能实时知道这些变化,然后把请求准确地送到新的地址。
就好比你要去一家商店,但是商店搬家了,这个交通警察知道商店的新地址,就会把你准确地引导过去,而不是让你在旧地址那里干瞪眼。
3. 服务集成层。
这一层是真正的“拼图组装车间”。
这里会把不同的API集成起来。
比如说,商品管理的API可能是一个团队开发的,订单处理的API是另一个团队开发的。
服务集成层就要把这两个API的数据和操作合理地组合起来。
就像你要做一个超级大汉堡,面包是一家店做的,肉饼是另一家店做的,这个层就是把面包和肉饼组合在一起,再加上生菜、番茄酱等配料(不同API的数据),做成一个完整的汉堡(满足业务需求的功能)。
4. 数据转换与缓存。
不同的API可能返回的数据格式不一样。
软件系统集成设计方案
软件系统集成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系统集成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全面且实用的软件系统集成设计方案,从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数据集成等方面入手,为您实现顺畅高效的软件系统集成提供指导。
二、需求分析1. 业务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集成系统的业务要求。
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调研,确定系统集成的目标和范围。
同时,分析现有系统的优势和不足,明确改进的关键点,为系统集成提供基础。
2. 功能需求分析在明确业务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
例如,需要实现数据共享、实时监控、流程自动化等功能。
根据不同部门的需求,制定详细的功能要求,并对其进行优先级排序。
3. 接口需求分析系统集成往往需要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和通信。
因此,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明确与其他系统的接口需求,包括数据格式、传输方式、频率等。
同时,也要考虑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因素,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系统架构设计1. 架构选择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适合的系统架构。
常见的架构包括集中式架构、分布式架构、SOA架构等。
根据系统集成的规模和复杂度,综合考虑系统性能、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选择最合适的架构。
2. 组件设计根据架构的选择,进一步设计系统的各个组件。
例如,如果选择分布式架构,需要设计可独立部署的模块,定义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和通信方式。
同时,要考虑系统的可拓展性和灵活性,以方便后续的扩展和升级。
3. 安全设计系统集成涉及多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因此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系统架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方面的安全设计。
同时,也要与各个系统的安全机制兼容,在确保系统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集成。
四、数据集成1. 数据整合数据集成是软件系统集成的核心环节,需要将不同系统的数据整合在一起。
在这一阶段,需要对数据进行规整和清洗,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目录请使用“6600工程设计及配置自动化工具”完成脚本设计进程组单板类型机柜号框号主板槽号备板槽号所属MEPG6GPU0b11345PG6GPU0b11565PG6GPU0b12125PG8MSU0b1123N/A5PG8MSU0b1124N/A5PG8MSU0b1125N/A5PG8MSU0b1126N/A5PG8MSU0b1217N/A5PG8MSU0b1218N/A5PG8MSU0b1219N/A5PG8MSU0b1220N/A5PG8MSU0b1223N/A5PG8MSU0b1224N/A5PG13MDU1225N/A5PG13MDU1226N/A5PG17ALG1117185PG17ALG1119205单板内部通信IP地址计算方法配置系统数据USE ME:MEID=5;LOF:;SET FMT: STS=OFF;USE ME:MEID=0;//设置时区和夏令时,如下设置时区为东八区//SET TZ: TZONE=E0800, DST=NO;//根据当前的时间,设置时间数据 如下设置当前时间为2009.12.10 10:12:54//SET TIME: SETTYPE=SETTIME, DATE=2009&12&10, TIME=10&12&54, DST=NO;配置硬件数据//设置设备号//SET DEVNO: DEVNO=1;//配置机架和机框ADD RACK: RN=1, RNM="RACK_1", POSNUM=1, ROWNUM=1, COLNUM=1;ADD SUBRACK: SRN=1, RN=1, PN=1;ADD SUBRACK: SRN=2, RN=1, PN=2;//增加配置框(增加时,请确保已将配电框添置加到机架和机框上)ADD PDU: SRN=1, NAME="RACK_1";//设置配电框的告警屏蔽。
若电源输入/输出的某路电源线未连接到设备,请使用该命令屏蔽该SET PDUALMMSK: RN=1, PALMSHLD2=OFF, PALMSHLD5=OFF, OPSWSHLD3=OFF, OPSWSHLD4=OFF, O //配置第一框的单板ADD BRD: SRN=1, SN=1, METYPE=COMMON, FBRDHTYP=OMU, RHBRDHTYP=HDU, RLBRDHTYP=HDU, A ADD BRD: SRN=1, SN=3, METYPE=UAP, FBRDHTYP=AGPU0, APPTYPE=AUAPP;ADD BRD: SRN=1, SN=4, METYPE=UAP, FBRDHTYP=AGPU0, APPTYPE=AUAPP;ADD BRD: SRN=1, SN=5, METYPE=UAP, FBRDHTYP=AGPU0, APPTYPE=AUAPP;ADD BRD: SRN=1, SN=6, METYPE=UAP, FBRDHTYP=AGPU0, APPTYPE=AUAPP;ADD BRD: SRN=1, SN=19, METYPE=UAP, FBRDHTYP=AALG, APPTYPE=AUAPP;ADD BRD: SRN=1, SN=20, METYPE=UAP, FBRDHTYP=AALG, APPTYPE=AUAPP;ADD BRD: SRN=1, SN=23, METYPE=UAP, FBRDHTYP=AMSU0, APPTYPE=AUAPP;ADD BRD: SRN=1, SN=24, METYPE=UAP, FBRDHTYP=AMSU0, APPTYPE=AUAPP;ADD BRD: SRN=1, SN=25, METYPE=UAP, FBRDHTYP=AMSU0, APPTYPE=AUAPP;ADD BRD: SRN=1, SN=26, METYPE=UAP, FBRDHTYP=AMSU0, APPTYPE=AUAPP;//配置第二框的单板ADD BRD: SRN=2, SN=1, METYPE=UAP, FBRDHTYP=AGPU0, APPTYPE=AUAPP;ADD BRD: SRN=2, SN=2, METYPE=UAP, FBRDHTYP=AGPU0, APPTYPE=AUAPP;ADD BRD: SRN=2, SN=17, METYPE=UAP, FBRDHTYP=AMSU0, APPTYPE=AUAPP;ADD BRD: SRN=2, SN=18, METYPE=UAP, FBRDHTYP=AMSU0, APPTYPE=AUAPP;ADD BRD: SRN=2, SN=19, METYPE=UAP, FBRDHTYP=AMSU0, APPTYPE=AUAPP;ADD BRD: SRN=2, SN=20, METYPE=UAP, FBRDHTYP=AMSU0, APPTYPE=AUAPP;ADD BRD: SRN=2, SN=23, METYPE=UAP, FBRDHTYP=AMSU0, APPTYPE=AUAPP;ADD BRD: SRN=2, SN=24, METYPE=UAP, FBRDHTYP=AMSU0, APPTYPE=AUAPP;ADD BRD: SRN=2, SN=25, METYPE=UAP, FBRDHTYP=AMDU, APPTYPE=AUAPP;ADD BRD: SRN=2, SN=26, METYPE=UAP, FBRDHTYP=AMDU, APPTYPE=AUAPP;//关闭没有使用到的网口,避免出现误告警MOD PORT: SRN=1, SN=3, PORTID=2,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1, SN=4, PORTID=2,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1, SN=5, PORTID=2,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1, SN=6, PORTID=2,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1, SN=23, PORTID=1,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1, SN=23, PORTID=2,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1, SN=24, PORTID=1,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1, SN=24, PORTID=2,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1, SN=25, PORTID=1,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1, SN=25, PORTID=2,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1, SN=26, PORTID=1,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1, SN=26, PORTID=2,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2, SN=1, PORTID=2,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2, SN=2, PORTID=2,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2, SN=17, PORTID=1,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2, SN=17, PORTID=2,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2, SN=18, PORTID=1,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2, SN=18, PORTID=2,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2, SN=19, PORTID=1,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2, SN=19, PORTID=2,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2, SN=20, PORTID=1,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2, SN=20, PORTID=2,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2, SN=23, PORTID=1,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2, SN=23, PORTID=2,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2, SN=24, PORTID=1, PORTMOD=OFF, OAMST=IGN;MOD PORT: SRN=2, SN=24, PORTID=2, PORTMOD=OFF, OAMST=IGN;//将所有脚本执行完后,手动重启所有单板后命令才会生效配置本局基础数据//增加进程组数据ADD PG: SRN1=1, SN1=3, PGT=PG6, ASSFLAG1=YES, SRN2=1, SN2=4, CCU1MN=ADD PG: SRN1=1, SN1=5, PGT=PG6, ASSFLAG1=YES, SRN2=1, SN2=6, CCU1MN=57, IFM1MN=9, ADD PG: SRN1=2, SN1=1, PGT=PG6, ASSFLAG1=YES, SRN2=2, SN2=2, CCU1MN=58, IFM1MN=10, ADD PG: SRN1=1, SN1=23, PGT=PG8, MSU1MN=472;ADD PG: SRN1=1, SN1=24, PGT=PG8, MSU1MN=473;ADD PG: SRN1=1, SN1=25, PGT=PG8, MSU1MN=474;ADD PG: SRN1=1, SN1=26, PGT=PG8, MSU1MN=475;ADD PG: SRN1=2, SN1=17, PGT=PG8, MSU1MN=476;ADD PG: SRN1=2, SN1=18, PGT=PG8, MSU1MN=477;ADD PG: SRN1=2, SN1=19, PGT=PG8, MSU1MN=478;ADD PG: SRN1=2, SN1=20, PGT=PG8, MSU1MN=479;ADD PG: SRN1=2, SN1=23, PGT=PG8, MSU1MN=480;ADD PG: SRN1=2, SN1=24, PGT=PG8, MSU1MN=481;ADD PG: SRN1=2, SN1=25, PGT=PG13, ASSFLAG13=NO, MDUMN=728;ADD PG: SRN1=2, SN1=26, PGT=PG13, ASSFLAG13=NO, MDUMN=729;ADD PG: SRN1=1, SN1=17, PGT=PG17, ASSFLAG=YES, SRN2=1, SN2=18, ALGID=1;ADD PG: SRN1=1, SN1=19, PGT=PG17, ASSFLAG=YES, SRN2=1, SN2=20, ALGID=2;//IFM IP规划ADD FECFG: MN=8, LOC=UPPER, IPTYPE=IPV4, IP="192.168.101.8", MSK="255.255.255.0", ADD GWIP: SRN=1, SN=3, LOC=UPPER, IPTYPE=IPV4, IP="192.168.101.1";ADD FECFG: MN=9, LOC=UPPER, IPTYPE=IPV4, IP="10.10.22.10", MSK="255.255.255.0", SO ADD GWIP: SRN=1, SN=5, LOC=UPPER, IPTYPE=IPV4, IP="10.10.22.1";ADD FECFG: MN=10, LOC=UPPER, IPTYPE=IPV4, IP="10.10.22.12", MSK="255.255.255.0", S ADD GWIP: SRN=2, SN=1, LOC=UPPER, IPTYPE=IPV4, IP="10.10.22.1";ADD CDBFUNC: CDPM=184, FCF=TK-1;ADD CDBFUNC: CDPM=185, FCF=LOC-1&MGWR-1&DISP-1>TSLICM-1&CSTA-1&AGENTTO-1;//设置E1端口属性增加本局和计费数据//设置本局信息SET OFI: APPTYPE=GENERAL, COMTYPE=MGC, SRVCTYPE=EXTERNAL, ST=CC, OFN="UAP6600", LO //配置本地号首集、呼叫源及计费数据ADD LDNSET: LP=0, NC=K'86, AC=K'0951, LDN="uap6600";ADD CALLSRC: CSC=0;ADD CHGIDX: CHSC=0, RCHS=0, LOAD=ALL, BT=ALLBT, CODEC=ALL, CHA=0;配置M3UA信令数据//增加本地实体索引ADD M3LE: LEX=0, LENAME="UAP6600", NI=NN, OPC="090909", LET=AS;//增加目的地实体索引ADD M3DE: DEX=0, LEX=0, DENAME="STP1", NI=NN, DPC="090910", STPF=TRUE, SLSSM=B1000 ADD M3DE: DEX=1, LEX=0, DENAME="MSC1", NI=NN, DPC="090911", STPF=FALSE, SLSSM=B100 ADD M3DE: DEX=2, LEX=0, DENAME="MSC2", NI=NN, DPC="090913", STPF=FALSE, SLSSM=B111 //增加M3UA链路集ADD M3LKS: LSX=0, LSNAME="M3LKS_090910_0", ADX=0, SLSM=B0001, WM=ASP//增加M3UA路由ADD M3RT: RTNAME="M3RT_090910_0", DEX=0, LSX=0;//增加M3UA链路ADD M3LNK: MN=216, LNKN=0, IPTYPE=IPV4, LNKNAME="M3LNK_090910_0", LOCIP1="10.10.22 ADD M3LNK: MN=217, LNKN=0, IPTYPE=IPV4, LNKNAME="M3LNK_090910_1", LOCIP1="10.10.22 SET SIPCFG: UST=NO;SET DPA: MN=216, DA=SIP-1&MGCP-0&H248-0&SCTP-1&TRIP-0&ENUM-0&STUN-0&MIDCOM-0&RADIUSET DPA: MN=217, DA=SIP-1&MGCP-0&H248-0&SCTP-1&TRIP-0&ENUM-0&STUN-0&SET DPA: MN=218, DA=SIP-1&MGCP-0&H248-0&SCTP-1&TRIP-0&ENUM-0&STUN-0&MIDCOM-0&RADIU SET DPA: MN=219, DA=SIP-1&MGCP-0&H248-0&SCTP-1&TRIP-0&ENUM-0&STUN-0&MIDCOM-0&RADIU SET DPA: MN=220, DA=SIP-1&MGCP-0&H248-0&SCTP-1&TRIP-0&ENUM-0&STUN-0&MIDCOM-0&RADIU SET DPA: MN=221, DA=SIP-1&MGCP-0&H248-0&SCTP-1&TRIP-0&ENUM-0&STUN-0&MIDCOM-0&RADIU 配置MGC与MRP对接数据//配置MRPSET VMRP: VMRPID=0;ADD MGC: VMRPID=0, MIDTYPE=IP, MGCIDX=0, MID="192.168.0.1:2944", PRONEGO=NO;ADD MRP: MRPNAME="UAP6600_MRP", MRPTYPE=MRP, TRNST=Q922, MRPDESC="MRP_0", MMN=185, //激活MRP(需等单板均启动正常后,再执行该命令)//ACT VMRP: VMRPID=0;//配置路由数据ADD OFC: O=0, ON="MSC1_090911", DOT=CMPX, DOL=SAME, OFCTYPE=COM, SIG=M3UA, OPC="09 ADD SRT: SRC=0, O=0, SRN="MSC1_090911_0";ADD RT: R=0, RN="MSC1_090911_0", SRST=SEQ, SR1=0;ADD RTANA: RSC=0, RSSC=0, RUT=ALL, ADI=ALL, CLR=ALL, TP=ALL, TM=TMX, TMX=0, R=0, I ADD OFC: O=1, ON="MSC2_090913", DOT=CMPX, DOL=SAME, OFCTYPE=COM, SIG=M3UA, OPC="09 ADD SRT: SRC=1, O=1, SRN="MSC2_090913_1";ADD RT: R=1, RN="MSC2_090913_1", SRST=SEQ, SR1=1;ADD RTANA: RSC=1, RSSC=0, RUT=ALL, ADI=ALL, CLR=ALL, TP=ALL, TM=TMX, TMX=0, R=1, I 配置BICC中继数据//配置外部中继ADD BICCTG: TG=0, MRPNAME="UAP6600_MRP", G=INOUT, SRC=0, TGN="BICC_090911_0",CT=BI ADD BICCTG: TG=1, MRPNAME="UAP6600_MRP", G=INOUT, SRC=1, TGN="BICC_090913_1",CT=BI 配置MDU数据ADD MDUCFG: MN=728, RMN=184, SETLDSH=NORMAL, MAXNIP=2, PRTTYP=TRUNK, SUPDET=BFD; ADD MDUCFG: MN=729, RMN=185, SETLDSH=NORMAL, MAXNIP=2, PRTTYP=TRUNK, SUPDET=BFD; ADD MDULOCALIP: MN=728, LCLIP="10.10.22.100", LCLIPTYPE=BEARER, NTMSK="255.255.255 ADD MDULOCALIP: MN=729, LCLIP="10.10.22.101", LCLIPTYPE=BEARER, NTMSK="255.255.255配置资源数据//配置资源站点数据ADD RCWSCFG: LOGINTYPE=UAP6600, MSUBOARDTYPE=MSU0, WSNO=0, MMN=184, WSTYPE2=MSUA, ADD RCWSCFG: LOGINTYPE=UAP6600, MSUBOARDTYPE=MSU0, WSNO=1, MMN=185, WSTYPE2=MSUA, ADD RCWSCFG: LOGINTYPE=UAP6600, MSUBOARDTYPE=MSU0, WSNO=2, MMN=186, WSTYPE2=MSUA, ADD RCWSCFG: LOGINTYPE=UAP6600, MSUBOARDTYPE=MSU0, WSNO=3, MMN=184, WSTYPE2=MSUA, ADD RCWSCFG: LOGINTYPE=UAP6600, MSUBOARDTYPE=MSU0, WSNO=4, MMN=185, WSTYPE2=MSUA, ADD RCWSCFG: LOGINTYPE=UAP6600, MSUBOARDTYPE=MSU0, WSNO=5, MMN=186, WSTYPE2=MSUA, ADD RCWSCFG: LOGINTYPE=UAP6600, MSUBOARDTYPE=MSU0, WSNO=6, MMN=184, WSTYPE2=MSUA, ADD RCWSCFG: LOGINTYPE=UAP6600, MSUBOARDTYPE=MSU0, WSNO=7, MMN=185, WSTYPE2=MSUA, ADD RCWSCFG: LOGINTYPE=UAP6600, MSUBOARDTYPE=MSU0, WSNO=8, MMN=186, WSTYPE2=MSUA, ADD RCWSCFG: LOGINTYPE=UAP6600, MSUBOARDTYPE=MSU0, WSNO=9, MMN=184, WSTYPE2=MSUA,//外置文件服务器ADD FSCFG: FSI=0, FSTYPE=OUTSIDE, IP1="192.168.101.23";ADD VOLCFG: VOL="y:", VOLIND=0, FSDIR="/share", FSIND1=0, ASRVOL=NO;SET MSULOCALIP: MN=472, IP="192.168.101.243", MASK="255.255.255.0";SET MSULOCALIP: MN=473, IP="192.168.101.244", MASK="255.255.255.0";SET MSULOCALIP: MN=474, IP="192.168.101.245", MASK="255.255.255.0";SET MSULOCALIP: MN=475, IP="192.168.101.246", MASK="255.255.255.0";SET MSULOCALIP: MN=476, IP="192.168.101.247", MASK="255.255.255.0";SET MSULOCALIP: MN=477, IP="192.168.101.248", MASK="255.255.255.0";SET MSULOCALIP: MN=478, IP="192.168.101.249", MASK="255.255.255.0";SET MSULOCALIP: MN=479, IP="192.168.101.250", MASK="255.255.255.0";SET MSULOCALIP: MN=480, IP="192.168.101.251", MASK="255.255.255.0";SET MSULOCALIP: MN=481, IP="192.168.101.252", MASK="255.255.255.0";SET TTSMANAGER: MRPID=0, TTSLICM=LARGEMODE;SET TTSCON: MNSRMIP="192.168.101.31";增加号码分析数据//配置被叫号码分析数据ADD CNACLD: PFX=K'10086, CSTP=ADD, MINL=5, MAXL=5, CHSC=0, EA=NO;配置对接CTI数据//CTI LNK IP规划ADD MEMLNK: MN=8, SDN=0, LNKNO=0, LIP="192.168.101.8", RIP1="192.168//IPCC 业务数据配置信息ADD MODSRV: SRVTYPE=ICD, SRVNAME="0", SRVDESC="ICD_10086";ADD SRVATTR: DNSET=0, SACCESS=K'10086, SRVNO=0, MIN=5, MAX=5, TRIGPOS=5, TRIGTIME=配置座席连接//SIP座席数据配置ADB MMTE: SEID="9000", EEID="9049", MN=56, IFMMN=10, PT=SIP, AT=NA, MSTYPE=MASTER; ADB MSBR: SD="9000", ED="9049", LP=0, SEID="9000", RCHS=0, CSC=0, UTP=NRM, IFCFLAG ADB MMTE: SEID="9050", EEID="9099", MN=56, IFMMN=10, PT=SIP, AT=NA, MSTYPE=MASTER; ADB MSBR: SD="9050", ED="9099", LP=0, SEID="9050", RCHS=0, CSC=0, UTP=NRM, IFCFLAG ADB MMTE: SEID="9100", EEID="9133", MN=56, IFMMN=10, PT=SIP, AT=NA, MSTYPE=MASTER; ADB MSBR: SD="9100", ED="9133", LP=0, SEID="9100", RCHS=0, CSC=0, UTP=NRM, IFCFLAG ADB MMTE: SEID="9134", EEID="9183", MN=57, IFMMN=10, PT=SIP, AT=NA, MSTYPE=MASTER; ADB MSBR: SD="9134", ED="9183", LP=0, SEID="9134", RCHS=0, CSC=0, UTP=NRM, IFCFLAG ADB MMTE: SEID="9184", EEID="9233", MN=57, IFMMN=10, PT=SIP, AT=NA, MSTYPE=MASTER; ADB MSBR: SD="9184", ED="9233", LP=0, SEID="9184", RCHS=0, CSC=0, UTP=NRM, IFCFLAG ADB MMTE: SEID="9234", EEID="9267", MN=57, IFMMN=10, PT=SIP, AT=NA, MSTYPE=MASTER; ADB MSBR: SD="9234", ED="9267", LP=0, SEID="9234", RCHS=0, CSC=0, UTP=NRM, IFCFLAG ADB MMTE: SEID="9268", EEID="9317", MN=58, IFMMN=10, PT=SIP, AT=NA, MSTYPE=MASTER; ADB MSBR: SD="9268", ED="9317", LP=0, SEID="9268", RCHS=0, CSC=0, UTP=NRM, IFCFLAG ADB MMTE: SEID="9318", EEID="9367", MN=58, IFMMN=10, PT=SIP, AT=NA, MSTYPE=MASTER; ADB MSBR: SD="9318", ED="9367", LP=0, SEID="9318", RCHS=0, CSC=0, UTP=NRM, IFCFLAG ADB MMTE: SEID="9368", EEID="9400", MN=58, IFMMN=10, PT=SIP, AT=NA, MSTYPE=MASTER; ADB MSBR: SD="9368", ED="9400", LP=0, SEID="9368", RCHS=0, CSC=0, UTP=NRM, IFCFLAG进程模块号局向数据表CCU 56, IFM 8, CDB 184,BSG 216, BSG 217, CMU 344局向号局向名信令点编码CCU 57, IFM 9, CDB 185,BSG 218, BSG 219, CMU 3450MSC190911CCU 58, IFM 10, CDB 186,BSG 220, BSG 221, CMU 3461MSC290913MSU 472子路由表MSU 473子路由号局向号子路由名MSU 47400MSC1_090911_0MSU 47511MSC2_090913_1MSU 476路由表MSU 477路由号路由名第一子路由MSU 4780MSC1_090911_00MSU 4791MSC2_090913_11MSU 480路由分析表MSU 481路由选择源码路由选择码路由号MDU 728000MDU 72911ALGID 1, SFSU 1792, SFM 1824, MFM 1856ALGID 2, SFSU 1793, SFM 1825, MFM 1857中继群号中继群类型子路由名称源信令点0INOUT 0909091INOUT190909中继群配置表:12:54&54, DST=NO;接到设备,请使用该命令屏蔽该路告警HLD3=OFF, OPSWSHLD4=OFF, OPSWSHLD7=OFF, OPSWSHLD13=OFF, OPSWSHLD14=OFF, OPSWSHLD17=OFF; HTYP=HDU, RLBRDHTYP=HDU, APPTYPE=OMUDLAR;PE=AUAPP;PE=AUAPP;PE=AUAPP;PE=AUAPP;PE=AUAPP;PE=AUAPP;PE=AUAPP;PE=AUAPP;PE=AUAPP;PE=AUAPP;2=4, CCU1MN=56, IFM1MN=8, CDB1MN=184, CDB1FT=CDB+RDB, CDBVMRPID1=0, BSG1MN=216, ASBSGMN=217, CMU1MN= 2=6, CCU1MN=57, IFM1MN=9, CDB1MN=185, CDB1FT=CDB+RDB, CDBVMRPID1=0, BSG1MN=218, ASBSGMN=219, CMU1MN= 2=2, CCU1MN=58, IFM1MN=10, CDB1MN=186, CDB1FT=CDB+RDB, CDBVMRPID1=0, BSG1MN=220, ASBSGMN=221, CMU1MNALGID=1;N2=20, ALGID=2;.8", MSK="255.255.255.0", SO=AD-1&RFC-1&LFC-1, PEERCHK=FALSE;68.101.1";", MSK="255.255.255.0", SO=AD-1&RFC-1&LFC-1, PEERCHK=FALSE;2", MSK="255.255.255.0", SO=AD-1&RFC-1&LFC-1, PEERCHK=FALSE;1&CSTA-1&AGENTTO-1;, ST=CC, OFN="UAP6600", LOT=CMPX, IN=NO, IRN=NO, NN=YES, NRN=NO, SN1=NAT, SN2=NAT, SN3=NAT, SN4=NAT, L, CHA=0;0", STPF=TRUE, SLSSM=B1000, DET=SG, ADJF=YES, DEVER=RFC3332;1", STPF=FALSE, SLSSM=B1000, DET=SP, DEVER=RFC3332;3", STPF=FALSE, SLSSM=B1111, DET=AS, ADJF=NO, DEVER=RFC3332;0001, WM=ASP;90910_0", LOCIP1="10.10.22.10", LOCIP2="255.255.255.255", LOCPORT=2905, PEERIP1="10.10.22.120", PEER 90910_1", LOCIP1="10.10.22.10", LOCIP2="255.255.255.255", LOCPORT=2906, PEERIP1="10.10.22.121", PEER UM-0&STUN-0&MIDCOM-0&RADIUS-0;UM-0&STUN-0&MIDCOM-0&RADIUS-0;UM-0&STUN-0&MIDCOM-0&RADIUS-0;UM-0&STUN-0&MIDCOM-0&RADIUS-0;UM-0&STUN-0&MIDCOM-0&RADIUS-0;UM-0&STUN-0&MIDCOM-0&RADIUS-0;1:2944", PRONEGO=NO;MRPDESC="MRP_0", MMN=185, VMRPID=0;YPE=COM, SIG=M3UA, OPC="090909", CSCNAME=0, NI1=NN, DPC1="090911"; ALL, TM=TMX, TMX=0, R=0, ISUP=NOCHG, NCAI=ALL, CST=ALL, CNPI=ALL; YPE=COM, SIG=M3UA, OPC="090909", CSCNAME=0, NI1=NN, DPC1="090913"; ALL, TM=TMX, TMX=0, R=1, ISUP=NOCHG, NCAI=ALL, CST=ALL, CNPI=ALL;TGN="BICC_090911_0",CT=BICC_IP, ESTDIR=FORWARD, TUNNELMODE=FAST; TGN="BICC_090913_1",CT=BICC_IP, ESTDIR=FORWARD, TUNNELMODE=FAST; RTTYP=TRUNK, SUPDET=BFD;RTTYP=TRUNK, SUPDET=BFD;BEARER, NTMSK="255.255.255.0", DFGTWY="10.10.22.1", ETHIDX=TRUNK; BEARER, NTMSK="255.255.255.0", DFGTWY="10.10.22.1", ETHIDX=TRUNK; 0, MMN=184, WSTYPE2=MSUA, MODULENO=472, RESCAP=IVR-1&CONF-1&TTS-1; 1, MMN=185, WSTYPE2=MSUA, MODULENO=473, RESCAP=IVR-1&CONF-1&TTS-1; 2, MMN=186, WSTYPE2=MSUA, MODULENO=474, RESCAP=IVR-1&CONF-1&TTS-1; 3, MMN=184, WSTYPE2=MSUA, MODULENO=475, RESCAP=IVR-1&CONF-1&TTS-1; 4, MMN=185, WSTYPE2=MSUA, MODULENO=476, RESCAP=IVR-1&CONF-1&TTS-1; 5, MMN=186, WSTYPE2=MSUA, MODULENO=477, RESCAP=IVR-1&CONF-1&TTS-1; 6, MMN=184, WSTYPE2=MSUA, MODULENO=478, RESCAP=IVR-1&CONF-1&TTS-1; 7, MMN=185, WSTYPE2=MSUA, MODULENO=479, RESCAP=IVR-1&CONF-1&TTS-1; 8, MMN=186, WSTYPE2=MSUA, MODULENO=480, RESCAP=IVR-1&CONF-1&TTS-1; 9, MMN=184, WSTYPE2=MSUA, MODULENO=481, RESCAP=IVR-1&CONF-1&TTS-1;L=NO;255.255.0";255.255.0";255.255.0";255.255.0";255.255.0";255.255.0";255.255.0";255.255.0";255.255.0";255.255.0";0, EA=NO;IP1="192.168.101.10", RIP2="192.168.101.11", RP=5600; AX=5, TRIGPOS=5, TRIGTIME=1, RESTYPE=MSUV;SIP, AT=NA, MSTYPE=MASTER;0, CSC=0, UTP=NRM, IFCFLAG=NO, EA=NO;SIP, AT=NA, MSTYPE=MASTER;0, CSC=0, UTP=NRM, IFCFLAG=NO, EA=NO;SIP, AT=NA, MSTYPE=MASTER;0, CSC=0, UTP=NRM, IFCFLAG=NO, EA=NO;SIP, AT=NA, MSTYPE=MASTER;0, CSC=0, UTP=NRM, IFCFLAG=NO, EA=NO;SIP, AT=NA, MSTYPE=MASTER;0, CSC=0, UTP=NRM, IFCFLAG=NO, EA=NO;SIP, AT=NA, MSTYPE=MASTER;0, CSC=0, UTP=NRM, IFCFLAG=NO, EA=NO;SIP, AT=NA, MSTYPE=MASTER;0, CSC=0, UTP=NRM, IFCFLAG=NO, EA=NO;SIP, AT=NA, MSTYPE=MASTER;0, CSC=0, UTP=NRM, IFCFLAG=NO, EA=NO;SIP, AT=NA, MSTYPE=MASTER;0, CSC=0, UTP=NRM, IFCFLAG=NO, EA=NO;N=217, CMU1MN=344, CMUVMRPID1=0; ASBSGMN=219, CMU1MN=345, CMUVMRPID1=0; ASBSGMN=221, CMU1MN=346, CMUVMRPID1=0;=NAT, SN4=NAT, NNC1="090909", NNS=SP24, SPF=YES, STP=NO;"10.10.22.120", PEERIP2="255.255.255.255", PEERPORT=2905, CS=C, LSX=0; "10.10.22.121", PEERIP2="255.255.255.255", PEERPORT=2906, CS=C, LS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