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手段,如PPT、视频等,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成像实例,如投影仪、照相机等,引导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凸透镜成像的情况。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让学生互相交流观点,丰富自己的认识。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凸透镜能够成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4.教师巡回指导,给予每个小组适当的帮助和指导,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享,让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为主题,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此节内容是继平面镜成像之后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光学基础,但凸透镜成像规律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其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两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两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透镜的种类。

2、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过程与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形成提出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教学难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课前准备课件、凸透镜、凹透镜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讲故事:寒冷的冬天,一批旅行者冒着零下48°C的严寒跋涉着。

到了中午,他们准备生火做饭,可打火机丢失了,怎么办?博士想了一个巧妙的方法:他们砍下一块冰,做成一块水晶般透明的透镜,用这透镜对着阳光,于是就生起了火!同学们,你们信吗?过渡:其实博士做的是一个凸透镜,是透镜的一种,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透镜。

二、学习目标教师:看今天我们可能会有什么收获。

1、知道如何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2、知道关于透镜的几个概念: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3、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三、新课教学1、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小组活动:教师将透镜分发给各小组,让学生感受两种透镜的特点。

(教师:我们前后4人一个小组,每组有两种透镜,大家仔细观察,再用手轻轻地摸一摸,感受一下两种镜片有什么不同?)(学生体验并回答)教师讲解: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我们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教师出示其他形状的透镜。

再说明透镜是组成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电影放映机等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

2、认识几个新名词介绍一下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对于光心,让学生知道大致在透镜的中心处即可。

3、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教师引导:我们知道两种透镜形状不同,那么光线通过透镜之后的传播方向是不是也不同呢?下面我们让光线分别通过两种透镜后照射到白纸上,看白纸上会有什么现象?小组活动:如果有阳光的话,靠南边的学生借助太阳光,靠北的学生利用手电筒的光(距凸透镜要远些),分别正对透镜照射,我们在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调整透镜到白纸的距离,仔细观察白纸上看有什么现象。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导学案(新版)沪科版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透镜、薄透镜?2、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3、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知道利用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

自主学习一、基本概念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作的光学器件,它对光有作用。

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作用。

记住三条特殊的光线3、透镜的基本概念: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用表示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 F ”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思考:凸透镜越凸(也就是越厚)对光的会聚能力越(选填强或弱)小结:1、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2、透镜的分类:透镜:边缘厚,中央薄;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3、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 ”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到的距离叫焦距,用“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4、凸透镜:对光起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作用。

是折射现象的应用。

5、凸面镜:对光起作用。

凹面镜:对光起作用。

是现象的应用。

展示交流11、透镜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做____,它能使光线____;另一种为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做____,它能使光线____、2、下图所示的六个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3、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____,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6、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B、凸透镜的焦点上C、凹透镜前任意位置D、凹透镜的焦点上7、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教科版

【课题】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习目标:第2课时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物距和像距的概念。

3、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4、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预习导学】议一议【尝试学习】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概念引入:如图1所示,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叫像距,用v表示。

2、凸透镜可能成_____像,也可能成________像;像的大小及像距可能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将点燃的蜡烛、_______、_______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保证三者在同一_______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

【合作探究】做一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设计实验:利用太阳光聚焦法测定几个凸透镜的焦距,选择焦距为10~20 cm 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过程:(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排列在一条直线上,一侧放置刻度尺,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2)点燃蜡烛,使烛焰从距离凸透镜较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每次都调整光屏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是如何随物距变化的.①当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时,多做几次,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和像距.②当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时,多做几次,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和像距.③当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放大的像时,多做几次,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和像距.④当无论怎样调节光屏都不能得到像时,在透镜的另一侧,通过凸透镜能直接观察到烛焰的像,多做几次,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和像距.【自主学习材料】在公元前400年前,墨子所著《墨经》中已有针孔成像的记载;13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利用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映像暗箱,人走进暗箱观赏映像或描画景物;1550年,意大利的卡尔达诺将双凸透镜置于原来的针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为明亮清晰;1558年,意大利的巴尔巴罗又在卡尔达诺的装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为提高;1665年,德国僧侣约翰章设计制作了一种小型的可携带的单镜头反光映像暗箱,因为当时没有感光材料,这种暗箱只能用于绘画。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 教科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 教科版.doc

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两课时)一、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的种类。

>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了解透镜在投影仪屮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能在探究•活动屮,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彖屮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彖和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木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透镜(一)谈话导入:(二)新授:凸透镜和凹透镜认识:%1先让学生观察眼镜镜片,看看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有什么不同,然麻学生出示各种各样的透镜:有的中间厚边缘薄,有的中间薄边缘厚,并画出板图如课本图3 . 1-1所示。

再说明透镜是组成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电影放映机等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

②照课木图3. 1-2简单介绍一下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对于光心,让学生知道大致在透镜的屮 .心处即可。

2.想想做做做课木图3. 1-3的实验来研究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可让学生分组做,最好人人动手,以增加学生的体验,要使学生对凸透镜这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对光的作用了解得充分一些。

这个实验,可以在阳光下做,也可用平行光源(可用手电筒代替,但距凸透镜要远些)做,还可利用平行光源、光具盘和凸透镜演示。

实验时,可以量出焦距。

用凹透镜代替凸透镜实验,可以说明凹透镜不能使平行光线会聚,对光有发散作用。

3.焦点和焦距根据实验现象逝出板图如课木图3. 1-4所示。

介绍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并在板图上用符号•标出。

对于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进一步说明:%1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由于光线通过它的两侧表面发生两次折射造成的;%1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强(光线通过后偏折得厉害);%1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二课时)导学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二课时)导学案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学法:采取小组合作探究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探究过程任务一:利用手上的凸透镜近距离看物理课本上的字,会看到什么现象?任务二:再用同一支凸透镜观看远处大屏幕上的图片和文字,看到什么?请同学们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小组讨论思考:我们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呢?需要哪些器材?如何进行实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40cm处,在光具座的刻度尺上的一倍焦距处和二倍焦距处用彩色粉笔标记。

2、将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点燃蜡烛,调节烛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任务三:分小组进行实验,并将结果记录在以下表格中。

小组讨论交流:由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到什么结论?小组讨论交流:由第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到什么结论?小组讨论交流:由第5、6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到什么结论?小组讨论交流:由第7实验数据可得到什么结论?小组讨论交流:通过观察你知道:(1)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在哪儿?(2)凸透镜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在哪儿?(3)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距是怎样变化的?像的大小又如何变化?当凸透镜成虚像时,随着物体靠近焦点,像是靠近焦点还是远离焦点,像的大小又如何变化?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凸透镜成像的新规律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照相机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用凸透镜近距离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是却是正立、放大的?五、课下思考:1、某人照相时,照了一张全身照后想再照一张半身照,摄影师应该怎么做?2、小明同学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用书本挡住了部分凸透镜,你认为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一半呢还是完整的?你准备如何验证你的想法呢?。

4.5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4.5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4.5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情景导入】这是凸透镜的光心O、两个焦点F、两个两倍焦距处P,将一个物体放在两倍焦距以外的地方,那么,它会成像在什么位置?所成像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2.会从所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所收集到的实验数据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3.培养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

【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71-72实验内容,边读边划边想,5分钟后,比谁能准确快速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71-72实验内容,边读边划边想,5分钟后,比谁能准确快速完成以下问题:(1)复习什么是物距、像距、焦距?各用什么符号表示?(2)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3)实验前,你认为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应该如何放置?(4)这里的三心等高是指什么?【设计实验】(制定计划)1.介绍凸透镜的焦距f=10㎝,将凸透镜的位置固定在光具座50㎝刻度处,分别算出焦点F和两倍焦距处P的位置;(如图2所示)2.将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三者在同一高度;3.移动蜡烛到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即光具座30㎝刻度左侧任一位置,或光具座70㎝刻度右侧任一位置),让学生猜测凸透镜成像情况;4.让学生活动: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看到最清晰的像;5.让三名学生画出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并让三名学生分别汇报:物距、成像情况、像距;归纳:u >2f,凸透镜成像, <v< ;6.移动蜡烛的位置到u=2f,重复以上实验,找到清晰的像,汇报物距、成像情况、像距;归纳:u =2f,凸透镜成像,v= ;7.移动蜡烛u<f时,生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找到最清晰的像;引导学生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过去,观察成像情况,并指名画图,归纳;u <f,凸透镜成像,v= ;【实验结论】归纳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填表)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v)正立、倒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u >2f 倒立缩小实像f<v<2f u=2f 倒立等大实像v=2f【交流合作】1、实验反思:(1)实验中遇到哪些困难?怎么解决的?(2)你还有哪些发现?(让学生尽情地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总结】①凸透镜成像时,什么情况下成实像?什么情况下成虚像?(u>f时凸透镜成实像, u<f时成虚像;u=f是虚实像的分界点,又是成正立、倒立像的分界点;)②u=2f是放大、缩小的分界点;③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减少,像距怎样变化?像怎样变化?{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大小小),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小大大)。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 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2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 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2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2)导学目标:(1)了解透镜的种类。

(2)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重点:探究凸透镜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探究凸透镜镜成像的规律。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点燃蜡烛、凸透镜、光屏,调整它们的,使它们的在同一高度。

2.焦距标志透镜对光的本领。

实像时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后而成的,是能量的,能用承接。

3.虚像不是实际光线成的,在像的位置没有聚集,不能在上成像,但可以透过直接看到像。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在光屏上成、、的像;物体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在光屏上成、、的像;物体在1倍焦距以内,成、、的像。

课堂导学1.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点燃蜡烛、凸透镜、光屏,调整它们的,使它们的在同一高度。

2.焦距标志透镜对光的本领。

实像时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后而成的,是能量的,能用承接。

3.虚像不是实际光线成的,在像的位置没有聚集,不能在上成像,但可以透过直接看到像。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在光屏上成、、的像,应用于;物体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在光屏上成、、的像,应用于;物体在1倍焦距以内,成、、的像应用于。

5.将蜡烛从很远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靠近,蜡烛经过位置后,所成的实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过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当物体距离凸透镜40cm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当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应该()A.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B.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右移C.保持凸透镜和光屏都不动D.以上做法都不对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物体从离凸透镜1.5f处移到3f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变化情况是( )A.像变小,像距变小B.像变小,像距变大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4.用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正确()A.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B.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C.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5.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无法显示在光屏上的是 ( )A . 倒立的像B . 放大的像C . 缩小的像D . 正立的像6.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物和像相距4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小于12cmB.等于12cmC.大于12cmD.等于24cm课后反思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高度、中心。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四章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时2)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四章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时2)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物距、像距概念。

2.能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并总结出成像规律(重点)。

3.认识实像和虚像。

4.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能根据要求调节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重难点)。

5.增强将知识转化为技术的意识和使用产品的能力。

★学习准备做一做:将放大镜离书上的字或图较近、再远一点、较远时,分别成像情况。

你会有惊奇发现。

★我能自学1.阅读教材P74,放大镜离文字较近时成、的像,放大镜离文字较远时成、的像。

2.阅读教材P75中的提示1,焦距标志着透镜对光的折射本领。

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它对光的会聚力越(强、弱);凸透镜的焦距越长,它对光的会聚力越(强、弱)。

3.阅读教材P75中的提示2,实像:物体的光经透镜折射后会聚成的,像(能、不能)在光屏上成现;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能、不能)在光屏上成现。

4.凸透镜成像原理:;物距(u):到凸透镜的中心的距离;像距(v):的距离。

★我能探究猜想: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立,可能与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实验:1.按教材P74图4-5-8放置器材于光具座上,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按实验数据表(其中焦距f,物距u的值由教师定),放置蜡烛位置,调节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像为止,记录像距和像的情况入表格中。

凸透镜焦距f= cm物距u/cm 像距v/cm像的情况实际应用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实像或虚像小40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30 20 倒立 等大 实像 15 12 倒立 放大 实像 幻灯机 10 8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5★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成像情况 实际应用 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u>2f 照相机 u=2f f<u<2fu=f 不 成像u<f物距u= 2f 是像的 分界处,物距u=f 是像的 、 分界处。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进入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
猜想,讨论
进入第二个环节,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问题作出合理科学的猜想
归纳学生的讨论后,引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
讨论,摆放·调整实验器材
探究的第三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提示焦距在成像中可能的影响,以及物距的合理选择
为学生进行实验做准备,减少实验的盲目以及时间浪费
提示:将物体放在2倍焦距以外进行实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2.会使用光具座,知道物距的概念,会调节物距以及光屏位置,知道什么是清晰的像。
3.会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会准确描述像的性质。
4.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能找出其中的规律。
5.在探究活动中,初步形成提出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4,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
5,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整个过程中像的变化规律
6,用动画演示凸透镜成像过程中的像的变化
五、教学策略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用多媒体展示学校操场的整体照片以及蚂蚁的微距照片
观察,讨论
把整个学校变得那么小,把一只小蚂蚁放大到银幕那么大,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凸透镜成像(二)
年级学科
八年级物理
教材版本
教育科 学出版社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第二课时。新课标要求:“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不仅要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而且也要了解实验——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本课时既有过程性要求,又有终结性要求,即学生要经历实验探究的学习过程,同时也要知道这个规律。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猜想,初步设计方案,组织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是一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的好课例。教材中对本次实验探究定位为有明确步骤的指导型探究,实验的步骤较为详细实验过程的指导也较为具体,目的是要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演练科学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结论。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导学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导学案沪科版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目标案】1.初步学会利用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实验技能.2.理解不同条件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难点】能在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预习案】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会聚的点称为凸透镜的_________,用字母______表示.______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用字母_____表示.3.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简称为_______,用字母_______表示;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简称为_______,用字母______表示.4.在下图中用字母标出凸透镜的焦点F和二倍焦距处P(焦距为10cm):第4题图【探究案】知识点:探究凸透镜成像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猜想: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可进行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讨论下面问题、相互交流等方法设计实验方案.(1)选择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安装和调整仪器,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3)如何找到清晰的像?(4)如何确定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5)如何观察凸透镜所成的虚像?(6)什么是物距、像距?如何确定焦距?)(1)焦点是_________与_________的分界点,是________与_________的分界点;二倍焦距处是_________与_________的分界点.(2)像的变化规律:物近像_____,像变_______;物远像_____,像变_______.【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明同学按计划将蜡烛依次置于图中的a、b、c、d、e五点进行探究,在蜡烛置于_____点时,光屏上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在将蜡烛置于____点时,光屏上能得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在将蜡烛置于_____点时,烛焰不能通过透镜成像;在将蜡烛置于_____点时,观察到的像最大;在将蜡烛置于____点时光屏上能成倒立等大像.例1图【变式练习】1.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的20cm 处,可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总结案】【检测案】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大于20cm B.等于20cmC.小于10cmD.大于10cm且小于20cm2.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叶脉放大了.这种情形下,叶脉应该位于“凸透镜”的()A.焦距以内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二倍焦距处D.二倍焦距以外3.同学们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蜡烛经过____ __位置以后,所成实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过______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4.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她按如图所示的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第4题图(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____调(选填“上”或“下”);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3)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____点(填字母符号).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科版学案 4.5.2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科版学案 4.5.2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

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学习目标1.经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进一步理解“会聚”与“发散”的含义。

预习:1.图中AB代表物体,请作出A点发出的两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线。

展示:1.凸透镜成像规律研究:2.在图中都有两个透镜,F 1、F 2分别是它们的焦点,其中有两个焦点是重合的,请补充完成光线通过两个透镜后的光路。

3.根据研究结果来看,距离凸透镜2f 的点是 像的分界点,焦点是 像的分界点。

4.凸透镜成像有三种情况,其对应像的性质分别是 (分别用三个词语描术):⑴;⑵;⑶。

反馈:1.在做“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⑴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 、和 ,为了使物体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 和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物体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⑵实验时,固定凸透镜,调整 的位置,然后移动直到上面出现清晰的像。

⑶物距不断减小时,像距不断 ,(填“增大”或“减小”),像不断 (填“变 大”或“变小”)。

当物体移到凸透镜 以内时,光屏上不能得到物体的像,但能从光屏一侧透过透镜看到一个的虚像。

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处时,成缩小、倒立、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处时,成等大、倒立、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以内时,成正立、放大、虚像。

3.判断题:凸透镜成像时,凡是缩小的像都是实像。

()凸透镜成像时,凡是倒立的像都是实像。

()凸透镜成像时,凡是放大像都是虚像。

()凸透镜成像时,凡是正立的像都是虚像。

()凸透镜成像时,凡是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

()凸透镜成像时,物像异侧的像都是实像。

()凸透镜成像时,物像同侧的像都是虚像。

()4.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现保Array持透镜位置不变,将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那么烛焰在光屏上将()A.呈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呈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不能呈现出像,但眼睛透过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D.没有像,但调节光屏的位置仍能得到清晰的像5.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放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小水珠(直径约5mm),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珠看到报纸上的字是()A.缩小的实像 B.缩小的虚像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6.请在下图的虚框内分别画一个适当透镜,使它能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第五节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教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第五节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教案 教科版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错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了解透镜的种类.2。

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会用光路图表示观察到的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探究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作用的规律.【教学突破】通过学生实验观察,认识到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引导学生用光路图进行表示。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等.学生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火柴梗、白纸、光具座、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设计┃并且反向延长线是否能够交于一点;经过平面镜的光线是否仍然平行射出等.学生对画出的光路图相互点评,选择错误与正确的做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再针对实际予以纠正及探究.总结: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见图4—5-1)(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教师通过所画出的图示(用彩笔标出)讲解焦点、焦距的概念以及表示方法。

重点区别凸透镜实焦点与凹透镜虚焦点的区别,仔细讲解有关虚焦点的画法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重点是射入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练习:(1)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4—5—2所示,哪幅图是正确的?(2)完成图4—5—3中的光路图.(3)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4—5—4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讨论:对于练习题(3),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应该怎么理解?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应该怎么理解?从凸透镜折射出的光线一定是会聚光线吗?从凹透镜折射出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吗?总结:虚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是指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变得更加会聚了;同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是指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变得更加发散了.所以,通过凸透镜折射的光线意与平面镜成像相结合,认识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是虚像或虚焦点,并训练掌握入射光线、折射光线、焦点的关系.对于练习题(3),学生容易出错,注意运用光路的可逆性来分析透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 精品导学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 精品导学案 教科版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师寄语】每天进一步,迈上成功路!【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能说出透镜的种类。

2、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重点难点】有钢使到正刃上,劲往这里使!本节的重点是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难点是会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知识回顾】防止知识遗忘,我能记得更牢!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折射光线将______法线;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折射光线将______法线。

2.如图甲、乙表示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请你根据折射规律作出光线经两次折射后的大致传播方向。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目标一认识透镜1.……………………………………………………………………………………………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①………………………………………………②……………………………………………;3.……………………………………………………………………………………………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4.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凹透镜?①………………………………………………②……………………………………………;5.回忆小学时老师做过的实验:把放大镜对照太阳光,在放大镜的另一侧能得到一个明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凸透镜的………………………,用F表示,左右各有一个;该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用f表示;透镜的中心O叫做光心,经过光心和透镜垂直的虚线MN 我们称为主光轴,如下图所示。

6.【牛刀小试】下列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属于凹透镜的有………………………………………………目标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由知识回顾可知,将三棱镜甲放在上面,乙方在下面,就组成了一个透镜,让一束平行光从空气射过该透镜,可以看到平行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成了一点,该点就是透镜的,由图可知,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八年级物理教案)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2

(八年级物理教案)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2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2八年级物理教案学习目标:1.会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虚实、倒正、大小像所满足的条件。

3.掌握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学习难点: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一、思维启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它们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到底取决什么呢?●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张白纸竖直放在凸透镜的两侧,移动蜡烛和白纸的位置,你能发现什么?(提示:成像情况,焦距f;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用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用v表示)(一)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情况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二)猜想假设:(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提示:成像情况,焦距f;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用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用v表示)(三)制订计划1、你认为需要哪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2、你认为除了观察像的、、特点外,还需测量什么?(提示:凸透镜焦距已知,不必测量,标签上已注明)3、参考课本66、67两页,你认为该实验应分几种情况来研究,该怎样设计试验?(四)进行实验注意: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gt;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下物距u和像距v(此步骤做两次)。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f&lt;u&lt;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并记下物距u和相距v.(此步骤做两次)。

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lt;f,调整光屏的位置,看能否在屏上找到像.如果不能,试着观察到蜡烛的像,观察一下是实像还是虚像?并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记下物距u和像距v(像距只需估测)(此步骤做两次)。

4、把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渐移近透镜,同时移动光屏保证屏上的像清晰,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以及像距的大小,看有什么规律.。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学案设计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学案设计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案一、知识回顾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___,折射角__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光线垂直射向介质分界面时,传播方向_____;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选填“可逆”或“不可逆”)的.2.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某透明介质上,在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4°,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为_____,折射角为_____.二、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会画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折射的光路图。

3.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4.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课前预习1.凸透镜是中间_____________两边________。

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2.凹透镜是中间_____________两边________。

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3.主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__________的直线。

4.焦点:和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到凸透镜上后会折射,折射光线相交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实焦点,用________表示。

和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到凹透镜上后会折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凹透镜另一侧主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虚焦点,用表示。

5.光心:即凸(凹)透镜的几何中心,光线通过此点_________改变方向。

6. 焦距:凸透镜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之间的距离,用______表示。

7. 用太阳光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说出你的方法8.在空格处画出相应的凸(凹)透镜(三种特殊光路)9.【合作探究】(一)提出问题回顾以上观察的过程,我们发现凸透镜所成的像的性质,即大小、虚实、正倒是不同的,根据你的观察,你认为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实验,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凸透镜成像2》导学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凸透镜成像2》导学案

龙南实验中学中学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稿一、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并会作图。

学习难点:透镜对光的作用的作图。

中考要求:作图一、预学部分【自主学习】要点回复:一、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_________,对光有______作用。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_______,对光有______作用。

二、1.平行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必过________________。

(平行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其________________必过焦点。

)2.从焦点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平行________________。

(指向对面焦点的光,通过凹透镜后,平行主光轴。

)3.过光心的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学模块【合作探究】补充完成下面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

【拓展延伸】中考对接在下列各图中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知识结构线路图】三、固学提高【课堂检测】1. 画出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

2. 如图所示,某同学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光屏在透镜另一侧接收阳光,观察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出现的现象,移动光屏使光斑最小最亮,此时光斑离透镜10厘米,据此,我们可以断定此透镜的焦距约为( )A .5cmB .10cmC .15cmD .20cm3. 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照冰取火”,它们用冰磨成一种冰镜,使太阳光透过它能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 )A .平面镜B .凹透镜C .凸透镜D .凹面镜4.王林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地上有一个透明的塑料甁,他想到,如果天下雨甁中进了水,就可能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他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桶,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 )A 盛水的透明塑料甁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 盛水透明的塑料甁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 盛水透明的塑料甁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 盛水透明的塑料甁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5.在图中都有两个透镜,F1、F2分别是它们的焦点,其中有两个焦点是重合的,请补充完成光线通过两个透镜后的光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2课时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1、(凸透镜中的基本概念)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的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用___表示;它到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用_____表示。

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用符号表示。

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用符号表示。

2、(实像与虚像)能够在光屏上呈现出来的像是_______。

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是人眼可以通过透镜直接看见的像是_______。

3、(凸透镜成像规律)
生活中的应用
模块二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2、提出猜想: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所需的主要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特别提醒:
⑴操作前先要把烛焰、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并调整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烛焰的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

4.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1)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大于u>2f处,记录像的位置、大小、倒正、虚实
(2)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u=2f 2f处,记录像的位置、大小、倒正、虚实
(3)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f>u>f处,记录像的位置、大小、倒正、虚实
(4)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u=f处,记录像的位置、大小、倒正、虚实
(5)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u <f处,记录像的位置、大小、倒正、虚实
凸透镜的焦距f= cm
4、分析论证
(1)讨论成像虚实的分界点_________;(2)讨论实像大小的分界点__________
(3)实像都是立的, 虚像都是立的
(4)讨论把凸透遮住一半,像有无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
6、交流与合作:向同学陈述你的实验结论,并讨论交流
助记口诀
(1)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2)实倒虚正 (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大 模块三 形成提升
1(凸透镜成像实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实验所需的主要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凸透镜、光屏、蜡烛放在一条直线上,要调整凸透镜、________和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

(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时,眼睛要观察________,一直到光屏上出现_________为止,这时光屏上成的
是______立、________的 像。

(4)如果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中a 、b 、c 、d 各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烛焰放在_______点时,光屏上的像最小,放在_______点,光屏上的像距镜最远,放在_______点,光屏上不成像。

2、(透镜的应用)照相机和投影仪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胶卷相当于_______。

工作原理是: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_之外时,成______、_______的____像。

(2)投影仪上有一个用_____镜做的镜头,屏幕相当__________,投影片作为__________(物体、像)。

工作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__ __时,成______、_____的____像。

3、(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是20cm ,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把物体放在距该凸透镜15cm 处,则物体通过该凸透镜成的像是 、 的 像。

4、(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10cm B .15cm C .20cm D .30cm
5. (凸透镜成像规律)小华参观展
览会,在一个小展室里可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如图所示.试
2
2
照相机原
投影
仪原
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而不可即.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则这个玻璃屏风是镜,这个虚拟导游是像(选填“虚”或“实”),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模块四小结评价
1、本课知识:
1 物距u>2f时,成、、像,像距v ,应用举例:
凸透镜 2物距u=2f时,成、、像,像距v
成像 3物距2f>u>f时,成、、像,像距v ,应用举例:
规律 4 物距u=f时,成像
5 物距u<f时,成、、像,像距v ,应用举例:
2、本课易(混)错点:借助图像熟练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大脑中形成直观印象,不能死记硬背,要掌握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3、我的困惑:
【运用与拓展】
1、沿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物体从焦点匀速移向无限远处。

在移动过程中,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
况不正确
...的是()。

A.像的位置从无限远处向焦点移动,移动的速度先快后慢
B.像的大小由大变小
C.先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先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如图2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3、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 B.10cm C.16cm D.20cm
4.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