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经济史)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知识归纳总结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经济史)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知识归纳总结

2-4-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目的
①吸引外资
②学习国外技术、管理经验
③促进对外贸易
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
三、开放原则:平等互利
四、开放进程
1. 经济特区
(1980,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
①经济特区非政治特区,它的前提是中共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②特殊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经济管理体制
2.沿海开放港口城市
(1984,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附件、广州、北海、湛江)
原因:①工业基础较好,经济效益较高
②交通方便,具有较大外运港口,同内地铁路相连,是重要的贸易口岸
3.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环渤海、长三角、闽东南、珠三角)
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桥梁和窗口、出口创汇的基地
4.海南岛特区设立(1988年)
5.开放浦东(1990)
6.内地城市、沿边开放(1992年后)
7.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
五、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
全方位——对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多层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等,全国范围内开放
宽领域——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文化科技教育等多领域的开放
六、对外开放的特点
①先试点,后逐步开放、全面开放
②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七、开放的意义
①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学习管理制度
②促进出口,促进发展
③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进步。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第13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1、国际方面:①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相继实现了正常化;②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这一切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国际环境。

2、国内方面:①“十年动乱”的破坏,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资金是不可能的。

”请回答: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首先,对外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其次,社会化大生产不仅使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具有必然性,也为其创造了可能性。

再次,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频繁。

实践上:发展对外经济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不断加强对外关系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曲折历史来看,封闭就要落后,开放才能获得迅速发展。

二、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含义:经济特区就是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适合的地方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策用优惠的办法,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2、创办(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2)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3、经济特区“特殊”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4.意义:(先看材料)
2010年4月18日,是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经过二十年来的开发开放,浦东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让我们通过数据来分析。 无论是吸引外资合同还是外贸进出口总额,二十年来,超过千倍的迅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长18%左右,在世界上也是很突出的。 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与旧中国被迫开放的不同
宁要浦西一张床, 不要浦东一间房
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海
海南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4个)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湛江
北海
广州
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984年。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珠三角
闽东南地区
长三角
环渤海地区
(1)地区: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从容说课】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初步确立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本课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目“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介绍了在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相继于1980年和1988年成立,此后特区发展迅速,真正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窗口。

第二目“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指出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进而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走出去”的战略在20世纪末应运而生。

第三目“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首先介绍了浦东的地理、历史状况,随后指出了1990年中央政府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及其目的,突出了浦东发展所依靠的有利条件和取得的重大成就。

本节课内容涉及历史、地理、经济常识等学科内容,综合性很强,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养成使用历史地图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获取史料并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走出去”战略;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浦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3.能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谈话、提问、归纳分析、比较等方式,帮助学生把握对外开放的全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2.利用历史资料、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形式多样的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教学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教学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II人教新课标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II人教新课标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 C.①③④ D.②③④
•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特区,意在考查学生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经济特区没有实行独 立的管理体制,②不正确,故选C项。
• 答案:C
•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答案:D
• 2.(2014·天津文综,4分)1981年中共中央 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 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 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
• ①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②独立的管理体制 ③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④市场调节为主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2)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 (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 经济所有制形式。
• (4)经济活动以_市_场__调_节________为主,对外 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 3.意义
• (1)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 兵。
• (2)深圳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迅速从一个 边陲小镇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
• 邓小平为什么会提出设立经济特区?我国的 对外开放又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新格局,有何 特点呢?现在就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一 起来探讨这些问题吧!
目标导航
• ●课标要求
•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 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 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的特点。
• (3)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 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 了宝贵经验。
•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 (1)时间:1984年。 • (2)城市:__天_津______、上海、福州、广州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与中国近代史上江苏南京、镇江、苏州等地的开放相比,现在的对外开放主要的不同点是()A.开放地区与其他地区政策不同B.主动开放C.经济特区都临海而非沿江地区D.外商来华创办的企业3.下列某城市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这个城市又是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该城市是()A.上海B.厦门C.广州D.汕头4.邓小平评价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的窗口”。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B.特区的经济活动以国家调控为主C.国家在吸引外资和减免税收方面给予特区特殊政策D.为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开辟了道路5.修筑大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

20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了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

其主要原因是()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6.近年来人们的流行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如手机、因特网、数码相机等新词汇,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高科技产品的问世B.大量新事物的涌现C.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D.人们追求时尚7.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

”这个建议的背景是()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8.下面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以引进外资为主B.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C.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D.以加工出口产品为主9.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

高中历史必修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经济特区创办的作用和影响
① 经济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
② 特区外向型经济建立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 具有探索示范作用 ③特区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 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 有一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 而是放。”
返回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 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 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 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厦南亚。”

汕头
深 圳 珠 海
澳门 香港
经济特区的优越条件 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③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资
珠海
湛江
闽南三角区
海南
珠江三角洲
结合此图分析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黑河
塔城 伊宁
满洲里
珲春 长春
乌鲁木齐
呼和浩特
经济 特区拉萨
沿海开西宁 沿海银川经
沿江和
放城市
济开放 区
沿边开 西安 放城市
内地
全方位
长沙
多层次
瑞丽
贵阳 昆明 东兴
河口

线

宽领域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全方位:不仅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全“国(第一浦家东知开识发产)权决法策庭 高明,规划周密,做 第法一聪个法明律,援这助是中中心国的一大奇迹。”
第一个“110—”电—话俄报罗警斯系统前总统叶利钦 第“一…长…台“城9、99大”市运民河救是助中电话国历史上的光辉篇章,
浦浦东东已成开中为发上国也海第将新一成兴为条高新科磁技的悬产历浮业史和铁篇现路章代。工”业基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 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 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共28张PPT)

合作学习
• 4、特区“特”在何处(特点) (1)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2)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 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 调节为主。 (4)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探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
5、作用 (1)在外向型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方面,已 成为排头兵; (2)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
贵阳 昆明 南宁
长沙
南昌
厦门 福州 汕头
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珠海
深圳 广州
沿海城市 经济特区
广州 北海
海南
湛江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第二跳: 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1992)——
开放,三级跳!!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青岛 兰州 连云港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环渤海 长三角洲
开放,三级跳!!
第一跳:开放沿海城市(1984)
塔城 哈尔滨 伊宁 珲春 长春 沈阳 黑河 满洲里
第二跳: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1992)
秦皇岛 第三跳:沿江城市、省会、沿边城镇(1992 )大连 乌鲁木齐 呼和浩特 天津 银川 西宁 兰州 西安 拉萨 成都 郑州 太原 石家庄 烟台 青岛 济南 连云港 合肥 南通 南京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3、意义: (1)浦东新区已成为 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 和现代工业基地。 浦 (2)成为上海新的经 东 陆 济增长点。 家 (3)成为中国90年代 嘴 金 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 融 志。 贸
厦 门 汕头 深 圳 珠 海
澳门 香港
优越条件:
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②靠近沿海,交通便利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共26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共26张ppt)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0世纪70年代我们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资料1:50~70年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为 “亚洲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科 学技术革命使发达国家生产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工业,亚 洲四小龙拥有质高价廉的劳动力资源,正好发展劳动密集 工业。经济在很短时期内获得飞速发展。
4、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1992)
5、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特点)
进入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 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大决策, 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4月18日,李鹏同志在上海宣布: 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 区的开发。
6、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旧:成为列强经济掠夺的场地。
今: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 结果不同: 旧:沦为半殖民地化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
根本目的是 A.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A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学习发达国家经营管理方法
D.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D 2.以下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是
A.海南省 B.深圳 C.上海 D.长江三角洲
阅读教材,思考:
我国的对外开放的体系是如何形成的?有 什么特点?
经济 特区
沿海开放 沿海经济 沿江开放 城市 开放区 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 城镇
内地省会 开放 城市
从经济特区开始,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 到广大内陆,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 格局(特点)。
多层次——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 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 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 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二、对外开放的概况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经济 特区
沿海开 放城市
沿海经济 开放区
沿江和 沿边开 放城市
内地
2、对外开放的战略: “引进来”、“走出去”
3、特征:
全方位 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多层次
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
宽领域 不仅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3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
形成
2020/8/26
一、对外开放的背景
含义
前提和基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 内容: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目的: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 1、必要性
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
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 (1)吸取闭关锁国的历史教训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2)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需要 ……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
汕头(1980
厦门(1980)
海南(1988)
①经济特区 ②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1984年,14个 最北:秦皇岛 最南:湛江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985年,3个(哪三个?) 1988年,渤海开放区
④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0年,上海浦东的开发
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西部大开发)
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相继开发开 放沿长江5个港口城市、沿陆地边境13个城市, 以及一批内陆省份的省会城市(自治区的首府)
三、对外开放的作用
1、有利于吸引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和管理经验 2、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 3、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历史必修二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历史必修二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背景
经济特区发展的成功经验 幻灯片 9
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1984年,14个沿海港口的位置 条件:交通便利;华侨众多,容易吸引外资;较好 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的 经营方式 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
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 或加工出口产品(1988年—2007年,设立49个国家级经济技 术开发区)
背景 内容 影响 性质 列强武装入 鸦片战 英国的 侵为手段, “坚船利 后通过不平 争后的 炮”打败 等条约强迫 “开放” 后被迫开 中国开辟通 商口岸、降 放的 低关税等 改革开放是 按照平等互 改革开 经济建设、 独立自主 利原则同其 放 的开放 他国家进行 经济、文化 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西方列强 只是在客观 侵略中国 上刺激了中 的产物 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 和发展 增强我国的 经济实力, 提高人民的 物质和文化 生活水平 中国经济 建设和社 会主义现 代化发展 的重大战
意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标志着党重新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2、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改革开放
改革 概念:a、广义——是指一切在不该变社 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以和平的方式调整生产 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性质、水平 和要求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终结果或多或少 地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 变化)。 b、狭义——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生 的深刻改变我国社会贫穷落后状态的革命性变革, 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 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 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历史必修2第13课1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历史必修2第13课1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4)作用和影响
二十多年来,深圳等经济特区不仅本身实现了经济的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 效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①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仅深圳就引来了 6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22 050项,外商企业13 747家, 合同利用外资276.1亿美元。 ②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二十多年来, 深圳人创下了230多项“全国第一” :物价改革、打破铁饭 碗、 股份制试点、证券市场、企业产权转让、国有土地使用 权有偿转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对 外企实行国民待遇、社会保障……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4.对外开放的格局
浦东为龙头的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 思考:新中国 对外开放的格局与 清朝时开放通商口 岸的过程比较。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我国对外开放区Βιβλιοθήκη 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形 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 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 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 关系。 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 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 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 开放格局。 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 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四、特区政府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属于中央统一管理的外 事、边防、公安海关、金融、外汇、港口、铁路、邮电等方面的业 务,由国家主管部门结合特区实际情况,制订专项管理办法。
五、国家对特区建设实行特殊政策倾斜,如,增加银行信贷资金, 新增财政收入、外汇收入全部留用,特区进口基本建设所需的物资 免征关税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3. 意义: ①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 代工业基地。 ②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归纳——新时期对外开放的特点
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多层次:指经历了从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沿海到内地
再到沿边逐步推进的过程,已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
1. 历史原因:对外开放是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启示。
1979年前的深圳是一个 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隶属 于广东省宝安县。曾经流传 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
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
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
里只剩老和小。”
“我到新加坡去,了解他们利用外资的一些情况。外国人在新加坡设厂,新加坡得到 几个好处:一是外国企业利润的百分之三十五要用来交税,这一部分国家得了;一个是 劳务收入,工人得了;还有一个是带动了它的服务行业,这些都是收入…… ——邓小平访问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后讲话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 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 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78页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对外开放的背景
对外开放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 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 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 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 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现实原因: (1)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潮流,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2)克服计划体制弊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共31张PPT)

1、经济特区(5个)(点)
2、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84年, 14个城市)(线) 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85年后,4个)(带)
环渤海地区 长三角
闽三角 珠三角
4、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4、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目的: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带动长江三角 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2、有利条件:地理、交通、人才等 3、结果:浦东新区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 点和标志
作用:
(1)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 排头兵。
(2)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 探索和示范作用。
(3)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扩展:喀什经济特区
2010年,国家设 立喀什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城市
1984年,国家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 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
文革的破坏经济崩溃 人心思治
为什么要开放:西方的先进 “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 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
1978年10月26日,邓小平乘新干线“光-81号” 超特快列车赴京都访问。
为什么要开放:西方的先进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1979年1月 底至2月初,邓小平出访美国。这是新
“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全世界25%的人口,拥有 世界7%的土地,却只能创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 1%。”
----邓小平
一、对外开放的原因:
国际:国际形势缓和;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国内:
1、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需要改变 2、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二、对外开放的进程
1、经济特区的设立
——岳麓版《必修二》
为什么要开放:中国的落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 1984 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
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最北 秦皇岛、最南 湛江 ;江苏有 连云港、 南通。
2. 1985 年, 长三角 、 珠三角 、
闽东南和
环渤海 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 1992 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
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连云港:“东海第一胜境”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方桥头堡”
—— 摘自中共十七大报告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崇洋媚外”这深要切的汲认取识优,秀它的似文乎已化成成为果一,种取时其尚。精某华部、电去视其剧糟中的粕主;人公 说的要 ●:一“大个你力意这弘识么扬四有中个文德华化(,民“不族诚愧的信是传意从统识美文”国“回化社来…会的…公”德、、一职些业城道市德开、发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 形成
对外开放
















“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 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 摘自中共十七大报告
“八方”的含义是世界各国。
这样的变化,反映了开放带来的什么影响?
宽领域:由经济领域到科教、文化等领域。
南通:“一山一水一人”构成了“中国近代第一城”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010年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示意图(单位:百分比)
②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年,中央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遵循经济规律、 学习先进经验……
精品楼盘动辄名曰“香轩丽舍”“罗马水郡”“加州花园”、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孩子取名西洋化,留学低龄化……,无不反映出在西方文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厦门 深圳 珠海 广州 汕头 北海 湛江 海南
沿海经济开放区
秦皇岛 天津
青岛 连云港 长三角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厦门 深圳 珠海 广州 汕头 闽三角 北海 湛江 珠三角 海南
大连 烟台 环渤海地区
满洲里
塔城 伊宁
黑河
长春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中国第一塔” ““ 中华第一楼”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 ──外高桥保税区 东方明珠电视塔
金茂大厦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 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 110”电话报警系统 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 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第13课
问题探究一:
我国决定对外开放国际国内背景有哪
些?
国际背景:1、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珲春
乌鲁木齐
银川 西宁 拉萨
呼和浩特 秦皇岛
天津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瑞丽 沿边开放城市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青岛 连云港 长三角 南通 上海 万县 宜昌 武汉 重庆 九江 温州 宁波 长沙 福州 贵阳 厦门 昆明 深圳 东兴 珠海 广州 汕头 闽三角 河口 北海 湛江 珠三角 海南
大连 烟台 环渤海地区
第一步:经济特区的创办。
1、靠近港澳,华侨多,有利于引进外资。 2、靠近沿海,交通便利。
3、广东、福建两省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
4、资源丰富。
经济特区的建立
厦门 深圳 珠海 汕头 海南
什么是经济特区?“特”在哪 里?
含义: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引 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以此引进 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 的发展。
小结:
形成背景 对外开放格 局初步形成
形成过程
格局特点 新发展
及时训练: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关系迅 速发展。200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 元,世界排名升至第三位。年实际利用外资额 从1979年的30.6亿美元增至2004年的606.3亿美 元。世界五百强跨国公司已有450家落户我国。 目前我国对外经济关系迅速发展,其原因有 ①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 ②我国对外开放政 策水平不断提高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④各国经济联系密切,谋求共同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C
2.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 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 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 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 映的实质是 A.必须坚持长期对外开放政策 B.由于“人家封锁”,给中国带来困难 C.建国后,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 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
第二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第三步: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第四步: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第五步:沿边开放城镇 第六步:开放内地省会城市
结合此图分析对外开放格局的特 黑河 满洲里 点 塔城
伊宁 长春 珲春
乌鲁木齐
银川 西宁 拉萨
呼和浩特 秦皇岛
天津
全方位
多层次
瑞丽
宽领域
青岛 连云港 长三角 南通 上海 万县 宜昌 武汉 重庆 九江 温州 宁波 长沙 福州 贵阳 厦门 昆明 深圳 东兴 珠海 广州 汕头 闽三角 河口 北海 湛江 珠三角 海南
“特”的表现: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第二 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对外开放前的深圳
今天的深圳
深圳
珠海 海南
汕头
厦门
1992年,在特区,外商实际投入占全国外商实际投 资的29%,外贸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7。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阅读课文,结合图片,
概述我国结外开放过程(步骤)
沿海开放城市
6、简答题: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探索符合中国 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请 回答: 1、中共八大在这一探索的开始之际作出了怎样的 历史贡献?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中国十四大在这一探索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是什 么? 4、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展 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提示:从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加以概括。)
(1)略 (2)略 (3)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4)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方向发展; 从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转化。
请欣赏
春天的故事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 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1)近代世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 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被迫开放,卷入世界市 场; 当代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中国逐步过渡 到市场经济,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经济。 (2)十一届三中全全以来,我国决定实行对外 开放,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的实行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有利 于吸引外资;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 理经验;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发展社 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加以 鼓励和肯定。 但同时还应注意,随着对外开放的实行, 中国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中国应该勇于面 对挑战,迎接挑战。
A
3.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座落在被 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 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地 方。我国宣布开发开放这一地区是为了 ①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②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 心之一 ③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 的新飞跃 ④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开放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 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 开放城市 C.内地—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 济特区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 济开放区
B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 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 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告 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材料二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得 到发展。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 更加积极地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 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 (2)据此谈谈你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
D
4.长期以来深圳市都实行“一市两制”。目前 深圳市正酝酿将特区范围由目前的四区扩大至 包括宝安、龙岗在内的六区。届时,宝安和龙 岗两区将享受 A.高度的自治权 B.特殊的社会制度 C.部分政治主权 D.特殊的经济政策 5.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其中“全方位”是 指 A.不仅“引进来”而且还要“走出去” B.不仅开放沿海而且开放内地 C.不仅开放经济领域而且开放政治文化领域 D.不仅开放特区而且开放沿海
复习检查: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有—— 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1978年 ,——、——(两省)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 ,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实行 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3、——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 环节是——。 4、——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中共——大)
2、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国内背景 1、十年“文革” 使中国社会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急需恢复和发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转移 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伟大国策 已经制定。 3、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团 已经形成。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问题: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 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大连 烟台 环渤海地区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目的 以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 市。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 的新飞跃。 2、有利条件 地理优势 交通优势 人才和产业优势 上海原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
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