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导学案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第1篇】古人谈读书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由《论语》中的三句话和两则文言文组成,围绕读书方法进行阐述,给学生以启示。

本方案首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把文言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懂内容。

然后抓住“古人如何读书”这一主题,借助自主阅读、讨论互动、总结拓展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古人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自学本课生字生词,初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1.导入:书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走进书就走进了一个丰富的世界。

那么,如何读书,才能与这位朋友心灵相通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感受古人带来的启示。

2.教师板书课题:古人谈读书。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明确主题,直接入课,让课堂教学变得简明而高效。

二、初读识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不认识或者读不准的生字,再读一读生字上面的音节。

2.大声读一读圈出的生字,再大声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遇到不会断句的情况,向同伴求教。

3.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集中识记本课生字。

(1)组长利用生字卡片,逐一检测组员会认字的认读情况,要注意“耻”是翘舌音,“矣”和“岂”都是三声。

(2)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仔细观察9个要求会写的字的字形,针对识记困难的字商讨识记方法。

4.集体汇报交流自己小组遇到了哪个识记困难的字,是怎样解决的。

教师相机帮助学生总结:比一比识记:缺——缸诲——悔形声字识记:谓——胃窥——规字谜识记:岂——大山压倒自己。

恒——太阳留在天地间,竖心留在左半边。

皆——比一比谁更白。

5.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每一个生字的音都读正确,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

(2)与组内同伴合作,轮读部分内容,相互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语句,大声朗读,正确断句。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点,让识字教学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态度。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习古人读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并落实到实际学习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2.落实古人读书的经验到实际学习中。

三、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古人读书的背景和意义。

2.引导学生运用古人读书的经验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读书的看法,为学生理解古人读书的态度做铺垫。

2. 学习《古人谈读书》
1.听老师朗读《古人谈读书》,学生跟读。

2.教师解释文中出现的生僻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古人读书的意义和方法,每组展示讨论结果。

4. 拓展活动
1.学生就自己平时的读书习惯和方法进行思考总结。

2.设计一个与古人读书故事相关的绘本故事,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5. 总结
老师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正确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对学习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
•正确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古人的读书经验
•落实到实际学习中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对古人读书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于古人读书经验的应用还存在困难。

下节课可以设计更多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词语及名言警句。

2、品析文中简练、警辟的语言。

3、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品析文中简练、精辟的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氛围,谈话导入同学们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漫长的读书旅程中,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感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见解,去感受他简练有力的语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生共读课文,校正字音。

2、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三、再读课文,品析探究1、找出喜欢的句子,交流阅读体会。

点拨示例:(1)选段:"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评析:这句话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使得出的"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个论断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2)选段:"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评析: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栽"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

2、总结论证方法。

四、小结归纳,拓展延伸1、小结《谈读书》一文中的内容和特点。

2、阅读培根其它随笔中的名言警句,并选取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总结,升华情感六、布置作业围绕课堂上谈到的你所感兴趣的话题提取观点,试着给它配上论据,并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一篇议论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人谈读书》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介绍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教育学生要勤奋学习,热爱读书。

课文内容丰富,包括古人读书的方法、态度、习惯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具体的例子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认读“迂”、“诱”等10个生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认读:迂、诱、暇、谓、租赁、庐等生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课文理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以及课文中的比喻和典故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人读书的氛围和态度。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用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2.生词卡片:用于学生认读和复习。

3.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讲故事、提问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古人读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古人读书的氛围。

然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词。

然后,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案)

第八单元本组课文以“读书”为主题,包含《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以及“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习作:推荐一本书”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以“我会阅读”为主题,其目的是: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学到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他们对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25 古人谈读书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4.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难点1.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受到启发。

1.通读课文,读中自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因此,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文言文,在学习课文前,教师先范读课文,再领读,让学生读准字音,知道如何断句停顿,读出句子的语气。

然后,让学生初步通读文言文,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在读的过程中找出生字新词,初步感悟文言文的内容,自读谈体会,自悟文意。

这样,学生就对文言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总的认识与理解,既培养了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又为理解文言文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2.划出节奏,初步理解。

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言和叙述上有较大的差别,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就必须掌握其划分节奏。

只有划分出正确的节奏,才能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因此,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试着划出朗读的节奏,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对照注释,解释文句。

在学生初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之后,让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独立解释文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5《古人谈读书》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5《古人谈读书》导学案设计

25古人谈读书导学案设计课题古人谈读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耻、矣”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并感知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1.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并感知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

2.联系个人体会,感知课文中读书方法带来的启示。

课前准备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用时:4分钟) 1.引导学生围绕“你喜欢读书吗?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进行交流。

2.总结学生的发言,借助“古人又是怎样读书的?他们总结了哪些读书方法”引出课题。

1.介绍自己读书的一些方法和经验,把自己的观点简单而准确地说清楚。

2.齐读课题,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做好学习准备。

要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的经验,并借助同伴的经验丰富自己的读书体会。

二、诵读论语,感悟深意(用时:13分钟) 1.组织学生通读第一部分,找出生字,并识记生字。

2.指名大声朗读三句论语。

3.指导朗读三个句子,检测朗读情况。

4.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初步理解三句论语的大意。

5.组织学生当小老师,到台前讲解三句论语的意思。

(1)集体交流第一句的意思,重点理解什么是“下问”。

(2)集体交流第二句的意思,重点理解最后一个“知”。

1.自由朗读第一部分,圈出“耻”,读一读拼音,并识记字形。

2.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注意正确断句。

4.先读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查看注释,最后将句子意思弄清楚。

5.讲解的时候,先读句子,再说一说重点词语的意思,最后讲全句意思。

(1)理解重点词语:“敏”是“聪敏”。

“好”是“喜好”。

“耻”是“以……为耻”。

“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2)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意思:最后一个“知”读zhì,1.第二句中,“知”字音不同,前四个是“知道”的意思,读zhī;最后一个同“智”,是“智慧”的意思,读zhì。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古人谈读书》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第25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古代名人的名言和故事,来理解读书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材中包含了三则古代名人谈读书的名言,分别是朱熹的《读书有三到》、刘彝的《读书有三层境界》、以及《论语》中关于学习的论述。

这些名言和故事都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需要用心、用功,要善于思考和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一些古代的名言和故事也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解读。

但同时,由于古代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与现在的有所不同,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名言和故事,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如何理解和解读古代的名言和故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善于思考和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名言和故事,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古代的名言和故事,对于一些表达方式和用词能够进行正确的解读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解读古代的名言和故事,小组合作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PPT,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参考书籍。

2.学生准备:课本、文具、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读书重要吗?为什么?”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课文中的名言和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5《古人谈读书》课时作业设计及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5《古人谈读书》课时作业设计及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5《古人谈读书》课时作业设计及导学案25 古人谈读书课时作业一、解释括号里词语的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说说下列括号里词语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翻译句子。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联系实际谈谈对课文中告诉我们的读书方法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拓展阅读。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导学案设计

课前准备
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引导学生围绕“你喜欢读书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用 时:4 分钟)
吗?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进 行交流。 2.总结学生的发言,借助“古 人又是怎样读书的?他们总结
2.组织学生当小老师,到台前 讲解每一个生字的书写要点。 3.指导学生练写生字,尤其是 “谓”的右部,要上宽下窄。
4.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
成果,集体进行评议和交流。
1.逐一观察生字,重点观察结 构、主笔、容易写错的笔画。 2.认真听清楚“小老师”的 讲解,可以进行补充。 3.自由练写,注意结构、笔 画。 4.看清楚展示作品中书写的 精妙之处,并修改自己的书 写。
2.在学生小组讨论学
(1)每读完一句,就要想一想
要求正确断句,达到熟练。
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重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学习活动:
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
(2)既要说清楚自己的体会,
(1)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每一句话
句话的意思,可以引导
也要听清楚同伴的发言,相互
是什么意思。
学生提前查找“河伯
补充。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
整体理解(用 2.以“古人还有哪些读书方法
时:6 分钟)
值得我们借鉴”为主题,引导学
生走进今天的课堂学习活动。
1.一人背诵课文,其他人说一 说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 2.听清楚老师的引导,带着 “古人还有哪些读书方法值 得我们借鉴”这个问题做好 学习准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第2
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如何看待读书与学习;
2.能够理解古代智者对学识的重视;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古人的读书心得;
2.探讨学习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古代智者的学识观念;
2.思考如何将古人的智慧应用到现代学习中。

四、【教学准备】
1.课本《古人谈读书》;
2.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知识,准备进入本节课内容。

(二)学习与讨论
1.讲解古人谈读书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古人的思想观念。

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古人的读书心得,并分享给全班。

3.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学习是否可以借鉴古人的学识观点。

(三)练习与表达
1.师生互动: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并进行相互讨论。

2.学生个人小结:每位学生写下对古人读书心得的个人理解。

(四)展示与总结
1.学生展示个人小结,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2.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反思。

六、【课后作业】
1.回家复述古人谈读书的内容;
2.思考如何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古人的智慧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并将古人的智慧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以上为《古人谈读书》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内容,希望本节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人的学识观念,并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部编版《25.古人谈读书》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25.古人谈读书》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课后译文、字典读懂古文的内容,把古文译成白话文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2.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做到停顿正确,会背诵三则古文。

4.懂得遇事要感于实践,抓紧时间不拖拉,在实践中学会本领的道理以及体会学习、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教学重难点】:1.读懂古文的内容,并能译成白话文。

2.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上课前老师先带大家做个游戏——对名言。

要求说出下句,并说说名言的意思。

多媒体出示: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最灿烂的文化之一,许多名句佳篇为后人广为传颂。

以上的名言,大家并不陌生,它们都是摘自文言文,也就是古文。

下面请几位同学读一读(配乐),谈谈读后的感受(朗朗上口,语言精练且深刻。

)3.揭示课题:25.古人谈读书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有不懂的生字词圈出来。

2.出示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读通全文、字字明了、连词成句。

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2.说说你知道《论语》中的哪些名句?相互交流。

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1.多媒体出示: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的记载,“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教育主张。

在教育方法上,他提倡因材施教;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老实实地学习。

《论语》所载,不限于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也包括了他们不少的社会实践活动。

也就是说,书中既记言,又载行。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论语》是在孔子死后,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在不同时期撰辑而成的。

今天,不论是研究孔子,还是研究中国历史,都离不开《论语》。

2.请几个女生朗读该文,结合注释,然后请几个同学翻译,教师适当的引导。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段落一、段落二,朗读中结合课文注释等方法理解意思。

背诵课文。

2. 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学习文言文的主要方法。

3. 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个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

教学过程:一、导入积累关于谈读书的名言、警句等。

二、朗读课文段落一1. 学习任务一多读几遍,一字一字读,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小结学习过程:读书百遍说明: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充分朗读,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断句、韵味,在读通顺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理解一段话的含义。

朗读,是对经典最好的致敬,在学生的朗朗书声中,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所表达的意思也在学生心里萌芽。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参考注释、工具书,或者结合已有知识理解句意。

进入小学五年级,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的方法更加多元,本课的学习,除了借助注释理解,还可以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

但无论怎样,先把课文读通顺是最重要的,多读几遍,读通了,往往课文的意思也明白了,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学习任务二再读几遍,一字一字读,一边读一边“默而知之”。

小结学习过程:熟读成诵说明:背诵是积累语言的最佳学习渠道,文言文学习理应讲究背诵,教材对此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也是对经典作品的有效传承。

如何背诵?一种是不求甚解,死记硬背;一种是理解基础上的背诵。

两种方式各有好处,笔者的建议是两者结合起来。

小学的文言文教学可以有适当的理解,但不求字字落实,语法、结构等文言文知识也不用出现在小学的文言文教学课堂上。

小学的文言文背诵讲求的还是“熟读成诵”。

3.学习任务三三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孔子说的这些读书方法好在哪里?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小结学习过程:熟读静思说明:小学阶段所选的文言文篇幅短小,语言接近白话,内容也贴紧孩子的生活,因此让学生在充分朗读、背诵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作一点思考,这是对文言文的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是对课文的“二元学习”。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人谈读书》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和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读书的重要性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文内容丰富,包括名言警句、古代学者的故事以及古代文化知识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古人的读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于古代文化和名言警句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古代学者的故事感兴趣,但对于课文中的一些细节和文化知识可能不够重视。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

2.能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和重要性。

3.能够运用古人的读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4.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

2.难点:运用古人的读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古代学者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

3.小组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读书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古人的读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等。

2.学习材料:教师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包括古代学者的故事和阅读方法等。

3.教学工具:教师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引起学生对读书的兴趣,然后引入课文《古人谈读书》的内容。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古代人对读书的态度和看法。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能够运用课文内容进行言语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古人谈论读书的观点。

2.熟练运用课文中的成语,理解其含义。

3.能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口头表达,展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以《古人谈读书》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讲述古代人对读书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重要性。

课文中涉及许多与读书相关的成语和典故,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可以让学生拓展词汇量,同时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并讲解生字词及重点内容。

2.学生跟读课文,教师示范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三、成语学习(10分钟)1.教师介绍课文中的常用成语及含义。

2.学生通过例句理解成语的用法。

四、讨论与思考(15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看法。

2.引导学生思考古人对读书的态度,以及自己对读书的看法。

五、口头表达(10分钟)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口头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想。

2.教师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六、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在口头表达环节需要加强练习与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深度。

六、课后作业1.背诵本节课中的重点词语和成语。

2.撰写一篇读后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读书的看法。

以上为本节课《古人谈读书》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态度,学习并借鉴。

3.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古汉语精练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态度,学习并借鉴。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古汉语精练的独特魅力。

【教学过程】一、名言趣导入1.回顾旧知,引发期待。

同学们之前积累了不少名言吧?我们来回忆回忆。

老师说上句,你们接下句。

(逐句出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再齐读。

2.关联要素,导入新课。

(总结学生发言后投影出示第八单元导读页,齐读人文要素:“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书要怎么读呢?苏轼的这句话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关于读书,古人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出示课题,朱熹的古文。

)【设计意图:在进入新课学习之前,名言接龙既能唤起学生原有的积累,又能关联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同时紧扣古文关于读书的主题。

】二、初读知古文1.初读古文,整体感知。

(1)完成学习活动一,注意看要求。

(出示活动一要求)自由读古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注意文中的停顿。

(2)指名读,师正音。

(指导“矣、岂”的读音)师生合作读。

(3)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倾听,在教师停顿的地方做标注。

2.再读古文,读好停顿。

(1)你们标注老师刚才停顿的地方就是老师在这则古文中的断句,(出示断句)以前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的人为了便于理解和读得明白就根据具体的语境给古文断句。

你们也试试。

(2)生自由练习读,生生评价。

3.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在学生通读古文的基础上,再进行“断句”读好停顿,“断句”对阅读古文很重要,对于学生又是陌生的。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5《古人谈读书》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5《古人谈读书》导学案设计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注意正确断句。
4.先读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查看注释,最后将句子意思弄清楚。
5.讲解的时候,先读句子,再说一说重点词语的意思,最后讲全句意思。
(1)理解重点词语:“敏”是“聪敏”。“好”是“喜好”。“耻”是“以……为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2)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意思:最后一个“知”读zhì,同“智”,是“智慧”的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1.介绍自己读书的一些方法和经验,把自己的观点简单而准确地说清楚。
2.齐读课题,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做好学习准备。
要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的经验,并借助同伴的经验丰富自己的读书体会。
二、诵读论语,感悟深意(用时:13分钟)
1.组织学生通读第一部分,找出生字,并识记生字。
2.指名大声朗读三句论语。
3.指导朗读三个句子,检测朗读情况。
5.自由诵读,准确背诵。
1.“矣”和“岂”都是三声,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2.理解第二部分的意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读书经验来理解,例如,你读书时怎样做到“心到”?怎样做到“眼到”?“口到”又是怎样做到的?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心到”“眼到”“口到”,哪一个更重要。
四、体会交流,总结提升(用时:8分钟)
1.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
2.引导学生在以后的读书中,善于运用我们今天从古人身上学到的方法。
1.先思考,再交流:读书要多问,永不满足,努力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2.将总结的方法,应用到读书活动之中。
学生交流时要简洁明了,同时注意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经历。
(3)指导学生根据小组交流的结果完善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名家对读书的看法,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

2.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3.能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读书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读书计划。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把握古代名家对读书的看法。

2.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陈述自己的读书心得。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读书的经历,初步了解学生对读书的态度和看法。

2. 导入课题•讲解《古人谈读书》这一课文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 阅读课文•学生课文跟读,教师适时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古代名家对读书的看法。

4. 拓展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你认为读书的意义是什么?你平时都怎么选择读什么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体会。

5. 总结反思•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古代名家对读书的看法对我们的启示。

•引导学生写下自己对读书的理解以及制定下一个阶段的读书计划。

四、教学反思该节课在引导学生理解古代名家对读书的看法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和个人总结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在教学设计中也要注重调动学生情感,激发他们通过读书获得快乐和收获的动力。

五、课后作业1.给出一个明星名言关于读书的,让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2.给出一本书单,要求学生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制定一个读书计划。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读书,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认知素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的】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高傲、郑重、京剧、滋味、倘若、侍侯、脾气、责备、临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同学维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同学维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课时布置】2课时。

【教学准备】1、同学准备:观察(或查找)家禽──鹅、复习唐朝骆宾王《鹅》、了解作者丰子恺、自学课文。

2、教师准备:课件以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引课1、教师:唐朝骆宾王七岁就作了一首儿诗《鹅》大家还记得吧!一起比比谁背诵得更好。

同学们都喜欢鹅吧!请用自身手中的笔画一画鹅。

(抽生用粉笔在黑板上简笔画鹅。

)请同学们相互简单评一评。

2、课件出示丰子恺的画《鹅》,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一幅著名当代画家丰子恺所作的画《白鹅》,同学们认真观察后与自身的画比较然后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

3、是的,画家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就其根本的原因,那是画家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

4、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只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白鹅》。

教师板书课题:白鹅(同学可以简单介绍丰子恺。

)二、营造氛围学课1、请同学独立朗读课文:可以采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难字、难句时作上不同的标志。

2、读生字和词语:把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同学们相互启发读。

3、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

全文主要写了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三、生字以和词语的处置1、读音:有“颈、吭、倘、供、郑”(后鼻韵)、“饮、邻等”(前鼻韵)。

【新课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5 古人谈读书》两课时导学案

【新课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5 古人谈读书》两课时导学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5.古人谈读书(第1课时)【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认识“耻、识”4个生字并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

思维能力: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审美创造: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懂得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耻、识”4个生字并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

难点: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懂得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知识梳理】一、课文阅读:1.我会读以下生字并注音耻()岂()诲()窥()2.我会写本课生字二、理解词语: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文内容:1.第一则文言文选自《_________》,该书记载了_________及其弟子的言行。

2.判断(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聪敏并且喜欢学习的人,遇到问题就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

( )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

( ) (3)“敏而好学”和“敏以求之者也”中两个“敏”字的意思都是敏捷。

( )四、拓展搜集:请写出《论语》中关于读书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

qǐ fēi suǒ wèi lǎnɡ sònɡ huì rén bú juàn二、在加点的字的正确读音下画“√”不耻.下问(cǐ chǐ)诲.人不倦(huì huǐ)背诵.(sònɡ sùn)谓.(wèn wèi)三、读句子,给加点字注音。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导学案第1篇】古人谈读书【教学内容】教科书P106~107内容。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9个生字。

2.能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内容要点。

3.学会读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能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内容要点。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教师讲述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说明古代人读书很刻苦,同时说出古人关于读书有很多体会,从而引出今天的课文《古人谈读书》。

二、了解作者《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三、学习生字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9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

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四、整体感知学生通读课文,教师逐字逐句对文章进行翻译。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才思敏捷而又喜爱学习,不以向才能不如自己的人学习为羞耻。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诲别人而不倦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指导学生根据小组交流的结果完善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说清楚自己的想法。重点说清楚第二句的意思,教师在学生交流第二句意思的时候,交流对于“河伯观海”“井蛙窥天”的理解。
5.组织学生交流第三部分带给自己的读书启示。
6.指导学生诵读并背诵第三部分。
1.认真朗读和倾听,针对读不准的字音,读不通的句子进行订正和范读。
5.自由表达: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
6.大声诵读,自由练习背诵,要做到准确、流利。
1.第三部分没有学生不认识的生字,朗读时只要注意“窥”的字音即可。
2.在学生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句话的意思,可以引导学生提前查找“河伯观海”“井蛙窥天”的故事。
3.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断”表示“绝对、一定”的意思,古义和今义不同。
(3)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意思:“识”读zhì,是“记住”。“厌”是“满足”。“诲”是“教诲”。默默地记住,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厌倦。
1.第二句中,“知”字音不同,前四个是“知道”的意思,读zhī;最后一个同“智”,是“智慧”的意思,读zhì。
2.第三句中,“默而识之”的“来自”是“记住”的意思,这里读zhì。
为了提高学生的背诵积极性,教师可以变化背诵形式,指名背、集体背、接龙背,等等。
二、朗读课文,感悟体会(用时:18分钟)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要求正确断句,达到熟练。
3.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学习活动:
(1)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理解“下问”的意思,既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运用举例的方法,例如,老师向学生请教就叫“下问”。
4.学生当小老师讲解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倾听,随时根据小老师的讲解进行补充。
三、诵读“三到”,感悟深意(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找出生字,并识记生字。
2.组织学生自由朗读第二部分。
4.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初步理解三句论语的大意。
5.组织学生当小老师,到台前讲解三句论语的意思。
(1)集体交流第一句的意思,重点理解什么是“下问”。
(2)集体交流第二句的意思,重点理解最后一个“知”。
(3)集体交流第三句的意思,重点理解“识”。
1.自由朗读第一部分,圈出“耻”,读一读拼音,并识记字形。
2.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大声朗读,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3.一边读,一边想每句话的意思,遇到读不懂的词语看一看注释。
4.集体交流,初步理解意思。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运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注意正确断句。
4.先读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查看注释,最后将句子意思弄清楚。
5.讲解的时候,先读句子,再说一说重点词语的意思,最后讲全句意思。
(1)理解重点词语:“敏”是“聪敏”。“好”是“喜好”。“耻”是“以……为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2)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意思:最后一个“知”读zhì,同“智”,是“智慧”的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4.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进行评议和交流。
1.逐一观察生字,重点观察结构、主笔、容易写错的笔画。
2.认真听清楚“小老师”的讲解,可以进行补充。
3.自由练写,注意结构、笔画。
4.看清楚展示作品中书写的精妙之处,并修改自己的书写。
学生书写时要注意本课三个上下结构的生字“岂”“窥”
“皆”,“岂”“窥”是上窄下宽,“皆”是上宽下窄。
3.引导学生读懂第二部分的意思。
4.组织学生展开小组活动,交流自己对第二部分的理解。重点引导学生说清“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的意思,还要重点说明“心到最急”中“急”的意思和今义不同,在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5.组织学生诵读第二部分。
1.自由朗读第二部分,圈出“矣”和“岂”,读一读音节,并识记字形。
5.自由诵读,准确背诵。
1.“矣”和“岂”都是三声,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2.理解第二部分的意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读书经验来理解,例如,你读书时怎样做到“心到”?怎样做到“眼到”?“口到”又是怎样做到的?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心到”“眼到”“口到”,哪一个更重要。
四、体会交流,总结提升(用时:8分钟)
25古人谈读书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古人谈读书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耻、矣”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并感知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并感知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
2.联系个人体会,感知课文中读书方法带来的启示。
1.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
2.引导学生在以后的读书中,善于运用我们今天从古人身上学到的方法。
1.先思考,再交流:读书要多问,永不满足,努力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2.将总结的方法,应用到读书活动之中。
学生交流时要简洁明了,同时注意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经历。
4.学生交流读书感悟的时候,可以联系自己以往的读书经历,例如,在读书中是怎样做到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的。
三、观察交流,指导书写(用时:14分钟)
1.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写字表,看清楚每一个生字的书写要点。
2.组织学生当小老师,到台前讲解每一个生字的书写要点。
3.指导学生练写生字,尤其是“谓”的右部,要上宽下窄。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导入,整体理解(用时:6分钟)
1.指名背诵课文前两部分,并交流自己从中获得的读书启示。
2.以“古人还有哪些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为主题,引导学生走进今天的课堂学习活动。
1.一人背诵课文,其他人说一说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
2.听清楚老师的引导,带着“古人还有哪些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这个问题做好学习准备。
2.自由朗读,努力将每一个句子都读正确流利。
3.小组合作学习:
(1)每读完一句,就要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既要说清楚自己的体会,也要听清楚同伴的发言,相互补充。
(3)根据大家的意见,补充自己的想法。
4.交流明确第三部分的意思:读书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则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点缺一不可。
四、布置作业,总结延伸(用时:2分钟)
将古人带给我们的读书体会做成书签,激励自己读书。
制作书签,简明地写出古人的读书方法带给自己的启示。
可以建议学生相互交换书签,促进思想的交流。
1.介绍自己读书的一些方法和经验,把自己的观点简单而准确地说清楚。
2.齐读课题,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做好学习准备。
要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的经验,并借助同伴的经验丰富自己的读书体会。
二、诵读论语,感悟深意(用时:13分钟)
1.组织学生通读第一部分,找出生字,并识记生字。
2.指名大声朗读三句论语。
3.指导朗读三个句子,检测朗读情况。
课前准备
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用时:4分钟)
1.引导学生围绕“你喜欢读书吗?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进行交流。
2.总结学生的发言,借助“古人又是怎样读书的?他们总结了哪些读书方法”引出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