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全)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答题模板1〕有关“唯物论的知识”的命题(1)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答题要素:世界物质性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材料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
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怎样做某一件事。
答题要素: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科学理论指导+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做到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3)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题要素:尊重客观规律与客观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作指导。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答题模板2〕有关“认识论的知识”的命题(1)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
答题要素:真理特点+认识过程+材料①真理特点:真理含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②认识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探索实践过程。
答题要素:实践特点+实践决定认识+认识过程①实践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决定认识:来源+动力+唯一标准+目的。
③认识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答题模板3〕有关“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命题(1)体现了联系观的哪些知识?答题要素:联系普遍性+联系客观性+联系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方法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结合材料)。
2017高考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全)
哲学生活类主观题答题技巧(附哲学原理总结)一、辩证唯物论1、宏观角度(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2、中观角度: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3、微观角度: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1、宏观角度(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2、中观角度: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3、微观角度: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三、唯物辩证法1、宏观角度(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2、中观角度“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3、微观角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四、历史唯物主义1、宏观角度(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中观角度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3、微观角度: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
《生活与哲学》答题模板
生活与哲学答题模板1.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唯物论”或“辩证唯物论” 、“探索世界”知识进行论述时?(1) ..................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材料中(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材料中……(看材料而定)( 3)规律具有客观性。
这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尊重客观规律。
材料中……2.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认识论”或“有关认识的观点”或“追求真理”进行论述的?(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和归宿,材料中……(2)认识具有上升性、无限性和反复性。
材料中……(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材料中 ..3.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实践与认识关系”进行论述的?(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材料中..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材料中……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材料中 (看材料而定)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材料中……(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材料中……4.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 进行论述时?( 1)真理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材料中……(2)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材料中……(看材料而定)5.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没有指明是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进行论述时?(1)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材料中……( 2)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
重点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联系观中范围答题(中观)发展观中范围答题(中观)矛盾观中范围答题(中观)模板一、A与B辩证关系型①A决定B②B对A具有反作用。
表现:正确的B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B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此模板适用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辩证关系原理。
模板二、A与B辩证关系型(1)(回答核心概念)A的含义是B的含义是(2)(回答回答辩证关系的内容)A与B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①定义不同②A与B的特点、地位、作用不同(灵活运用,如果没有就不回答)联系:①A离不开B(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②B离不开A(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③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联系材料)(3)方法论:①坚持A(联系材料)②坚持B(联系材料)说明:此模板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辩证关系原理。
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联系观中范围答题(中观)发展观中范围答题(中观)矛盾观中范围答题(中观)模板一、A与B辩证关系型①A决定B②B对A具有反作用。
表现:正确的B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B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此模板适用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辩证关系原理。
模板二、A与B辩证关系型(1)(回答核心概念)A的含义是B的含义是(2)(回答回答辩证关系的内容)A与B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①定义不同②A与B的特点、地位、作用不同(灵活运用,如果没有就不回答)联系:①A离不开B(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②B离不开A(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③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联系材料)(3)方法论:①坚持A(联系材料)②坚持B(联系材料)说明:此模板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辩证关系原理。
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哲学常识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单元所学的知识作答(大标题);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创新(4)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5)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2.审设问方式,把握题型:设问是答清思路关键所在。
——可以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设问方式。
(1)哲学依据=哲学道理=哲学观点=哲学原理。
答案结构:原理+方法+材料分析(2)哲学启示=措施=建议=如何做=怎样做。
答案结构:(动词)方法论+材料分析(3)为什么=原因=理由=必要性=意义。
答案结构:原理+方法+材料分析(原因意义) 有几个写几个,做到条理清楚(4) 谈认识、谈看法(辨析题)?①下判断(正确、错误和不科学);②正确的部分要论证(运用正确的哲学道理);③错误的部分要纠正(a、摆出正确的道理内容;b、指出错误的实质及危害);④总结一个正确的结论。
3.摸清“对象”:即抓材料中的学会抓关键词。
这是判断哲学原理的关键所在。
一道题目中的材料往往包含一个或数个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通常都隐含一定的信息,我们可以以此判断该用指定知识范围内的哪些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哲学答题技巧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很多学生在初学哲学时谈主观题色变,不知道如何去解答主观题。
这时需要教师的帮助,从以下几方面逐步训练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1.总结主观题的原理内容学生初学时,面对主观题不知道写什么内容,原因在于没有对原理进行总结。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主观题的原理内容和方法论进行完整的总结归纳。
在归纳时,要注意对学生讲清楚,这个原理的名称、核心句和扩展句,方法论的核心句和扩展句。
必要时,要求学生把原理总结到作业本上,便于学生记忆掌握。
2.讲解主观题的答题格式学生初学的时候,写原理基本都不分段,或者每句原理都分段写一句,或者原理﹑方法论和材料很混乱。
对于此类现象,要告知学生:标准答案中,是按原理给分的,属于一个原理的要写在一段,另一个原理要再分段写。
这样便于改卷教师评卷,也利于学生获得较高分数。
对于初学的学生,要训练主观题的答题格式,即要求分段写原理,每段的格式是原理、方法论和材料。
初学时一定要学生多练习,多动手写,教师指导。
3.解释如何结合材料初学时,结合材料分析,被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是难点。
学生不知道如何结合材料分析,常常是从材料中摘抄一句或几个词,更有的学生干脆不写材料。
对于此类现象,一定要提醒学生:在主观题的标准答案中,材料是占有近一半分数的。
如果只写原理不写材料,即使原理写得再完美也只能拿到一半的分数;如果摘抄一只半句的材料分析不到位,也是会扣掉材料分的。
对于初学的学生,教师要举例教学生如何结合材料。
例如原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材料,可以结合题目材料这样写,“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象”(此是物质),“国务院要求各地方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台相关措施。
”(此是意识)基本上也就是像套数学公式一样,把物质决定意识用材料中的词句自己组织语言表述出来。
4.提醒注意问题的原理限定和材料限定学生经常是不看问题,直接就把自己会背的原理方法论乱写一气,或者是觉得材料中体现了某个原理就写上了,殊不知问题中限定了“用唯物论原理解释材料”。
2017高考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全)
2017高考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全)哲学生活类主观题答题技巧(附哲学原理总结)一、辩证唯物论1、宏观角度(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2、中观角度: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3、微观角度: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1、宏观角度(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2、中观角度: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3、微观角度: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三、唯物辩证法1、宏观角度(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2、中观角度“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3、微观角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四、历史唯物主义1、宏观角度(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中观角度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3、微观角度: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联系观中范围答题(中观)发展观中范围答题(中观)矛盾观中范围答题(中观)模板一、A与B辩证关系型①A决定B②B对A具有反作用。
表现:正确的B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B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此模板适用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辩证关系原理。
模板二、A与B辩证关系型(1)(回答核心概念)A的含义是B的含义是(2)(回答回答辩证关系的内容)A与B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①定义不同②A与B的特点、地位、作用不同(灵活运用,如果没有就不回答)联系:①A离不开B(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②B离不开A(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③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联系材料)(3)方法论:①坚持A(联系材料)②坚持B(联系材料)说明:此模板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辩证关系原理。
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2017哲学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1)
2017高考政治:哲学与生活答题模板一、(辩证)唯物论关键词: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人、政府或国家)根据(针对)××(客观情况)制定××(政策、方案)。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制定的政策(方案)起到效果了(产生影响了)。
3.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人(经过努力)成功完成××;人做什么事情失败了,或者受到惩罚。
4.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如弘扬某种精神等。
5.人能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
——目标蓝图、预测、计划、行动步骤等。
6.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和条件,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如兴修水利等。
设问方式:1.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1+2/4/5(看材料)2.用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3+63.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角度--------------2+4+54.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1+2+3(其余看材料)5.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两个结合,两个反对。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
——强调实践的计划步骤/阶段特点等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经历过××事情(实践)才第一次懂得了什么道理,获取(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2.审设问方式,把握题型:设问是答清思路关键所在。
——可以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设问方式。
(1)哲学依据 = 哲学道理 = 哲学观点 = 哲学原理。
答案结构:原理 + 方法+材料分析(2)哲学启示 = 措施 = 建议= 如何做 = 怎样做。
答案结构:(动词)方法论+材料分析(3)为什么 = 原因 = 理由 = 必要性 = 意义。
答案结构:原理 + 方法 + 材料分析(原因意义) 有几个写几个,做到条理清楚3.摸清“对象”:即抓材料中的学会抓关键词。
这是判断哲学原理的关键所在。
一道题目中的材料往往包含一个或数个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通常都隐含一定的信息,我们可以以此判断该用指定知识范围内的哪些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二、要学会找关联性原理(1)、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生——联系的客观性与普遍性;(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观的导向;(4)、发展具有普遍性——辩证否定观;(5)、一分为二——主流与支流(矛盾的主次方面);(6)、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方法。
哲学生活典型主观题答题套路
哲学生活典型主观题答题套路探索世界的本质一、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分析材料1、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的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二、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分析材料1、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三、怎样做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1、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四、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的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五、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分析材料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3、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六、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分析材料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七、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分析材料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2、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3、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4、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5、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八、怎样做到从实际出发1、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性,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训练解题策略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训练解题策略哲学主观题通常以情景材料为依托,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解答哲学主观题,要求学生根据情景材料和提问指向,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结构体系,而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再现。
哲学主观题的方法和技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设问明确答题范围和角度1、审设问明确答题范围。
主观题一般由材料和设问构成。
认真阅读设问非常重要。
材料蕴涵着知识点,而设问却规定着答案的范围。
通过审设问明确使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还是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回答问题。
2、审设问明确答题角度。
一般说来,提问不外乎三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从难度看是逐渐加深,从知识点看“是什么”和“为什么”侧重于原理,“怎么样”侧重于方法论意义。
从能力要求看,“是什么”主要考查知识能力,“为什么”主要考查分析能力,“怎么样”更倾向于考查适用能力,所以,不同的提问角度要求同学们作出相应的不同的解答。
如上题设问的是“怎么办”的问题,侧重于方法论意义角度。
可见,审题时仅仅看材料是不够的,还要认真看清范围规定和提问角度。
二、审材料分两步在“审设问”之后,要提炼出与问题相适应的哲学观点,这其实也是审题,而且是审题最关键的步骤。
第一步对材料做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层并概括出其大意,用单句或词组写出来。
具体做法是:每一层概括为一个短句或词组,全段再概括出一句或几句,划出重复部分。
这样做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出其所蕴涵的哲学观点。
第二步是在第一步概括的基础上,对每一层次作分析,提炼出哲学观点。
分析时要注意的是并非一个层次只能提炼一个观点,在哲学常识中,一种现象可以用几种观点来解释是很常见的,而且有几个现象共同反映了一个观点。
三、组织答案“四注意”组织答案是题目最终的完成,也是考生知识和能力的展示,因此显得尤其重要。
一般说来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注意结合材料组织答案时,首先要写出观点,而且表述要到位,关键词不能漏,当然仅仅写出观点还不够,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是很重要的。
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应对哲学主观题,首先要明确设问更求的解题范围,其次将要求范围的观点罗列,再次对应材料选择要解答的观点(一般是四至五个观点),最后不要忘记摘抄材料分析。
生活与哲学第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最重要的观点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 世界的本原物质,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鱿是物质的官机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丈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说明各地在发展经济,在制定政策时须从本地实际出发.2、客观规律和意识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是普通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馋‘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④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应用范圈: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现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说明在当前存在的各种问趁足人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遵守客观规律的结果.3、如设问从的范围是“唯物论”,优先考虑四个观点①世界的本原物质,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④总结一个正确的结论。
矛盾观点:转化、转变、既… 又… 、有针对性地…、全面… 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调动、引导、艰苦、探索、下决心、发扬…
前进性与曲折性:艰难、漫长、艰辛、来之不易、多次失败、挫折…
④边审材料边简要拟列提纲,防止遗漏知识点(不要忽视整体观点)。
3、组织答案要点 ——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1)要点: ①段落化; ②序号化:①②③、abc; ③规范化(专业术语+时政语言) (2)技巧: ①先重点,再其它; ②先观点,再材料; ③先教材,再创新(时政语言);
马克思 主义哲学 (二、三、 四单元)
辩证唯 物主义
唯物的辩证法(7、8、 9、10)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6)
社会历史观(11课)
历史唯 物主义
人生观、价值观(12课)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哲学常识
一、解题三部曲
世界观→方法论→联系实际(多为材料语言) 二、注意答题范围
①(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
方法论+原理名称+联系材料。
2、为什么? ①哲学依据(哲学原理); ②书本中的含义、地位和现实意义; ③归纳材料,提炼要点。
3、怎么办? ①含义; ②书本要点; ③提炼材料,作为要点。
4、谈认识、谈看法(辨析题)?
①下判断(正确、错误和不科学); ②正确的部分要论证(运用正确的哲学道理); ③错误的部分要纠正(a、摆出正确的道理内容;b、 指出错误的实质及危害);
2、审材料(主题→分析、综合)
①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整体观点)——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
②划分层次(根据标点符号)→把握大概的知识点;
③中心句,关键词(划出来、圈起来)→联系具体知识点; 主要矛盾:重点、中心、要害、主要、关键、第一、首要、最根本的…
哲学主观题答题方法
哲学
要 求
道理
方法论
指导 改造世界(怎么办) 改造世界(怎么办)
材料:是什么、 材料:是什么、为什么 分析:原理 联系实际 分析:原理+联系实际 材料:50多年来科学家已发现了多种抗菌素 多年来科学家已发现了多种抗菌素, 材料:50多年来科学家已发现了多种抗菌素,但目 前多种致病菌产生了抗药性,科学家认为 认为通过研究 前多种致病菌产生了抗药性,科学家认为通过研究 苍蝇提取物里的抗菌素能解决致病菌耐药问题。 苍蝇提取物里的抗菌素能解决致病菌耐药问题。 分析:⑴①世界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可知的,世 分析:⑴①世界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可知的, 世界不仅是客观的 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 ②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还能正确反映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⑵科学家为了解决解决抗生素耐药问题,不断探 科学家为了解决解决抗生素耐药问题, 究,发现苍蝇体内有一种具有很强抗菌力的抗菌 提取并加以研究,体现了以上观点。 素,提取并加以研究,体现了以上观点。
题意: 题意:怎么样 分析:原理 方法论 方法论+联系实际 分析:原理+方法论 联系实际
材料:2003年 材料:2003年8月14日齐齐哈尔发生“二战”期间侵华日军遗 14日齐齐哈尔发生“二战” 日齐齐哈尔发生 弃毒剂泄露事件,我国40多名受害公民向日本索赔。 40多名受害公民向日本索赔 23日 弃毒剂泄露事件,我国40多名受害公民向日本索赔。 9月23日 日本东京地方法院首次判决日本政府赔偿1.9亿日元。该案件 日本东京地方法院首次判决日本政府赔偿1.9亿日元。 判决日本政府赔偿1.9亿日元 判决怎样体现因果联系的 怎样体现因果联系的? 的判决怎样体现因果联系的? 分析:⑴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 分析: 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的产生,任何现象都是其他现象引起的。 的产生,任何现象都是其他现象引起的。 ⑵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 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既要看到它的产生是有客观 原因的,又要看到它还会引起一定的结果。 原因的,又要看到它还会引起一定的结果。 ⑶因为侵华日军“二战”期间遗弃大量化学武器,造成中国公 因为侵华日军“二战”期间遗弃大量化学武器, 民不断受伤害的结果,东京法院无法否认这铁的事实, 民不断受伤害的结果,东京法院无法否认这铁的事实,只能依 照国际法判决政府赔偿。 照国际法判决政府赔偿。
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
例题: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世 界奇迹,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温饱问题的解决,经济发展中 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产业结构之间、城乡之间、区域 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 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 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强调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并把协调发展列 为2019年经济工作的一项总体要求,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保 证。
1、树立辩证思想: 辨析题的实质和核心是辩证,到目前为止,我们几乎已看 不到完全正确和完全错误的辨析题,而是对中有错,错中有对, 因此,我们切不可肯定一切、否定一切,要善于辩证思维 2、严格审题,明确辨析题的类型,以便对症下药 3、寻找辨析点,点点分析,简要总结, 4、对于背景材料辨析题,要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演绎
2017
例题: 中共十五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 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请用主次矛盾的原理加以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发 展生产力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参考答案:
1.复杂事物包含的多个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平衡,.主要 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一 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 矛盾。
01 2。回答时必须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切忌观点和材料成了两张皮; 3。答题时注意多角度思考,把唯物论、 辩证法和认识论结合起来。
例题: 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 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 ,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 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 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 、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 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 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解题方法共40页文档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解题 方法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要点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要点在解答哲学试题时,审题时要注意设问对知识的限制,组织答案时一般要从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的否定观)、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个板块知识作答。
特别提示在回答哲学问题时:要注意“原理+方法论+分析”的模式。
“依据类”应着力于原理,“如何做”“启示”应重点阐述方法论。
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识别的关键词: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制定计划、路线、方针、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
识别的关键词: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
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
如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代表、生态价值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
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识别的关键词:在处理人与规律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做事遭遇、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实事求是、超载、过度、急功近利、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
4、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识别的关键词:办事情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扬科学精神、某事取得成功、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生活类主观题答题技巧(附哲学原理总结)一、辩证唯物论1、宏观角度(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2、中观角度: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3、微观角度: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1、宏观角度(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2、中观角度: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3、微观角度: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三、唯物辩证法1、宏观角度(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2、中观角度“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3、微观角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四、历史唯物主义1、宏观角度(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中观角度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3、微观角度: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1.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唯物论常用的观点⑴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⑵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阻碍事物的发展。
要求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⑷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⑴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⑵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⑶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认识论常用的观点⑴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⑶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⑴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⑵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3.如何运用真理的知识分析问题⑴真理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绝对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⑵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⑶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⑷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真理总是在与谬误的斗争中向前发展的,注意: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⑸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注意: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真理是客观的,即真理是绝对的,具有绝对性;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即真理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
4.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⑴联系具有普遍性;⑵联系具有客观性;⑶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⑷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⑸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⑹系统优化的方法。
5.如何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⑴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⑵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⑶事物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⑷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6.如何运用矛盾的观点或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矛盾的观点主要包括⑴矛盾即对立统一(特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法⑴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⑵矛盾的普遍性⑶矛盾的特殊性⑷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法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⑸主次矛盾辩证关系法⑷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⑹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7.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常用的观点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⑵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⑶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⑷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和主体差异性的特点。
8.如何运用人生价值的知识分析问题⑴人生价值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⑵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⑷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要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要努力创造主观条件: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原理一、辩证唯物主义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原理: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4.人与规律的关系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6.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内容: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也即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5+原理6原理内容:⑴物质决定意识;⑵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8.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9.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⑴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⑵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⑶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