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诺贝尔化学奖

合集下载

2003-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2003-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2003-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Paul uterbur)、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Sir Peter Mansfield)因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Richard Axel)和琳达·巴克(Linda B.Buck)因在人类嗅觉方面的卓越成就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5年,澳大利亚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因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溃疡病的致病机理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他们发现了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07年,马里奥·卡佩奇(Mario R. Capecchi) 和奥利弗·史密西斯(Oliver Smithies)(美国)、马丁·埃文斯(Sir Martin J. Evans)(英国)。

通过使用胚胎干细胞改造老鼠体内的特定基因,为“基因靶向”技术奠定了基础,从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8年,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德国),发现人乳突淋瘤病毒引发子宫颈癌;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和吕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法国),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009年,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W.Greider)、杰克·绍斯塔克(Jack W.Szostak) (美国),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

2014诺贝尔化学奖

2014诺贝尔化学奖

3
技术原理
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在要观察物体表面涂一些特殊的化
学物质,它们在光下能够发出某种特 定颜色的光。这种特殊发光现象就称
为荧光。再戴上一副特殊眼镜,镜片
滤掉其他颜色的光而只允许这种光通 过,这时候发现,尽管还有光,但除
了想要观察的物体,漆黑一片。这样
我们可方便观察感兴趣的物体了。
Thank you !
诺贝尔化学奖
斯特凡•黑 尔发明的 STED显微 镜
埃里克•贝 齐格和威廉 •莫纳发明 的单分子显 微镜
一、STED显微镜
不打开房间里的灯,用一只发绿光的手电筒去照射一个小球表面, 且手电筒的光斑直径比两个小球的间距要小得多,例如只有0.05微米 ,这个小球发红光。但相邻的小球不会被照射到,故保持黑暗。这样 一来,我们就可以准确地观察到其中一个小球的形状。接下来,我们 可以用这只微型手电筒继续照其他小球,直到所有的小球都被准确地 观察到。 斯蒂芬•黑尔正是利用 了这个办法,通过巧妙 的设计,将受激发光消 除技术STED显微镜的 光斑尺寸变得非常小, 然后用它一点一点地去 扫描整个观察区域,就 得到了分辨率高于传统 显微镜的图像。
前沿 认知
2
威廉· 莫纳研究了与亨廷顿氏病相关的蛋 白质
3
埃里克· 贝齐格对胚胎中的细胞分裂 进行了跟踪。
小结
此次的三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都是物理学博 士,获奖成果也是典型的跨界研究,结合物理 思想、光学技术和化学探针为生物学研究提供 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工具,是一个典型的技术诺贝 尔奖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大量的悬疑正持续吸引 具有不同背景的专业人才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 这种交叉融合的方式将会大大促进生物医学研究 的进步。可以料想,未来我们还将看到更多像这 样的跨界诺贝尔奖。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01-2014)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01-2014)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2014)年份获奖者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荷兰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 赫尔曼·费歇尔 德国“在糖类和嘌呤合成中的工作” 1903年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瑞典 “提出了电离理论” 1904年 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国 “发现了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 阿道夫·冯·拜尔德国 “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 亨利·莫瓦桑法国 “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 爱德华·比希纳德国 “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工作和发现无细胞发酵” 1908年 欧内斯特·卢瑟福英国 “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国 “对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对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 1910年 奥托·瓦拉赫德国 “在脂环族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 玛丽·居里波兰 “发现了镭和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 1912年 维克多·格林尼亚 法国 “发明了格氏试剂” 保罗·萨巴捷法国 “发明了在细金属粉存在下的有机化合物的加氢法” 1913年 阿尔弗雷德·维尔纳瑞士 “对分子内原子连接的研究,特别是在无机化学研究领域” 1914年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美国 “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德国 “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6年 未颁奖1917年 未颁奖1918年 弗里茨·哈伯德国 “对从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1919年 未颁奖1920年 瓦尔特·能斯特德国 “对热化学的研究” 1921年 弗雷德里克·索迪英国 “对人们了解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上的贡献,以及对同位素的起源和性质的研究” 1922年 弗朗西斯·阿斯顿英国 “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1923年 弗里茨·普雷格尔奥地利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1925年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德国“阐明了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并创立了相关的分析法” 1926年 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 瑞典 “对分散系统的研究”1927年 海因里希·奥托·威兰 德国 “对胆汁酸及相关物质的结构的研究”1928年 阿道夫·温道斯 德国 “对甾类的结构以及它们和维他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1929年 阿瑟·哈登 英国 “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 汉斯·冯·奥伊勒-切尔平 德国1930年 汉斯·费歇尔 德国 “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的组成的研究,特别是对血红素的合成的研究”1931年 卡尔·博施 德国 “发明与发展化学高压技术” 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 德国1932年 欧文·兰米尔 美国 “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1933年 未颁奖1934年 哈罗德·克莱顿·尤里 美国 “发现了重氢”1935年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法国 “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伊伦·约里奥-居里 法国1936年 彼得·德拜 荷兰 “通过对偶极矩以及气体中的X 射线和电子的衍射的研究来了解分子结构”1937年 沃尔特·霍沃思 英国 “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 的研究”保罗·卡勒 瑞士 “对类胡萝卜素、黄素、维生素A 和维生素B2的研究”1938年 里夏德·库恩 德国 “对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1939年 阿道夫·布特南特 德国 “对性激素的研究” 拉沃斯拉夫·鲁日奇卡 瑞士 “对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的研究”1940年 未颁奖1941年 未颁奖1942年 未颁奖1943年 乔治·德海韦西 匈牙利 “在化学过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为示踪物” 1944年 奥托·哈恩 德国 “发现重核的裂变”1945年 阿尔图里·伊尔马里·维尔塔宁 芬兰 “对农业和营养化学的研究发明,特别是提出了饲料储藏方法”1946年 詹姆斯·B·萨姆纳 美国 “发现了酶可以结晶”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 美国 “制备了高纯度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 美国1947年 罗伯特·鲁宾逊爵士 英国 “对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的研究”1948年 阿尔内·蒂塞利乌斯 瑞典 “对电泳现象和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血清蛋白的复杂性质的研究”1949年 威廉·吉奥克 美国 “在化学热力学领域的贡献,特别是对超低温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1950年 奥托·迪尔斯 西德 “发现并发展了双烯合成法” 库尔特·阿尔德 西德1951年 埃德温·麦克米伦 美国 “发现了超铀元素” 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美国1952年 阿彻·约翰·波特·马丁 英国 “发明了分配色谱法” 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英国格1953年 赫尔曼·施陶丁格 西德 “在高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发现”1954年 莱纳斯·鲍林 美国 “对化学键的性质的研究以及在对复杂物质的结构的阐述上的应用”1955年 文森特·迪维尼奥 美国 “对具有生物化学重要性的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首次合成了多肽激素”1956年 西里尔·欣谢尔伍德爵士 英国 “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尼古拉·谢苗诺夫 苏联1957年 亚历山大·R·托德男爵 英国 “在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研究方面的工作”1958年 弗雷德里克·桑格 英国 “对蛋白质结构组成的研究,特别是对胰岛素的研究”1959年 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 捷克 “发现并发展了极谱分析法”1960年 威拉得·利比 美国 “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被广泛使用于考古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其他学科”1961年 梅尔文·卡尔文 美国 “对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1962年 马克斯·佩鲁茨 英国 “对球形蛋白质结构的研究” 约翰·肯德鲁 英国1963年 卡尔·齐格勒 西德 “在高聚物的化学性质和技术领域中的研究发现” 居里奥·纳塔 意大利1964年 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 英国 “利用X 射线技术解析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质的结构” 1965年 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美国 “在有机合成方面的杰出成就”1966年 罗伯特·S·马利肯 美国 “利用分子轨道法对化学键以及分子的电子结构所进行的基础研究”1967年 曼弗雷德·艾根 西德“利用很短的能量脉冲对反应平衡进行扰动的方法,对高速化学反应的研究”罗纳德·乔治·雷伊福特·诺里什 英国 乔治·波特 英国1968年 拉斯·昂萨格 美国 “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倒易关系,为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奠定了基础”1969年 德里克·巴顿 英国 “发展了构象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奥德·哈塞尔 挪威1970年 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 阿根廷 “发现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1971年 格哈德·赫茨贝格 加拿大 “对分子的电子构造与几何形状,特别是自由基的研究”1972年 克里斯蒂安·B·安芬森 美国 “对核糖核酸酶的研究,特别是对其氨基酸序列与生物活性构象之间的联系的研究” 斯坦福·摩尔 美国 “对核糖核酸酶分子的活性中心的催化活性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威廉·霍华德·斯坦 美国 1973年 恩斯特·奥托·菲舍尔 西德 “对金属有机化合物,又被称为夹心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开创性研究”杰弗里·威尔金森 英国 1974年 保罗·弗洛里 美国 “高分子物理化学的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的基础研究”1975年 约翰·康福思 英国 “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瑞士 “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1976年 威廉·利普斯科姆 美国 “对硼烷结构的研究,解释了化学成键问题”1977年 伊利亚·普里高津 比利时 “对非平衡态热力学的贡献,特别是提出了耗散结构的理论”1978年 彼得·米切尔 英国 “利用化学渗透理论公式,为了解生物能量传递作出贡献”1979年 赫伯特·布朗 美国 “分别将含硼和含磷化合物发展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格奥尔格·维蒂希 西德 1980年 保罗·伯格 美国 “对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特别是对重组DNA 的研究” 沃特·吉尔伯特 美国 “对核酸中DNA 碱基序列的确定方法” 弗雷德里克·桑格 英国1981年 福井谦一 日本 “通过他们各自独立发展的理论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罗德·霍夫曼 美国 1982年 阿龙·克卢格 英国 “发展了晶体电子显微术,并且研究了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核酸-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1983年 亨利·陶布 美国 “对特别是金属配合物中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的研究”1984年 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美国 “开发了固相化学合成法” 1985年 赫伯特·豪普特曼 美国 “在发展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法上的杰出成就” 杰尔姆·卡尔 美国1986年 达德利·赫施巴赫 美国“对研究化学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贡献” 李远哲 中国台湾约翰·查尔斯·波拉尼 加拿大1987年 唐纳德·克拉姆 美国 “发展和使用了可以进行高选择性结构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分子” 让-马里·莱恩 法国 查尔斯·佩德森 美国1988年 约翰·戴森霍费尔 西德“对光合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的测定”罗伯特·胡贝尔 西德 哈特穆特·米歇尔 西德1989年 悉尼·奥尔特曼 加拿大 “发现了RNA 的催化性质” 托马斯·切赫 美国1990年 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 美国 “发展了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学”1991年 理查德·恩斯特 瑞士 “对开发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 )谱学方法的贡献” 1992年 鲁道夫·马库斯 美国 “对化学体系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贡献”1993年 凯利·穆利斯 美国 “发展了以DNA 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开发了聚合酶链锁反应(PCR )”迈克尔·史密斯 加拿大 “发展了以DNA 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对建立寡聚核苷酸为基础的定点突变及其对蛋白质研究的发展的基础贡献”1994年 乔治·安德鲁·欧拉 美国 “对碳正离子化学研究的贡献”1995年 保罗·克鲁岑 荷兰 “对大气化学的研究,特别是有关臭氧分解的研究”马里奥·莫利纳美国 弗兰克·舍伍德·罗兰美国 1996年 罗伯特·柯尔美国 “发现富勒烯” 哈罗德·克罗托爵士英国 理查德·斯莫利美国 1997年 保罗·博耶美国 “阐明了三磷酸腺苷(ATP )合成中的酶催化机理” 约翰·沃克英国 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丹麦 1998年 沃尔特·科恩 美国 “创立了密度泛函理论” 约翰·波普英国 发展了量子化学中的计算方法 1999年 亚米德·齐威尔埃及 “用飞秒光谱学对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研究” 2000年 艾伦·黑格美国 “发现和发展了导电聚合物” 艾伦·麦克德尔米德美国 白川英树日本 2001年 威廉·斯坦迪什·诺尔斯美国 “对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野依良治日本 巴里·夏普莱斯美国 “对手性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 2002年约翰·贝内特·芬恩美国 “发展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软解析电离法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质谱分析” 田中耕一日本 库尔特·维特里希 瑞士 “发展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利用核磁共振谱学来解析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2003年 彼得·阿格雷 美国 “对细胞膜中的离子通道的研究,发现了水通道” 罗德里克·麦金农 美国 “对细胞膜中的离子通道的研究,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的研究”2004年 阿龙·切哈诺沃 以色列“发现了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阿夫拉姆·赫什科 以色列 欧文·罗斯 美国2005年 伊夫·肖万 法国“发展了有机合成中的复分解法”罗伯特·格拉布 美国 理查德·施罗克 美国2006年 罗杰·科恩伯格 美国 “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的研究” 2007年 格哈德·埃特尔 德国 “对固体表面化学进程的研究”2008年 下村脩 美国“发现和改造了绿色荧光蛋白(GFP )”马丁·查尔菲 美国 钱永健 美国2009年 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 英国 “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 托马斯·施泰茨 美国阿达·约纳特 以色列2010年 理查德·赫克 美国“对有机合成中钯催化偶联反应的研究”根岸英一 日本 铃木章 日本2011年 丹·谢赫特曼 以色列 “准晶体的发现”2012年罗伯特·莱夫科维茨[2]美国“对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2013年马丁·卡普拉斯美国[3]给复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4]迈克尔·莱维特亚利耶·瓦谢尔2014年埃里克·白兹格(EricBetzig)美国“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William E. Moerner)美国斯特凡·W·赫尔(Stefan W.Hell)德国。

201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科学技术方法研究

201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科学技术方法研究

渊上接第 35 页冤
揖参考文献铱
咱员暂闫鹏展,刘仲鹏,梁永慈,等.在线教师培训中微型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中国电
化教育,2014(2):84-87.
咱圆暂李小刚,王运武,马德俊,等.微型学习视野下的微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J].
现向成人学习者的微型学习资源分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2011(1).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2014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 科学技术方法研究
余冰倩 渊南京中医药大学袁江苏 南京 210046冤
揖摘 要铱科学领域的成功都是通过不断地实验和多次的失败孕育而生的遥 因此研究方法就格外重要袁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实验的效率和 最终结果遥 默尔纳采用观察法成功成为世界首位测量单个荧光分子吸收的科学家袁本茨格的实验法和史蒂芬窑赫尔运用假设法都突破了 Abbe 衍射极限袁这三位 2014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的成功都与各自正确的实验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遥
们发出荧光遥 同样的袁只有一部分分子会发光袁我们记录下每一次发光 分子的图像遥 这一过程被一再重复遥 当本茨格最终将所有这些图像叠 加在一起时袁他得到了溶酶体外膜结构的超高分辨率图像遥 这张图像 的分辨率远远超出了 Abbe 衍射极限所限定的值遥由此可见袁实验和科 研的成功联系密切遥
要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突破袁 光进行观察和实验是不够 的袁还要根据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进行大胆假设袁这就是假设法遥 1990 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袁 史蒂芬窑赫尔一直在设想超越一 个多世纪前提出的 Abbe 极限的方法遥 当他在一本量子光学书中读到 有关受激发射的内容时袁一种全新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成型遥 他 设想中的技术方案袁也就是所谓 野受激发射减损技术冶渊STED冤中计划 采用闪光来激发所有的荧光分子袁随后利用另外一次闪光让所有分子 荧光熄灭要 要要那些位于中部位置上纳米尺度空间内的除外遥 当进行记 录时则只记录下这一部分遥 让这一光束扫过整个样品表面袁并连续记 录光强信息袁就有可能得到一张整体图像遥 每次允许发出荧光的空间 区域越小袁最后得到的图像分辨率便越高遥 从原理上说袁对于光学显微 成像的极限再也不复存在了遥 2000 年袁他证明了自己的技术方法在实 际工作中是可行的遥 当时他对大肠杆菌进行了摄像袁其分辨率是此前 任何光学显微镜都从来未能达到过的遥 史蒂芬窑赫尔根据读到的受激 发射内容袁假设出了一种技术方案要要 要野受激发射减损技术冶袁其在原 理上突破了光学显微成像的极限说法遥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01-2014)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01-2014)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2014)年份获奖者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荷兰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 赫尔曼·费歇尔 德国“在糖类和嘌呤合成中的工作” 1903年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瑞典 “提出了电离理论” 1904年 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国 “发现了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 阿道夫·冯·拜尔德国 “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 亨利·莫瓦桑法国 “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 爱德华·比希纳德国 “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工作和发现无细胞发酵” 1908年 欧内斯特·卢瑟福英国 “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国 “对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对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 1910年 奥托·瓦拉赫德国 “在脂环族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 玛丽·居里波兰 “发现了镭和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 1912年 维克多·格林尼亚 法国 “发明了格氏试剂” 保罗·萨巴捷法国 “发明了在细金属粉存在下的有机化合物的加氢法” 1913年 阿尔弗雷德·维尔纳瑞士 “对分子内原子连接的研究,特别是在无机化学研究领域” 1914年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美国 “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德国 “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6年 未颁奖1917年 未颁奖1918年 弗里茨·哈伯德国 “对从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1919年 未颁奖1920年 瓦尔特·能斯特德国 “对热化学的研究” 1921年 弗雷德里克·索迪英国 “对人们了解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上的贡献,以及对同位素的起源和性质的研究” 1922年 弗朗西斯·阿斯顿英国 “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1923年 弗里茨·普雷格尔奥地利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1925年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德国“阐明了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并创立了相关的分析法” 1926年 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 瑞典 “对分散系统的研究”1927年 海因里希·奥托·威兰 德国 “对胆汁酸及相关物质的结构的研究”1928年 阿道夫·温道斯 德国 “对甾类的结构以及它们和维他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1929年 阿瑟·哈登 英国 “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 汉斯·冯·奥伊勒-切尔平 德国1930年 汉斯·费歇尔 德国 “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的组成的研究,特别是对血红素的合成的研究”1931年 卡尔·博施 德国 “发明与发展化学高压技术” 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 德国1932年 欧文·兰米尔 美国 “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1933年 未颁奖1934年 哈罗德·克莱顿·尤里 美国 “发现了重氢”1935年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法国 “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伊伦·约里奥-居里 法国1936年 彼得·德拜 荷兰 “通过对偶极矩以及气体中的X 射线和电子的衍射的研究来了解分子结构”1937年 沃尔特·霍沃思 英国 “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 的研究”保罗·卡勒 瑞士 “对类胡萝卜素、黄素、维生素A 和维生素B2的研究”1938年 里夏德·库恩 德国 “对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1939年 阿道夫·布特南特 德国 “对性激素的研究” 拉沃斯拉夫·鲁日奇卡 瑞士 “对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的研究”1940年 未颁奖1941年 未颁奖1942年 未颁奖1943年 乔治·德海韦西 匈牙利 “在化学过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为示踪物” 1944年 奥托·哈恩 德国 “发现重核的裂变”1945年 阿尔图里·伊尔马里·维尔塔宁 芬兰 “对农业和营养化学的研究发明,特别是提出了饲料储藏方法”1946年 詹姆斯·B·萨姆纳 美国 “发现了酶可以结晶”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 美国 “制备了高纯度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 美国1947年 罗伯特·鲁宾逊爵士 英国 “对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的研究”1948年 阿尔内·蒂塞利乌斯 瑞典 “对电泳现象和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血清蛋白的复杂性质的研究”1949年 威廉·吉奥克 美国 “在化学热力学领域的贡献,特别是对超低温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1950年 奥托·迪尔斯 西德 “发现并发展了双烯合成法” 库尔特·阿尔德 西德1951年 埃德温·麦克米伦 美国 “发现了超铀元素” 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美国1952年 阿彻·约翰·波特·马丁 英国 “发明了分配色谱法” 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英国格1953年 赫尔曼·施陶丁格 西德 “在高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发现”1954年 莱纳斯·鲍林 美国 “对化学键的性质的研究以及在对复杂物质的结构的阐述上的应用”1955年 文森特·迪维尼奥 美国 “对具有生物化学重要性的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首次合成了多肽激素”1956年 西里尔·欣谢尔伍德爵士 英国 “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尼古拉·谢苗诺夫 苏联1957年 亚历山大·R·托德男爵 英国 “在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研究方面的工作”1958年 弗雷德里克·桑格 英国 “对蛋白质结构组成的研究,特别是对胰岛素的研究”1959年 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 捷克 “发现并发展了极谱分析法”1960年 威拉得·利比 美国 “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被广泛使用于考古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其他学科”1961年 梅尔文·卡尔文 美国 “对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1962年 马克斯·佩鲁茨 英国 “对球形蛋白质结构的研究” 约翰·肯德鲁 英国1963年 卡尔·齐格勒 西德 “在高聚物的化学性质和技术领域中的研究发现” 居里奥·纳塔 意大利1964年 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 英国 “利用X 射线技术解析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质的结构” 1965年 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美国 “在有机合成方面的杰出成就”1966年 罗伯特·S·马利肯 美国 “利用分子轨道法对化学键以及分子的电子结构所进行的基础研究”1967年 曼弗雷德·艾根 西德“利用很短的能量脉冲对反应平衡进行扰动的方法,对高速化学反应的研究”罗纳德·乔治·雷伊福特·诺里什 英国 乔治·波特 英国1968年 拉斯·昂萨格 美国 “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倒易关系,为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奠定了基础”1969年 德里克·巴顿 英国 “发展了构象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奥德·哈塞尔 挪威1970年 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 阿根廷 “发现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1971年 格哈德·赫茨贝格 加拿大 “对分子的电子构造与几何形状,特别是自由基的研究”1972年 克里斯蒂安·B·安芬森 美国 “对核糖核酸酶的研究,特别是对其氨基酸序列与生物活性构象之间的联系的研究” 斯坦福·摩尔 美国 “对核糖核酸酶分子的活性中心的催化活性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威廉·霍华德·斯坦 美国 1973年 恩斯特·奥托·菲舍尔 西德 “对金属有机化合物,又被称为夹心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开创性研究”杰弗里·威尔金森 英国 1974年 保罗·弗洛里 美国 “高分子物理化学的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的基础研究”1975年 约翰·康福思 英国 “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瑞士 “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1976年 威廉·利普斯科姆 美国 “对硼烷结构的研究,解释了化学成键问题”1977年 伊利亚·普里高津 比利时 “对非平衡态热力学的贡献,特别是提出了耗散结构的理论”1978年 彼得·米切尔 英国 “利用化学渗透理论公式,为了解生物能量传递作出贡献”1979年 赫伯特·布朗 美国 “分别将含硼和含磷化合物发展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格奥尔格·维蒂希 西德 1980年 保罗·伯格 美国 “对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特别是对重组DNA 的研究” 沃特·吉尔伯特 美国 “对核酸中DNA 碱基序列的确定方法” 弗雷德里克·桑格 英国1981年 福井谦一 日本 “通过他们各自独立发展的理论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罗德·霍夫曼 美国 1982年 阿龙·克卢格 英国 “发展了晶体电子显微术,并且研究了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核酸-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1983年 亨利·陶布 美国 “对特别是金属配合物中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的研究”1984年 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美国 “开发了固相化学合成法” 1985年 赫伯特·豪普特曼 美国 “在发展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法上的杰出成就” 杰尔姆·卡尔 美国1986年 达德利·赫施巴赫 美国“对研究化学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贡献” 李远哲 中国台湾约翰·查尔斯·波拉尼 加拿大1987年 唐纳德·克拉姆 美国 “发展和使用了可以进行高选择性结构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分子” 让-马里·莱恩 法国 查尔斯·佩德森 美国1988年 约翰·戴森霍费尔 西德“对光合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的测定”罗伯特·胡贝尔 西德 哈特穆特·米歇尔 西德1989年 悉尼·奥尔特曼 加拿大 “发现了RNA 的催化性质” 托马斯·切赫 美国1990年 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 美国 “发展了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学”1991年 理查德·恩斯特 瑞士 “对开发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 )谱学方法的贡献” 1992年 鲁道夫·马库斯 美国 “对化学体系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贡献”1993年 凯利·穆利斯 美国 “发展了以DNA 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开发了聚合酶链锁反应(PCR )”迈克尔·史密斯 加拿大 “发展了以DNA 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对建立寡聚核苷酸为基础的定点突变及其对蛋白质研究的发展的基础贡献”1994年 乔治·安德鲁·欧拉 美国 “对碳正离子化学研究的贡献”1995年 保罗·克鲁岑 荷兰 “对大气化学的研究,特别是有关臭氧分解的研究”马里奥·莫利纳美国 弗兰克·舍伍德·罗兰美国 1996年 罗伯特·柯尔美国 “发现富勒烯” 哈罗德·克罗托爵士英国 理查德·斯莫利美国 1997年 保罗·博耶美国 “阐明了三磷酸腺苷(ATP )合成中的酶催化机理” 约翰·沃克英国 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丹麦 1998年 沃尔特·科恩 美国 “创立了密度泛函理论” 约翰·波普英国 发展了量子化学中的计算方法 1999年 亚米德·齐威尔埃及 “用飞秒光谱学对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研究” 2000年 艾伦·黑格美国 “发现和发展了导电聚合物” 艾伦·麦克德尔米德美国 白川英树日本 2001年 威廉·斯坦迪什·诺尔斯美国 “对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野依良治日本 巴里·夏普莱斯美国 “对手性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 2002年约翰·贝内特·芬恩美国 “发展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软解析电离法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质谱分析” 田中耕一日本 库尔特·维特里希 瑞士 “发展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利用核磁共振谱学来解析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2003年 彼得·阿格雷 美国 “对细胞膜中的离子通道的研究,发现了水通道” 罗德里克·麦金农 美国 “对细胞膜中的离子通道的研究,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的研究”2004年 阿龙·切哈诺沃 以色列“发现了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阿夫拉姆·赫什科 以色列 欧文·罗斯 美国2005年 伊夫·肖万 法国“发展了有机合成中的复分解法”罗伯特·格拉布 美国 理查德·施罗克 美国2006年 罗杰·科恩伯格 美国 “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的研究” 2007年 格哈德·埃特尔 德国 “对固体表面化学进程的研究”2008年 下村脩 美国“发现和改造了绿色荧光蛋白(GFP )”马丁·查尔菲 美国 钱永健 美国2009年 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 英国 “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 托马斯·施泰茨 美国阿达·约纳特 以色列2010年 理查德·赫克 美国“对有机合成中钯催化偶联反应的研究”根岸英一 日本 铃木章 日本2011年 丹·谢赫特曼 以色列 “准晶体的发现”2012年罗伯特·莱夫科维茨[2]美国“对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2013年马丁·卡普拉斯美国[3]给复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4]迈克尔·莱维特亚利耶·瓦谢尔2014年埃里克·白兹格(EricBetzig)美国“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William E. Moerner)美国斯特凡·W·赫尔(Stefan W.Hell)德国。

近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总结

近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总结

由爱尔兰医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SatoshiOmura)、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分享。

表彰他们在以上三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减少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美国德鲁大学寄生虫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大村智教授共同发现了一种新药——阿维菌素,其衍生物有效地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几率,在对其他寄生虫疾病的治疗中也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河盲症(也称盘尾丝虫病)因导致眼角膜慢性炎症最终会导致患者失明,淋巴丝虫病会引起慢性水肿,导致终生残疾,典型症状表现为比如象皮肿(淋巴水肿)和阴囊鞘膜积液。

疟疾是我们已知与人类共存时间最长的疾病,它是一种由单细胞寄生虫引发的蚊媒疾病,单细胞寄生虫侵入人类红细胞引起发烧,严重情况下造成脑损伤。

大村智是日本的微生物学家,他专注于一个细菌群落——生活在土壤中的霉菌,这种菌类会产生大量抗菌活性剂(包括1952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塞尔曼·沃克斯曼发现的链霉素)。

大村智教授用独特的技巧发展起大规模培养和表征这些细菌的方法,并从土壤样本中分离出新的链霉菌菌株,还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将它们培养出来。

从数千个不同的培养皿中,他选出大约50个最有希望的菌株,并进一步分析它们对付有害微生物的活性。

威廉·坎贝尔在美国从事寄生虫生物学研究,他获得了大村智的链霉菌培养菌株并继续研究它们的功效。

坎贝尔的工作表明,一个培养菌株中的成分可显著地防止家养农场动物受到寄生虫的感染。

生物活性剂的纯化名称为阿维菌素,随后经化学改性将之发展成一种叫做伊维菌素的更有效的化合物。

此后对伊维菌素在感染寄生虫患者中的人体测试结果显示,它可有效杀死寄生虫幼虫(微丝)。

大村智和坎贝尔共同发现了这样一类新的具有超强疗效的抗寄生虫药物。

疟疾的传统治法是使用奎宁,但是其治愈成功率在逐渐下降。

2014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2014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2014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瑞典皇家科学院2014年10月8日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埃里克·白兹格(Eric Betzig),德国科学家斯特凡·W·赫尔(Stefan W. Hell),美国科学家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William E. Moerner),以表彰他们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绩。

颁奖背景:看到纳米的世界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光学显微技术无法突破一条极限:它永远不可能获得比所用光的半波长更高的分辨率。

然而,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使用荧光分子,巧妙地绕开了这一极限。

他们突破性的工作将光学显微技术带到了纳米尺度。

在纳米显微学(nanoscopy)的领域中,科学家使活细胞中不同分子的运动可视化——他们能够看到脑部神经细胞间的突触是如何形成的,他们能够观察到与帕金森氏症、阿尔兹海默症和亨丁顿舞蹈症相关的蛋白聚集过程,他们也能够在受精卵分裂形成胚胎时追踪不同的蛋白质。

今天,科学家们竟然能够从最微小的分子细节来研究活细胞,在前人看来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1873年,显微镜学者恩斯特·阿贝(Ernst Abbe)给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分辨率规定了一个物理极限:它不可能突破0.2微米。

而埃里克·白兹格(Eric Betzig)、斯特凡·W·赫尔(Stefan W. Hell)和W·E·莫尔纳尔(W. E. Moerner)于2014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正是由于突破了这个极限。

由于他们的成就,光学显微镜现在可以进入纳米世界了。

本次奖项颁给两个不同的研究。

其一是斯特凡·W·赫尔在2000年发明的受激发射损耗(STED)显微技术。

这项研究使用了两道激光束,一束用来激发荧光分子使其发光,另一束则将大部分发光抵消——除了一块纳米尺度的微小区域。

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显 微镜 。
在 神经生 物 学 研 究 中 , 利用 3 D多色 S TO RM 技 术
观 测蛋 白在 轴 突 中 的结 构变 化 ] , 深 入 了解 神 经 细 胞 的“ 动 态” , 对 帕金森 氏 作用 。
第 4期




纳米 大小 体积 的荧 光 区域 , 通 过 扫 描 实现 超 高 分 辨
率 的图像 , 获得 了尺寸小 于0 . 2 微 米 的 分 辨 图 。埃 里
超 分 辨 率 荧 光 显 微 技 术

克 ・白兹 格是 荧 光 显微 技 术 领 域 的 领军 人 物 , 1 9 9 2
显 微镜 难 以突破 的瓶 颈 。 自 2 O世 纪 八 九 十 年 开 始 ,
小 的分子 间相 互作 用组 装成 细胞 微管 、 肌丝 、 中间丝
这些 超过 1 0 F m 大小 聚合 物 的 机 制 ] 。此 外 这 种
技术 还可 与 活 细胞 成 像 技 术 和 单 分 子 示 踪 技 术 结 合, 获得 蛋 白质簇 动态 的统计 数据 和形 态学 数据 , 从 而 帮助 了解蛋 白质 动态 组装 的机 制 。如在病 毒研 究
学 显微镜 的极 限 , 借 助 荧 光分 子 使 光 学 显 微 镜 分辨 率 达到 纳米 级 , 让 人 类 能 够 实 时看 到单 个 分 子 在化
学 系统 里 的活动 , 为揭 示催 化作 用 、 生 物学 和材 料科
学 中的基本 的化 学 和 生化 反 应 过 程 , 更 好 地 认 识世 界 奠定 了基 础 , 这 对 化 学 和 生 化 学 界 而 言 是 重 要 的 创新。 1 超 分 辨 率 荧 光 显 微 技 术 的 发 展

历届诺贝尔化学的奖得主1901-2018

历届诺贝尔化学的奖得主1901-2018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01-2014) 年份获奖者国籍获奖原因1901年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荷兰“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1902年赫尔曼·费歇尔德国“在糖类和嘌呤合成中的工作”1903年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瑞典“提出了电离理论”1904年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国“发现了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1905年阿道夫·冯·拜尔德国“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1906年亨利·莫瓦桑法国“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1907年爱德华·比希纳德国“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工作和发现无细胞发酵”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英国“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国“对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对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1910年奥托·瓦拉赫德国“在脂环族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1911年玛丽·居里波兰“发现了镭和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1912年维克多·格林尼亚法国“发明了格氏试剂”保罗·萨巴捷法国“发明了在细金属粉存在下的有机化合物的加氢法”1913年阿尔弗雷德·维尔纳瑞士“对分子内原子连接的研究,特别是在无机化学研究领域”1914年西奥多·威廉·理查兹美国“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1915年里夏德·维尔施泰特德国“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1916年未颁奖1917年未颁奖1918年弗里茨·哈伯德国“对从单质合成氨的研究”1919年未颁奖1920瓦尔特·能斯特德国“对热化学的研究”年1921年弗雷德里克·索迪英国“对人们了解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上的贡献,以及对同位素的起源和性质的研究”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顿英国“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1923年弗里茨·普雷格尔奥地利“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1924年未颁奖1925年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德国“阐明了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并创立了相关的分析法”1926年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瑞典“对分散系统的研究”1927年海因里希·奥托·威兰德国“对胆汁酸及相关物质的结构的研究”1928年阿道夫·温道斯德国“对甾类的结构以及它们和维他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1929年阿瑟·哈登英国“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汉斯·冯·奥伊勒-切尔平德国1930年汉斯·费歇尔德国“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的组成的研究,特别是对血红素的合成的研究”1931卡尔·博施德国“发明与发展化学高压技术”年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德国1932年欧文·兰米尔美国“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1933年未颁奖1934年哈罗德·克莱顿·尤里美国“发现了重氢”1935年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法国“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伊伦·约里奥-居里法国1936年彼得·德拜荷兰“通过对偶极矩以及气体中的X射线和电子的衍射的研究来了解分子结构”1937年沃尔特·霍沃思英国“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研究”保罗·卡勒瑞士“对类胡萝卜素、黄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B2的研究”1938年里夏德·库恩德国“对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1939年阿道夫·布特南特德国“对性激素的研究”拉沃斯拉夫·鲁日奇卡瑞士“对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的研究”1940年未颁奖1941年未颁奖1942年未颁奖1943年乔治·德海韦西匈牙利“在化学过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为示踪物”1944年奥托·哈恩德国“发现重核的裂变”1945年阿尔图里·伊尔马里·维尔塔宁芬兰“对农业和营养化学的研究发明,特别是提出了饲料储藏方法”1946年詹姆斯·B·萨姆纳美国“发现了酶可以结晶”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美国“制备了高纯度的酶和病毒蛋白质”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美国1947年罗伯特·鲁宾逊爵士英国“对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的研究”1948年阿尔内·蒂塞利乌斯瑞典“对电泳现象和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血清蛋白的复杂性质的研究”1949年威廉·吉奥克美国“在化学热力学领域的贡献,特别是对超低温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1950年奥托·迪尔斯西德“发现并发展了双烯合成法”库尔特·阿尔德西德1951年埃德温·麦克米伦美国“发现了超铀元素”格伦·西奥多·西博格美国1952阿彻·约翰·波特·马丁英国“发明了分配色谱法”年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英国1953年赫尔曼·施陶丁格西德“在高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发现”1954年莱纳斯·鲍林美国“对化学键的性质的研究以及在对复杂物质的结构的阐述上的应用”1955年文森特·迪维尼奥美国“对具有生物化学重要性的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首次合成了多肽激素”1956年西里尔·欣谢尔伍德爵士英国“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尼古拉·谢苗诺夫苏联1957年亚历山大·R·托德男爵英国“在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研究方面的工作”1958年弗雷德里克·桑格英国“对蛋白质结构组成的研究,特别是对胰岛素的研究”1959年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捷克“发现并发展了极谱分析法”1960年威拉得·利比美国“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被广泛使用于考古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其他学科”1961年梅尔文·卡尔文美国“对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1962马克斯·佩鲁茨英国“对球形蛋白质结构的研究”年约翰·肯德鲁英国1963年卡尔·齐格勒西德“在高聚物的化学性质和技术领域中的研究发现”居里奥·纳塔意大利1964年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英国“利用X射线技术解析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质的结构”1965年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美国“在有机合成方面的杰出成就”1966年罗伯特·S·马利肯美国“利用分子轨道法对化学键以及分子的电子结构所进行的基础研究”1967年曼弗雷德·艾根西德“利用很短的能量脉冲对反应平衡进行扰动的方法,对高速化学反应的研究”罗纳德·乔治·雷伊福特·诺里什英国乔治·波特英国1968年拉斯·昂萨格美国“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倒易关系,为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奠定了基础”1969年德里克·巴顿英国“发展了构象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奥德·哈塞尔挪威1970年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阿根廷“发现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1971年格哈德·赫茨贝格加拿大“对分子的电子构造与几何形状,特别是自由基的研究”1972克里斯蒂安·B·安芬森美国“对核糖核酸酶的研究,特别是对其氨基酸序列与年生物活性构象之间的联系的研究”斯坦福·摩尔美国“对核糖核酸酶分子的活性中心的催化活性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威廉·霍华德·斯坦美国1973年恩斯特·奥托·菲舍尔西德“对金属有机化合物,又被称为夹心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开创性研究”杰弗里·威尔金森英国1974年保罗·弗洛里美国“高分子物理化学的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的基础研究”1975年约翰·康福思英国“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瑞士“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1976年威廉·利普斯科姆美国“对硼烷结构的研究,解释了化学成键问题”1977年伊利亚·普里高津比利时“对非平衡态热力学的贡献,特别是提出了耗散结构的理论”1978年彼得·米切尔英国“利用化学渗透理论公式,为了解生物能量传递作出贡献”1979年赫伯特·布朗美国“分别将含硼和含磷化合物发展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格奥尔格·维蒂希西德1980年保罗·伯格美国“对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特别是对重组DNA的研究”沃特·吉尔伯特美国“对核酸中DNA碱基序列的确定方法”弗雷德里克·桑格英国1981福井谦一日本“通过他们各自独立发展的理论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年罗德·霍夫曼美国发生”1982年阿龙·克卢格英国“发展了晶体电子显微术,并且研究了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核酸-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1983年亨利·陶布美国“对特别是金属配合物中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的研究”1984年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美国“开发了固相化学合成法”1985年赫伯特·豪普特曼美国“在发展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法上的杰出成就”杰尔姆·卡尔美国1986年达德利·赫施巴赫美国“对研究化学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贡献”李远哲中国台湾约翰·查尔斯·波拉尼加拿大1987年唐纳德·克拉姆美国“发展和使用了可以进行高选择性结构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分子”让-马里·莱恩法国查尔斯·佩德森美国1988年约翰·戴森霍费尔西德“对光合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的测定”罗伯特·胡贝尔西德哈特穆特·米歇尔西德1989年悉尼·奥尔特曼加拿大“发现了RNA的催化性质”托马斯·切赫美国1990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美国“发展了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学”年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瑞士“对开发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谱学方法的贡献”1992年鲁道夫·马库斯美国“对化学体系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贡献”1993年凯利·穆利斯美国“发展了以DNA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开发了聚合酶链锁反应(PCR)”迈克尔·史密斯加拿大“发展了以DNA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对建立寡聚核苷酸为基础的定点突变及其对蛋白质研究的发展的基础贡献”1994年乔治·安德鲁·欧拉美国“对碳正离子化学研究的贡献”1995年保罗·克鲁岑荷兰“对大气化学的研究,特别是有关臭氧分解的研究”马里奥·莫利纳美国弗兰克·舍伍德·罗兰美国1996年罗伯特·柯尔美国“发现富勒烯”哈罗德·克罗托爵士英国理查德·斯莫利美国1997年保罗·博耶美国“阐明了三磷酸腺苷(ATP)合成中的酶催化机理”约翰·沃克英国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丹麦1998沃尔特·科恩美国“创立了密度泛函理论”年约翰·波普英国发展了量子化学中的计算方法1999年亚米德·齐威尔埃及“用飞秒光谱学对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研究”2000年艾伦·黑格美国“发现和发展了导电聚合物”艾伦·麦克德尔米德美国白川英树日本2001年威廉·斯坦迪什·诺尔斯美国“对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野依良治日本巴里·夏普莱斯美国“对手性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2002年约翰·贝内特·芬恩美国“发展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软解析电离法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质谱分析”田中耕一日本库尔特·维特里希瑞士“发展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利用核磁共振谱学来解析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2003年彼得·阿格雷美国“对细胞膜中的离子通道的研究,发现了水通道”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国“对细胞膜中的离子通道的研究,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的研究”2004年阿龙·切哈诺沃以色列“发现了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阿夫拉姆·赫什科以色列欧文·罗斯美国2005伊夫·肖万法国“发展了有机合成中的复分解法”年罗伯特·格拉布美国理查德·施罗克美国2006年罗杰·科恩伯格美国“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的研究”2007年格哈德·埃特尔德国“对固体表面化学进程的研究”2008年下村脩美国“发现和改造了绿色荧光蛋白(GFP)”马丁·查尔菲美国钱永健美国2009年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英国“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托马斯·施泰茨美国阿达·约纳特以色列2010年理查德·赫克美国“对有机合成中钯催化偶联反应的研究”根岸英一日本铃木章日本2011年丹·谢赫特曼以色列“准晶体的发现”2012年罗伯特·莱夫科维茨[2]美国“对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2013年马丁·卡普拉斯美国[3]给复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4]迈克尔·莱维特亚利耶·瓦谢尔2014年埃里克·白兹格(EricBetzig)美国“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William E. Moerner)美国斯特凡·W·赫尔(StefanW. Hell)德国。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资料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资料


应化1502唐伟杰
2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埃里克•白兹格(Eric Betzig):美国人。1960年 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Ann Arbor)市,1988年获 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弗吉尼亚州阿什伯恩 市(Ashburn)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珍莉亚农场研 究园区研究组长。
斯蒂芬•黑尔(Stefan W. Hell):德国人。 1962年出生于罗马尼亚的阿拉德(Arad), 1990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 哥廷根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主任, 和位于德国海德堡的德国癌症研究中心部门负责 人。
应化1502唐伟杰 5
结束:
应用化学1502 0121514450217 唐伟杰

应化1502唐伟杰
6
威廉•莫尔纳(William E. Moerner): 美国人。1953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普 莱森顿(Pleasanton),1982年在康奈尔 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斯坦福大学哈里•莫 舍化学教授,和应用物理学兼职教授。

应化1502唐伟杰
3
解读:
19世纪末,恩斯特· 阿贝将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极限大致确定在可见光波长的一半,即0.2 微米左右。这意味着科学家们可以分辨单个细胞,以及一些被称为细胞器的细胞成分。然而 他们无法用这样的显微镜分辨尺寸更小的物体,例如常规尺寸的病毒,或者单个的蛋白(图 一)。而2014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通过荧光分子,机智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突破性的工 作将光学显微镜带进了纳米尺度。
201
1
摘要:
获奖理由:超越光学显微镜的局限——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发展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发展者:埃里克• 白兹格( Eric Betzig )、斯蒂芬•黑尔( Stefan W. Hell )、威廉•莫尔纳 (William E. Moerner)。长期以来,光学显微镜被其自身的局限性所限制, 分辨能力总是达不到光的波长的一半的尺度范围。2014年的诺贝尔奖获得 者通过荧光分子,机智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突破性的工作将光学显微 镜带进了纳米尺度。

2014诺贝尔化学奖

2014诺贝尔化学奖

【2014诺贝尔奖】化学奖深度解读:突破极限,见所未见wisdomfire发表于 2014-10-09 15:29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给了三个物理学家:艾力克·贝齐格(Eric Betzig)、斯特凡·W·赫尔(Stefan W. Hell)和W·E·莫纳(W. E. Moerner),以表彰他们对于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做出的卓越贡献。

他们的突破性工作使光学显微技术进入了纳米尺度,从而使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到活细胞中不同分子在纳米尺度上的运动。

这三位获奖科学家都是业内大牛,很有知名度。

贝齐格是美国应用物理学家和发明家,目前在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珍利亚农场研究园区工作;赫尔是罗马尼亚出生的德国物理学家,现在担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莫纳则是美国单分子光谱和荧光光谱领域的著名专家,从1998年至今一直在斯坦福大学担任教授。

2014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左)艾力克·贝齐格(Eric Betzig),(中)斯特凡·W·赫尔(Stefan W. Hell),(右)W·E·莫纳(W. E. Moerner)。

图片来源:从左至右:, wikipedia, wikipedia这三大牛中,贝齐格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

20世纪90年代初,贝齐格加入贝尔实验室,研究一种非常特殊的显微镜(叫近场显微镜)。

贝尔实验室是个高手云集的地方,已经出了好几个诺贝尔奖得主。

但是,贝齐格在贝尔实验室做了几年、发了好几篇好文章、得了好几个奖之后就觉得在学术界没意思,于是乎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贝尔实验室。

去哪儿呢?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贝齐格其实是个土豪,是个富二代。

他离开贝尔之后就去他爸开的公司了。

是金子到哪儿都闪发光,在公司上班的几年间,贝齐格又搞出了好几个发明和专利。

赚了大把的钱之后,贝齐格觉得在工业界待“累了”,又想回学术界——但这个时候,他已经离开学术界七年,想回来谈何容易?怎么办?牛人说:没事,我先在家捣鼓捣鼓。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得主及其成就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得主及其成就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得主及其成就∙2014-10-09 14:11:17∙字体:大中小来源:东盟网编辑:程橙点击: 2775 次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国及德国三位科学家Eric Betzig、Stefan W.Hell和William E. Moerner获奖。

获奖理由是“研制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

三人将均分800万瑞典克朗奖金。

Eric Betzig,美国公民。

1960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市。

1988年从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目前为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团队负责人。

Stefan W. Hell,德国公民。

1962年出生于罗马尼亚阿拉德。

1990年从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目前为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主任、及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分部主任。

William E. Moerner,美国公民。

1953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普莱森顿。

1982年从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目前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教授及应用物理学教授。

这次获奖的是两项独立的技术。

第一项是Stefan Hell于2000年研制的受激发射减损(STED)显微技术。

此项技术采用了两束激光;一束负责激发荧光分子使其发光,另一束则负责抵消大部分荧光,只留下一块纳米大小体积的荧光区域。

用该技术仔细扫描样本,得出的图像分辨率打破了Abbe提出的显微分辨率极限。

Eric Betzig和William Moerner分别独立地进行研究,为第二种技术打下了基础,即单分子显微技术。

这种方法依赖于开关单个分子荧光的可能性。

科学家对同一区域进行了多次“绘图”,每次仅仅让很少量的分散分子发光。

将这些图像叠加起来产生了密集的纳米尺寸超分辨率图像。

2006年,Eric Betzig首次采用了这一技术。

今天,纳米显微技术被世界广泛采用,新知识源源不断地产生,造福着人类。

突破光学极限,走进纳米世界——解读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突破光学极限,走进纳米世界——解读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突破光学极限,走进纳米世界——解读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不用怀疑你的打开方式对不对,也不要在意我是不是化学组派来的救兵,读完全文之后,你就会发现:楼主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1.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2014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三位物理学家:艾力克·贝齐格(Eric Betzig)、斯特凡·W·赫尔(Stefan W. Hell)和W·E·莫纳(W. E. Moerner),以表彰他们对于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做出的卓越贡献。

艾力克·贝齐格(Eric Betzig),1960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

1988年获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斯特凡·W·赫尔(Stefan W. Hell ),德国人,1962出生于罗马尼亚阿拉德。

1990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和德国癌症研究中心部门主任。

W·E·莫纳(W. E. Moerner ),1953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1982年获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和应用物理系教授。

从这几位诺奖得主的简介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其实都是不折不扣的物理学家。

在这三位科学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Betzig ,因为他的妻子吉娜是中国安徽人。

吉娜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化学博士学位。

有趣的是,Betzig 获奖后不久,吉娜的母校蚌埠一中校园内就出现了如下的场景,让人哭笑不得:2. 诺贝尔奖是怎样炼成的?当17世纪的科学家第一次通过光学显微镜来研究生物体时,他们发现了以前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新玩意”,如血红细胞、细菌、酵母细胞等。

从此,微生物学的大门悄然打开,而光学显微镜也成了生物学领域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获奖感言_获奖感言_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获奖感言_获奖感言_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获奖感言
莱维特:像喝了三倍分量浓咖啡
卡普拉斯为美国哈佛大学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拥有美国和奥地利国籍。

他1930年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53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莱维特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拥有美国、英国和以色列国籍。

他1947年生于南非比勒陀利亚,197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瓦谢勒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大学教授,拥有美国和以色列国籍。

他1940年出生于以色列,1969年在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上世纪70年代,瓦谢勒与卡普拉斯在哈佛大学合作,开发出一套结合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的电脑程序。

瓦谢勒后来在剑桥大学与莱维特共同开发一套程序,可用于研究酶。

瓦谢勒从美国洛杉矶通过电话向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采访诺奖的媒体记者发表,说半夜得知自己获奖,“感觉极好”,盼望12月到瑞典领奖。

莱维特告诉法新社,接到获奖的电话通知时,他正在睡觉,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随后非常高兴,如同喝了“三倍分量的浓咖啡”。

2014诺贝尔化学奖

2014诺贝尔化学奖

19世纪末,恩斯特·阿贝将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极限大致确定在可见光波长的一 半,即0.2微米左右。这意味着科学家们可以分辨单个细胞,以及一些被称为细胞器的 细胞成分。然而他们无法用这样的显微镜分辨尺寸更小的物体,例如常规尺寸的病毒, 或者单个的蛋白质(图一)。
图一:虚线左边的物体用光学显微镜可以分辨,虚线右边的则无法分辨。
3.最后成像的分辨率
大大提高 通过常规光学显微镜,线 粒体轮廓可以被分辨出来, 但无法分辨范围小于0.2微米
2.扫描整个样品 1.在STED显微镜下,只有
纳米体积内的荧光分子有效
5
这项技术同时使用两束激光,其中一束激发荧光分子发光,另外一束 将除了一个纳米尺寸之外的荧光全部猝灭掉。这样,通过一个纳米一个 纳米地扫描样品,我们可以获得分辨率高于阿贝极限的图像(图3)。
6
另一项工作来自于埃里克•白兹格和威廉•莫尔纳,他们各自独立地建立了 单分子显微镜(single molecule microscopy)的基础(图4)。
7
这项成果可以将单个分子的荧光打开或者关掉。科学家们对同一区域反复分辨率达到 纳米尺度的图像。在2006年,Eric Betzig首次使用了这种方法(图5)。
超越光学显微镜的局限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发展19世纪末恩斯特阿贝将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极限大致确定在可见光波长的一半即02微米左右
Have you ever heard of nanoscopy?
你听过纳米显微镜么?
1
2014诺贝尔化学奖
发明超级荧光显微镜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per-resolve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德国人,1962年出生 美国人,1953年出生于 于罗马尼亚的阿拉德, 加尼福利亚州的普莱森顿, 1990年在德国海德堡大 1982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博 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哥 士学位。现为斯坦福大学 廷根研究所主任及海德 哈里-莫舍化学教授及应 3 堡癌症研究中心负责人。用物理学教授。

谈谈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谈谈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谈谈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给了“超高分辨荧光显微技术”,其实如果是干这一行的都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

中国人总是念叨着谢晓亮和庄小威很遗憾没有拿到这个奖,其中原因我觉得也没有必要过分猜测,毕竟有些事情是需要一些运气的,他们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和诺奖擦肩而过的科学家。

言归正传,这个技术到底为什么这么牛,这么重要,事情的起因还要回到1873年。

这一年德国的科学家恩斯特·阿贝(就是阿贝折光仪的发明人)发现了可见光的衍射极限,就是这个刻在他墓碑上,被广为后人所知的著名公式:这个公式里,阿贝明确指出,可见光的理论分辨率和光的波长成反比,和光学器件的数值孔径成正比。

换言之,由于光波的衍射作用,人们是不可能把一束光聚焦到一个无限小的点上的。

这个现在高中生都知道的定理成为日后人们突破衍射极限的动力,尽管在当时看来,对于微观世界了解的需求还不需要如此高的分辨率。

另外说一句,阿贝此人后来投身光学工业界,也成为了一个企业家,和卡尔蔡司一起创立了久负盛名的蔡司公司。

现在问题来了,不是关于挖掘机,是关于显微镜:难道对于小于衍射极限的微观世界,人们就真的一筹莫展了吗?当时看来是这样,直到德布罗依在1924年发现了著名的“物质波”。

后面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德布罗依1924年发表博士论文,1929年拿到诺贝尔物理奖,这个记录至今没有人打破。

我估计以现在这种博士毕业做几轮博后的大趋势,广大千老们也就是远远的瞻仰一下就可以了。

话说回来,“物质波”的提出告诉世人:不仅一个电子一个原子有波动性,一花一叶和世间所有在运动的物体都有波动性!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很快就有人提出,如果不用光波观察物体,换成物质波,因为其极小的物质波长,衍射极限就能降到原子尺寸的级别,这对于显微镜技术必然是一个极大的提高。

在当时人们熟知的微观粒子世界,其实选项并不多:质子和氦核的质量都很大,虽然他们的物质波长都极其短,但把它们加速到一个能用于成像的速度需要极大的能量,显然是不合适的;中子就更不用提了,傻傻呆呆的还不带电不带磁性,直到现在人类都没有掌握有效操控中子的方法(用一堆石墨和重水只能减速而已)。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美国科学家艾伦·汤普森、日本科学家纪山克夫和美国科学家肯尼思·埃利奥特。

这三位科学家因为在三维打印和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艾伦·汤普森因为在三维打印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发明了一种新型的三维打印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制造出各种复杂的物体。

这项技术在制造业、医疗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纪山克夫和肯尼思·埃利奥特分别因为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纪山克夫因为发明了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这项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快、更准确地诊断病症,提高治疗效率。

肯尼思·埃利奥特因为发明了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了2014年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肯尼思·埃利奥特因为发明了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医学成像技术,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身体内部图像,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疾病。

这项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提高医疗效率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2011年—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2)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美国科学家埃里克·白兹格,美国科学家尔纳尔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W·赫尔,以表彰他们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埃里克·贝齐格(Eric Betzig)1960年1月13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

美国神经科学家、发明家、应用物理学家。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带头人。

他先后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系和康奈尔大学的工程物理学博士专业,1988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

后在贝尔实验室工作。

其主要贡献是研发了用于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的光学成像工具。

威廉·莫纳(William Esco Moerner)1953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普莱森顿。

化学家,单分子光谱和荧光光谱领域的著名专家。

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哈利·S·莫什讲座教授。

1975年,毕业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1982年,获得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981年至1995年,在IBM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的研究中心担任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

1993年至1994年,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担任访问客座教授。

1995年至1998年,在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担任杰出教授。

1998年至今,在斯坦福大学担任教授。

斯特凡·黑尔(Stefan W. Hell)1962年12月23日生于罗马尼亚阿拉德。

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之一。

于1981年进入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并于1990年获得海德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991年至1993年,在位于德国海德堡的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

1993年至1996年在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物理医学系从事研究工作。

1996年,被授予海德堡大学教授资格。

1997年,成为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在哥廷根的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诺贝尔化学奖》(中文)-2014年

《诺贝尔化学奖》(中文)-2014年
P. Crutzen
墨西哥
美国
荷兰
年份
成就
获奖者
国籍
1996
发现C60(富勒氏球C-60)
R. F. Curl
R. E. Smalley
H. W. Kroto
美国
美国
英国
1997
发现了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ATP)的形成过程
发现了维持细胞中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平衡的酶,并阐明其作用机理
P. Boyer
J. Skou
白川英树
美国
美国
日本
2001
不对称催化氧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
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
发现和制造不对称手性催化剂
夏普莱斯(美)
诺尔斯(美)
野依良治(日本)
2002
核磁共振技术测定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
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方法
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
维特里希(1/2)芬恩(合1/2)
肖万;格拉布;
施罗克
法国
美国
2006
基因信息如何从DNA被转录至信使RNA.子承父业
对真核细胞转录的分子基础所作的研究
罗杰科恩伯格
美国
德国
德国
德国
1989
发现核糖核酸(Ribozyme)催化作用的研究
T. Cech切赫
S. Altman
美国
美国
1990
有机合成特别是发展了逆合成分析理论和方法
E. J. Corey
美国
1991
发展付立叶变换二维核磁共振波谱
R. R. Ernst
瑞士
1992
创立和发展了电子转移反应理论
R. A. Marcu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eviously, a calculation published in 1873 was thought to define the limit of how tiny a detail could be revealed by optical microscopes.
在19世纪末,恩斯特•阿贝(Ernst Abbe)对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限制做 出了界定,认为大约是光波长的一半,即约为0.2微米。这意味着科学家们 可以辨别完整细胞,以及其中一些被称为细胞器的组成部分。然而,他们却 无法分辨一个正常大小的病毒或者单个蛋白质。
To us:
Good good study,
day dareams always be dreams!!!
Thank you!
Hell, 51, is director of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Biophysical Chemistry in Goettingen, Germany Germany, (马克斯· 普朗克生物 物理化学研究所在哥 廷根,德国 ),
Moerner, 61, is a professor at Stanford University in California.(加州的斯 坦福大学 )
3 win chemistry Nobel for superzoom microscopes
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
制作人:王小芳
Betzig, 54, works at the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in Ashburn, Virginia (霍华德休斯医 学研究所,维吉尼亚州 )
在常规光学显微镜中,可以区分线粒体的轮廓,但其分辨 率却无法超越0.2微米
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 (STED) microscopy is a process that provides super resolution by selectively deactivating fluorophores, so as to enhance the imaging in that area.[1] It was developed by Stefan W. Hell in 1994,[2] and was first experimentally shown by Stefan Hell in 1999.[3] Hell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in 2014 for its develop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